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0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

第一篇: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

附件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

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供热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供热的可靠性,提高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防范供热安全事故和有影响的供热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供热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开展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简称“供热安评”,下同)是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的重要补充,供热企业在开展安全性综合评价的同时,应开展“供热安评”。

第三条 在开展“供热安评”的同时,各级企业应积极落实国家、地方供热有关政策和要求,注重供热安全生产特点及其变化,分析查找和消除供热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供热安全保障水平。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具有公共供热业务的热、电企业和负有管理责任的区域公司。

第二章 标准

第五条 “供热安评”标准由集团公司组织编制,各供热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查评范围对各评价要素剪裁使用。

承担厂区外管网管理的企业,有关厂区外管网的劳动安-3-

全和作业环境评价,执行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的相关内容。

第六条 供热企业可结合实际,细化有关查评条款及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定。在使用中应积极提出完善改进意见,不断推动本标准完善。

第三章 自查评

第七条 区域公司每年应编制所属供热企业自查评计划,督促供热企业实施供热安评工作。

第八条 供热企业应每年组织开展自查评工作,形成自查评报告,报区域公司审核备案。

第九条 自查评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供热工作现状(包括管网结构、管辖范围、当前实际供热容量、中、长期规划供热容量等情况);

2、各部分现状查评结果;

3、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计划等。

第四章 专家查评

第十条集团公司和各区域公司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家对有关供热企业开展专家查评工作。

第十一条 根据供热企业工作范围,专家组一般为5-7人,查评时间为3-7天,结束后应提出专家查评报告,并现场反馈查评结果和整改建议。

第十二条 企业“供热安评”自查评工作一般在供热期

开始后进行,专家查评一般在供热期结束前完成。

第五章 查评整改及复评

第十三条 供热企业在查评工作后一周内,书面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实施整改工作。

第十四条 整改工作项目应确定合理的工作期限,在整改未完成前,制定妥善的控制和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

第十五条 对自查评发现且完成整改的工作项目,不在专家查评中评价。

第十六条 较大的整改项目,应纳入查评后的第一次机组检修、技改等工作项目,积极落实资金,及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在本年度供热查评中,应对上一年度专家查评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评。

第六章 工作职责

第十八条 区域公司承担本区域供热企业供热评价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落实集团公司要求,推进查评和整改工作。

第十九条 供热企业按照上级公司要求,开展自查评和迎接专家查评工作。并积极实施整改,不断提高供热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十条 供热安评专家组应恪守专家公约,严肃负责公正地开展查评工作。

第七章 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一条 集团公司组织对各单位“供热安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将评价整改等情况作为每年春、秋季等安全大检查的重点内容。

第二十二条 对认真开展查评、整改绩效突出的单位给予表扬;对不认真开展评价工作或整改项目落实不力的单位给予批评;对因整改不力导致供热事故或者影响供热安全事件的责任人,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集团公司《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及安全性评价整改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0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热能可靠供应,保护国家资产和投资者权益免遭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 各企业应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系统完善、层次清晰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两个体系的作用。

第四条 各企业应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五条 各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程,集团公司颁发的标准、制度和规定,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①。

第六条 各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模式要求,不断检查、纠正和完善,建立并保持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七条 对控股但不负责管理的企业,应按照有关要求,通过经营合同、公司章程、协议书等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并依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

对参股并负有管理职责的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参股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依照协议履行职责。

第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电力生产类企业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建设、煤炭和煤化工产业另行制定办法。

第二章 安全目标

第九条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一)杜绝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遏制一般人身事故;

(二)杜绝较大及以上设备、供热、火灾、水灾等事故,遏制四类一般事故;

(三)杜绝水坝、灰坝垮坝事故;杜绝同等及以上责任重大交通事故;

(四)不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安全事件。第十条 二级单位(指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上市公司、区域分公司和子公司、区域公司、专业公司等,下同)安全生产目标:

(一)杜绝人身死亡和3人及以上群体重伤事故,遏制人身伤害。

(二)杜绝较大及以上设备、供热、火灾、水灾等四类事故。

(三)杜绝水电站大坝、灰坝垮坝事故。

(四)杜绝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五)不发生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第十一条 对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实行四级控制:

(一)企业控制轻伤和内部统计事故,不发生重伤和一般设备、供热、火灾、水灾等四类事故。

(二)部门(车间)控制未遂和障碍,不发生轻伤和内部统计事故。

(三)班组控制违章和异常,不发生未遂和障碍。

(四)个人不发生违章。

第十二条 二级单位应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指导所属企业逐级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下一级保上一级的要求,建立安全目标“包、保”体系,且不得低于本规定要求。

第三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三条 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制度。每年(或任期)上一级行政正职与下一级行政正职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基层企业应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逐级负责。

安全生产责任制也可结合其他生产经营责任制一并签订。第十四条 各企业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第十五条 各企业行政正职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职责:

(一)负责组织本企业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

(二)负责建立健全并落实本企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并组织实施,及时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五)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每月至少听取一次安全监督部门的汇报。定期主持安全分析会议,研究解决生产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重大问题;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要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六)保证安全监督机构及其人员的配备符合要求,确保其正常履行职责。

(七)保证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等安全生产所需经费的投入、提取和使用,保证安全奖励所需费用的提取和发放。

(八)其他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中所明确的职责。

第十六条 各企业行政副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并向行政正职负责;总工程师(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各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应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实行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

(一)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处理或者组织人员疏散。

(二)操作(检修)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检修)规程和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和撤离危险场所。

第十八条 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负责统一领导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安委会主任应当由各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担任,安委会应当建立工作(含例会)制度。

第十九条 二级单位按照安全生产目标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所管理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对经营者进行责任追究),同时为所管理的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条 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要求。

第四章 安全监督

第二十一条 各企业建立安全监督制度,成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监督组织机构,形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共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安全监督。二级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对所管辖企业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第二十二条 各级安全监督机构行使安全监督职能,业务上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领导,机构的资质及人员的资格接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审查。

第二十三条 二级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基层企业必须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

其他非电产业公司所属企业和多种经营企业的安全监督机构,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要求和规定设立。第二十四条 基层企业主要生产部门(车间)应设专职安全员,其他车间和班组应设兼职安全员。由企业安全监督人员、车间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三级安全监督网。

第二十五条 二级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应由行政正职主管,基层企业安全监督机构必须由行政正职主管;工会组织应根据《工会法》有关要求参与安全生产监督。

第二十六条 各企业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配置及装备应满足安全监督工作的需要。安全监督人员应选择身体健康、坚持原则、责任心强、熟悉专业技术等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担任。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任用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

第二十七条 各企业安全监督机构职责:

(一)组织制定安全监督等安全工作所必需的规章制度,根据上级要求配套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实施细则;组织编制本企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组织(或监督)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和演练等。

(二)组织(或监督)本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用工③人员、外包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考核;监督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

(三)监督本企业各级人员、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监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以及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和要求的贯彻执行,监督劳保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使用,及时反馈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

(四)监督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涉及人身安全的防护状况;检查生产现场,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或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及时发出安全监督通知书,责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整改并向主管领导报告,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五)监督本企业所签定的协议、合同中涉及安全生产方面内容的落实情况。

(六)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监督“四不放过”原则的贯彻落实;配合或完成事故的认定、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有关事故等安全档案的管理和安全信息报送工作。

(七)提出安全生产奖惩意见。

(八)参与工程建设和技改项目的设计审查、施工队伍安全资质审查和竣工验收及有关科研成果的鉴定。

第二十八条 各企业安全监督人员的职权:

(一)有权进入生产区域、施工现场、控制室等企业管辖区域检查,了解安全情况;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的行为。

(二)有权保护事故现场,有权调查了解事故有关情况和提取事故原始资料,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结论和处理有不同意见时,有权提出或向上级安全监督机构反映。

第五章 安全生产规程制度

第二十九条 各企业应全面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措施等,并根据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或补充规定,且不得与上级规定相抵触,不得低于上级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 二级单位应建立与授权职能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过程控制以及考核、信息报送等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第三十一条 基层企业应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

(一)根据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厂商的说明书,编制企业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制度,经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二)根据上级颁发的检修管理办法、技术监督制度,制定本企业的检修管理、技术监督等制度;根据典型技术规程和设备制造说明,编制主、辅设备的检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经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三)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和企业所在电网的电力调度机构颁发的调度规程,编制本企业的调度规程,经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四)针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爆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应按照有关要求履行两票等许可手续,必要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监督执行。

(五)应制定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带班)制度和重大作业到位制度。

(六)结合综合产业特点,编制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规程、办法。

第三十二条 基层企业应及时复查、修订现场规程、制度,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一)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设备系统变动、本企业事故防范措施需要时,应及时对现场规程进行补充或对有关条文进行修订,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二)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不需修订的,也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并通知有关人员。

(三)现场规程宜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批并印发。

第三十三条 基层企业应每年公布现行有效的上级规程制度和企业规程制度清单,并按清单配齐各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程制度。

第三十四条 基层企业应执行各项技术监督规程、标准,充分发挥技术监督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十五条 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列支)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第六章 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第三十六条 二级单位应每年根据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下达的反措要求,编制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指导各基层企业编制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第三十七条 基层企业反事故措施计划应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组织,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安监、工程(基建)、计划、工会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以安监、劳动人事、工会等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制定。

第三十八条 反事故措施计划应根据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需要消除的重大缺陷、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改进措施以及本企业事故防范对策进行编制。反事故措施计划应纳入检修、技改计划。

第三十九条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应根据国家、行业颁发的有关标准,从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等方面进行编制;项目安全施工措施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从作业方法、施工机具、工业卫生、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编制。

第四十条 安全性评价结果应作为制定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重要依据。防汛、抗震、防台风等应急预案所需项目,也应作为制定和修订反事故措施计划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 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所需资金应优先予以安排。

第四十二条 公司系统自上而下逐级监督、检查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落实。

安监部门监督本企业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实施,督促各部门(车间)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第七章 安全教育培训

第四十三条 各企业的其他形式用工、承包工程人员,其入厂安全教育和日常培训工作,应按照正式员工的要求进行,并纳入企业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应增强针对性,教材应简单易懂,便于执行。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能上岗。

第四十四条 各企业新入厂的生产人员(含实习、代培人员),必须经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工作。

第四十五条 新上岗(包括转岗)员工必须经过下列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一)运行人员(含调度、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产规程制度学习、现场见习和跟班实习。

(二)检修、试验人员(含技术人员),必须经过检修、试验规程学习和跟班实习。

(三)直接从事生产作业和操作人员,必须经监护作业、操作,通过综合测评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认定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四十六条 各企业在岗生产人员的培训:

(一)应定期对在岗生产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事故预想等现场培训活动。

(二)离开运行岗位连续3个月及以上的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熟悉设备系统、熟悉运行方式的跟班实习,并经《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工作。

(三)离开检修维护岗位连续3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必须经有关安全规程制度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工作。

(四)生产人员调换岗位、所操作设备或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必须进行适应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五)对于2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40MW及以上水电机组和220kV及以上升压站的主要岗位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仿真系统的培训。

(六)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员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七)从事、接触危险化学物品运输、管理、使用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掌握危险化学物品性质、有关技术要求、安全使用方法及事故应急处理。

(八)设备更新、改造等过程中,应对有关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其更新、改造后设备安全技术特性、操作方法和事故应急处理。

第四十七条 基层企业应开展班组长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做到每年轮训一遍。第四十八条 各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排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第四十九条 各企业新任命的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应经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制度和岗位安全职责的学习,安排组织考试。

第五十条 安全生产法规、规程、制度等定期考试:

(一)各级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制度考试,合格后方能从事本岗工作。

(二)集团公司对二级单位总经理、副总经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考试。

(三)二级单位对所属企业正副职领导、正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每2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程制度的考试。

(四)各企业对部门、车间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并合格,对于特殊工种应按规定进行相应的特殊考试。

(五)基层企业对部门(车间)的运行、检修、施工、试验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并合格。

(六)上级安监部门根据情况对生产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考试情况进行抽查,如抽考成绩与定期考试成绩差距较大,应重新进行考试,并通报批评。

第五十一条 基层企业每年应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和单独巡视高压设备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以正式文件公布合格人员名单。

内人员有变更时,应及时书面通知相关部门。

第五十二条 各企业对违反规程制度造成事故、障碍的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责成其学习有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十三条 各企业应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典型事故案例编成教材,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

第五十四条 基层企业应运用安全录像、幻灯、电视、多媒体、广播、板报、实物、图片展览,以及安全知识考试、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全技术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形象化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五十五条 各企业职业培训应设安全技术专业、安全应急管理等课程。第五十六条 基层企业应建立员工安全档案。安全档案应包括员工基本情况、安全培训档案、违章档案、安全奖惩记录等内容。

基层企业应及时将员工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考试情况记录在案。对考试不合格者应限期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章 安全例行工作

第五十七条 班前会和班后会

班前会:接班(开工)前,结合当班运行方式和工作任务,作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交代注意事项。

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并做好记录。

第五十八条 安全日活动

班(组)每周或每个轮值进行一次安全日活动,活动内容应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并做好记录。

车间领导应参加并检查活动情况,对活动情况进行书面点评。

企业领导应分头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至少每月一次,并做好记录。第五十九条 安全分析会 各企业应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综合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总结事故教训及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采取预防事故的对策。月度安全分析会由各级行政正职主持。正职因故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分管副职主持。

第六十条 安全监督及安全网例会

二级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安全监督例会,由公司的安监部门负责人主持,所属发电企业的安监负责人参加。

基层企业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网例会,由安监部门负责人主持,安全网成员参加。

第六十一条 安委会会议

各企业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和精神要求,分析安全生产现状,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必要时可随时召开。

第六十二条 安全检查

各企业应根据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春、秋季为定期检查,另外结合防洪度汛、季节特点和事故规律,不定期进行检查。安全检查可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由二级单位组织区域内互查。集团公司组织督查或区域间互查。

安全检查前应编制“检查提纲”或“安全检查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检查内容以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程制度、查隐患、查落实为主,对查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实现闭环管理。第六十三条 安全简报

各企业应定期编写安全简报,编发不定期通报、快报,综合安全情况,分析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

安全简报每月一期。

第六十四条 安全性评价

基层企业应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自查评工作,每年至少一次,查隐患,定措施,抓整改。上级企业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性评价专家查评工作。

第六十五条 信息报送 坚持逐级报送原则,各企业应定期分析总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情况,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持续改进。坚持例行安全生产月报、应急季报制度,半年和总结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宜建立安全周报制度。

事故信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送。第六十六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

基层企业应落实设备管理、检修运行、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基层企业应根据实际,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等体系贯标、安全生产达标等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九章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④排查治理

第六十七条 各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建档、监控和治理工作机制,逐级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设备管理、安全监察等部门报告。第六十八条 各企业应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六十九条 基层企业应结合安全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登记,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各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第七十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⑤,由各企业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七十一条 各企业应加强对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预警;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十二条 由上级企业挂牌督办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由上级企业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章 安全文化

第七十三条 各企业应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第七十四条 安全文化体系构建从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安全制度、行为规范、作业环境等方面入手,突出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根本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显化于物。

第七十五条 基层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塑造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形成全员认同、共同遵守、符合单位实际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管理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第七十六条 各企业应倡扬“安全是第一责任、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的安全价值观,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第十一章 发(承)包工程和其他形式用工安全管理

第七十七条 各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建立发(承)包工程和其他形式用工管理制度,规范发(承)包合同和其他形式用工合同的形式和内容,明确应履行的审批程序和各有关方应承担的责任。

第七十八条 基层企业应规范和细化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流程,抓好动火、高空作业等现场安全关键节点控制,规范开展发(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

第七十九条 各企业对外企业(含本企业成立的独立法人的多经企业)发包工程项目必须依法签订工程合同;同时,发包方应与承包方签定安全管理协议,具体规定发包方与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作为合同的附件,否则不许开工。

第八十条 各企业在工程项目发包前必须指定部门对承包方资质和条件进行审查:

(一)有关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施工简历和近3年施工安全记录;法律法规有要求的,应检验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二)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和工人的技术业务素质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三)满足安全施工需要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涉及定期试验的工器具、绝缘用具、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应当由有检验、试验资质的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特殊作业还应具备相应许可证、特殊工种作业证等。

(四)具有两级及以上机构的承包方是否设有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并满足要求;施工队伍超过30人的是否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是否设有兼职安全员。

第八十一条 各企业作为发包方,应履行以下安全职责:

(一)对承包方的资质进行审查,确定其符合本规定第八十条所列条件。

(二)开工前对承包方负责人、安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应工种和作业的安全培训,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或资料。

(三)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或其他区域)内作业,如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容易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发包方应事先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承包方做好危险点分析,制定安全措施,经发包方安全监督、生产技术部门审查合格后监督实施,以上内容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或资料。

(四)安排监护人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监护人应能胜任工作。严格履行工作许可制度。

(五)应经常检查施工作业现场,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直至停止其工作。

(六)发包工程中有多个承包方,发包方应与承包方签订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方负责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

(七)合同中应规定由发包方承担的有关安全、劳动保护等其他事宜。

第八十二条 各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企业或个人。

不得使用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施工的承包商,杜绝使用无资质、假冒资质、借用资质的分包商。

第八十三条 在公司系统承包电力生产检修等工作的承包方、发包方,必须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水力机械部分)工作票制度及有关要求。长期承包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应对其承包方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后公布其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

第八十四条 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发包方可以预留一定比例的安全施工保证金。在发生由承包方责任引起的事故时,由发包方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确定安全施工保证金的扣除比例。

第八十五条 因外来承包方责任在本企业管理区域内造成发包方设备事故的,责任归属(统计)为发包方,并由发包方负责调查、统计上报。发包方根据合同对承包方进行处罚。

第八十六条 外来承包方在本企业管理区域内发生人身事故,发包方必须立即逐级向集团公司报告。责任归属依据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调查结论确定。

第八十七条 基层企业的车间(工地、工区)、班组禁止作为工程的发(承)包方向外发(承)包工程项目。基层企业外出承包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发包方和本企业安全标准和制度,配备专职安监人员,实施规范管理。

第八十八条 各企业主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应具备相应资质并依法签定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并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了解所承包工程的生产和工艺流程特点,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进行查找和辩识,并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要求发包方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提供相关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检测评估报告。

(三)检查作业现场的各项劳动防护措施、安全措施,使之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四)根据需要,向发包方提出必须的配合工作要求。第八十九条 各企业的其他形式用工安全管理

(一)各类形式用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规程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或佩戴标志上岗,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必须等同于正式员工对待。

(二)分散到车间、班组参加生产工作时,由所在的车间、班组负责人承担其安全管理责任。

(三)从事有危险的工作时,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和监护下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条件下指派其他形式用工或外来人员单独从事有危险的工作。

(四)各类形式用工的安全管理、事故统计、考核与固定职工同等对待,其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与固定职工相同。

(五)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企业,必须与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劳务派遣企业应具有一定事故伤害赔偿能力。

(六)短期用工应主要从事服务性和生产辅助性岗位工作。其他形式用工从事主业核定的岗位时,应按照规定经安全技能和专业技术考试考核合格后,确认胜任本岗位工作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章 消防和交通安全

第九十条 各企业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各级人员消防责任制。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员、义务消防队员共同负责的义务消防队,负责消防安全。

第九十一条 基层企业应健全消防制度,强化消防监督管理,不断改善消防条件,防止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第九十二条 基层企业应规范防火重点部位管理和消防器材的配备及定置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有灭火方案;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应立案限期整改。

第九十三条 基层企业应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围绕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四个能力”,有重点地开展各级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九十四条 各企业应全面落实各级交通安全责任制,建立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交通安全责任制和目标管理机制。

第九十五条 各企业专(兼)职驾驶员实行考核上岗,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对非专职司机驾驶公车,实行“准驾证”制度。

第九十六条 机动车辆的技术状况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安全装置完善可靠,并建立健全档案及有关台帐。

第九十七条 各企业应针对恶劣天气条件行车安全,以及通勤车交通安全等重点工作,落实专项制度措施。

第十三章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

第九十八条 各企业应执行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使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采取控制措施,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九十九条 基层企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并督促、教育、指导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第一百条 基层企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更换,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第一百零一条 基层企业应加强职业病防治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第一百零二条 基层企业应在存有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设备设施检检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第十四章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第一百零三条 基层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所属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二级单位重点督促落实制度措施落实情况。

第一百零四条 基层企业应按照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对于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核销。

第一百零五条 基层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要求,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抄报集团公司、二级单位。

第一百零六条 基层企业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并做好记录。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应立即整改;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期限等;整改期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一百零七条 基层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备案。

第一百零八条 基层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重大危险源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等。将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企业和人员。

第十五章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第一百零九条 各企业应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工作。

第一百一十条 各企业应辨识潜在的事故和灾害情况,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与监控,针对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火灾、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发展和处理的全过程。

(一)二级单位制定覆盖全区域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二)基层企业应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现场处置方案也可编入现场工作规程。

(三)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岗位应有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应实行牌板化管理。

第一百一十一条 各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各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第一百一十三条 各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实时动态预警。遇重大危险源失控或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事故苗头时,应当立即预警预报,组织撤离人员、停止运行、加强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扩大。

第一百一十四条 各企业每年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修改变动情况,安全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应急预案演练及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等,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向有关部门或企业通知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按照有关程序备案。

第一百一十五条 应急预案由本企业分管负责人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第一百一十六条 应急预案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备案制度。基层企业应急预案报二级单位备案,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报集团公司备案。地方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二级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区域安全生产综合事故(事件)演练。

各企业依据预案管理规定,每两年对本企业所有预案演练一遍。生产现场重要岗位每半年对现场处置方案全面演练一遍。

演习应注重实效,有针对性,综合采用桌面推演、功能演练(单项演练)、全面演练等多种方式,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完善预案。

第十六章 境外企业安全生产

第一百一十八条 境外企业上级单位应督促境外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做好各项安全措施,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

第一百一十九条 境外企业安全生产绩效纳入二级单位安全目标和责任制管理。

第一百二十条 境外企业应落实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遵守项目东道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 有关企业应加强出国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从事高危行业的作业人员,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使用东道国的劳务人员时,东道国安全生产标准低于我方的,应按照我方标准进行教育和培训。

第一百二十二条 境外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在逐级向上级企业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向驻外使领馆报告,在使领馆和上级公司的领导下,做好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十七章 反违章管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基层企业应树立“违章就是事故”和“反违章是员工基本技能”的观念,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生产副职为副组长,成员由总工、副总、各职能部室、工会负责人组成的反违章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反违章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一百二十四条 基层企业完善反违章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无违章创建活动。建立厂、车间(含长期承包单位人员)、班组(含长期承包单位班组)三级“违章档案”,如实记录各级人员的违章及考核情况,并作为安全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厂、车间两级设立“违章曝光栏”,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第一百二十五条 基层企业反违章工作应克服“以罚代管”和“只罚不管”的做法,对各类违章都应通过“教育、曝光、处罚、整改”四个步骤进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并落实防范措施。在对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和原因查找时,必须对存在的违章现象进行分析。

第一百二十六条 各企业应落实各部门职责,有针对性开展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治理工作,努力消除习惯性违章。

第一百二十七条 反违章管理应实行违章联责追究制,除追究违章当事人责任外,还应对其上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所负有监督、监护、检查、验收不到位的责任进行追究。

对发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章,应追究本企业相关部门(车间)、班组或人员的连带责任。

第十八章 事故调查处理

第一百二十八条 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后,应立即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按资产或管理关系逐级汇报至集团公司,每级汇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小时。设备事故、影响供热事故以及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每级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至企业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政府部门。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原因不清楚不放过,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第一百三十条 事故报告、报表的报送工作按照分级管理、逐级上报的原则执行。要按照规定的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报告方式、报告对象等要求,及时、完整、客观地报告事故,不得瞒报、漏报、谎报、迟报。

第一百三十一条 发生事故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坚守岗位,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一百三十二条 二级单位应组织所属基层企业制定设备一、二类障碍以及异常、严重未遂和未遂的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

第十九章 奖 惩

第一百三十三条 各企业对管理区域内承包方、承租方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统一协调管理责任,视事故责任归属情况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三十四条 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对安全生产工作严重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后果的企业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五条 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基层企业应每年对上一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二十章 附 则

第一百三十六条 本规定用于规定集团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关系,不作为处理和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

第一百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解释。原2005年11月14日颁发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A版)》(中国华电生〔2005〕1375号)同时废止。

术 语

①安全生产标准化: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②电力生产类企业:指以从事发电、供热以及与之有关的检修、维护、试验、电力设计、技术服务、设备制造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以及与上述企业有管理关系和资产关系的企业。

③其他形式用工:指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短期用工、借工等用工形式。

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⑤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⑥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篇: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加强“中国华电”企业形象建设与管理,持续提高“中国华电”的认知度、美誉度与和谐度,建立并维护集团公司与各类公众之间积极、有效的公共关系,根据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工作主要包括新闻宣传管理、企业形象管理、重大公关活动管理等。

第三条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有关的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同行企业、新闻媒体、合作伙伴、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等。

第四条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工作由总经理工作部(办公厅)归口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及集团公司所属全资企业、内部核算单位、控股企业(统称有关企业,下同)。

第六条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重视公共关系工作,在经费、组织、人员等方面充分保障,相关经费列入预算。

第二章新闻宣传管理

第七条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大局和中心工作。

第八条新闻发布会

(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为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集团公司的新闻发布会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组织,由集团公司领导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及经集团公司领导授权的部门负责人发布新闻。

(二)以集团公司名义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须由有关部门、分支机构或有关企业提出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的申请,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审核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由总经理工作部会同有关部门、分支机构或有关企业共同组织,有关部门、分支机构或有关企业负责人出面发布新闻。

(三)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举办新闻发布会,内容涉及重大问题,关系集团公司形象的,须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审核批准。

第九条接待记者采访

(一)集团公司本部接待新闻记者采访,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统一安排。涉及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采访,由总经理工作部报集团公司领导批准。

(二)接待国外新闻单位记者采访、约稿,按照外交外发〔1992〕7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采访一律不得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四)总经理工作部在记者发稿前对有关清样进行必要的核校。

第十条集团公司主管的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归口总经理工作部管理。集团公司本部媒体由总经理工作部主办。

第十一条集团公司在各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设立记者站,作为集团公司派驻的新闻宣传机构。记者站在业务上受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领导,在行政上受所在单位管理。

第十二条新闻信息的审核

(一)集团公司对新闻和信息发布实行分级审核制度。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是本部联系新闻媒体的归口管理部门。本部其他部门需要联系新闻媒体发布新闻、信息以及其他宣传、理论文章时,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总经理工作部审核确认,由总经理工作部归口对外发布。重要新闻、信息以及其他宣传、理论文章须经总经理工作部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发布。

(二)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上报集团公司或对外发布的新闻、信息以及其他宣传、理论文章,该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行政负责人对其负终审责任。

(三)在新闻媒体发布新闻和信息,凡属下列情况者,必须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审核: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讲话的新闻及信息;以集团公司名义发布的重要新闻及信息或涉及集团公司领导活动、讲话的新闻及信息;对集团公司有重要影响、涉及集团公司重大举措或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及信息。

(四)凡对外发布、提供公司系统的统计数据,一律以集团公司计划发展部提供的数据为准,其他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提供和使用与其不一致的数据。

(五)新闻及信息一经发布,必须同时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备案,以便查询。

(六)有关企业在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及信息中首次出现本企业名称时,必须使用工商注册登记的规范全称。

(七)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在中央各新闻媒体、港澳台以及国外新闻媒体发布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宣传、主办或协办以及其他形式的付费宣传,必须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审核备案。

(八)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自办的报纸、期刊、视音频作品及其他重要出版物,必须自出版之日起10日内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第十三条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要保持对舆论环境和新闻报道的准确监测,对重大负面新闻报道要正确应对,并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第三章企业形象管理

第十四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之一,对“中国华电”形象的建设和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十五条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是规范企业对内、对外形象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集团公司塑造和管理企业形象的基本依据。

第十六条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要按照中国华电总〔2003〕250号文件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标志许可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全面、准确、严格按照VI手册的规定推广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

第四章重大公关活动管理

第十七条重大公关活动特指企业根据改善生产经营与发展环境的需要,采取措施创造良好公共关系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包括展览展示活动、庆典活动、赞助活动、联谊活动等形式。

第十八条公共关系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和企业的中心工作进行,活动中要规范应用集团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第十九条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组织的重大公关活动,要在策划阶段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备案;举办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涉及“中国华电”形象的大型公关活动,须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审核。

第二十条分支机构和有关企业重要公共关系活动的文字、照片、音像资料,必须自活动结束之日起10日内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保密要求

第二十一条加强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对机密信息要按照资料密级,分层次专人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有关信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有关信息从事侵害集团公司和企业利益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保密工作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及相关部门共同监督。对发生的失密、泄密事件要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集团公司颁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四条集团公司原有的公共关系工作有关管理办法,有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11

附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热能可靠供应,保护国家资产和投资者权益免遭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 各企业应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系统完善、层次清晰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两个体系的作用。

第四条 各企业应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

第五篇: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规定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创建“安全型、管理型、效益型、创新型、和谐型”(以下简称“五型”)班组,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公司战略为统领,健全组织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实效。

第三条班组建设要重点抓好基础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对标与节能管理、教育培训管理、民主管理等工作。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四条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第五条集团公司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公司系统的班组建设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有关班组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

2、负责批准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规定及相关制度;

3、负责批准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奖惩方案等。

第六条集团公司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负责公司系统班组建设的具体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班组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等,组织制定和完善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

2、负责组织建立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体系,检查、监督、指导分支机构及基层企业的班组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分支机构及基层企业在创建“五型”班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负责安排与布置班组建设与管理评价工作,定期发布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信息;

4、负责组织召开公司系统班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班组建设与管理经验,表彰先进等。第七条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对班组建设实行业务指导。

1、安全生产部牵头负责公司系统班组建设工作,主要负责班组建设中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节能降耗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对标管理等工作。

2、政治工作部主要负责班组建设中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班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工作。

3、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班组建设中的技术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4、科技环保部主要负责班组建设中的科技进步、创新创效及环保工作等。

5、其它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第八条各分支机构对本区域班组建设工作负总责。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对所属单位班组建设工作作出安排,推动本区域班组建设协调开展。各分支机构应成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支机构领导担任,明确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班组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班组建设工作。

第九条基层企业是班组建设工作的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要着重抓好班组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凡设立班组的企业应成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总经理(或厂长)担任,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班组建设管理网络,明确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班组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班组建设工作。各基层企业要为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和资金支持。第三章班组的设立与结构 第十条各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本着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设立班组。第十一条班组设一名班组长,按需要可以设副班组长和技术负责人。班组长是完成班组基本任务的第一负责人。

第十二条班组要建立健全班委会,班委会一般由班组长、副班组长、技术负责人和党小组长、工会小组长、团小组长组成。

第十三条班组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和班组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设立兼职的安全员,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兼职的技术培训员、政治宣传员、考勤员、材料员等(简称“五大员”),在班组长领导下参与班组管理工作。第四章班组的基本任务与主要工作 第十四条班组的基本任务

根据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和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安全、文明、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任务。第十五条班组的主要工作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各项规定,确保生产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

2、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日有布置、周有安排、月有计划和总结。

3、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具体责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凭证、台帐、报表和信息反馈工作;实行定置管理,物品摆放有序,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4、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等活动。

5、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加强物资、费用、劳动定额管理,提高班组的经营管理水平。

6、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倡导技能优先,促进岗位成才,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实行民主管理,关心员工生活,营造和谐的班组工作氛围。

第五章班组长的条件与职责 第十六条班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1、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道德品质。

3、有处处做表率、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4、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

5、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既懂管理,又会做思想工作,能全面落实班组各项工作。第十七条班组长的职责 1、组织带领员工搞好本班组的生产、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贯彻执行企业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按期组织安全活动,组织制定现场应急预案,正确处置突发事件并及时上报。坚持对违章及不安全事件“四不放过”的原则,保证安全生产。

3、落实班组经济责任制,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节能降耗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4、搞好文明生产,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使所管辖设备完好、整洁、标志齐全,并搞好班容班貌建设。

5、抓好岗位技术培训,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6、推行现代化管理,组织开展对标管理、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

7、做好考核和奖金分配工作,做到考勤、考核、分配三公开。

8、做好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班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及时化解成员间矛盾和问题。实行民主管理,每月班务会向本班组员工报告一次班组工作,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开展班组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班组工作氛围。第六章班组基础管理

第十八条班组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标准,实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统计、分析各种定额执行情况,加强班组经济核算。

3、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按照计量法规采集数据,正确使用、妥善保管所辖的各种计量仪器仪表和度量衡器具,定期检验,确保计量准确可靠。

4、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台帐的填写、保管和传递,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供所需的资料和数据。

5、搞好岗位培训工作,经常开展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岗位练兵等,不断提高班组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第十九条 班组应有以下基本记录:

1、班组工作日志(含班组长工作日志、班委会记录、班前会班后会记录、民主管理记录)。

2、安全活动记录。

3、教育培训记录(含政治学习、技术培训记录)。

4、经济责任制考核记录。

第二十条班组应根据上级规定和实际需要,配齐必备的最新版标准、规程、制度,并确保班组成员有获取相关标准、规程、制度的渠道。

第二十一条 专业管理的有关台帐、记录、图表、图纸、资料等按上级统一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立。

第二十二条 班组各种台帐、记录要求整洁、内容完整、填写不漏项、数据真实准确、字迹工整。

第二十三条各企业要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班组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要创造条件建立班组管理电子记录、台帐(或班组管理计算机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班组管理效率和水平。各种台帐、记录的电子文档只要符合上级统一要求,则与纸质资料同等有效。

第七章班组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条企业的车间(分场、公司)要与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建立相应的考评奖惩机制,班组要制定具体的安全目标及保障措施,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第二十五条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不断增强全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班组不发生未遂和异常,个人实现无违章和“三不伤害”目标,确保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无违章班组”目标。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工作现场要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坚持班前会、班后会和安全日活动,坚持对违章及不安全事件“四不放过”原则。第二十七条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按照要求开展安全性评价,落实“两措”计划和安全性评价整改措施,搞好各项安全大检查,积极开展查禁违章工作。

第二十八条班组应制定或配备与本班组生产现场密切相关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如人身伤害、分管设备异常或损坏、火灾、防范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置方案),有关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按照要求组织或参加演练,做好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中有关人员、物资、器材的落实工作。

班组人员应掌握与本岗位有关的应急知识和技能,现场工作人员应掌握紧急救护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并经过模拟培训和考核合格。第八章班组生产管理

第二十九条 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生产管理的规定,合理、科学地安排生产,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第三十条 生产现场管理要做到文明生产、秩序井然、物放有序、工完料净场地清。第三十一条 设备管理要建立健全设备分工责任制,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提高设备完好率;执行有关标准、规程,树立良好的工艺作风,提高设备消缺质量。

第三十二条运行班组要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和各专业技术规定,勤检查、勤调整,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第三十三条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第三十四条要搞好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的管理工作,发放(借用)手续健全,做到帐、卡、物相符。

第九章班组对标与节能管理

第三十五条要将对标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贯穿到班组建设的实践中,做到对标管理与日常班组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

第三十六条要认真总结在基础管理、安全管理、作业控制、现场培训、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对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的对标管理机制。

第三十七条企业要创造条件增强班组间的学习和交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总结班组管理的典型经验,提炼最佳实践,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班组管理工作。第三十八条要按照集团公司节能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评价工作,查找分析班组所管辖设备系统及管理工作存在的节能潜力,制订整改措施,不断提升班组节能管理水平。第三十九条班组节能管理要从基本工序、基本操作的每个细节做起,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一克煤、一张纸、一块布”,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真正把节能降耗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四十条要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十章班组教育培训管理

第四十一条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把班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规划,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第四十二条要强化现场和技能培训,培养技术能手,积极开展一专多能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创新能力。第四十三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案,明确教育培训内容和要求。有关教育培训方法、时间、内容、考试、考核等要按照集团公司有关教育培训规定和要求统一规范。

第四十四条要认真组织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加强法纪教育,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法纪意识。

第四十五条应积极组织开展岗位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对新进的员工、调换工种岗位人员等,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第十一章班组民主管理

第四十六条 班组要加强民主管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十七条 班组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班组民主生活会、班务会和班务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班务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班务会的主要内容是:

1、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企业职代会的有关决议。

2、听取班长工作情况汇报,安排班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讨论通过班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通报奖金分配等有关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4、研究、反映班组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等问题。第四十八条班组应实行班务公开,增强班组工作透明度。班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经济责任制考核结果、考勤结果、推优评先情况、班组费用使用情况等。

第四十九条班组要根据《华电宪章》和本企业文化,积极开展班组文化建设。第十二章检查与考评

第五十条集团公司班组建设考评实行三级考评和动态管理。

(一)各基层企业原则上每季度自行组织一次班组建设检查与初评,年终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自查报告,报送分支机构。

(二)各分支机构每年年底前对所属企业班组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一次全面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初步认定集团公司“五型”优秀班组和“五型”达标班组,报送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集团公司每两年组织一次班组建设考评工作,评选表彰集团公司系统“班组建设先进单位”和“五型”标杆班组,授予奖牌证书,给予物质奖励。评选标准及考核办法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见附件)执行。第五十一条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先进单位、“五型”班组必备条件。

(一)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先进单位。

1、重视班组建设,班组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健全;

2、班组的设置科学合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

3、班组建设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专责人;

4、完成安全控制目标;

5、未发生员工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事件(即无员工受刑事拘留及以上处罚和行政警告及以上处分,下同);未发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6、经营状况良好,完成所承担的利润目标任务;

7、所有班组对照《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考评项目总分达到150分、各考评要素得分率达到75%。

(二)集团公司“五型”达标班组。

1、班组组织健全;

2、基础工作扎实;

3、实行班务公开;

4、完成生产(经营)任务;

5、考核期内完成安全控制目标;

6、考核期内无员工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事件;

7、考核期内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事件;

8、考核期内无参加非法组织的人员;

9、对照《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考核期内考评项目总分不低于140分、各考评要素得分率不低于70%。

(三)集团公司“五型”优秀班组。

1、已被评为集团公司“五型”达标班组;

2、对照《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考核期内考评项目总分不低于160分、各考评要素得分率不低于80%。

(四)集团公司“五型”标杆班组

1、已被评为集团公司“五型”优秀班组;

2、对照《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考核期内考评项目总分不低于180分、各考评要素得分率不低于90%。

第五十二条各分支机构、基层企业要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班组建设评先树优活动,不断完善评优机制,丰富活动载体,提高活动实效。第十三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

各分支机构、基层发电企业要依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措施。第五十四条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第五十五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附表: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五型”班组考评细则(试行)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基础分

考评标准

总考评分

200

安全型班组考评要素

1.1

安全生产

1、岗位安全责任制齐全,并有效落实。

2、安全规程、制度齐全完善。

3、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不发生指挥性违章、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4、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5、全面落实“两措”计划,按规定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活动,落实各项整改工作。

6、实现班组安全控制目标:不发生未遂和异常,个人无违章、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7、特种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8、分管设备及区域,消防器具按规定配置齐全,定期检查试验,合格完好;安全设施及有关措施符合规定要求。

9、安全工器具定期检验,有检验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10、坚持每周安全日活动,记录齐全。

11、与工作有关的安全生产预案、现场应急方案符合要求,齐全、有效。

1、班组无岗位安全责任制扣5分;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扣3分。

2、无安全培训计划扣1分,有计划未执行扣0.5分。

3、发生指挥性违章、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每处各扣5分。违反劳动纪律每人次扣1分。

4、“两票”一份不合格扣5分。“两措”计划未按时完成或无延期审批手续,每项扣5分。

5、不按规定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工作扣5分;整改项目低于规定要求,每低于1%扣1分;

6、过期消防器材未及时更换扣1分;安全设施达不到规定要求每处扣1分。

7、特种岗位无证上岗每人次扣1分。安全工器具没有定期检验、无检验合格报告、无合格证每件扣1分。

8、安全日活动每少一次扣5分。

9、未实现班组安全目标,扣50分。

10、预案和应急方案每少1份扣5分。

1.2

文明生产

1、所管辖场地做到“四无”(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水、无油迹),“四全”(安全遮拦全、沟道盖板全、设备标志全、照明设施全)。

2、检修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坚持文明施工,检修和消缺要做到“三齐”(拆下的部件摆整齐、检修机具放整齐、材料备品搁整齐),“三不乱”(电线不乱拉、管材不乱放、杂物不乱丢)。

4、所管辖卫生区清洁,无卫生死角。

5、员工着装符合安全、卫生、劳动防护要求。

1、所管辖场地未达到“四无、四全”要求,每处扣0.5分。

2、检修现场完工后不符合要求,每处扣1分。

3、未做到“三齐、三不乱”,每处扣0.5分。

4、所管辖卫生区不符合规定要求,每一处扣1分。

5、进入生产现场不符合安全、卫生、劳动防护规定要求,每人次扣1分。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基础分

考评标准

管理型班组考评要素

2.1

组织建设

1、按规定设立班委会,明确职责。

2、每月召开一次班委会。

3、按规定设立班组五大员(安全员、技术培训员、政治宣传员、考勤员、材料员),明确责任,发挥作用。

1、未设立班委会,扣2分;班委会成员职责不明确扣0.5分。

2、每少开一次班委会扣1分;会议内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未设立班组五大员(专职或兼职)扣3分;作用发挥不好,扣2分。

2.2

规章制度

1、依据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

2、建立健全符合班组实际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节能管理、民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3、按照厂(公司)经济责任制(业绩)考核办法的要求,建立班组奖金考核分配办法。

1、未按岗位设置明确工作职责扣1分。

2、规章制度不齐全,每少一种扣1分。

3、未建立班组奖金考核分配办法扣1分;执行不到位,每次扣2分。

2.3

基础资料

1、设立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教育培训记录、经济责任制考核记录,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2、规程、图纸、资料、台帐齐全,保存完好。

3、原始记录数据、事件真实准确,保存完整。

1、每缺一种记录扣1分,每少一次记录扣0.5分。

2、规程、图纸、资料、台帐资料,每少一种扣1分。

3、原始记录不真实准确,每一项扣1分,保存不完整每发现一处扣1分。

2.4

生产管理

1、设备分工明确。

2、严格执行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不发生违反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的事件。

3、坚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制度,所辖设备保持完好。

4、坚持班前、班后会和运行交接班制度。

5、坚持设备定期切换制度。

6、专用工具、起重工器具要做到定期检验与试验。

7、按期完成设备检修任务。

8、严格执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缺陷。

9、运行调整做到勤检查、勤调整,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

1、无设备分工扣2分。

2、发生违反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的事件,每件次扣10分。

3、发生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切换设备、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现象,每次扣1分。

4、设备完好率100%,每降低1%扣0.5分。专用工具、起重工器具未经检验、试验使用,每台件扣1分。

5、检修项目漏项、质监项目漏点,每项扣1分。

6、设备消缺超时,每次扣1分;缺陷发现不及时每次扣1分。发生重复消缺,每次扣2分。

7、发生运行参数(指标)超标事件,每件次扣2分。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基础分

考评标准

效益型班组考评要素

3.1

对标管理

1、根据集团公司对标管理的要求制订班组对标管理体系、计划和措施。

2、通过对标管理,树立对标意识,明确在班组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制订整改措施。

1、无对标管理体系、计划和措施,扣5分;每少一项扣1分;

2、对标管理整改措施不落实,每项扣1分。

3.2

节能管理

1、认真执行上级、厂(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养成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和一克煤的良好习惯。

2、认真落实管理型、技改型节能技术措施,达到预期目标。

3、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定期开展节能评价,查找分析班组管辖设备、系统及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

1、有长流水、长明灯、长冒汽等浪费现象,每发生一次扣1分。

2、管理型、技改型节能技术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

3、未开展节能评价扣5分;未制订整改措施扣5分;整改措施不落实每项扣1分;整改措施达不到预期目的,每项扣1分。

3.3

降本增效活动

1、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2、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活动。

1、未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扣3分。

2、未开展“五小”竞赛活动扣2分。

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基础分

考评标准

创新型班组考评要素 4.1

教育培训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建立有利于员工学习成长和展示才华的教育培训制度。

3、根据班组特点,编制班组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4、技术问答、技术讲课、现场考问等每月不少于一次。

5、运行班组每月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注重实效。

6、针对提高员工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开展常规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40学时。

1、无班组教育培训制度扣2分。

2、无教育培训计划扣2分,未完成培训计划,每缺1人次(或项次)扣0.5分。

3、每少一人次技术问答、技术讲课、现场考问扣0.5分。

4、每少一次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扣2分。

5、常规培训每少1学时扣0.5分。

4.2

技术比武

针对班组特点,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一次。

不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扣5分。

4.3

技术创新

按照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要求,以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为着眼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活动。

未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活动扣5分。序号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基础分

考评标准

和谐型班组考评要素

5.1 民主管理

1、根据厂务公开管理的有关要求,做好班务公开。

2、每月召开一次班务会,由班长向全体员工汇报班组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下月工作。

3、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4、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班组长。

5、坚持政治学习,坚持学法守法,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各种规章制度,无员工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事件。

6、开展班组文化建设。

1、班务公开执行不好,每项扣1分。

2、班务会每少开一次,扣2分;会议内容不符合要求每次扣1分。

3、民主生活会每少开一次扣2分;会议内容不符合每次要求扣1分。

4、没进行班组长评议扣1分。

5、发生员工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事件,扣20分。

5.2

班容班貌

1、所在场所达到“五净”(门窗、桌椅、文件橱、地面和墙壁洁净)、“五齐”(桌椅摆放、更衣橱、资料工具柜摆放、桌面用品摆放和橱桌内物品摆放整齐)。

2、实行定置管理,各种工器具及物品、材料定置摆放,存放有序。

1、“五净、五齐”有一项(处)未达到要求扣1分。

2、未实行定置管理扣5分。工器具及物品、材料有一处未定置摆放扣1分。

注:

1、考评时,若无此项或无扣分因素,则得该项基础分;若有扣分因素,则按照考评标准扣分,扣完基础分为止。

2、符合以下条件可加分,但累计加分值最高不超过40分。加分时,同一加分项只按获得的最高荣誉(或奖励)给予加分,而不重复加分。

(1)班组成员获得集团公司员工技能大赛金、银、铜奖,每人次分别加3、2、1分;在中央企业或全国员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每人次加8分,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每人次加5分。

(2)班组QC活动成果获得国优每项加8分,获得部优每项加5分。

(3)班组成员积极参与完成集团公司立项的科技进步或创新创效项目,每人次加1分;项目获得集团公司表彰奖励,每人次加2分;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每人次加4分。(4)班组在考评期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每项加5分;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每项加8分。

下载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电生[2009]879号: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电企业供热安全可靠性评价工作规定(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