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提高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提高的探究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老师都怕上作文课,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件令很多老师很头疼的事,而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水平又是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教学事件。对于极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提起写作文就怕,写出来的作文一般都是要么应付老师,要么照搬别人的,要么是记流水账、没主题。针对这一难题,笔者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并写好作文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1、应多看多读多写。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以读促写,办好图书角、用好图书角的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书籍,并鼓励学生把书带到学校中来,双休日鼓动学生到图书馆去读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还可以领略到写作技巧的奥妙,逐步提高了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摘录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为以后作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如果不想做笑话中那样的人,就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好词佳句和好的篇段。要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和美文,要多看课外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除了多看课外书,还要多背文章。古时候老师教学生写文章:先让学生背诵大量的文章,如四书、五经等等。当背诵到一定程度后聪明的学生就能慢慢的从中领悟到一些精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也能逐渐写出很好的诗句。古代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要能写出好文章多看课外书,多背好文章,也是非常关键的。
借鉴中国古代教学方法的精粹部分,我们也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去熟读并背诵成语,理解典故的意思和内涵,多收集一些好词、佳句、美文,并理解记忆它们。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写作方面也是如此,只有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点点滴滴的积累,熟读各种好词、佳句、美文,让学生从中慢慢的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精粹,在学习中吸取其精华,舍去其糟粕,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为自己能出美文做好准备。
2.创设环境,不要局限于一定的环境里,要放开思维,大胆的写
事实证明单一的作文训练形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心理的需要,所以每次作文前教师要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设计好训练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坚持采用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形式以外,还要针对考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出一些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范围题作文等。同时,把一些形式新颖的练笔插到阅读教学当中,比如:在教完《十里长街送总理》、《小足球赛》、《课间十分钟》、《雨中》之类的课文后,我布置学生写一个场面;在学完,《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之后,我让学生把它缩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在学完《凡卡》之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写《我与凡卡比童年》;在学完《游园不值》后,我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学完《牛郎织女》后让学生写《我眼中的牛郎》等等。我认为这样的小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突出写作重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实践,不要让作文没话可写。在学生动手实践后再指导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美文之后,如果不加于练习,那么作文写作水平就会停滞不前,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就像学开车一样,如果不亲自实践是永远也学不会的,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学习写作,也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了理论,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后,还需要将这些好词佳句很协调的组合在一起,而又不让人感觉是生搬硬套,胡乱拼凑,要想写出的作文文笔自然流畅、优
美,就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勤练习。只有反复练习,反复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找出经验,功到自然成。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多实践,勤练习,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些小的片段,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了。
文学知识海阔天空,写作技巧奥妙无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水平的提高凭一天、两天是无法写好的。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要说,有话会说,我们平常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习作教学贯穿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可以不失时机的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小练笔,这些小练笔既能巩固教学内容,又能加强写作技能,更能积累词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例如:笔者在上六年级上册语文《船长》一课中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小练笔是这样设计的:以下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抗震勇士——北川县县长经大忠的一段颁奖词,你能仿照这段语言,结合课文内容,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哈尔威写一段打动人心的颁奖词吗?“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kuì),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当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海难突发时,他沉着冷静,指挥自救;面对死亡时,他平静从容,视死如归!他没有豪言壮语,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除了这个孩子以外还有很多孩子写的颁奖词都不错。那节课念着孩子们振奋人心的颁奖词,让我的心灵一次一次的受到震撼、激动与欣喜。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练笔,多加引导,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做到会写。以前的作文教学中,也走过弯路,担心讲得多了,会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采用
过写前不讲写后讲评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信马由缰”的方式,过高地估量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结果是学生不能够系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能力提高不快,有些学生甚至止步不前。我认为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与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并不矛盾,教的是方法,不是戴枷锁。当学生学会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熟练地形诸文字,能自如地再现生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时,一定会对自己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高兴。
写作训练按照“模仿写作,专项写作,分类写作”展开。
首先是“模仿写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和借鉴范文写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模仿写作就好比孩童学步时期的“学步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有人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仿写阶段,我认为不尽其然,只要没有学会独立写作就可以使用仿写方法,与其应考前临阵磨枪背诵范文,不如现在练好仿写。仿写之前教师先选择几篇同类型范文带领学生学习。写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有意识地比较它们的不同,找出每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仿写。这样坚持练习写作,就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5.批改方法和作文评语的改革,调动学生热情。
除了进行大量的练笔外,对教材中要求写的作文,我是想办法改变批阅方式、增加作文评语的激励性,来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首先,在学生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自己先全部浏览一遍,对写得非常好和写得相对较差的作文,加以标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作文分发给大家,让学生互相传阅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手中的作文加以批改(改错字、改标点、改病句、下批语等),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我再组织大家针对几篇典型的文章进行评议并及时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学生从写到评再到改,参与了作文活动的全过程,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偶尔,在全班面前特别提出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同学,以激励其他同学写好作文的愿望。
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第二篇: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
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水平
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在于篇的训练。通过训练,要求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并全面达到《课标》提出的要求。
一、培养作文兴趣,抓好“想写”关。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也证明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动力,是学好学习、干好事业的动力,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是凭着兴趣去学习的。对于作文也是这样,然而,以往那种封闭的作文教学,单一的作文训练方式已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长期以来,“模仿习作例文”“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修改”,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学生越来越不愿写,同时也越来越不会写,他们体会不到作文的乐趣,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头脑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已是趋暗淡,渐渐地陷入了“畏文如虎”的困境。
高年级作文教学要想达到使学生独立“会写”的目的,必须首先抓好学生自己“想写”的问题,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1.坚持写日记,培养写的兴趣。
自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每天学写日记。刚开始,要求很低,只要坚持写哪怕写一句通顺的话都可以。后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的丰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要求写一段完整的话,并且要有中心。但是,只要求学生写是不会提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为了让他们坚持写且高高兴兴地写,我一方面将每天检查中发现的有趣的、新鲜的、贴
近学生生活的日记读给他们听,并极力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有时还会让个别学生谈谈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仿效、比赛。刚开始,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天天写好象“无话可说”,其实只要把日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疏通日记与生活的渠道,鼓励学生“畅写欲言”。这样一来在长期的写日记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快感,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
事实证明单一的作文训练形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心理的需要,所以每次作文前教师要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设计好训练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坚持采用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形式以外,还要针对考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出一些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范围题作文等。同时,把一些形式新颖的练笔插到阅读教学当中,比如:在教完《十里长街送总理》、《小足球赛》、《课间十分钟》、《雨中》之类的课文后,我布置学生写一个场面;在学完,《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之后,我让学生把它缩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在学完《凡卡》之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写《我与凡卡比童年》;在学完《游园不值》后,我让学生把诗句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学完《牛郎织女》后让学生写《我眼中的牛郎》等等。我认为这样的小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突出写作重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批改方法和作文评语的改革,调动学生热情。
除了进行大量的练笔外,对教材中要求写的作文,我是想办法改变批阅方式、增加作文评语的激励性,来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
首先,在学生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自己先全部浏览一遍,对写得非常好和写得相对较差的作文,加以标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作文分发给大家,让学生互相传阅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手中的作文加以批改(改错字、改标点、改病句、下批语等),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我再组织大家针对几篇典型的文章进行评议并及时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学生从写到评再到改,参与了作文活动的全过程,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偶尔,在全班面前特别提出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同学,以激励其他同学写好作文的愿望。
二、密切读写联系,抓好“促写”关
《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课内与课外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由此可见,作文和阅读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可以互相渗透,相得益彰,那么如何抓好“以读促写”这一环节呢?我的具体作法是:
1、把作文教学和三类课文教学以及《读写例话》教学组织成一个整体,并把作文教学放到一定的位置。
例如:精讲课文《鸟的天堂》、《第一场雪》,指导学生阅读《索溪峪的野》,放手让学生自学《鹿和狼的故事》,最后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篇读写例话把几篇文章贯穿起来。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表
达动静结合,恰当运用各种修辞的方法,为单元的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有各自的观察特点,在教学中我通常引导学生抓住能体现作者观察能力的句子,细致分析。同时,设计一些字词的练习,从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的角度不同,所运用的语言也就各有特点,对大榕树的描写突出了静态的美,对鸟的描写突出了动态的美。结合这课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大核桃树和灞陵公园中的鱼儿的,然后仿写片段。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点,其实学生分析的课文,也正是作者布局谋篇斟句酌字后的成果,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解剖章法探求思路,理解文章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使学生在阅读课中,便体会到了布局谋篇的奥妙。
3.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
为了更好地以读促写,办好图书角、用好图书角的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书籍,并鼓励学生把书带到学校中来,双休日鼓动学生到图书馆去读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还可以领略到写作技巧的奥妙,逐步提高了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摘录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为以后作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在阅读积累方面,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每天上课前有一位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一段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片段,在上课前两分钟内全班欣赏,接
下来会有三位同学上台为大家朗诵阅读中搜集摘抄的优美段落。而上台演讲的内容阶段性地在改变,小黑板上的内容也不限制,丰富多彩。这样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我认为学生无论表达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明显地在提高。
三、加强作文指导,抓好“会写”关
多读多写,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我更认为,教师科学的指导和传授必要的写作常识,对于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外,还要在作文指导上尝试“教师引路——学生议论——整理成篇”。在明确了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先选材构思,学生构思好后在全班面前谈谈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及时地帮助部分同学调整作文思路,使他们的作文在写之前就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再动笔写,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明确认识,互相补充,促成思路,最后动笔成文。
第三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高年级作文教学。导致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81
无论在哪个教学阶段,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综合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已经开展了相应的作文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学生的作文写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就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其主要形式为教师将本次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然后通过对一些较为成熟的例文对学生进行分享,然后让学生根据例文中的内容以及格式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写作,但是过于机械化的模仿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着较为不利的影响[1]。
(二)学生作文写作不切实际
在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W生作文写作不切实际且内容较为空洞,不仅如此,学生作文的素材应用也近乎相同,笔者研究发现,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作文教学,学生往往是通过相关学习资料中的例文或者其他文章内容中寻找素材,其写作并未结合生活实际,往往是东拼西凑应付作业,最终导致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写作内容过于空洞。
(三)学生对于作文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并不成熟,加之生活经验较少,对于情感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写作时,往往会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以及素材使学生感觉作文写作的难度较大,加之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更加难以提高。
二、改善和创新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小学低年级,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可以完全适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方式,并且也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形成了思维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应根据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首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并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以此为基础来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2],例如,在进行《我的爸爸》作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爸爸,并通过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对自己的父亲进行观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抽象的图片,让学生自行想象,并将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文字的形式描绘出来,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素材作为写作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并积累各类写作素材,以此来改善没东西可写的困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仅要对语文课文进行阅读,还要对诸多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主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积累,通过加工后作为素材应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当中。
(三)做好写作完成后的作文修改工作
所谓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学生的自我修改,一方面是指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首先是学生自我修改,当学生写作完成后,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通读,发现整个文章中是否存在语句不通顺、有语病以及错别字情况的发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鼓励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作文修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认识;其次是指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教师在进行文章批改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批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在细致批改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以外,还应对学生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表扬,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戴爱军.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4):41.[2] 胡关明.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引文版:138.[3] 彭小敏.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探索[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5):33.
第四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究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究
摘要:毋庸置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其它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农业经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尽管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可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旧比较低。为此,应实施一系列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根据,提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义;问题;策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时期,国内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业已滞后于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标准。随着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这推动农业经济日益发展为生态化、科技化的方向。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因此,探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下面,笔者主要对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问题进行了简要地探究。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本质上而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即有效统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通过一系列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一系列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信息。当前时期,人们逐步认知与肯定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不少行业都试着应用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以使管理日益发展为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受到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国内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伟大的创举,其不但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备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具体来讲,如下所述。(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减小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和水平逐步提升,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奠定了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大大创新,从而使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当前时期,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在农业领域中逐步引入和渗透,这非常便于管理农业经济工作,不但显著地减小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并且逐步变得复杂化和繁琐化,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市场变化的需求,农业领域务必踏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也基本优化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农业发展政策,并且,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基本都根据时代的发展规律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健全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注重调研市场需求的情况,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生产工作,也正是这样,才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升。这意味着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农民只有快速地把握农业方面的市场改变情况以及发展规律,才能够迅速地共享技术与信息,确保尤为便捷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作,以避免存在缺少信息以及技术的尴尬局面。鉴于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显著提升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而且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缺少较强的信息化思想观念。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管理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由于很多农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专注发展农业,不认可外界的知识,从而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或思想。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由于村领导或干部都是当地选拔,其思想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这导致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使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难以很好地执行。特别是对于当今明确的一系列农村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农村领导或干部难以真正地理解,从而难以引导村民开展经济建设工作。鉴于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不管是领导或干部,还是村民,都较难体现自身的示范带头或组织参与作用,从而造成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农村缺少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由于农村的主导群体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未曾接受相关教育或培训工作,也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从而造成农村严重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并且,因为农村环境条件较差,不少城市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不想去农村发展,所以这就造成农村非常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从而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进行。(三)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难以顺利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关键要素还在于农村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政府部门投入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较少,因此广大农村区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缺乏,像是网络覆盖不完善、缺少先进的农机设施等,这造。成农民仅仅应用固有的生产方式。再者,一些农村区域缺少便捷的交通,这也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四)信息化技术缺少较快的更新速度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理论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缺少丰富的实际应用经验,因此固有的信息化技术是不是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证。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缺少较快的更新速度,这也是造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在于农民群众,只有实现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升,才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是应有效地结合一系列的媒体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让农民群众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二是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对推广信息化知识实施相应的投入,主动一系列种类的专题讲座,以使农民群众掌握基础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知识。三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地发挥一系列公益性信息技术设施(像是图书馆)的作用,从而普及信息化知识。(二)吸收和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能够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缺少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问题。一是吸收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农业种植区能够以大学生专业对口人才引进的手段,吸收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其薪资水平能够根据区域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实时发放。针对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较大成就的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能够实现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的适度提高,且能够颁发奖励证书或荣誉证书,从而防止流失人才。二是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区域政府能够在地方村民或人才市场中直接选拔若干勤劳能干、思维灵活、学习热情高涨的青年人群,培训其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且开展实际操作的教育,确保在考核合格之后才正式上岗工作。(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在建设基础设施上,有关部门应积极扶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健全信息化设施。不但注重建设硬件设施,而且还应加速研发软件设施,并且建设一致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从而统一发布信息标准,以有效地集成农业经济信息,确保实时更新农业经济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农业经济部门也能够跟有关部门强化信息沟通,从而共享信息数据,推动进一步挖掘和广泛采集农业经济的数据信息,为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科学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四)加速研发信息化技术。根据当今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而言,研发信息技术显得非常迫切。这是因为加速研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的大大提高,以有效统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在保留固有高效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信息化技术,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积极应用和推广于种植技术、输送领域、生物工程等环节,从而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跟农业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务必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吸收和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速研发信息化技术,从而使农村建设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林世国.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4).[2]张连馥.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浅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2).[3]薛贤明.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4]胡铁流.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前行[j].吉林农业,2016(14).[5]陈秀梅,王秀云.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7(24).[6]王丽东.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作文水平
4月26日,“百千万工程”深入石界河乡冬青树村开展工作。县公安局张局长在石界河派出所所长张喜成及全所公安干警的陪同下,深入走访群众,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深入群众中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采集基础信息,努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自觉接受群众评议,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冬青树村支部书记的组织下,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会议。会中,张局长讲解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举出了我们周边发生的治安案件,分析了这些治安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并要求广大村组干部、党员能带头配合好这次活动,结合县委提出的“一专三员”工作机制,结合村信息员,乡观察员努力排查各类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事及时与乡派出所干警联系,做好治安管理工作。
张局长强调,这次活动是为了全面推进平安西峡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确保治安大局的稳定,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全国第七届农运会的成功举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次活动从2012年4月份开始至8月份结束,公安机关将组织公安干警走千家,进万户,听民声,送服务,立足本职、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献计提议,为建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