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三农 促进发展 全面推进农业工作新局面
服务三农促进发展
全面推进睢县农业工作新局面
县农业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常规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搞突破的总体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强力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取得成效:
一是粮食生产上台阶。去秋,我县小麦高产创建实施了4个万亩方38个千亩方40个百亩攻关田。通过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千亿斤粮食项目、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全县86万亩小麦喜获丰收,亩产531.7公斤,比上年增加21.4公斤/亩,增产了4.2%,总产45726.2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840.4万公斤,增加了4.2 %,夏粮再创历史新高。二是沼气建设上规模。全县沼气示范乡18个,示范村315个,示范户6.5万户,年处理废弃有机物35万吨以上,年产沼气1700万立方米,节约原煤3.5万吨,产沼液120万吨,沼肥20万吨,实现了节能环保,促进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是结构调整调见成效。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发展了瓜果蔬菜、油料、烟叶、药材等100万亩经济作物和3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四是农业科技服务促发展。通过实施“绿证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目
1前已培训农民5万多人,发放资料20万份,播放技术讲座100期,实现了农业科技服务前移。五是农经工作开创新局面。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156家,比去年增加了27家,入社总户2万多户;全县土地流转到户的村是127个,占我县行政村数的23%,流转面积15.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4%,涉及农户32502户;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审批43个,筹资筹劳579.5万元,申请奖补资金 289.8万元。上半年落实惠民政策补贴资金11581.84万元;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18.8万份,涉及20个乡镇,553个行政村。六是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我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为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00676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49965万元。七是农产品质量更安全。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全县20个乡镇建立了30个瓜菜标准化示范基地,认证了蓼堤景源蔬菜、涧岗路楼西瓜等无公害基地。目前全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数量达到10个近20万亩。八是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我局成立了5个专业招商队伍,通过与有关客商进行了广泛接触、洽谈,宣传推介了我县招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已同河南省京典肥业签订了合同,项目资金达1.2亿元,目前已准备开展厂房建设。
二、下步打算
一是全面落实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确保秋粮在去年
4.136亿公斤基础上增产5%以上。二是圆满完成1050座国债沼气项目。三是实现粮经比例5.5:4.5,复种指数达到2.5。四是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和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工程,切实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农作物生产技术明白纸,把农业增产技术和措施送到千家万户,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五是实现全县农民专业合作达160家;全县土地流转到户的村是,440个,占我县行政村数的80%,整体推进的乡镇达到6个;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审批80个;全面清理涉农违法收费项目。六是申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达到20家。七是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实施,全县蔬菜种植全年达到35万亩以上;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2个。八是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确保京典肥业年底厂房建设竣工。九是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信访稳定、消防安全、两费征缴、提案办理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二篇:关于全面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发文单位:【总行】
文件编号:农银发〔2009〕447号
关于全面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新疆兵团分行,各直属分行:
自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份制改革方向以来,我行重新确立了面向“三农”发展战略,启动了金融服务“三农”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两项试点,初步探索出一条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为深入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战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目标要求下推动“三农”业务发展,总行决定在全行范围内全面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部署、目标与原则
(一)总体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围绕全面推进三农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将三农业务相关政策、制度、产品和发展措施推广到三农金融部所辖全部机构,将三农金融部改革扩大到全行所有分支机构,使服务“三农”范围更加广泛、制度和产品更加完善、体制保障更加到位、风险控制更加有力,确保“3510”发展规划成功实现。
(二)工作目标
———县域信贷投放持续增加。县域组织的可用资金主要用于县域,县域贷款增长速度不低于全行平均水平。县域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50%以上,5年内县域贷款余额占其存款余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县域网点稳定在12000个左右,打造具有农户和小企业信贷服务功能的综合网点10000个以上。
3年内,发行惠农卡1亿张以上,对农户的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3—5年内向其中2000万户农户提供贷款;投放县域自助设备不少于2万台;培育8—10万个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对跨越城乡的骨干农资企业、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商务部定点流通企业、全国千强镇的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
———三农金融部运行更加良好。3年内,初步建成事业部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达到监管部门要求;县支行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更加巩固。———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三农和县域不良贷款比率持续控制在5%以内,近两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在95%以上,拨备覆盖率2011年内达到130%。
———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实现政府满意、社会认可、客户支持的客观效果。服务“三农”品牌影响持续增强,社会形象进一步改善,全行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显著向好。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借鉴试点成果和经验,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在符合三农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信贷政策、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推动三农业务的健康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一行一策,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客户和不同业务实际出发,科学确定不同的服务重点和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政策和管理方式,推行特色服务模式,鼓励各级行走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统筹协调,务求实效。统筹规划,配置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三农业务工作。全行上下密切配合,发挥合力,围绕三农和县域市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和重点业务,真抓实干,做出成效。
———坚持商业运作,严控风险。遵循商业化经营原则,充分挖掘“三农”和县域有效需求,积极发挥县域金融市场骨干和支柱作用。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工作,牢牢把握资产质量这条生命线,坚持质量、效益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三农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一)完善组织治理架构。按照《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农金融部管理章程》要求,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部组织和治理体系。目前,总行已经在董事会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成立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事业部总部下设三农政策与规划部(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等专业部门,设立三农核算与考评、资本和资金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六个中后台管理中心。各省级和地市级分行要比照总行设立三农金融分部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所辖“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和厦门分行可不设三农金融分部,按原有模式管理。省级和地市级三农金融分部下设农村产业金融部(三农金融分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农户金融部两个前台部门。省分行设立信贷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核算与考评、资本与资金等五个中后台管理中心。城市业务占比高或城乡业务相对均衡的地市分行,比照省级分行设置“三农”中后台管理中心;“三农”和县域业务占比高的地市分行,中后台部门主体纳入三农金融分部,可根据城区业务管理的需要在相关中后台部门设置单独的管理团队。全部县域支行改造为三农金融部单元,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原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改区的,各一级分行可提出名录,经总行认定后,适用三农金融部经营政策制度,业务不纳入三农金融部核算。
(二)科学划分业务边界。以县域为界,县域业务由三农金融部管理,地市及以上城市业务由城市业务板块管理。对跨城乡经营的系统性、集团型客户及其他特殊客户,由一级分行城市业务板块和各省三农金融分部协商提出直接管理名录;在城市注册的涉农企业,由各省三农金融分部和城市业务板块部门协商提出直接管理名录,实行名单制管理。城市涉农贷款按人民银行、银监会《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统计在涉农贷款之中。在统计上,按照人民银行、银监会涉农贷款统计口径和总行三农金融部统计口径分别统计。
(三)理顺报告管理关系。充分发挥各级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委员会工作规则,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督办重点事项,组织对三农金融(分)部和中后台管理中心的绩效考评。事业部前台客户部门接受上级分部客户部门业务指导。中后台管理中心接受三农金融部和所在条线的双重管理,管理中心内设的“三农”专职机构(团队)接受三农金融(分)部和所在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向本级三农金融部和所在部门双线报告。对中后台管理中心“三农”专职机构(团队)由所在部门和三农金融(分)部进行双重考核,与薪酬挂钩,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四)规范单独核算体系。稳步推进事业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采取“统一计价,单独核算”方式,将三农金融部的资金转移定价统一纳入全行FTP管理体系。以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ALMS)全额资金计价模块为核算平台,以全国2048个县域机构为主体,对事业部内部资金往来成本(收益)进行单独计价核算,客观、公正地反映事业部的实际经营成果。完善总分行费用分摊规则,提高单独核算的科学性。加快探索城乡业务板块之间、产品条线之间业务代理收益分享机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为加强城乡联动和部门合力建立制度基础。加快新核算与报告系统(IFAR)的研发进度,加强事业部单独核算与报告的科技支撑。
(五)加强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2009年,总行对三农金融部单独配置了经济资本计划和信贷计划。从2010年起,在单独编制事业部综合经营计划的基础上,总行将对三农金融部单独配置费用计划和固定资产计划,优先向战略业务、重点区域和重点推进县支行倾斜。各行要比照总行单独配置事业分部发展资源,并逐一落实到县支行。加强三农业务经济资本管理,根据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经营业绩、风险管理能力和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合理分配经济资本计划。建立完善相对独立的三农金融(分)部绩效考评体系,考评结果除与分行领导班子业绩挂钩外,要充分运用到对各三农金融分部的业务授权、资源配置和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将三农重点业务纳入战略激励工资范围,试行计价考核。
三、准确把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重点
(一)服务现代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增强农业发展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国家粮食主产区核心工程建设。密切跟踪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和省(市)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积极落实与粮食主产区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优选承贷主体和还款来源,大力支持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主导投资的农田水利、沃土工程、中低产田治理、重点水库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围绕延伸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支持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地方资源优势,加大对园艺、观光、特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在林业资源丰富、林权投融资体制规范的地区,加大对林农大户、林农合作组织、大中型林业企业等经济主体的金融支持,促进林业改革与发展。围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落实好与农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签订的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和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
(二)服务农村城镇化,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围绕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广“绿色家园”品牌,以全国百强县、千强镇和省(市)百强镇、中心镇为重点,支持有科学规划、有产业支撑、有发展前景、有优良客户、有充足回报、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有市场需求、自有资金投入比例符合要求的商品住宅,有政府回购保障的保障性住房,经济发达地区出让前景明确、效益好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及规划科学、企业入驻率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省级以上(含)园区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民居、农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气化“百千万”、沼气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工程建设。服务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择优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县域重点医院、重点高中、职业学校、广播电视、供水等事业单位。依托各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支持农村水电、旅游、矿产等特色资源开发。
(三)服务县域工业化,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围绕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权明晰、管理规范、信誉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客户为重点,积极支持县域优质中小企业。围绕县域支柱产业,营销有多元化金融需求和深度开发价值的小企业客户,重点支持配套龙头企业、关系紧密的小企业,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小企业,市场定位明确、专业化经营的特色型小企业,业务关系稳定、业绩优良的出口导向型小企业,品牌优势突出、现金流充沛的服务型小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小企业。在积极发展各类信贷业务的同时,大力营销适用于小企业的低成本负债、中间业务和低风险信贷品种,提高单个小企业客户的回报率。
(四)服务城乡社会一体化,支持县域居民生产消费升级。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驱动,努力为广大农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可持续的优质金融服务。结合财政直补、新农合、新农保、家电下乡等扶持政策,按照就近服务、依托产业、集中连片的原则,优先在有产业支撑、有企业和组织依托、有规模化效益的区域,积极投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支持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社员等新型农民。以县域内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以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依托,积极支持个体民营经济。以县域理财中心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县域内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收入稳定、信用良好的优质个人客户为对象,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代理保险、代理国债、代理基金、代理黄金、理财产品、银行卡业务,积极开办县域个人综合授信业务,加快培育中高端优质客户群,带动县域个人金融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着力构建适应三农业务发展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一)系统规划三农信贷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快信贷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原则、内容、步骤,落实责任。要适应三农业务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制度体系,提高信贷制度专业化程度。加强部门合作,集思广益,发挥合力。要深入研究市场,不断细分客户,提升政策制度精细化水平。在遵循基本信贷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分类指导,推出针对性信贷产品。要做好促发展与控风险的平衡,合理划分总分行、前后台权限,及时调整完善现有制度,构建更具活力的政策制度体系。原则上,三农综合信贷政策制度由信贷管理部门制定,在此框架下的单项业务品种管理办法由前台业务部门制定。各一级分行可结合辖内实际,自主制定有特色的单项信贷产品管理办法;未突破总行政策的,报总行业务主管部门备案;突破总行政策的,报总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二)完善区域行业信贷政策。结合国家和省市重点农业产业区域规划,按照县域经济特点,针对重要粮棉主产区、产业聚集、特色资源等不同县域,探索实行区域信贷政策,实施相对独立的信贷管理方式。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家产行业政策,定期编制发布《三农信贷业务政策指引》,适时动态调整。在全行统一的信贷政策框架内,对农村城镇化、农村商品流通、县域房地产、县域高中、医院等具有县域和三农特色的产行业,制定相对独立的行业信贷政策,实行区别对待,不断引导县域支行营销优良客户,发展优质业务。
(三)改进评级授信担保方式。完善三农客户评级制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评级打分卡,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推进评级模型系统化和评级业务电子化,建立零售业务内部评级制度。优化学校、医院、公路等特殊行业信贷限额方式,建立基于现金流的授信额度测算方法。继续对小企业实行担保、销售收入、存贷挂钩、实收资本等授信额度测算方法。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探索多种形式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逐步实施抵(质)押物价值内部评估制度。
(四)优化三农业务信贷流程。推进信贷审查审批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三农和县域业务专门审批通道,不断提高审查审批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严格选拔专家委员,加快向县支行选拔派驻独立审批人,配足配强三农信贷审查人员。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对金融资源丰富、业务量大、管理水平高的县支行,保留或恢复信贷管理部门。对近三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低于2%的百强县支行,设立或由一、二级分行派驻独立审批人。积极推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办理方式,同一审批权限内的评级、授信和单笔业务的审批程序可合并办理,超权限信贷业务,直接报有权部门审批。改进营销调查方式,试行将信贷调查审查的串行作业模式,调整为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并行作业模式。
五、大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
(一)增强中高端客户营销能力。健全分层经营体系,增强总分行营销管理职能,提升营销维护层次。对总分行直管客户和系统性、集团性涉农客户以及重大涉农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总分行在营销中的主导作用,高位切入,加强总部营销、源头营销。提高系统营销合力,充分发挥城乡联动优势,推进上下联动和跨区域平行联动营销,服务城乡客户双向流动。明确各级行的营销职责,将营销业绩与部门、岗位绩效薪酬挂钩,增强考核约束力。对县域优质中小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持续收集分析客户金融需求,及时调整改进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缩短办贷时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忠诚度。
(二)加快研发金融新产品。以提高研发效率为目标,构建统分结合的三农产品研发体系,总行研发全行性、标准化制式产品,分行在总行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区域特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全国选择50家左右县支行、10家左右二级分行,作为县域和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先行先试。加快研究制定三农业务急需的县域工薪阶层消费、小企业信用机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贸易融资等贷款管理办法。研发推广县乡通财政支付系统、一体化客户服务中心系统(V2.0)、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系统、短信模式手机银行、手机安全认证、三农电话银行、集中式转账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产品。宣传推广“金益农”市场品牌,提高公众认知度。
(三)加强服务渠道建设。以物理网点为基础,加大改造投入,优化网点布局,推进网点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要素的潜能。对于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经济大镇,考虑适当增设网点,提高辐射能力,强化主渠道和基础支撑作用。以电子服务渠道为重点,增加县域ATM、POS机、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投放量,发挥替代效应,逐步消除营业网点无自助设备现象。在征得监管部门同意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转账电话小额取现试点范围。加快建设三农客户服务中心、三农综合信息、三农电子商务支付、三农客户消息等电子服务平台。以流动服务渠道为延伸,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对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多、生产季节性强的农村地区,推广流动客户经理组服务方式。以协管代理渠道为补充,规范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协管员选聘办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协管员服务网络。全面深化与邮储、供销合作总社等机构合作,延伸惠农卡发行和受理的网络渠道。
(四)创新多种服务方式。加强与有关方面合作,提高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组织化程度,降低服务成本,控制业务风险,提高总体收益。借助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品牌效应,争取政府支持,深化与各级政府合作,为拓展三农优质法人客户搭建平台。加强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新农合和新农保体系的战略合作,推动业务和渠道建设双发展。密切跟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动态,探索向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合作组织提供批发贷款。探索设立或参股农业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延伸服务触角。
(五)夯实科技支撑。稳步推进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三农板块内容的建设,做好三农业务需求梳理和IT建设发展规划,着力理清不同管理系统间三农机构对应关系,规范三农数据治理,为IPO和年报三农业务信息披露打好基础。加快搭建三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客户资源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客户有效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统一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管理机制基础上,加强三农风险加权资产计算的系统开发,为实施营运资本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推进三农特色产品科技系统开发,为研发区域特色金融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加快CMS三期改造步伐,尽快推进信贷网上作业覆盖全流程、全业务。逐步改进ABIS,优先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操作性、功能性问题。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加快新核算与报告系统(IFAR)的研发进度,加强事业部单独核算与报告的技术保障。加快操作风险报告、客服中心、会计监控等系统改造、升级、对接,为风险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统一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健全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探索在事业部内派驻风险总监,实行双线报告。加快向县支行派驻风险经理,增强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推行三农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上岗资格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探索成立集中的贷后管理中心,实行精细化、专业化贷后管理。加强“飞检队”、“神秘人队”、“整体移位队”、“巡视组”和审计等五支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防控三农业务风险中的作用。
(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相对独立的经济资本政策,适当降低回报要求,突出约束和导向作用,引导县支行重点发展低风险业务。健全弹性授权方式,明确各项业务风险容忍度,实行停复牌制度,对超过风险容忍度的及时停办整顿。开发简便易行的风险定价模板,参考当地市场、同业产品、客户贡献等因素,增强经营行自主议价定价能力,提高贷款利息收入对经营成本和风险损失的覆盖度。切实加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严格掌握分类标准,审慎反映风险状况。通过定期的压力测试,合理测试贷款损失率。改进风险拨备的计提基础,优化三农业务减值测试方法,调整减值准备落账规则,做到应提尽提,尽快提高三农业务风险拨备水平。落实财政部等相关规定,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实施单独的风险资产处置和核销政策。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尽职免责规定,区分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明确界定担责边界。
(三)丰富风险防控技术手段。加强三农和县域产行业研究,关注重要产品价格走向,提前预警市场风险。提高风险监测水平,扩大在线监测频率和覆盖面,强化预警能力。鼓励各级行对抵押品进行内部评估,规范外部评估,提高抵押品估值准确性。对农户贷款合理设定贷款约期,避免人为制造不良贷款。总结推广农户小额贷款“三包一挂”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利,调动积极性和防范风险。总结推广通过搭建多方合作机制、适当借助龙头企业、农村自律性组织、农村“五老”等外部力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合作,参与信用县、信用镇、信用村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建立多渠道的风险转移补偿机制。加大与专业性强、管理规范的担保公司合作,适当引入农民互助性担保公司,建立风险转移分散渠道。积极引进或参与组建农业保险公司,向承贷客户推广人身意外险、灾害损失险等保险,降低信贷风险。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以出资或贴息方式,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降低“三农”业务风险。
(五)切实抓好案件防控工作。对三农和县域重点业务,采取实地调查、电话访谈、抽查记录等方式,适时组织开展风险排查活动,规范操作,防微杜渐。严格落实“八查”要求,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大对重要岗位人员日常行为的跟踪了解,对于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查处。严格落实案件责任“双线问责”、“上追两级”制度,绝不姑息迁就。对出现道德风险的,坚决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责任。
七、加快推动县支行综合改革
(一)增强县支行自主经营能力。明确县支行作为县域微小企业和个人业务的经营管理主体、县域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平台、县域大企业(大项目)营销操作平台的功能定位,合理核定县支行经营权限,增强自主经营能力。除特别规定外,县域内个人业务、小企业业务原则上全部由县支行自主审批办理。对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县支行承担营销和管理职责,审查审批由上级行承担。对上级行直管大企业、大项目,县支行负责提供客户信息,配合总分行完成直管客户业务落地工作。适当对县支行转授评级、授信、用信审批权,促进评级、授信、用信、定价、放款等权限协调一致。对于总资产和拨备后利润达到一定规模的百强县支行,视同二级分行,升格为副处级,实行穿透式管理。积极探索按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的差异化授权方式和对个人授权方式,提高县支行转授权的适用性。
(二)探索各类县支行发展模式。深入开展县支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制定综合改革方案。对经营水平高、利润贡献大的县支行,实施资源倾斜、放权搞活,鼓励其率先发展;对经营环境一般,经营能力不强的县支行,按照找准路径、突出重点、特色发展的原则,鼓励其改善薄弱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规模小、发展落后的县支行,通过内外部扶持政策,逐步改善其经营条件,稳定员工队伍,在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优化考核指标,加大对盈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力度,鼓励县支行加快发展。着手研究贫困县支行脱困方案。做好110家重点县支行推进工作,优化内部各项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创利能力,为县支行综合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各一级分行要配套选择省内重点县支行,实施重点推进。探索省管县模式,各一级分行可选择部分重点县支行,实行直接管理,为开展总行省分行两级管理、县支行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三)加快推进网点转型。提升网点服务功能,重新定义县域网点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产品分销为基本转型内容,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会计、信贷作业模式的创新,实现高柜与低柜、现金与非现金、前台与后台分离;推动标准业务和普通客户向自助服务及电子银行分流,法人客户向网上银行及现金管理平台分流,交易型商户支付向POS、网上支付及各种转账终端分流,高价值客户向理财中心或贵宾区分流,特色客户向特色网点或特色扩展区分流。推进网点标准化建设,对县域网点出台单独的发展规划和转型工作意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业网点,加大网点改造力度,逐年提升改造投入。从2010年起,县域网点改造资金投入占比不能低于县域网点数量在全行的占比。改进网点岗位人员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引导员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推进网点“软转型”。
(四)加强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加快县支行人员吐故纳新,根据员工年龄结构,在总量长期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实施先进后出。原则上县支行自然减员名额用于续补人员。根据县支行实际需要,实行差异化招工政策,适度放宽偏远县城、农村乡镇的岗位招聘条件,各行招收的应届毕业生要继续向县支行倾斜。建立县域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更新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保证每个员工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新提任县支行正副行长参加不少于两周的岗前专门培训。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适当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管理规范、素质一流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加强县支行领导班子建设,加快选拔一批熟悉三农和县域市场、富有改革创新意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县支行任职,加大上下和横向交流培养力度,形成老中青搭配的县支行领导班子。进一步向一线员工倾斜工资费用,在三农金融部推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八、切实做好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总分行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全面推进服务“三农”改革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推动。总行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加强检查、督促、考核和经验交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各级行要制定工作规则,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责任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各级行行长是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协调。继续坚持领导班子挂点制度,各一级分行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联系1-2个二级分行,各二级分行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联系1-2个县支行,加强业务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在全面推进服务“三农”改革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全行上下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9年底之前,各一级分行要向总行提交全面推进服务“三农”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
(二)制定推广方案。积极借鉴前期试点经验,做好县域金融需求的调查研究,厘清市场定位和业务重点。根据总行统一规划,各级行紧密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特点、经营管理环境,研究制定本级行、本条线有关业务发展规划,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测算业务发展阶段性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配套政策措施和资源配置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于11月中旬之前上报总行。
(三)强化人员培训。以三农业务发展规划、总体实施方案、监管指引、管理章程等政策制度和金融产品为重点,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针对县支行行长、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和会计主管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轮训工作。充分吸收借鉴前期试点经验成果,认真学好、用好《服务三农典型案例》,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
(四)做好宣传沟通。各级行、各部门要加强上下协调、横向沟通、紧密配合,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主动向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汇报服务三农的成果,取得工作支持;积极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成效,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农业银行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巨大回报的现代化大企业形象。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
第三篇:立足供销社优势开创服务“三农”工作新局面
县立足供销社优势开创服务“三农”工作新局面
县发挥供销社根在农村,离农民最近的优势,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把“政府找手段、农民找服务、县社找出路”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积极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使党委、政府找到服务手段,农民找到服务组织,供销社找到发展路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建立土地托管组织体系。建立由县供销社、基层社、村党支部村委会“三位一体”、责、权、利明晰的经济服务实体,在土地托管有偿服务费收益中给村两委20–30%的提成,增加村集体积累,增强村两委服务农民能力。二是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县供销社成立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9个基层社分别成立600人的土地托管服务队,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农业机械20台(套),并整合社会机械40台套,形成覆盖全县14个乡镇、为社员实施统一耕地、喷药、施肥、灌溉和收割等生产全过程的专业服务队伍和网络。在收割、运输、还田、耕地、除草、旋地、施肥、播种等八个环节为6.1万余亩土地提供服务,总计实现服务收入1307.2万元,为农民节约支出成本180.7万元。三是建立综合服务体系。围绕合村并居、城乡统筹、新型社区建立以土地托管为主的生产服务体系,建立以日用品、农资超市为主的生活服务体系,构建融餐饮、农产品经营、礼仪、小区物业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四是围绕土地流转和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依托土地托管服务新体系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县供销社注册50万元成立润丰农产品有限公司,托管土地,建立标准化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棚内种植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在各基层供销社建立相应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
农民参与,促进全县蔬菜种植、销售向产业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五是延长产业服务链条。县供销社成立谷丰农业服务公司、万家丰农资公司、农享城商贸公司、联创食品公司和润丰农产品公司5家以服务“三农”为对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围绕粮食生产、收储新上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联创食品公司依托土地托管进行粮食生产从种到收全过程服务,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经营,形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链条。目前,日加工馒头30000斤,销售额42000元,辐射本县和泰安、宁阳、东平、济宁市区、兖州等地。
第四篇:服务三农发展
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之关注农民工子女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自此以后,“三农”便常常在新闻报纸中出现,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农问题还是不断的向外拓展,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农民本身,同时也应该关心那些未来可能重复父辈的道路,成为农民的孩子们。一方面,在农民为了生计忙于农活时已经鲜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另一方面,农民们为了能增加收入,离开农村,离开家人,步入陌生的城市,成为建设城市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子女有的被留在农村,成为留
守儿童,有的随父母到了城市,成为城市新移民。他们在成长、教育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一、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
带孩子一同来到城市的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在城市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彻底脱离农民的身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长大,最后能够留在大城市,从而改变孩子们的人生。但是,事情并不像她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这些孩子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直接反映到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的平等权益问题。农民工的受教育机会问题具体反映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
1、就学渠道。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吸收农民工子女借读。学校安排儿童插班学习或单独编班。公办中小学师资正规、管理科学、教学条件好;是农民工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学校。因此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愿意把子女送往这类学校。
(2)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针对某些流出地的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流出地政府经流入地政府同意;自投资金、人力;在流入地办学;吸收本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这类学校已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3)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这是一种正在探索的就学形式;即由企业出资修建校舍;购置必备的教学设备;而管理上由自己运作;费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负担;按正规学校进行管理;学生需交纳少量的借读费用。这种学校既有公立学校的优势;又有企业的支持;因而是一种较好的办学形式。
(4)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为自己的子女选择这类学校的家长大多数是出自经济方面的原因;民工子弟学校收费要便宜得多。除了便宜;照顾农民工的工作情况也是这些学校受欢迎的原因。农民工一般早上五六点钟就把孩子送来了;晚上到七八点才来接;学校早晚都有人看管;这大大方便了农民工。但是这类学校的弊端也较多。如①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较差;有的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没有一个人有过从教经历;教育质量无法保证。②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安全和卫生条件;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人身安全保障。③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使办学者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这类学校属于应规范管理的范围。
(5)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在家乡接受教育为主。根据抽样调查;有65 %的适龄儿童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6)少数农民工子女失学在家。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的首要原因是居住地的不确定性;父母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水平决定着他们的去留。其次;家庭的贫困是农民工子女失学的又一原因。、失学率
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其次是师资。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整体上是好的。特别是公立学校、部分民办学校以及流出地或流入地政府设立的流动人口子女专门学校的教师都具有正规大学或师范院校的学历;也都接受过正规的师资培训;能够胜任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过;部分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中的师资情况则令人担忧;由于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很少;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外;这些教师尤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缺乏训练;这些课的开设存在很大困难。
还有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指的是学校的硬件建设;包括校园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文化娱乐设施等。它们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质量。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良莠不齐。在这方面;公立学校由于有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以及学校长期的积累;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较为优越和完善。而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与之相比;差距极为明显;其状况极不容乐观。据对上海市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这些学校的校舍、课桌、图书馆等硬件设施普遍不足甚至是严重不足。废弃的厂房;厂房在改为校舍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建;安全设施的功能上需要调整;这是民工子弟学校校舍存在的最大问题。此外;教室面积过小;学生过度拥挤;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其他设施也因陋就简; 同时;城市的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文化教育场所设施和各种信息、科技、人文资源等无疑都给流动儿童提供了直接的受教育的机会和素材;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些对于城市儿童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农村儿童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女及家长对城市的教育环境普遍是满意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满足的。这种满足感不是来源于与城市儿童的比较;这点他们不敢奢望;他们比较的对象是在农村的就学儿童。正如有家长表示;在城市里就算第二、第三课堂孩子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在老家普通话都没普及。从中也可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城乡教育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农村儿童教育环境的状况极不容乐观。
学业成绩。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学校中;在学业状况上大部分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公立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学业成绩进步较为明显。而简易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限制;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很多学校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设置课程;学校教学只是停留在“识字教学”和“扫盲教育”的层次上。如广州市某区在教学督导中发现有些学校课堂教学不合格率竟达75%。
最后是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外来民工子女一方面沿袭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在繁华的大城市中耳濡目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他们能够深切地感觉到出生地与大城市生活的极其悬殊的差距;切身体验到父母的无能为力;这种强烈的落差再与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感受到的排斥和歧视相结合;这很容易就导致相对剥夺感的加强、认同上的危机;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难以与城市生源的学生相融合;并可能引发反社会的行为。据调查;农民工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相同年龄段的受教育学生中,农村学生也占大多数。而在这个群体中,约有百分之二十是属于以上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在三四十年后,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中将有百分之二十是现在的留守儿童或城市移民儿童。但是就目前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父母移民带给他们的心理问题来看,似乎很难保证他们中不会出现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人物。由于所占比例太大,这个问题让人无法去忽视它,我们不由得开始担心,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社会发展状况堪虞啊。
因此,这些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变成了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义务教育
制度应该进一步的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进行普及。另外,在这一方面还应该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减免特困学生的学杂费。
2、完备农村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农村教师的心理学培训,以便老师们能为孩子们提供心理上的帮助。
3、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提供绿色通道。大部分入城的农民工子女都没有办法获得当地的户口,而这一点严重影响孩子的城市中的学习。每年小学入学时都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在为无法给孩子报名而发愁。还有高中入学和高考的区域限制都给这些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4、规范和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民办中小学及打工子女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在相当程度上也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相关教育部门的规范,这样才能使其达到和公办学校同一水平的教育质量。
5、规范课堂内部的平等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
青年人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未来发展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而教育将直接决定国之栋梁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教育对国家的前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国家教育制度,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我们的青年一代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成为栋梁之材。
第五篇: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蓝海战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并在此次会议上针对“三农”的金融工作确定了六项工作任务: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六要加大政策支持。会议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当前国内银行业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产品结构、盈利模式等基本趋同,城市业务、大客户、大项目等局部市场竞争过度,“红海”特征十分明显。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产品和工具单一,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三农”正在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广阔的蓝海市场。在当前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农业银行在农村实施“蓝海战略”,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农业银行加快实现经营战略转型的现实选择。
一、实施蓝海战略的迫切性
(一)实施蓝海战略是农业银行适应金融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追逐“资本趋利性”,农业银行“离乡进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在:农村网点大规模撤并,“抵触”和“鄙视”涉农业务,其资金、人才、费用、工资、固定资产、信贷规模等经营资源加快向城市行转移,无论是城市行还是农村行,都是不加区分地按照一个模式、一种办法、一样的要求进行考核和管理,导致天生弱势的农村行,尽管机构和人员占比达50%以上,却不能和城市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因此出现了农村行在经营资源的配置上越来越少的现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与工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业银行在城市业务中的综合竞争力还不强,部分地区在重点客户与产品上的市场份额还不占优势。在当前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如果农业银行不尽快改变原有的经营思路和经营领域,将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市场地位,或市场份额逐步被侵占,或处于血雨腥风的“红海”中越来越被边缘化。因此,农业银行迫切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利用在农村的优势,通过实施蓝海战略,在农村市场寻找新的价值创新途径,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经营转型。
(二)实施蓝海战略是农业银行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的必然要求。农业银行是在支农专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唯一根植于“三农”并且长期服务于“三农”的国有商业银行。与“三农”的历史渊源关系及机构、网络、人员和业务布局的现状,决定了农行必然成为农村商业金融的主渠道,发挥骨干作用。一方面,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农行,另一方面,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有效的金融需求,为农业银行开拓市场、加快发展创造了可供选择的空间。未来农业银行的发展动力也将来自于广阔的农村市场。
二、蓝海战略的部署
(一)强化服务“三农”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国内银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中,农业银行从上级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到基层行的实际运作都淡化了服务“三农”的思想,偏离了服务“三农”的大方向,形成了大量撤并农村网点,对“三农”业务不愿涉足的状况。农业银行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这是全行上下都应该重新认识的问题。农业银行发展城市业务,天生就有它的劣势,这是因为农业银行长期经营的大多是“三农”业务,城市业务资源基本被其他商业银行占有,要想从中分得一块“蛋糕”,就得花数倍于竞争对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是义不容辞之责,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根植于“三农”这块肥沃的土壤中,它的发展也受益于“三农”业务,且有着多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全行上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全行上下只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发展“三农”业务,就能使“三农”业务成为农业银行新形势下新的增长点。
(二)精准定位,突出重点。从客户定位看,要重点选择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大型商品流通企业、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企业;重点扶持具有成长性、有还款来源的县域中小企业;重点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群体,以及农业促进体系市场的主体。从区域定位看,要以县域为基础,按产业链要求,服务产业关联的城乡市场和产业带布局的区域市场。从产品定位看,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有效缓解‚“三农”贷款难的问题,以县域和中心集镇为中心,大力发展存款业务,同时全面发展中间业务并择机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培育三农客户各层次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三)扎根农村,加大投入,提高综合服务。农行要立足农村,通过支持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工农业联动发展。在经济基础雄厚、市场体系完善、产业机构合理、竞争力强、城镇化水平高的经济强县,显然农行要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客户,以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全面营销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打造全能型县支行。在经济较发达,个体私营经济活跃,居民理财意识较强的地区,要利用网络优势,大力发展本外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个人理财业务,重点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创建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品牌。在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开发项目较多的特色资源县,要重点围绕特色资源开发、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优势名优企业和名优产品发展业务,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小的企业资产业务。在具有独特产业优势,已形成明显产业聚居区和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县,围绕特色产业,绩效居前的企业、特色资源产业集群,县支行可采取集中公开统一授信方式满足优质中小企业群的信贷需求。在经济贫困、缺乏特色资源且业务量较小的地区,支行可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合作,探讨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办法,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创新业务担保方式。根据农村不同的特点,扩展押品的范围,开办有价证券、仓单、提货单、存单、应收账款等资产支持贷款品种,探索林权质押贷款、依据订单发放支农贷款,应用个人信用卡分期付款购买农业生产资源等。
(四)改进服务“三农”的信贷审批制度。根据“三农”和农村客户信贷需求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的特点,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缩短决策链条,推行独立审批人制度,加快推行网上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五)完善“三农”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三农”客户抗风险能力不强导致“三农”金融业务风险高,容易产生不良资产,并且“三农”客户往往难以提供财务报表等信息,“三农”业务风险控制更多地依赖对客户品行等信息的掌握和识别,从而也就更多地依赖一线信贷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对当地市场的熟悉程度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此,一是要强化“风险管控”的理念,加强对贷款重点环节的风险防范,要加强贷前真实性调查,信贷人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靠看材料判定风险,贷款发放前必须现场走访,实行双人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客户品行,信用情况和经营状况,贷款发放后必须每月实地走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监控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贷款到户、用途真实。加强贷款回收,贷款到期前及时向客户联系催收。二是要建立“三农”客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诚信守约客户,采取贷款优先、手续简化、降低贷款利率等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