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城镇管理监察队促进县域经济措施(小编推荐)
X县城镇管理监察队
促进我县又好又快发展措施及优惠政策
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好坏,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对外开放,精神文明的窗口,对外是形象,对内是效益。为此,我们把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的管理上,力争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又不超出环境容量极限的管理活动。
一、坚持管理并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单位把城市管理中的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症,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把脉、梳理,概括起来有“五多”,即:人多、车多、门面房多、流动摊点多、建设工地多;“五顽症”即:倚门占道经营、渣土抛撒、流动摊点、乱写乱画乱张贴、违规设置广告店招牌。针对“五多”、“五顽症”进一步拿出定期或不定期的整改方案,逐项推进。同时逐步建立以下管理体系:一是通过合作化办法,在主要街道推行一包四定的路段承包责任制,对自产自销的经营户,做到“两给一有”,给场子、给位置、有形象,对一些相对人通过发放明白卡、信函、上门服务等方式,规范其行为;二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全县离退休县管干部中聘请市容督导员,参与市容管理,监督市容执法行为,劝导一些相对人和一些市民
1违章行为;与公安部门联动,成立城管警察办公室,强化执法,保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能,切实维护好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素质
一是建立完善竞争机制。对执法人员、驾驶员、协管员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理论考试、竞职演讲、民主测评、综合评分等形式确定人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开展着力提高执法能力业务培训。今年,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邀请上级单位资深人员、党校老师作规范执法案卷、职业道德及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形势专题辅导课。同时,把一些思想好、能力强的骨干、队员选派到县建设局跟班学习,或参加市局举办的短期业务培训,借鉴新经验,吸取新知识。此外,加强职业化建设培训,切实提高每一名队员合理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新的提高。
三、实行社会承诺,着力营造优美市容环境
一是向社会实行公开承诺制度。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并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征求意见,对每次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任务,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大督办力度,切实提高举报投诉的整改率。首先实行督查通报制度,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
查情况予以通报;第二,投诉受理按照“一揽受理、准确分理、严格考核”、“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不间断地接受群众投诉,对接受投诉举报案件及时整改落实;三是完善街巷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五是转变机关职能,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并把服务作为我单位一号工程,以服务为突破口,牢固“服务第一、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亲商为切入点,主动上门为来我县兴业的企业服务,提供办理各种业务及相关手续。
二OO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城镇管理监察队政风存在问题及措施
城镇管理监察队
政风行风评议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风行风评议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政风行风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城镇管理监察队的各项工作职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更好的服务X县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围绕这一目的,我们把查找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财力、执法装备与我们所承担的执法任务相比严重不足。执法经费、执法装备的不足也影响了我们执法的效果。
(二)规章制度的落实还有差距。我们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在贯彻执行上与要求还有差距,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也不够,个别制度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在实际中得到落实。
(三)工作质量和水平还不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由于平时忙于具体业务工作,忽视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政务公开透明度不高,职能职责、方针政策、工作效果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机关办事程序琐碎,给基层群众了解城管工作或前来办理业务带来不便。
(四)少数机关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存在一些薄弱问题。有的干部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强;有的干部工作拖拉,办事效率不高;有的干部作风飘浮,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有的干部说的多,干的少,对己宽,对别人严;有的干部缺乏扎实认真、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
(五)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城镇管理工作要求的逐渐提高,城镇管理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市容市貌方面,还包括规划、环保、工商等专业性较强的执法工作,而大多数执法人员以前没有接触过,面临着专业法律知识欠缺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照自查自纠出来的问题,经过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地教育工作开展不够
针对城市管理人员动态性较大这一特点,一般性学习教育多、专题教育少、道理讲的多、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少。由于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业务工作中,职能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新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足
一是满足现状、自我陶醉。部分干部职工认为城镇管理监察队是“清水衙门”,而且近年来工作成绩不错,存在盲目乐观思想。二是强调客观因素多,克服困难勇气不足,工
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往往从客观上找原因多,而从主观上找原因少,不能有效解决矛盾。因而,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
(三)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和信息化的普及,新形势下服务对象对城市管理的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单位的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整改措施
(一)研究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先进的执法规律、执法模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提炼群众经验,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摸索我县城管执法工作的执法规律、执法模式,强化学习研究,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坚持不懈,抓好执法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执法部门永恒的主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大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执法队伍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现象,树立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同时继续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城管人员执法水平,促进我县城管队伍的全面建设。
(三)积极协调,争取良好的工作效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进行对接,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划清职能界限,防止出现执法空档。加大规章制度的贯彻力度,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队容风纪和日常办公秩序,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细化职责与分工,将每一项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明确标准和完成时限,使每一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达到更高的标准、争取更好的效果。
(四)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规范 认真执行工作首问负责制度和开展的“五个一”工作规范活动。按照“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片诚心办事”的工作规范要求,认真接待做好每件有关价格方面的来电、来信、来访、登门举报、办理公务、政策咨询等事宜的工作,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对立“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良好机关形象。
二OO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三篇:应县城镇管理监察队重点工作报告
X县城镇管理监察队
政风行风建设重点工作报告
为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型执法队伍,根据县委有关政风行风评议有关文件要求及城建局支部的总体安排,我单位政风行风建设重点工作在广泛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了整改落实,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在报告如下:
一、行评工作重点
(1)履行职责,落实政策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工作职能为群众主动办实事、办好事,能否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问题能否认真负责地解决和办理。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随意执法,粗暴执法,越权执法以及其它不正确履行职能的问题。
(2)政(事)务公开情况。是否设置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办事程序、执法程序、目标奖惩、评奖评先、公差勤务报销等情况,是否向社会公开工作职能、服务承诺、举报电话等。
(3)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情况。能否充分利用本单位工作职能为群众主动办实事、办好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求,能否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能否认真负责地解决和办理。1
(4)治理各种不正之风情况。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关规定,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以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
(5)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情况。是否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目标和准则,各项服务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办事是否简捷、高效,作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无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
(6)遵守职业道德情况。是否在工作中遵守城管执法行为准则,是否正确树立执法观念和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是否落实城管执法行为标准和要求,认真履行社会工作义务,兑现社会承诺,是否建立健全和遵守本单位《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二、重点工作进度
截至目前,我单位重点已经全面展开,除了需要长期坚持、改进的工作外,大部分工作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首先,建立健全本单位管理制度10项66条,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失职追究制、政务公开制、工作绩效考核制等机关效能六项制度25条,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逐步实现服务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设置政务公开栏,及时
公开办事程序、执法程序、目标奖惩、评奖评先、公差勤务报销等情况,实行“阳光作业”。第三,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了举报箱,使我单位干部职工的执法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杜绝了“吃、拿、卡、要”及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
三、主要措施
1、成立评议工作机构。成立县城建监察大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县城镇管理监察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动员大会。传达了贯彻《X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应政发〔2008〕43号)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评议工作。
2、利用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城建监察大队行风评议内容,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设立评议意见箱、评议电子信箱,公布评议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3、对照评议内容和征求意见问卷收集到的问题,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对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剖析了原因,并联系工作实际采取措施,建章立制,制订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工作台帐,建立健全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OO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四篇: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平邑信息[2010]第62期
县委办信息科
2010-09-28
【目 录】
●我县中秋节假日旅游创佳绩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 铜石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白彦镇“三着力”促发展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一是坚持调优一产,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突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投资200万元完成蒙阳、汪家坡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和塘坝加固等水保工程,新建塘坝4座,实现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000亩;投资500万元,继续拓展联合供水工程。杨谢村进一步扩大蓝莓基地的种植规模,宋合村积极发展蔬菜大棚,汪家坡、东上坦等村扩大了黄烟种植面积,黄崖、桥仙等村立足果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全镇“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经济局面基本形成。二是坚持做强二产,壮大新型工业。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引进建设,在南林村规划建设占地500亩的“科学发展园”,着力培植壮大康和食品、港星建材、汇丰二期扩建、正鑫脱硫石膏生产、宝元石膏矿扩建、新型太阳能发电六大重点项目,努力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搞活三产,拓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产业,充分发挥蒙山旅游资源优势,在镇驻地建设了集服装鞋帽、五金建材、日用百货、农特产品等大宗商品批发零售于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物流
商贸新城,打造旅游商贸兴镇新优势,力促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第五篇:采取六项措施促进监察工作
采取六项措施促进监察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处理好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成为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破解土地供需瓶颈,净化用地环境,维护用地秩序,清丰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六项措施,力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
一、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清丰县国土资源局将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的同志充实到执法监察岗位上来,充分保证执法监察岗位用人需要;通过参加国土系统业务培训、聘请专家授课、自学等形式,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素质,切实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
二、完善设施,强基固本。投资50余万元为八个国土资源所配备了执法车辆及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设施;同时为八个国土资源所落实工作经费,为有效及时开展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统一思想,服务大局。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统一思想,坚决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守耕地红线,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从而为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四、明确目标,责任制推进。国土资源所对局签订动态巡查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管辖区域细划为责任区,落实责
任人,明确目标,责任制推进。
五、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制定并完善了土地动态巡查办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动态巡查台账式管理、定期汇报、考核等制度,促使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六、把控重点,创新机制。针对春季占地建房、取土高峰期,清丰县国土资源局把控柳格、六塔、纸房、城关等乡镇重点区域,从八个国土资源所、执法监察大队、矿产办抽调16人,分成两组轮流昼夜值班,严禁取土。“联合执法”、“昼夜轮流值班”有力地遏制了违法案件的发生与发展。
坚持“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的原则,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发现和制止了各类占地建房、取土等违法案件60余宗,净化了用地环境,维护了用地秩序,为破解土地供需矛盾,服务清丰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丰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