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时间:2019-05-12 15: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第一篇: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包含很多先进成分,其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本文把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儒家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为企业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西方管理思想,一直以来强调以物为中心,把人看作机器。在西方管理理论中,关于人的内涵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转变①。西方管理理论把人定义为社会人仅仅是20世纪的事情。而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强调人本思想已经有2000多年的传统。从这个方面讲,儒家思想相对西方管理思想有一定先进性。因此儒家思想更有利于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围,自然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企业更容易建设以人中心的企业文化。

(2)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儒家思想讲究尊重自然,儒家始终对自然怀有深深地敬意。儒家主张人类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超越自然而任意妄为。西方文化崇尚征服自然,强调向自然索取。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物质文明极度发展,大部分欧美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其工业化的代价是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脆弱,如果持续下去,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儒家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更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3)儒家的家国情怀,赋予了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积极入世的历史使命感。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宪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积极地责任感,有利于企业的员工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奋斗不息。①资料来源:于向宁.从工具人到复杂人人性假设理论演进述评.商业时代,2008年第35期

②资料来源:菅振荣.企业文化建设与儒家思想.经济与管理,2000第2期

(4)儒家崇尚礼仪规范,有利于建立规范管理。儒家讲究秩序、讲究一切行动依据礼仪规范。儒家思想的礼仪规范与现代企业的规范和制度有相同之处。通过借鉴儒家思想的礼仪观念,有利于企业建立起严明合理的企业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想的员工更愿意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日本企业的规范管理充分证明了这点①。

二、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儒家思想是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儒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很多糟粕,其不利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把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总结为六点:

(1)儒家坚持中庸思想,强调变通,不利于企业规范的打造。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相互矛盾的思想。既有君子自强不息的奋斗,又有明哲保身的教条。这种矛盾思想导致现实生活中人的无所适从。

(2)儒家思想强调人要出人头地,具有强烈的人上人观念。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文化不利于打造职业经理人团队。现代企业讲究团队协作。而这种人人为王的思想,就使员工经常出现“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的局面。同时也导致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团队不稳定,经常出现关键管理者拉人单干,与原企业分庭抗礼的局面。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就是企业无法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导致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形成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

(3)儒家思想强调形式主义,不利于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很多民营企业并不缺少企业文化,但是总是无法落实到实处。他们的根源就在于儒家思想有时过于强调形式主义。这种过于强调形式主义束缚了人们奋斗的决心,导致人们只是应付工作。另外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只是中高层管理者的事情,广大员工没有参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能够坚持自身的企业文化,但是这种文化与其说是企业文化,不如说是管理层文化。因为这种文化在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只有管理者在参与,基层员工根本没有投入。所以这种企业文化也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4)儒家思想中重家族,强调伦理关系,导致了企业管理的家族化。儒家①资料来源:冯松江.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河南科技,2009第3期

思想强调亲疏有别,强调家庭责任感,直接导致企业管理层的家族化。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基本是家族管理模式。虽然有部分企业的总经理由家族以外的人担任,但是总经理并没有实权。在很多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总经理只负责日常的运营工作,人事和财务直接由董事长掌握。

(5)儒家思想中追求平均主义,不利于内部竞争。自古儒家思想有“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这种过于追求结果公平和平均的思想无法适应竞争社会的发展。因为现代企业竞争极度激烈,需要所有员工的全力拼搏。而这种强调平均主义,就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挫伤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企业僵化而没有动力。

(6)儒家思想强调先义后利,重视精神力量,忽视物质力量。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物质需求是基本需求,只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的需求。因此重义轻利,只重视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的做法,必然无法真正激励员工,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的原因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既受到儒家思想的积极影响,也受到其消极影响。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儒家思想自身充满多样性和矛盾性以及儒家思想采取中庸之道的方法论造成的。、儒家思想流派众多

自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以来,儒家发展出了多个流派,每个流派对儒家思想都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孟子为代表,相信性本善,主张施行仁政,讲究人情。这一派的思想是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理

论根源。另一派以荀子为代表,坚持人性本恶。性恶派的思想是企业制定各种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的理论依据。即使是现在,这两大派别的思想仍然没有分清孰是孰非。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朝统一的需要,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建构了一套适应当时社会所需求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儒学体系,开创了两汉经学为主体的儒学和汉学学风,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①。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又经过重新的发展,朱熹等人吸取佛家、道家的思想,重构了新儒家思想。后来王阳明又把儒学改造为心学,从而导致儒家思想的再次分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明末清初,我国商品经济初步发展,黄宗羲等人又发展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五四以后,新儒家则主张吸收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实现儒学的再次转型。从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流派众多,本身充满了多样性和矛盾性。

2、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不断变化

儒家思想不光流派众多,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也不同。这种地位的不断变化加剧了其自身的矛盾性与多样性。

自从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到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思想一枝独秀,逐渐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是自从明末清初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开眼望世界,重新思考儒家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儒家思想被彻底打倒。自从被打倒后,儒家思想一直没有崛起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是以官方的立场正式宣判了儒家思想的封建糟粕地位。特别是文革期间,国内几乎彻底摧毁了儒家思想的根基,导致国内儒家思想研究出现了严重断层。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官方才重新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影响。但是此时儒学仍没有复兴,儒家思想更没有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等实践中来。直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相继崛起,外国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儒家思想是促使日韩崛起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才真正开始研究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①资料来源:邢洪军.儒家思想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儒家坚持中庸的方法论

儒家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得到统一和协调,导致儒家在方法论上选择了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观点其实与权变理论有相同之处。他们的核心就是个人或者企业行为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应该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①。

中庸、一切从实际出发或者权变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如登天。因为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准确的原则,没有是非标准,其结果就是同一种行为,既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最终让人无所适从。我们知道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行为和企业文化的复杂多样。

儒家思想讲究变通,西方管理思想强调制度规范。本文认为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把握“度”。只要掌握了度,就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中庸思想,而对于度的掌握,这就主要取决于经验。这种特性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只讲授一些原则,而不指定具体的标准和规范的重要原因。这种特性决定了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特别注重言传身教,注重无形的引导和传授,而不能照搬西方的条文和制度。这种不确定性与对“度”的把握也是与西方社会最大的区别之一。西方社会是是非分明的社会,不是对就是错,所以西方企业更多的依靠制度规范。

①资料来源:周阳.中庸之道与现代管理.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第二篇:中小型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分析

上海某化妆品生产企业公司简介:系中外合作企业,2000年正式与英国化妆品上市公司合作,并于2001年总投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市闵行区建成了大型化妆品制造企业,为欧美知名化妆品牌做OEM,公司主要产品为彩妆类、膏霜类和水类化妆品,2004年起工厂已进行规模性生产,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展,急需各类人才加盟本公司,共谋事业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现状

1、部门组织结构

(人资部架构图之后提供)

现有固定人员10名,其下阶由人事科,法务,资源开发科组织而成。

2、人员职业化程度

除经理及科长有大型企业人事相关工作经历外,其余员工大多为一些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还包括在公司任职时间较长的前总务文员和前台,其中招聘专员由原考勤专员内部调任。

二、现阶段KPI绩效评价及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目的:为规范公司KPI绩效评价与绩效工资或奖金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周期:按月度为周期进行数据收集和绩效评价

试运行期过后每月的绩效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绩效工资,有奖有罚,且此结果将作为奖金发放的直接依据。

问题一:绩效考核指标设定实用性较差,制定的职位绩效指标并非适用于各个岗位

案例:HR经理和科长根据各部门的岗位工作分析报告加班加点制定了新的KPI绩效管理办法,但其制定的KPI指标是以部门划分,且没有涵盖所有员工的考核项目。如技术部门的指标只突显了研发工程师的考核内容,而技术部还分为文管组、制程组等各小组。

总结: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沟通

问题二:很多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并不充分,HR在修正绩效指标后被架空

案例:在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实施前,HR经理只是在公司公会成员会议上对考核办法做了说明,却没有和各

部门主管开会讨论指标制定规则,直接以Mail的形式通知各部门验收其所做的指标规格。此时很多部门发现HR制定的指标缺乏合理性,于是主管召集部门所属员工共同重新制定了符合现状的绩效指标,对HR仅作告知动作。

领导的做法:总经理对此次绩效管理办法非常重视,动员各部门主管及责任人积极参与其中。部门直属领

导虽有心做好,但毕竟专业知识认知程度不高。

员工的想法:大多数员工认为新的考核办法无非是公司束缚员工行为的枷锁,而部分做考核后期数据收集

整理工作的文员认为这添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且数据会直接影响上级领导的评分,可能引

起同事对其的不满,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总结:绩效考核前期宣传不到位

问题三:

案例:总经理曾在工会会议上提出,此次的绩效管理办法是为了突显“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激励那

些努力工作的员工的同时调动其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果: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总结:

个人(员工)问题:

个人(员工)建议:

第三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流行这么一种说法:家族企业是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家族管理不行,外人管理又不放心。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完全沿袭至二代、三代。但是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上的“家庭情结”已经困扰着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中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例子,但是不少民营中小企业正在演绎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正处于起步阶段或成长初期,但通常在所属行业中已有_席之地,有些甚至占有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他们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具备了大踏步前进的条件和能力,可此时他们却在不经意中停了下来,迷失了目标和方向,从此江河日下、迅速衰败.概括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决策不科学、产权结构不合理、人才机制不灵活、利益机制不均衡、竞争环境不宽松等等,笔者仅对这-类民营企业在管理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民营企业人才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人才流失的最大原因之

一。人才流失严重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人才管理的“家族”特征

在企业管理中,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家族式领导。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经营行为规范。家族成员自认为对企业创业有功,与企业有特殊关系,时时以元老自居,以“自己人”自居,其他人都是“外人”,与吸引来的专业管理人员发生磨擦冲突,并将他们排斥在“圈”外,有一种排外心理。“外来”员工没有了归属感,上下沟通受阻,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许多优秀人才之所以跳槽,就是因为他们难于融入家族圈内,其抱负得不到施展,很难有成就感,无奈只好走为上策。

第二,人才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家长式”特征

由家庭作坊式逐步发展到今天的民营企业,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家长式的管理作风。由于缺少规范的组织架构,运转缺少分担明

确的管理或执行责任,只能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指令,容易产生混乱甚至失误。就像在一个家庭中作爷爷的撇开自己的儿女直接管教孙子,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灌输给他们,做儿女的就是有再大的抱负和想法也只能迫于上面的压力而被迫放弃。特别是当人才晋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时,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权力就成为他们最大的苛求,能不能满足他们就成为一个重要砝码,他们总不可能戴着总经理的帽子做着一般的管理打杂工作,成了资产所有者的一个影子。

第三,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会出现信任危机

民营企业在壮大之后,管理者也有了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要求,然而仅靠现有的家族成员、元老的“忠诚”已远不能满足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事实上是一些企业看似求贤若渴,实际却是叶公好龙。对外聘人员的信任度总是持怀疑态度,甚至要考察若干年。总认为既可信任又有才干的人太少。这实际上是民企在人才观念上的一种短视和浅薄。有人这样概括民企老板用人的观念:“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其后果直接导致对民企的信任危机,更缺乏在国企里拥有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许以重金,委以重任;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疑虑防范;如此令不少民企人才心寒齿冷。

第四,民营企业僵化的分配机制,仅靠“高薪”很难留住人才

目前民企引进人才主要靠高薪聘请,并且在不短的时间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今天现实的问题是,仅仅凭高薪已很难真正吸引住人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老板与人才在分获企业利润上缺乏合理的比例关系,人才的智力付出与获得的回报不成正比。人才与民企老板缺少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人才永远是高级打工者,企业的兴衰荣败对人才无关紧要。当人才认为向他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应得的报酬远高于老板所给的报酬时,人才很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死抱住原有的分配机制不变使得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现代企业应当了解它所面对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财富的宝贵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人力资本的位置上,是与企业家的资本所有者地位对等的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企业与人才之间不仅仅是雇佣、使用关系,更是平等的资本所有者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那就是资金与智力的合作。

第五,没有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使人才很难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去由于民营企业家族制裙带关系的原因,还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企业有一个重大的决策,或者此决策仍然在酝酿之中时,不少家族的成员都已经在“纷纷议论”,当他们认为你也是知情人之一,殊不知你仍然是一个局外人。没有开放、透明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久而久之心态再好,要求再低的人也会被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拖垮。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才愿意被蒙在鼓里对企业运作一无所知而成为企业的局外人,都渴望深入到企业经营第一线,能够在第一时间精确地了解企业经营动向和决策而不是接受传了好几手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渴望,企业敢不敢于放手用人,给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与机会,使其经常地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充分体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在企业中的位置,是影响人才忠于职守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企业家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稳定

民营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反映了企业家的人生哲学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反映了在民营企业家主导下的整个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然而一些民营企业家这样认为:“自己的企业,自己就是一手遮天,有谁能管得了”。“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无论企业做的多大,仍然将赚钱作为唯一的目标。有这种思想的企业家对“人”的态度可想而知,只把自己当“人才”看,迷信自己以往的个人经验,忽视了团队精神,忽视了人是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的综合动物,有能力的人最需要的是找到感觉。人才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最终导致人心涣散。企业家也由开始的物质匮乏状态走向了最后的精神匮乏状态。人生有等级,但并不表示人与人之间没有更多的共同点。人生的机遇和背景不同,个人的努力不同,造就了人生的千人万相。企业家在展示自己,同样地,你的员工也在追求,也在成就和完成他自己,尊重他人,允许他人自我实现。把别人当作人才或人来看,做到这件易事,是人生境界达到一定高度的一种表现。

企业的兴衰,背后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兴衰,企业管理水平的兴衰,背后是企业人才危机的周期性变化。卡内基顾问公司行政总裁莱文这样总结说:“人们往往在感受到被关心的情况下才会感到自信,并希望这种关心能用金钱或其他无形的东西表示。只有人才感到你在关心他们,才会追随你,为你卖命苦干。”我们不是-味的批评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的弊端,不是全盘的否定。而是罗列以上几点现状,与企业家共勉。

留住人才,千招万招,贵在企业的诚心与真心。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制约机制和管理机制,只有真正把人才当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事业发展的合作伙伴,从心里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像对待股东一样善待人才,把人才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为人才考虑得更多、更好、更周全,以心换心,并有切实可行的举措,人才才有可能会尽职尽责,忠诚到底。企业才能提升活力,进一步发展。企业应警醒自己:人才的忠诚,是企业用“心”换来的;只有用“心”,人才才会安“心”。对民营企业来说,赢得人才忠诚不仅是管理行为的创新,更是经营理念上的创新。

第四篇: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年末,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孔子奠定的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架,经由孟、荀的内外扩充,形成一个成熟的、开放的、兼容性极强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体系中国文化影响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问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现代社会已不是昔日可比,科技水平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物质条件在不断的扩充与完善,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物质的丰富,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在我们为物质生活能更好而努力奋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遗失了我们最传统的东西:我们的公德心、为人处世的和谐、礼让、真诚、互助等等,这些本是我们最应该坚持与发扬的。这是我们的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这些似乎已经是上世纪的遗迹,已经鲜为人知。

近年来,西方的许多社会病,如犯罪、吸毒、家庭破裂等也在东亚滋生和蔓延。许多有识之士提出重建精神价值。韩国的新民运动,新加坡的礼貌运动,敬老运动,推广华语运动和台湾的读经教育等相继出现。这些运动的中心内容就是把儒家伦理重新找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一个国家要达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国家强力外,还得依托精神力量。而道德确实是一种有利于治国的重要的精神力量。而社会主义国家要能良好的治理,更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不仅要依法治国,而且要以德治国,正是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了“为政以德”这一治国的客观规律,自觉地把它运用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上。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中,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战略规划,正是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机结合。

一直以来,在如何调节社会关系,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各层关系之间的问题上,在如何培养人们服从权威,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等问题上,东亚与北美、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有明显不同。后者主要依靠行政、法律手段,依靠物质的奖励惩罚,而在有儒学文化背景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就强调了儒家伦理的作用。

美国环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弗兰克·布吉尼认为,儒家伦理与美国现代经济民主主义的巧妙结合,是日本经济成功的秘密所在。这种经济形式叫做“儒学资本主义”。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说:“《论语》加算盘,是企业成功的法宝。”确实,在日本,职工一进入企业就要接受忠于企业及其领导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企业领导人则以长辈身份给下属以慈爱和礼遇,实行各种形式的感情投资,使职工感到企业像家庭,感戴“家长”,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企业如此,日本经济怎能不繁荣?

此外,将儒学研究与现代文明困境结合起来讨论,也是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新主题,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十分重视儒家人文精神,并提出了从儒家人文精神出发来反思近代启蒙以来的文化问题。他认为,从人的尊严来看,西方的人权理论仅仅提出了一个“最低要求”,然而“在儒家的传统里有关伦理学的课题,确有很丰富的资源。”他说:“儒家人文主义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繁荣的灵感之根源。”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认为:西方的现代化实际上面临严重的危机,解救西方现代化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重提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夏威夷大学的安哲乐也在《儒家学说与社会进步》一文中指出:“求助于正确理解的儒家资源,可以为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新型的美国民主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由此可见,儒家与现代化并不冲突,儒家也不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凑合”现代化,它更在此中积极地尽它的责任,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十一世纪将是智慧的世纪。无论是人工智慧的科技产品,还是人脑智慧的开发,都将极为兴盛。但是对人类来讲,是福是祸还难以断言,因为人性若不能向善,即使

拥有尖端科技和人脑智慧,也只会将犯罪升级。

儒家不是宗教,但在中国影响比宗教还深,中国人常将儒、释、道并称为三教。儒教至少从西汉起就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两千多年,其影响之广大深远是世所少有的。儒家思想虽常被称为孔孟之道,但它自有其创立、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史,并不就等同于孔孟的当时思想。历代统治者为了利用儒教巩固其统治,对其中于己有利的部分加以肯定、强调乃至动用政权力量强迫人民信奉,对不利部分则加以摒弃和压制。而且历史是发展的,孔孟某些教义即使在以后被证明是不正确或有害的,在当时却合乎人民认识水平或具有进步意义。正如亚里斯多德的宇宙观虽不符实际,却不能否认他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样,如果说儒家思想对后世的科技发展起有负面影响的话,责任也不能由孔孟两人承担,而应由统治者负责,这是需要说明的。

当然,几千年来,中国有很多有识之士,不满于圣贤之道、祖宗之法,在政治、哲学、科技各领域进行过多方面的斗争,出现了一批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航海家、工业和农业专家,取得可喜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他们才是民族精英和历史的创造者。可惜在黑暗统治下,在满天阴云笼罩下,他们的人数不多、影响有限,如同在死水池塘中扔下几块石子,激起一些涟漪而已。在他们身后,这些影响也就消失,不能积累起来,形成推动大变革的潮流与力量。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需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儒家的思想是一个宝库,能在社会建设中取其精华地加以利用,对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这才是我们研究儒学的意义所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中最值得珍惜的传统。它并非仅存在于吾人心灵之外的典籍,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观念和价值。这珍贵的传统从未与时代脱节,且处处预示了每个时代的时代性。因此,我们应当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开创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使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脉络中,获得张举,进而成为现代文化中的活力,永续它的光辉传统。

参考文献

[1]王乐钟:论儒家学说与现代企业文化[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第3期

[2]王慧明.儒家文化与中国当代管理[M].北京:言实出版社.[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郑家栋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5]廖名春:《荀子“法后王”说考辨》,《管子学刊》(淄博),1995年第4期.

第五篇: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涌现出来的儒家学说,因为与中国古代封闭的封建社会制度相适应而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自从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作为封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历史主导地位,与封建专制思想并行绵延流长。不可否认,儒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它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儒学思想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它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在追求统一的形式化过程中逐步僵化,经济上的自洽满足沦为了贫穷愚昧,文化上的皓首穷经变成了思想桎梏。虽然对儒学思想的反思自“五四运动”以来从未中断,然而,由于极力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势力阻扰,儒学从来没有受到全面解构,以至于它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现今还有人设想用儒学的保守意识形态对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进行评判。孔子自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当在情理之中。只是“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似乎不能笼统而论。“影响”有正面负面之分,此处认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却只字不提负面影响。比如,孔子以及儒家的思想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那些要维护正统的人(例如皇帝)来说,确实就像命根子。至于平民百姓,却如李贽所言,只是“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育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千年一律”,方才“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大概就有一扫这种专制与愚昧的考虑。如今把孔子思想当作“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继承弘扬,却是意欲何为?新儒学思想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民主与领袖》)。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下载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家思想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摘要: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学派。思想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准则,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再谈儒家,似乎有点“过时”。然而,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无不在“儒”的基础上引申和阐发。尤其是西汉以后......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潜在力量,是企业科学、高效、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着眼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共五篇]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2006-01-27企业文化的作用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

    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作者:张娜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中小民营企业在财务办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发展 【摘要】: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 ,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关系密切。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已有近4000 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