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时间:2019-05-12 15: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第一篇: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每当,我们村里面有关系到全村重大事件时,比如:全村农网改造,稻田平整,集资修路,招商引资,塘坝维修工程,改水、改厕、改厨工程,沼气池建造,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等等,我们村都会要召开全体党员、组长会议,而党员、组长在政策、制度、决策等,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每当,召开党员、组长会议的时候,我总有一些感触和思考:男党员多,女党员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却没几个等等。于是,我对全村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我也发现,农村党员队伍在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

一、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4点: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农村党员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偏少,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农村女党员人数较少。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不够明显:

农村的部分党员自身经济都有困难,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的帮助。

3、针对于农村党员开展的基层党组织活动不够,以至于有的党员觉得自己跟群众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感觉不到自己身为党员的自豪感。

4、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一方面:农村没有切实采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另一方面农村的封建思想、男权意识还根深蒂固,认为妇女只能在家做饭、干农活、带小孩,农村妇女很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

二、我对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把握农村党员的学习规律,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前提。

首先要编撰通俗易懂的学习教材。农村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编撰教材时,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党员学习实际来进行,以便党员易学、易懂、易记。

其次改进和落实学习教育形式。要实现学习教育形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单纯的灌输向上下互动转变。要大力推行讨论交流学习、结对帮扶学习、参观启发学习、远程教育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一个就是各级部门一定要督促这些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

三是要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村普通党员的培训,使广大党员受到党性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以增强其党性观念、法制观念和致富本领。

2、完善农村党员管理制度。

农村党员队伍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管理制度,但与新形势和新任务还不够适应,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首先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根据农村实际,制定各个层次、各个类别不同工作性质农村党员先进性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一套易于操作、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的党员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把检查、考核、督促、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把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和优秀妇女、农村优秀分子、回乡优秀毕业生、退伍军人作为党员发展的培

养重点。农村一定要强化村民档案管理意识,通过建立档案、强化培训、实践锻炼等措施,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第二篇:关于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调查报告

上伍乡位于青县东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加工业型乡镇。近年来,乡党委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实施固本强基工作,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特别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发现,我乡农村党员队伍在改革的新形势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党员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现将主要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乡有党支部24个。其中农村支部15个,全乡共有农村党员人数663人,其中女党员31人占党员总数的4.7%。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党员105人,占15.8%,36-45岁的党员130人,占19.6%,46-54岁的党员101人,占15.2 %,55-59的党员105人,占15.8%,60岁以上的党员222人,占33.5%。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党员517人,占78%,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党员135人,占20.4%,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党员11人,占1.7%。

二、我乡农村党员的思想状况及发挥作用状况

近年来,我乡广大农村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投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在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学习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等方面发挥了农村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较好的体现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1、带头转变思想观念。部分农村党员带头树立依托市场致富的观念、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时抓住机遇,闯出了新路。

2、带头学用科学技术。一大批农村党员带头树立“先富”观念,掌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率先致富奔小康,并通过自己的示范,带领周围的群众致富。

3、带头勇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年来,我乡许多农村党员面向市场,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畜牧、水果等优势,发展复式种养,科学种田、科学种菜,面向城市服务生财,已经先富起来。这些“党员大户”利用他们致富的一技之长或多年闯荡市场的经验,当好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正确引导和帮助周边农户实现共同富裕。

4、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大多数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表现较好,一旦组织安排了工作任务或遇到紧要时刻,如在防治非典、处臵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先进性就会体现出来,从总体上维护了党的形象。

三、我乡发展农村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一方面部分村党支部不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党员发展对象。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能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经济建设的新需要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先进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致使党员发展难以突破党员老龄化的现状,我乡现有农村党员663人,其中35岁以上的558人,占到了84.2%。另一方面部分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存在错误观点。他们认为发展新党员会对自己的职位造成威胁,干脆不去发展党员。凡此种种原因,造成党员结构不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村内各项事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大阻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

二是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部分村党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认识程度差,嫌麻烦、图省事,不愿按程序办事,直接影响了所发展党员的质量。全镇党员663人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2%,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就拿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而言,现有农村党员大都停留在会使用、会操作远教设备的基础上,更有甚者根本教不会远程教育的使用方法,没有真正起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没有起到党员应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农村女性党员比例偏低。在农村发展党员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党员发展比例偏少,直接造成农村党员队伍中性别比例不合理,农村妇女干部后继乏人等不良后果,制约了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我镇有妇女党员31人,仅占全体党员数的4.7%。

四是入党把关不严格。部分村党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前,片面考虑其文化程度是不是高、是否能致富等表面现象,却忽略了表面现象背后是否有不合党章的行为,并没有严格考察其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现实表现,从而使“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很容易使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混入党的队伍。部分村支部发展党员时受家庭利益和宗派势力的影响,无视党的组织原则,在确定入党人选时优亲厚友、拉帮结派,把发展党员作为自己扩大势力和延袭权势的途径,制造“党员家庭”、“党员团伙”。

出现以上问题胡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有时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虽制定了政策,发了文件,制度上了墙,文件发到了人手,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抓计划生育工作、抓社会治安工作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乡镇党员干部素质、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二是对农村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少数农村党支部不能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等,放松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忽略党员作用的发挥,村内工作既不向党员通报,更不向他们征求意见,使党员成了挂名党员,久而久之,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逐渐淡漠,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逐渐失去感召力和号召力。少数村党支部对农民党员管理不力,缺乏必要的监督,使得一些农民党员利用手中的一些权力,以

权谋私,欺压群众,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使一些农民丧失了对党的信心。

三是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当前,仍有个别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档”,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四是发展农民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上搞个人说了算,有的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有的在培养期内忽视培养教育,有的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少数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的质量。

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都能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但是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有的村党组织书记认为抓村务是“实”,抓党务是“虚”,不愿把精力放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未能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地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个别村未能很好地发展党员,新鲜血液得不到及时补充,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甚至出现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现象。二是教育管理缺乏连续性。有的村党组织平时不注重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不注意了解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未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等。有的村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没有得到较好落实,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党员教育管理缺少活动经费,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工

作一般是放在年终或检查时突击抓,学习文件、交流经验等工作均存在观望等待现象。

三是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有的村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只重视在职党员,对分散不易联系的外出党员、农村无职党员往往很少顾及,有的甚至故意回避,工作落实不彻底,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空挡,造成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偏向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

四是教育管理缺乏及时性。有的村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只注重解决党员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忽视了党员的思想品质、人生信仰、个人小节等方面存在的不易掌握或情节轻微的隐性问题,没有及时进行教育管理,致使个别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

五是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有的村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滞后,把教育管理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等,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少推心臵腹的进行思想交流,未能结合党员的具体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管理内容简单,方法呆板,学习效果不明显。

五、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创新表彰激励机制,优化党员利益导向。过去,对党员的考评履行义务是硬指标、激励是以精神奖励为主,忽视党员具有双重性,特别是忽视党员作为一个普通的生产消费者的本能需求,过分强调党员奉献特质。针对此种状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必须探索建立健全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党员表彰激励机制,真正让党员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和对等。

2、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健全责任网络,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年初签订的党建目标责任承诺书和年底述职内容,形成级级抓、层层管的良好格局。健全奖惩机制。要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宏观和指导性计划,对重点村、难点村单独下任务,重点推进。对完成指导性计划好的党委上级每年予以表彰。

3、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一是要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要注重典型引路。改进选人、用人办法,更新观念,采取多种形式选好配强有政治头脑、经济头脑、科学头脑和有组织领导能力、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能力的农村党支部书记。

4、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激发党员应有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党员的参与热情。党组织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党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党内大事及有关文件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及时向党员传达;对村上大事要主动找党员商议,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特别是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要建立激励机制,认真组织搞好“七·一”和年终评比,适当的时候组织党员到有政治意义、纪念意义的地方参观学习,或举办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增加党员之间的交流,联络感情,可增长党员见识,陶冶情操,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三篇:新形势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队伍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明确“一项责任”。我市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一是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建立了

乡(镇)党委、党(总)支部两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好督查关,落实责任制。市委把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农村“三个文明”考核和党员“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乡(镇)党委定期对村党(总)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工作落后的乡镇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年底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切实使文秘杂烩网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抓实“两支队伍”。为确保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市坚持从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出发,着力抓好农村党员源头工程。一是抓实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积极向农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举措,吸引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青年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村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重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指导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保证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党组织。二是抓实预备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根据预备党员的特点,通过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展服务承诺、过组织生活、短期知识培训等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优良传统作风和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增强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通过给预备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把好“三个入口关”。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我市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严格把好发展党员的“三个入口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在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基础上,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决惩处发展党员中不正之风,确保党性强、品行正、结构优的党员队伍。二是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中严格程序和把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按照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过好民主关。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票决制、发展党员征求意见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预审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

注重“四个结合”。结合农村实际,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注重与“三培养”措施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在优秀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我市共有1279名致富能手被培养为党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路上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二是注重与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结合起来。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强化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加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和理论素质。三是注重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开展“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积极营造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良好氛围,切实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树好形象、当好表率、做出贡献。四是注重与全市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整治海西保护田园风光”等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大局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定期考察,切实将那些围绕中心,顾全大局,起好带头作用的农民先进分子发展为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第四篇:市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市“四个化”举措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平台“多样化”,强化组织建设凝聚力。通过拓展组织设置模式、拓宽发展党员渠道和拓宽服务党员平台等举措,有效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培训“实用化”,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作为出发点,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管理“科学化”,提升服务党员新水平。针对农村党员多、分布广、流向不稳定等特点,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分类管理工作,层层抓落实,做到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贡献“经常化”,展现农村党员新魅力。针对全市农村党员中的无职党员约占90%的特点,为充分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全市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第五篇: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存在的现状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能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培养党员发展对象,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但也有个别村组,出现了党员发展对象短缺的现象,难以找到合格的人员作为农村党员的发展对象。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现有农民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现象。据统计,我乡共有农民党员235人,其中35岁以下的46人,仅占19.57%;农民党员平均年龄为52岁,55岁以上农民党员104人,占44.25%。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120人,占51%。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崇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重利益轻理想,“党员不党员、只要能赚钱”,“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田地分到户、各走各的路”,“入党不入党、全靠自己闯”,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至上,片面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淡漠政治追求。完全-1-

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照顾,不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双带”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领。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偏远村组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四是优秀青年数量少,后备资源短缺。调查表明:不少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不高,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热情更为锐减,边远、经济落后村组尤为突出。就全乡的情况看,农民要求入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下滑的趋势。部分小村达不到5名、大村达不到10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发展青年农民党员、选人难的情况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党员发展几乎成了党员发展的“沼泽地”。

二、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乡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有47名,占20%,而现在这批

党员正趋于高龄化。解放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发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革”期间入党,则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有着明显“先天不足”的历史痕迹。二是大量人才外流。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比较开放的农村知识青年,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愿在村务农,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打工挣钱,离开土地,走出家门,到城市谋生求发展。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外流走了:如读书升学,考入大中专院校;外出打工经商;投亲靠友;参军当兵等。由于大量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劳力外出,而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不论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佼佼者,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现在从农村流动出来的大都是农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农村精英。”留下的大多是素质相对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许多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本村较为优秀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经商,大量青壮年常年在外,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因而农村党员发展对象越来越难找,优秀分子越来越难选,出现了“提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局面。大批农村青年外流,给党员发展对象的培养选拔带来困难,入党积极分子偏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致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成为无源之水。党员发展难,尤其是发展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青年更难。三是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四是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认为 “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五是发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在农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入党积极分子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部分优秀积极分子受发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形成长期列为积极分子不能发展局面,申请退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人员占有相

当比例。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从而重农轻党,对农民党员的工作很少过问,无暇顾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村组无论是对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在教育对象的层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亦商“一锅煮”。在方式方法上,习惯于“集中上大课,开大会听报告”,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或者套用听课——讨论——总结“老三步曲”。在内容上,大都是“统一食谱”,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时、因需施教,出现供求不对路,学用脱节。管理上对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新的、分层分类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对流动农民党员、老党员、中青年党员、贫困党员等不同类型的党员管理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流于形式。三是个别人为设阻。一些村党组织负责人妒贤嫉能,害怕优秀青年入党后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故意压制人才,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农民入党,有意设臵重重障碍,采取“拖、卡、压”等手段,将优秀青年农民拒之门外。这种人为设“卡”,堵塞了党员发展对象的重要源头,制约了整个队伍的优化。这也是造成党员发展对象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党员自身的因素。一些农民党员放松或忽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有的认为,农民天生就是种田打工,学习既学不来粮食,又学不来经济,更学不饱肚子,视学习无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认为年龄大,“庙修成来和尚老了”。有的对学农业科技知识还有点兴趣,而对政治理论根本打不起精神,长期“失学”。据调查,相当部分农民党员不知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是什么?分不清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民党员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步履维艰,甚至行为失范。

三、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改进队伍状况已刻不容缓。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第一、改善结构,建立健全新机制。严格党员入口关,拓宽视野和渠道,把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党内来。制定规划,通过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培训、高中文化补习,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参加自学等方式解决农民党员文化偏低问题。同时,强化年底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走形式,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作出严肃的处臵,疏通出口将其淘汰出党,使农民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肌体健康。

第二、提高素质,加强农民党员的学习教育。教育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内容上,着力解决好部分农民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愚味落后、信奉封建迷信等问题;着力解决好一些农民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问题。要丰富学习教育载体,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员学习制度,使农民党员学习制度化;二是利用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使农民党员网上观看实用技术片,购臵、制作实用技术片,把好的实用技术片送到农民手中。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科技示范点,通过以点代面、辐射周边,带动农民致富、快富,不断提高农民党员致富本领。三是强化“科技进村”活动,不断为农民党员送科技,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使农民党员不断提高科技致富能力。

第三、激励与约束手段并举,塑造农民党员的新形象。在激励方面,建立奉献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农民党员的政治地位,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给予老党员和贫困党员更多的帮助和关怀。约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约束为基础、管理约束为重点、监督约束为保障的约束机制。要明确“两级组织、三个责任人”的职责,即明确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书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职

责;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并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中,实行每半年对乡镇党委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作为评定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

第四、构筑党支部坚强的堡垒,增强优化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原动力。一要建设一个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模范作用;三要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五、建设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下降问题。一是强力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基层党组织要经常对广大青年团员进行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尤其是农村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农村青年的思想实际,利用党员活动阵地,集中进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二是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农村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和引路作用,在工作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党的先进性,加强对党的宗旨、党员标准的认识。三是各基层党组织要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把35岁以下一线青年农民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当作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党组织要指派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特别要主动与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交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早日加入党组织,壮大农村“双带”党员队伍。

下载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全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

    关于全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根据市委组织部内部明传电报的要求,我部利用两天时间,组织专门力量,就我区近年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研和汇总,现就具......

    和平镇“四抓”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和平镇“四抓”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近年来,和平镇党委结合实际,通过抓发展、抓培训、抓示范、抓帮扶,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

    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情况的调查报告按照“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对XX乡XX村的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推荐五篇]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用明显的农村党......

    区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XX区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历史进程,既为广大农村......

    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对XX乡XX村的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几年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臶,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农村党员的思......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合集]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东风镇组织委员朱晓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