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五型”组织推进“先锋工程”建设
2006年度重点工作先进奖申报表
1--
打造“五型”党组织推进“先锋工程”创建活动
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
(2007年1月15日)
去年以来,根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平阳县委针对部分乡镇调控力不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适应、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选准载体,强化特色,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以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先锋工程”创建活动,即创建“活力型、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实力型”党组织活动。在农村基层组织形成了争当带领致富的“领头雁”和农村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争当“群众的楷模、改革的先锋、发展的中坚、创业的模范”良好的活动氛围,进一步推进了“先锋工程”创建活动。
一、主要做法:
1、围绕“强核心”,着眼于增强调控力,努力创建“活力型”党组织。加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增强乡镇党委对部门站所、村级组织、农村社会事务的调控力。建立了乡镇与基层站所联席会议制度,把部门站所纳入“五好”乡镇党委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升了乡镇党委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如:萧江镇建立了每季召开一次的党委、政府与部门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牢固树立村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如:昆阳镇在创建村实施“领头雁”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加强对“创建村”指导工作,对列入“先锋工程”创建的昆阳镇城东村等20个村的指导,围绕创建的目标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创建工作。如:昆阳镇针对创建目标要求,开展了“村级组织规范
2--
化达标”活动。
2、围绕“强素质”,着眼于提升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根本,2006年重点开展了以村干部轮训为主的普及型培训、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学历为主的深化型培训及以掌握致富技术为主的技能型培训等三种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县委举办了2期“先锋工程”县级创建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206人。并选送40名市级创建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委党校集中培训。
3、围绕“强服务”,着眼于执政为民,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各乡镇通过建立完善干部住乡驻村联户、记民情日记、住夜入村和住村服务日等制度,引导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帮百家富”,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鳌江镇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活动。创建行政村通过健全完善干部联户帮扶、走访农户等制度,经常听取村民意见,及时解决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昆阳镇成立了“党员温暖基金会”,用于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创业及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山门镇西山村开展“党员互助行动”。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县委编印了《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工作手册》,制定了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通过任务委派和设岗定职,强化了农村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榆洋镇在开展“先锋工程”创建活动过程中,在全镇20个村支部分别设置了政策宣传岗、民情调查岗、商情反馈岗、文明监督岗。通过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该镇中镇村老党员吴绍成自从村里让他参加了政策宣传岗后,一直在拆迁户和镇政府之间奔忙,及时反映
3--
拆迁户的实际要求,协助政府解决拆迁难题。
4、围绕“强管理”,着眼于建章立制,努力创建“规范型”党组织。完善了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健全了《党委政府工作试行规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制定了村务运行规则,如:昆阳镇前宕村围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原则,制定出台了《昆阳镇前宕村村务管理规则》,创新了村务管理协调、决策、管理、监督四大机制,明确了村务主体、内容和程序,增强了村级组织效能,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5、围绕“强实力”,着眼于富民强村,努力创建“实力型”党组织。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转变思维方式,以服务为根本,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多业并举,进一步拓展资本经营、资源经营、资产经营、服务经营,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增长,如昆阳镇水塔村创办了实业公司,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另外,各乡镇加大对经济欠发达村的帮扶力度,实现先富帮后富。如:鳌江镇为了加大对后进村的帮扶力度,发动了全镇7个经济发达村和7家企业帮扶7个经济欠发达村,支持欠发达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现被帮扶的7个村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个,通过1-2年的努力,可以增加各村集体经济3万元,摘掉“空壳村”。
二、主要成效:
(一)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有了新的提升。在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我们建立、健全制度上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建立的乡镇党委、政府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使乡镇党委的调控力得到增强。制定的《村务管理规
4--
则》,构建了村两委工作新的机制,巩固和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在重大问题上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新的增强。把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作为“先锋工程”一项重要载体与当前“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重要载体,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控力,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
(三)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开展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在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特点及需求,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大专学历培训,较好地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身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四)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有了新的体现。创“五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舞台,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有了新的体现。农村党员在发展致富、扶贫帮困、环境保洁、治安管理、文明诚信、遵纪守法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中,党员率先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在农户中开展传、帮、带行动。
(五)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新的改善。在创“五型”党组织活动中,不少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门路宽、信息灵、熟悉市场、经营有道的党员专业大户和经济能人,被农民看成是“落后群众的领头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5--
第二篇: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
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
努力开创湖州公路科学发展新局面
徐伟国
2011年1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路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全市公路工作情况,科学谋划“十二五”公路发展思路,认真安排2011年工作任务,深入动员全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按照“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2011年及“十二五”公路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市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着力突破观念束缚和体制障碍,团结奋斗、克难求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公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对外开放、对内循环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落实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要求、高速度推进的方针,加大路网改造力度,稳步提升路况质量,全市公路建设得到了强势推进。
1.公路里程明显增加。五年来,全市公路共完成建设投资26.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了13.3亿元。2005年底公路总里程为3093.76公里(不含村道),2010年末为7890.12公里(含村道4060.994公里),公路总里程净增加735.36公里(除村道外);公路密度达到135.62公里/百平方公里和30.44公里/万人,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二。
2.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对国省道的改造,全面提升了公路技术等级。五年共投入7.67亿元,完成国省道公路大中修400.8公里;投入3.7亿元,改造病危桥梁461座、隧道2座,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4.5%和80.9%。截至2010年底,全市等级公路里程达7143.51公里,比“十五”末新增4213.45公里,占全市总里程的90.5%。其中,高速公路264.11公里、一级公路347.04公里、二级公路462.5公里,全市二级以上公路从2006年的782.696公里增长到2010年的1073.649公里。2010年,全市有铺装路5598.913公里,简易铺装路面1028.93公里,有铺装路面与简易铺装路面里程占全市总里程的比例从2006年的76%上升到2010年的84%。湖州中心城区通往省城及周边省市城市均以高速公路连接,与各县区均以一级公路相连,各县区通达所属主要乡镇的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全市所有通村公路均达到了四级以上标准。
3.路网结构明显优化。经过五年的建设和改造,全市公路网络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到2010年底,全市以长深高速(G25)、沪渝高速(G50)、申嘉湖高速(S12)、杭长高速(S14)、练杭高速(S13)为主骨架,104国道、318国道和6条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外接相邻省、市,内连县(区)、乡、村,对外开放、对内循环、与铁路航道有效对接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路网整体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与时俱进、运转高效的养护管理模式广泛推行 “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转变养护观念、创新养护模式、优化养护方式,全面推行精细化、预防性养护,大力推广应用公路“四新技术”,着力构建“政府主体、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尽责、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养护质量,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公路交通服务。
1.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顺利转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和精心试点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湖州市干线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实施办法》、《湖州市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手册》等,全面推行精细化、预防性养护模式,促进了养护观念的转变和养护质量的提高。通过努力,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被动养护”向“预防养护”、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由“单一养护”向“全面养护”的转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2.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政策法规为抓手,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为中心,以经常性养护为重点,制定并落实了《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湖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深入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0年底,参照南浔区“一站多组”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全市60个乡镇全部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并配备了专兼职养护管理人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科技研发及四新技术应用成效显著。五年来,我们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先后研发了10项科研成果。2009年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共同建立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本着“环保、节能、经济、创新”的养护理念,积极推广应用纤维碎石封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半柔性基层、快速沥青裂缝填封等“四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换,五年累计节约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上千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认真总结“四新技术”应用成果,制订了《湖州市公路养护“四新技术”应用研究总报告》和《湖州市公路危桥加固维修技术手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应用指南》等,为湖州公路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4.桥隧养护管理考评机制逐步健全。几年来,我们除了加大公路日常巡查力度之外,还不断强化桥隧检测监管工作,积极开展桥梁定期检查和国省道干线公路桥梁伸缩缝装臵使用状况调查,建立了桥梁健康档案和CBMS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出台了《湖州市桥梁养护管理办法》,完善了《湖州市公路桥梁检查工作制度》,并逐步健全了桥隧养护管理考评和问责制度,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桥隧技术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2010年我们还在镇西大桥试点安装了桥梁安全预警监测设备,实现了对长大桥梁及特殊结构桥梁的动态监控。
(三)文明有序、规范高效的路政执法体系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们围绕“浙江路政”品牌建设,以治理超限超载和保护路产路权为重点,积极推动路政管理规范化、治超工作法制化、信息管理现代化,促进我市公路向着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目标迈进。
1.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首次违章告诫制》、《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源头管理办法》、《路政执法规范化示范中队标准(试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文明路政队员评选标准》、《治超站点规范化管理标准》等,建立了路政许可统一受理和送达制度、听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路政执法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决定公布和查阅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路政管理。2.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我们始终把路政执法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的重中之重,每年组织一次路政管理论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封闭军训,强化准军事化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勤政、务实、严谨、高效的路政执法队伍。
3.执法评议活动日趋规范。在继续推行执法公示、实施“阳光执法”、完善“限时办结”服务等各项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在办公窗口公开设立执法评议箱,邀请当事人对路政人员在办理路政案件许可、查处路政违法行为、收取路产赔补(偿)款等执法行为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建议,从严监督检束路政执法行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4.治超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正面引导”和“预防管理”,实行治超站点驳运企业(进驻)公开招标制度,并加大了对驳运企业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横向合作,与公安交警、高速业主以及相邻省市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完善了多部门联合治超责任机制,联合开展了省界劝返、源头监管、盲区治理等专项活动,有效减少了跨省超限、冲卡逃逸等事件的发生。五年来,我市境内恶意超限超载现象大幅减少,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治超形势保持平稳,治超工作由“集中治理”逐步转向“常态管理”。
5.路政协管网络基本建成。近年来,我们积极履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能,尤其自2007年底修改后的《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将村道纳入路政行业管理以来,我们相继出台了《乡镇路政协管网络组建办法》、《路政专职管理员岗位职责》、《路政协管员岗位职责》等制度,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的组建要求和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路政协管网络建设。目前,由公路路政大队、路政中队、乡镇路政协管员和行政村路政信息员组成的全市农村公路路政协管网络已基本建成,覆盖了全市所有路政大队、路政中队、乡镇及行政村,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关注民生、助推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十一五”期间,我们进一步拓宽服务理念,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等举措,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企业发展、经济提速提供优质服务。
1.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实施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每年分批加固和完善防护栏、挡墙、隔离带等安全设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五年来,分别投入5366万元和8034万元,完成了246公里国省道和533公里农村公路的安保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管理部门共投入资金5700余万元,增添了养护设备260台套、应急抢险设备25台套,全面提升了机械化水平。
2.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我们主动与气象、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建立了公路交通系统应急保障信息网络,完善了《公路桥梁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雨雪冰冻灾害公路应急保障方案》等多项预案。同时,加大信息化硬件投入,初步建成了集路网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指挥中心。将来随着中心的全面建成,全系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臵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每年开展钢桥架设、机械操作等实战演练,队伍的抗灾保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五年中,全市先后多次经历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袭击,每次我们都圆满完成了应急抢险任务。特别是2008年初,湖州遭遇50年一遇的大雪,全系统上下众志成城、连续奋战,力保境内8条国省道始终处于基本畅通状态,在华东受灾地区仅有我市做到这一点,对此所有抗雪灾检查指导组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指路体系服务卓有成效。五年中,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全市国省道指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全面规范了全市国省道指路体系,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这一体系建成后,将实现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百姓出行和经济发展。此外,2010年我们还顺利完成了我市境内杭宁G25、申苏浙皖G50、申嘉湖S12、杭长S14四条高速公路的编号调整和标志更换工作。
4.路政服务企业广受好评。大力推行“行政许可上门服务制”,持续深入开展“百名路政队员结对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专项活动,定期邀请有关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发动路政队员深入企业,简化、优化许可程序,畅通办事渠道,并竭尽所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路政人员共走访企业367家,为企业办理实事152件、排解难题25件,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五)主题鲜明、载体新颖的行业文明建设有序开展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一学一树四建一创”为主题,以抓队伍、夯基础、强素质、树形象为重点,大力推进行业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公路建设,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文明创建再创佳绩。五年中,我们积极开展以“构建公路文化、共享公路文明”为主题的各类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市处已创建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行业内省级文明单位达到3家,市级文明单位达到5家;有省厅级“文明示范窗口”1个,省厅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4个、省厅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示范单位”1家、省厅级“十佳示范窗口”1家;有全国青年文明号1家,市级青年文明号2家;共有9条共524.719公里的公路创建成省级文明公路,其中普通国省道7条494.148公里、县道(农村公路)2条30.571公里;公路管理基层站所100%创建成市局级文明站点,其中市局级文明站点18家,市局级文明示范站点6家。
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岗位,使用现有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专业人才”的人才开发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壮大人才队伍规模。2006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大学本科生16名。同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五年来,全处共培训干部职工2500余人次,学历提升113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94人次;已有1人进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283”拔尖人才第二层次,1人进入市交通系统“535”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人,另有14人入选二、三层次。
二、201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迎接五年一次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之年,是燃油税改革后公路投融资新体制全面运作的第一年,同时还是“十二五”规划奠基之年。回顾全年工作,全系统的工作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重点工程建设稳步实施
2010年公路重点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5949.99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其中完工工程3项,分别是双林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墙千里至莫蓉公路改建工程、湖薛公路大钱桥改建工程,共完成投资10939.04万元;在建工程1项,即三济桥至新市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5010.95万元。
(二)养护管理工作全面推进
1.干线公路养护专项工程全面完成。以迎“国检”为契机,按照“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以减少路面损坏和提高路面平整度为重点,强化养护与管理各项工作,及时组织实施路面大中修、国道桥头跳车专项整治等养护专项工程,全面提升公路整体品质。2010年,共投资1.97亿元,完成14个项目65.08公里路面大中修工程、5个项目18.67公里国省道应急养护工程、国道32座桥梁的桥头跳车专项整治工程、3条线路4处危险路段处治工程、危病桥梁加固改造工程9座、国省道荒地边坡绿化工程83382平方米。
2.农村公路养护专项工程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大中修计划为99条,共261.35公里,到年底全部完工,共完成投资1.41亿元;农村公路危病桥梁维修改造工程计划86座,投资8779万元,现已完工67座,完成投资5635.3万元(另外完成2009年跨工程15座)。临水临崖安保工程,计划实施109条125.58公里,完成133.08公里,超额完成计划的6%,完成投资2917.5万元。危险路段整治工程,计划对7处危险路段进行整治,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67.5万元。此外,全面推进了文明公路创建工作,318国道长兴段和安吉县王孔线文明公路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得到了省局领导的一致肯定。
3.路政执法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省界劝返、源头监管、盲区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加快了超限运输检测站建设,目前申苏浙皖高速长兴治超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安装等工作;申苏浙皖高速南浔治超站正启动招投标;318国道长兴治超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底前可完成土建;104国道湖州、11省道鹿山、湖盐公路(练市)、10省道长兴等四个收费站改建固定治超站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此外,还认真开展了以净化、优化公路交通环境为主题的“百日路政专项整治行动”,对穿镇路段、建筑控制区等重点区域及马路市场、非公路标志、涉路施工许可等重点事项集中进行整治,净化了公路通行环境。
(三)“五型公路”建设深入推进
1.公路管养新压力应对有力。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和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后,普通公路交通流量急剧上升,超负荷的交通流量给公路养护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为此,我们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实施路面应急养护,强化桥梁动态管理,开展桥梁安全预警系统试点,制定公路预防性养护应急规划,充分发挥治超威力,确保了全市道路路况稳定、安全畅通。
2.“五型公路”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以“路基稳定、路面平稳、设施齐全、绿化亮丽、标线清晰、标牌醒目、路容整洁、路貌美观”为原则,在104国道、318国道和省道彭安线开展了“五型公路”示范路段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典型,全面加快全市“五型公路”建设进程。坚持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规范公路管理工作、提升公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将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到2008版,修订调整了62工作规范,新增加了5个工作规范,形成了五大篇76个工作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公路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安全管理工作全力推进
1.全力保障“世博”平安有序。成立了“世博”安保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与任务,层层签订了“世博”安保责任书。通过强化道路桥梁管理、规范标志标线设臵、加强公路巡查检查、严格施工路段管理、打好治超攻坚战、开展应急演练等六项举措,全力保障了“世博”期间公路的安全畅通。
2.合力打造应急保障体系。落实“三防”抢险人员、设备、机械、物资和经费,坚持实行月度检查、季度例会制度,各公路段和高速路政大队相继开展了公路“三防”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实战能力。
(五)文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
1.党风廉政建设富有特色。出台了《湖州市公路小额零星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把30万元以下的小额零星工程(包括路基路面小修保养、安全设施、绿化、站房维修工程等)也纳入了招投标范围,规范了工程管理,防止了以往小额零星工程随意发包的现象,堵塞了管理漏洞。开展了路政管理人员岗位交流,促进了路政管理队伍人才资源的合理配臵,强化了路政管理人员的勤政廉政意识。全面启动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试点建设,通过排查重点岗位、重要部门廉政风险,形成规范化、易操作的防范模式,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彻于各个方面。目前,试点单位高速路政大队排查出一级、二级、三级风险点共101个,并制订出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
2.“五型单位”建设载体丰富。2010年,我们重点开展了“打造五型公路、建设五型单位、争做五型职工”的主题活动。围绕创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每月集中学习日制度,由各科科长轮流上讲台讲授专业知识;每月定期推出《手机学习报》,普及政治理论、时政要点、名言警句等。围绕创建“创新型”单位,设立“创新奖”,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围绕创建“实干型”单位,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写我所说,做我所写,记我所做”。围绕创建“服务型”单位,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百姓、方便大众的举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围绕创建“廉洁型”单位,开展了“作风建设加强年”、“创先争优”等活动,落实了“比服务、优环境”措施。
三、“十二五”公路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坚持“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强化应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全面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交通“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
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升能力、优化网络,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加强执法、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基本形成安全畅通、和谐高效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以人为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建立有法可依、运行高效、文明执法的公路路政管理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协调高效、保障有力的公路网管理与应急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着力优化公路路网结构。“十二五”期间,结合湖州公路网建设和养护现状,继续加强干线公路改造与整治,全面提升养护技术水平,争创养护工程示范项目,全面提高路网通行能力。一是实施“普通干线公路的提升及稳定路况工程”,完善干线公路省际接口处的公路改造,改善公路运行环境;平均每年安排里程不少于56公里,全面改善普通干线公路的通行条件;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至少210公里/年,保持全市农村公路路况稳中有升;二是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每年国省干线一、二类桥梁比例保持在95%以上,及时消除四、五类桥梁;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力度,至“十二五”期末,力争消除乡道及以上公路四、五类桥梁。三是实施“灾害防治工程”,重点整治干线公路地质灾害及水毁路段,提高干线公路的抗灾能力,“十二五”期间,同一路段灾害损毁重复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四是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的安保工程、处治存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完成乡道以上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五是制定公路养护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方案,依托104国道、318国道及201省道文明公路示范路段工程,进一步规范养护工程管理,以建设“两型低碳”公路为目标,全力创建养护工程示范项目。
(二)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提升科技养护水平。“十二五”期间,实现干线公路科学养护决策体系的建立,路况主要检测指标基本实现自动化,路况评价及养护决策实现信息化和科学化,着力提高我市公路养护整体技术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市公路养护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加大桥梁管理系统应用力度,实行数据实时更新;建立特殊结构桥梁实时在线健康监测系统,对大桥及以上桥梁每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做到“有路必养”,着力解决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足、抗灾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完成乡道及以上安保设施设臵工程,促使农村优良路比例进一步提升。
(三)以健全机制为出发点,着力完善路政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制定符合湖州路政管理工作需要的地方公路保护相关规定,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坚持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治超长效机制。完善全市治超路面监控网络,建设一批标识统一、设备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检测站,推广不停车检测系统和治超信息管理系统。在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末将超载超限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和管理,逐步优化文化层次、年龄结构,逐步提高路政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四)以预警保畅为出发点,着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完善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类应急预案,建立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路政管理部门及养护企业为主体的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加快建设全市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实现对管辖区域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收费站、服务区、治超检测站等重要节点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和现场图像接入、交通阻断信息采集与发布、路网协调和辅助调度等功能,为路网协调、公众出行服务和应急处臵提供支撑。进一步完善国、省道指路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建设,实现不同公路网间指路体系的无缝衔接。
(五)以提升形象为出发点,着力推进公路文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公路行业集体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和公路精神,形成《湖州公路文化建设手册》、《湖州公路管理制度手册》和《湖州公路职工行为手册》等公路文化建设指导性文件,积极构建公路精神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推出一批公路文化研究成果、建设成果、活动成果。
四、2011年的形势与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扎实推进全年的工作,对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开局奠基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着眼全局,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公路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克难攻坚抢抓机遇,适时促进公路转型发展,不断推动全市公路事业向更高层次跃进。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指出,这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公路科学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第一,公路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中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加强公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服务性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对发展公路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公路出行需求,为拓宽公路服务领域提供了机遇;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生态型公路提供了空间。
第二,公路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时期公路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复杂,解决公路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如公路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还存在差距;基础设施总量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等等问题。此外,如何在新形势下使“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适应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生态交通建设、“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建设等新任务和新要求,还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
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用好有利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和切实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应对,化挑战为动力,不断开创公路工作新局面。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五型公路、推进转型发展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建设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公路交通新平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行业,建设完善的公路信息服务与应急指挥体系,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公路管理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是:
——公路重点工程建设:三济桥至双林段改建工程基本完成路基、桥梁工程,路面工程完成30%,完成投资1.2亿。
——公路大中修工程:完成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32.236公里,投资51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260公里,投资14000万元。——危桥修复改造工程:完成国省道危桥修复改造2座,投资16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危桥修复改造50座,投资3000万元;完成国省道隧道维修及照明设施增设2项,投资80万元。
——公路安保工程:完成1条国道安保工程,投资25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36条线路安保工程,投资1219.6万元。
——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国省道边坡荒地绿化40000平方、绿化更新补植36公里,投资323万元。
——文明公路创建:完成204省道孝泗线28.03公里的干线文明公路创建;完成县道白缸线9.46公里农村文明公路创建。
——公路站房建设:完成公路管理站房新迁建、改扩建4处,投资3200万元;完成站房维修28处,投资975万元;318国道长兴治超站、申苏浙皖高速公路长兴超站完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南浔治超站开工建设;104国道湖州、11省道鹿山、湖盐公路(练市)、10省道长兴等四个收费站改建固定治超站完工。
——超限运输治理:全市公路平均超限率控制在4.2%以下,可卸载货物卸载率100%。
2011年全市公路管理主要工作任务及工作措施:
(一)迎接国检,创新机制,全面打造品质型公路 1.扎实推进迎“国检”工作。针对工程进度情况,按照迎检剩余时间,调整进度计划,加强滞后薄弱环节,充实现场施工力量,注重辅助配套工程;对照“国检”方案要求,对照《2010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规范化检查评分细则》逐条逐项进行自查,加大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整改完善力度;加大对迎检工作的巡查和督办力度,加大建设项目交竣工验收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促进养护管理的良性循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确保迎“国检”工作取得实效。
2.提高干线公路养护。继续推进公路养护精细化进程,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加强全方位养护,及时处治各类路面病害,切实提高干线公路养护整体质量。加大养护巡查力度,完善公路桥梁检查制度,健全公路桥梁工程师制度,规范检查与验收程序,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加强对公路桥梁的监控,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推行安全养护和文明养护模式,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3.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依托各县区公路管理段,根据各县区行政区域内乡镇大小及公路里程多少,基本上以2-3个乡镇为一单元,将辖区内乡镇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形成一个单元网格。公路段在每个单元格内设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分中心,落实相关责任人员,负责对单元格中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巡查、监督、指导,建立主动发现、有效沟通、及时处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以达到提高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公路技术始终处于良好的状况。
(二)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全面打造平安型公路 1.强化公路预防机制。加大基本投入和技术改造,集中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建立公路病害灾害预防分析制度,加强干线公路网总体运行分析,提高公路日常保障通行能力、突发情况下抗击能力、灾后快速抢通和恢复重建等“三大能力”,强化公路预测、预警、预防机制,确保全市路网运行安全。
2.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及预警、应急处臵与保障和应急抢险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应急抢险体系建设,以自然灾害引发公路损毁时的抢通抢修为重点,以反应速度快、公共服务水平好、专业技术力量强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应急保障机制。重点培养专业化、实战能力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拉得出、打得赢。
(三)依靠科技,提升层次,全面打造生态型公路 1.加大公路科技化力度。抓好“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破解公路管养难题,如继续加大对桥梁伸缩缝处理、路面早期病害处理、公路抗车辙处理等课题的重点攻关,加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应用和纤维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力度,全力打造“两型低碳”公路。进一步发挥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逐步完善公路统计管理系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公路绿化管理系统、钢桥设备管理系统、公路大道班管理系统、公路交通量统计数据库、路政数据库的数据采集与编辑,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加快实现市县(区)两级共享,为养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提升公路生态化层次。一是建设,依托生态市建设和生态交通五项行动,加大公路绿化基础性投入;二是完善,积极实施荒地边坡绿化、弃方场地复绿,对适宜绿化的路段进行补植和完善;三是发展,以重点旅游区、生态建设区为重点,着力打造精品生态公路,实现公路绿化型向公路生态型转型。
(四)改进作风,服务民生,全面打造服务型公路 1.推进公路文明养护。完善《湖州市公路文明养护工作方案》,以104、318国道、省道彭泗线等“五型公路”示范路段和精细化养护为标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实施公路文明养护工作。完善养护告示牌,组织咨询活动,聘请文明监督员,开展争创文明养护工活动。
2.增强执法服务水平。推行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大执法装备投入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现代化水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百姓。
(五)文明和谐,廉洁奉公,全面打造阳光型公路 1.积极落实廉政建设。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及监督电话,虚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公路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继续开展路政执法评议活动,认真汇总梳理群众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落实整改。逐步推广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强化源头治理,评比廉政阳光先进示范工程,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公路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开展调查摸底,认真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好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教育培训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
3.深入开展文明创建。锁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创建目标,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年内完成创建目标任务。将环境优美、文明服务、公路文化、行业形象等要素融入到“文明公路”创建活动中,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水准,建设文明公路精品工程。
同志们,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征程又将开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路局、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勇敢肩负起公路管理事业发展的重任,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努力推进科学发展,为打造“五型公路”和实现我市公路管理事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先锋工程建设
中共原阳县委
2006-2010年实施“博浪先锋”工程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
为深入扎实开展“三级联创”和“双示范、双带动、双推进”活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依据“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2006—2010年原阳县实施“博浪先锋”工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服务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党建工作也出生产力和开放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理念,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建设成博浪大地上改革发展稳定的中流砥柱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时代先锋。
2、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创建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通过五年努力,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
3、主要奋斗目标:
(1)“五好乡镇党委”每年增长4个。通过三年创建,全县“五好乡镇党委”达到12个,其中省级“五好乡镇党委”达到4个,市级“五好乡镇党委”达到6个,“示范乡镇党委”达到3个;通过五年创建,全县17个乡镇党委全部达到“五好”,“示范乡镇党委”达到5个。
(2)“五好农村党支部”每年增长130个。通过三年创建,“五好农村党支部”达到390个,其中“示范农村党支部”30个;通过五年创建,全县“五好农村党支部”达到500个,其中“示范农村党支部”100个。
(3)大力实施“四个培养”。每年把1000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50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20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60名“双强”村干部作为村“两委”主要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60岁以下70%的农村党员和80%的农村干部达到“双强”标准。
(4)建设标准规范的乡镇、村党员活动阵地。通过三年努力,全县17个乡镇党委都建设有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全县每年建设60个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通过五年建设,使所有农村党支部都有村级活动场所。
二、规划的主题实践活动
(一)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能力。
4、制定科学的党建工作规划。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乡镇党委换届、村“两委”换届、党员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乡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年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有表彰。
5、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完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努力将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实施“博浪先锋”工程有关工作。
6、选好配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政治可靠、品行端正、顾全大局、创新意识强、发展思路广、熟悉经济工作、政绩突出的同志选配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闹不团结的人加强教育,适时调整。
7、开展“包乡镇、联村帮建”活动。每年筛选有关县直部门分包乡镇,包稳定、包项目、包发展,努力把分包乡镇建设成“示范乡镇党委”。安排50个服务能力强的单位与50个有发展潜力的村挂钩结对,帮资金、帮项目、帮技术,逐步把联系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8、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建立由发改委、农办、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和金融机构等参加的实施“博浪先锋”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开通党员干部“信用贷款绿色通道”,每年协调1000万元资金,扶持党员干部发展种、养、加等产业。
9、整合社会资源,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每年组织财政局、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畜牧局、扶贫办、农办等单位筹措培训资金,分类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技能培训;依托大中专院校、各类技校、致富基地、先进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党员干部进行“提高型”培训。县委组织部每年培训农村主要干部200名,五年内县、乡要将40岁以下青年党员全部轮训一遍。
10、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从今年起,每年有计划地公开选聘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二)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能力。
11、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好《乡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委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会定期分析党建工作制度》、《每月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有序地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乡镇机关干部考核、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村组和群众、干部“下访”谈心、乡镇党委书记离任党建责任移交等制度。组织指导好村“两委”按期换届。
12、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要突出重点培养。按照“三推两考”程序,把“双带”能力强、大局意识强、管理水平强、公道正派的青年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二要拓宽视野选拔。采取从后备干部人才库中挑、从乡镇在职干部中派、从机构改革精简干部中选、从返乡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拔等措施,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三要强化目标管理。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乡镇党委制定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目标,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将承诺为民办实事情况公布于众。四要严格标准考核。每年党支部书记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乡镇党委要量化考核,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在政治、经济方面予以奖励;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班子不团结的、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不服从管理的、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要给予组织处理。
13、抓好村干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每年对村级班子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年底对村“两委”干部进行考核,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格次定出考核等次意见。对群众满意度低于50%以下的、考核“不称职”的村“两委”干部及时予以调整。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每年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四次,培训农村“两委”干部不少于村干部总数的25%,培训农村党员不少于党员总数的20%。
14、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村民代表推荐、党员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和乡镇党委考试、考察”的“三推两考”选拔程序,着力从致富能手、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按1:1的比例配齐。
15、抓好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各乡镇党委每年按倒排10%的比例,重点排查缺任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干群关系紧张村、社会治安混乱村、信访不稳定村,明确班子成员分包,下派工作队员,限期整顿。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出现一个整顿一个,整顿时限务必在三个月内结束。认真开展先进村带后进村工作,每年安排30个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促进帮带提高。
16、提升乡镇综合位次。要强化工业理念,大力招商引资;要以劳务经济、黄河滩区综合开发、绿色农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开通便民利民“绿色通道”,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完成年内财税收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目标,年终在市、县乡镇综合实力排序中位次上升。
17、抓好“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乡镇党委要以“五有两保”(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作用、有形象,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党的组织;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
18、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大局稳定。结合农村党员活动室建设,建好文化大院,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坚持好领导包案制度、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信访网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经常排查不安定因素,积极化解矛盾。
(三)创建“五强农村党支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能力。
19、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支委会议事规则、党支部向村民承诺制度、党务公开与监督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民主评议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提高党支部自身化解农村矛盾、解决各类纠纷的能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核心作用强、整体素质强、服务能力强、管理水平强、综合实力强”的“五强”战斗堡垒。
20、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县、乡镇的各种培训活动。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手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传授实用技术、收看现代远程教育科技栏目等,提高党员干部“双带”能力。
21、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依法治村。强化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逐步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建立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落实好党群民主议事日、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充分发挥治安、民调、民兵、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在发展本村经济、维护村内稳定的作用。
22、搞好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集中财力物力,按照统一建筑模式、统一标志的要求,建设好标准化、规范化的村级党员活动室。
(四)创建科技致富基地,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能力。
23、创建致富示范基地。深入开展创建“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活动。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组织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县领导在党建联系点上联系1个致富示范基地和1-3个党员致富示范户,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致富示范基地和2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
24、开展重点帮扶。县委组织部每年扶持培养5个“示范基地”和50个“示范户”,各乡镇党委每年抓好2个“示范基地”和20个“示范户”;通过三至五年的创建,全县要建立200个“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2000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农业、林业、科技、畜牧等单位,要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挂钩结对,定向扶持发展。
25、探索党支部服务群众致富新途径。总结推广“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的经验,积极探索“支部+基地”、“支部+公司”、“村企联建支部”的党支部服务群众致富新途径。通过创办公司、创建基地,成立各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26、发挥好致富基地和致富户的示范帮带作用。乡镇党委要采取“致富基地+致富户党员+贫困群众”的帮带方式,打造党群“共同致富链”。每个致富基地和致富户每年要联系1-2户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帮信息、帮项目、帮技术活动。可采取提供启动资金、协调贷款、吸纳股份、组建信用合作体等多种途径,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五)创新党员管理新体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动能力。
27、严把“入口”,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 “十六字”方针,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把发展培养的重点放到农村、企业生产一线,积极引导、吸收青年致富能手和返乡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入党,力争每个村每年发展一名“双强”致富能手入党,全县每年发展农村党员总数中“双强”对象要在70%以上。
28、开展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活动。基层党支部要开展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每年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对全县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对农民党员实行“党员家庭”挂牌。有条件的村还可制作“党员名片”,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
29、加强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对零散的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筹建网上支部,定期开展网上组织活动;组建“红色家园”,搞好县域内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30、开展救助贫困党员活动。对高龄党员建立津贴制度,为全县年龄80岁以上且党龄在30年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农村合格党员,每人每年发放100元党员津贴;建立农村困难老党员合作医疗制度,为年龄70岁以上、党龄20年以上且生产生活困难、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范围的农村老党员,每人每年代缴10元的合作医疗费。对年龄60岁以上、党龄20年以上且获得过市级及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农村党员,每人每年发放100元党员津贴、代缴10元合作医疗费。每年组织卫生部门对建国前老党员进行定期体检。
31、严格党员监督,畅通党内“出口”。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视频等科技手段,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建立群众监督评价机制,由基层党支部牵头,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落实“不作为”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告诫”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落后党员淘汰机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力度,每年清退、劝退、除名、处理各类党员不少于党员总数的0.5%。
三、规划的保障机制
32、强化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提高党建工作的落实力。县委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为实施“博浪先锋”工程提供必要的人力投入和经费保障。县委组织部负责整个规划的具体实施,乡镇党委负责制定落实规划的详细方案。
33、抓好督导。县委邀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先进村党组织负责人成立原阳县“党建工作专家顾问团”。设立“党建专线”电话,聘请一批熟悉党务工作的老同志作为“博浪先锋”工程特邀监督员,对基层党组织落实规划情况进行监督;县委组织部成立巡回督导组,定期督促检查,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例会,每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34、严格考核。每年逐级对实施“博浪先锋”工程、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到“事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乡镇党委和党委书记、村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严格惩处制度,对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不作为”的乡镇党委,进行通报批评;通报一次仍不积极整改的,对乡镇党委书记下发《督导通知书》,并对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后两名乡镇党委实行黄牌警告,取消单位主要领导评先资格,后果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35、营造氛围。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通过党员会、群众会、干部会、广播会、标语、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实施“博浪先锋”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过简报、县电视台、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途径总结新经验,推广好典型。
36、评先表彰。县委每年表彰10个领导班子强、干部素质高、经济发展快、农村面貌新的“示范村”;奖励100名从事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标兵”。每年“七一”前表彰“十佳双强支书”、“十佳双强干部”、“十佳双强党员致富标兵”。乡镇党委每年要评选一批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对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成效显著的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由县委颁授“博浪先锋嘉奖令”,对贡献突出的党员干部颁发“博浪先锋奖章”。同时,设立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对有创新成果的党组织和个人,县委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第四篇:深化模块管理 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深化模块管理 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车间运行四班经验材料
**车间运行四班组原有*个岗位,**名成员;随着公司机构整合的深入,班组人员的缩编,工作任务一如继往的繁重,工作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以及员工思想出现了波动等原因,班组的建设管理曾一度陷入了窘境。随着五型班组建设的深入开展,班组规范管理模式多元化,以及在厂、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运行四班大胆引进模块管理理念,并根据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不断探索创新为思路,以模块管理为契合点,深入挖掘班组管理建设,总结出一整套独特、优秀的班组管理方法,从而为车间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夯实了基础。
在不断深化班组管理模式,推进五型班组建设的良好形势下,运行四班先后取得了“星级安全班组”、“双文明标杆班组”、“无违纪班组”、“安全信得过班组”等殊荣;班长王大昌同志曾被评为“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并参加清华大学举办首期中央企业班组长远程培训,获得了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何为“模块式”管理?
“模块式”管理就是把问题细化,分级别管理,各负其责又相互协调。说得具体点就是要我们根据班组岗位需要,将班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类建立成若干模块,再对每一个模块的管理任务进行权重考虑,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在为其准确精细安排人力、物力的同时强调全员参与,通过班组内外衔接协调来使每个人都充分了
解其工作目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增强个人和集体的生产效率来更好地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在班组管理上我们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着重做了一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组织结构上,我们建立 “两长七员负责制”模块,推行“横纵相结合”的班组管理模式。在本模块内,我们特别强调“自主管理”,要求班组长担负起组织、协调相关人员的责任,自主地围绕生产现场,各负其责地迅速解决各种问题。副班长带领岗位成员负责搞好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在纵向上搞好设备管理;班组安全员负责在安全生产等方面实现横向管理;班组则从安全、生产、设备、人员、成本核算、节约挖潜、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的沟通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配合、统筹安排,从而以有限的管理资源覆盖整个班组所有生产活动区域,实现了管理0盲区。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班组核心员工的骨干带动作用,注重“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员工协调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规范的班前会、班后会、付班安全活动、班组长例会、利用电话、手机、QQ、班组信息化平台等信息载体,在班组长、班组成员、调度员、车间行政长之间建立起直接交流沟通和管理渠道,使每一岗位都能随时和班长、调度室、车间紧密联系,直接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现场,这不仅缩短了管理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形成了人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的团队工作精神,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二,在管理内容上,我们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将班组管理分为安全、生产、设备、绩效、人员管理5个主模块,在此基础上,又根据班组需要进一步建立起“班组长职责与管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综合治理、防盗与废旧物品管理、全面预算与成本控制、能源管理、高级工动态、经济责任制、业绩考评、职工培训、劳动竞赛”等10个管理子模块,每一个模块均详细指定管理目标、措施、实施细则和考评办法,并根据需要指定模块具体负责人。每一个模块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补位,通过模块责任人的相互协调,使看起来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似的班组工作,一下子变得条理清晰起来,开展起来也就显得既顺理成章又井然有序了。
第三,在具体实施和方法上,我们将每一个模块始终用发展的观念进行管理,使班组管理的改善活动始终放在“模块式”管理的核心位置。我们坚持将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来,不断优化整合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套高效的、标准化方法体系。不断根据生产任务、季节特点、工作条件、设备状况、人员思想波动等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和调整模块管理重心,使之不断完善并适应生产活动的需要。
在操作技术方面,我们强调,做作业指导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断改进完善。
在创新型班组建设中,我们提倡推陈出新、创新发展。班组的中心生产任务是安全稳定供水水质标准由原来的GB 5749-85改为GB 5749-2006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原工艺设备的基础上,转变思想观
念,向精、细化方面发展。把指标控制在新标准范围内。我们在重新更换滤池滤料的同时,对药剂做了对比实验,为厂确定聚合氯化铝的供货厂家提供了可靠数据,改造了储药罐输药管为联通器,平衡了罐内的液位,大大节约了药量的消耗。针对低温低浊、高温高浊期,水质的变化特点,安排人员对投药量进行看守,严控出厂水质。同时采用了DCS监控系统,对现场监测和数据来源更加科学合理。
在安全方面,我班职工坚持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安全型班组班组建设中,我们把化工企业的八大制度和班组安全红线装裱上墙,使班组的每名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
积极开展班组的“三步工作法”。“三步工作法”贯穿安全工作始终,并利用班前会学习各类安全管理文件,学习对各类检修工作的风险评估、风险分析,让班员在头脑中对班中的各类安全工作有较清醒的认识,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在一年一度的“警示三月行”及“冬百”活动中都实现了0事故目标。
在职工素质教育和培训方面,我们坚持以强制弱方针,在学习型班组建设中,对班组成员和转岗职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薄弱的情况,我们结合班组成员的实际特点,通过积极开展自学、集中培训、师傅带徒、现场指导方式达到加大提升班组的整体实力,我们班组的副班滕泽宇同志,在岗位培训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厂第一名好成绩,并受到总厂500元奖励,在和谐型班组建设中,我们始中坚持阳光心态为至胜法宝。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我们班组和谐的因素是全员阳光心态的培养,我们班组成员来自四个不同的地方,存在着地域差别、文化差别,造成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统一,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创建和谐班组,我们及时引进阳光心态这一理念,并对阳光心态的内涵进行言传身教。从而使班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积极进取、笑对工作和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目前,我们厂已到达了一个工作全新时期,班组全员有决心、有信心在公司、分厂及车间的正确领导下,以安全标准化全面推进为契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为开创中煤集团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第五篇:打造五型党组织
打造五型党组织 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华中路街道党工委 汪宏伟(2014年4月2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街道第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今天,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一起探讨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的心得,如有不到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华中街道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秉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民为本、凝心聚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将“三严三实”作为党建行动指南,积极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努力打造一支特色鲜明、深入民心的“五型”党组织。
一是益民乐民,打造“学习伙伴型”党组织。
1、街道以三个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升理论水平,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讨论交流与撰写心得相结合,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重要论述摘编》、“三严三实”、焦裕禄精神等重要文件、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进行认真深入的学习。街道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坚持每周集中讨论交流心得。同时,街道给所有党员干部配备了专门的活动学习笔记本,要求坚持每天撰写个人心得。
2、街道坚持制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专栏,以每两周一期及时更换,供机关全体人员学习。到目前为止,共更换宣传专栏6期。此外,每期专栏都设置了展示学习心得模块,每周更换党员干部的个人心得,张贴上墙,互学互助。
3、积极组建农家书屋、党员群众健身房、老年人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等公益学习、活动场所。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社会再教育,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各党组织均召集党员群众参与相关政策精神学习会。此外,广泛组织民间艺术团和社会文艺爱好者,适时适地开展丰富多样、亮点纷呈的民俗演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益民乐民。
二是听民解民,打造“心灵使者型”党组织。知政失者在草野,华中街道党工委把倾听民意、体察民情作为党建工作前提,采取三种方式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1、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在街道网站上分设了“街道信箱”和“建言献策”两个板块,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专人负责、限时办理;
2、在街道及社区显眼处设置多个“群众意见箱”,方便群众投递意见信,反映问题;
3、深入各个社区,组织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交流,真正做到立场上靠近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工作上尊重群众。3月16日,张善珍、朱止平、程帮明等18名华中街道辖区的各界人士代表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华中街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邀监督员,他们代表华中街道辖区各界群众对华中街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全程跟进和监督。这18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邀监督员由华中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党员、群众代表组成,遍布辖区内各行各业。他们将对街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全程跟进,监督活动开展、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华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反馈,督促其整改落实。目前,收集到各类群众意见和建议共计92条,均在逐一加紧处理。
三是亲民暖民,打造“爱心天使型”党组织。一方面以转变党内工作作风为抓手,加大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整肃力度,规范文明用语、端正接访态度、热情迎送群众。街道、社区各级党员干部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存在的“四风”具体表现,进行主题讨论和心得交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夯实作风建设队伍,加大作风建设整治力度,着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强有力的作风转变深入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组织成立党员志愿队,依托社区便民措施,面向弱势群众和辖区孤老病残户提供多重爱心服务,如: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募集捐款、免费体检等,时刻保持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自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提供爱心免费服务15件。
四是保民安民,打造“守护卫士型”党组织。立足街道武装部、城管中队、综治办和司法所岗位 1 职能特点,将保民安民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和党组织建设当中,与辖区执法部门加强沟通、紧密联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基本要求,保护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帮助群众生活不受干扰、化解群众矛盾,让居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和谐。近期,结合本街道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以实现“绝不允许其他邪教组织在华中立足发展”为目标,在反邪教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助民惠民,打造“雷锋同志型”党组织。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干起,以市殡葬改革等活动为契机,加大助民惠民力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困难,不断把群众生存生活环境改善好、维护好。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查摆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街道党员干部坚持对号入座、端正态度、放下思想包袱、认真查摆。街道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进行全员查、主动查、公开查、上下查、内外查,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刻剖析根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对群众反映的领导作风不深入、信息传达渠道不畅通、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少等问题,街道已经初步制定出对应的具体整改措施,各项工作都设立了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并张贴上墙,让广大辖区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效。今年来,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下水道堵塞、危房危墙、小区植被枯化等问题等共计21件。
街道从以上五个方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教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所以,活动的开展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不能搞“两张皮”,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活动开展与街道的其他中心任务统筹结合,一并研究、一同部署、一道检查。做到问计问策在一线,整改落实在一线;将活动开展与“三线三边”治理、殡葬改革等年初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使活动开展与工作落实统筹兼顾、同步落实。
以上便是华中街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通过第一阶段各项活动的开展,街道党员干部已经对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识进一步提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在下一阶段,将巩固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不断提高华中街道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