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
浅谈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
当今教学作业形式单一,我们应该提倡小学数学作业的多样化,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使作业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的载体,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场所,作业才能真正发挥最佳效果。
一、操作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二、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诸如此类的作业,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帮助理解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一些小调查。小学数学中统计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能了解知识形成的来胧去脉,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如: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后,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的身高和体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并算出爸爸和妈妈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诸如此类的练习,训练了学生找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联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之后的“你知道吗”,人教版中在很多例题结束后都有一块这样的内容。这些材料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有介绍社会常识、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有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发展过程;有跨学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的……但在教材上一般介绍得比较简单。因此,可抓住这块内容进一步研究。通过上网查找或翻阅有关书籍,使学生更详细地认识了解和补充完善知识,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同时,此类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蕴含了人类的千年智慧,体现了数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加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如何设计
论小学数学作业的多样化设计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课堂教学如此,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之一的作业也应如此。数学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等等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作业时学生学习工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拓展——应用”的过程。我们还发现传统作业存在着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弊端越来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为此,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和全新的课题。但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机械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制。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需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使作业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的载体,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场所,作业才能真正发挥最佳效果。因此,我认为在新课堂观下与之匹配的新作业观呈现给学生的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即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开放的内容,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知识的整体优化。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做作业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通话式、情景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如:中年级学习了《年月日》有关知识后,请学生选择一个他喜欢的年份,利用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幅精美的小年历。
(二)增大作业的动手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性作业,我认为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数学方法、概念和原理等,如低年级布置摆小棒,操作教具、学具和绘制各种图表等就是此类作业。二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等,如布置制作、剪贴各种形体,到实地测量、统计调查等是此类作业。此外,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学生自找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布置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或《数学墙报》作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到图书室或上网等地方收集材料,如数学谜语、数学儿歌、数学故事、数学图形和数学竞赛等。然后设计版面,先要确定版头的位置和名称。版头的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数学园地、数学小天地、数学百花园、数学医院、向数学进军等。最后安排各部分内容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尝试探索、动手制作,一份以数学内容为主,给人启发和教育,融趣味性、知识性和思考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形式多样的“报纸”或墙报应运而生。此种作业,除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合作、阅读、审美等能力的提高。
(三)增多作业的应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光辉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东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越;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的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作业的一般性应用,是指将作业与实践应用整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学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四)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作业的开放性是指作业中题目的条件、要求不统一,答案和解题方法、策略不唯一。探究性作业是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布置作业时,要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①允许学生不同的算法。只要正确、合理,学生认为方便,就是最好。在作业时,教师不应规定统一答案,只有参考答案。②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研究。课堂上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后完成作业也可以进行。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③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补充条件或问题并解答的题目。④设计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如:学校准备组织去郊外野餐,请你设计购物方案,列车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总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类型,设计多元的有效的练习是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读课标精神,细心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开发出最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做”作业资源。拉大作业的“长度”与“宽度”,让我们的学生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学会创造,还要放远目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享受多元作业的乐趣中发展自我!
第三篇: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化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实践与反思
早期苏联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未,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可见作业问题在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二期课改的推进,作业问题更向多维视角分析研究。国家教育部长曾指出过: “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作业”,“二期课改”行动纲领中也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课题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纳入新编习题作业的范围,与原先强调现有知识掌握巩固的习题类型相配合,组成完整的数学训练体系。因此,加强作业问题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数学作业是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
现在小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随意性较大;四是忽视学生潜能,缺乏自主性的问题;五是重视独立完成的作业,忽视合作交流完成的作业。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正是由于教师布置作业只从本意出发,忽略学生心理需求,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以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为例,谈谈形式多样化的作业。
一、调研分析,排查问题
1.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必过多考虑学生,教师讲什么内容就留什么作业。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定式,作业要“整齐化一”,强调统一格式,强调统一量,强调统一答案,强调批改统一。这样从形式上看“规范”,从学生的工作时间上看“合理”,从质量的角度来说“显著”,从教师的工作量上看“减负”,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看易“考核”。而这些恰恰反映出传统课程观的弊端,忽视学生个体心智的不均衡性,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反映出作业的单
一、枯燥。
2.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
3、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让学生对练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强化学习,更新理念
2011年版的《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而言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原有的基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学生智力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根据这一理念设计好各种作业。
三、开展实践,探索方法
1.认真分析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形成作业分层。以一年级二个班133人为研究对象,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直至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分成6人一小组,共11个小组,每个层次2名学生的搭配形式,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最优资源互补组合。
教师通过带领和引导,同时形成三种作业分层形式。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布置也要采用分层的形式,注意题型的变换,根据选做和必做的要求,出示几种类型的题目: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题,一题多解题,思维训练拓展题,这些题目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勇挑难题,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
2.努力钻研教材,实现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作业形式。根据教学目标,依纲扣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给教材每个单元设计适宜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作业。
(1)口头作业,即说说讲讲的作业。每天随意从知识性作业中任意抽出两题给家长说题。目的理清思路,建构有序性、条理性、逻辑性的思维习惯。
(2)故事、游戏型作业,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说:“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主要针对不好理解的文字题模拟其中情境,以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去体验理解题的含义,从而解决问题。
(3)实践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打破传统的静态、单面模式,强调学生尝试、亲历、实践。如《认识人民币》、《统计》、《找规律》、《分类与整理》等都让孩子亲自到生活中体验和模拟生活场景,形成实践作业。
(4)自编型作业(主要是针对个人的疑难知识点的作业),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几乎每个单元学生都有自编的习题。多则十几题(如计算题),少则1题(如统计)。成册的自编题让学生拥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5)设计型作业,如《认识图形》学生根据所学平面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或书签。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美感。
(6)数学日记,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因此这部分作业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家长根据孩子作业情况和口述家长代笔在作业本上写上关于对作业的困惑等。目的使老师加强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了解和沟通。
四、成效与反思
1.作业的内容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新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作业的开放性是指作业中题目的条件、要求不统一,答案和解题方法、策略不唯一。如教学“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1)小朋友还想给自己添加哪几种学习用品?(2)有需要的小朋友今天下午到文具店或超市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两种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3)计算出应付的钱数。以上作业的设计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
2.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形式由单一式转向多样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作业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合理构思教学过程和设计有效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作业中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陈敏秀 2015.6.20
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实践与反思
师大附中北校区
陈敏秀
2015年6月20日
第四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它在小学数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实践取得的经验看来,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能综合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不强。教师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现今的许多小学教师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甚至有些对教材中一些概念都不清楚,实际操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都稍显欠缺。
(2)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不重视。据调查结果表明,有42%的教师因为考试才重视解决问题教学,很多教师还是进行应试教育,这就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阻碍作用。
(3)教学素材单一,教学方法过于老套。据了解,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采用现成的教案,较少主动地去编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且在讲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僵硬,较少渗透数学思想,这也就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2.学生解决问题的障碍
(1)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不牢固,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只有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2)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也就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对某所学校的小学生的调查,有近40%的学生对应用题不感兴趣,将近34%的学生对应用题有恐惧感,有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4)学生较少参加生活实践,对应用题牵涉的一些概念感觉生疏,再加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不能准确把握题意,这些对解决问题教学造成较大麻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布置具体的场景,引入一定的问题意识,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合理有效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更多地融入生活,丰富学生的阅历,以突破问题难点,进而提高能力。如有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情境:教师端着两杯牛奶去上课并让两位学生尝试,学生分别反应一杯浓一杯淡。进而教师提问:问题出在哪?学生纷纷反应要按比例来泡制,甚至有些学生想当堂配制。课堂气氛大大活跃。此时教师再提问:如果是一杯100克的开水,应当加入多少奶粉?从此例看来,有了这样的情境教学,就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从生活中选题,引领学生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理解数学。现实往往是数学的材料源泉,更是数学应用的集合点。我们学习的数学概念基本上都可以从其中找到原型,只要认真地观察这个世界,就可以找到通往数学应用的入口。
2.提倡活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去实践、进行合作交流。数学活动是指数学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实践和思维活动。这依赖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的基本知识。设计活动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要让每个学生边说边做,边交流边操作,进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能力。如在讲授梯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剪纸,将梯形剪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而求出其面积。如可以引导学生用两个相同的梯形纸拼凑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如图1)。图2中,教师引导学生把一梯形拼凑成一平行四边形,以导出其面积计算公式。图3中,引导学生将梯形剪切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图4中,将梯形剪拼成三角形来推导面积公式。通过实践表明,数学活动教学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解决问题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知识源自实践。只有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因而,教师就要提前进行备课,努力设计好课堂活动细节,充分把握好活动的进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感觉和感知中,发展数学思维。
3.开展方法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方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的新要求,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导致其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每当碰到一个数学问题时,总是会先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其解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教学中就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例题:有一堆80吨的煤,当用去2/5时,还剩多少吨?一般来讲其算法列式为:80-80×2/5。除了此种计算方法教师应当鼓励其他解法并讲述其意义。这样开展方法多样化教学,同时也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再通过课堂交流,在多个解决措施的基础上,获取启发,进而完美解题策略。还要注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方法,及时评价,鼓励问题解决的多样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之多样化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之多样化
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新安小学
郑振祥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现状。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解决问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本文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探究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是重中之重的教学内容。数学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给生活带来便利。老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就要采用一定的技巧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自己达到高度配合,让学生的参与率提高。老师要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多样化。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教学中,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解题方式,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敏捷,在课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让数学课堂呈现其乐融融的景象,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老师将解决问题方法变成多样化教学后,在课上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来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每个知识的连接点呈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抽象且复杂,又是重要的学科,如果让数学教学中实现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他能够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并且积累各种经验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被彻底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知识本就是“阶梯”一样的,需要一步一步来,所有的知识之间都是有相应联系的,老师在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中能够让知识的联系增强,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过于按部就班小学数学决定了未来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关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学习的重要科目。
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总是墨守成规的,没有任何新奇的教学方法,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学习,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学生教学中是完全不符合的。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会让学生不情愿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被满足。学生是课上的主体,老师是主要负责人和引导人,老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机械式的给学生传播数学知识,要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被激发。(二)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但是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存在局限性,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老师的教学目的变成考试成绩,学生只要掌握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就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行了,这就让老师的教学形成误差,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学不会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教学氛围,培养解决问题意识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变成主动,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针对数学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彻底被激发。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数学解决方式多样化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去思考和摸索其他的解决方式,自主探究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老师要注重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才能让教学彻底实现高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动手、动脑、实践中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树立良好的数学自信心,培养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就能让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学变得轻松。(二)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想象力本就是丰富的,只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得不到发展。
因此,老师在日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利用教学内容去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数学跟生活是相联系的,利用生活内容来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更好地发散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当然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就将一切安排好,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保证与生活联系大且有趣,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被生动有趣情境所吸引,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问题中。例如,《百分数》的学习,老师要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都在那里,让学生对百分数的印象加深,比如,商场里的衣服打折促销,这是常见的百分数。借此让学生去思考学习,如果日后在面临这些问题也会按照现在的方式去思考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三)充分了解学生,选择因材施教进行教学。
身为数学老师,在开展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时,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他们所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感兴趣的都是不同的。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要让不同的教学去引导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调查和分析,不仅能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还能让学生得到最好的进步。老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了解学生的同时还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四)要善于鼓励学生,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老师在教学中切记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要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释放。
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在教学中所讲的都是针对规则的四边形或者多边形开展的,都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不规则的图形,它们比较特殊,无法正确的量的长宽高。老师要鼓励学生去测量、去思考。就像割补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式。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激发,在数学解决方式多样化中彻底大展身手,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给学生释放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得到有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五)改变传统思维,运用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打破学生养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知识就像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一直按照固有的思维去思考,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利于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老师去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让学生了解分母的通分、转化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在课本知识后也有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老师要让学生去思考除了通分计算还有哪些方式。借此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掌握更简单的解题方式。化成小数的方式能够让简单的分数计算更加轻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还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管从哪个方面下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方式多样化,都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多样化解决思维。老师要有正确的引导去进行教学,而不是采用“灌输法”一样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的思维意识,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要让学生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方式。要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和自信。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让每个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去学习,去思考数学,去解决问题。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文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五).2019.[2]王国锋.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力的策略[C]//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2017.[3]徐素娟,李伟团,唐石坡,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4]丁志根.在策略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J].小学数学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