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疏导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之妙用.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心理疏导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之妙用 作者:
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3年第07期
【本期主讲】
魏再金,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反贪局工作人员,研究方向:刑法学,曾发表《以检察工作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等多篇文章。胥建,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科科长,先后从事刑侦和反贪工作20年,参与办理过多起疑难案件,有十分丰富的侦查经验。曾荣获“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
[核心提示] 发现证据难、固定证据难、稳定供述难是困扰自侦工作的难点,在侦查中正确、适时的运用心理疏导,能起到疏导、安抚的作用,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服判,帮助犯罪嫌疑人重新规划人生,使侦查工作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案情回放]
在某大型国企基建处工作人员李某涉嫌贪污的案件中,侦查初始只有一封简短的匿名举报信,在调取书证、物证无果后,侦查人员将侦查重点转向言辞证据,但嫌疑人拒绝做任何交代。后知悉其父母均为该企业已退休的核心技术专家后,侦查人员对其父母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其父母大义凛然,成功劝说其子坦白交代。在案件进入起诉阶段后。侦查人员又和嫌疑人积极沟通,最终其父母代为垫付了其已挥霍的贪污公款,后该情节被法院认定为悔罪表现。在该案判决以后,侦查人员对被告进行了回访,嫌疑人又向侦查人员举报了其知晓的另外一个线索,后经查证属实。
该线索是一个羁押了多年的疑难线索,该案最终成功告破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得益于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疏导。
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必要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一)侦查策略需要
职务犯罪侦查活动是一个带有很强对抗性的活动。一方面,职务犯罪侦查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个群体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反侦察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职务犯罪被认为是没有“被害人”的犯罪,一般没有像其它刑事案件那样有被害人的陈述这一类口供,而且如行贿受贿这些犯罪一般是点对点的行为,鲜有目击证人,即使有证人,证人通常也不愿意“惹官司”,在当下整体对证人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如何说服证人作证就是心理疏导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无法直接说服证人有时就需要通过说服证人的亲属等方法间接说服证人作证,这时心理疏导的适用对象就成了证人家属。再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侦查初
期掌握的证据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突破案子主要的做法还是从嫌疑人人手,希冀取得突破,以点带面。而要促使犯罪嫌疑人在心理斗争之后做出取舍就离不开心理疏导。
(二)防止翻供
证人证言和嫌疑人供述都是十分重要的证据种类。一般从侦查开始到移送起诉,要求有多次犯罪嫌疑人的稳定供述,亦即证据上要求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要前后大致一致,在主要事实方面不能有较大的出入。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在整个侦查过程中是一个时点,在这个时点上犯罪嫌疑人在各种心理斗争下,权衡利弊做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选择,交代了犯罪事实。但是由于犯罪的后果是作为最严厉的责任形式的刑事责任,因此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动过程中,自其交代后会反悔或者试图否认某些已经交代的事实或者情节以趋利避害。这种情况下需要侦查人员有技巧地告知利弊,比如:告知交代可以算坦白。反之其反悔乃至谎言可能涉嫌伪证。对于证人而言。其在作证之后,可能因为社会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之前做出的证人证言,比如犯罪嫌疑人亲属的威胁报复、领导和家庭对其作证的不支持等。这时侦查人员对其以心理疏导形式体现的“感情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承诺为其保密、提供人身保护、补偿作证经济损失、帮助说服单位领导和家庭成员等,只有灵活运用这些措施。才会真正稳住“证人”。
(三)促使其自首、坦白、立功
自首、坦白、立功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法定情节,是法官在定罪量刑时候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给犯罪嫌疑人、证人做心理疏导,解释何谓自首、坦白、立功,讲解自首、立功、坦白对定罪或量刑可能产生的作用,通过晓以利弊,疏导其解除防卫的或者怀疑的心理,说服其主动自首、坦白、立功,这些都是有利于实现侦查机关和嫌疑人双赢的举措。
(四)促使积极退赃
一方面,部分犯罪人通常会转移财产,这种情况下只有犯罪嫌疑人才知道财产的去向,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正确的心理疏导说服犯罪人主动上缴违法所得,才有可能将非法转移的财产保存住。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已经将非法所得挥霍殆尽甚至负债累累,这种情况下即使对其强制执行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犯罪嫌疑人能主动联系亲朋好友,借钱、贷款或者说服亲属代为垫付,主动上缴非法所得,这对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可谓意义重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侦查人员的心理疏导。
(五)促使熄灭怨恨
司法实践中很多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职务行为很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强,不但不愿意交代犯罪事实,有些犯罪嫌疑人甚至还通过联系亲属,怂恿其对侦查人员或证人实施人身报复。因此,侦查人员对嫌疑人进行全方位的、周到的心理疏导在保护证人和侦查人员方面就显得十分
重要。侦查人员在开始接触嫌疑人的过程中就应该努力给嫌疑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首先,侦查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侦查工作针对的是职务犯罪事实而不是哪一个特殊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其次。犯罪嫌疑人对抗的是法律,是不正义对抗正义,而不是对抗特定的侦查人员个人。再次,证人依法作证,是履行国家强制要求的义务,证人是一个不带任何“针对色彩“的中立公民。只有在这种心理情况之下,犯罪嫌疑人才会消灭对侦查人员或者证人的仇恨。思想上有误解,仇恨就没有消除,行动上在报复、怨恨就很难熄灭。
此外,心理疏导在促使犯罪嫌疑人提前改造,防止家属上访闹事,促使犯罪人主动向被害人和社会做出检讨和忏悔,取得被害人和社会的谅解。乃至对其之后的减刑、假释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三、职务犯罪侦查中开展心理疏导应注意的原则
上文已经阐述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但是心理疏导是一个经验的积累,只有经历无数次的体验积累才能犹如庖丁解厨般游刃有余,但是经验性的东西比规范性的东西更难把握,因此笔者认为心理疏导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依法办案是作为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的一切司法工作人员都应该遵循的第一原则,一切侦查活动都应在法律之内进行。对于侦查活动中的心理疏导也如此。比如,对于一个在职务侦查中发现的同时涉嫌合同诈骗的嫌疑人。侦查人员不能为了获取嫌疑人在职务犯罪方面的供述,而予以违法许诺,“只要你交代了你涉嫌职务犯罪的事实,对于你涉嫌合同诈骗的事实我们就不再转交公安处理了”。因为这是违法的许诺,法律没有赋予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这样的权力。又如。劝说嫌疑人要认罪服判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或者假释,即使将来对判决不满意也不能上诉或者申诉,因为那会被认为是没有悔罪的表现。这样的心理疏导是对嫌疑人正当合法的诉讼权利的侵犯,这样的行为不能也不该列入心理疏导范围之内。
(二)适度性原则
凡事都有个限度。物极必反,心理疏导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握适度原则。那么很可能过犹不及。轻则达不到心理疏导的预期效果,重则可能涉嫌违法或者犯罪,这也即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在一个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中,知悉其有个独女正在应聘教师工作,嫌疑人对其独女怜爱有加,年轻的侦查人员认为这是嫌疑人的一个软肋,于是就这一点展开疏导,对嫌疑人过分施压。尤其强调前科申报制度和政审制度,以作为一种“晓以利弊”的方式。结果嫌疑人不但拒绝交代更多的犯罪事实,而且否认已经交代的犯罪事实。更拒绝和侦查人员做任何交流,这一情况使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事后一个老侦查员在点评该案件的时候,就直指出现该情况的原因是没有没有把握好心理疏导的度,嫌疑人内心最在乎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其挚爱女儿的将来,过度的心理疏导导致了嫌疑人心里的“崩溃”。有些事情,告知即可,不可过分强调,轻重缓急,取舍有度,这就是心理疏导适度原则的应有之义。
(三)系统性原则
心理疏导是一个体系。需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但是在各个阶段侧重点又各有偏倚。首先,在初查开始后至侦查终结之前的过程中,心理疏导要围绕“供”字进行。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供与不供,永远都是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供述,而其选择的依据就是其内心的法律认知,凶此这个阶段侦查人员的核心工作就是灵活运用心理疏导让其形成一个供述的法律认知。其次,在侦查终结后至法院审理的过程中,心理疏导要围绕“稳”字进行。诉讼阶段的变化往往引起嫌疑人的心理变化,这个过程中侦查人员需要围绕如何稳定其供述做心理疏导,向其讲解证据的唯一性,关联性:翻供的不利后果。再次,在法院判决后心理疏导要围绕“服”字进行。在法院判决后很有必要对嫌疑人进行一个回访,消除嫌疑人心中对监狱的恐惧感和对未来的茫然感,说服其认罪服判,正视人生,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念。应该说一个成功的心理疏导离不开上述的任何一个阶段。一切顾此失彼的、纯功利或者纯人道色彩的偏颇都不能真正实现心理疏导的意义。
(四)技巧性原则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心理疏导实际上是一种表达,一种包含肢体语言的语言表达。如何让“听众”充分完全的吸收就是一个成功的表达所需要考虑的事项。如上文所言,侦查活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活动。侦查人员与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是一个持续斗争的过程,要让犯罪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实就得取得犯罪嫌疑人的认同,要让他觉得你不是在针对他,而是在针对犯罪事实。要让他觉得你是在为了他好,而不是在为难他,这亦即心理学上的同体效应。侦查人员在实施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让嫌疑人感觉其立场站在嫌疑人这面的,而不是站在嫌疑人的对立面,是以一个普通的社会正常人的心态来和嫌疑人交流,而不是以一个执法者的心态来和嫌疑人交流。在这种表达下,侦查人员很容易取得嫌疑人的信任。总之心理疏导的技巧性很强,对于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用什么具体的交流方式,有没有什么禁忌等都是十分考究的。
(五)真实性原则
根据我国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对嫌疑人不能用欺骗、引诱的方式套取口供,心理疏导亦是如此。心理疏导应该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侦查人员对嫌疑人、证人或者其家属表达的内容,不可以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不客观的,比如在刑法修正案
(八)颁布之前。就不能给嫌疑人说坦白是法官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法定情节。又比如。不能给嫌疑人说只要有立功就一定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法律明文规定的东西不做虚假陈述,否则嫌疑人很可能在庭审时翻供,辩护律师可能以遭欺骗为理由,主张对侦查阶段的嫌疑人供述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但是应该认识到侦查活动是一项策略性很强的活动,其中难免欺骗的成分。“好人用欺骗叫策略,坏人用策略叫欺骗”,这不仅是一个运用者角色的问题,更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因此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的心理疏导也难免有欺骗的成分,但是只要把握好“量”,就不会出现违法或者犯罪的“质”的问题。
应该说心理疏导是出于功利的需要,但是这种功利又需要公正的制约和约束,正如著名刑法学教授储槐植讲的那样,“功利与公正密不可分,没有功利,公正无所依存;没有公正,功利必成公害。”因此心理疏导只有坚持上述各种原则的制约,才能实现其公正和功利的完美结合。
第二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讨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讨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党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特别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针对当前基层党员中存在的一些向心力不强、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客观现实,通过建立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可以有效地凝聚党员人心、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能帮助人们形成心理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还要加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人的心理不和谐问题。
人文关怀,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文关怀”,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特别是把“人
文关怀”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使“人文关怀”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也更易于落到实处。如果说关心群众生活是偏重于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话,那么人文关怀更偏重于当代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即价值观念的构建,情感变化的趋向和心灵世界的疏通。
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就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理解等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内心不和谐因素,有效增加内心和谐,最大限度创造和谐心理的过程。“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
人文关怀侧重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则侧重于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思想灌输和理论武装为基本途径,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三者均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需要从认知角度对人们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提升,也需要从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层面进行培养、升华、塑造,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多样复杂的。在人们处理思想政治问题的方法中,自然地包含了人文关怀和心理问题的处理方
法,只有以人文关怀和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处理个体思想问题的层面,才能更好地处理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员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但随着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员工间的关系也愈见微妙。如何化解员工思想中的疑惑、焦虑和恐惧,让员工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就企业而言,关注了员工的生存状况,就是关注了企业的发展大计;提高了员工幸福、健康、和谐、高效工作的指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有保证。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的人文关怀正是秉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的原则,同时辅以积极的心理疏导与干预,达到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旨。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高度重视员工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同时,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减少员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员工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为培育员工全面发展而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
坚持适当激励的正确导向。虽然心理疏导具有安抚不良情绪、平衡身心的作用,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员工就此无欲无求、安于现状,相反,我们是希望通过剔除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来提升他们对自身业已获得的东西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信心和欲望。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在关怀员工、平衡员工心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和理念注入到员工的思维中去。让员工意识到纠缠于眼前琐碎得失“无意义”,从而把更加具有价值的东西展现给员工,帮助员工抑制对低层次需要的执迷,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前进。
四、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主要措施
提升人文品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人文品位的核心,在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增强人文精神。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掘、利用、整合各种形态的人文资源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要把人文关怀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作用。只有把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与强化人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员工个人和发展和企业整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完善机制制度,形成管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步骤。因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各级领导和各行业管理者的任务。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以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机制制度。在各种各级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注重结合实际,拓展内容体系。要结合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体系。一是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旨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之中,使人正确辨析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确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人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
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三是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引导人在发展自身主体性创造性的同时,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四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点,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第三篇:试析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中的运用
试析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李燕华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检察信访接待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观察社情民意的窗口,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也是检察机关获取贪污贿赂案件线索的第一通道。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涉检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开拓思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处理涉检信访、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检察信访工作中适当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使群众的诉求顺畅表达,情绪得到有效疏导,从而提高息诉罢访的质量和效果。
论文关键词 心理疏导 检察信访 依据
一、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工作中的应用空间
心理疏导,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理解,运用语言的沟通方式,改变或改善有心理问题人员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心理疏导可适用于各级信访中的来访者,即通过心理疏导舒缓来访人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来访人不恰当的行为,引导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压力、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
在经常来访的信访人中,有一部分是因有关部门工作不到位、掌握政策不平衡等原因,致使其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信访,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信访人的心理症结甚至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所致,这种现象在一些老上访户身上比较常见。虽然他们的情绪反应较为激烈,但他们情绪化的言行表现是与某些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客观事件相联系的,是正常的行为反应,是能通过心理疏导加以化解的。据某区信访部门统计,重信重访的老上访户中约有80%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症结,这种现状为在息诉罢访中引入心理疏导提供了应用空间。
二、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的依据
2006年9月15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信访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可以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专家、社会志愿者,为信访人和国家机关提供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咨询服务。2007年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七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第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上述规定为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引入心理咨询技术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述指导思想,不仅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也是做好当前检察信访工作的法宝,更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实践证明,认真分析和掌握信访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有助于揭示产生信访活动的动机和真正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有助于针对不同的心理反映,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有助于正确解决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信访人的心态,是做好检察信访工作的前提。
三、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方法简介
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信访接待人员未受过专门的培训,凭个体摸索、领会和积累的经验进行接待,不注意或不善于运用接访技巧和方法,导致接访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影响了息诉罢访的效果,集中表现为:(1)不注意倾听;(2)不注意非语言交流;(3)不注意提问的技巧;(4)不注意语音、语调的控制;(5)不注意说服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克服和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综合培训,其中包括学习心理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信访接待工作中,了解来访者真实的意图,洞悉其所思所想,从而有利于对症进言,有利于提高息诉罢访的效果。
1.学会倾听。信访接待人员的倾听,不仅能了解来访者诉求的具体内容及情绪表现,而且也能使来访者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前者是成功进行心理疏导的前提条件,而后者本身就是心理疏导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一看似简单的方式做起来并不容易,它既要求接访者认真关注来访者的语气语调、表情神态,同时也要了解来访者的文化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倾听并不仅仅是被动地记录事实与听取来访者谈话的过程,它也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甚至与来访者形成情感互动的过程。
倾听要求接访人员全神贯注地听取来访者的表达,不仅用耳听,更要用心去感受、理解。倾听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效果,一个懂得倾听并善于鼓励别人倾诉的接访者更容易得到来访人的好感和信任。因此,学会倾听不仅是尊重来访者的表现,也是做好接访工作很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做好倾听的准备,做到彻底的清醒、警觉和注意集中,可以通过身势来表达关注。同时对来访者的个体差异要有充分的觉察,以适应每位来访者个人需要和偏好。好的倾听,不要过早地打断来访者的谈话,要适应来访者的语速和停顿;要理解来访者言语的大背景,寻找其中的重点和意义,做到一边听,一边吸收其所有有关的情感、想法及行为,而不是仅仅注意来访者讲话的内容;在未充分听清以前,不要做过多的评判,要保持客观性,不过分地认同来访者的内容和情绪;不要总是设计着对来访者作出反应而忽略来访者的谈话;更不能根据自己的偏见和成见,先入为主地去听自己期望或想听到的东西。学会倾听,会使来访人感觉到检察信访工作是正规的,他们的陈述是会受到重视的。
2.发现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人们在与特定对象发生认知、行为和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存在的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人的认知和情绪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会影响人们的信息接收、态度变化及行为举止,使人不自觉地沿着一定方向或模式去感知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定势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是接受者接受前的精神和心理准备状态,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指向性和目的性,这种状态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进程,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具有顽固性,一般不能轻易被改变。
每一位来访者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因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定势。有资料表明,当同一教育思想被散发出去以后,在个性鲜明的接受者心目中,有的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并达到你所期待的效果;有的则被排斥在外甚至视而不见,这正是心理定势自主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因来访人的心理定势厚重而影响接待效果的情况。对于接访人员来说,同样的问题,对存在不同心理定势的来访人,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若方法欠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认真分析研究来访人的心态,是做好检察信访接待工作的前提。
3.学会疏导。对于一些上访老户,他们的诉求基本上是一些“无法律依据”的要求。他们生活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下,但并不具有从法律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和认识社会的习惯和能力。对此种需求,可予以心理干预,通过矫治其不正常的心理障碍,使其转变认识,由不认同到认同,从而达到息诉罢访。首先,要建立友好关系。接访人员在接访中要消除来访者的敌意和对抗情绪,让来访者有一个没有偏见、相对平和的心态来与接访人员交流,让其觉得接访人是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增强来访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其次,要寻找问题核心。接访人员在接访时不能主观臆断,应努力与来访人合作,帮助其查明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缠访动机、信访需求,找出问题的焦点和诱发因素。最后,要制定解决方案。积极引导来访人主动、轻松地听取接访人的解答和疏导,鼓励来访人对接访人的讲解、处理方法等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深入交流,使其认识到缠访博弈的零效率,从而息诉罢访。
四、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心理学知识是人际交往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它能使我们能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以便准确、快速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将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检察信访工作中,标志着接访理念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接访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谈心和劝阻,它要求接访者必须研究来访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来访人的来访背景、认知情况和真正意图,从更深、更直接的心理层面解决来访人的心理困惑,使来访人真正息诉罢访。
目前,心理学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待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融接待交谈与心理沟通为一体,对一般来访者进行心理疏导;一种是邀请检察系统之外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参与信访接待,主要是针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来访者。
将心理学知识引入检察信访工作,是将法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的尝试,有利于提高检察信访接待水平。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心理疏导作用的有限性,如:心理疏导不能为来访人直接解决具体的问题或困难,也不能为来访人的重大问题直接作出决定,心理疏导仅仅是信访接待的一种方式方法。
因此,在检察信访工作中,不能机械、刻板地套用心理疏导技术,要正确把握信访问题的实质与核心,灵活运用心理疏导技术,结合协商、调解、司法救助等多种途径,共同化解矛盾,最终达到息诉罢访。
参考文献:
[1]马占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http://www.xiexiebang.com,2011,(23).[2]马占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3]周文娟.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http://www.xiexiebang.com,2012.[4]王淑华.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5]齐心.高中英语教学中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http://www.xiexiebang.com,2007,(11):54-55.
第四篇: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 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
7月19日,在中层干部培训班,由党委宣传部部长魏**同志详细讲解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点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了解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推算,我国目前有数千万人承受着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关老爱幼,互爱互敬,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更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动愉快。现在,我公司正处在扭亏脱困的关键阶段,要引导干部职工从全局发展,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情有序表达意见和建议,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二是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看病,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三是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各种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第五篇: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
引子
侦查讯问是指国家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审讯和诘问,以获得真实的供述或辩解的侦查活动。其重点任务是要依法、准确、及时的查明案件全部事实和真相;查明案件同案的犯罪嫌疑人,追清犯罪线索,查明积案和扩大战果。这属于广义上的侦查讯问,因其性质的特殊,侦查讯问往往是查破案件的关键,击破侦查僵局的关键。而对于我们检察机关而言,讯问面对的多为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跟普通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含狭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该主体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大多具有反侦查反讯问意识,且背后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等等,都是检察机关讯问人员所要突破的障碍。本文通过探讨和归纳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六大种心理类型,深入剖析该心理在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表现,总结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在讯问中的意义,旨在揭示相应讯问对策以提高今后侦查讯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
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侦查的是,职务犯罪侦查是没有狭义的犯罪现场的,换句话来说,犯罪分子在特定时间里进行犯罪的场所地点在职务犯罪侦查中是很难还原和发现的。不具有大量可识别的痕迹物证,大多数只能通过相应人员的举报或书面材料的检举进行入手,所以,职务犯罪中的侦查讯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讯问是由言语开展精密的考究细节的工作,它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相比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因而,掌握好对方的不同心理作为讯问工作的突破口是关键。我们将以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对抗性的强弱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六大类:畏罪心理、悲观心理、优势心理、侥幸心理、戒备心理和抵触心理。而我国讯问学中还有学者将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中还有赌博心理,笔者认为其应当是建立在侥幸心理之上或是说应当算作是侥幸心理的一种,本文将不作过多的介绍。
2.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畏罪心理及其对策
畏罪心理,亦称恐惧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处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具体表现为:①犯罪嫌疑人有着强烈的逃避处罚减轻处罚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犯罪嫌疑人做出任何一种他个人认为可以规避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拒供翻供同时也可能在开导之下如是供述。②部分犯罪嫌疑人产生记忆、思维及语言障碍,具体表现为:审讯时,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表现为不规则、无意识的颤抖、扭动、吸烟等以竭力稳定自己的恐惧情绪,当讯问人员提问时,有的问一句答一句;有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有的以不知道、记忆力衰退、记不清楚、装病为由,拒绝回答。
总而言之,畏罪心理不仅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事实真相的障碍,同时也是供述事实真相的动力所在。所以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利用畏罪心理在犯罪嫌疑人的两面性作用和在讯问工作中微妙的作用。对于那种幻想通过拒供、谎供来对抗讯问人员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施压善于加强心理压力使此类犯罪嫌疑人紧张慌忙从而畏罪。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开导善于教育,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压力,消除犯罪嫌疑人的顾虑,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意识到只有如实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
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为国家工作人员,平时多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有强烈对抗性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能习惯被当作犯罪嫌疑人的孤助不安,所以畏罪心理的产生有着绝佳的土壤,由于对失去自由产生极端的孤独感,而且又一时难以解脱,加之自身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惩罚限度的明确,知道从轻从宽的先例,随着审讯的深入,这种恐惧感会日益增加,他们急切探寻外界的消息,希望获得外界关系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讯问工作开展中一定要注意对畏罪心理的利用和把握。
3.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悲观心理及其对策
悲观心理,即犯罪嫌疑人自知罪行将被揭露,面对法律惩罚对自己的前途和追求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类型产生的机制是畏罪心理未得到及时的释放和解决,从而恶化产生出的另外一种比畏罪心理更为严重的心理类型。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为:①害怕判重刑 ②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③为犯罪行为感到后悔自责,自认为会成为社会的罪人,家庭的累赘,从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激动,痛哭伤心甚至企图自杀。
面对这种心理类型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人员应当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唤起他们对人生的留恋和新生活的向往,激发其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只要讯问人员应对正确,犯罪嫌疑人基于期待得到从宽对待、为摆脱痛苦的思想斗争的煎熬、亲属朋友和询问人员的公正对待的感激等动机,坦白供述将变成可能。在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从国家栋梁、人民楷模、家庭支柱堕落为阶下囚,身份地位上的落差极为使其从一般的畏罪发展为悲观心理,因此讯问人员应该加强对这种心理类型的应对。
4.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优势心理及其对策
优势心理,是职务犯罪中最为常见以及特有的心理类型,是一个人长期以来因其身份地位的特殊养成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类型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其产生原因主要有:①过高的估计自己关系网,保护伞的作用。②自信证明自己有罪的证据不足不充分,证人不敢作证。③能证明自己有罪的人与自己均在同一利益关系网中,保护犯罪嫌疑人便是保护自己。④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侦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的侦查工作。
克服这种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特有的心理类型对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意义突出,在具体实践中,相关的讯问对策多为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幻想,深入开展侦查工作,通过过硬的侦查工作收集更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通过亦是实亦虚的方法,如可以直接利用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侦查人员已经掌握有过硬的证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可以通过制造富有策略性的场景,如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利益关系人等关键人物的合作的假象瓦解对方的幻想。但另一方面,物证的使用在讯问过程中必须格外警慎,以防犯罪嫌疑人通过物证对讯问方进行摸底探究,从而方便谎供或者避重就轻的供述。
5.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侥幸心理及其对策
侥幸心理,即犯罪嫌疑人自以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心理。形成原因主要有:①过去经验的影响。②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掌握的证据情况错误的判断。③盲目相信自己反讯问能力。④认为自己多年以来金钱权力所经营的关系网络可以使自己逃脱。在接受审讯时,他们一般采取:一撞,伪装自己是守法公民,大喊冤屈;二骗,编造假情况、假情节,礼尚往来,吃喝玩乐,欺骗侦查人员;三躲,躲避关键情节,躲避真实动机,躲避该涉案人员;四对抗,或直接顶撞,与侦查人员对着干;或保持沉默,拒绝谈任何问题;或顾左右而言他,设法使审讯陷入僵局。
对于侥幸心理这种极具对抗性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有效利用各种条件,在加强
侦查调查取证的同时,证据的使用应当做到直接与间接并用。对于自恃高明认为检察机关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当加强心理攻势,巧妙使用证据:证据不全的情况下应当间接使用证据使犯罪嫌疑人产生错觉;在那些依靠外援、建立攻守同盟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当设法使用谋略型方法,有效使用“离间计”,消除其幻想。
6.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戒备心理及其对策
戒备心理是犯罪嫌疑人为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害怕不能得到公正对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具体产生原因有:①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封闭安静的讯问室让犯罪嫌疑人孤立无助陌生,对身边一切都始终保持戒备心理,桌椅摆设和布置都直接影响讯问的氛围。②人为因素。犯罪嫌疑人大多都将讯问人员对立为自己的敌人,自热而然会产生抵抗和斗争的不信任表现,他们通过,观察审讯人员的职务、年龄、阅历和问话能力,分析审讯人员的水平;留意室内现象和人员的动态,分析可能采取的措施,看检察机关对案件的重视程度从而思索自己交代程度的多少。
戒备心理的具体表现有:①对一切讯问活动都抱有戒心,疑虑重重。②对周围环境有高度警惕,甚至出现幻听幻视的症状。对于具有戒备心理的犯罪嫌疑人来说,讯问人员应当以公正客观诚恳的态度取得犯罪嫌疑人的信任,可以采取自由交谈的方式先问一些与案情无关的问题,逐渐松弛犯罪嫌疑人的戒备心理,尔后深化,另外要特别留意忌讳语言,在羁押和审讯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刺激行为,使其敏感多疑。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审讯时,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根据各种不同的状况,逃避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戒备心理和侥幸心理互为作用,当审讯人员没有问到关键问题时,他们的侥幸心理就占了上风。
7.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抵触心理及其对策
抵触心理,亦称抗拒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或侦查人员甚至侦查机关和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歧视的心理,是六种心理类型中抵抗性最高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原因主要是:①对被拘留和逮捕的抵抗产生的情绪。②在悲观心理支配下,对前途失去信心,因而对讯问人员的讯问行为感到反感。③讯问人员方法不当,损害犯罪嫌疑人人格和自尊造成的讯问冲突。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犯罪嫌疑人表现主要有:①消极抵触。说跟案情无关的事情,滔滔不绝,关键问题保持沉默或答非所问,或拒而不答,甚至都根本不理睬讯问人员,希望通过这种软拖的方式瞒天过海。②积极抵触。按侦查人员的提问,信口乱说,混淆问题的性质。甚至有的对讯问人员进行指责攻击,妄图通过惹怒讯问人员的方式来中断讯问工作的进行。讯问人员对于这种最强烈的抵触心理,应当做到诚恳对待犯罪嫌疑人,缓和僵持的气氛;在原则许可的情况下帮助犯罪嫌疑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对方的信任;同时应当摆明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认识犯罪的危害。
总结
讯问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程,掌握好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时刻的心理状态是关键。分清不同的心理类型,从而制定和运用相应的讯问方法和策略,同时也有利于讯问人员自身把握好讯问力度,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和言行,保证始终驾驭讯问的主动权。讯问也不能是机械性公式化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对话,而应当灵活多变的对其进行诘问审讯,这便要求审讯人员的细心敏锐。必须要在方法上和在意志上对犯罪嫌疑人都进行巧妙的对峙,这才是圆满完成讯问任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