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现状

时间:2019-05-12 13:0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现状》。

第一篇:管理现状

对我国农村体育管理的探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农村体育管理以普及群众行性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传播科学健身知识为主要目标,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健设发挥着重要作用。[1]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管理; 农民体育协会; 经济文化基础;新农村建设 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一直是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制度也日趋完善,和西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体育的发展远未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还存在农民健身意识薄弱、体育人口少、体育设备简陋、社会指导员缺乏、体育消费偏低、宣传体育有关政策法规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搞好农村体育的发展,提高小康社会的进程,对农村体育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大力开展农村全民健身工作,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农村体育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农村稳则社会安。了解和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系,有助于保证农村体育工作的加速发展”。[2]

1、我国农村体育特点

农村体育是指在县级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文化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由于农村体育是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在农村地理范围内所展开的体育活动,因此与城市体育及其他人群有着明显差别。

1.1体育锻炼的随意性与季节性

农民不像职工那样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自由,并且手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大,在农闲季节或是重大节日时,自发性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1.2经济条件的滞后性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城镇,使得在农村体育推广中经济实用的健身项目容易普及。

1.3活动项目的传统性

中国的农村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很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明显的文化继承性。比如南方的五月端午节赛龙舟,北方正月的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浓厚。

1.4锻炼地点的天然性

大多农村活动地点比较分散,农业生产地点空旷,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就可以放下农具,伸伸腿、弯弯腰,利用手中的各种农具进行那个一系列简单的体育活动。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缺少标准的、固定的体育场馆设施,但天然的活动场却是得天独厚。

1.5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薄弱

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发展不均衡,不少地区的体育器材场地十分缺乏,农村体育缺乏组织。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把劳动和体育等同,要让大多数农民自觉、科学、有组织的开展体育活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2、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农村体育物质层次的缺陷

体育的场地设施能够吸引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是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和重要载体,而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近70 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体育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这说明乡、镇、村地区的体育场馆条件较差,我国广大农村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多数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用来锻炼的场所,而只能在自家庭院以及周边活动,体育器材主要以自制为主,体育活动形式受到限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爬山、荡秋千之类的,影响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有关的调查表明,影响乡镇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缺少场地。另外,有些体育设施由于质量不合格而不能够被有效使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国家机关部门的运动场所不对外开放,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本来就非常稀少的体育资源。

2.2 我国农村体育内层的问题

2.2.1 体育价值观混乱

体育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看待体育运动的准则,它是驱使人们参与体育的内部动力,并支配和调节一切体育行为,决定着社会或个人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多数农民把劳动当成是体育,认为日常的劳动就足以代替体育,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再去参加体育运动,健康意识薄弱,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更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更有甚者,认为可以通过一些迷信的做法能够维持身体健康。据曹奔等对我国西北边远地区农民的调查发现,在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偏差,21.8%和33.3%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或“也许能”代替体育锻炼,而众多医学调查资料显示,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远远不如城市居民。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体育管理部门不够重视体育的发展,缺乏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导致人们对体育项目的规则、制度不明白,使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无法进行,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

2.2.2 体育审美意识偏低

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并向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的运动美,几乎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能展现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展现人类的形态美与精神美,但是由于自身对体育相关知识的匮乏、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运动及其美学价值的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农民感受不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对体育兴趣的缺失导致发展农村体育的工作难以进展。

3、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农村体育管理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对农村体育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

一系列活动过程,它以普及群动性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传播科学健身知识为主要目标,为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3.1农村体育组织机构的种类

从管理机构性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各级政府中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

我国各级政府体育机构中都设有负责监管农村体育的专门机构,如国家体育总局群众

体育司(文体局或体育局)中的群众体育处、群众体育科等。

3.1.2各级群众组织中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

这里主要指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中专门领导、管理体育的机构,负责对农村妇女、青

年的活动进行管理。

3.1.3农村体育管理的社会团体

这里主要指1986年以来成立的各级农民体育协会。

3.1.4农村体育管理的民间组织

这里主要指由农民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各样的群众性体育团体,如武术俱

乐部、钓鱼协会、冬泳协会、棋社、晨练站点、锻炼小组等。[3]

3.2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农村体育管理相对于城市体育管理难度

更大,管理模式更加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乡镇体育组织和村级体育组织。长期以来,农村体育难以深入农村,关键就在于缺乏乡镇、村的体育基层组织。因此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是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3.2.1乡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乡镇体育活动组织是联结县级组织与农民体育的中介,它主要负责乡镇范围内的体育

工作。科学健全的乡镇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机构由政府管理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会团体与社区等三个方面共同组成。

3.2.2村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村落是农村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村级锻炼小组则是我国从村基层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有村干部兼任小组领导,村文体行政管理部门兼任小组成员,这种形式一般多见于富裕乡镇的村落,其能按照一定的计划安排活动,并得到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故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村级锻炼小组和管理的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能丰富农民的闲暇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4]

3.3内部机构设置

镇(乡)一级虽有文体站负责本镇(乡)的文体工作,但机构内部设置不合理,管理权限

边界划分模糊,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不力。具体表现在镇(乡)文体站兼职人员过多,学历层次低,基本没有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人员配备上重文艺轻体育.而村一级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少量有机构设置的村都是村领导有一人分管,但没有具体抓体育工作。

农村体育管理机构包括行政组织和群众组织两大体系,群众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更严

重,镇(乡)行政村社会体育组织尚不健全,镇(乡)的情况好于行政村,镇(乡)、村的指导站点基本都是群众自发参加,没有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我国农村体育管理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3.4 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管理人员构成情况

农村从事基层组织管理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兼职人员难以保证工作的长期稳

定发展,同时人员数量偏少,管理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地开展。村一级没有本(专)科毕业的基层负责人。只有部分聘用的体育教师是大专毕业生。

兼职和聘用的农村基层体育管理组织负责人一般都没有政府正式编制,只能领取少量

津贴,故而这部分人很不稳定,容易受政府领导人的更迭和政府机构调整的影响。由这样一

支队伍来担当管理农村基层体育的重任确有相当难度,必须加以调整。

3.5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经费来源情况

资金投入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农村体育工作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但上级体育系统拨款偏少。

上级体育系统拨款形式主要是支持体育器械和场地,镇(乡)和村本级财政开支主要是参加体育比赛费用,居民自费部分主要是参加活动和运动服等,社会赞助开支比较杂,各项开支都占一定比例,总体上看目前农村体育活动经费主要以社会赞助和居民自费为主.政府投入资金远远不够,发达国家。

农村体育的发展经验证明,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重视,加大投入。

3.6 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对体育政策法规和健身知识的宣传情况

政策法规代表着政府的意志,农村居民对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6年颁布的《体育法》和2008年奥运会的认知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对体育政策法规和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奥运会的情况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的.这说明农村基层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和有关体育知识赛事的宣传是转变农村居民体育观念。

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举措,否则将造成政府的意志只停留在政府机关的文件层面上,形成“上热下凉”的尴尬局面,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宣传力度。

3.7现阶段农村体育管理的主要方式

农村体育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功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意识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的农村体育活动计划,使农村体育持续、科学的合理发展。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龙头作用,一多种形式办体育,大力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修建体育场馆、健身辅导站。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侧重趣味性、健身性、休闲性、社交性、传统性、以适应农村体育特点。以农村体育组织和农民体育协会为依托,开展了大量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村退伍军人和学生的骨干作用,推动了农村的体育发展。组织参加“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民体育先进县”的评选。大大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

4、对农村体育和体育管理采取的措施

4.1农村体育的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光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从而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任务。

因此,为了完成我国农村体育的任务,当前要做的工作由以下几项:[5]

第一,进一步提高农村体育工作的认识,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小康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

第二,积极引导和加快建设适合农村特点、根植于群众之中的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发挥农民体协为主体的各种群众体育组织作用,形成农村健身组织体系。

第三,要结合农村集镇建设,进一步有规划、有目标的建设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为农民提供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

第四,积极培训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他们在组织群众开展科学健身的重要作用。

第五,从体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努力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

第六,组织好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第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大力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修建体育场所,自办小型竞赛和业余训练,建立建设辅导站等。

4.2提高农村体育管理的措施

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体育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可以对体育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制约和促进体育的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并提高农村居民参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不会影响生产劳动,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带动他们走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经历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与益处。使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真正的需要,从而掀起农民健身热潮。广开渠道,筹备改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设施是农

村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

目前农村体育设施还比较薄弱,政府部门要广开渠道,筹备改善体育器材场地的经费,且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村配备适合农民健身的体育器材,还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健身需要。

采取措施增加农村体育人口场地器材较少、意识不够和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是导致体育人口偏少的原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使家庭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相结合,将学校体育教学项目深入到家庭,让学生带动家庭体育开展,应在不增加农民负担情况下来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

从建立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特点看,仅靠县里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来开展体育指导工作是不现实的,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乡镇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利用农闲时间开设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农村体育骨干。

各级部门应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到乡镇等基层组织从事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工作,实现村村有指导员,村村有健身点的体育建设目标。这样做不仅使农村的体育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很大的高度而且也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解决了部分找工作难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将会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也会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训练一大批人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缺乏人才的农村体育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村体育公共事业,但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上存在管理的双重角色和“片面效应”、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缺位、组织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职能垄断、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强体育法治建设与监督机。[6]

5、结语

总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和关心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增强农村居民体质,提高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丰富业余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在农村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农村体育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胡家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全面启动农民健身工程[J].体育工作情况,2006(11):2-7.[3] 卢元稹.社会体育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122.[4] 王凯珍.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65.[5] 卢元稹.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119.[6] 章小兰,刘衍霖.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福建:福建体育科技,2009(4):14.

第二篇:浅论管理会计现状

浅论管理会计现状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西方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随着我国企业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而管理会计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部与2016年6月22日发布财会[2016]10号——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专业人士也开始断言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低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师等高端财会人才取代,初步预计有2/3的普通财务会计将被迫面临失业或转行。

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管理会计的任务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要通过管理会计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面临和解决很多问题。

一、学习市场需专业化和规范化

管理会计是利用企业的财务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市场中有很多管理会计的教材,翻开目录涉及的内容基本是管理会计的概述、定义、计划或控制等概念性内容的解释,有的甚至涉及一些基础财务及财务职业道德的内容滥竽充数。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动态的,管理会计要非常熟悉日常经济活动及相关流程,在经济活动发生变动的情况时给予合理的专业建议。因此,教材中对于案例的分析应开展更多的假设,通过专业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市面大多教材列举的案例比较单一和简单。案例千篇一律,针对实务中发生的问题没有过多仔细的开展和探讨,有的案例中得出的结论也没有仔细分解和解释,学习者在工作中通过案例很难借鉴、学习、消化和吸收,无法掌握精髓。

管理会计师资人才的缺乏,导致市场培训机构专业能力有限。一些打着学习管理会计的大旗,怀着能捞一笔是一笔的心思。有的甚至提出“7天成为管理会计达人”的口号招摇撞骗,坑害财务人员。学业完成后无法胜任该项工作,浪费学习者的热情、财力、时间及精力,最终收获的是一张证书。

二、工作环境中的学习氛围需要改变

在今天的市场,大部分企业都是私营企业。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是主营业务的发展规模,并不是很重视财务职能,很多企业将财务职能进行外包。特别是外包到收费较低的所谓“代帐公司”。由于费用的低廉,这些“代帐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方面也是参差不齐,能力令人堪忧。其次与企业沟通甚少,信息交流处于封闭状态,造成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及报告无法做到真实、准确及有效的反映。

聘用全职财务人员的企业,企业财务人员实质只是记账员,大多数只涉及收付账款、产品成本核算业务。由于部门职能的不合理规划,企业财务人员发生身兼数职现象,没有机会深入的熟悉公司经济活动的流程,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给企业管理者。针对公司整体资源配置、不能进行准确衡量、全程控制和监督来确保企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无法成为衔接公司战略、运营与绩效的桥梁纽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政府等机构的支持和引导

为切实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生一些事项进行取消、调整及下放做出了前所未有改变,成果有目共睹。但随着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而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各地区对于责任确认和划分出现偏差,针对某一项事项细节操作流程有不一致现象。在政府运行内部细节操作流程环节优化的同时,对企业没有减少太多。

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情况十分普遍。发生一些事项细节操作流程环节出现反复变更时,企业为了任务去完成任务将事情交给财务人员办理。企业财务人员为了工作去完成工作,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事项申请审批或备案流程,极大降低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电子信息化的不完善

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但财务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市面上的财务运用软件基本上是用友、金蝶、SAPP、ERP等。由于财务领域电子化的发展速度慢,市场竞争不激烈,专业智能化财务软件报酬十分客观,软件公司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而企业购买财务专用软件预算有限下出现软件的运用功能局部性。

运用财务软件的财务人员在制作相关报表和分析报告时,还要将相关数据筛选并导出,需要采用excel、word、ppt等传统软件的方法来完成。采用这种手工导出方式需要导出、分析、制作、核对的流程会导致财务人员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在处理电子数据。造成与公司经济活动流程等环节沟通和学习减少,各部门信息共享处于不活跃状态,造成会计报表及报告失真。

总体来讲,对比西方国家,我们落后太多。但财务人员转型为管理会计是大概率事件。现在成为管理会计的学习和成长也面临和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期待社会各界能携手共进,打造出管理会计成长的流水线,让更多的管理会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会计强则企业富,企业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安!眼界及能力有限,本文不当之处,敬请理解与支持。

2018年3月7日

第三篇:浅谈部队管理现状

浅谈部队管理现状

----新时期部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内容摘要

军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努力构建和谐军营,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总的来说,在新时期军队的风气是好的,内部关系是融洽的,但在一些单位也存在着少数干部骨干不能公正待兵、真心爱兵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密切官兵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建设发展。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应当把解决官兵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整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军队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新时期,军队,管理,以人为本 目录:

一、新时期军队管理中问题的来源与形成家庭、社会、工作在不同的时期、环境、观念等条件中对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造成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3

(一)家庭情况影响人的观念问题。....................................................................................3

(二)不同的时期士兵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3

(三)新老观念的并存,影响了管理工作中的协同效应。....................................................3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4

二、新时期军队的管理,应解决的几个问题.............................................................................4

(一)解决“高兵一等”的问题。.............................................................................................4

(二)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4

(三)解决“亲疏有别”的问题。.............................................................................................5

(四)解决“短期行为”的问题。.............................................................................................5

三、新时期军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5

(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准则...........................6

(二)切实提升工作层次,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标尺。...........................6

(三)切实维护官兵利益,把以人为本理念转化为服务基层官兵的具体行动。....................7 参考文献:...............................................................................................................................7 新时期军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执政的共产党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要求,不仅对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而且对我军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指导意义。部队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在和平年代,部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部队成为保卫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如何使这只部队很好的发挥作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管理工作作为目前部队工作的主项之一有着它独有的特点,正确认识部队管理的新特点,是把握管理规律,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任何事物任何形式的管理都离不开人,对人的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所以管理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管理工作,把握管理规律,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成为部队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军队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立足时代的高度,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到领导部队建设的工作实践中去。下面就新时期军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新时期如何管理好军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时期军队管理中问题的来源与形成家庭、社会、工作在不同的时期、环境、观念等条件中对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时造成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一)家庭情况影响人的观念问题。

现在的兵员情况复杂,且受家庭影响和教育的情况不一样,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背景复杂,社会关系繁多,牵扯精力较大,造成个人思想受影响,是形成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目前的兵员中,富裕的家庭娇生惯养,孩子不能吃苦,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相对享受的较少;有的家庭幸福、和睦,有的家庭困难重重、支离破碎;有的社会关系复杂,有较强的依靠心理,有的要独立面对生活。他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消费观,造成了管理的复杂性。

(二)不同的时期士兵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人的思想,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成的,由于经历的环境和事情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士兵的思想变化要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分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基本观念,对个人和社会、对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社会变革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官兵的衷心拥护。从而要求管理要从实际出发。

(三)新老观念的并存,影响了管理工作中的协同效应。

协同反映是不同事物、系统之间要素和要素之间保持统一性、合作性和集体性的状态或趋 势,有序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管理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就管理而言,旧的、不适应形势要求的也就是“老一套”,是影响现代管理效应的的主要根源。新时期,人们的行为自主权日益扩大,人们的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影响着人们自我思考、自我决策、自我行动,培育了个人的开拓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现代士兵的平等意识、自尊意识、参与意识都比较强。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要及时相应更新。但至今管理中仍存在部份不尽人情,不够人性的方面。往往由于对人管理的不当造成管理中的矛盾,所以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提高,社会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追求完美的心态太强,工作中的不适当,管理中的强迫性,造成了人们对待生活、社会、工作的消极心理。然而这些存在社会上的问题,对士兵的思想和行为的侵蚀越来越大。从军营外部看,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增大。社会上的灯红酒绿,家庭中的繁多琐事。有的感到部队生活辛苦,不如地方轻松自在,对部队生活产生了厌倦情绪,工作无精打采,有的感觉愧对家庭,而不安心在部队工作。同时独生子女在部队占较大比例,独生子女在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弱点。从小在优越的环境生活,脾气古怪、性格任性,且吃苦和自理能力、适应能力较弱,如果心理或生理的压力超负荷,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同时内部也出现了新变化: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在部队中有膨胀之势,做点什么,就期待给予等量的回报;重人情而轻原则,原则性不强,对上搞通融,对下讲人情,抹不开情面。给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新时期军队的管理,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解决“高兵一等”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现在的战士在价值观念、民主意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但一些干部骨干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总是习惯于用老眼光、旧观念看人,用老方式、老套路带兵,引起战士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必须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转变思想观念。要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发扬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和相关政策规定,充分认清端正对待士兵的根本态度既是保持我军性质宗旨的政治要求,又是尊重人、理解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既是法规制度的基本规定,又是对干部骨干履行职责的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官兵,主动在调查研究、指导帮建过程中察兵情、解兵难、暖兵心。基层干部骨干一定要克服“离兵”现象,自觉与战士实行“五同”,在相互接触和彼此交流中树立威信。通过开展“交知心朋友、结帮学对子、解思想疙瘩”等活动,掌握战士的真实思想,真正使干部骨干人人头脑中都有一份战士思想变化的“晴雨表”,都有一本为战士排忧解难的“备忘录”。

(二)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

基层官兵关系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源于带兵方法不科学。如有的不讲究科学性,随意加大训练强度;有的无视战士身体状况,一味鼓励带病参加工作;有的方法简单粗暴,特别是 对少数接受能力较弱战士的进步有急躁情绪。带兵方法不当势必影响团结,造成官兵关系紧张。作为干部骨干,在带兵问题上必须注重解决一厢情愿的问题,遵循规律,坚持科学训管。强化科学带兵的观念,训练要考虑战士的接受能力,不搞超负荷运转,不随意更改内容、增大强度;工作要做到张弛有度,保证战士在紧张训练和工作之余能够及时缓解压力、调整身心。强化依法带兵的观念,坚持以条令法规为依据,做到严格不“出格”;清理并废止土规定、土政策,切实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理;要注重把说服教育、关心爱护与法规制约、法规引导结合起来,把教育干部尊重士兵、依法带兵与教育士兵依法服役、依法尊干爱兵结合起来,使法规制度真正成为维护内部关系的有力保障。要正视差异,正确看待战士在性格、身体、智力、爱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不搞一概而论、同一标准。要区分层次类别,为每名战士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做人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舍得下苦功夫、慢功夫,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引导战士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勇于战胜自我,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三)解决“亲疏有别”的问题。

在如何看待当今战士这个问题上,有的干部骨干观念不够正确,如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经过商、打过工、出过国的同志一律看成经历复杂;把战士到部队谋出路、求发展当作是入伍动机不纯;对家庭条件好、有背景、会来事的战士情有独钟。这些做法,往往使原本纯洁的战友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看待士兵应顺应时代发展,有正确的观念。要看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给年轻战士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双重特征。有的想在部队求作为,却又害怕艰苦;有的既对不正之风很反感,又常常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为之,等等。这就要求带兵人必须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因势利导地做好工作。同时,要保持积极健康的交往心态,充分认清庸俗关系的危害,不搞有亲有疏、嫌贫爱富、厚此薄彼,真正实现做人与管人的统一。要切实把珍视情谊、真心相待作为与战士交往的基本准则,多从对战士成长进步负责的角度想问题,少从背景因素来考虑,做到不以私人感情分亲疏、不以个人好恶分彼此、不以是否“听话”分厚薄、不以家境贫富分远近、不以先进后进分高低、不以阅历深浅分是非,真正让战士感受到没有“关系”没关系、不会“来事”不碍事,自觉靠努力工作赢得佳绩和信任。

(四)解决“短期行为”的问题。

一些干部骨干缺少“带兵一阵子,为兵一辈子”的责任感,存在临时观念,以让战士“安全度过服役期”为标准,这显然不是对战士成长进步负责任的态度。在这方面,应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干部骨干切实站在为部队长远建设、为战士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培养战士、塑造战士,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帮助战士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二是强化育人意识。把打牢战士立身做人的思想根基作为首要任务,帮助战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战士立足本职、苦练精兵,依托军事舞台成才;不断改善育才环境,拓宽学习渠道,搞好设施建设,努力为战士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强化维权意识。始终把维护战士的基本权益,作为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满足战士基本需求的同时,通过科学计划安排,保障战士的正常休息;坚持以情带兵,尊重战士的人格尊严;畅通民主渠道,保护战士的民主意识,调动他们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促进部队建设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期军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准则

一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逻辑起点,遵循官兵的思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工作筹划。对党委、领导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官兵作为领导工作的逻辑起点,切实遵循人的身体心理和思想发展的规律来开展工作。要按照认识发生论原理来分析官兵思想问题,切实从主体需求、客观诱因、周期波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来把握官兵的思想变化,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遵从官兵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接受规律来制定军事训练和素质培养目标,使官兵“跳一跳,够得到”,防止急于求成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遵照官兵的接受心理组织开展工作,启发自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能不顾实际,片面地靠命令、靠权力去强迫执行。二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资源,依靠官兵的才智和渗能发挥来推动工作落实。领导资源是开展领导工作所必须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其来源,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对领导资源的利用归结起来可分为对人的使用和对物的配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部队建设的决定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第一资源,把人的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第一要务,以人的发展促进部队的发展。为此,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爱才的感情、容才的气魄、用才的胆略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抓好工作落实。要善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部队,通过教育引导官兵,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建设部队的热情和潜能。三是要把人作为领导工作的价值目标,根据官兵的评判和受益多少来衡量工作成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工作价值的最终裁决者。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实现人的利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领导工作的最终价值目标,评价工作成效要以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态度为尺度,切实把部队发展多少、官兵受益多少作为评价工作成果的依据,把官兵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实现广大官兵作为部队建设者与部队建设成果享有者的统一,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兵。

(二)切实提升工作层次,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标尺。

在部队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键是要搞好与部队实际的结合,按照促进部队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确立工作的新标准,提高工作层次和水平,开创部队建设的崭新局面。一方面,要用科学发展的要求来规划部队长远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到规划部队建设上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此,要严格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部队全面发展。要自觉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善于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速度相宜和效益质量兼顾的发展形态,促进部队协调发展。要始终把功夫下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把发展摆在第一位,又考虑部队自身对发展的承受能力,在实现当前目标的同时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增强部队发展后劲和潜力,保证部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全面发展的目标来定位官兵素质培养。马克思认为,人的素质是影响人成为自己主人的最根本因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总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部队,必须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为此,要把提高官兵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把增强体力与增强智力统一起来,把提高知识水平与提高实际能力统一起来,促进官兵德、智、体、能全面提高。要允许官兵在法律范围内建立积极健康的朋友、同事、婚恋、家庭关系,通过扩大社会交往程度,使官兵在广阔的社会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学习提高、成长进步,促进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要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期一些官兵身上反映出来的所谓“前卫”、“先锋”、“另类”的个性追求,积极培养官兵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做敢为的创新精神,并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为部队建设服务。

(三)切实维护官兵利益,把以人为本理念转化为服务基层官兵的具体行动。

在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队官兵的共同利益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同时,作为官兵个体又有他们自身的利益,这些是他们活动的动力,也是部队建设的动力。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要正确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地反映并实现他们正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官兵的切身利益作为领导工作的落脚点。一是要保障好官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要推行办事公开,尊重和维护官兵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证官兵应有的民主权利,确保官兵的政治权益。要坚持义利的辩证统一要正确看待、努力满足官兵的合法、合理、合情的物质需求,确保官兵的经济权益。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允许官兵积极的文化追求,确保官兵的文化权益。二是要解决好官兵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政治上关心人、思想上教育人、精神上激励人、工作上理解人,还要在生活中体贴人、关爱人。要以师长之心、兄长之情,想官兵之所虑、急官兵之所难、帮官兵之所需,尽可能地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好官兵的个人及家庭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官兵的切身利益。对医疗保健、休假探亲、家属就业、家庭涉法、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一定要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切实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事做好、做细、做实。三是要保护好官兵的名誉、人身和人格权利。要切实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把官兵当作平等的主体,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要加强人权和法制意识,充分尊重和维护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明文规定的官兵个人名誉权、隐私权和私人财产自主权。要坚决杜绝打骂体罚等歪风,尊重和维护官兵的名誉、人身和人格权利,防止侵犯官兵合法权利的行为。

总之,军队管理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在部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部队各级干部要管好部队,带好兵,必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部属作好样子,要求部属作好的自己必须首先作好。只有这样,部队管理才能有好的效果,才能出现新的局面。在新时期下部队管理者只有认真研究、把握和解决部队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对人的管理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贯穿于所有工作之中。加强对人的意识引导,搞好对人的思想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全面推进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和人性化,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的管理理念。我军肩负着对外反侵略、对内反颠覆的重要任务,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思想,切实加强军队的科学管理,使我军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威武之师。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J/OL].2006-07-17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D2-0.[3] 林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层军官学习宣讲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D616.[4] 刘善兴,刘莹.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基层军官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D221.[5]杨柏榕.最新党员专题党课教材[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6.D261.42.

第四篇:盈余管理现状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拥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领域中出现的盈余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因此,要从会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同时着手,建立起一个由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群众参与其中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只有通过内外两方的共同监督之下,盈余造假现象才可以得到彻底的杜绝。

第五篇: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分析

高速公路是一个公共产品,要保证这个公共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有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根据系统原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必须具有系统运转所要求的统一性、整体性、综合性,各种管理职能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整体。

国内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国内道路交通管理体制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两家分管”(194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由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两家分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道路交通管理由交通部门负责,仅有18个大中城市的交通监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与交通秩序管理)由公安部门管理。

第二阶段:“三家分管”(1984~1986年)。这一阶段,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上形成了以交通部门管理为主,实行交通部门、公安部门与农机部门分别管理不同地区或不同领域的格局。具体做法是,对公路和中小城市以交通部门管理为主,对大中城市以公安部门管理为主,而农村则以农机部门为主,实行三家分别管理。

第三阶段:“两家共管”(1986年至今)。这次改革从原则上赋予了公安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城乡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由公安部门负责,道路交通管理的其他要件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的“两家共管”体制。这次改革从原则上赋予了公安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城乡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由公安部门负责,道路交通管理的其他要件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的“两家共管”体制。这次改革的特点在于,主要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路面执法主体予以了明确统一,但并对道路规划、道路建设,特别是路政管理、运政管理、稽征管理、运输经济发展等同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下的众多内容,并没有涉及。道路规划、道路建设、路政管理、运政管理、稽征管理等职责依然属于交通部门,甚至农机部门也还享有拖拉机的“委托”管理权。在实践上是失败的。

相对上述两种模式而言,作为改革的一种新形式,重庆市高速公路实行的综合管理模式,即“统一管理、综合执法”的模式,将原来分属两个部门的四支执法队伍和四项高度关联的职能进行整合,即将交通部门的路政、运政、征稽三支执法队伍及其职能和公安部门的交通安全管理一支执法队伍及职能,由隶属于交通一个部门、一支执法队伍即重庆市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总队全面履行路政、运政、征稽和交通安全的综合执法管理。成功地运行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具有诸多优越之处,并且发挥出了比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表1-1国内高速公路三种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国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美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美国的道路交通管理主管部门是交通运输部门,而警察部门只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参与协作部门。其管理体制具有“多而不乱”的特点。“多”是指围绕道路交通安全而构建的组织机构多。“不乱,是指职责不乱,协调不乱,执行不乱。其主要组织有:直属总统的独立机构一美国交通安全委员会,负责调查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通过科学性的技术分析与鉴定,向总统或有关部门提出改善交通安全的建议;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署,从汽车技术标准的角度制定汽车安全标准;美国交通部公路署,从道路设施安全性能的角度,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并通过分配公路资助等财政与法律手段,推动州政府来加以落实;联邦机动商用车安全署:负责驾驶证管理培训和安全规则的制定;州政府的交通厅与机动车管理部门实施对车辆与驾驶员管理的职责。另外,还有警察部门,协助交通部门维护交通秩序、纠正交通违章、处理交通事故。

英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英国现行的交通管理主要职责主要由英国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即运输部)负责。英国普遍实行了“大部制”机构模式,将业务相近或相关性强的部门尽可能进行合并,“决策与执行”相分离,以利于部门之间的共同协调和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运输部则是由以前的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管理以及地方事务三个部合并组成的。1988年,英国政府在各个部之外设立若干“执行局”,专司行政执行职能,负责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运输部内部只保留一些核心部门,负责有关道路交通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监督以及财政资助等事务,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具体事务,大都通过下面的“执行局”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团体”来完成。

英国主管警察事务的最高行政当局是英国内务部,内务部下设警察总局,但警察总局并不负责交通管理。交通警察的主管部门是“警官协会”,该协会是全国性的警察组织,成员包括全国各地的警察机构。协会下设交通委员会,专门负责交通执法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共设有32个“警察控制办公室”隶属于地方政府,专门负责国家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的交通巡逻和执法工作。地方公路交通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地方警察负责交通执法。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运输部门和警察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彼此相互配合。

德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与英国类似,德国联邦内务部是主管警察机构的最高机构,但在联邦并没有交通警察。交警属于各个州政府管理,只负责联邦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州级公路的交通执法。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政策监督等事务,都是由运输部制定的。警察在公路上的职责主要是作为“现场客观情况的记录者”来执行这些规定。警察执法内容不仅仅包括交通违章处理、限速等,还包括保险、路产损坏、救护的登记,一般性的交通事故都由当事人和保险公司自行处理,有人员伤亡的事故,交警除记录事故现场外,也并不对事故责任和赔偿做出决定;只有交通设施出现故障影响交通正常通行,交警才上路指挥交通。

国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实行“大部制”的横向部门格局,有利于相近或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政府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关系的理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各部门政策的整合;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和人员更加精简,促进政府只能不断向社会 转移和向地方下放。这种“大部制”的横向部门格局,与国内实行的“综合管理”模式在性质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实行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纵向机构格局,有利于保证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平和效率。如英国将众多的行政执法、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等事务转移到了“执行局”身上。而德国作为联邦制的国家,联邦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将行政执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交给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或民间协会来承担。

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有利于各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国家的稳定。如在公路管理方面,英国公路总局代表运输部负责全国6500英里的高速公路和国家干线公路网的运营、管理和养护工作,其他公路则全部由地方当局管理。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管理技术和手段日趋先进,政府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现在大量的电子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使得各总信号、标牌的指示可以根据交通状况随时调整,大大提高交通管理的可预见性,这一切必须依赖交通部门的参与才能做到。同时,警察参与交通管理的作用较以前大大减弱。

表1-2各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特点详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国外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基于资源合理利用、部门之间便于协调和机构人员精简的原则,都进行了道路交通管理各项职能的整合,并由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而其他部门,包括警察部门,更多地是发挥辅助和协助执行的功能。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却严重滞后,交通与公安“两家共管”的体制因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高速公路整体效能的发挥。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精简、统一、高效”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成为国家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德、法、日等已形成了科学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其在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科学性、合理性、高科技化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也对我国当前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美、英、德等国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相比,我国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科技实力、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落后,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体制方面的问题。目前,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是制约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乃至国家运输事业发展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综上所述,当前要解决好高速公路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首先要明确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职责分工。必须在重新确立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明确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上的职责分工问题。其次,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必须切实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其三,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从网络布局规划、公路建设养护就、交通基础设施的设置,到收费管理方法、公路运营办法、交通控制手段、交通安全执法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标准。

笔者认为,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借鉴重庆市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的经验,并加以完善,按照精简高效、完整统一、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等原则,将相关职能整合,设立“高速公路管理法定机构”即建立高速公路巡警,由其统一负责路政、运政、征稽、交通安全以及路面的治安,实现执法主体、执法职能、执法程序等的统一,确保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规范有序、安全畅通。

下载管理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关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考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论(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质量成本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

    IT项目管理现状(含五篇)

    IT项目管理的现状 10125230 虞灵婷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IT项目管理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在IT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发展前景以及应对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钢铁工业消耗2.99亿吨标准煤(含矿山、铁合金、焦化、耐材等行业),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15.18%。2007年......

    社会管理的现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 龚维斌 社会管理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

    浅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浅析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尊敬的与会各位委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于二00二年,二00四年门诊楼投入使用,医院感染管理科挂牌才标志着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入......

    我校班主任及管理现状

    新坝中学班主任工作重点及学情的说明 一、抓好校一日常规管理,强化风纪评比 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总值小组,实现24小时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总值领导负......

    建筑行业多头管理现状

    多头管理的主要体现部门职责不清,存在交叉重复监管现象。建筑业的主管部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厅、建管局或建委等一条线,然而建筑施工投资大、周期长、使用民工多、对环......

    公司现状和管理[5篇材料]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思想和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这其中包涵了领导的培养,教育,同事们的帮助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