第一篇: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纲解析学习心得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纲解析学习心得
七年级语文组
中考临近,我们七年级语文组的几位老师有幸聆听了南国校区组织的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考纲的解析。在解析学习会上,方凯主任、刘征老师、卞恒学老师、陈锐组长、赵耀主任分别从多个角度解析了中考考纲和下一阶段的语文复习教学工作。这给我们七年级语文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上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一)古诗文默写
分值:10分;范围:《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依据:《考纲》:“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今年实际上是45篇)
古诗文的默写教学不但关注诗词中的名句,古文中的名句也不可忽略。因此,教学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词,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1.连接式默写。(或叫“识记型默写”,就是上下句的填空。)
2.整首诗默写。(或叫“完整型默写”,以往都是绝句居多)
关于“理解性默写”和“主题式默写”近两年都没出现。
·教学要求及建议
考场默写题答题错误现象:
1、错字现象;
2、书写不规范现象;
3、顺序不对现象;
4、审题不清现象。一字出错,满“盘”皆输。“见错就错,疑罪从有”。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个都不可放过。
(二)小语段阅读:
1、考察三个层面:A.语音、汉字及书写。B.词语的理解与运用。C.句子的表达与运用。语音、汉字及书写。
涉及考点
1.能熟练掌握《新华字典》的使用方法;能给词语、成语、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2.根据词语、成语、句子中给出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能辨识常用词语、成语、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能根据具体语境写出重点词语的含义;
5.能规范、端正、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
6.认知常见的修辞方法。
7.修改常见的语病。(有时也出现在综合性学习的12分的题目里)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
③语序不当④前后不一致
⑤成分多余⑥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⑦句式杂糅⑧一面与两面照应不上
8.仿写。(示例: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9.词语解释
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义。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课堂。
10.句子仿写
①仿写要做到三个一致:中心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②仿写时应学会就近联想,发散思维。
③仿写时还要做到语言格调要高雅。
④最后别忘了给仿写的句子做个“体检”。
·教学要求及建议
①注意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和美观,以及基本拼写规则,平时应尤其注意常见误读字、多音字的辨析和识记。多音字的辨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避免匆促答题,造成无谓的失误。比如:慰藉、熨帖、埋怨、殷红。等等。
②平时养成良好的查字典的习惯,既强化了字词的积累,又熟悉了查字典的具体方法。
③平时养成规范、端正书写的良好习惯,力求卷面的整洁和美观。
(三)课外阅读
范围:2013年的《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骆驼祥子》、《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朝花夕拾》。
关注一下《骆驼祥子》和《鲁宾孙漂流记》。给学生印制以上的8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等,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教学要求及建议: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作品,以多种形式做阅读检测,比如读书笔记、读书竞赛、演讲、辩论等等;其次教师要对作品做高屋建瓴的解析;第三要做练习题。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不够重视,有的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现在,综合性学习题备受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近几年的中考题目的内容均以学生的生活为主,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如班会、座谈会等。考查的知识涉及仿写、长句改短句、病句修改、写小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标点符号的修改、转述话语等。
教学建议及要求
注重学生表达的完整性,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学会以运用婉言,掌握简单的应用文,如申请书,倡仪书、启事等,重点要掌握常见病句的修改。
这里提一下小应用文。书信、通知、颁奖词、短信、请假条、留言条、启事等。建议大家查查资料,语文课本附录里出现的应用文都应该从格式、语言要求、内容范围等充分掌握。
平时课堂教学中,建议每堂课都设置一些小练笔的任务,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需要表达观点和建议的内容,为初三写议论文做准备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散文阅读
考察内容
①层次结构——过渡段、首尾呼应。
②题目——题目的作用及其内涵。
③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④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⑤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⑥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⑦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分析运用何种修辞及表达效果。
⑧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心理、态度等)。
⑩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教学要求及建议:
一、亲近文字,读出文章“写什么”。
每接触到一篇新的作品,首先让学生去阅读,先自由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然后一人一段赛读,当堂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错误的及时纠正,读后再交流阅读的感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要义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内容,这里主要以读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在学生赛读时,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同学都当评委,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兴趣,激励他们向自己的朗读水平挑战。
二、走进文本,读出“怎么写”。
当学生完成了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去读出文章的美,读出文章的特色,去品读欣赏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看一看作者如何布局谋篇,如何表达立意,让学生在读中欣赏、感悟、理解、点评,画一画,写一写,然后说一说,议一议,这里的阅读是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因为思想的不同,审美的不同,基础的不同,学生的感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有新意的品赏要特别激励,以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张扬自我风采。这一次的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入接触,主要探究散文的写作艺术特色,可以与写作教学巧妙融合,在对文本的赏析中,让学生品味文章的高妙之处,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这一次的阅读主要是读出文章“怎么写”的问题。
三、走近作者,读出“为什么写”。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散文都是集真善美一体的经典作品,像《背影》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之美,《春》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美,《紫藤萝》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之美,《谈生命》用优美富有哲理的文字,写出了生命的奋斗之美,这些都是作家的生命智慧之作。作为语文教师的终极任务不是让学生去读懂一篇文章,去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而是去欣赏文章中的灵魂之美,也就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就是我们要探究的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思想有所净化,情操有所陶冶。
在散文教学中更要重视阅读,在了解内容、欣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阅读,延展式的阅读,读出文章“为什么写”。在阅读时,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思想,读出作者的品格,读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读出学生自己的人生启迪,读出作者,读出自我,这是散文教学中阅读的宗旨,也是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
1、基本题型:
①解释词语:3个(2005-2008年),4个(2009-2010年)5个(2011—2012年)
②翻译句子两道(8年不变)
③理解课文。有概括内容、句子停顿、分析人物情感和获得有益的启示等。
2、考查范围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教学要求及建议
①解释实词的含义。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②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互文的翻译必须两句合起来。
③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④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⑤文言的比较阅读,现在还是流于形式,只是把两个片段放在一起,但还是各考各的,联系不上很紧密,所以,教学的时候,应以单篇为主,也照顾到相似的片段即可。
第三部分 作文
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补题雷同,缺少新意
比如一个作文题“在期中”,在批阅过程中,随便拿一本试卷抽样,竟然发现有十位考生写的同是“美在其中”。虽然未尝不可,但缺乏创新,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写作,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7-45分之间。
2.主旨矮化,没有高度(口头作文:琐事真情)!
例如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想到“美在其中”,什么外在的美不算美,心灵的美才是真美;“爱在其中”,突出父爱、母爱等主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所述父母之事毫无新意,无非病了给治,饿了给吃,冷了给穿,雨中送伞,缺少精神的哺乳。整个阅卷下来,有高度的文章并不多。
3.语言苍白,蜡味较浓
有些学生写记叙文,平铺直叙,内容空洞,语言松散,苍白乏味;有些考生想写成散文,但没有散文味的语言,也抒不出真实情义。如此等等,源于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不强。
4.卷面凌乱,书写潦草
好的作文不一定就得字很漂亮,卷面整洁,但,反过来,字体俊秀,文面整洁,第一印象就不一样。不少作文书写潦草,龙飞凤舞;或者错别字满篇;或者字很小,不及四分之一作文格,我们称之为蚂蚁文,笔画看不清,挤成一个个小黑点,很难辨认,一行字得连蒙带猜的一分钟读不完,搞得满脑子的别扭。这样的庙里屈死的鬼最多——老师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
5.标点符号不规范
不少考生的作文里,一些句号逗号等竟然打在行首;或者双感叹号,问号感叹号连用,看了很难受,这也是硬伤,再想得高分就很难了。
(6)优秀作文的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一个完美的结尾
一个清爽的文面
教学要求及建议
一、关于卷面
作文,是阅卷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打分的。卷面的整洁、写字的工整、段落结构的协调,都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视力感觉,对阅卷老师的打分心理产生冲击。一个好的卷面,即使作文不怎么出色,分数也不会少。一篇生动的作文,如果卷面不整,分数就不会高。尤其是实行网上阅卷,语文卷面分全部由作文卷面决定,卷面的整洁与否,远比以往显得重要。
很多同学写字并不好,但在考场上一定要记住,必须规规矩矩写清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一般以四分之三作文格为最佳。太大有拥挤之嫌,太小太潦草更是大忌。一篇作文常见的批阅时间是一分钟左右,倘若一行字连蒙带猜的仍不明就里,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高分。阅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决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龙飞凤舞的满篇乱画,甚至有网络的表情出现在作文里,这是典型的对自己不负责。一点忠告:千万别写得太潦草。你不认真,阅卷老师也不会很眷顾你。
二、关于文体
国家教育部关于中考的《指导意见》中,对作文的要求是: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那么,散文就成了广谱抗生剂。甚至可以说,学会写散文,中考高考几乎都可以轻松应对。
散文的语言常常比较优美,有嚼劲,耐品味,不拒绝语言的陌生化,更喜欢看见化用诗词名句,也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散文的语言不辞精致,倘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那么,恭喜!你中彩了,那是一种鲜肥滋润之享,有此感觉,那就不是一分两分的事了。
散文的结构多种多样,但考场上,较为复杂的,一般不易掌控,比较容易的,是那种以精美语句作为中心句的段落排比。排比段的好处是,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干净嘹亮,不事拖沓,层次清晰,思路敏捷。有这样的结构,几乎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加之老师此情此景之下,常常更奢侈自己的同情与怜悯,更愿意善待学生的高度。于是,高分作文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开头和结尾。开头应该最精彩。平时要注意积累,好的开头方式,语言,应留心积累,别怕用不上,只怕你没有。
需要重点提示的是:最忌入题太慢!耐心读了200字了,还没有主旨的影子,谁还有耐心呢?
文章的结尾最保险的是照应题旨。即便中间有游离之嫌,但结尾一钩,就像包袱皮,最后一角拉上,也就完整地包裹起来,似乎跑掉的东西,也被拉回来了。这也是智慧之一。
另一种应急文体是书信。不好拿捏的时候,试着构思成一封书信试试。书信里,两个人直接对话,那是倾诉,最容易让阅卷老师感觉到情真意切。也适合发挥初中生口语表达长于书面表达的特点。
三、关于立意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作文是让阅卷老师读的,不是自己在QQ空间上信马由缰地乱写,因此,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发牢骚的话,过于阴暗的心态,甚至带有贬损老师的言辞,这些东东基本上属于剑走偏锋,一个字——险,也就是缺乏安全感。一句话,我们要写阅卷老师愿意看的,作文得高分才是正途。
其次,无论中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如下几类。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信、真诚、勇敢、善良等。七是告别往昔,写对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上面几个方面,有侧重也有交叉,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明确不同的立意。
四、关于题材
有人说,别再去偷唐诗宋词了,其实高分作文因素之一就是文化底蕴。而初中生由于受到阅读量的限制,想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睿智的文章不是不能,但,确实很难。加之两点一线的生活所得一般比较贫瘠,难有多么令人赏识的厚重的积淀。
唐诗宋词确实是一座禁得起开采的富矿。初中作文难有大餐,但是,一盘精美的凉拼,做起来似乎不太难。高级酒店里,那些凉盘也照样价格不菲。做起来似乎并不太难——一个精致的盘子,切几片牛肉,码一点洋味,红黄绿的豆儿铺衬着,雕一朵萝卜花即可。受此启发:也用一个精美的盘子——散文的排比段或者一唱三叹的迂曲结构;切几片唐诗,或者码几片宋词;用一点对人物或者诗词赏析作为红黄绿的豆豆点缀铺衬,也雕一朵萝卜花——一个精美的开头和结尾;注意题旨的凝聚,不要出现硬伤。
也就是说,较系统地知道几个唐宋大家的人生经历,记住他人生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品(主要是诗词,简短好记)。然后从他的人生中体悟出你的认知与教益,同时思考着向心题旨。这样,即便不能满分,但得到一个满意的高分应该不是很难的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同学们写什么题材,建议用第一人称,写你自身经历的事儿,写你生活中真实的感悟。大家储备素材的时候,要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发生在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一般来说,在考场上瞎编乱造,多数会出现纰漏,导致减分。
五、关于结构
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我个人倾向于“一句话开头”,直接交待你想说的话和想说的事儿,第一句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
同学们要记住,六百来字的作文,要有六七段,千万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大头作文”,“大尾巴作文”,万不可再搞“老三段”!这样结构不协调,视觉也不够顺眼。
七、关于语言
学生作文的语言不生动,常常是作文老师最头疼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的提高,是最为困难的。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
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你干脆背下来,也许能用在考场上,至少可以参考着仿写,学得神韵,换件衣服穿,也一样很美。
二是要有描写。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
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
四是注意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甚至想到骈散结合,读来抑扬顿挫,徐疾有致。
五是注意对话形式。不少考生在处理对话时,没有情态,只是简单的叙述;或者不注意对话形式,怎么看都不像对话。
第二篇:中考语文考纲学习心得
中考语文考纲学习心得
文博
认真研究考纲,既可以熟悉考点,了解题型,把握未来命题的方向又可以缩小复习范围,减轻复习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通过对考纲的学习,我认为中考语文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务必使学生也明确考纲,努力做到师生配合默契,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教师要事先制定出精密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第三、重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将复习内容归为四个专题:
一、语文知识整理与运用。
包括语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标点;文学文化常识;语言综合运用。字音、字形在听写的时候要做到人人过关。
二、现代文阅读。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现代文阅读。指导学生结合考纲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并辅之以专题练习,做到答题时“对症下药”,提高准确率。除此之外,还要遵循阅读的规律,即先整体感知,然后明确问题出处,最后全面作答。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包括古诗文积累、古诗文阅读、古文阅读。古诗文填空默写在复习的时候要人人过关,做到背会,写对,而且要书写规范。文言文阅读。依据考纲,比较前几年的试题,可缩小范围,有重点的复习,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这一项识记的内容较多,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机械的背写转为学生之间的背诵和默写竞赛,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写作。
在复习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让他们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限定时间,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严格程序,严格时间,认真写作,在具体写作中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最后要注意积累信息、素材,加强基本功诸如书写、卷面、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力争扩大信息量,充实写作内容,争取使学生在考场上作文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总之,只要明确目标,再配以科学的复习方法,相信好的成绩一定指日可待。
第三篇:中考政治考纲学习心得
中考政治考纲学习心得
文博
认真研究考纲,既可以熟悉考点,了解题型,把握未来命题的方向又可以缩小复习范围,减轻复习压力,努力做到有效复习。
通过对考纲的学习,我认为中考政治复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务必使学生也明确考纲,努力做到师生配合默契,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教师要事先制定出精密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
第三、重视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书本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政治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
关于2015年中考政治复习,我想从抓住考点,掌握方法,训练能力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抓住考点
所谓考点就是指升学考试中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概念、观点和原理等。升中考一般都是考查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有道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管他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考查,所要运用的概念、观点和原理都不会超越书本。因此,对于课本考点的有效梳理,抓住课本中的考点,是打好升中考试这一仗的前提。
(一)抓基本考点的掌握和运用
基本考点就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规定的有关识记、理解、运用(活动)目标的知识点。复习中一定要对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来分层次地掌握。
(二)要抓住与时政热点联系比较密切的考点
政治科的考试,一般要突出重视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和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关心社会,关心时事。
二、掌握方法
科学的解题方法是中考拿高分的保证。广州市中考政治分开卷和闭卷两部分,闭卷部分是选择题,开卷部分是问答题(含简答、简述、辨析、材料分析题等),且分值为60分,因此掌握答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训练能力
随着开卷考试的发展,开卷部分的试题内容更具开放性、综合性,答题也更显主动性和灵活性。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多种能力的培养,包括运用知识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甚至包括快速书写和组织文字的能力等。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带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中培养、落实各种能力。能力上去了,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抓住考点是取得升中考胜利的前提,掌握方法是取得升中考高分的保证,提高能力是升中考成功的保障,我会和学生一道努力,夺取今年中考的胜利!
第四篇:中考数学考纲学习心得
2015年中考数学考纲学习心得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考试命题将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既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考查学生后续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了解数的意义,理解数和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形状以及相对应位置关系;能够在头脑里构件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基本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具体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初中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适当渗透对过程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中考命题将突出对这些数学能力的考查,而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注意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度考查
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将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识等等。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概念;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够用恰当的代数模型进行表述。能够探索并掌握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形状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中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平面图形的简单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借助于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具备基本的作图技能;认识投影与视图;理解坐标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
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并作出推断;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2.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考查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从事探究活动的意识、能力等。
3.数学思考方面
适当考查在数学思想、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以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4.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
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具有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方面
适当体现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如:一次函数、一次不等式与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体现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等。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三学段的内容标准,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四个领域中,前三个领域将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表中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这里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其具体含义是:
了解: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让学生探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的认识,考查一些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试卷结构
1.长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的比约为50∶38∶12,课题学习融入这三部分之中。3.难度:试卷的全卷难度适当控制,试卷中了解水平试题、理解水平试题、掌握水平试题、灵活运用水平试题占分比例约为3:3:2:1。
4.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三种题型分布的比例大约为25:15:60,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所占总分的比例适当控制,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探究、交流、表达等能力,也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
2015年中考数学考纲
学习心得
淝和初级中学数学组
2015年 月 日
第五篇:2014年中考化学考纲学习心得
2014年中考化学考纲学习心得
一、考纲的编写依据没有变
二、考纲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
三、考纲规定的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没有变
四、考试性质和目标没有变
五、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没有变
六、考试内容和要求有细微调整
一、考纲的编写依据没有变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 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
二、考纲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
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时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
三、考纲规定的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没有变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
2.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
四、考试性质和目标没有变
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
考查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
五、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没有变
六、考试内容和要求有细微调整
㈠知识与技能
根据“标准”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的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含十五个二级主题,92个考点。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化学和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既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
应规避纯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弱化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考查。注重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核心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的原理在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㈠知识与技能
考试要求的水平:
A:了解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
B:理解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
C:应用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
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等;
B*:独立操作水平——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等。
考试要求降低的有4个: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一些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由B降为A,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由C降为B。
考试要求提高的有4个::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取消考试要求的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㈡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基本的实验技能
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的物质观,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5.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解读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二、修订的具本内容。
三、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1.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方向。
2.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3.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习负担。
把握“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的原则
二、修订的具体内容。
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2.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3.降低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
4.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
5.更新主题(单元)的“学习情景素材”。
三、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教学设计应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本。
2.充分发挥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3.深入研究启蒙价段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
4.基于课程内容控制教学与评价的容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