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健康与安全教育答案要点综合知识小抄
小学体育健康与安全教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1.健康 2.体育课堂管理 3.体能
4.循序渐进原则 5.教学原则 6.运动负荷 7.诊断性评价 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小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转变态度,树立正确观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10.完整法是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致破坏动作的结构和割裂动作各部分或 掌握。分解法的优点是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更快地掌握动作。但如果应用不当,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结构.因而影响动作的正确形成。分解法一般是在动作较复杂和可分解,而用完整法学习又不易掌握的情况下,或动作的某部分需要较细致地学习时采用。19.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多,无机物少,骨密质差.骨骼发育顺序是足,小腿,下肢,手,上肢.肌肉发育顺序:躯干肌先于四肢骨,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先于小块肌.4.(1)学校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2)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会、少先队会、校会、升旗仪式、8.学校体育
9.小学生健康教育 10.完整法 11.体育
12.直观法教学
13.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14.体育教学内容 15.运动动机
16.学校体育的个体差异 17.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18.分解法 19.身体机能
20.体育教学原则
1.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 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是通过教师行为和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致力于体育课业的学习。它既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指挥、监控与调节,又包括物质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处理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各方面运动技术、技能和健身方法的练习等。
3.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体能。
4.体育教学原则中,教学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顺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5.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6.运动负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量,另一方面是运动强度.7.对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新的教学目标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情感所作的评估.8.是指一个人终身主动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参加体育锻炼。终身体育要求学习者不仅在学校时接受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形成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9.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规范,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
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足之处是不易很快地掌握动作中较为困难的要素和环节,甚至会增加学生害怕的心理。完整法一般是在动作比较简单.或者动作虽然比较复杂,但如分成几个部分会破坏动作结构时采用。
11.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促进人类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
12.体育教学中,教师以具体动作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的教学方法.13.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14.是指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示的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育与发展材料,它不仅包括教材的内容,还包括学习的引导、动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论提示、价值判断、规范等。
15.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兴趣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16.是指学生基本情况相同时,由于年龄、性别、先天遗传状况及后天发育情况、体育兴趣与爱好、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学生在体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体育总体目标的实现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发展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17.(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
(2)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常识。(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4)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8.分解法是指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地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
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20.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过程规律的反映。
二、简答题
二、简答题
1.新课改后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
2.学校体育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小学生骨骼、肌肉发育的特点有哪些?
4.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是什么?
5.小学体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包括什么?
6.小学单元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有哪些?
7.小学体育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8.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9.当今的体育教学评价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10.制定小学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1.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是什么?
12.小学学期及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13.什么是直观性原则?
14.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什么?
15.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6.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17.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8.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什么?
19.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20.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⑴合班分组教学组织形式:①按水平分②按兴趣爱好分③按性别分
⑵小群体教学分组:
⑶俱乐部制教学法组织形式.2.终身体育,健康第一
3.骨骼:软骨多,水分和有机物
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
(3)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4)学校通过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联合开展形式。
5.一般岗位职责和特殊岗位职责.6.多样性和学理性
7.体育新授课教学模式和体育游戏教学模式.8.(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
(2)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常识。(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4)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9.(1)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中心,更好地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由过去的考核内容。改为测验项目(3)从技术评定向能力评定过渡(4)取消百分制,改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制(5)评分方法进行了改革
10.(1)科学确定学年体育教学目标.(2)合理分配本学年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时数。
(3)制定年度的考核与评价标准。
(4)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11.教学能力
12.教学进度的核心和季候性的特点。
13.指尽量利用小学生装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感知得到生动的表象,并与积极思维结合,使小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明确动作要领.14.(1)确定评价的目标一根据《标准》和具体任务,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一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收集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准进行评价一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体育教学。
15.(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2)疾病预防(3)心理健康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5)安全应急与避险1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7.①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感。
②具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
③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④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⑤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人
18.(1)确定评价的目标一根据《标准》和具体任务,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2)选择评价的方法一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收集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准进行评价一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体育教学。
19.波浪性和阶段性
20.(1)学校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2)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会、少先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
(3)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4)学校通过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联合开展形式。?
三、论述题
三、论述题
1.小学体育促进小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发展的角度谈谈小学体育的地位。
3.小学体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哪些?
1.(1)促进骨骼肌肉生长,形成美好身姿。(略)
(2)提高身体整体机能水平,促进体能发展。(略)
(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能力。(略)
2.⑴体育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是我国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门主修课程.(略)
⑵小学体育是学生启蒙时期的基础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略)
⑶体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的社会活动.(略)
⑷终身体育使学校体育朝着终身方向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略)1.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复杂,心理过程丰富多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时期。体育对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对智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
(2)调节情绪,发展感情。(3)磨炼意志,增强进取心。(4)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个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一定的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3.小学体育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培养自我意识。②培养良好性格。③锻炼意志品质。
4.有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大类:
(1)实践内容:
①基本功运动教学内容 ②游戏教学内容
③韵律操和舞蹈教学内容 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⑤小球类教学内容(2)理论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运动安全保健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四、应用题
1.教师在上课时发现学生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如何处理? 2.案例分析,材料一:体育课临近下课还有五分钟时间,体育教师李某鸣哨集合,一名男生为了尽快到达集合点,走捷径,从一米左右高的台阶上跳下,不料摔倒在地,刘某见该生倒地不动,立即跑去看望,见其脸色苍白,马上进行紧急处理,并叫学生通报学校校医和领导,当校医赶到现场时,该男生已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初步判断已死亡。材料二:在某小学举行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三年级学生张某某始终在终点处走来走去,影响终点裁判工作,终点裁判长刘某向其吼了几声,该生充耳不闻,这时跑道上正进行比赛,刘某实在难忍,冲过去就给该生一巴掌,打在脸上。被打后该生称耳朵听不到了,家长带其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耳膜受损,于是住院治疗。针对以上材料,分析如何防范学校体育伤害事故。
四、应用题
1.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2.案例分析材料:市公安局接群众举报,反映某小学建有“色雀论坛”色情网站,登陆网民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经过公安部门调查,目标锁定为平安县某小学服务器。警方排除了该学校教师创建淫秽网站的嫌疑。经过技术手段侦查,该校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并创建的黄色网站。针对以上材料,分析学校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问题。
1.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可能会有所蔓延,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使问题越积越多,难以控制和消除,还有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1)暗示刺激:(略)(2)关心勉励:(略)(3)提问抑制:(略)(4)奖惩并用:(略)
(5)课后访谈:(略)
除了用上述方法处理问题以外,也可以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但要有一定的道理。总之,只要是在教学中能真正起到作用的、能促进体育课堂管理的方法都可以。
2.(1)学校应从安全角度着手考虑,合理布局安排体育场。
(2)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课课讲,时时防,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珍爱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学习领会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避免过激行为或行为不当给学生造成的伤害。
(4)对特异体质,或不宜运动的学生,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或学校在学生体检后应及时告知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掌握病患学生情况,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及活动量,区别对待不同体
质的学生。
3.(1)传统体育教学常用组织形式
①固定分组 ②随机分组
(2)新课改后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合班分组教学组织形式
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和爱好分组,按性别分组。
②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
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似,但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要,是以学生自愿、自由组合为主的。一般可分为合作型分组、友伴型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
③俱乐部制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就是打破原有体育课的传统做法,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就目前来说还是属于理想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将会被更多的学校所采用。4 .(1)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网络,努力做到硬软件设施防范齐全。
(2)要对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网络的新颖、开放、多元特点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好处,更要教育学生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存在的隐患。
(3)增强学生在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要教育学生慎交网友。
(4)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他们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淫秽、迷信等宣传活动。
(5)不利用网络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
(6)要求学生坚决不进黄色网站,少玩或不玩网络游戏,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
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
一、你校每周开设几节体育课?都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吗?有没有大型体育活动?
1、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
2、都能规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一般天气比较好的都是室外课,天气不允许的情况下都是上室内课,老师给我们进行健康教育。
3、①每天有三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②我们的在校课外活动时间都在一小时以上,时间充足。③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单项比赛、组队参加上级的运动会等活动。④阳光体育运动单项比赛有跳绳、踢毽子、趣味体育运动等项目,很有意思。⑤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有讲座、学习专栏、手抄报等形式。
二、你们的体育课上有些什么内容?
1、体操类活动: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山羊、垫子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学习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2、球类活动: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4、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格言、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主要成绩
三、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健康知识:①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类等食物的作用;按要求做眼保健操;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龋齿预防方法;按时睡眠;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
②近视眼预防、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如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认识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等。
③一些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懂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等知识。
④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运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基本方法、常见运动损伤(如扭伤、挫伤、擦伤等)及轻微烫烧伤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能够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了解煤气中毒、触电、雷击、中暑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简易处理方法等。
⑤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胀包或破损;不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果、野菜和蘑菇;了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等。
2、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如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过十字路口时不闯红灯,走斑马线;乘汽车时系安全带,头、手不伸出窗外。熟悉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如发生紧急情况时,会拨打求助电话等。
第三篇:体育与健康课程本体知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本体知识
一、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的教学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此同时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多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增进身体健康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2)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使学生逐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益处;
低、中年级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常识,初步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会做游戏,会锻炼身体。高年级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部分项目的运动技术,并能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锻炼。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对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活泼愉快、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以及不怕挫折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继承认真备课“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材与安排教学顺序”的操作方法。
以往的学校体育工作既规范,又严谨,教师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制订,它包括: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运动竞赛计划、(学校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各类项目体育比赛的时间安排)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计划、(长年训练计划、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等等)这些计划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保证,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面,在制订计划之前,需要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并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上述计划方能得以实施。从而使学校体育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开展。
体育教学计划在制订之前,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根据季节的不同、学校的体育学科办学条件、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体能基础,将教材分配在不同学年、学期(如运动负荷较大、活动比较剧烈的项目不宜安排在夏季,而应该安排在冬季;如耐久跑、球类项目,春秋季,宜安排体操项目等),根据教材性质安排教学顺序应(如先学跑后学跳,先跳远后跳高,跑的项目先学途中跑后学终点跑再学起跑和疾跑,投掷项目先简单后复杂,体操项目先学单个动作再学组合动作,球类项目先学基本动作后学技术再学战术配合等等)并按照教学大纲的比重要求分配课时。教材分配和教学顺序的出现,是根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安排的,这些被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优良教学传统不但要继承下来,还要传承下去。
三、继承“备课备大纲(课标)、备教材、备组织教法、备学生、备场地器材”的备课方法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对能否上好课备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体育教研组经常集体备课,教师先谈各自对教材的理解及上课的设想,教学组织与教法,示范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等,然后大家到教学现场进行实际操练。这种备课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这样备课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
单独备课,备课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贯彻课程标准、大纲的具体要求,熟悉选编教学内容的原则及具体内容的说明。
第二,要备教材,即本次课的具体教材内容是什么?课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的要点是什么?技术的主要环节在哪里?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第三,备组织教法,一节课怎样进行教学组织?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怎样安排?怎样调队?教学分组(自然分组、性别分组、体能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分组教学(分组不轮换、分组轮换)还是不分教学;小群体教学、(友伴结合小群体、兴趣结合小群体)小集团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
第四,备学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什么?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容易犯的动作错误有哪些?怎样纠正?对学生怎样保护?对哪些学生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哪些学生需要加强帮助与保护?使其完成教学任务,对哪些学生需要个别辅导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备场地器材,一节体育课如何布置场地?如何安放器材?需要器械的种类及数量,以及摆放在什么位置?学生怎样安全、合理使用这些器材?如何使有限的场地和器材发挥最大的效益?上述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解决。
四、继承“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学有序进行”组织方法
课前常规:
1、学生提前要做好上体育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穿着运动服和轻便服装,不穿大衣、风衣,女生不穿裙子,不戴帽子、手套、口罩;穿运动鞋、胶鞋,不穿皮鞋、带后跟或塑料凉鞋;兜内不能装小刀及其他伤害身体的物件。教师提醒 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建立习惯意识。
2、场地器材的准备:课前布置好场地,安放好器械。
3、教师提前到操场等候上课。
课中常规:
1、上课仪式:师生互相问好,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教师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宣布本课内容、任务与要求,安排见习生,然后安课时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课中要求:要求教师按照课时计划严谨、规范地进行教学,不得随意性。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学习和练习。
3、课的结束 :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的练习要求,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布置学生归还器材及清理场地,教师宣布下课,师生互道再见。
课后常规:
1、器材的整理和归还:如果课后还有课,教师安排值日小组协助下一班将场地器材整理好,以减少下节课的准备时间。若最后一节课或课后无课应把器材送回器材室。
2、教师每节课后都有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写出课后小结。
上述这些课堂常规,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使教学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
五、继承“精讲多练、重点突出、难点明确、示范正确、优美、合理有效”的基本要求讲解:
讲解是语言的内容之一。教师用语言说明动作的名称、动作方法、动作要领、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
1、讲解目的要明确。结合课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讲解应简明扼要。语言精练而准确,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3、讲解要科学、准确。对于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方法、原理等表述要正确,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讲解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便于学生记忆。
示范:
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之一。通过教师或学生的动作示范,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示范要与讲解结合进行。
1、动作示范要正确。力求达到规范、熟练、优美、轻松,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减少或消除惧怕心理。
2、示范要有目的性。要根据课的任务与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确定示范的次数、重点和时机。
新授课教学内容,一般做四次示范,掌握示范的时机;为新教材建立完整概念、表象,需要做完整的示范。为突出某一技术环节,让学生看清局部动作,需要做分解示范;为了解决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进行集中示范;为了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分散示范。
复习教材一般做二次示范,时机把握在为使学生看清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如动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做慢速示范;根据学生掌握动作情况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做示范。
3、示范要选择好方向和位置。一般以每位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准。示范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以及学生观察动作部位决定。采用的示范方式有正面、侧面、背面、镜面四种。
正面:为显示动作的方向和距离,宜采取正面示范,如体侧屈、左右移动;
侧面:为显示动作的前后位移,宜采取侧面示范如途中跑的动作、跳远动作、投掷动作等;
背面:为显示复杂动作的方向、路线、宜采取背面示范,如武术套路组合;镜面:对于较简单、容易模仿的动作,宜于采取镜面示范,如徒手操。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生理研究表明,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动作练习,可以扩大直观效果;运用两种感觉器官的效果好。其效果顺序是:又听又看效果最好,只看不听效果次之,只听不看效果最差。所以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无论体育课程教学如何改革,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经典教学方法是一定要继承的。
六、继承“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照顾全体、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
青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可塑性很大,思想比较活跃,从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到逻辑思维,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针对他们的不同体质、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在普遍照顾多数学生的同时,更加关注个别体质、素质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个别帮助;对于那些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又提出较高的要求,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很好地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这就是如今新课程倡导的尊重差异,关注学生主体性问题。
七、继承“体育教学要关注课的密度和合理的运动负荷,抓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锻炼”的教学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课型的运动负荷有所不同,体育教师都非常清楚,体育课是实践类技能性课程,课的密度和合理的运动负荷对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课的综合密度和练习密度,而且对于生理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也十分重视,同时注意观察、测量、调节运动负荷的方法。
课的密度:
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体育课中的各项活动概括起来有五种,即:教师的指导(讲解、示范、教具的演示、纠正错误动作、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学生练习、学生互相观察研究与帮助、学生练习后的休息、课的组织措施(整队、练习中的队列调动、场地器材的重新布置等)。课的密度越大,表明合理运用的时间比重越大,浪费的时间越少。
研究课的密度,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应把握的要点:
1、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时间。
2、严密课的教学组织,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
3、重视教学技巧,讲解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范有针对性、有实效;合理安排学生练习的间歇时间。
4、严明组织纪律,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增强学生练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练习密度:
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课的练习密度
与各项活动的密度比较应占较大比重。但是,并不是练习密度越大越好,而要根据课的类型、教材的性质、学生的体能基础、场地设施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决定。例如,新授课,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所需时间较多,学生练习时间必然减少;复习课或教材技术含量较低的课,学生练习时间就会多一些,合理安排和调节练习密度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合理安排讲解、示范的时间。
2、合理增加学生练习时间。
3、缩短学生的间歇时间。
4、减少教具演示的时间。
5、增加自制器材数量
6、增加小组的数量。
课的运动负荷:
是指学生在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它反映学生练习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生理负荷是由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决定的;心理负荷主要看注意力、情绪、意志力等表现。
运动量:
是指在一次课中完成有效练习的总时间、总重量、总次数、总距离等。例如,跑100米*2次;跑800米*2次;急行跳远3 次;掷实心球4次等。
运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力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它包括练习的密度、练习的时间、所负的重量、投掷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例如,50米快速跑*3次,每次间隔30秒;在13秒以内完成100米跑2次;负重40公斤深蹲起等等。
由于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技术提高,运动技术的掌握必须在一定负荷的刺激下才能实现。随着学生机能水平的提高,课的运动负荷也要适当增加。但是,运动负荷增加的过大、过急、超出学生承受能力,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季节气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在学生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
2、安排运动负荷一般先从增加运动量开始,待适应后再增加强度。量和强度一般成反比,增加量时,适当降低强度,增加强度时适当减少量。
3、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以多数学生为准,对体质强或体质弱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要求。
4、要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合理进行安排,通常情况下、新授课比复习课运动负荷要稍小些。
5、一节课中生理负荷曲线应逐渐上升,一般在课的中后部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
6、要根据练习密度、难易程度、季节气候、作息制度等进行安排。
调节运动负荷的方法:
1、改变练习的内容,例如:将原来练习800米走跑交替改为800米跑。
2、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的时间和练习间歇的时间。
3、改变练习的条件,如场地的大小、器材的重量、障碍的高度、距离的长短等。运动负荷的测定:
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疲劳标志评定法、生理测定法、心理测试法。
1、观察法:
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控制身体变化的能力,练习后的面色、排汉量、呼吸、面部表情、声音、注意力等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
2、自我感觉法:
了解学生饮食、睡眠、精神、练习兴趣等。
3、疲劳标志评定法:
通过疲劳的深浅度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
应该明确的是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重视设定合理的运动负荷、安排适宜的练习时间、练习密度、练习强度;抓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八、继承“体育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的做法
以往的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性质、课的类型、不同季节和场地器材情况,潜心钻研各种教学方法,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法:
教师不仅讲究讲解的艺术与要求,而且十分注意口令(口哨)、手势的运用。教师口令声音宏亮、节奏分明、吐字清楚,根据练习内容的不同,声调、节奏各异,令行禁止;教师的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教态自然、沉着若定,手势果断自如,一招一势、身动神随,富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直观法:
教师很注意示范动作和教具演示的作用和效果。注意学生感知动作的各环节、过程和细节,直观、形象地把动作的结构、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充分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信心。
练习法:
是突出体育学科特点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身体练习学习动作,掌握技术与技能。根据教师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完整法、分解法、条件法进行教学。
完整法:
教师对于技术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掌握的动作一般采取完整法教学进行练习,让学生从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连续完成,以保持动作的完整过程和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分解法:
对于教材内容技术含量高,动作复杂的项目,教师为了简化教学过程突出教材重点、难点、尽快让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常常按照技术结构,把复杂动作分解成几个合理部分逐次进行教学。
条件法:
为了使学生体会动作的结构和环节,教师经常设置一定条件,把动作限制在正确的规格上,使学生按照条件进行练习,达到顺利掌握动作的要求。如,为了解决投掷的出手角度,设置一定高度的皮筋或横杠。
游戏法:
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等品质有良好作用。比赛法:
是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也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上述这些方法是教师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应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九、继承“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课标的要求,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体现了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将学科育德作为每节课的任务之一,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例如:
1、通过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2、通过队列队形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服从命令的教育;
3、通过短距离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教育;
4、通过耐久跑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教育;
5、通过投掷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统一行动、注意安全的教育;
6、通过投掷的捡拾器材,对学生进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教育;
7、通过球类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
8、通过体操教学,对学生进行团结友好、助人为乐的教育;
9、通过游戏教学,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教育;
10、通过比赛,对学生进行胜不骄、败不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尊重对方、尊重裁判、集体主义、竞争意识等教育;
11、通过学生清理场地、收回器材,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
上述这些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融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有时通过组织教学进行教育,有时通过集体活动进行教育,有时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教育,有时通过偶发事件进行教育。不是板着面孔的枯燥说教,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以表扬为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十、继承“培养体育骨干,重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作用”
体育骨干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中坚力量,是班级体育活动的带头人,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体育教师非常重视对体育骨干的培养和使用,让他们担任小组长,使他们在教学行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
1、经常选择掌握技术比较好的体育骨干做示范,加强学生的亲切感,增加学生积极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信心;
2、体育委员每节课都要整队,检查出席人数,向教师报告;
3、小组长在课上带领本组同伴进行练习,带领本组同学换项、调动队伍,担当保护者;
4、在游戏或比赛前,常常与教师一起试做,使游戏或比赛过程更清晰。
学生体育骨干在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当了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辅导者。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作用,这种做法是值得继承的。
第四篇: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
体育与健康工作计划
2017-2018学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一)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三)强化科研意识,善于总结,撰写科研论文。
(四)举办学校体育节和趣味运动会,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加大乒乓球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具体工作措施
第五篇: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总结
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总结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学期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牢固树立了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做为工作的出发点。我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本学期开展了以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新课标,提高课堂效率。认真学习新课标,以课改精神为指导,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自觉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教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杜绝上课的随意性。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的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二、常抓不懈,推动“两操一活动”。有效地开展“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期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的进出场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做操时静、快、齐,动作规范、美观,为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落实了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大大地改进了全校做操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顺利完成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各班班主任把关,利用课间及活动时间,由校长领导,组织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等项目的测试,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期的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
四、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并且在教学中引进了篮球、武术。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特长。
五、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贯彻并积极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
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总结
西
会
小
学
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