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

时间:2019-05-12 13:3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

第一篇: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

作战评估,是指挥员对部队达成既定目标或完成既定作战任务程度的评价和估量,是指挥员进行作战决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战评估的内容、方法、手段等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和位移。评估内容由“单个要素”静态评估向“整个系统”动态评估转变

以往的作战评估,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往往只重视对武器或武器系统等单个要素的数量,或在作战中所能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估。例如,通过作战双方拥有多少坦克、大炮、军舰以及这些武器的速度、射程、杀伤半径等指数对比,进行一种以静态为主的评估。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系统,是一个多因素有机组合的复杂系统,信息成为影响作战胜负的主导因素;信息技术与武器装备的融合,使作战更直接表现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传统意义上通过对“单个要素”的静态评估,已不能准确反应出整个部队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效果。于是,作战评估开始向在信息主导下的作战实体运用武器系统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做出评价转变。它属于一种动态的作战评估,与作战实体对武器使用效果和作战实体自身的训练保障程度有关,同时也与在作战过程中作战实体能否与武器、人员之间进行高效的信息交互、控制与参与有关。它要求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评估作战效果时,既要考虑到以物质和能量消耗为主的火力战,更要从整个作战系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信息系统在作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评估效果由“概略粗放型”向“科学精确型”转变

在以平台为中心的传统作战中,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只能根据观察到的作战结果和下级的情况报告,概略评估作战效果,对指挥决策系统循环的指导性不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决策、模拟、仿真、感知领域中的应用,作战评估的精细度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遍布于战场各个角落的各种侦察探测设备,探测方式多、精度高,可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对目标实施昼夜监视,从不同侧面反映目标的特征,并将获取的信息相互印证和补充,使指挥员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目标的被毁伤情况等,为实施作战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利用信息评估理论、方法和仿真模拟技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可对打击目标、决策方案、打击效果等做出定性和定量双重评价,并通过综合衡量、选优淘劣等方法,挑选出更为科学合理、贴近作战实际的评估方案,为下一步作战行动提供相关依据。

评估方法由“群体定性分析”向“人—机”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转变

受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作战评估主要是采取基于作战效果的概略群体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比如,指挥员和智囊机构通过对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作战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对比,然后利用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对交战双方的作战效果作出相较粗略的评估。这种方法无法克服人的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误差,容易出现权威效应、随众效应等。

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及系统分析理论、模糊工程、灰色系统理论等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广泛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作战评估系统逐渐成为指挥员进行作战评估时重要的辅助手段。依托这一评估系统,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能够反复核实并将不易量化的变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量化,并进行多目标的综合比较,合理地给出评估对象的优化序列,进而给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提供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案,使之能做出更加准确的战场评估。可以预见,随着战场仿真、数据库、安全保密等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评估系统将具备更强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互通性,并能与作战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互联互通,使指挥员或指挥机关对部队进行多功能、全时域的评估成为可能。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让我们也在写作中(范文模版)

让我们也在写作中“妙笔生花” ——谈《观舞记》的语言技巧

三北中学

郑寅川 《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时光如水,早已把人们大脑皮层上的种种印象冲淡,然而,作家当年以她那清词丽句,绘声绘色地记下了这两位年轻舞蹈家的风姿,随着她那深情的赞美,又唤起了我们对那美好夜晚的回忆。

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使作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文章劈头一个设问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恰到好处地使读者全神投入文章。接着行文铺排渲染,文势起伏跌宕地细致作答,给读者平静的心头投进一枚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波浪。

于是我们看到,作者以颇为作难的设问,引出的四个排比的假设句中,用准确而调和的色彩,勾画出这一对舞蹈家的“变幻多姿的旋舞”、“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以及她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四个假设囊括卡拉玛姐妹舞蹈最突出的部分动作、色彩、声音、形象等,造成先声夺人之势,卡拉玛姐妹高超惊人的技艺、精彩优美的舞姿已足见一斑。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一句是这一层的关键。为烘托出“我什么都不是!”作者先以假设褒扬诗人有灵活自如的笔、画家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作曲家有动听悦耳的音符、雕刻家有巧夺天工的刻刀,他们都能充分自如发挥特长。可“我”既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作曲家和雕刻家,“我只有贫乏的文字”,足见描写之困难。这种欲抑先扬和欲扬先抑交叉运用的写法,造成了起伏多姿的艺术效果,也为下面的动人描写做了反铺垫。“这惊人的舞蹈艺术”一句,“惊人”二字既是对上文四个假设性铺陈的总结,又与前半句“贫乏”二字互为反衬,还起了提携下文的作用,成为连接上下文的纽带。真是一石三鸟,足见作者写作功力之深。

可是,作者对这些饱含情意的艺术语言,用来表达她心头的惊喜,似乎尚感不足,她又重新设喻,用婴儿的纯真双眼,突然看到“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以这些鲜活的形象,来描画她心中所得的总的印象,和她的“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倘若我们把文章的第一部分比之为中国画中的写意,因为它的用笔是这样简练,而又如此形神兼备地点染出了作品的意境,那么,这文章的第二部分可以视之为工整细致的工笔画法了。

你看,作者用她那丹青妙笔,细腻地描绘了台上的装置和它所氲氤的静穆气氛之后,又给我们刻划了舞蹈家出台亮相时的那美妙的一瞬:她似乎是低头合掌来到台口,那绚丽的服装正让人耀眼,她缓缓抬起头来,以她那“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把全场的观众的视线吸引过去。人们屏住呼吸,一切赞叹、欢呼,全然缄默于胸,深恐任何一丝声响,会把这位再生之光惊逝。

作者写舞蹈家如何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时,先概述她怎样运用四肢五官、服饰脚铃,以及她那时缓时疾的舞步,来表达繁复的人间亘古难以诉说的离合悲欢之情;然后再作细部的工整描绘,忽而颦蹙,忽而粲然,忽而垂睫,忽而嗔视,忽而温顺,忽而威武。而对作者为之心折的蛇舞,更是作了细致入微的描摹,从颈的轻摇,到肩的微颤,再写到平展的双臂如何作柔韧的蠕动,我们从这里不仅是看到了无可疵议的风姿,更感受到那扣人心弦的旋律。

最后一部分中,作者暗引曹植《洛神赋》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点化泰戈尔诗章“我的心散成碎片,你把它们拣在手里把它们穿在爱的绳上”,使全文沉浸于浓郁诗意之中,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心醉,耐人寻味。

冰心的这篇散文写作技法炉火纯青,通篇处处显示和谐大美。它以设问开头,用诗化的语言结尾,构思精巧缜密,层次清晰有致,行文繁简得当,语言准确而又生动,简洁而不失细腻,典雅又兼备清新。堪为我们学习之楷模。

综合训练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②她端凝地站立着。

③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④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的舞步,()的铃声,轻云般(),旋风般(),舞蹈出诗句里的()。

⑤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1.在第④段文字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语。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3.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4.认真阅读第⑤段,请写出卡拉玛舞蹈体现的内容。5.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

二、语言运用 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文章开篇用这一系列的句子表达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下面请你以“春天”为内容,按照以上句子仿写两句。

例: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咏叹春风带来的满眼生机。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四言诗在两汉的发展变化

摘要:西汉四言宗庙郊祀歌有楚辞之风、劝谏之意,东汉以后此类诗走向僵化,成为一种纯粹颂芙的赞歌;文人抒情言志诗则入党自传http://gw.51lunwen.com/rdzz/因儒家思想的崩溃走向新生,成为一种可以自由抒发的诗体;称誉应答之诗则因为东汉之末品评之风的流行而开始兴盛。这些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四言诗从政治和儒家思想的附庸走向独立的过程。

关键词:两汉;四言诗;发展;变化

王莽之乱将汉分为西汉和东汉,虽同为刘氏天下,思想制度多有承袭,但时代有别,不同时期又自有其时代特征。西汉文坛楚风浓厚。大赋兴盛,学术方面是经学大盛,儒家经典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东汉之初走向极端后,统治地位开始慢慢动摇,楚风浙淡,大赋趋向衰落,抒情小赋兴起,五言诗开始涌现。学术方面反谶纬、反虚妄的思想开始活跃并渐深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种雅正诗歌,四言诗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西汉四言诗的特点是受到《诗经》和《楚辞》等的双重影响,重在模拟,歌功颂德之诗尚未僵化。但个人情感则备受经学思想的桎梏,抒情言志之诗则不多见;东汉四言诗经历由强调颂美到诗歌创作重情求真的转变,逐渐摆脱对经学和政治的依附,歌功颂德之诗已无文采可言,但在个人情感抒发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清新可曲的诗歌。本文拟就诗歌内容和语言来分析两汉四言诗的发展变化。

一、歌功颂德之诗趋向僵化

两汉歌功颂德之四言诗主要有两种:一是宗庙郊歌,如高祖时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十三首,武帝时《郊祀歌》中的《帝临》、《青阳》等,东平宪王刘苍《武德舞歌诗》等;二是文人的歌功颂德之诗,如译吏翻译白狼王唐蕞献歌《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和班固《南都赋》系诗《明堂诗》、《辟雍诗》和《灵台诗》等。这些诗主要是歌颂汉德、祥瑞及帝王功绩。但西汉和东汉此类诗歌相比较不难看出,发展到东汉这些诗从内容到语言已经僵化,试以郊祀歌为例探讨其内容及语言的变化。西汉之初郊庙歌重在颂祖德。刘邦之姬妾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用于祭祀祖考:“乃立祖庙。敬明尊德”,其内容纯为儒家思想,尤侧重于孝道:“大矣孝哉”、“皇帝孝德”、“呜呼孝哉”等这样直接写“孝”的句子皆在四言篇章中,如第一章:“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官庭。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沈德潜云:“首云大孝备矣,以下反反复复,屡称孝德,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首冠以‘孝’,有以也。”其它几首也主要

第四篇: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作战力量部署中的应用(推荐)

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作战力量部署中的应用

(2009-07-02 10:21:38)转载标签: 消防电梯

消防控制室

灭火系统

建筑消防设施

水泵结合器

防护区 杂谈 ▼

分类: 消防学术研究

文/丁显孔 原载《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摘 要 从灭火指挥场所、利用建筑消防设施灭火与救援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指出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消防人员如何正确利用这些设施、设备,使之成为灭火救援战斗力作了说明。

关键词 建筑消防设施 灭火救援 消防工程 灭火指挥

一、引言

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基于建筑物的重要性,特别是建筑物的火灾危害性、建筑高度和使用人员的数量和特点,这些设施经过科学施工和验收被安装在建筑物中,再由使用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保养,构成了消防安全管理的物质基础。建筑物发生火灾以后,建筑消防设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减少火灾损失提供保障。事实证明,建筑消防设施同时也是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救援的有利条件。

2000年4月6日凌晨1时,某大酒店主楼客房部10楼因旅客酒后吸烟引起特大火灾。该建筑一、二期工程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该建筑所在地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充分利用室内消火栓进攻灭火。在水枪的掩护下,战斗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和隔热服,实施近战强攻,深入房间搜寻被困旅客,既保证了战斗员自身安全,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被困人员的伤亡,建筑消防设施发挥很大作用。

2002年3月1 日,某演艺中心发生特大火灾,该建筑物一、二层包厢和过道内安装有离子型烟感报警探测器108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95个、室内消火栓8个,并配备了干粉灭火器138具、过滤式逃生呼吸器200具以及事故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该建筑物所在地消防队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始终没有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灭火,内部消防设施利用不够,造成火场上兵力浪费,建筑消防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消防队员扑救建筑火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设立一个能够观察建筑火灾发展、变化,同时又相对安全的火场指挥部,以协调、指挥各种灭火力量;二是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展开灭火作业;三是尽快疏散建筑物内人员,抢救物资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指挥、灭火、救援三项工作。那么,建筑消防设施在这三项工作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进而使建筑消防设施的应用成为灭火救援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真正成为灭火救援战斗力的一部分,这是新时期建筑火灾防治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建筑防火设计中适合设置火场指挥部的场所 2.1 消防控制室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要求,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室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以下简称《高规》)也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应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 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GB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也有类似规定。

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4](以下简称《气规》)要求,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应向消防控制室传送的信息包括火灾信息、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设备故障信息等。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2005年版)(以下简称《喷规》)要求,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信号阀、水泵、消防水池及水箱水位、有压气体管道气压,以及电源和备用动力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反馈信号,并应能控制水泵、电磁阀、电动阀等的操作。

由此可见,消防控制室有组织灭火指挥的有利条件,在火灾发生时相对安全,适合设置火场指挥部。火场指挥部设立在消防控制室以后,指挥员可以利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示的火灾探测器报警地址侦察、判断火灾蔓延的范围,也可以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流指示器动作及信号反馈情况确定火灾发生的楼层或部位。这些信息比消防员进入火场要安全、可靠。

2.2 高层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消防水泵房

《高规》规定,自动灭火系统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1.50 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建规》则规定:附设在建筑物内的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设置在丁、戊类厂房中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隔墙和0.50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因此,这些部位在建筑火灾中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也可以设置火场指挥部或临时火场指挥部。

2.3 消防电梯前室

《高规》要求消防电梯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消防员可在电梯前室放置消防器材,也可由电梯首层直接进入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也可搭载消防员上升至起火楼层实施灭火。因[3]

[1]此,电梯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着火层进行扑救工作的起始点和安全区。《建规》则指出,消防电梯前室是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扑救火灾的进攻桥头堡,为方便消防人员向火场发起进攻或开辟道路,在消防电梯间前室设有室内消火栓。

消防电梯前室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如《高规》要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前室面积≥4.5m2;公共建筑≥6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消防电梯前室面积≥6m2;公共建筑消防电梯前室面积≥10m),能够灵活进行通讯指挥、观察火情,因此设置临时火场指挥部也较可行。

2.4高层建筑内设置的避难层(间)

《高规》规定,避难层设有消防专用电话、消火栓、消防卷盘、独立的防烟设施、应急广播应急照明以及消防电梯出口,这些条件对灭火救援指挥均较为有利,因此除用作疏散人员外,亦可作为消防灭火指挥阵地或临时火场指挥部。

三、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展开灭火战斗

3.1 利用消防给水设施做好火场供水

火场供水非常重要,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比较健全、完善,为火场供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建筑消防给水设施供水的方法[6]主要有:

(1)利用建筑内部消防水泵向管网供水。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均设有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消防水泵可手动也可自动,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2)利用好水泵结合器。水泵结合器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火势增大导致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结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使用的一种消防设施。水泵结合器的流量为10-15L/s,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为15-40m,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结合器向竖管供水高度达50-80m。因此,利用好水泵结合器意义重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供水系统标志;要注意水泵结合器的供给范围,防止误接;并使消防车水泵出水压力与固定消防泵出口压力基本匹配;水泵结合器发生故障时,可由底层消火栓向竖管供水。

(3)消防车直接供水。通过消防车或消防水泵直接耦合串联,经沿楼层垂直铺设的水带供水。当建筑高度≤24m时,消防车可采用沿楼梯铺设水带但干线或从窗户竖直铺设水带双干线直接供水扑灭火灾;当建筑高度≥24m时,则立足于室内消防设备扑救火灾。

3.2 利用建筑灭火设施进行室内灭火

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自动灭火系统,是扑灭火灾的重要力量和基础设施。自动灭火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其他建筑灭火设施包括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等。

(1)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消防人员进入着火的建筑内部以后,应迅速利用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出水枪灭火,当水压不足时应击碎室内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远程启动消防泵向火场供水。

(2)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在大型会场等大空间建筑物中,可利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控制火灾。单只喷头的最大洒水强度一般为20L/(min·m2),消防炮单位面积喷水强度可达到133 L/(min·m2),是喷头的6.7倍。2(3)气体灭火系统。《气规》要求,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当火场出现异常,危及到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时,如果气体灭火系统未能自动启动,则需要消防队员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操作装置操作灭火。

(4)泡沫灭火系统。GB50196-93《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2版)(以下简称《泡规》)要求,自动控制的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的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设有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两种控制方式。其手动控制是指人为远距离操作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泡沫混合液供应装置、控制阀等组件的控制方式。应急操作是指人为现场操作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泡沫混合液供应装置、控制阀等组件的控制方式。由于高倍数泡沫冷态发泡或灭火后在保护对象上面的泡沫覆盖层经一段时间后逐步消泡变成水溶液,因此消防队员在利用泡沫灭火系统灭火时,须在扑灭火灾后的一段时间,连续或间断地向防护区域手动或自动地喷放高倍数泡沫,以保持封闭状态。

(5)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内能够反映消火栓给水灭火系统中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启动按钮的工作状态;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和故障状态,这些信号有助于火场指挥部了解灭火工作的具体情况。消防控制室内能够控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启、停;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和故障状态,这些功能能够帮助火场指挥部远程控制灭火进程。消防控制室内能够控制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紧急启动与切断装置;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有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在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延时阶段,能自动关闭防火门,停止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能关闭防火卷帘,这些功能能够帮助火场指挥部了解火灾蔓延的新动向,及时启动有关部件协助前线消防人员灭火。

3.3 利用防排烟设施做好排烟

在排烟前,先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在烟雾流经的部位和出口依靠可靠的水枪阵地,做好射水准备;对密闭的房间进行排烟时,应逐渐开启排烟口,并用喷雾或开花水枪掩护,以防止爆燃。地下建筑采用防排烟设施仍不能满足排烟需要时,可强行凿洞排烟。

3.4 在选择内攻路线时应首选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若靠攀登楼梯进入高层部分扑救,一是体力消耗大,队员会因体力不及而造成运送器材和抢救伤员的困难,影响战斗力。二是耗费时间长,影响火灾的早期扑救。

《建规》要求,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高规》则规定,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均应设置消防电梯。

3[7]可见,选择消防电梯应成为内攻路线的首选。此外,当利用消防电梯有困难时,消防人员还可以选择从室外楼梯进入建筑物到达起火层扑救火灾。

四、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展开救援行动

试验和火灾实例证明,一般用途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应在10min以内疏散完毕,否则,将会因火灾和烟气的蔓延、高温烟气以及火灾的有毒热分解物而增加人员窒息死亡的可能性。

4.1 充分利用火灾应急广播疏散受困人员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警规》)要求,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W。

火场指挥部在消防控制室内通知起火楼层的受困人员时,应注意通知的先后秩序,避免恐慌。

4.2 登高和疏散、抢救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或室外楼梯

《建规》和《高规》第6章“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对建筑物如何设置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防烟楼梯间比封闭楼梯间更好的防烟、防火功能,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防烟楼梯间前室不仅起到防烟作用,而且作为人群进入楼梯间的缓冲地带。所以,登高和疏散、抢救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选择好疏散出口,做好人员分流。在使用防烟楼梯时,要注意关闭防火门、启动正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没有安装正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建筑物,消防队员可以通过打开建筑物的窗户实现自然排烟,使防烟楼梯内没有烟气聚集和存留,保证疏散安全。室外楼梯也可供辅助人员应急疏散。

4.3 利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疏散

疏散指示标志的合理设置,对人员安全疏散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实际应用表明,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对安全疏散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发光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

4.4 利用建筑物内配备的逃生器具

有些建筑物内配备了辅助疏散设施。如《建规》、《高规》要求建筑物内与走道相连的外墙上设的阳台、凹廊应设置辅助疏散的设施。包括逃生袋、救生绳、滑梯、折叠式人孔梯箱、缓降器等,有些建筑物内还配有防烟面具,这些设施、设备都对火场逃生具有辅助作用。

4.5 利用好消防控制室

火场指挥部在消防控制室内可以操作实现:停止有关部位的通风机,关闭防火阀,并接收反馈信号;启动有关部位防火阀、排烟风机和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接收其反馈信号;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停在首层,并接收其反

[8]馈信号;接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切断有关部位的非应急电源等,火场指挥员及时操作、控制,会为灭火救援的成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3]GB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S].[4]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5]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S]

[6]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7]GB50196-93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2年版)[8]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第五篇:原创]大纵深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全维突破

原创]大纵深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全维突破

宋宇 2007-9-19 22:15:48 前沿战略论坛

大纵深作战理论是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超时代的军事思想,即以杀伤性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敌战术防御地幅,尔后将扩张战果的快速集群投入交战,在可能的情况下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成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按照大纵深战役理论,大纵深战役过程中的战斗行动如下实施:步兵、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密切协同,对敌人防御的战术地幅的全纵深实施突然袭击,以突破战术防御地幅(10—15公里)。然后,向打开的缺口投入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组成的快速集群,在航空兵和在敌人战役后方空降的空降兵的支援下,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直至彻底粉碎敌军集团,夺取有利于实施下一次战役的地区。“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对德国法西斯的战略防御实施了大纵深作战,取得极大成功。对此,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在《军事战略》(1962年出版)一书中写道:“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是战略进攻。利用战略进攻突破敌人的防线,粉碎敌人的基本兵力,夺取敌人的重要地区和行政中心。为了实施突破,在狭窄的地段上集中了大量的炮兵、航空兵、坦克兵和步兵。在军队进攻之前,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然后在炮兵以逐次集中射击或徐进弹幕射击的不断支援下,以及在航空兵强击行动的不断支援下,步兵师和坦克一起发起冲击。突破战术防御之后,强大的坦克集团即进入交战,向大纵深发展进攻。为了分割、合围和歼灭敌人的战役和战略集团,曾广泛地实施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的战略进攻发展到了最高的水平,它摧毁了德国的战略防御。”

大纵深作战游戏《冲突世界》景象。——老参谋注

大纵深作战的实质是远距离大规模机动作战。在战争中对敌实施纵深打击,古已有之。比如,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亲率远征军东侵,驰骋万里,先后攻破了小亚细亚、腓尼基、叙利亚、阿拉伯、埃及和安息、大夏,最后横扫了印度西部地区,完成了4次震惊西方世界的重大战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深入漠北一千多里和二千多里,一举打败了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军事威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把远距离大规模机动作战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13世纪纵横驰骋于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是大纵深作战的天才,他们率领的蒙古骑兵就象飓风一样,横扫整个欧亚大陆。蒙古骑兵以其强悍的攻势和持久的锐势,果敢地实施远离本土和后方基地的大纵深作战,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比如,1212年哲别袭取东京(今辽宁省辽阳),一昼夜急驰了500里。1221年春,成吉思汗听到花剌子模新继位的国王札兰丁在八鲁湾(喀布尔北约百公里)两次打败蒙古军的消息后,立即从塔里寒(阿富汗塔利甘)出发,昼夜兼程,“像闪电或急流”“犹若风扫残云,一气追上到申河(印度河)岸”,消灭了花剌子模最后一支抵抗力量。令人惊叹的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通过几次几千公里甚至一万公里以上的大纵深作战(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拔都远征欧洲、旭烈兀远征西亚),战争地域空间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在远距离大规模机动作战的过程中,蒙古军队以大兵团实施大纵深+大迂回作战,把正面打击和后方包围结合起来,把陆上大纵深作战和海上大纵深作战结合起来,取得了灭金灭西夏灭南宋、占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打败德意志联军穿过多瑙河直至亚得里亚海岸、威慑日本越南的辉煌战绩。蒙古军队在实施战略战役级别的大纵深+大迂回作战的同时,还能够实施微型的战术级别的纵深+迂回(穿插+迂回)作战,“蒙古军队最常用的作战方法是在轻骑兵掩护下,将部队排成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以很宽的一条阵线向前推进。当第一纵队遇到敌人主力时,该纵队便根据情况或者停止前进或向后稍退,其余纵队仍旧继续前进,占领敌人侧面和背后的地区。这样往往迫使敌人后退以保护其交通线,蒙古军队乘机逼近敌人并使之在后退时变得一片混乱,最后将敌人完全包围并彻底歼灭。”“除了火力和机动相结合,投射行动和冲击行动相结合,蒙古军队也强调在战术的各个级别和战斗的各个阶段的机动和变化。当主力部队同敌人交火时,部分军队通常通过正面攻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当敌方指挥官随之采取正面行动时,蒙古军队主力就会对敌翼侧或背后实施决定性打击。”(T.N.杜派《世界军事历史全书》)这些宏观层面的大纵深+大迂回作战理论以及微观层面的穿插+迂回作战理论,对今天的战争仍然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往往借助弓箭、投石机、梭镖和骑兵快速机动来实施大纵深作战;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大纵深作战又以飞机、坦克、大炮、战舰为其主要作战工具。富勒的装甲战理论直接影响了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军,他把装甲战理论进一步发展为闪电战理论。闪电战理论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就象当年的蒙古骑兵一样,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所向披靡,迅猛击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闪电战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挥解放军进行大纵深作战,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彻底撕碎了国民党军的中原防御体系;特别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象一把尖刀直插蒋管区的心脏,武汉、南京受到严重威胁。渡江之后,解放军在东起京广线西至云贵的宽大正面,对国民党军实施大纵深作战。同时按顺时针走向,从东南、中南向西南纵深包抄国民党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入朝作战。针对朝鲜境内多山、地形狭长、后勤补给跟不上以及美军装备优越的特点,中国军队没有完全照搬大纵深作战理论,而是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打法,积“穿插+迂回”战斗之小胜为“大纵深+大迂回”战役之大胜,第二、三、五次战役就是这样打的,最终把美军打到谈判桌上来,签定了《板门店协定》。面对武器装备处于优势的美军,中国军队以战役战术上的优势弥补了武器装备上的劣势,这证明了一个道理:战争大系统的能量耗散与补充呈现非线性特征,敌我双方整体对抗过程中,我方某个子系统的劣势可以通过另一个子系统的优势来弥补,从而保证战争能量总体聚增。

[1] [2] 下一页

“二战”结束后,人类社会进入核时代。核武器实际上也是一种热兵器,只不过它所释放的是核物理热能,比一般化学热能、物理热能的能量要大得多,从而产生了大国之间的核威慑战略。为了确保核威慑战略的实施,大纵深作战与远程核打击在战略战役层面上完美结合,上演了一幕美苏核竞赛,双方均妄图以大纵深核打击彻底消灭对手的闹剧。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苏联妄图对中国进行远程核打击,并在中国的东北、西北边境投入一百万人以上的机械化兵力(战略空军、装甲兵团和摩托化部队),准备随时突入中国腹地,再次上演大纵深作战的辉煌胜利。与此同时,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穿入印度洋,和其印度洋舰队一起,形成了从海上对中国的大包围。这是一种以远程核打击+空中战略轰炸+装甲兵团大纵深突袭+远洋舰队大迂回的联合作战式的全维大纵深作战。然而,后来的局势证明,苏联没敢发动彻底摧毁中国的全维大纵深式的战争。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与美国及时接近,实行了联美反苏的战略。当时对中国来说,要么与美国和解,要么为了与美国斗争而同苏联和解,二者必择其一。美国与苏联在势均力敌的核抗衡体系中,只要把中国纳入美国一方的核战略体系中,就能使中国发挥遏制苏联的效果。中美联合,“苏联就象落入了美国核力量的罗网中一样,处于核包围之中。再加上据称有五十枚核导弹的中国核力量,罗网就变得更加严密了。”(小山内宏《中苏战争》商务印书馆1974年出版)二是解放军并没有部署在估计苏军可能入侵的接近道路上,而是在离边境地区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分散部署。这种部署以及中国解放军与民兵的组成向苏联发出了两个重要信号:首先,苏联被告知,中国军队对苏联东部领土并未构成直接威胁。其次,苏联被告知,不管以什么理由入侵中国,必将在中国到处遇到强烈的和持久的抵抗。苏联不要指望在中国速胜,那里没有歼灭性的会战,那里不会发生坎尼会战,那里也不是1940年的法国。苏联被告之,入侵中国的结果将是遇到人民战争的抵抗,如果有必要,将会使苏联人几个世纪流血不止。中国有自己的威慑战略,这种战略并不是以指望毁灭现代苏联为基础的,而是以同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进行长期拖延、求胜无望的战争为基础的。

1990年代初,几乎就在苏联解体的同时,在波斯湾爆发了一场划时代的战争——海湾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大纵深作战呈现出信息化+一体化+全维度的鲜明时代特征。空中、地面、电磁、心理等多维空间均实现了大纵深作战,就连作战武器和作战方式也都实现了大纵深式的精确打击。在空中大纵深作战方面,美军部署在太空的所有军事卫星和部分商业卫星参加作战,进行军事侦查,导弹预警、通讯指挥、气象保障等多功能服务;多国部队的飞机采取先从伊军后方打起的策略,深入伊拉克腹地对核化基地、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后勤装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大纵深空袭摧毁瘫痪了伊军指挥系统,极大地削弱了伊军的作战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在地面大纵深作战方面,美军地面部队成功实施了“左勾拳行动”,第7军和第18空降军从原集结地迅速而秘密地向西机动了200多公里和300多公里,迂回到伊军的侧后。在电磁空间大纵深作战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队实施了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干扰范围最广的一次电子干扰行动。各式各样的电子战飞机、电子战直升机、各师旅电子战分队和多种舰载式电子干扰装置对伊军的整体指挥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雷达、导弹、飞机及火炮的电子火控系统等辐射电磁波的信息装置进行了大纵深式的瘫痪摧毁,致使伊军的通信中断,导弹、飞机和高炮的制导火控系统失灵。在心理空间大纵深作战方面,多国部队建立“海湾之声”广播电台,从空中和地面对伊拉克进行广播,每天广播18小时。美国利用通信卫星将多国部队发动攻击、巴格达遭受攻击和“爱国者”导弹大战“飞毛腿”导弹的实况向全世界观众实时转播,电视画面中有许多炫耀多国部队武器威力、伊拉克损失惨重的内容,给伊拉克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打击,瓦解了伊军的士气。可以说,海湾战争揭开了大纵深作战在战争空间全维突破和拓展的序幕。而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纵深作战在战争空间全维突破和拓展的特征更加显著。美国利用军事转型所获得所获得的巨大战略能力和信息技术优势,灵活编组和快速投送高度信息化的作战力量,对敌实施全纵深分布式精确打击,一举摧毁敌作战意志,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富汗战场,美军在未投入大规模地面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广泛使用特种部队实施作战行动,进行地面渗透和搜索、信息战、心理战、情报战和人道主义援助等。这表明,在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狭窄的山地作战,如果还按照传统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作战,在狭窄的地段上集中大量兵力和武器,机动困难不能迅速展开,就可能遭到敌人毁灭性的精确打击。因此,大纵深作战要根据信息化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到兵力分散,火力集中。在信息化战场上,无人机、远程制导导弹又给大纵深作战注入了新的内容,很可能今后的大纵深作战会实现无人化作战。

实际上,大纵深作战已经突破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畴,突破了战时与平时的界限,突破了军事与经济、文化、外交的界限,延伸扩展至国家所有的战略空间和人类所有的体内细胞及思维空间。现实社会中,电脑黑客与网络高手可以直接攻击美国国防部网站,窃取国防机密,这难道不是网络上的大纵深作战?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人以音乐电影电视光盘为武器,将美国主流文化推向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强奸本土的传统文化,直至渗入人们的脑髓,这难道不是文化上的大纵深作战?如果说,每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都牵涉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每一次高技术的大纵深作战都是擘画未来战争壮丽图景的金丝线。因为,高技术的大纵深作战可以与其它作战方式超限组合,比如,大纵深+阵地战+城市战、大纵深+金融战+商业战、大纵深+基因战+化学战、大纵深+太空战+地层战、大纵深+文化战+心理战、大纵深+交通战+后勤战,等等。“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用《孙子兵法·势篇》中的这句话来形容大纵深作战的超限组合,是十分恰当的。

具体到中国军队,实施高技术的大纵深作战至少要注意四点。首先,中国军队转型期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对大纵深作战的超限组合以及寓军于民的信息化人民战争还远没有深刻领悟,至少落后美军50年。其次,中国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还很低下,将对大纵深作战的后勤补给带来致命影响。再次,城镇化给大纵深作战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敌方腹地城镇密集、村庄林立,会成为军队机动作战的障碍,遭受袭击和伏击的危险性增大,行动企图容易暴露。而且,道路要害性设施多,一旦遭到破坏,修复十分困难,这些都对机动作战不利。攻占敌方城市,常常陷入持久的攻坚战,无法保持进攻的锐势和很高的速度。在城镇密集地区,要想避开城镇大规模迅速歼灭敌人和迅速占领广大地区越来越不容易,机会越来越少。采取传统的合围方式孤立敌军也越来越困难,甚至较小范围的迂回包围也会受到沿途小城镇、村庄的阻碍。第四,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大纵深作战带来诸多隐患。如果敌方腹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人为破坏,会让远程机动而来的军队暂时不能在敌方腹地解决生存问题;如果敌方腹地的水源、农作物、食品都遭受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空气中弥漫着高浓度的化学粉尘,会让军队陷入绝境。一支机动能力很强的军队,很可能在敌方腹地环境污染区,士兵身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丧失战斗力。

上一页 [1] [2]

下载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战评估:也在发展变化中(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①设a在集合M中,则由题意也在集合M中

    ①设a在集合M中,则由题意1a也在集合M中 1a 1a 1M1aa11a1 11aa1M 1a11a a1 a1a1a与前面的元素重复 此时,如果把再次代入,会得到a11a11 1a11a,,所以集合M中的元素为a, 1aaa1 1a1a......

    第三方教育服务也需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教育服务也需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教育服务也需第三方评估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成都成华区教育局宣布,将探索引进专业性强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教育满意度、学校办学绩效、师......

    浅谈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应用[小编推荐]

    浅谈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应用 内容题要:本文从固定消防设施的定义和种类入手,结合实战,对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现场应用现状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分析,列举了六种不同......

    装备作战需求质量评估系统设计论文(5篇范文)

    1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需求分析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主要辅助需求质量评估,使用本系统的人员主要包括需求分析人员、系统开发者、技术人员、装备使......

    群众也在淋雨

    《群众也在淋雨》说课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1是s版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革命领袖人物故事精读课文.本单元以“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为主题,这是一篇革命领袖人物故事。写......

    中庙乡肖家坝村发展变化

    文县中庙乡肖家坝典型材料中庙乡肖家坝村辖肖家坝和漩滩两个村民小组共236户、908人,属麒麟寺电站移民搬迁村。县上将肖家坝村列为市级科学发展示范点,及时制定了《文县中庙乡......

    常规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精彩

    常规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精彩 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主要电化教育手段,其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

    也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也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张鲸涛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广大义士上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适用于学习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