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事部信访工作规定(国人厅发〔2005〕46号,2005年5月13日)
人事部信访工作规定
国人厅发〔2005〕46号
部内各司级单位:
《人事部信访工作规定》已经人事部第40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人事部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十三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事部的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事部及各司级单位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来电,接待走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条 人事部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第四条 人事部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按照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的要求,完善人事部分工接访与联合接访相结合的机制,及时做好信访事项的处理工作。
第六条 办公厅是人事部信访工作的职能部门。办公厅内设信访处,其主要职责是:
(一)综合管理信访人以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的处理工作。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与人事工作相关的信访事项。
(二)承接和转办领导和上级机关交由人事部处理和有关部门要求协办的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涉及部内两个司级单位以上的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部内各司级单位和人事系统对信访事项的处理。
(五)做好信访信息工作,研究、分析信访事项中带有普遍性、政策性、倾向性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服务。
(六)指导部内各司级单位和人事系统的信访工作,组织信访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其政策、业务水平和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
(七)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七条 部领导及各司级单位负责同志要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研究解决信访 1
工作涉及本单位业务的突出问题。
各司级单位应有一位负责同志分管本单位的信访工作,并确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承担本单位的信访事宜,负责保持与办公厅信访处联络并建立健全处理信访事项登记、转办、交办、督办等制度,确保信访工作渠道畅通。各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处理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来信(包括书信、传真、电子邮件)和电话访。
(二)负责5人以上集体走访的接谈处理工作和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的政策答复工作。
(三)承办上级交办和办公厅转办的信访事项。
(四)承担信访事项的情况反映和数据统计工作。
第三章 受理范围
第八条 下列信访事项,应当受理:
(一)咨询人事政策法规的。
(二)对人事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
(三)对省(区、市)政府人事部门处理意见和复查意见不服,提出复查或复核诉求的。
(四)领导和上级机关批办、交办应由人事部受理的。
(五)其他应受理的信访事项。
第九条 下列信访事项,不予受理:
(一)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
(二)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三)经过办结、复查和复核,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
(四)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
第十条 收到信访事项后,部内各司级单位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 15
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人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对本规定第九条第(一)、(二)项信访事项,在告知不予受理的同时,还应告知信访人向有关部门或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四章 来信的处理
第十一条 对信访人的来信(包括给人事部和各单位的来信)按职责分工处理。来信提出的信访事项属于本规定第九条
(一)、(二)项不予受理范围的,由办公厅信访处按规定书面告知来信人不予受理;属于本规定第九条
(三)、(四)项不予受理范围的,由部内各司级
单位书面告知信访人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部内各司级单位对信访人的来信,确认受理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告知信访人予以受理,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咨询政策的,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书面给予答复。
(二)提出意见、建议的,应留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参考,并自受理之日起 60日内书面告知来信人。
(三)提出复查或复核诉求的,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或复核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办理复查或复核的单位,可以举行听证。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四)领导和上级机关批办、交办应由人事部受理的,应自收到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单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同意,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延长期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第十三条 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要来信;有关人事政策方面的重要意见和建议的来信;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重要来信;反映对重大问题不予解决、明显违反政策的来信及其他需要经领导同志阅批的来信,要及时摘要并附原件报部领导阅示,按照领导批示办理。
第五章 电话访的处理
第十四条 对以单位名义采用电话形式咨询政策,反映情况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按照职责分工由部内各司级单位负责处理。
第十五条 对个人电话访,办公厅信访处接到后,能予以答复的,应及时给予答复;不能予以答复的,要做好电话记录,请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办公厅信访处予以答复。部内各司级单位接到个人电话访,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应及时予以答复;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应告知信访人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或办公厅信访处联系方式。
第六章 走访的处理
第十六条 办公厅信访处负责接待走访。对走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能够当场解决的,要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告知走访人处理的时限和解决方式,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第十七条 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个人访由办公厅信访处商有关职能部门处理。5人以上的群体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应派人接谈。
第十八条 发生50人以上大规模的群体走访,按《人事部处置突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工作预案》处置,办公厅负责组织登记,并与各地驻京工作组、国家信访局、公安机关等单位联系,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接谈,机关服务中心负责后勤保障。
第十九条 走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公厅信访处要对其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同时与公安机关及信访人居住地的省(区、市)驻京工作组联系,协助做好处置工作:
(一)在人事部机关办公场所周围非法聚集,围堵、冲击部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三)侮辱、殴打、威胁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五)煽动、串连、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名义借机敛财的。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接访人员要注意观察走访人的情绪,掌握动态,避免矛盾激化,防止事态扩大。
第二十条 节假日或非工作时间发生集体走访,由部值班室人员通知办公厅和有关单位,做好接待处置工作。
第七章 工作纪律与奖励惩戒
第二十一条 信访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收受信访人及其亲友的馈赠或接受宴请。如本人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提出的建议、意见,对改进人事工作或者人事部机关工作有贡献的;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基础建设、处理信访事项等方面成绩显著,维护机关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应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 违反《信访条例》和本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违反《信访条例》和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属于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或者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
(二)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
(三)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或者打击报复信访人的。
(四)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没有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的。
(五)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请求未予以支持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2003年9月15 日印发的《人事部信访工作规
定》(国人厅发〔2003〕23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国土厅信访工作事迹材料
在20*年至今的信访工作中,该同志坚持以总书记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xx的民本思想,认真学习《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河南省信访条例》,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更新观念,仅在20*年至20*年三年的信访工作中,就接待来访群众864批2260人次,参与并亲自书写材料达83万字,平均每天书写、修改信访材料达8600多字。在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工作积极、尽职尽责、不怕麻烦、任劳任怨,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信访工作的重点就是听民生,解民意,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息诉摆访。曹xx同志在办理信访案件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以依法办事、宽严相济、促进和谐为目的,以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三不限”即“不限原调查结论,不限原处理意见,不限原领导表态”和“四个到位”即“对上访人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教育到位、对无理纠缠的稳定到位、对触犯法律的处理到位”的工作方针,针对不同的信访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对信访群众在不理解政策、期望值高而进行上访的案件处理上,他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有效手段使其息访。例如郊区农民游成良因宅基地纠纷问题多次到市信访局、市局上访,且态度蛮横,多次辱骂侮辱信访工作人员。市局领导对此案十分重视,专门委派信访办曹xx及产权科同志负责包案处理。包案组深入基层,到达现场实地堪查,并多次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具体情况。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包案组人员在掌握大量证据的前提下对信访人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多次对话,信访人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无言以对,心服口服,当场表示对处理结果满意,以后不再上访,一件棘手的信访案件得到彻底解决。
信访工作是一项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它不仅是群众的“出气筒”,更是党和政府的“减压器”、“安全阀”。在具体工作中他没有拘泥于就案说案,就事论事,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营职干部转业),不失时机地对群众做宣传、感化工作。首先他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主动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耐心的进行思想工作,使群众对其反映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做到以理服人。其次,在具体的接访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来有迎,走有送,让座到水,热情相待,对反映的问题耐心听、认真记。能当场解释的给与解释;能讲明政策的讲明政策;需要调查处理的及时立案或者转办,承诺办案期限。用热情可亲的态度,朴素温和的语言,让来访人带着忧愁来,面带笑容归,决不给信访人留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好印象,真正做到了以情感人。开封市国土资源局与房产管理局是一个班子两个牌子,信访涉及私有化改造、房屋拆迁、土地纠纷、房产办证等多种问题,全国五大热点问题占了两项,信访量处在开封市县区前三名,私有化改造涉及老信访户较多,他通过热情接待,与信访户交朋友,多次化解信访老户无理取闹事件。例如:信访老户陈xx(82岁),在他志办理案件回到办公室的门口时,突然拿起拖鞋就打,该同志不仅没有生气,而是主动问明原因(原来是私改案件,国家已下文定论的,只是本人困难,拿国土局出气),与街道、民政、信访局协调,有理有据的解决了陈xx的信访问题,至今陈xx每到市国土局门口,就进去看看,以表达感谢。
20*年至今,开封局信访办一名老同志退休,另一名同志需照顾重症病人长期不能参加工作,该同志在信访量最大、编制人员最少的情况下,一人独挡一面,即接待信访群众,还要办理交办案件,协调召开各种信访工作会议,参与研究制定了《开封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开封市国土资源局国土房产信访工作管理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了“百日整治行动”、“重信重访”、“土地信访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活动。在“十七大”、国家及省“两会”召开期间进京到省接待信访群众,全部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重大艰巨任务。
总之,在国土系统的信访工作中,该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了所有案件的解决过程中,用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把党的温暖和政策送给了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该同志荣立了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开封市国土系统先进工作者、开封市信访先进工作者。
第三篇:人事部保密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人,或者是管理与人相关的一些具体事务。严格的纪律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严格保密,是一项基本的要求。按照公司规定应该公开的事项,要按照程序公开,依法公开,增加透明度,接受各部门员工的监督。尚未决定的事情、薪资的的细节、个人档案资料等等需要内部掌握的事情,一定要保密。保密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保密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保密的纪律要进一步严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做到守口如瓶,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知道的不要求知道,这是起码的要求和规范。
(一)充分认识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什么要保密呢?保密不是为了暗箱操作,也不是人为的神秘化。而是由于它关系到大局,关系到整个公司人员的思想稳定和工作情绪,要充分认识将应该保密的事项不适当地公开对工作、对公司的消极影响。保密的制度就是从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角度考虑和要求的。保密是有一定的范围和时限的。明天才能说的事,今天就不能说。但是,落实起来总要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需要协调,需要时间,需要有步骤地工作。还没有正式决定的事情,就决不能说。我们讲了不该讲的,在不适当的时机提供了不适当的情况,可能会给工作带来干扰和阻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的有些数字,也不能随意扩散,按照工作需要和工作程序该告诉谁就告诉谁,该什么时候告诉就什么时候告诉。把握不好,也会给工作带来不便,带来困难。考虑问题要注意大局,注意全局,注意宏观。
(二)正确把握讲真话与保密的关系
要正确区分什么叫讲真话,什么叫保密。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正确地把握讲真话与保密的关系。不能由于要说真话违反了保密规定,也不能借口保密而讲假话。要学会既不失原则又不伤情面的表达方式,这是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掌握。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决不能以你掌握的信息资源为资本,去搞感情投资,甚至去搞交易,那就违反公司规定。我们所享有的这个资源、这个信息,是公共资源,是职务产生的资源,不是我们个人拥有的资源。如果是个人的资源,我们才有权处置。对公共资源、职务资源,我们就必须按制度办事,遵守规定要求。有时候我们可能不是专门去泄露一些应该保密的东西,但
是由于不注意,造成了事实上的泄密。这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部门每个人在这方面都要有高度的保密意识。在任何场合,说什么话,都要考虑对方为什么要问你这个,我们该怎么回答?如果回答的不准确,回答了不该回答的东西,会带来什么后果?一定要多想想。一切都要有利于公司大局,有利于人事工作的开展,一切都要符合公司的规定要求,有利于公司人员稳定、有利于团结。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知道什么就说什么,那就会把工作搞乱。我们要不断加强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职业素养。
(三)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是与人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工作安排、工资福利待遇、个人资历确认等等,具有很强的原则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做保密的模范,人人都要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保密工作职责要求,强化保密意识,养成保密习惯。
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立场坚定,严守公司商业秘密。
2、对各部门员工的基本资料,只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员知悉,不得随意泄露。
3、对各部门员工的任免、调动,正式文件未下发前,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4、对后备员工的发展规划,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5、各部门员工组织统计的各种数据,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6、不准在普通电话、普通邮政中涉及公司各部门员工任免、调动等秘密事项。
7、凡新入职人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坚持做好上岗前的保密教育并与新入职人员签订公司保密协议。
8、各部门的员工档案材料,未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同意,部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借阅和复制。
9、公司的薪酬结构负责人员,负责薪酬的核算及发放,其他人员未经授权许可一律不得询问他人的薪酬情况,所有接触、核算薪酬的人员不得在公开场合谈论与薪酬有关的事宜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小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以最正确的方法给予处理,维护企业团结稳定,创建和谐企业。
第四篇:人事部保密规定
未经许可不得向任何人/任何单位,泄露/调阅/复制公司内部人员在职/离职人员的资料信息。
任职情况、个人简历、身份复印件、毕业证、联系方式(手机号码保密、座机保密)、家庭住址等。
(三)绩效考核
权限: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知悉外,其他人不得 泄露。
2.保密范围:各级干部的考核材料,未公布的考核结果以及要求保密的 考核分析报告等。
(四)培训信息保密
1.公司定向培养或外出培训人员的信息,未经领导批准禁止对外传播。
2.没有定稿的相关培训计划应严格保密。
(五)公司的人事情况保密
1.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岗位、关键性人才等在职编制的情况。
2.招聘替补/储备人员的岗位情况。
3关键性岗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出辞职或公司未公布辞退的信息。
4.对各级干部的任免、调动,正式文件未下发前,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 和传播。
5.未颁布的人事政策或重要人事举措,如裁员等。
(六)对与公司发生劳资纠纷的人或事要严格保密,不得向外泄露;
(七)费用保密
1.薪资、福利、补贴、社保等费用对外的保密
2.公司关于费用统计报表对内/对外的保密;
3.劳资纠纷的费用保密;
(八)人事工作过程性信息特别是有争议的过程信息
1.例如考勤争议、绩效争议等;
2.原则是:不确定的、容易对员工的理解产生歧义的、容易为外部所利 用的信息。
(三)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是与人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工作安排、工资福利待遇、个人资历确认等等,具有很强的原则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做保密的模范,人人都要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保密工作职责要求,强化保密意识,养成保密习惯。
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立场坚定,严守公司商业秘密。
2、对各部门员工的基本资料,只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员知悉,不得随意泄露。
3、对各部门员工的任免、调动,正式文件未下发前,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4、对后备员工的发展规划,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5、各部门员工组织统计的各种数据,部门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和传播。
6、不准在普通电话、普通邮政中涉及公司各部门员工任免、调动等秘密事项。
7、凡新入职人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坚持做好上岗前的保密教育并与新入职人员签订公司保密协议。
8、各部门的员工档案材料,未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同意,部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借阅和复制。
9、公司的薪酬结构负责人员,负责薪酬的核算及发放,其他人员未经授权许可一律不得询问他人的薪酬情况,所有接触、核算薪酬的人员不得在公开场合谈论与薪酬有关的事宜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小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以最正确的方法给予处理,维护企业团结稳定,创建和谐企业。
第五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暂行规定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强化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访工作职责,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湖北省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信访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开通公布投诉电话、电子信箱,引导群众以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表达诉求,保证群众诉求的顺畅上达和及时有效处理。
第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发扬务实作风,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条 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应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和基层,减少越级和重复信访。
第二章 信访工作职责
第五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健全和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按分工负责分管业务方面的信访工作,各职能处室(科、股)负责人对涉及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信访事项负全责。
第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省厅和各市、州局每年不少于两次,县(县、区)局每季度研究一次,重大信访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研究。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定期对国土资源信访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化解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妥善解决,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七条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将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职责落实到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强化基层信访工作,建立市、县、乡(镇)、村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信访工作网络,及时化解矛盾,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
第八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干部要坚持阅批群众来信、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对上级机关批办、交办、转办的重要信访问题(含重要信访电子邮件),要作出具体批示,交有权处理的职能部门办理,并跟踪督办落实。
第九条 凡发生重大集体上访、越级集体上访或异常上访,事发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要尽快赶到现场,妥善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和发生恶性事件。处理情况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条 处理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包案领导对所包信访案件必须本人领衔组织专班,研究调查处理意见,负责督促落实和审核结案报告,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上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设立或确定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人员。信访工作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二)组织办理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交办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并按时上报办理结果;
(三)协调处理重要国土资源事项;
(四)督促检查批办、转办、交办国土资源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第十二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要恪实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受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认真登记,对发球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负责受理的有关机关提出。
信访工作机构决定是否受理信访事项,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场答复,决定受理的出具受理凭证;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信访人的姓名、地址不祥的除外。
第十五条 依照法定职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属于下列范围的信访事项。
(一)对本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及违法失职行为的举报;
(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三)土地征收征用及征地补偿费争议的投诉;
(四)土地利用规则、基本农田保护及土地开发复垦的投诉;
(五)土地登记发证、使用权出让、转让及土地权属争议;
(六)矿产勘查与开发登记、发证及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转让争议;
(七)地质环境保护及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投诉;
(八)土地、矿产勘查开发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九)其它依法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第十六条 下列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
(一)已经或者应当依法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二)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村务公开、村民之间的房产纠纷;
(四)城镇房屋管理及房屋拆迁补偿;
(五)有关人民政府已经或者正在依法进行裁决的征地补偿标准争议;
(六)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经受理或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
(七)信访人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作出的复核意见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前款
(一)至
(四)项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告知书》,(五)至
(八)项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通知书》,在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四章 信访事项的办理与督办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访工作机构对依法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职权范围内受理的信访事项,按下列方式办理:
(一)对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登记后应及时将信访事项的有关资料报所在机关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人根据事项归属审签到事涉业务室(科、股),重要的呈厅(局)领导阅批,信访工作机构配合事涉业务处室(科、股)依法办理。事涉业务处室(科、股)为承办责任单位,承办单位领导应明确承办责任人,负责结案(调查)报告的审查把关。
(二)对属于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转送书》,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交责任归属部门办理;涉及举报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信访事项,转送其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处理。对转送不当的信访事项,接受机关应立即与转送机关联系,自收到之日起5日内附上书面意见,退回转送机关。
(三)对情况重大、紧急,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信访事项,在呈报有关领导阅批后,制作《国土资源资源信访事项交办书》,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办结报告,交办机关对承办机关办理信访事项的报告,认为事实不清或处理不当的,应当退回重新办理,重新办理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第十八条 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实行承办领导到位、承办人到位和与信访人接触到位的“三到位”工作制度。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阅批办理信访事项,应有明确批示意见,确定具体承办单位,并加强对办理事项的督办、协调。
第十九条 承办单位和承办责任人对交办信访事项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承办中可以根据案情需要,采取面谈、电话或复信等不同方式与信访人接触。
第二十条 对批办、交办、转送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信访事项,承办机关应在办理期限内向交办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车理情况,反馈办理结果,并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二十一条 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承办单位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中依职权听证的程序进行。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办理时限内。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事项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重大、复杂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信访电子邮件办理回复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依法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做出支持、解释或不予支持的处理,并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书面答复信访人;作出支持信访投诉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单位执行。
第二十四条 信访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或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复查或复核请求。
收到复查或复核请求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复查或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或复核意见,并制作《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意见书》,书面答复信访人。
第二十五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意见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调查(结案)报告》应当加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出具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转送(交办)书》、《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通知书》,加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或信访专用章。
第二十六条 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出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二)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四)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
(五)收到交办文书,未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办理情况的;
(六)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第五章 信访信息与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信访系统和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报送网络。建立信访信息分析机制,利用信访信息资源,加强对信访问题的分析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第二十八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诉求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送辖区国土资源信访情况季度简报,半年及分析报告。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国土资源信访情况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受理来信来访的分类数据统计及信访量对比分析情况;
(二)信访事项涉及的领域、地域及突出问题;
(三)上级机关批办、交办、转让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四)信访人对本部门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及被采纳情况。
第二十九条 信访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应遵循统一完整、方便利用的原则,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立卷、装订、归档。
第三十条 下列信访信息资料应归档:
(一)来信来访登记表及信访人的原始申诉、举报、控告材料;
(二)领导阅批的重要信件、接待群众来访及包案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形成的材料;
(三)处理负责信访问题的文书及结案报告;
(四)涉及信访案件调查取证的其他材料。
第六章 检查考核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执行信访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本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获得优胜单位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一)考核对象。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派驻机构)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二)考核内容。主要领导、分管信访工作领导、分管业务领导和承办信访事项的各处室(科、股)负责人的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各地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达到65%以上;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98%以上。
(三)考核方法国。将信访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和公务员考核体系,各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年终由上级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平时发生规模较大、行为超常、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集体越级上访,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可随时派人进行责任调查。
第三十二条 对信访事项处理不及时,引发群众集体多次越级上访,并产生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不主动整改,在通报批评后半年内仍无改善的,将其列入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由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该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进行约谈;在重点管理期间,该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原则上不能提拨使用。重点管理时限每次为半年,一年内连续再次列入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能评先评优,并对主要领导和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按照职责分工和信访事项处理程序及要求,在信访工作中失职、渎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一)滥用职权,作风粗暴,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导致发生信访恶性案件或重大群众性事件的;
(二)领导不力,行政不作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符合政策法规,且有条件解决的信访事项,而未及时解决造成群众反复越级上访的或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合理诉求敷衍塞责、作风粗暴,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的;
(三)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给予信访答复,造成群众集体越上访,影响较大的;
(四)不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法规、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按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信访工作基础建设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信访问题突出,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众性事件苗头的重大、紧急信访问题,示按规定及时上报并超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导致事态扩大,引发越级上访的;
(六)对到省、进京重复上访的重要信访案件处理不力,导致发生非正常上访的;
(七)对上级机关批办、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不按要求处理和按期上报结果,造成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的;
(八)对上级机关有关信访事项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拒不执行或者推诿、拖延执行,导致信访人重复越级上访的;
(九)在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时,行动迟缓,借故推诿或无故不到现场,贻误处置时机,造成工作被动和不良影响的;
(十)在处理信访事项中实施其他违法行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四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的形式包括:
(一)责成说明情况;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书面检查;
(四)诫勉谈话;
(五)党纪、政纪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5年12月7日印发的《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办理工作规程暂行办法》(鄂土资发[2005]111号文)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