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危险因素分析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风险评估
一、评估目的充分运用科学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对公司存在的危险性进行风险性评价。从而减小潜在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危害性,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依据评价辨识分析结果,事先及时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减免对人身伤害和避免设备设施损害,降低人身伤害风险和规避企业风险,保障人身安全。
二、评估范围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危害性。
三、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HSE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自然环境进行辨识和分析评价。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2010年3月3日
七、评估结果
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评价组人员的不懈努力,对(车间、装置)生产设施、生产过程、检维修作业、新改扩建项目、储存设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勤服务等进行了全面的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近百项工艺设备、作业活动等的安全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腐蚀、噪声、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冻伤等危险、危害因素积极依次采取了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等安全措施,并本着安全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在公司范围内有毒有害区域重点注意了厂址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气安全对策措施;机械伤害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的配备和张贴等方面;有害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包含有毒的烟、尘、雾、气、噪声和振动等)以及管理措施等对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影响。针对上述对策措施的设置和布置,加之公司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现
场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规避了公司风险管理:
对公司巴豆醛、醋酐岗位存在粉尘中毒危险,公司对其加强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督促维护操作人员加强密封管理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工作,并在现场增设了报警仪,杜绝了中毒以及职业危害的发生。
通过对公司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选择了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对所评价的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危险有害因素的预防性配备,强化了危险源所属区域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运营强化了基础。同时,针对公司对其他的各项专项活动,譬如各级动火作业、各级登高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公司安全评价小组均依据相应的安全评价准则进行了作业前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将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重点注意事项和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周密布署和严格排查,并严格各项票证制度的审批工作,从而取得了本年度至今为止未因各项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姣好成绩。附件一: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二:风险评价准则
件1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2
风险评价准则:
第二篇: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
加油站的环境风险是指油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物料在失控状态下发生的突发事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其定义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的乘积。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及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影响程度与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泄露量、工艺流程、管状况以及防范补救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较难用数字准确表示。但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1 风险识别
1.1.1 物料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 A.1 中表 1 物质危险性标准中规定:液体—-闪点低于 2 1℃,沸点高于 20℃的物质为易燃物质。汽油闪点很低(- 50℃),为易燃物质;附录A.1 中表 3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规定:汽油生产场所临界量(吨)为 2 吨;贮存区临界量(吨)为 20 吨。根据对唐山市公路两侧加油站调查,加油站的级别一般为 3 ~2 级,加油站汽油日最大贮存量在 1 6 ~6 0 m3,因此加油站可构成重大危险源。
1.1.2 物料的危险特性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 8 类。汽油属第 3 类“易燃液体”中的“低闪点液体”,其危险特性为:⑴本品蒸汽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⑵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⑶有毒或其蒸汽有毒。1.1.3 风险事故易发部位 ⑴加油岛
加油岛是为各种机动车辆加油的场所。由于汽车尾气带火星、加油过满溢出、加油机漏油、加油机防爆电气故障等原因,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⑵储油罐及管道如地面水(雨水)进入地下油罐,使油品溢出;地下管沟未填实,使油气窜 入,遇明火爆炸;地下油罐注油过量溢出;卸油时油气外逸遇明火引爆;油罐、卸油接管等处接地不良,通气管遇雷击或静电闪火引燃引爆。⑶装卸油作业
加油车不熄火,送油品车静电没有消散,油罐车卸油连通软管导静电性能差;雷雨天往油罐卸油或往汽车车箱加油速度过快,加油操作失误;密闭卸油接口处漏油;对明火源管理不严等,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加油站风险分析及其应对 ⑷防雷装置
加油站规定安装的防雷装置,避免雷雨天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如果产生电火花,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2 风险类型、成因、概率分析 1.2.1 风险类型
⑴加油站着火或爆炸:加油站属一级防火单位,油品的燃烧或爆炸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成品油的泄漏和燃烧,也将给大气、土壤、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综合污染,尤其是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及植物将全部死亡。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得到完全净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需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⑵储油罐事故泄露:储油设施的事故泄露主要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成品油泄露对 环境的影响,如地震、洪水、滑坡等非人为因素。这种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污 染造成的后果较难估量,最坏的设想是所有的成品油全部进入环境,对河流、土壤、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污染。这种污染一般是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后果较为严重,达 到自然环境的完全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1.2.2 风险成因
可引起加油站风险事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大类。⑴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土壤腐蚀、洪水、滑坡、雷电等。
⑵人为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缺陷,设备质量不过关,设备选型和安装不当,生产过程中发生误操作或机电设备出故障以及外力因素破坏。1.2.3 风险概率
石化储运系统存在较大潜在火灾爆炸事故风险,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 0 年的 100 起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属于罐区事故为16 次,占16%,属油船的为6 次,占6%。根据对同类石化企业调查,表明在最近十年内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中,以设备、管道泄漏为多,占事故总数的 5 2 % ;因 操 作 不 当 等 人 为 因 素 造 成 的 事 故 占2 1 % ;污染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事故占15%,其他占 12%。据储罐事故分析报道,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概率小于万分之一。2 风险防范措施
加油站存在的环境风险,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取防范措施。2.1 工程防范
在加油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加油站设计和施工规范,需注意的问题有: ①在加油站选址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如尽可能远离河道,减少由于洪水可能产生的影响。②对地质结构进行勘察避免将加油站建在断裂带上给加油站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
③项目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计规范,采取较大的抗震结构保险系数,提高油站基础结构的抗震强度,确保储油罐和输油管线在一般的自然灾害下不发生泄漏。④在加油站设计和建设施工时,储油罐区设有检查孔或检查通道,为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防止燃料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2.2 设备防范
①对储油罐的内外表面、储油罐外周检查通道、储油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做防腐防渗处理。
②储油罐所用材料必须使用大于 4 m m铁板制作,且防腐处理须达到国家标准,而不能只刷防锈漆进行简单防腐。使用具有国家承认电焊工证书的工人进行焊接,并由有关部门做焊缝测试后方可使用,不得留下隐患。
③购置的设备必须选用国家注册的正式产品。2.3 环境安全防范
①燃料油在运输、储存及加油等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油料的跑、冒、滴、漏。②因突发事故产生的燃料油的泄漏,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受污染的土壤以减小渗透及扩散范围。
③燃料油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规范将油气排放口、加油周围半径 4.2 5 m、离地平高 1.25m 的范围划为一级爆炸危险区域。按照消防法规规定, 切实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和制度,建立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预警方案,确保油站不发生火险。④工程建成运营后要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环境风险。
⑤修建应急水池,一但出现火灾用应急水池来收集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以防止消防废水外排。
2.4 职工安全教育
①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 ②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③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④严格执行防火、防爆、防雷击、防毒害等各项要求; ⑤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高效的安全生产机构,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
⑥加油站内的电气设备严格按照防爆区划分配置。3 事故应急预案
加油站一旦发生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油品泄漏源、火源,控制事故扩大,采取遏制泄漏物进入环境,并立即报警,向社会求援。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应紧急事故处理
危险化学品应紧急事故处理规程
依据
本预案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范围
适用于因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突发事件。
工作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防范和预警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院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3规范有序,保障到位。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依法规范应急管理和响应机制。
预防与预警
(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并立即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各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向上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给予支援。
应急响应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减负荷运行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3)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4)消灭余火
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危险化学品中毒处置措施
将中毒者安全脱离中毒环境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必须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应急措施,救援者必须佩带个人防护器材进入中毒环境抢救出中毒者,并迅
速堵住毒源及洗消毒物,阻断毒物散发及继续侵入人体。在自救互救中可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止毒物进入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塑料马夹袋套住头面部等。
(1)做好对中毒者保心、保肺、保脑、保眼的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术、口对口人工呼吸术(救护者应注意避免吸入患者呼出毒气),眼部污染毒物的清洗术等,对重症患者应注意其意识状态、瞳孔、呼吸、脉率及血压,若发现呼吸循环障碍时,应就地进行复苏急救,并应急使用中枢及呼吸兴奋剂等措施。
(2)污染的皮肤、毛发、衣着必须及时、彻底用流动清水冲洗(冬天宜用温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防止毒物从皮肤吸收中毒或灼伤,切忌用油剂油膏涂敷创面。
应急联系电话
宁围派出所值班电话:82602171、82622110
供电抢修电话:95598
供水抢修电话:82686285、96390
火警电话:119
消防部门:82694385
环保部门:82656565
区第一人民医院:82621086
开发区医院:82831999
第四篇: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流通中逐渐被承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逐步走弱,国际货币体系的众多弊端逐步显露。自此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意义,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出如何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潜在危险 应对策略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增长,2010年我国GDP达到39.79万亿元,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此后,我国仍保持7%以上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5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4.30万亿美元,中国进出口总值连续两年世界第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则表明:截至201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84万亿美元。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接受了人民币,人民币的离岸市场规模越来越巨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历经坎坷,但仍延续了美元作为主体货币的地位,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处于弱势地位,这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称。因此,在人民币顺利入篮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意义,指出了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风险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现行货币金融体系,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我们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国带来巨大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全面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还应详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一)降低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若一国的经济是处在完全封闭的条件下,则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只受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若国家处在开
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则被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所制约,以致于减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人民币顺利入篮后,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步入正轨,人民币不仅会在国内流通,而且还将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在国家间的自由流通,这将使得影响人民币需求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以致于削弱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有效供应的控制,最终影响央行国内宏观调控的效果。此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汇率的相对稳定,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特里芬难题”亟待解决。
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货币发行国既要承担维持国际与国内金融稳定的义务,又要以贸易逆差方式向其它国家提供结算与储备手段,从而产生既要保持币值稳定又要本币不断贬值的矛盾。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只能通过牺牲本国收支逆差,来保证足够多的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满足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但是,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不断提升我国的负债水平,降低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以致于影响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性及国际信誉。由于较长时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冲突并不显著,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矛盾将逐渐显著。
(三)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健全,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的金融风险会被逐步放大,以致于我国的金融风险不断膨胀,使政府及监管部门在未来可能无法应对防范。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现金流动使金融部门无法对国外流通的人民币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必然会损害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当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时,我国金融稳定将面临更大冲击,可能引发国内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经济危机。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职能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来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
(四)加大国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国内资本账户的开放性将大大增强,国内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将显著增强,从而加大国内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同时,我国对国外资本项目的管制也将逐步放宽,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也将日益频繁,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国内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且容易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从而给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较大冲击,并给国内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意味着跨国金融机构将被许可在国内经营业务,国内金融机构无论是在资本规模、经营管理,还是在风险控制方面,都与跨国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往往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一国金融的国际地位及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并促使该国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当,就有可能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甚至引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从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和冲击。
(一)加强经济环境建设,保证货币强势地位。
从根本上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该国总体经济实力在货币形态上的反映。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经济状况所决定的,一国的经济地位、经济开放程度决定了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程度。持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快速提高中国经济实力是人民币顺利国际化的根本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革对外贸易体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直接而积极的影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作之一。推动贸易战略转型,提供进出口企业更加优厚实际的政策,进一步开放进口,扩大内需,加速国内市场改革。宏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条件之一。但是,中国国际际收支不平衡加剧是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国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出口商品质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清偿能力。
(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的实现,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要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只有适当放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使人民币汇率适当自由浮动,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有利于避免人民币资产价格在离岸市场和本土市场存在较大差距,减少国际游资的套利行为发生,防止热钱流入过多,从而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和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
(三)健全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快国内金融体系建设,健全国内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人民币的持有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增加其持有收益,降低其持有风险,提高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同时,还应注意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要与国内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及政府的监管能力相匹配,以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和管理,防止利用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进行洗钱等违法交易活动。因此,有必要坚持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主持,作为牵头监管者协调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落实国务院方针,并定期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的金融监
管体制。这种金融监管体制能够保证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信息共享、保证监管的针对性并促进监管立法的完善。
(四)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讲逐步扩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快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法规,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在当前金融体制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十分复杂的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应在巩固前一阶段金融机构改革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注重向金融资源的均衡化方向发展,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深化和完善金融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总之,国内金融机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在资金管理、金融产品开发、服务方式创新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币国际化经过多年的研究己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体系,其影响力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人民币顺利入篮后更加成为一个热点,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如对人民币国际化风险因素的进一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影响因素的发现,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精确量化分析,其他国家会采取那些阻扰措施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做了简要研究。但这只是人民币国际化中面临风险的一小部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会逐步暴露出来,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还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各国金融寡头不会听任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开展,必然会通过政治、经济等各种途径加以阻扰,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这条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曲折道路上还有很多己经有的和即将有的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凌,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世界经济》,1997 [2] 陈卫东、李季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06):4-14.[3] 陈雨露.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J].国际金融,2008,(11):9-11.[4] 高海红.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J].国际经济评论,2011,(02):80-87.[5] 张明.中国政府应审慎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J].财会研究,2011,(03):26-27.[6] 张肃.日元模式对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控制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1,(04):39-45.[7] 张云、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3):65-70.
第五篇:2007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工 作 座 谈 会会议材料
2007
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八年二月 2007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淄博市张店区鸿泉化工厂“1.17”三氯化磷、氯化氢泄漏事故 2007年1月17日下午1:30分左右,张店鸿泉化工厂二氯烟酸生产车间氯化岗位发生三氯化磷、氯化氢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张店鸿泉化工厂是一合伙企业,法人代表张继山与韩克成合伙经营,张继山出场地、设备,韩克成出流动资金,该企业原生产聚丙烯酰胺,从2005年开始利用原场地改造生产二氯烟酸,没有办理有关安全许可手续,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2007年1月17日13时30分左右,张店鸿泉化工厂三层西面塑料棚被气流冲破,一股呛鼻的黄烟冲出,有毒物料和盐酸气大量泄漏,在二层作业的两名职工中毒,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
操作工用真空将三氯氧磷吸入氯化反应釜,加过氧化甲基吡啶(烟酸)后密闭滴加三乙胺进行氯化反应,后又忘记打开排空阀且三乙胺滴加速度过快,使常压反应釜变成带压容器,釜内反应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爆釜,有毒物料和盐酸气大量泄漏,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该企业改造项目没有办理有关安全许可手续,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该设施、设备安全附件,防爆泄压装臵不完备,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二)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1.28”中毒事故 2007年1月28日19:00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精制车间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于2003年10月24日在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营业场所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内,经营范围:生产(储存)乙烯料、石油焦及其下游产品、副产品。1月28日18:30左右,该公司 精制车间加氢岗位操作工杨飞走到回流泵处巡检时,发现回流泵倒淋阀门开着,造成硫化氢外泄,回流泵下倒着一个人,后将倒地者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查明,死者是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焦化车间除焦工马伟刚。
焦化车间除焦工马伟刚违反劳动纪律,下班后擅自进入精制车间加氢装臵,因回流泵倒淋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硫化氢外泄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加氢装臵未按规定设臵安全保卫设施,未严格执行要害岗位出入规定,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聊城市蓝天气体有限公司“1.31”爆炸事故
2007年1月31日晚7时20分左右,聊城市蓝天气体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45万元。聊城市蓝天气体有限公司于1998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67万元,法人代表路云雷,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主要有工业氧气、医用氧气、氮气,现有在职职工7人。2007年1月31日7时20分左右,路荫涛到聊城市蓝天气体有限公司后,独自在充装间擅自、违规给其本人经营的氧气瓶加充氧气,正在充装的氧气瓶发生爆炸,路荫涛当场死亡,该公司负责人路云雷被炸伤。
路荫涛在事发当天擅自、违规给其本人经营、已经充装完毕的氧气瓶加充氧气,违规操作,致使氧气瓶发生爆炸,是造成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3.24”硫化氢泄漏事故 2007年3月24日20:30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轻油罐区发生硫化氢泄漏,造成正在催化罐区施工的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职工2人死亡,3人中毒。3月24日,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施工人员在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80万吨/年催裂化罐区泵房南侧空地上进行梯子、平台预制作业、焊接作业。20:20左右准备收工时,在现场施工的5名职工先后中毒晕倒。经抢救,3人脱离生命危险,2人抢救无效死亡。搜救人员用仪器检测时发现轻油罐区G-4210罐周围硫化氢浓度超过200PPM,轻油罐区与催化罐区之间的道路上硫化氢浓度也超过了80PPM。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轻油罐区G-4210罐内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从加氢原料中大量挥发,并通过罐上部呼吸孔散发到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中毒,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分公司现场管理不严,长期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不力,现场施工人员普遍缺乏硫化氢中毒防护知识,施工现场缺少安全防护器材,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五)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2007年4月15日7时50分左右,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计量罐区进行检修施工时,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4日在滨州市工商局注册,注册资金50万元,经营范围为中央空调设备及安装,路灯、楼宇自控、建材销售,电器设备,太阳能设备销售及安装,防腐、保温、屋面防水。从4月7日始,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开始停车检修。天安公司4月14日上午完成了环氧丙烷计量罐盘管更换项目的施工作业。随后,石化车间根据工艺需要向环氧丙烷计量罐充氮并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过程中发现短节有漏点。在16时30分左右召开的检修例会上,车间决定更换短节并由周向东、郝新坡负责安排落实。17时30分左右,周向 东、郝新坡通知刘景超,要求对计量罐内一段法兰短节进行更换。刘景超在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指示职工打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盖,刘滨滨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内发生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又先后中毒窒息。其中刘滨滨经抢救无效死亡。
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4号环氧丙烷计量罐已经充氮,罐内氮气含量过高,严重缺氧,刘景超未办理进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就指示职工打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盖,刘滨滨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内发生窒息死亡,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滨化集团化工公司对检修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安全评价公司在对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的安全评价报告中没有对生产、检修过程中的氮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建议,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六)枣庄市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4.23”爆炸事故
2007年4月23日14时40分,枣庄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回收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枣庄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原枣庄市焦化厂)成立于1988年,年设计生产能力为焦炭12万吨,外供焦炉煤气2400万立方米。2003年8月由山东沂州集团购买改制为枣庄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现有在岗职工290余人,下设洗备、机焦、回收三大车间和一个焦化储运站。4月23日上午,枣庄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回收车间维修班对废氨水槽进行配管改造。在未对槽体进行内部介质臵换、清洗的情况下,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理动火证,在废氨水槽南部高约80毫米处擅自动火,割开ф57毫米的孔。动火过程至11时左右停止,当日下午14时40分左右开始焊接ф57毫米接管和法兰,在对废氨水槽进行焊接的瞬间,引起罐槽内可燃气体爆炸。
废氨水槽未臵换清洗,内部可燃气体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焊接作 业的明火,造成爆炸,是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七)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4.26”爆炸事故
2007年4月26日8时40分许,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在对混酸罐区进行管线施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发生单位恒源公司始建于1969年,原为胶南县化肥厂,2002年改制为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现为民营企业。该企业拥有职工2600人,固定资产5亿元。主要产品为合成氨10万吨/年、碳酸氢铵24万吨/年、硝酸10万吨/年、苯胺1万吨/年、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等。其苯胺厂是恒源公司下属的生产单位,拥有员工250多人,主要生产苯胺、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及硫酸浓缩。4月26日上午,苯胺厂维修车间主任李德明(已死亡),联系苯胺厂罐区班班长张立文要求办理动火证,动火地点是混酸罐区,作业内容是混酸配管。张立文在填写了动火日期及动火部位后(约8:10),转交给操作工王春娥,要王联系进行化验动火分析。8:35左右,张立文电话联系恒源公司安全处专职安全员范存良签字批准动火,在有关人员签字后,张立文将动火证交于李德明。此时已有电焊工韩玉铎(已死亡)、维修工赵宗群(已死亡)爬上2#废酸罐罐顶,李德明拿到动火证后也立即爬上2#废酸罐罐顶。张立文则站在该罐东侧5米左右处进行现场监护,约5分钟后发生爆炸。1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因伤势过重于当天下午4:00左右抢救无效死亡。
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本次作业动火票所指定的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含糊不清,是否进行了动火分析尚不清楚,取样点在哪里、谁取的样和要求分析的项目不明确,动火票没有关键的可燃成份的含量指标,各审批人员在既未到现场落实具体作业内容,也未落实具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擅自在动火证上签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化验员、现场操作工安全技术素质低,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八)菏泽市牡丹区临河圆冰糕厂“6.18”氨气泄漏事故 2007年6月30日早晨7时24分,冰山食品有限公司冰糕生产车间发生一起盐水槽蒸发器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冰山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成立于2001年,为私营企业,主要产品是冰糕等冷食。6月30日早晨,该公司生产负责人安排工人向冰糕生产车间内某个停用约三天的冰糕生产线盐水槽内加入大量氯化钙,十多分钟后,大量氨气突然从盐水槽底部释放出来,该车间从业的工人发现异常情况后匆忙逃离现场,其中1人因疏散不及时而中毒死亡,另有4人重伤。
专家勘验和鉴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设备缺陷,即盐水槽集气管的平封头焊接工艺上存在缺陷。
(九)山东莱芜美星化工有限公司“7.8”火灾事故
2007年7月8日凌晨2:37分,山东莱芜美星化工有限公司二车间甲乙酮肟生产线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山东莱芜美星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7月,主要产品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脂等,总生产能力2000吨/年。7月8日凌晨1:00左右,该公司操作工将羟化液加入到肟化B釜中,由于羟化液温度在40℃左右,温度较低,未达到55℃工艺要求,操作工关闭了肟化B釜的循环冷却水,然后向釜内滴加入约300升丁酮,加完丁酮10余分钟后,又将氨水高位计量槽中的约200升氨水加入釜中。2:37分左右,操作工检查肟化B釜温度时,发现搅拌机已停止转动,便启动了搅拌机,随后发现肟化B釜发生急速喷料,当物料急速喷至车间南侧墙面时,发生爆燃,并导致整个车间着火。
操作工未能及时发现肟化B釜搅拌机停止转动,开启搅拌,处臵不当,导致釜内物料发生急剧反应,物料急速喷出,引发火灾,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十)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臵换完毕。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等严重问题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严重忽视安全生产、内部管理混乱、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和不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建设工程管理 混乱等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抵触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对德州市和平原县安监局下达的停止建设、整改隐患等指令臵之不理,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十一)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2007年7月27日8时55分左右,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位于敬仲镇工业区,职工人数100人,主要产品为甲醛、乙醛、季戊四醇,副产甲酸钠、甲酸钙。2007年7月23日,公司生产经理齐建军联系无资质施工队负责人许金年为本公司一新建的季戊四醇母液沉降罐进行除锈防腐。双方签定安全合同后,7月25日下午许金年带领操作工陈光亮、陈长军开始除锈作业。7月27日早上,许金年安排陈光亮、陈长军轮流进罐作业,二人在未启用罐底部空气压缩机的情况下进行防腐作业。8时55分左右,该罐突然发生爆炸,造成2人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在防腐施工前及防腐作业过程中,未按规定对罐内前期涂刷的防腐涂料挥发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且施工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抽风机等电器,致使罐内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遇电火花发生爆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十二)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007年8月6日上午9时许,肥城市新世纪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罗全朝、张攀2名工人在对肥城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煤气车间5#造气炉进行修补作业时,由于煤气炉四周炉壁内积存的煤气(一氧化碳)释出,导致2人一氧化碳中毒,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肥城市新世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具有房屋建筑工程三级施工资质。可承担防腐保温工程施工。肥城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是综合化工企业,成立于1994年3月,主导产 品是甲酸、甲胺、甲醇、甲酸钙等。8月6日上午9时许,施工队在未办理任何安全作业手续、未通知设备所在车间的情况下,安排施工人员进入5#造气炉底部耐火段进行修补作业,作业过程中,由于煤气炉四周炉壁渗透的一氧化碳释放,导致2人中毒,1人死亡,1人受伤。
肥城市新世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队,未办理任何安全作业手续、未通知设备所在车间,安排施工人员进入肥城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煤气车间5#造气炉底部耐火段进行修补作业,作业过程中,由于煤气炉四周炉壁渗透的一氧化碳释放,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是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未与外来施工队伍签定安全协议,对外来施工队伍管理不严,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十三)淄博鲁中化工厂“8.9” 爆炸事故
2007年8月9日10时30分左右,淄博鲁中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淄博鲁中化工厂位于皇城镇东路,法定代表人李长明,职工人数20人,主要产品为碳九石油树脂和溶剂油。8月9日10时左右,该厂车间主任董勋安排操作工董洪燕、徐元明对与切片机房相连的尾气排放管线进行维修。10时30分左右,董洪燕在走到切片机房门口时,切片机房突然爆炸,造成在切片机房内的徐元明当场死亡,造成董洪燕和路过的化验员孙兰秀重伤。
在检修作业时,未对半地下式切片机房内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且操作工徐元明违规使用非防爆的空气开关,致使房内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遇电火花发生爆炸是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淄博鲁中化工厂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十四)莱芜天元气体有限公司“8.12”氧气管道爆炸事故
2007年8月12日12:08分,莱芜天元气体有限公司发生压力管道爆 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莱芜天元气体有限公司,隶属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9日,注册地址为莱芜市钢城区棋山大街,职工人数334人,主要生产压缩及液化的氧、氮、氩,现有大小制氧机10台,总出氧能力13万立方米/小时,主要为莱钢集团公司的冶炼生产提供产品服务,同时面向社会销售部分产品。8月11日,莱芜天元气体有限公司对莱钢大道朱家庄段约100米的氧气管道进行加高改造。管道合茬完工后,8月12日早晨9:00左右,开始对改造管道进行气密试验,确认无漏点后泄压,然后开始吹扫氧气管道。吹扫结束,在开启氧气阀门时,氧气管道一朝上的弯头上部焊缝处冒火花,紧接着发生爆炸。
莱钢新区球罐处富氧总阀前后弯头数量多而集中,且管道落差大,由于施工后对管道吹扫不彻底,操作人员在开启氧气管道阀门时,氧气管道中聚集的铁锈等杂质,在高紊流的状态下,杂质之间、杂质与管道、弯头、焊缝等部位剧烈摩擦,产生火花,引起起火燃爆,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十五)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8.22”氧气瓶爆炸事故
2007年8月22日早晨7点50分左右,在曹县城区磐石路93号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梁守柱、沈炳兰用摩托三轮运送10瓶氧气到曹县城区磐石路93号李洪义处,在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发生氧气瓶撞击地面,引起爆炸,造成上述三人死亡。
由于氧气瓶内混入了油分,油分挥发与氧气形成的油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在卸车过程中瓶体坠地撞击,诱发油气混合物爆炸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梁守柱未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不具备经营氧气和乙炔气体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不遵守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十六)邹城市盛东工贸公司“11.13”事故
2007年11月13日8: 30左右,从事焊接作业的施工人员刘承河、戚广勤、刘善磊在邹城市盛东工贸有限公司原料罐区北部进行焊接1号储罐标尺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邹城市盛东工贸有限公司,位于邹城市北宿镇谷堆村,于 2006年7月租地建设,占地约7000平方米,罐区位于厂区东部,分列排放5个储罐,北部100立方罐3个、南部200立方罐2个,现有职工10余人。主要生产工业级萘,经营工业级蒽、溶剂油、树脂、炭黑油等,至事故发生时,企业尚在试生产阶段。该企业没有到发改部门立项,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邹城市平阳寺镇刘承河、戚广勤、刘善磊未办理特种作业操作上岗证,2006年7月受雇于邹城盛东工贸公司,11月13日8时左右到邹城盛东工贸公司,对该公司储罐进行焊接作业,没有按规定办理动火操作证,没有对储罐内物质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此情况下对储罐标尺进行了焊接作业,导致爆炸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
焊接人员在没有办理动火操作证、没有对储罐内物质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对存有重苯的储罐直接动火作业,导致罐内气体遇明火爆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操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无证上岗,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十七)潍坊合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1.22”爆炸事故
2007年11月22日23:30左右,潍坊合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试制三苯氯甲烷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潍坊合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由王军出资80%、潘光荣出资20%,于2003年8月14日登记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现有职工9人,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精细化工产品(不含危化品)。该公司租赁寒亭区医药化工厂厂地作为生产经营场所,占地 面积550平方米。11月22日23时50分左右,潍坊合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原产品停产一年后,擅自改变生产工艺,试制三苯氯甲烷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发生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水解釜内的压力大于连接其该釜玻璃视盅承受的压力,造成玻璃视盅破裂,瞬间使釜内大量苯喷出引起爆炸。间接原因是该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工艺不符合安全要求,工人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十八)济南燕亨实业公司加油站“12.30”爆炸事故
2007年12月30日下午16:40左右,济南燕亨实业公司加油站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济南燕亨实业公司加油站位于小清河南路国棉九厂北邻,为集体分支机构(非法人)。12月30日下午,该公司加油站进行改造施工,2名施工人员用电焊机焊接一台30立方米汽油罐静电连接扁铁时,燃爆罐内残留的油气混合气体,将罐顶覆盖的水泥地坪掀飞,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施工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擅自使用电焊机进行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济南燕亨实业公司加油站将工程发包给未取得相关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切对安全生产“以包代管”,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基本情况分析
2007年,全省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18起,死亡34人,同比分别增加12起和15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3起,死亡15人,同比分别增加1起和3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去年发生的3起较大事故分别是:4月26日,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违章动火焊接废硫酸储罐顶部管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7月11日,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压缩车间2号 压缩机在调试过程中,高压出口管道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8月22日,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两名职工用三轮摩托车运送氧气瓶到该县一个体氧气经销点处,在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氧气瓶撞击地面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去年我省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环节事故多发。全部事故中,发生在生产环节的有12起,死亡26人,分别占总数的66.7%和76.5%;发生在使用环节的有4起,死亡5人,分别占总数的22.2%和14.7%;发生在经营环节的有2起,死亡4人,分别占总数的11.1%和11.8%。较大事故中,有2起发生在生产环节,1起发生在经营环节。
(二)中小型企业事故多发。全部事故中,发生在中小型企业的有14起、死亡21人,分别占总数的77.8%和61.8%;发生在大型企业有4起、死亡13人,分别占总数的22.2%和38.2%。
(三)爆炸和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多发。全部事故中,爆炸事故有9起、死亡23人,分别占总数的50%和67.7%;有害气体中毒事故6起、死亡7人,分别占总数的33.3%和20.6%。3起较大事故全部是爆炸事故。
(四)企业检维修操作、施工安装过程中的事故多发,共有9起事故发生在设备检修和施工安装环节,造成14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50%和41.2%。
(五)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造成的事故多发。全部事故中,有14起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三违”,占总数的77.8%。较大事故中,有2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三违”,占总数的66.7%。
(六)违规建设和试生产造成的事故伤亡损失惨重。因违法违规建设、没有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引发的事故共5起、死亡15人,分别占总数的27.8%和44.1%。
三、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
分析去年我省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出现了麻痹松懈思想,致使安全管理有所放松,安全生产水平滑坡;一些企业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造成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的“三违”现象严重,导致事故发生。
(二)一些企业对检维修作业环节的安全重视不够,特别是对承担检维修作业的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检维修作业环节事故多发,成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三)个别企业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对由于原材料更换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今年以来,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加工高含硫原油过程中,先后发生2起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
(四)一些企业违法违规建设,安全“三同时”制度不落实。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没有正规设计、无资质施工安装、不按规定检测检验。
(五)化工行业管理缺失,部分地区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由于政府部门改革和职能调整,化工行业管理缺失,化工企业间缺少技术、管理交流,许多行业标准和规范多年得不到修订。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明显滑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化肥行业。另外,从监管方面看,部分地区对化工企业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力量比较薄弱,不适应当前繁重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需要。
四、对策措施
下一步,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紧紧围绕减少事故总 量、防范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的工作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严格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条件。认真按照省局下发的延期换证工作方案,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重大隐患整改等要求纳入到延期换证条件中,严格延期换证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淘汰。通过延期换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严格落实化工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制度,强化源头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2号),严格建设项目的安全许可条件,严防一些安全生产条件差、工艺技术落后的项目上马,把好市场准入关。进一步强化对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明确化工建设项目试车程序规定,严格控制试生产现场人数,对参加调试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确保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行。
(三)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在近年来集中培育标准化样板企业、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把安全标准化有关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条件、对达到标准化要求的企业落实相关鼓励政策等措施,强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同时,开展以分析、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易发生事故的岗位和检维修作业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
(四)督促企业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管理。企业在对外发包工程时,一定要认真查验施工队伍的资质,绝不能向没有施工资质或资质不够的单位发包任何工程。在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时,一定要包含安全管理的内容,明确双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施工队伍进入企业施工现场,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施工人员了解企业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危险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及相互 施救方法等。施工队伍在进行焊接等作业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作业票证,并做好现场监护。
(五)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一是按照“专家查隐患、政府搞督查、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的督查模式,组织各级执法监察队伍,发挥安全生产专家的作用,对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全面的“诊断式”安全检查。二是配合质监部门做好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三是突出对企业非正常生产环节的监管,特别是检修作业、停产复工、开车停车、试生产、废弃物料处理和废旧装臵拆除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各环节的安全。四是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夏季要针对暑期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的特点,督促企业认真做好对各类设施、管道的降温、防雷和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等工作;对易积水的生产区、储存区,要采取围堰和加高护堤坝等措施;对遇湿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原材料和产品,要采取严格的防水、防潮措施。冬季要针对气候寒冷、干燥等特点,督促企业认真做好防冻、防凝、防火、防静电、防粉尘爆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