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对学生作文难的感悟与思考
应对学生作文难的感悟与思考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普底乡草坪小学毕丛文
【摘要】作文难是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与深入思考,总结出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在于: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其次是教会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的方法;第三是善于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习作练习;第四是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教学生学会好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习作难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关键词】应对 作文感悟 思考
在边远的农村小学工作,最让语文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同时也是学生最怕做的事,已经引起不少老师的关注与思考。笔者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发现学生主要不知道写什么,即使有一个比较好的材料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写,不会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有时老师发现了一篇取材比较好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后,让学生自己修改。结果学生两眼茫然,不知道该去做什么,怎样做。听了全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写话与习作》的讲座之后受到不少启发,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与思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一要通过“善于表达、勤于习作”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好好地思考,要如何引导学生去步入写作之门。孩子也好,成人也罢,得到别人的夸奖是引发浓厚兴趣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说清楚。对于说得好的,说得有新意的学生要大加鼓励,充分调动学生想要说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有了口头表达的欲望,得到老师的赞同后,就会信心倍增,为作文打下基础。
有口头表达的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笔写出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完整就行。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写日记训练起,先从一件小事写起,再慢慢扩展锻炼,多写就出经验了,有了成功的经验,就有写的-1-
动力,兴趣就会培养起来。
二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习作素材的方法
有人说习作的材料“源于生活、用于自我”,这话不错。生活不光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基础,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平台,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素材问题。
首先,生活是语言的宝库。要想解决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以获取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知识。在司空见惯中寻找“新颖”,在习以为常中去发现“特别”。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写随笔,写日记。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时间长了就会激起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其次,在阅读中积累素材。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提升作文水平的好办法。好的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这就要求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把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好的表达方法记下来。
第三,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童话寓言故事,就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素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本中的现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
三要运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开展习作练习
学生有了好的作文素材,还需要有好的方法将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学会作文的表达方法。有人说学生习作的方法主要“来自文本,习于实践”,这话也是颇有见地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文本内容教给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知道作者是怎样选择作文素材的,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安排写作材料,怎样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写详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等等。这样,通过学习现成的文本,并将其表达方法、写作
技法用之于指导学生自己的习作实践,学生有了习作的范本,懂得了习作技巧,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慢慢地,知识、词汇积累丰富了,方法、技巧会用了,习作自然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四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习作
在写作中,修改是一项基本程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经过认真修改后的作文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更富有情调。
在写作课上,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写作,还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当前大部分学生不会改,在脑袋里没有修改作文的概念,更不知道作文该改什么,怎样改?这成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一道难题。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习作,让写和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一般来说,引导和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有:一是老师批、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老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老师所做的批注,加以修改,这样批改分离,以批促改,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互批互改:将学生组成三人或四人的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助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参与评议。同学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三是面批面改: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对于写作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当然,要做到这几点,老师的辛苦与耐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非同一般的爱心和不懈的努力。
总的来讲,作为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好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写作中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学生作文做到内容具体,主题鲜明,语言凝练,富有丰富的情感和感染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篇:如何应对新员工难招
如何应对新员工难招、难管、难留“新三难”
一个做生产主管的朋友在闲聊中抱怨近来公司招聘的新员工存在难招、难管、难留新“三难问题”。
朋友所在是一家外资世界500强公司,生产一线员工虽说加班工资在经济危机时间受影响有一定减少,但500强公司的福利优势仍是很明显的。素:
2工帮带和管理。
3产线操作员工是坐着工作的。部分员工对站着工作的方式的管理反抗性很强。
4样,福利一样,派遣工如工作表现好,5、因工作量急增,90后新毕业的初高中生,无多少工
6培训,但无军训类更有一些员工错误引导新
在父母的呵护下,没有珍充满着个性和争取个人权利的张扬,不喜欢就提出换工位、要休假,得不到批准就提出辞工或是无声消失。不少新员工在3~5内就走人了,给员工培训、生产安排、及相关的宿舍、服装、社保福利工作带来大量工作和新问题。
分析小结:因所招是基层普工,招聘量大且时间紧,公司招聘策略上没有要求运用性格测评等人事工具,由劳务公司所招多为90后年轻人,(另由于劳务公司的性质其对招选人员有无要求很难评说)。再碰上公司改善期间,动劳操作模式有别,变得更累。缺少有经验的基层小组长、老员的引导。新员工在无经济压力、工作不平等感、下学生时代叛逆张扬个性不服管之间冲突下,出现了年轻员工难管、离职率高难留、继而难招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
对策分析:高离职率引发员工有效招聘成本高等系列问题,降低员工离职率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招聘合适员工:高效招聘是有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重在质而不在量,不注意招聘质量,招得再多,也只是给后续工作和现场工作添乱增堵,浪费资源。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基层员工更需要有服从性,能吃苦耐劳,性情平和的员工。家境优越的90后城市小孩,明显多数不具备以上条件,招进来基本上就是给基层管理者添堵。即使不得不招,也需根据以上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招聘问卷,直接了解应聘者的基本情况是否相符。
2、入职培训:一说到入职培训,大多公司只注意到进行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员工权利、生产安全、负作用是很明显的。首先入职军训,如设计合理,协作能力。最重要一点是可以通过军训的艰苦训练,怀疑军训的作用等理由而不愿组织军训,们有目共暏的。珍惜工作的培训课程。课程重在引导员工,一份工作对其人生、家庭、社会的意义;异;怎样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到的作用;怎样才会是有业道德的表现、引导员工低调务实的安心工作,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要有引用丰富有说服力的案例,要多引导员工加入讨
3管理干部不足或经验不够,所以基层干部要有时间和机会多参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大家一起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让每个基层干部培训应给予机会吸纳新员工参与,一是及时培养管基层干部是员工与公司沟通的纽带,在工作时,在工作之余,则容易与员工打成一片,了解员工,关心员心, 亲近的,愿意将情况讲出,才能有助问题
第三篇: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难的问题的思考
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难的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在校园里的时候,或许没有那样忧伤,甚至还有一点儿小高兴。他们在高兴什么呢,高兴自己的学历,自己的学识。你看,再怎么说我也是名牌大学的呀,那出去就是抢手的很啊,嗯,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很多地方能够懈怠的就懈怠了,该荒废的那也是一个不留。谈恋爱吗,那是自然的了,要不大学的“无聊”时间怎么去打发,于是“把爱情来产生”。轰轰烈烈了一把爱情之后,冷静了。什么让他们冷静下来的?是就业,是一份工作。爱情也是经不住考验的了,一毕业,自然就劳燕分飞了。爱情进行到底?真是扯淡!饭都没得吃了还顾得上爱情,爱情值多少钱?如果可以估价,倒是可以考虑下,因为可以少奋斗多少年啊,呵呵,划算。于是,大学最重要的事情就出来了,那就是找工作。
中国的大学生已经太多了,大家不用怀疑,数字会说话。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了。大学生就业难应该与大学扩招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占人口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所以造成现在这种状况,首先不能跟高校扩招联系起来,社会上应该有这个共识。大学不能哪个专业就业好就要哪个专业,而荒废其它专业,那样会造成这个专业新一轮的人才过剩。对大学来说,无论是专业还是学科,我认为都要关注生态问题,有热门学科,但是同时如果没有其它学科来支撑的话,它也做不起来。比如像我们的航海轮机,这个专业是我们的优势专业,但是它也需要数学、物理、化学、通讯、自动控制、机械等知识,当
然,人文类的法律、管理,都不可缺少。高校的发展也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发展。“84万、55万、38万”,这组呈现下滑趋势的数据是2008年10月至12月每月就业人数。今年61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加上历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共有700万以上大学生要求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约2000万左右农民工因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政府、家长以及未就业人员本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寒冬让中国的应届大学生们瑟瑟发抖。找个工作怎么就这么难?到基层去,大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顾虑?自主创业会不会“看上去很美”?枯燥的数字表述的是一个严酷的事实。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11万,加上2008年尚未就业的100万大学生,今年等着就业的大学生规模达到了71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丹麦王国总人口的1.3倍。创造710万个就业机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赶上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温家宝总理不忘提醒说,虽然中国经济开始好转,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如果大学生来自城镇,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来自农村,更是家中的精英,他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总理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其实,如果大学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得到尊严的不仅仅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也有这个社会。
金融危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一项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月底,北京应届大学生的签约率为23%。目前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只有
18%的人已经签约,尚有81%的人没有找到工作,此外还有1%的人已签约但被雇主取消;而在高职和专科毕业生中,已与雇主签约的也仅有20%,未签约的占78%,已签约但被雇主取消的占2%。在已签约毕业生的雇主中,民营和个体企业最多,占45%;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7%;中外合资和外资独资企业占17%;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占9%;占比例最少的是非赢利组织,占2%。应届大学生签约量最大的前5位行业和签约薪资为:制造业,1822元;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2352元;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2076元;金融、保险、房地产业,2835元;建筑业,2303元。而在应届大学生的签约率排行榜上,上海大学生签约率最高,达27%;北京大学生以23%的签约率名列第五。此外,北京大学生的签约薪资为本科生3231元,高职生2537元。
据有关资料显示,浙江省公布的2008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3.8%,本科生就业率92.5%,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3.8%;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08年就业率达到90.24%;湖北公布的资料称08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达82.34%,而四川的数据是85.15%。查一查每年各省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哪里不都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甚至高达九十,何以在一夜之间,毕业生就业率就这么低了?往年的学生就业率究竟是如何练就的,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粉饰?
有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每年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学新生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激升至2008年的599万人。伴随着扩招,热门专业不断涌现,越来越
多的大学生就业时不得不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左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但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趋势愈演愈烈,但每年各地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总是在公众能够接受的范围?这不得不提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当作一项工作来抓的,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甚至有学校要让学生自己开好就业证明才能顺利毕业,学校通过这样“做工作”统计出的高就业率上报个各省市,又成为当地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的重要参考。而正是这些数据,误导了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依旧对高等教育趋之若鹜。
让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去从事体力活,可以美其名曰“从基层做起”,但不得不提的是,很多就业无望的大学生依旧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家长在掏空了腰包,因此他们在完成学业的时候,带着家人的某种期许,即便这种期许不十分合理,但依旧可以理解。笔者认为,与其呼吁学生调整心态去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不如事先将就业难的状况一五一十地告知民众。因此,请有关部门给个真实点的大学生就业率,切勿再加任何粉饰。
就业难,创业则更加艰难。其实人人都想创业,都想出人头地。只不过还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罢了。每个人都梦想着腰缠万贯,能够叱咤人生。可是,在一串串困难面前,很多人都退缩了。而现在却不一样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处在悬崖峭壁的上沿。没有比这样的境况更加糟糕了,所以我们应该放手一搏了,争一争。勇气最为重要,而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学识应该能够胜任一个小老板的,个别除外。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很多人不知所措,能够表现出来的软弱都表
现出来了。这毕竟要比高考落榜的情况糟糕,因为这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应该有勇气创业,还要做好去基层和中小城市的准备。抛弃公子哥和大小姐的一切习气,吃苦去吧。当人,找不着工作就跳楼是不支持的了。生命就一回,为了这么个困难就死了还真不值得。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总会有路子的,要有耐心和信心。女大学生不找工作而去找老公的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虽然女孩子找一个好的归宿是人生大事情,可是这样的婚姻不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的,是条件的配对,关系基础不很牢固。如果这样闪婚,婚后很容易进入围成,烦恼不断,痛苦不堪,所以还是建议漂亮有有知识的女大学生们斟酌斟酌了!作为应届大学生,工作经验是没有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人家招工的却不会理会你这些茬。招人肯定是有经验的最好了,谁想招个人还要花时间去培训,去让他适应?所以,看来开始几年是要滚打几年的。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或者失败。如果我是招聘单位,我也是不会要的,所以,还是创业最好。
第四篇:关于就业形势的思考与应对
关于就业形势的思考与应对
我们都知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由于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在冷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之后我觉得: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的现象。这是我们现在面临就业形势的主要问题。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觉得这得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二)、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我觉得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我们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四)、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在我看来,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
第五篇:关于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辞旧迎新之际,生命的质感最明显,就像海潮退去的沙滩,贝壳、海螺等一目了然。平时,我们感觉不到生命的节律或者失去。只有当生命季节交替时,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年轮又多了一圈。
生命有何意义?或者价值?这不是一个只有哲人才思考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千多年前,陈子昂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位哲人,一位诗人,感叹的是一个话题:生命之河无情流逝,想想自己还没有什么成就。生命之短,历史之长,所以两位先贤发出一种震撼后人的生命追问或生命思考。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生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无视这种使命的存在,所以白白走一遭。
人生在世,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其实,就是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一生的使命是什么?两个字:事业。谁能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谁就能彪炳历史荣耀后世。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是这样,他们都创造了属于时代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这种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思想或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受恩于前人创造的思想、建构的精神。但我们要想像他们一样光耀,必须冲破前人创造的思想束缚,创造属于我们的思想。
生的使命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或者精神。当然,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精神的人只能也必然是少数人,因为创造思想是人世间最难最难的一项事业。
虽然很难,但我们不能放弃这种追求;虽然不易,但我们仍然要思考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无思,生命的意义不复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伟大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卑微,有的人崇高?不是因为生来卑微,也不是生来崇高。没有生来就卑微的生命,而是懒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卑微。没有生来就崇高的生命,而是勤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崇高。
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只有思想,你的生命就存在。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思考一下我们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愿每个人都做一个思想者,愿我们培养的下一代都是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