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

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

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为保证辖区居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分队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采暖供热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力量260人次、执法车辆59台次、解决采暖不达标问题3起、走访小区35个、走访居民家中126户。

一、深入社区和供暖单位开展法规宣传。利用社区大讲堂向社区居民,宣讲供热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供暖采暖双方的权利、义务;引导供暖企业认真遵守《北京市供暖采暖管理办法》,采取合法手段应对供暖纠纷;引导居民履行相关法定义务,规范使用室内供热设施,避免擅自拆改等影响采暖行为;并向社区居民宣传城管在供采暖工作中的执法职能和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同时告诉居民如遇供热单位推迟、中止供热或提前结束供热问题,可以拨打96310城热线进行举报。

二、走访辖区供暖中心、换热站,对各供暖单位供热设施开展安全巡检,对储油、储煤防尘措施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一一检查。

三、加强对供暖区域巡查力度,逐一排查危害、损坏供热设施问题,发现问题隐患后,及时联系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立即进行整改。

四、与供暖主管部门建立沟通联动,并根据高发、难点问题,研究、制定供暖专项应急预案,保障今冬供暖准备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什刹海一分队

2013-3-15

第二篇:论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论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论文提要: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促进和加强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不仅关系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不仅关系政法干部队伍的形象,而且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公正廉洁执法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问题,来分析如何更好的保障和提高公正廉洁执法。

一、公正廉洁执法的意义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司法执法机关共同的责任,更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功德无量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公正廉洁执法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是党对政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系,更是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期盼,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正人先正己,政法机关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理直气壮地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公正廉洁执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党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和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是执法机关追求的永恒目标。公正廉洁执法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法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基础,加强政法工作必须注重从队伍建设着眼,从抓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入手,只有把政法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才能真正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1)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

二、公正廉洁执法的形势与挑战依然严峻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心所向,理所应当,然而,目前政法机关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却不容乐观,甚至是十分严峻的。

(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越来越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有了极大的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给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实现共赢、双赢和多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气却增加了。因此,摆在政法机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相反地,如果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对各种社会不公熟视无睹,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政法干警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试图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愈来愈重视;对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社会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2)政法机关必须注重全面认识

和深刻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对保障合法权益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正确运用法律途径,依法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各项权益。

(三)、执法相对条件落后,执法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到执法机关办事常遇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还有的执法人员素质低下,贪图享乐,吃请受贿。为一些违法者逃脱法律的制裁,成了金钱和人情的俘虏,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近几年的学历教育对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审判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如果法官不能依法正确行使,就不能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有的法官尽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但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依然不能保证实体裁判的公正。还有少数法官职业道德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搞权钱交易破坏了司法公正,这种情况尽管为数甚少,但严重败坏了法院声誉和法官形象,极大地损毁了法制的权威性,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法院案件数量和难度的不断上升与法官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的法官疏于学习,不注重了解和接受先进文化和司法理念,凭老经验、老方法办案;有的法官思维空间狭窄,工作方法简单,难以应付复杂案件;有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民事轻刑事、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的思想。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司法的实体和程序

(四)、缺乏独立的人事权,法院不能确保进入人员的素质

在近年来司法制度的改革中,法官职业准入是改革度最大,取得效果最明显的制度。首先,国家司法考试的实行,是法官职业化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次,法官法对法官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官遴选工作管理的加强,均大大增高了初任法官的素质。但是,由于法院实质上没有独立的人事权,许多地方强行向法院分配人员,致使《法官法》形同虚设。一方在,法院教育培养部门在探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现有法官的素质,另一方面,大量不符合法官条件的人员源源不断地进入法官队伍,使法院的教育培训陷入了“越培训不合格人员越多”的怪圈。

(五)、司法权的行政化使用,使法院不能专司审判

当地党政机关随意向法院分派各种任务抽调人员,(3)由于法院在经济上依赖和受制于地方政府,由此不少地方政府将法院视为政府的一职能部门,经常向法院分派各种任务,例如扶贫、各种专项治理等非法院业务性工作。各院常年抽调的人员接近在编人数的十分之而且有些分派任务,例如植树绿化、驻村扶贫等往往要进行许多天,不仅使干警保证不了办案时间,而且侵占了有限的办案经费。一方面是审判人员少,审判任务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审判人员不能从事真正的审判业务,形成法官“种了政府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局面。

三、如何保障与完善公正廉洁执法

(一)、法官要为民司法

法院必须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方针,一定要主动适应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执活动的环境,着力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创新制度规范建设,使各项廉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强化法院为大局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理清新思路,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为工作大局提供司法保障;不断增强法官的群众意识,坚持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爱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不断增强法院中广大法官的公平正义意识,坚持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另外还要创新法院文化建设,通过法院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打牢干警拒腐防变的能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要创新廉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阳光执法”,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审判程序、结果都要公之于

众,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法院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干警队伍在永葆先进性上取得新进步。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创新是关键,坚持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执法观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只要是能促进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效果的做法,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尝试。各级审判机关只要深刻理解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全面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就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法官要加强素质培养

法官具有稳定的地位便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按照许多学者的看法,法官在社会中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良好的投入,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法官的自尊感,对自身职业的珍惜以及对社会交往中教养的注重,而且有助于法官对自身公正、廉明形象的维护。(4)尤其是有助于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一看法是不无道理的。各国司法制度的立法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保障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各国普遍确立了法官保障体制。为解除法官后顾之优,使其不受外部干扰而依法独立行政审判权,规定了法官不得兼职,法官的高薪制和退休制。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法官的精英化之路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具有优良法律职业素养和品质的法官群体的恪尽职守和不懈的努力追求,加强法官教育培训,提高法官素质,促进法官司法观念的转变,是新世纪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法官做为社会正义的化身、“法律帝国”的君侯,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娴熟的裁判技能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及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以及自觉以法律概念进行思考、判断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法官在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法官应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

法官是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职业,其作为维护正义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承担的职责重大,可谓“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对法官职业道德显然不可仅采用一般公民的道德标准。法官应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其主要特征:一是人民性,即反映广大人民的需求,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官对法律的诚挚理解,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当事人权利给予充分的、最大限度的承认与保障”。二是社会性,即法官的道德价值取向,要体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科学性,即法官道德的原则和内涵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作为法官要完成法律所赋予的任务,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道德观,又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司法的公正,法院的权威,法官的威重,往往来自于法官的理想和信念。又总是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

(四)、法官必须加强廉政建设,作廉明法官

司法是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和灵魂。“审判公正是社会主义对审判的基本要求,是审判实现的根本目的。”(6)西方法谚曾云:“正义如果有声音的话,裁判才是正义的声音。”通过司法实现社会主义,正是法院、法官肩负的神圣而不容有任何沾污的使命,司法不公,将会使法律的价值面临毁灭的摧残。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的廉洁和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

在。我国社会已处于一个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推进的转型时期,而这种过渡一方面期望和追求司法公正,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干扰和阻碍司法公正。这一矛盾是主持正义的法官所无法回避的。法官常常成为各种腐蚀的攻击目标,这就要求法官保持高度的司法廉洁性,所谓“司法廉洁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只有坚定地保持司法的廉洁性,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才能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

(五)、走法官精英之路,为司法公正建立组织基础

法官队伍应当是一支真正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队伍。在少而精的基础上,应当努力提高法官的待遇,为公正司法建立物质基础。我国目前现有法官二十多万名,分布在全国两千多个法院之中。尽管各类案件的数量以每年约11%的比率增长,法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应当看到,我国现有的法官队伍同国外的法官数量相比,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可以说是相当庞大的。我们不妨以英美两国的法官数量比较。在英国,从中世纪王座法院设立开始至一八一三年,英国全国仅有法官数十名,到一九九六年,英国全国只有法官五百名左右,这支人数极少的队伍在数百年间大致完成了维护社会公正及发展普通法的历史使命。截止一九九七年,英国全职法官仅有964名,其中包括12名大法官,25名上诉审法官,95名高级法院法官,520名巡回法院法官,302名各地区法官,此外英国还有大约2000名兼职法官。如果按人口比例,英国大约每11万人中有一名全职法官,而在我国按人口比例的4.8万人中有一名全职法官。在我国,只有法官队伍的“少而精”,才能全面提高法院的素质和法官的社会地位,才可以对“少而精”的法官实行优厚的待遇,彻底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优,尤其是全面提高法官在社会中整体形象,增进司法的权威性。

理顺法院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形成审判工作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舆论对司法监督的目的与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和确保司法公正,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新闻媒体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改进和完善司法机制的良药和促进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调查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广泛的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只有公正无私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与效率。因此,一方面,应通过立法进一步促使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道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活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司法公正;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的压力和条件,逐步扩大审判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和擅于化解监督“窘境”,化害为利,使新闻舆论监督变成审判工作,实现司法公正的催化剂和助推剂,推动审判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廉洁公正执法是任重而道远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完美无缺,需要我们法律人更是要求我们执法者能够始终不渝的做到坚持廉洁公正的执法,为我国司法实践乃至整个司法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篇: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措施

还地桥执法大队行政执法工作经费保障措施

为提高依法行政执法水平和提高道路运输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执法工作中,特制定本措施。

一、行政执法经费的保障措施,要能够满足在执法过程中设施配备、执法人员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等经费需要。

二、执法工作经费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在安排经费预算时,优先安排行政执法工作经费,将全年经费预算的30%用于核心行政执法经费支出,使行政执法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

三、保证行政执法设备维修和购买

1、如需要购买比较大的执法设备器材,在年初预算时安排在项目资金预算中。

2、如需要购买的执法设备器材,大队无力解决的,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及时更换或维修不能保障执法工作正常运转的设备器材。

四、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1、大队每年要做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所需资金安排。

2、根据工作需要,大队认真安排好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工作。

3、按时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培训。

4、大队定期给执法人员配购培训资料,做好培训资料、报刊、教材的征订工作。

五、行政执法学习研究、外出交流规定

1、大队鼓励执法人员进行相关条例规章的讨论研究,发表和撰写相关执法工作论文,凡有发表登报或者报刊媒体的,进行经济奖励。

2、大队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执法管理人员到其他先进优秀的部门进行学习。

六、强化监督检查。为确保行政执法经费足额投入到执法工作中,大队将加大行政执法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行政执法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严禁挤占、挪用。

第四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程序

1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由两名以上劳动监察员共同进行,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说明身份。

2告知用人单位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方法,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并巡视劳动场所,制作调查笔录。

3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并经过审查由劳动监察机构确认有违法事实的,应当登记立案。登记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报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查批准。

4登记立案后,劳动监察机构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5承办人员完成调查取证后,应向劳动监察机构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案件处理报批表。

6对违法案件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根据及依法享有的权利。

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劳动监察处罚决定,并制作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

8劳动行政部门在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内,应当将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单位。

9劳动监察处罚决定送达后,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对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篇:浅谈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保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保障

浅谈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保障

摘 要近年来,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甚至暴力袭警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安状况日益复杂、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管理职能日趋扩大、公民对民警的期望增高等执法环境的各方面变化有关。也存在法律法规、执法对象、民警自身、机关内部问题、舆论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对此,本文试从执法环境角度入手,认为应该从改善公安工作外部环境、完善民警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规范新闻媒体相关宣传等方面加强对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保障。

关键词 公安民警 执法权益 执法环境

作者简介:殷文洁,行政管理硕士,铁道警察学院治安系助教,主要从事治安管理、警察管理、行政管理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159-02

公安执法环境是公安系统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公安民警从事治安行政管理以及预防、制止、惩治犯罪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近年来,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发展为暴力袭警,案件数量且呈日趋增多之势。因此,如何保障公安民警的生命安全、改善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是政法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公安执法环境的变化

(一)社会治安状况日益复杂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骚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全国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总数近三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88%,分别为:2009年总数是11752475起、2010年总数是12757660起、2011年总数是13165583起。同时,传统的犯罪手段依然被广泛使用,新型的犯罪手段也层出不穷。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给公安民警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所谓的“风险社会”的发展时期。该时期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中国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意外事故和灾变事件不断增加;二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参加人数、规模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而,影响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环境有恶化趋势。

(三)社会管理职能日趋扩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推动下,在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要求下,也要积极的做出调整。随着城市地缘的扩展、公共场所的增加、服务人群的增多,公安民警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展,面临的各种情景更为复杂,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扩大。

(四)公民对民警的期望增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觉醒,也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公民不仅要求公安民警做到有求必应,能够迅速出警、主持公平正义,切实维护自身利益,而且对公安民警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期望值的升高对公安民警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进度。

二、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

(一)暴力袭警问题突出

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遭受不法侵害,甚至进行暴力袭击的案件不断发生。暴力袭警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警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根据公安部的统计,2008年至2012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而1981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1286人,因公负伤164250人。”?纵观各类案件,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巡逻或执行盘查、检查、缉捕、押解等勤务过程中遭受暴力袭击。

(二)诬告陷害案件增多

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起责任倒查制度。这种制度的推行一方面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将公安工作更加透明的至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信件、电话等进行不实投诉。其目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要么为了发泄、威胁报复,干扰正常执法,要么为了逃避处罚故意诬告、陷害民警,给民警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往往被推到矛盾当中,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甚至有人借机煽动、拉拢、挑拨群众围攻执法民警。

(三)党政机关过多干预

部分地方党委、政府滥用警力、随意干预警察职权行使的现象严重,甚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指令派出所从事市容整治、计划生育等非警务性工作。有的地方政府在遇到群众性事件时,在没有细致做群众工作之前就指派公安机关强行处置;有的地方运用警力阻止群众的正常上访、信访等行为;有的地方动用警力阻碍记者采访,侵犯舆论监督权。公安民警被迫从事的这些非警务工作,客观上将民警至于与群众对立的各种矛盾冲突的第一线,是对民警警察职权的严重滥用,也增加了民警权益被侵犯的危险性。

(四)非警务类活动较多

“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和“有困难找警察”,这是公安机关大力向社会推行的承诺。广大群众一旦有事,如忘关水龙头、取钥匙等等,往往向公安民警求助。这类服务性非警务事务反映了老百姓对警察的信任,但也妨碍了公安机关的正常警务工作。同时,早在2006年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安一线民警的平均寿命只有48岁,樊京玉副局长表示,中青年民警积劳成疾,因病离世,已经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的普遍问题。

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执法对象因素

执法对象法律意识薄弱是影响整个社会的执法环境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些群众对法律一知半解,在违法后为了逃避责任和处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甚至不惜伤害民警的合法权益。也有些群众片面的理解公安机关的办案的程序,曲解“公正执法”,一味地认为与自己想法不符或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公正,进而不负责任的对民警的执法行为进行投诉,更有甚者对公安民警进行围攻、殴打,阻挠民警正当执法。另外,还有一些高危人群,他们对现实不满,仇视政府和社会,以暴力手段抗拒民警执法,公然与法律对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民警自身因素

公安民警作为执法主体,其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民警执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一,有的公安民警公仆意识淡薄,粗暴执法、方法单一,甚至出现执法不公、违法乱纪的现象。公安民警的这种恶劣行径降低了群众对警察的信任,以致于在某些情况下易被人煽动,参与围攻民警。其二,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存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的现象。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公安民警在工作中,除非明确规定带武器和警械,否则不愿意带武器和警械办案,在面对持有凶器的歹徒时,公安民警只能赤手空拳进行搏斗,极易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同时,公安民警实战技能也急需提高。公安民警的教育训练总体上,“量”不够足,“质”不够优,存在诸多问题。在执法时,出现动作不规范、进攻时机不利,缺乏技巧,甚至因为不明武器和警械的使用规定,出现有装备也不敢用的情况。

(三)机关内部因素

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内部也存在对公安民警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公安机关的领导过分强调执法为民,忽视民警的个体利益。特别是在民警遭到不法侵害时,尽力引导民警息事宁人,但事实上,一味的维护公安的整体形象换来的是民警权益被侵害的现实。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武器使用上出现因噎废食、只求不发生问题的现象。在基层公安民警本身装备就落伍的情况下,民警在执行任务时对装备的申请卡的过严、过死。这是当前导致民警遭遇不法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舆论导向因素

近年来,公安机关自身不断在宣扬“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淡化公安机构的专政色彩,侧重于宣传报道公安队伍建设和人民警察的服务性,很少有呼吁保护公安民警合法权益、缺少替公安民警说话的声音。甚至一些新闻媒体只追求经济利益和热点效应,不顾社会影响,无原则的进行炒作、夸大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以致于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形成了较强的负面影响,致使民众对民警执法存在偏见。当民警遭到围攻、袭击、殴打时,不但不挺身而出,反而冷眼旁观,借机闹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民警权益的措施

(一)改善公安工作外部环境

首先,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公安民警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民警合法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比较零散、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根据公安民警的人身、财产等方面受到侵害的程度、侵害的方式,规定相应的惩罚,加大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的威慑作用,切实保障公安民警的权益。其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公安执法规范,从法律上对公安民警的职责、执法工作进行明确规定。既要限制警察权,又要给公安民警执法提供依据,还要切实有效的制约和规范“超越警察权范围”的执法现象。最后,加大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捋顺机构职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提高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能力,明确警务活动范围,把大量的非警务活动移交给其他部门或社会团体,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二)完善民警权益保障机制

2000年,在全国公安机关中上海市公安局率先成立了“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委员会”。之后,全国各地方公安机关陆续成立了相关组织。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公安机关要尽快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安民警因公受伤的快速救治制度、重点侵权案件报告制度、抚慰金制度等。同时,积极进行建章立制,建立一套科学有序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将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责,特别是对于各类暴力袭警以及拒绝、阻碍公安民警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照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及时进行严厉打击惩处。同时,邀请政府监察、监察部门共同参与,不仅有利于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而且有利于民警的维权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保护民警、维护执法权威的作用。

(三)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

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尤其是一线基层的领导,要切实做好民警的坚强后盾,消除民警的心理压力,维护好民警的正当权益。根据各公安机关的不同情况,改善公安队伍的通讯设施、交通装备,优化实战部门的武器装备,增强民警自我防卫能力,力求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作为公安民警,也要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同时,加强实战技能训练,提高克敌制胜的本领,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和法律常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以保证能够更好的完成维护社会安定的神圣任务。

(四)规范新闻媒体相关宣传

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安执法舆论环境是改善公安执法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公安机关要通过媒体广泛开展对公众的法制教育宣传,尤其是公安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充分发挥其作用,争取民众能够自觉支持与配合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另一方面,对公安民警的英雄事迹、英雄群体进行宣传,特别是公安民警的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宣传过程中,不仅要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而且要让群众看到公安工作艰辛、繁琐的一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提升民警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2]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侯颖.我国一线警察平均寿命48岁.新浪.2006/6/12.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2/09239182625s.shtml.[4]孙建伟.现代城市发展与新型态犯罪的预防对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5]王淑波,刘美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健康权益的维护.公安教育.2005(9).[6]袁广林.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2).------------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年采暖供热季执法保障工作总结(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暖热力稽查个人工作总结

    转眼间2009-2010采暖季已将要过去,回顾这段时间,我在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

    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集中强化执法工作总结

    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集中强化执法工作总结范文分局积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集中强化执法工作**分局积极落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集中强化执法......

    试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执法权益保障

    试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执法权益保障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人民警察警钟之一,是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开展各项检察活动的法定成员,担负着保障检察机关办案安全、维护检察工作秩序、......

    浅谈监狱民警执法权益的保障‘

    浅谈监狱民警执法权益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利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公众和媒体特别关注罪犯、劳教人员等被监管者的权利,对监狱民警的权益关注却明显不够。......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分案由汇总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分案由汇总一、招用人员类1.违反招用人员规定(1)扣押劳动者合法证件(2) 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3)提供虚假用人信息(4)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5)招用人员......

    07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计划

    江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〇七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工作,规范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07年我局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2011年度劳动保障执法年审公告(州)

    2011年度劳动保障执法年审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11年度劳动保障......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策略探微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策略探微 【摘要】警察的合法权益在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