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

时间:2019-05-12 14:4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

第一篇: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

P1436、86、什么是信用保险?为什么信用保险与赊销交易模式一起使用?

①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帐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②赊销的交易模式:出口商寄出发票和货运单的同时,货物也会一并发出,相信进口商会在一个合理的信用期后支付货款。这种交易模式,显示了出口商对进口商的完全信任,在没有任何付款保证的前提下,就已经发出了货物。采用信用保险,出口商可以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身上,大大降低出口商收不到货物的风险。

8、解释银行保函的概念。银行保函的种类有哪些?

概念:通常作为卖方(出口商)行为的担保结付货款,对合同总金额的一部分作为担保,是担保人(保证人)和受益人之间的一种独立合同。

种类:见索即付保函、附有条件保函。

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

国新办1月10日发布会称,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我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出口大国。

面对更大的国际市场,在各方面势必要比国内市场复杂许多。出口企业需要考虑进口国的政治政策、风俗习惯、经济要素等等。经过多次洽谈,双方达成贸易合同,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如何支付货款。国际间的贸易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一般贸易额较大、双方难以经常直接见面、出口地与进口地相隔较远,导致出口商担心发出货物难以收回货款,而进口商也担心付出货款而收到的商品不符合要求。因而,进出口双方都需要一个合理的支付方式!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受到进出口商的关注,支付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出口商是否能顺利、及时全额收回货款。而贸易是双方的事,出口商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略进口商,特别是在如今的买方市场。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应站在双方共同的利益上,适应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潮流,共同承担风险,方能促成进出口商的共赢。随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不断研究、深入,支付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种类多样,适合不同的需求。

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

汇付是指汇款人主动将货款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代理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电汇(T/T)、票汇(D/D)、信汇(M/T)三类。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出口商)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代理行,向国外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包括跟单托收和光票托收两种方式。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付款交单(D/P远期,D/P即期),承兑交单(D/A)。其中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

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信用证的出现代替了商业信用支付汇款和托收,它是一种银行信用,相对而言安全性更高,因而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出口企业广

泛的欢迎。另外还出现了银行保函、贸易卡等新兴的贸易支付方式。

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信用证还是主要的国际货款结算方式。企业惧怕贸易风险,不敢采用灵活的国际贸易结算方,比较重视货款是否能够安全收回。因为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的书面文件,属于银行信用,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而且信用证是一种自足文件,一旦开立即独立于贸易合同。出口商只要满足“单证一致,单单一致”便能从开证行获得货款,这样便大大减小了出口商的风险。因而很多出口企业认为信用证是除预付货款外最有利的,能够保证其收汇,降低资金的风险。

然而,没有一种支付方式是完美的,信用证也不例外,否则支付方式的发展到信用证也可以停止了。经历过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交易应该都清楚,信用证结算过程繁杂,效率低,时间长,费用高,对于信用证所列的各个款项要有非常清楚的明白,即使是非常小的条目也不能忽略,对于进出口企业的信用证审核员要求很高,而且信用证也不是一种无风险的支付方式。“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在保证出口人只要提供合乎要求的单据就能顺利得到货款,进口人也能利用单据做小动作,他们可能会和开证行串通,开除迷惑性的“软条款”,日后很容易由于单证不符而遭遇议付的困难。另外还可能出现货物与单据条款不符、欺诈、进口商和开证行无理拒付或无力支付等问题。

那我国的大多数出口企业为什么要选择信用证的支付方式呢?通过一些资料的说明,以及我自己的设想,我简单地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①、相较于海洋文明的大河文明,中国人与生俱来缺少一种冒险精神,过

度依赖信用证的安全可靠,有一点墨守成规,不敢尝试突破、创新。一些企业甚至规定了只做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交易;

②、我国的国际间贸易发展起步远远晚于西方国家,交易方式、经营理念

等均存在落后现象。当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始流行,信用证在我国却依然备受出口企业的欢迎;

③、信用证在我国贸易发展初期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

出口企业的安全收汇,因而出口企业形成了思维定势,一时间难以接受其它的结算方式;

④、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收汇率还是较高的,而能否及时

安全收回货款是出口企业最关心的事,所以出口企业愿意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

⑤、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对处于劣势,资金的安全性是出口企业

首要考虑的因素;

⑥、我国的大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对新的结算方式了解太少,专业结算人员

不足,跟不上国际贸易脚步。

参考文献

[1] 任晓燕,任晓鸿.(2007).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515.19-20

[2] 于晓虹.(2008).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结算方式现状分析.上海商学院学报.9.64-67

[3] 史冰.(2010).浅析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36.100-101

第二篇:我国企业捐赠的现状和政策选择

我国企业捐赠的现状和政策选择

葛道顺

2012-9-19 14:44:56 来源:《学习与实践》(武汉)2007年3期第120~123页

【作者简介】葛道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多方来源数据描述了我国企业捐赠的现状,探讨了我国企业捐赠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捐赠的相关政策选择。总体上看,我国90%以上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而且民族企业的捐赠优于跨国公司。影响我国企业捐赠的基本因素,不仅表现在政府和社会对企业捐赠的战略缺乏合理预期,而且表现在民族企业的捐赠行为没有得到公正的认识和尊重。所以要端正认识,确立民族企业在社会公益领域的主导地位。

【关 键 词】企业捐赠/民族企业/跨国公司/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7)03-0120-0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慈善事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我国,企业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组织市场和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参与公益捐赠的现状

企业捐赠一直是我国公益事业善款的主要来源。以抗击非典疫情为例,民政部门收到的社会捐赠中,绝大部分来自企业。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捐赠参与度十分高,而且民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捐赠优于跨国公司,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90%以上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

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1年委托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促进研究中心对中国筹募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以下简称四城市调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城市共436家企业向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捐过款的比例分别为28.8%、78.7%、27.1%和28.3%,总体为41.0%;向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捐过产品或物资的比例分别为50.0%、58.7%、64.3%和86.4%,总体为64.9%[1],合并计算的话,有过捐赠的企业比例远远高于64.9%。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公司与社会公益”课题组(2000~2007)[2] 委托上海统计局在2000年问卷调查了上海503家企业(以下简称上海调查),发现其中456家即92.4%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行为[3]。

向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捐赠只是企业捐赠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向社会捐赠现金、产品或物资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四城市调查的41.0%和64.9%。另外,按照国际一般涵义,企业捐赠还应该包括劳务支援、技术和岗位培训以及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这样,有过捐赠的企业比例还会大幅增加。整体上看,上海调查发现“92.4%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行为”,较为接近中国企业捐赠的现实。

第二,民族企业的捐赠表现优于跨国公司

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民族企业的捐赠表现优于跨国公司。其一,民族企业的捐赠比例高于跨国公司。四城市调查发现,“1999年国内企业捐赠比例为48%,跨国公司捐赠比例为42.3%;2000年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捐赠比例分别为59.9%和26.3%”,民族企业的捐赠比例明显高于跨国公司。其二,民族企业的捐赠水平高于跨国公司。上海调查揭示了这样的现实:1999年民营企业的捐赠水平(捐赠额和营业收入的比率)最高,为0.87%,国内股份制企业也较高,为0.70%,跨国公司(三资企业)较低,在0.62%~0.5%之间[4]。《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再次验证了这个事实:2004,民族企业(民营企业)前10名捐款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1,008-3,447万元),而跨国公司前10名捐款额只有一家略多于1000万元(400-1150万元);2005年,捐赠金额排名前25位的跨国公司在华捐赠总额为16,995万元,而同样排名前25位的中国大陆非国有企业(不包括港、澳、台企业)的捐赠总额为60,302万元[5]。

总体上看,无论是从参与捐赠的广度(企业的比例),还是从参与捐赠的深度(捐赠的水平)去衡量,民族企业的表现都优于跨国公司。

第三,民族企业的捐赠更多地指向传统慈善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与社会公益”课题组2001年至2003年还对中、外企业捐赠的理念和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和民族企业的捐赠范式显著不同,跨国公司的捐赠属于互利性捐赠,88%的捐赠价值具有公关、市场拓展、顾客和雇员关系维护等商业作用;民族企业的捐赠属于他利性捐赠,79%的捐赠价值指向了救灾、扶贫、支边、助学等传统慈善领域[6]。

这种差别从下面两个事例可见一斑。其一,在举世瞩目的抗击“非典”捐赠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17家会员公司(都是国际著名的顶级跨国公司)向国家卫生部捐赠财物1892万元(捐物1880万元,捐款12万元),而联想集团一家就捐赠了1000万元现金。其二,美国某制药公司10年内在华所参与的社会捐赠项目一共有29个,累积460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有5个项目共280万元是在公司涉足的药品、医疗服务等领域以外[7],也就是说,该公司10年间对中国社会公益捐赠中的94%同其产品、医疗服务市场拓展相关,而该制药公司仅2004年在美国本土就捐赠了价值共计12亿美元以上的现金和等价物,占2003年收入的21%[8]。这是跨国公司捐赠所采取的一个典型策略。

并不是外资公司小气,而是外资公司都有自己长期的紧扣企业和品牌核心价值的捐赠方向,对与企业生存无关领域的捐赠,尤其是应急性捐赠很难通过程序决策的认可。民族企业的股东身临其境,更能以救民族危难、更能以民族大业为己任,从而挑起慈善捐赠的大梁,如在“神六”飞行项目中,8家民营企业和2家国有企业的总赞助金额超过了3000万元[9],这就是血浓于水的铁律。

二、影响我国企业捐赠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

不少人认为,限制我国企业捐赠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税收优惠问题,所以政府相继出台了对十余家基金会和众多领域捐赠税收全免的政策,但是企业并不是为了免税才捐赠,而且很少有企业的捐赠会超过3%的免税额限制。所以,争取到了全额免税资格的慈善机构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募捐额大幅增长的现实。实际上,影响我国企业捐赠的基本因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捐赠的战略缺乏合理预期

企业捐赠,并不是越多越好,企业捐赠需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根据股东、市场和社会三方平衡的法则,如果一个企业捐赠过多,必然会影响企业再生产,从而影响就业、税收和社会福利的增长。总体上看,企业捐赠的适宜水平主要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结构以及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所决定,并不随公益部门的筹募期望而增长。美国是典型的多元主义和自由市场国家,政府责任范围很小,所以社会部门强大,社会捐赠突出,社会公益机构掌握的财富占到了GDP的近10%。但世界上只有美国是这样,法团主义传统的欧盟国家、东亚的日本和韩国都没有走美国之路,它们的捐赠也是十分有限的,主要慈善机构的主要资金来自于政府购买服务。以我国香港为例,香港慈善团体2005~2006年的72.5亿元收入总额中,社会捐赠仅占6.5%,而政府拨款占了79.0%[10]。所以,采取盯住美国的社会捐赠谋划是不恰当的。发展慈善事业,不是简单地和社会捐赠的多少画等号,一味指责企业捐赠少更不是明智之举。在企业与社会公益方面,必须根据中国现实合理预期企业捐赠,要鼓励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适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鞭笞少数企业大比例捐赠。

第二,民族企业的捐赠行为没有得到公正的认识和尊重

提起企业捐赠,很多人都片面认为民族企业不如跨国公司,以下两个推论不科学的数据误导了这种社会认知。其一,某地一个民间公益组织通过抽样查看工商纪录的方式推论并在慈善界发布了“我国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的调查报告[11]。在中国,这种通过调查是否有工商或者税务纪录来反映企业是否有过捐赠的做法十分不科学。如果我们通过税务局的免税纪录来推断公务员社会捐赠的参与率,那么结果更可能不到1%,因为几乎没有人捐款后会去税务局申请个人所得免税,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公务员在单位或社区参加过各种捐款、捐物活动。其二,某电视台根据中华慈善总会2004年“所获捐赠的70%来自国外和港台,国内富豪的捐赠仅占15%还不到”的收入报告,推论出“我国慈善事业十年:仅有15%捐赠来自大陆富豪”[12],该报道以点概面,同样远离了客观状况[13],因为中国慈善总会只是我国近1000家慈善基金会组织中的一家,它的善款来源并不能代表我国慈善捐赠的结构。这两个似是而非的数据被不少专家学者和官员引以评价民族企业的捐赠不作为,反映出国内对我国民族企业社会捐赠的不公正认识和评价,民族企业的公益行动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三、简短结论和政策选择

以上分析足以表明,我国企业捐赠的参与面不仅超过了90%,而且,是民族企业(民营企业)而非跨国公司才是我国企业捐赠的主角。其实,一个国家的崛起,无论在市场领域,在公共部门,还是在公益领域,从历史到现实,都要依赖民族企业的力量,民族企业才是承担国家强盛和民族福利的脊梁。坚持这一点,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第一,要端正认识,确立民族企业在社会公益领域的主导地位。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超过了国家GDP的60%,就业规模超过了城镇就业量的70%[14]。在社会公益方面,民营企业的表现也遥遥领先,各级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可否认,一些顶级跨国公司在中国慈善领域一掷千金,但同时必须看到,它们的兴趣主要指向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领域,而且在总体上,跨国公司的捐赠比例和水平低于我国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民族企业。慈善机构的领导人更应端正态度,虚心向民族企业家学习。现在一些慈善机构的领导人出来讲话,很少感谢他的捐赠人,而是言必称:“美国的盖茨一个人就捐了几百亿美元”。这种慈善机构很难得到民族企业的信任。

第二,要给民族企业进入社会公益领域创造更加平等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长期以来,跨国公司的平均所得税率是11%,而民族企业的税率是它的两倍,民营企业更高。另外,民营企业还承担了更多的其他社会负担,有关统计表明,民营企业“交费、摊派和公关招待三项费用与所有制分红之比达到190∶100”[15],民营企业可谓忍辱负重。全国工商联2005年4月所做的763份调查问卷表明,民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融资渠道、执法环境、行业准入、权益保护、税费负担、政府沟通、土地使用政策、舆论环境、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的问题[16],社会舆论赫然名列其中,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可见对民族企业在捐赠领域的不公正评价和待遇并不是偶然现象,为民族企业发展护航任重而道远。

第三,要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慈善评估机制。因为缺乏统一、完善的慈善信息统计制度,我们目前对慈善、特别是捐赠的现状和特征的把握、认识和评价是不全面的。我们目前的慈善捐赠水平究竟是多少?恐怕远远超过慈善会系统给出的占GDP的0.05%[17] 这个数据。理由是,除了慈善会系统外,我国还有众多的公益捐赠渠道,中华慈善总会只是全国具有全额免税资格的20多家基金会中的一家,每年募集资金在七、八千万,成立十几年来募捐总额为十多亿元,在数额上并不能代表中国捐赠的总体规模。如据中国光彩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6月,先后有18723家民营企业参与了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项目13544个,到位资金总额达1069.96亿元,为1176.27万人提供了扶贫帮助;有19003家企业参与了各项光彩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总额达130.83亿元[18]。除此之外,除了向制度化的各级慈善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捐赠外,还有大量的捐赠是通过单位、社区[19] 等各种非制度化途径完成的,这些捐赠目前没有统计,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制度。另外,迫切需要建立非营利评估机制,对公益机构的非营利性、公信度和执行能力进行评估,对捐赠者捐赠事项的公益性和减贫效果进行定期分析,以促进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广泛合作,引导企业对慈善领域、特别是贫困群体的关注。

注释:

[1]中国科技发展促进研究中心:《中国筹募市场数据报告》;葛道顺、杨团:《中国筹募市场发展咨询总报告》,2001年,提交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未公开发表。

[2]本课题由福特基金会资助,课题主持人:杨团;课题执行人:葛道顺。

[3][4][10]卢汉龙:《企业捐赠调查报告》,载于马伊里、杨团:《公司与社会公益》,华夏出版社,2002年。

[5][11]资料来源:福布斯中国网站:http: //。

[19]如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北京市社区内捐赠款物价值达25151401.29元,笔者根据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数据资料计算。^NU1

第三篇:贸易术语选择与出口风险规避

贸易术语选择与出口风险规避

摘要:贸易术语选择关系到贸易风险的规避。出口企业要正确认识贸易中存在着诸如货物损失、经济政策变动、价格变化及收汇等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减少贸易损失。

关键词:出口风险;贸易术语;规避

一、货物损失的风险及规避

出口货物要经历生产、存储、运输、报关等过程,最终到达目的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货物损失的风险。货物损失的风险既有自然灾害带来的,也有人为原因带来的意外损失的风险。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国某公司按C.I.F.条件向中东某国出口一批货物,根据合同投保了一切险。货物在海上航行过程中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使货物受潮受损。这里的货物受潮受损就是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货物损失的风险。

《INCOTERMS 2000》对各种术语的解释中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转移,按笔者的理解,该“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FOB、CIF及CFR术语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的界限都是货物越过船舷。在采用这三种贸易术语时,卖方都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前发生的货物的损失,责任由卖方承担。在上面的案例中,货物受潮受损的发生是在货物在海洋运输过程中,也就是在越过船舷以后,发生了因受潮带来的货物损失。按C.I.F.术语的解释,此责任不由卖方承担。在实际业务中,如果货物受潮受损是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内,则可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如果假设案例中卖方签订合同时采用的DEQ贸易术语,那么货物在海上航行中的货物损失的风险的责任方就是卖方。对于这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绝大多数卖方都有一定的预计。如何通过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来避免这种风险?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每种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界限。一旦选定了某种术语,作为出口企业如果认为自己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而且由风险引起的货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则可以投保相应的保险。如果日后真的发生损失则可找保险公司索赔。如上面的假设,贸易中采用了DEQ术语,卖方如果觉得货物在航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比如那段航程路途较远、途经的国家政局不稳定、气候变化较大等等,他可投保相应的保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

对于货物损失的风险,虽然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卖方承担的风险不同,但只要是可以预见的、在保险公司投保范围内的,出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投保来避免损失。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笔者认为出口企业不一定要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及C组术语,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分清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到何时为止的货物损失的风险。必要时投保相应的保险,并在商品价格中适当加上相应增加的金额。

二、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及规避

国际贸易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因此给出口企业带来影响的经济政策就包含两个方面:国内经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内及其他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关税政策、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汇率政策等等的调整和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例如,出口企业采用DDP术语成交其必须负责进口清关,而一旦进口国调整了进口货物的清关报关的相关政策规定,出口企业一旦对新政策不熟悉就可能耽搁货物的到货时间,甚至可能造成无法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履行及安全收汇。

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的风险重点在于随时关注及熟悉国内、国际相关政策,能较准确正确地预见政策变动的趋势。要做到这点,尤其是要熟悉其他国家的政策,对一个出口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出口企业一方面尽可能避免选择自己承担的政策变动风险过大的术语(这也是大多数出口企业不愿选择DDP贸易术语的原因)。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选定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是受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同时这些责任也是存在潜在的风险较大的责任。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对这些责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可以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在大多数贸易术语下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出口企业必须对本国的国家管制制度如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有很熟悉的了解及预测。因为国家管制的具体措施如果发生改变(如原来不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变为了需要申请许可证的商品)会直接会影响到出口清关得程序、速度及费用。而出口企业一般不会选择DDP贸易术语,因为要出口企业要负责进口清关,对方国家的清关的具体政策及政策的变动出口企业不好把握。

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都必须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经济贸易政策。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风险及规避

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变动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商品需要经历的从备货到最后交货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最终会关系到订单能否达到预期利润。这些因素也可以说是在既定的出口价格下,影响出口企业品成本的因素(出口费用可以理解为出口成本的一部分,而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出口企业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等。因此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外汇折算汇率的变动等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本。例如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直接影响到收汇时的实际折算的人民币总额的减少,带来了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实际下降,减少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对于此类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准确预测及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采取“硬币”结算„„这些出口企业可以采用的规避价格变化风险的普遍做法没有涉及到价格术语的选择,在这里不再赘述。而贸易术语是出口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价格变化的风险。如在国际油价变化比较厉害的时候,出口运费的变化也随之剧烈。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或不想承受高油价时的高运费,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EXW,FOB),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对于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出口企业品价格的因素时,可以简化计算价格的步骤,剔出一些不好掌握的变化因素,把相关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而自己只需把可以预见的成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四、出口收汇风险及规避

在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中,笔者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收汇风险。是否能安全收汇可以说是决定整笔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当今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如何规避收汇风险也更加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前面谈到,贸易术语总的变化趋势是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义务负担和货物损失的风险逐渐减轻。但收汇风险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上是相反的,即按E组→F组→C组→D组,卖方的收汇风险逐渐增大。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一般较稳妥的做法是买方支付预付款。但这属于商业信用,而且目前很少有进口商爽快地提前支付所有货款付款,最多发货前付清所有款项。而如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如市场价格有变动,客人则可能对付款大打折扣,虽然这时货物尚未转移给买方却极可能出现货按客户的要求做出来了而买家却不要货的情况。对于发货后付款则风险更大,即使采用L/C这样普遍认为相对较安全的属于银行信用的收汇方式,则同样存在收汇风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收汇风险更大。因为当货物在工厂(仓库)交给进口商后,出口企业已经没有什么物品及单证是客人必须要的。如果客人信誉不好的话就可能通过指示开证行恶意挑剔单据的不符点以拒付货款。虽说对出口企业来说采用EXW术语,在13种贸易术语中其承担的责任和货物损失的风险最少,但选择了这个术语却使卖方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最早,也使其承担收汇风险最多。这也是出口企业为什么一般不选择EXW贸易术语的主要原因。采取FOB时也存在类似的收汇风险,此时由买方负责安排运输,他可以联系自己比较满意和熟悉的船公司来运输。买方满意的船公司当然可能是客人觉得船公司服务比较到位、航行较快和船期较准确的船公司。但买方也有可能选择其熟悉的,容易给其提供通融的船公司。因此虽然即使采取L/C结汇,提单正本交银行,买方不付款就不可能取得提单提货。但一些不讲信誉的船公司可能允许进口商不用提单正本而仅凭其他相关证件或担保文件提货。这时出口企业的物权凭证――提单,但其重要性已大大降低,银行全套单据则也就成为了可要可无的单据。整套单据招拒付的风险也就更大。这也是采用FOB术语出口企业常常遇到的风险。可以看出,越早把货物交给对方出口企业承担的收汇风险也就越大。

收汇风险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的,但出口企业可尽量选择收汇风险小的贸易术语,也就是应该尽可能把自己控制物权的时间延长。从规避收汇风险的角度来看,在《INCOTERMS 2000》中的四组贸易术语中出口企业应该尽可能选择C和D组术语。

总之,出口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术语可以尽可能地规避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杜庭旭:浅析进口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06):64.[2]陈晓梅: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风险能力.[J]对外经贸实务,2008,(09):38.作者简介:刘冲(1972―),女,湖南双峰人,硕士,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贸易经济。

第四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论文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论文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加,选择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对于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尤为重要。本文从企业优势有效转移和利用的视角,通过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归纳出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个选择直接投资方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

一框架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综合分析框架策略建议好范文版权所有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实施跨国经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004年将达到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5%,2005年达到140亿美元。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资源投入、控制水平和风险承担上对企业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影响企业自身投资的风险和绩效,因此选用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前提。国内已有学者对海外投资中各种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劣(刘松涛,2004)、独资和合资的选择(尹建桥,2001)、对外投资的国际经验(陈浪南等,2005)等作了研究,但基于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提出企业海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也缺少选择对直接投资方式的建议。

本文从如何高效转移和利用企业优势的视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将影响企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概括为: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转移终点的因素和企业战略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就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说明企业所具有的特有技术、管理等优势如何有效转移到国外,与东道国的资源和能力结合,产生最大效益。早期的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等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特定的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从而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优势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转移到海外,就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能使企业利用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能比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发挥将企业专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认为直接投资在那些适合企业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区位条件下,企业专有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邓宁对上述三个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折衷范式,认为对直接投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特定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且还要有特别适于企业特有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配套条件,而这二者的结合取决于企业转移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所专有的技术和知识的性质,东道国的政策,所要转移知识的价值,企业转移的能力,东道国的配套资源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从企业国际战略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总体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战略防御、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形象或者协调战略行动,是为了避免竞争地位被削弱,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是为了抢占一种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以防止其落入竞争者手中,或者是企业为了出于海外战略协调,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支持和协作。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动机或者投资动机考虑。

综上所述,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概括见表1。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按其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海外企业中的股份全部为母公司所有,后者是指海外企业股份为母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而按照海外企业的建立过程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母公司直接收购或者兼并国外已经存在的企业,将其纳入母公司的运营体系,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购相对新建,优点在于能快速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供应、分销渠道,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缺点在于进入市场后整合难度大,短期内投入大,同时可能购买到企业不需要的资源,并可能受到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限制。独资相对于合资优点在于控制程度高,企业技术扩散风险低,可能的投资收益高,但缺点在于投入资源多,投资风险大。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就是围绕如何将企业国内优势高效地转移到国外,实现其战略目标,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从企业优势跨国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我们对上述从理论推演中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优势转移起点的因素,如

第五篇: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流程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流程

1.免抵退税预申报

时间:本期免抵退税正式申报之前 资料:本期免抵退税明细申报电子数据

后续处理:到税务机关进行预审后,将预审反馈信息读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并根据反馈疑点调整到申报数据。

2.增值税纳税申报

时间:法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

3.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时间:15号之前有到期的出口,则在1-15日申报;15号之前没有到期的出口,可在次月任一天申报

出口专用封皮:022-29321864 马会计 徐官屯 工商所南侧雍阳税务师事务所三层(已购买50份,能用上几年了)

进入用户名为sa, 密码为空。第一次进入系统首先要进行初始化。在系统维护-初始化中进行。然后填写系统配置-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其中企业代码、纳税人识别号、企业名称、计税计算方法、换汇成本检查、进货足额检查、是否预申报(T)、是否分部核销(F)、是否部分申报(F),是否财务挂钩(T),退税机关代码、退税机关名称必须填。

如果税务系统升级,需要在新系统做完初始化后,把最后一次系统导出的数据导入。在系统维护-系统数据导入中进行。

下载新的系统后要安装海关代码。分两步。

1. 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码。点“代码读入”按钮,读入CMCODE.DBF文件,然后点击“自用商品”按钮,选择“当前筛选条件下所有记录”,最后点击“设为自用代码”。

2. 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标准海关商品码。点“代码读入”按钮,读入STDCM.DBF文件。

注: 11年4月我们刚做过一次代码升级,自行下载安装退税率文库20110201A版,升级出口退税申报系统。注意:每次做申报前要确保代码是最新的,与海关不一致的代码将被罚款。

海关,外管局,退税科,银行的系统是联网的。数据传输大约7个工作日。核销要在报关出口的90天内完成,如果超期,必须冲减出口,并转成内销缴纳增值税。天津退税科每周二上午读一次数据,如果核销的电子信息没有传输到退税科,收齐的单证将不在汇总表中参与计算,在下期收到电子信息后再参与计算出当期应退税额或当期免抵税额。注意:提醒April收到报关单后就在电子口岸上交单。

一、出口货物明细申报录入

1.范例1(出口单证齐全)

进入系统后,选择所属期。如201103。单证收齐:收齐报关单及核销单。为保证预审反馈后电子信息齐全,企业在收齐报关单及核销单同时要在电子口岸以及外管局网站交单。天津退税科每周二读数据。

在申报系统中选择‘基础数据采集’— ‘出口货物明细申报录入’,进入该模块后点击‘增加’键激活编辑窗口录入该出口报关单相关数据。(图-1)

(图-1)

参考报关单录入数据,录入结果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几乎不出现,如乐出口后往往在一个月后收到报关单,收汇核销也比较晚,所以我们一般做单证不齐的明细录入,详见范例2。

(图-2)

录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必录数据项目说明: 【所属期】即申报年月,本次申报为201103 【序号】由4位流水号构成

【记销售日期】会计记账日期,通常以月末日期

【所属期标志】一般以记账时间确定 【出口报关单号】‘海关编码’后9位+0+2位‘项号’;如果报关单上有多笔货物,则第二笔编号为002,第三笔编号为003…… 【出口日期】出口报关单右上角的‘出口日期’ 【外汇核销单号】出口收汇核销单号编码

【出口商品代码】出口报关单上的商品编码,输入后‘出口商品名称’以及‘计量单位’将自动生成

【出口数量】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实际出口数量,但应注意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要同海关标准计量单位保持一致,若报关单上标注为6000千克/1900件,则6000千克为出口数量

【原币代码】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币别代码 【原币离岸价】外币FOB价 【原币汇率】100外币兑人民币汇率;收到报关单则为出口日期当天的汇率,未收到报关单可填写出口期当月1号的基准价;填完后‘人民币离岸价’自动生成;注意原币汇率要与入账时汇率一致。【美元汇率】100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美元离岸价’自动生成

【征税税率】17%,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该出口货物当期的征税税率 【退税率】国家税务局总局规定的该出口货物当期的退税率;‘征退税差额’=人民币离岸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应退税额’=人民币离岸价*退税率 【出口发票号】该出口货物的出口发票编码

2.范例2(出口单证不齐)

接范例1,在‘出口货物明细申报录入’点击‘增加’激活编辑窗口录入出口报关单相关数据。出口单证不齐:尚未收到报关单或核销单。录入结果为图-3

(图-3)

与单证收齐录入的区别:

出口报关单号及外汇核销单号可以不填;单证不齐标志填入‘BH’;等单证收齐时再做修改。其他填法与范例1一致。

按照范例1和范例2将当期所有出口销售录入该模块,点击‘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在退出该模块前,记得按下‘序号重排’键,进行序号重排以免出错,尤其当月有冲减(详见

三、冲减出口)。..

3.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会计核算

出口销售收入的记账时间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定的。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销售收入一律离岸价(FOB)为入账基础。如按其他价格成交的,在货物离境后所发生的应由出口企业负担的国外运费、保险费等有关单证以红字冲减销售收入。记账的汇率应与明细录入时的汇率保持一致。当月1日或出口日的市场汇率。

借: 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即为当期出口销售额的总额,即为【人民币离岸价】总额

其次,‘出口货物明细申报录入’中【征退税差额】即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征退税差额’=人民币离岸价*(征税税率-退税率);详见九-免抵退税计算。这部分是当期可以确认不予免抵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入账,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收齐出口单证明细录入

当本月收齐前期单证时需要做‘收齐单证明细录入’;选择‘基础数据采集’—‘收齐出口单证明细录入’(见图-4)。

(图-4)

进入该模块后,点击‘修改’激活编辑窗口来录入单证的收齐信息,见图-5。在【单证收齐标志】中填入‘BH’:同时收入纸质‘报关单’和纸质‘核销单’。这里需要注意的收齐核销单的截止日期为出口日期后的90天,在此期间April要及时收汇,收到银行水单后在外管局交单,退税科在收到外管局传输的数据后才认定为单证收齐。所以做单证收齐时要慎重:1及时催促April做完即将到期的核销;2只有当真正做完核销时再进入该模块做‘收齐单证明细录入’,否则反馈信息处理中将把这笔重新改为单证不齐。

(图-5)

三、生成出口货物冲减明细

若前期单证在当月收齐,但是前期录入时有错误(报关单号录错、出口数量录错或者原币离岸价录错等),则冲减前期该笔明细后在当期重新录入一笔正确的单证收齐明细(参考范例1),......

1.范例三

选择‘基础数据采集’—‘生成出口货物冲减明细’进入该模块。见图-6,首先在索引窗口中选择需要进行冲减的记录,所属期为201012、序号为003的出口明细记录中出口数量及原币离岸价等均有误,则选中后点击‘冲减出口’。

系统将弹出一个窗口,提示选择冲减的所属期和冲减范围;如图-7。记录操作范围选择‘当前记录’;所属期选择当前所属期‘201103’,重点:一定选择先做单证收齐再做冲减,在单证收齐标志中填入‘BH’,接着输入正确的报关单号码及核销单号码。点击‘确定’按钮,系统生成一个所属期为‘201103’,序号为‘Z000’的记录,可以看出其中数额均为原明细中的负数,见图-8。

(图-6)

(图-7)

(图-8)

冲减后,在‘出口货物明细申报录入’中,录入正确的该报关单相关数据。如果当月1日和出口日期汇率出入不大,计算出的差额不超过海关允许的误差范围,则不必改动汇率,仍以当月1日的汇率为准。见图-9(参考范例1-单证收齐)

(图-9)2.对上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会计核算

对于上年多报或者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需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以前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3.对本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会计核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调整过的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账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销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而是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成‘主营业务成本’。

未按照规定时间核销的出口货款则需要补税,按照范例三冲红该笔出口,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按出口销售收入不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视同内销征税货物的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1+17%)*17%

重点:在系统中凡是冲红的明细记录,以及对应的前期录入的明细记录,均应设置为信息齐全,表示在下期申报时不再参与计算。冲红可能是因为前期录入错误,本期单证收齐时录入正确的明细记录,正确的明细记录如果显示信息不齐则无须挑齐,在以后信息齐全后将自动参与汇总计算;或是单证逾期未核销,冲红视同内销征税。具体方法如下:点击‘申报数据处理’—‘设置出口信息不齐标志’,打开如图-20所示:

(图-19)

点击‘信息不齐’按钮,出现以下对话框(图-20):

在信息补齐标志选择下点击‘空’,确定后则该明细记录后信息不齐标志为空,正式申报时专管员在税务机关的退税系统上也人工挑为信息齐全。

四、免抵退税明细申报

以上步骤完成后,就可以生成预审申报数据到当地税务机关进行预审。预审的主要目的是对我们录入的当月及以前的明细数据做综合审核,通过预审结果来对数据录入中产生的问题做相应调整,并及时掌握电子信息的报送情况。

首先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选择‘申报数据处理’—‘数据一致性检查’,对出现的错误提示要找出原因并修改,直到无特殊异常。

数据一致性检查完成后,选择‘免抵退税申报’—‘生成明细申报数据’生成当月数据。如图-10

(图-10)

五、预审反馈信息处理

从税务机关取得反馈U盘后,选择‘反馈信息处理’—‘税务机关反馈信息读入’,弹出以下窗口(图-11):

(图-11)

选择路径后,点击确定,税务机关的审核疑点表、信息不齐表和免抵退税汇总调整表读入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系统中(预审的反馈信息可以直接读入预审文件夹下,不必单独新增反馈文件夹),如图-12所示:

(图-12)

点击‘是’可将上列数据读入申报系统中,再通过‘反馈信息处理’—‘税务机关反馈信息查询’—‘预审疑点反馈情况查询’和‘出口信息补齐情况查询’。不管税务机关反馈信息中是否有提示申报数据有错,我们都要先撤销申报数据,选择‘申报数据处理’—‘撤销已申报数据’如图-13所示:

(图-13)

明细数据撤销后我们就对数据存在的疑点进行调整,并进行税务机关反馈信息处理的操作。选择‘反馈信息处理’—‘税务机关反馈信息处理’,如图-14.反馈信息及疑点全部调整完以后,就可以再次生成明细的正式申报数据。

(图-14)

六、增值税纳税申报(重点)

做完明细数据的正式申报后,就可以根据我们在浩天系统中增值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上的数据,录入出口退税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项目录入’。之所以是重点,因为这时要同时操作两个系统,步骤如下: 首先在神州浩天的系统上根据当期内销及发票验证情况录入附表

一、附表二。其中附表二中18行:本期进项税转出额-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中填入‘当期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之差’的数额,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额就要与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系统上申报明细表中的‘当期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之差’一致。同时在速达中录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此时速达中当期出口‘主营业务收入’与系统中‘当期录入的单证不齐或单证收齐的销售额’是一致的。

然后神州浩天系统根据录入的附表

一、附表二自动生成主表,注意以下几点需要手工输入数据,并且与速达、退税系统保持一致:

第7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

第15行: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注意:为上期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按照上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系统汇总表》中第24行‘当期应退税额’填写,或查速达系统中结转上期应退税额的明细账填写,如图-15)

(图-15)

完成以上步骤后,才可以在‘基础数据采集’—‘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填写数据,点击增加,激活编辑窗口,录入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见图-16。以下为数据项目说明:

【免抵退税销售额】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第7行填报

【不得抵扣税额】含义: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根据增值税申报附表二第18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填报

【销项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第11行‘销项税额’填报 【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第12行‘进项税额’填报

【上期留底税额】自动生成,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第13行‘上期留底税额’一致

【免抵退应退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第15行‘免抵货物应退税额’填报

【应抵扣税额】自动生成,应与主表第17行‘实际应抵扣税额合计’一致 【实际抵扣税额】自动生成,应与主表第18行一致 【期末留抵税额】应与主表第20行一致

(图-16)

填报完成后点击保存,并在‘扩展’功能下选择‘打印当前记录’,见图-17,正式申报时这张表要放在最前面,A4大小即可。说明:征税机关受理纳税申报后,会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电子数据传输到退税科,天津国税退税科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系统汇总表》中‘与纳税表差额’必须为0。这就解释了以上步骤的必要性。

(图-17)

七、汇总数据采集

选择‘基础数据采集’—‘免抵退申报汇总表录入’,点击增加,汇总表中的所有数据可以自动生成,汇总表附表也同上,自动生成,至此以完成了正式申报前的所有工作,长舒一口气。

八、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选择‘免抵退税申报’—‘生成申报数据’,将数据保存在U盘中汇总文件夹下。如图-18

(图-18)

打印申报报表,选择‘免抵退税申报’—‘打印申报报表’,如图-19。我们一般选择excel打印,如此报表可以调整大小。

已申报的数据在‘基础数据采集’模块里没有显示,只能在‘综合数据查询’功能中才能找到。如要修改,请先撤销申报再到录入界面修改。最后拿着U盘,将申报报表(扩印成B4大小),并与纸质增值税申报表一同交到天津退税科。

九、免抵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期末留底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注意:申报结束后,在下期根据汇总表上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以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根据汇总表上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以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递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至此,完成本期申报工作。

十、申报常见问题:

Q本月没有出口业务是否要做预申报及反馈处理?

A如果当月没有出口业务,也要做预申报,并做反馈信息处理。这主要是为查看当月的信息收齐情况,及用税务机关的反馈信息来更新系统中的不起信息。

Q汇总表中前期信息齐全与审核系统中的汇总表不符?

A这是因为没有做预申报,导致申报的数据和审核系统的数据信息对不上,请您在做正式申报前到税务局做一下预审,确保信息和税务局信息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汇总表不符的问题。

下载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出口企业选择贸易支付方式的现状和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

    浅谈我国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 颜霖维 金融1301 *** 目 录 1引言 .................................................................. 1 2我国电子支付主要方式的......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 要:腐败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出口现状分析(精选)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出口现状分析 据最新统计,国际机床贸易额最高曾达每年400多亿美元,近几年贸易总额降至不足300亿美元。世界24个主要机床生产国机床生产销售368亿美元,其中出口......

    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 刘菲 国贸1 2008301900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玉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来文正 周娜 李明智 陈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摘要: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中国货物贸易......

    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分析范文合集

    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多,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医疗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成为当前制......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思考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思考 1、并购支付方式相关概念 1.1并购的定义 公司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兼并是两家或多家相互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建成为一家企业......

    物流企业如何选择营销方式

    物流企业如何选择营销方式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适者生存,这是各行各业存在的法则。同样的,物流行业公司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时代的革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大多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