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

时间:2019-05-12 14:0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

第一篇: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

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和谐社会是依法行政目标理想。

一、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群众的基础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奉行法治,人们在制度的指引下才能充分实现预期、获得利益,整个社会在规则的基础上才能规范运行,各种矛盾和纠纷只有在法治框架内才能得以有效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就业困难,腐败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农民失地和城市拆迁引起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影响和阻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只有在制度上正确反映、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社会公平,依法保障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功能,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制裁.只有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收入分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突出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才能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二)依法行政是建立诚信政府的首要环节。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诚信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建设诚信社会,首先要从培植政府信用抓起,必须依靠依法行政取信于民 政府行为关系到国计民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诚信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投资环境。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要将诚信摆在突出位置。政府工作要有法必依,立言立行,“言必信,行必果”,树立起政府诚信形象。没有诚信的政府就没有诚信的社会。诚信是立国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首要环节。要打造“诚信政府”,制定决策时要从群众利益角度出发,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和人民公仆意识,而不局限于部门和小集团的利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执行有关政策时不受人情、关系等“外来力”冲击和制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办事拖拉的现象,以提高办事效率来打造“诚信政府”,塑造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府形象。“不作为”是政府最大的失信于民,要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的责任感,打造“诚信政府”,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三)依法行政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而只有依法保护合法收入,依法保护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多劳多得,增强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积极鼓励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达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只有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利益平衡机制、权利诉求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并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激发、调动人们努力工作、献身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障碍,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激发人们创业冲动,从而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依法行政是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尊重自由、保障权利、契约社会,着力创造安定有序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以法治作为保障。要通过依法行政保障政治民主,实现民意充分表达。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动,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愿望和要求需要充分表达,依法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才能引导各种利益主体在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依法行政,可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司法保障建立利益救

济机制,当社会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公民的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他人侵害之时,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应该挺身而出,预防和打击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只有严格依法行政,始终把控制人口、严格依法保护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

社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夯实基础。

二、当前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对构建和谐社会与群各种关系的负面影响

(一)依法行政观念的相对滞后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由于受封建专制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势力影响,行政者难以走出行政法即管理法,行政法是管理社会、管理公民的法,行政行为模式就是“命令—服从”的误区;规则意识淡薄,缺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崇尚法治的理念,工作主观随意性大,官僚主义、强迫命令、权力膨胀、把个人凌驾于国家政权和法律之上,忽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违法行政,滥用职权甚至堕落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不适应建设法治政府所要求的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制度建设的局限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制度建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政出多门,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制度建设结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够、围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制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些政策的出台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导致有令不行,政令不通,很难把党和国家的意志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依法行政实践的相对滞后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对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行政执法问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行政执法受利益驱动与利益挂钩,随意提高罚款标准、跨管辖范围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较为严重,加重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经济负担;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时生搬硬套,导致不文明执法、执法扰民,滥用执法权越权执法,野蛮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措施不力,受利益驱动严重,轻事前监督,重事后监督,该监督时不监督,有了利益乱监督现象,对行政执法不作为缺乏监督现象较为突出。

三、推进依法行政助推融洽群众关系、和谐社会建设

行政者的观念和法律素养、制度建设质量、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执法及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已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基本实践问题。

(一)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建设和谐社会要求行政者自觉坚持依法行政观念,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关于人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力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二是在法治观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转变;三是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转变观念,要注重提高行政者的法律素养。一是全面掌握法律知识,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懂得授权在民,执法为民;二是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培养对法律的信仰与忠诚,做执法、守法和依法行政的模范; 三是培育法律思维的能力,用法律思维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越是情况紧急,越是问题突出,就越要想到运用法律思维、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提高制度质量,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提高制度建设质量,首先要注重把握制度建设的规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要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要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在法律制度上的平衡。其次要坚持制度建设的原则。一是坚持公平原则。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着眼点;二是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权力与责任要紧密挂钩、权力与利益要彻底脱钩,权责要统一、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控权到位、监督有力;三是坚持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一致原则;四是坚持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紧密结合的原则。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律规范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和谐社会建设体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一是落实“三个优先”原则。就是要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恪守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必须全面、准确、真实,政策和决定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确要改动的造成相对人受损害的,要依法予以补偿;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凡是需要老百姓知晓、执行的政策、决定都要公开并得到老百姓认同,并受其监督;四是创新管理方式。要实行规则导向型管理方式,对需要实施行政许可管理的事项,要严格依法进行,对不需要行政许可但需要政府管理的事项,要强化间接管理和事后监督,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的作用。

(四)规范行政执法,抓好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社会,行政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严格、文明、公正执法。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失职、越权和滥用权力,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处罚权、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改变行政执法“上下一般粗”的状况,执法与执法者利益要彻底脱钩,保障执法经费;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四是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清廉务实、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执法犯法、欺压百姓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五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五)强化权力监督,创新和谐社会建设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从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一是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权限,完善和遵守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按“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决策失误者责任;二是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妥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三是完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依法对违反上位法规定、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相互“打架”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废止和修订;四是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通过严格审计和监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法处理,行政机关要重视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处,改进工作,并讯速反馈信息,以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第二篇:依法行政 服务热情

依法行政

服务热情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责尤为重要,作用也日益突出。标准计量是企业发展、社会有序的基础;质量管理是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打假治劣是规范市场运作、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措施;“两大安全”更是人民群众所期望、和谐社会所必须的、、、、、、而我们作为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权大责重,要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就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有人说,我只是一名小小职工,依不依法行政,无所谓!还有人认为,依法行政是领导们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更有甚者说,只要没有人投诉举报,就算依法行政了!真是这样吗?我们知道,单位是由千千万万名职工组成的,众多的单位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和谐,单位需要和谐,我们的生活同样也呼唤和谐!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依法行政,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依法行政,文明的中国更需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一方面要求我们要从认识大局、维护大局、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既倡导无障碍服务,又克服无原则“服从”,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履行监管职能。另一方面,要端正执法理念,要敢于监管,善于执法,在依法行政!地热情服务的前提下,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的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依法行政必须和热情服务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既要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随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现象发生,又要防止随意突破法律界线,放松或削弱监管,损害法律尊严。热情服务,更不能只挂在嘴边,也不能光贴在墙上,而应该化作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具体而实在的行为。从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友善的举动入手,从应该做、能够做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营造一个个热情服务、文明执法的质监行业的小气候,坚持下去,推广开来,就可以形成质监系统依法行政的大环境。

因为依法行政,“三聚氰氨奶粉”才不会再虐杀儿童!因为依法行政,灾难事故才会减少发生!因为依法行政,假冒伪劣才不敢再欺凌百姓!因为依法行政,我们的形象才步步提升。不是吗?短短十余年,我们从房无一间到高楼大厦耸入云天,从木杆称繁星点点到电子秤数字闪闪,从电话传真到微机数码,从推着自行车去修称到开着专车去查案,企业见到我们不再躲闪,群众见了我们喜迎笑脸,政府面前我们有为有位,社会之上我们羸得赞赏、、、、、、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步伐,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因为时代的车轮在我们的推动下前进,事业的蓝图在我们的奋斗中实现!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勤奋和努力来诠释“服务、发展、和谐、建设”的八字方针,用真心和行动去实践我们无悔地诺言,依法行政、服务热情!

第三篇:依法行政 服务发展

依法行政 服务发展

--XX国家税务局依法行政事迹材料

XX市国家税务局在省局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依法治税工作方针和全省依法治省工作方案的部署,以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为主线,以提升税收执法质效为目标,以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为保障,强化监督,规范执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著成效,税收收入实现连年增长,为振兴XX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全省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和徐州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

一、坚持依法治税全面推进税收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贯彻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核心工作。几年来,XX市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治税、依法行政工作,特别是XX局长上任以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亲自听取执法检查等法制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税收执法问题,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不懈推进依法治税。

(一)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6项制度,建立了以计算机自动考核为主、手工考核为辅的综合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实现了对执法岗位、执法人员和具体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我局每月按时下达考核指令、追究指令、编制执法通报,每月向局务会汇报每月的考核情况,通过流程控制,使税收执法工作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监控出的执法过错,由2009年上线运行时的每月125条,下降为现在每月11条左右,执法过错下降率为90%。

(二)认真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 严格依法办案,把好资料完整关、案件事实关、证据确凿关、法律依据关、程序合法关,打造了“铁卷工程”。强化对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监控,税收执法差错率逐年递减,由过去的30%下降到现在的6%左右,税收执法综合评分指数连续多年达到99.98%以上。

(三)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

(四)持续开展“六五”普法工作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认真贯彻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开展全员法律知识培训,以《税收征管法》为基础,深入学习《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涉税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机制,有效的提高了全省国税系统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的依法行政能力,真正树立起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的法治意识。通过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和创新纳税服务,促进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执法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推进依法行政取得的成效

(一)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坚持把提高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坚持“用人所长、合理交流、适度加压”的原则,选优配强各级干部、骨干队伍,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税政法规干部。目前,税政法规战线上高学历、高专业等级、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三师资格的人才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

第四篇:党和群众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党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形成了对待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从而使我们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新形势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根基;深刻认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创造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保证;深刻认识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而且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90 年来,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关键是有了我们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色,就是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在新形势下,要从群众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引导群众接受党的主张;要注意向群众学习,把当好群众的先生与当好群众的学生结合起来,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汲取群众智慧,根据群众意愿制定方针政策。

一、党和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说:“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水里可以没鱼,可是鱼永远离不开水,我们党对群众要深怀感激之情。

只有来自人民、根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保持好之间的“鱼和水”的亲密无间关系,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更好的发展。只有时刻保持共产党员与群众的“鱼和水”的关系,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才能更多的拥护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才能更加稳固和成熟,国家才能安定团结发展。我们的群众和党是鱼

和水的关系,只有不断的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社会中倡导公平和谐的理念,我们的群众会更好的为党提供新鲜血液,与党共同发展。

二、党和群众是血和肉的关系

党和群众是血肉生命的交融关系,肉是血液的载体,血给肉带来生命的养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要永远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就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党和人民是鱼和水的关系,人民有困难,党及时的给予帮助,党的工作,人民积极配合着;党和人民是血和肉的关系,人民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党和人民是血和肉的关系,正因为有了党和人民的团结一致,我们国家才会如此的富裕强大。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保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边,不断增强党对人民的感情,对工作的激情,做一个党信任、人民拥护的人。

三、党和群众是舟与水的关系

共产党员更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水”我们党是“舟”要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古人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人民选择了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得人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只有切实处理好党同群众的关系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其中又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众多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完全有机融为一体的天地间的万灵之长,可以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从根本上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在历史的长河里,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能与之抗衡。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所在是群众的力量。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始终为亲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壮大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才有永久的力量。

第五篇:当前农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农村干部处在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他们组织群众去具体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需要他们去直接组织实施,地位特殊而重要。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基层组织整顿教育,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进一步认识和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干群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基本融洽型。干部公道正派、自身廉洁程度高,能为群众办实事。换言之,群众的意愿就是干部的工作重点,群众自然理解、支持、拥护干部。如盐津81个村办的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自20xx年“村改”上任以来,能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重大问题都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决定;处理具体事情能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宅基地审批、村财务等都能公之于众;他们通过政府扶持、群众集资、以劳代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先后修通了村公路,建起了教学楼,让群众看上了闭路电视,吃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对此赞不绝口。由于干群间的想法和做法同步共振,村里政令畅通,出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2、冷淡疏远型。此类村一般经济条件比较差,农民负担重,自愿当村干部者微乎其微,在职者也是很勉强,甚至个别村把选干部当儿戏,他们认为谁当干部都一样。某村一男青年30多岁,一直为娶不上媳妇而苦恼,群众便“大方”地把“村长”的桂冠送给他。类似村的群众形成了一种麻木心理,认为谁当干部都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耕种土地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自然也就不敬你。在这些村,干部得不到群众拥护,违法乱纪的干部也没有多少人检举揭发。干部与群众来往很多,干部抱怨群众,群众对干部不寄希望。

3、紧张对立型。这些村要么经济落后,要么历史遗留问题多,宗族斗争多,啥事都难办,群众得不到实惠。在很大程度上是村干部的问题。一是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己为亲友谋利。只要对己有利则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能捞则捞,能贪则贪;二是作风霸道,村干部说了算,任何事不同群众协商,我行我素,俨然一个“土皇帝”;三是大事不公开,财务不公开,一手把持。有些村干部借口跑项目,出门租小车、乘飞机、住高档宾馆,大肆请客送礼,慷集体之慨,而村财务负债累累;四是用公用设施实施个人报复。谁不留意得罪了“太上皇”就卡水卡电逼其就范,包括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学校都不能幸免。有时无端摊派,要多少就多少,少一分就断水、断电等。用群众的话说,他们生活好了,但精神上还没有“解放翻身”。五是因干群矛盾尖锐导致村干部遭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一些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淡薄。一是自身不廉洁,利用职权挤占拉用集体财物,乱批乱占宅基地,用公款吃喝,搞不正当竞争等。二是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培植自己的势力,异己者别想修屋建房,甚至个别干部拿结婚办手续卡脖子牵制你,好像他当村干部是专门为压制别人,而不是为群众服务。

2、少数干部素质较低,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受文件水平制约,不少村干部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深感力不从心,想搞好工作,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甘落后,却找不到突破口。于是自己苦恼,群众抱怨,处境十分尴尬。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过去群众干活吃粮都要找村干部,靠村干部,实行责任制以来,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钱粮都在自己手里,干部反过来要靠群众“吃饭”。加之,近几年农民的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而干部的政策水平、工作方法都没有相应提高,还是沿用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缺乏过细的思想工作,动辄训斥,甚至打骂群众,导致工作中屡碰“钉子”,感情距离越拉越大。

3、农民隐形负担仍然不轻。这是引发干群矛盾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尽管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抓得很有成效,但农民负责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有的地方表面上看没有超过中央规定的比例,但农民的隐形负担却有增无减。首先税费政策和任务指标矛盾,往往是任务指标远远超过实际税源。如农业特产税,按政策据实征收肯定完不成不了任务,而为完成任务搞平均摊派又违反了政策。遇上灾年,农民收入减少而上面的政策不变,任务不减,同时还要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搞得基层干部左右为难。执行政策得罪群众,不执行政策得罪上级,伸手要钱群众不满意,完不任务上级不答应(好在从今年起已不再征收)。

下载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矿业开发与周边群众关系情况汇报

    xx县矿业秩序开发 与周边群众关系情况汇报 在全市上下正深入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彝良积极推进新一轮煤矿资源整顿整合的关键时期,尊敬的xx一行不辞辛劳、一路......

    宪法与依法行政

     宪法与依法行政-部分试题  一、单选题(24题) 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  A、核心内容  B、本质内容  C、价值追求  D、重要使命  答案: A  2、行政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强化依法行政,打造服务政府

    强化依法行政,打造服务政府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国务院颁布......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依法行政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汇报★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依法行政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汇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地处开发开放前沿,驻守海港口岸前哨,我局作为垂直管理的涉外经济执法机关,承担着北仑新区、北仑港......

    优质高效服务 严格依法行政

    优质高效服务 严格依法行政 ——保德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事迹 保德县地处晋陕蒙三角地带,是三晋西大门,是国定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街......

    依法行政与地方经济发展

    土地依法行政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最大存量资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土地作为人类社会生存与......

    规划管理与依法行政

    城乡规划管理应注重依法行政一、城乡规划管理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是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职能部门 《城乡规划法》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

    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