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

时间:2019-05-12 16: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

第一篇: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

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

时间:2012-01-29作者:郑永文

来源:正义网

目前,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粮食补贴、石油价格补贴等日益增多,农村基层组织中涉农资金职务犯罪也日渐凸显,在实践中,就有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

从农村基层组织的状况看,由于基层党务、公务、村务和经济事务等均由村支部、村委会等组织承担,有时任职可能交叉,甚至分工界限不明确,尤其是村党支部在村事务中不论党务、公务均起绝对领导作用,村书记才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故适用刑法时必须结合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一并把握其刑事立法和立法解释的精神。笔者认为,党支部人员属于立法解释规定中所指的基层组织人员。

有观点认为村党支部是否属于村基层组织在立法解释中无明确规定,因而不能将村党支部理解为立法解释规定的基层组织。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内容看,其对党支部已有明确的规定,党支部完全属于立法解释中所指的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此处所说的“基层组织”与立法解释中的“基层组织”应属于同一个法律概念。另外,根据我国宪法序言的规定和政治生活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领导力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更是在法条中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即村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此,按照政治生活的实际,如果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组织,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可以构成贪污受贿罪,而对其实施领导的党支部人员反而不能对其职务行为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立法解释的表述是“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这一表述意味着村基层组织不限于村民委员会。根据我国的政治和法制实践,执政党的组织与其所领导的同级的法律意义上的组织,一般而言,在刑法上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即行使相应的权力、承担相同的责任;但因立法技术原因,立法文件往往不在法律文件中将党的组织进行表述(如刑法上只讲“国家机关”,而未表述为党和国家机关;同时,个别法律文件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防法和公司法等少数法律也对党的组织作了规定)。不管有无明文表述,人们均将党的组织赋予与同级法律意义上的组织相同的性质。比如,人们在执行刑法时,从来没有怀疑过乡以上各级党委这些党组织属于刑法上所指的国家机关。因此,将村党支部的工作人员视为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这一观点,在法理上和实践操作中基本无争议。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人民检察院

第二篇: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最新修改版)分析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

作者:李先赋

【按:今年2月县人代会期间,人民代表提出了希望法检两院深入乡镇开展预防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和警示教育的建议。我院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组织力量对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调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讲稿,并利用第一季度全县各乡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机会,派员赴各乡镇开展宣讲活动,起到了了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本讲稿将在今后的宣讲活动中,不断地完善提高。】

这次宣讲的话题是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不是国家干部才有职务犯罪吗?村基层组织都在农村,他的人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怎么也会涉及职务犯罪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个问题,解开这个疑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村基层组织人员指哪些人: 村基层组织人员到底包括哪些人呢?由于我国农村的基层组织比较多,除村委会外,还有村党支部、村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农工商联合企业、治保会、妇联、团支部、民兵排、村民小组和各种协会等。所以,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范围是比较宽泛的。但是从各地目前出现的情况看,发生在掌管村经济活动的人员身上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农工商联合企业的人员,他们有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禁不住利益诱惑失足走上犯罪道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为了让大家对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违法犯罪问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来列举几个案例。

案例

一、马某某和陈某、刘某等人共同受贿案。马某某是某镇的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陈某是村委会副主任,党员;刘某是该村村党支部委员。2013年1月17日,马某某代表村委会、村党支部与镇党委政府签订《社会管理网格化责任书》,受镇党委政府委托,协助政府从事县城所在地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两违”清理整治工作。当日,马某某召集陈某、刘某和村委委员刘某某、计生专干刘某某、村民小组组长骆某某、黎某某共七人开会,成立“两违整治工作小组”,决定向“两违”户收取所谓“管理费”,作为辛苦补助。工作小组成立后,马某某等人不仅没有对该村“两违”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反而纵容辖区居民违法占地、违法建房,然后向“两违”户收取所谓“管理费”。在短短三个月内,工作小组收受34户农户的谓“管理费” 共计84500元用于私分。此外,马某某从2012年至2013年年初,私自收受 11户“两违”户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共计18200,默许其违法占地、违法建房。马某某等人的监守自盗行为导致该村的“两违”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工作非常被动,影响极其恶劣。这属于基层组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

二、村支部书记非法占有拆迁补偿款案。2005年因某乡一个村的两个组发生滑坡地质灾害,乡政府先后申请县发改局解决两个村民组农户的搬迁安置资金。2006年1月12日,该村支书唐某领取一个民组的安置费3万元,实际支付安置费15000元,其余15000元占为己有。同年6月25日,该村支书又领取另一个村民组的安置费6万元。在没有其他人员参与和监管的情况下,自己记账自己开支。这6万元安置费中,只有10640元用于平整场地、安置搬迁户,以交通费、接待费名义列支1.6万余元,其余33000余元不能说明去向。因这次地质滑坡解决两个村民组的75000元安置费,有48000元被村支部书记占为己有。虽然事后这个村支书辩解称其非法占有的资金已经用于其残疾人弟弟某某修建房屋,并未自己使用,但其行为在性质上是以权谋私,是贪污行为。此外,这个村支书还在2013年2月将国家征收用于安置地质灾害搬迁户的200多平方米建设用地使用权以38000的价额私自转让给他人。这是一个村党支部委员会干部以权谋私的典型例子。一个老支书,工作二十多年,本已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然而一旦晚节不保,落得身败名裂。而今,等待着他的的将是法律的庄严审判,实在可悲、可叹、可惜!

案例

三、社区干部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互勾结损害国家利益案。在2012年青龙镇某社区征地工作中,该社区主任冯某某、某村民组组长冯某某协商,事先找县国土局征地股干部

罗某某、沈某某商量,让他们在测量征地面积的时候做手脚套取国家的征地补偿款,并许诺给予好处。罗某某、沈某某答应后,冯某某等人携带现金5万元约请罗某某、沈某某吃饭、洗澡,并用4万元现金向罗某某、沈某某行贿。罗某某收受贿赂款后与沈某某均分。事后,罗某某、沈某某在征地测量的过程中采取重复测量、扩大实测面积等手段弄虚作假,骗取征地补偿款22万元。现已被立案侦查,案件正在办理当中。

案例

四、多名社区干部共同侵吞集体资金案。2012年青龙镇某社区土地征收工作中还涉及到一块非法买卖的土地,当地村民对这块土地的征地补偿款的归属提出异议。经青龙镇、县国土局、社区、村民组代表与购买方协调处理,达成了村民组与购买方平分征地补偿款的协议。村民组分得的款项中,有10万元被参加协调处理的干部瓜分。其中,社区支部书记兼主任王某某分得2万元,副主任冯某某分得2万元,村民组组长冯某某分得2万元,社区干部冯某某分得1万元,县国土局两个干部以工作经费名义各分得1万元,青龙镇干部安某分得5千元,群众代表张某某分得5千元。就在同一时期,社区副主任冯某某还伙同村民组组长冯某某、出纳冯某两个所谓“村民代表”私分了城北工业开发区给高洞村民组集体的公路补偿5万元,每人分得现金1万元。

现在,我们来看看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依照法律从事公

务的活动中,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看待,既享有相应的权力,也要受法律的约束,而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哪一些活动属于履行公务呢?按法律规定,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工作就是属于履行公务,共有七项:一是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是从事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是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是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是从事代征、代缴税款;六是从事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其他行政管理。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上述七项工作时,属于依照法律从事公务。为什么法律将这些活动规定为履行公务呢?这是因为这种管理活动本身属于国家和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但这些工作又需要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来协助,或者需要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来发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或者需要将相关款物委托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进行管理。因而村基层组织人员参加这些活动属于履行公务。

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公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

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公务活动中,哪些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贪污受贿。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要立案追究;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但如果情节较重,也要立案追究。哪一些情形属于情节严重呢?例如“烧香摸屁股搞惯手脚”多次贪污、贪污公款用来搞赌博嫖娼

非法活动、贪污行为影响了救灾抢险工作、贪污救济款粮造成救济对象生活困难等等,多次贪污未受处理的,要新账老账一并算,按照累计贪污的数额计算。对受贿罪的数额规定贪污罪的规定是一样的;如果索贿的,还要从重处罚。

二是挪用公款。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例如挪用公款赌博、吸毒、嫖娼或者挪用公款从事放高利贷等国家禁止的行为,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要立案追究;挪用公款从事个人的营利活动,例如挪用公款做生意的,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也要立案追究;挪用公款归超过3 个月未还,即使没有用来进行非法活动,也没有用来做生意等营利,但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也要立案追究。

三是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也统称为渎职。滥用职权指故意超越职权或者故意不履行职责,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三是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四是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指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塞责;或者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者擅离职守,撒手不管;或者该管不管,该作不作,听之任之等。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者造成企业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立案追究。另外,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要立案追究。

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村务自治活动中的职务犯罪: 前面讲的是村组织基层人员协助政府从事公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那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公务活动以外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涉及那些犯罪呢?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果侵占、挪用集体资金、集体财产或者收受好处徇私舞弊触犯刑法的,适用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规定。由于这些犯罪行为都是与其在村委会、村党支部的身份职务有关,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村务自治活动中的职务犯罪。这几种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幅度分别于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是相当的,只是查处的机关不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由检察院查办,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由公安机关查办。

按照相关规定,侵占资金数额或者财物价值累计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如进行吸毒、赌博等,原则上无论多少都应当立案追究;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5千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应当立案追究;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

1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应当立案追究。村组织基层人员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等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究。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的特点:

村基层组织人员虽然只是“村官”,但权力不小,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因而容易滋生腐败。以村“两委会”为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委员会广泛的权力,其中有的权力“含金量”是很高的,例如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的权力,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的权力,组织实施本村的建设规划和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权力,发包集体土地的权力,等等。此外,还受政府的委托从事各种款物的管理、分配,从事国有土地的的经营和管理,协助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等重要工作。而村党支部又是村委会的领导机构,而且“两委”人员往往交叉任职。所以,村官虽小,一旦腐败起来的危害却很大。

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的几个特点:

一是村干部违法违纪作案手法多样,五花八门。有的相互勾结、合伙作案;有的收入不入账,直接侵吞;有的以发补助、奖金的名义将公款私分;有的借接待、跑项目、购物资等事项,虚列开支、虚报冒领等等。

二是财政拨款、土地和集体资产是贪腐重点。主要表现在利用职权,以贪占、截留、私分、挪用等形式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扶贫优抚款物以及粮食直补、移民、退耕还林、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款”等款项;以低价私自出租、转让、发包集体所有耕地、林地、矿山、滩涂、荒地等,贪污土地补偿款、工程款及承包款等。

三是一旦发生腐败很可能就是窝案、串案。村干部都是当村民中推荐选拔出来的,都是乡亲邻里关系,甚至沾亲带故,在利益均沾的背后,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荡然无存,甚至结成稳定的相互维护的利益团体,长期心照不宣,“前腐后继”。

四是村干部腐败的隐蔽性很强。有的腐败问题长达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之后才被发现,主要的原因是监管机制不健全。村务公开的决定权在村“两委班子”手中,公开不公开和公开到什么程度由村干部自行决定,往往流于形式。因而,有些贪腐问题,是时隔多年才曝光,时过境迁,查处困难。

五是村级组织人员的腐败问题容易引起集体信访等群体性事件。贪腐问题一旦曝光,消息就村寨间迅速传播。不论是实际受到损害的村民还是怀疑自己受到侵害的村民,往往怀着愤怒心情,成群结队地到处信访。有的问题时间久远,有的问题似是而非,有些事情是捕风捉影,因此难以迅速搞清真相、平息事态,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挑唆利用,形成长期访、重复访、越级访,对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剖析

一是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大多数村民自治意识和观念相对淡漠,再加上一些地方没有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有效的宣传,致使许多村民不懂该法,难以组织起来集体监督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因此,大多数村民也难以发现村干部的越轨行为,即使发现了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有的乡镇领导认为基层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农村干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捂则捂;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纵容了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俗话讲:“万丈深塘有底,人心无底”。所以,有的人胆子越搞越大,贪心越来越难以满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村基层组织之间,特别是“两委”之间、“两委”成员之间的制约机制十分脆弱,容易被共同的利益瓦解掉。除非是分赃不均或者争夺权力,大家才撕破脸皮,互揭老底。否则大都利益均沾,“大哥不说二哥,两兄弟差不多”,大家相安无事。有的村会计、出纳不分,一人兼任;有的村钱账不分,白条坐收坐支;有的会计不懂业务,没有主见,对支书主任惟命是从。

四是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没有很好贯彻。有些村,村“两委”从向村民群众亮“家底”,老是藏着掖着,含含糊糊。比如,全村还有哪些没有承包到户的集体机动地?每年的集体收益

有多少?到村里的项目有哪些、资金是多少?等等。村民根本就不清楚情况,所谓的村民监督小组也就形同虚设。“公示墙”、“明白账”,结果在农民心里也就变成了“糊弄墙”、“糊涂账”。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预防对策:

总的对策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体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加强乡镇党委对党支部的领导和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要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介入村务公开,将有关的项目、资金向关涉的村或村民组公布,使之透明化。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建立村级项目审计问责制度,及时审查公布项目落实和资金的使用结算;完善村级组织内部、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四要坚决打破部分村“两委班子”由部分人长期把持的局面,注意培养有能力、素质好的人员起来进入村“两委班子”。

对群众反映强烈,能力差、办事不公、私心杂念重的基层部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更换。

五要注重培养村民的自治意识、监督意识、监督能力。逐步改善村民自治能力差,监督干部能力弱的局面。村委会是全体村民的自治组织,村民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明白村里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儿也是自家的事儿,对村委会工作要积极支持、参与,也要理直气壮地监督。

严惩“村官”腐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村的繁荣、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因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

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村基层组织已经逐渐变成了干部腐败的温床。他们有的人利欲熏心,大肆贪污受贿,有的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有的吃拿卡要,勒索群众。有些地方村民打一个证明、盖一个村委会的公章都要“孝敬”干部才得行。有的是明目张胆的收钱,有的得打一斤酒、请一顿饭,最不堪也上包烟或者提一篮鸡蛋。有的依仗家族势力,对抗群众的监督,打击、报复、孤立反映问题的村民,甚至挖空心思给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调查、处理腐败问题设置障碍,对抗反腐。有的为了牟利“掌权”,在选举中拉拢选票,许诺“官职”,甚至明目张胆直接贿选。这些丑恶现象,应当像清理垃圾一样将

其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还农民朋友一个风清气正的世界。

结语:

前面列举的这些例子是发生在农民朋友身边的腐败,大家都深恶痛绝,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动摇党和国家在农村地区的根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哪怕是对农村,只要有腐败,只要发现腐败问题,不论大小,就要坚决“亮剑”,拒不姑息养奸!同时,我们也要向长期工作在广大农村,勤勤恳恳,清正廉洁的基层组织的干部表达深深的敬意!下面,借用一首打油诗与大家共勉: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自古清白无遗祸,从来贪争有后患。莫说村官面子小,德高望重乡亲欢; 大人细娃称颂你,喝口凉水心也甘!

第三篇:职务犯罪问题(新)

一、单项选择

1、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五大建设第四位的是: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反腐倡廉建设 D.作风建设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B)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A.教育、管理、监督 B.教育、制度、监督 C.治标、治本

3、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继续坚持(A)。

A.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B.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C.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A)、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A.执政能力 B.拒腐防变能力 C.依法行政能力

5、中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严格执行(B),确保中央部署的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A.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B.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C.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6、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B)。

A.各级领导班子成员 B.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C.各级领导干部

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A)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是贪污罪。

A.侵吞、窃取、骗取 B.擅自使用、处分公共财务 C.索取

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B)。A.非法侵占罪 B.受贿罪 C.敲诈勒索罪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B)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A.二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10、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对其(C)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A.单位主要负责人 B.参与私分的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1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B)有期徒刑。

A.五年以下 B.七年以下 C.十年以下

12、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是(A)。A.私分罚没财物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13、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或者拘役;(C)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A.情节特别严重 B.造成特别严重后果 C.造成严重后果

14、对犯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A.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B.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5、《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由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3月31日通过,自(C)起施行。

A.2006年4月1日 B.2006年5月1日 C.2006年6月1日

16、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B)为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按其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内设机构各负其责。

A.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党委(支部)负责人

17、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单位(A),检察机关指导、监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A.各负其责 B.积极配合 C.接受监督

18、条例中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的职责共(A)。A.五项 B.六项 C.八项

19、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职务犯罪(B)活动。

A.调查研究 B.宣传、教育 C.公益宣传

20、在国家工作人员选拔任用时,应当进行廉政教育;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有不廉洁行为时,应当进行(B)和警示教育。

A.纪律教育 B.诫勉教育 C.法制教育

21、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指导、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应当提出(B)。

A.司法建议 B.检察建议 C.整改意见

22、监察部门在履行(A)职责中,发现有关单位不依法行政或者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应当提出监察建议。

A.行政监察 B.行政监督 C.执纪检查

23、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有关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对(C)的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A.各级领导干部 B.全体公务员 C.国家工作人员

24、(C)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A.省级人民政府 B.设区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5、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未按条例规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发生职务犯罪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A)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主要负责人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

2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历程,大致可分为(B)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27、十八大以来,查处了(C)等极少数高级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A.陈良宇 郑筱萸 B.陈希同 王宝森 C.李春城(四川省委副书记)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28、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历史上枪毙的第一个贪官是(C)。A.刘青山

B.张子善 C.谢步升(32年村苏维埃政府主席)29、2009年人民日报联合人民网开展了两会调查公众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中,(B)再次排名第一。A.医疗改革

B.反腐倡廉

C.教育公平30、新中国成立后查办的第一起由毛泽东亲子自批准执行死刑的腐败官员是。

A.刘青山(天津地委书记)

B.黄克功 C.谢步升

31、《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由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2004年4月16日通过,南京成为全国第九个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城市,自(C)起施行。A.2004年5月1日 B.2004年6月1日 C.2004年7月1日

二、多项选择

32、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ABCD)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A.结构合理 B.配置科学 C.程序严密 D.制约有效

33、中纪委向党的十六大的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建设紧密结合,(ABCD)。A.一起部署 B.一起落实 C.一起检查 D.一起考核

3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CD)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A.贪污、贿赂 B.渎职、侵权 C.滥用权力 D.谋取私利

35、中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坚持(ABCD)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A.标本兼治 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 D.注重预防

36、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ABCD)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集体领导 B.民主集中 C.个别酝酿 D.会议决定

37、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BCD)。

A.记过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38、我国刑法所称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ABCD)。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39、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有(ABC)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A.贪污贿赂犯罪 B.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D.妨害司法犯罪

40、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BC),归个人所有,以受贿论处。A.红包 B.回扣 C.手续费 D.财物

4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AC)的,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A.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B.数额巨大 C.差额巨大 D.隐瞒不报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下列(ABC)必须进行招标。

A.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B.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C.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D.国有企业职工集资建造宿舍楼项目

43、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AC),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收受他人财物 B.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

C.收缴罚款据为己有 D.损毁扣押财物

44、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索取或者(AB),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收受他人财物 B.谋取其他利益

C.截留、挪用、私分所收费用 D.擅自收费

45、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ABCD)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B.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C.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

D.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46、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ACD)相结合和教育、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A.内部预防 B.系统预防 C.专门预防 D.社会预防

47、(BC)等部门应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C.人民政府的审计 D.人民政府的公安

48、司法机关在履行侦查、检察、审判、执行职权中,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公开其(ABD)等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A.职权范围 B.办案程序 C.所办案件的案情 D.投诉途径

49、国有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实行重大事务公开,建立(ABCD)和产品销售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A.重大投资 B.资产处置 C.资金调度 D.物资采购

50、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ABCD)等。

A.货币 B.有价证券 C.支付凭证 D.贵重物品

51、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政府的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加强对(ABCD)等重大经济活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A.工程建设 B.土地使用权出让 C.产权交易 D.政府采购

52、单位负责人进行述职时,应当把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和本人廉洁自律的情况作为接受(AB)的重要内容。

A.考核 B.评议 C.监督 D.检查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的监督

53、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ACD)等制度,建立职务犯罪预警机制。A.重大事项报告 B.谈话诫勉制度 C.任职回避 D.经济责任审计

54、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人员,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有(ABCD)、泄露国家秘密等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贪污贿赂 B.滥用职权 C.玩忽职守 D.徇私舞弊

55、对干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其(AC)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主管机关 B.人事部门 C.监察部门 D.上级主管部门

56、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AC)加强监督。

A.岗位 B.部位 C.环节 D.部门

57、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和,包括(CD)。

A.盗窃犯罪 B.抢劫犯罪 C.贪污贿赂犯罪 D.渎职侵权犯罪

5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ABCD)

A、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B、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C、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D、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9、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ABCD)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A.侵吞 B.窃取 C.骗取 D.或者以其他手段

60、反对四风,包括(ABCD)。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第四篇:浅议职务犯罪自动投案的认定

浅议职务犯罪“自动投案”的认定

时间:2011-11-01 17:58:00作者:丁学平胡锋云 於蔚明新闻来源:正义网

——兼评关于职务犯罪自首认定的两个《意见》的适用

近日,笔者观摩了多起职务犯罪的庭审,发现辩护人辩论重点之一均在“自首”认定中“自动投案”的界定,同时,公诉人往往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仔细听之,原来双方各有理据,辩护人的依据系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22日单独发布《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称2010年《意见》),公诉人却是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1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2009年《意见》)为立论基点。下文将结合这个《意见》的适用分析一起典型案例,来阐释对职务犯罪“自动投案”认定的看法。

案情:2011年5月20日,某市检察院在掌握A某受贿线索后,电话通知涉案人A某到该院,A某在接受询问时,如实供述了其全部受贿事实。之后该院对A某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庭审时,A某辩护人提出A某在检察机关立案前如实供述其全部受贿事实,应认定为自首,法院采纳。A某被法院认定构成受贿犯罪,同时被认定为自首,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争议:检察机关已掌握其犯罪事实通知其在立案前其接受谈话后交代其主要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自首?如何定性立案前的询问?

一、“自首”认定法律规定的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刑法规定的自首要件之一“自动投案”,司法界认定不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4月6日出台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旨在规范自首的适用。从实践中看,该《解释》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首认定的一些盲点。但司法实践中出自首的认定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检察机关与法院的观点经常背道而驰,法院对于自首的认定比较宽松,导致出现自首认定的扩大化趋势。两个执法机关的不同认识与做法,导致同类案件不一定能得到同种认识,导致法律适用不一,这不仅有害于我国法制的统一,而且对犯罪人没有做到公平。

为解决上述问题,规范对自首的认定,两高于2009年3月1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2009年《意见》);之后,高法亦于2010年12月22日单独发布《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称2010年《意见》)。两个《意见》的颁布并未消减司法适用的争议,反而出现随意性适用的情况。

二、简析两个《意见》的地位

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上述两个《意见》的地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司法解释,应该援引,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是司法解释,只是指导性意见,可以选择适用。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待商榷,《意见》本身虽应定性为“司法解释性文件”,但是对司法实务的指导仍应视案情情况并在法律应有之义内予以适用。

首先,根据2007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第六条之规定: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意见”并未涵盖其内。同时,纵观两高发布的上述四种形式的司法解释,均具备两个行文特点,一是均系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会议通过,二是均具有法释【****】*号的编号。再者,从两份《意见》的行文用语来看,均表述系对“自首和立功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显然,“意见”虽由两高(或最高法院)发布,但并非司法解释,并不适用司法解释的适用规则,只能定性为“司法解释性文件”。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均要求对两个《意见》“认真贯彻执行”,但由于两个《意见》均只是“司法解释性文件”,并不具有法定强制力,因此,如何适用便成检法争议。例如在本案中,法院判决的依据是2010年《意见》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系“主动投案”。然而,却与2009年《意见》相冲突。因为该《意见》具体规定:“没有自动投案,在办案机关调查谈话、讯问、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期间,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所针对的事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这就涉及到这两个《意见》如何适用的问题。

三、结合两个《意见》的适用分析“自动投案”的认定

第一,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适用原则。2009年《意见》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仅适用于职务犯罪的自首和立功的认定,相当于自首和立功认定的“特别规定”,2010年《意见》适用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职务犯罪还可以适用于普通刑事案件,系“一般规定”。一般来说,对于这种“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有冲突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特别规定”。

当然,可能存疑的是,虽然2009年《意见》可认定为“特别规定”,但毕竟出台较早,理应优先适用后出台的2010年《意见》。但这不可一概而论,因为2010年《意见》并未明示废止2009年《意见》的适用,是否存在冲突情况下默示废止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就A某受贿案而言,两个《意见》的适用并不冲突。虽然检法对侦查机关立案前对A某的询问定性不同,但具体分析二者所引用的条款含义,应该说,检察机关的适用更符合案件实际和法律原意。

法院认为侦查机关的询问系“一般性排查询问”,首先,何谓“排查”?新华字典将“排查”解释为“为侦破案件,对一定范围内的人进行逐个审查”。由此可见,“排查”应理解为一个案件发生后,在犯罪嫌疑人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对有犯罪可能的人进行逐个审查。然而,由于职务犯罪尤其是受贿犯罪“一对一”的特质,往往获得的举报线索所指向的对象是明确的,并不存在逐一排查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侦查机关所进行的立案前询问一般都是为了查询该犯罪嫌疑人有无实施犯罪线索所指向的犯罪事实。由此可见,2010年《意见》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一般性排查询问”并不适用于A某受贿案。

同时,从办案实践来看,受贿案件的侦办规律一般为侦查机关收到某某涉嫌受贿的案件线索后,先行询问行贿人了解具体情况后,再传唤涉嫌受贿的具体犯罪嫌疑人。A某受贿案的发案也不例外,侦查机关先掌握A某受贿线索后,5月17日询问了行贿人,行贿人对行贿事实供认不讳,5月20日才有电话传唤受贿人A某一事。A某归案后主动供述了其受贿事实后,才予以立案。因此,电话传唤A某到案的行为,并非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性排查询问”;其主动供述行为的定性,只能适用2009年《意见》,系调查机关调查谈话期间主动供述,不能认定为自首。

四、从证据补强的角度加强“自动投案”的司法规定适用的确定性

应该承认,造成A某受贿案等一系列职务犯罪被法院不当认定为自首问题的一个成因,系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往往欠缺案件发案、侦破经过的相关说明。一则,在移交法院的证据中,由于涉及到保护举报人隐私,一般也不会出现侦查机关事先掌握犯罪嫌疑人涉嫌职务犯罪的线索;同时,由于立案前的言词材料只有经过转换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立案前询问行贿人的材料一般也不存留于移送法院的案卷,只存于检察内卷,从而导致法院的确很难判断侦查机关是否系已掌握线索后才传唤被告人进行调查谈话。在证据补强这一方面,作为侦查机关的检察机关更恪尽职守,着重思索如何在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前提下,做好自首认定的相关证据采集工作。

第五篇:共同职务犯罪的认定

共同职务犯罪的认定

镇赉县纪委:贾作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以及《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有关共同职务犯罪的规定,结合相关《刑法》条文,对共同职务犯罪的案件应视情况而认定,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实施职务犯罪的,无论是利用共同行为人单方或者是双方的职务,都应以国家工作人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二是国家工作人员与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共同职务犯罪分三种情况认定:(1)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实施犯罪的,以国家工作人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2)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职务实施犯罪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3)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各自的职务实施犯罪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处罚。三是国家工作人员与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非单位人员共同实施的职务犯罪,只能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实施的犯罪,应当以国家工作人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四是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之间共同实施的职务犯罪,无论是一个或几个单位的行为人之间,也无论利用的是共同行为人单方的还是双方的职务,都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五是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与单位以外的无单位人员共同实施的职务犯罪,只能是利用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单位人员的职务,应当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下载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务犯罪中村党支部人员的认定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精选合集]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摘要:我国农村的基层组织比较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政府工作和管理村公共事务,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兴安盟农村基层组织人员 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 张善旭张春华 一、 调查目的近年来,兴安盟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嫌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数......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自身来讲,最根本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思想觉悟......

    非国企人员职务犯罪

    非国企人员职务犯罪讲稿 很高兴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职预防务犯罪知识,探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关问题和看法。下面,我从检察人员的视角就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向大家介绍两个......

    协警职务犯罪问题初探[★]

    协警职务犯罪问题初探 摘要:协警职务犯罪频发,大大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阻碍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本文从法理方面引入此类犯罪,对其犯罪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

    职务犯罪刑事辩护问题

    职务犯罪刑事辩护问题 陈瑞华,2014.11,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前言 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 1、独立性差,要么检察院交办,要么纪委交办,法院独立审判不能保证; 2、从批捕到起诉全由......

    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定罪分析

    村委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定罪分析 吉林镇赉县纪委: 贾作辉 李丽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的定罪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亟待解......

    关于见义勇为认定问题的探讨

    关于见义勇为认定问题的探讨 摘要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近年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案件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