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公路行业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暴露的问题和对策
公路部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暴露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科学合理的公路管理体制是公路行业能否得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证条件。探索研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既是加快公路建设的动力,又是公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当前我国公路行业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公路行业事业单位改革暴露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公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路网服务,直接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科学持续发展。
存在问题:
随着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公路路网的初步形成,路网的综合规模效益初步显现,现有公路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事企不分导致部门职能模糊;机构臃肿人员超编情况严重;重建轻养公路养护质量不高;养护机制僵滞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公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建议对策:
一、准确定位公路管理职能
1、系统把握公路行业管理主要特性。地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公路管理的行政属性,又要尊重公路网管理的专业特性。公路是网格化的结构物,具有网络性、层次性、统一性、均衡性等特点,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服务性。特别是国省干
线公路具有跨区域、跨地区的网络化连接特点,是经济发展和人员物资流动的大动脉,不宜采取按地域分割式管理模式(宜垂直管理)。
2、公路管理职责行使主体。公路管理涉及体制机制、工程建养、路产保护、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等诸多业务。依据法律法规规定,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责,包括制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规范,行政许可,行业监督指导等。
3、决策、监督与执行相分离。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公路管理决策和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公路管理法规、行业政策、标准规范、发展规划等行政职能;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路养护(绿化)、路政管理、收费公路监管、涉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应急处置、公路相关数据统计等具体行政行为。市一级公路管理职责照此进行划分。
二、合理设置公路管理机构
1、明确公路管理机构改革方向。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年5号,以下简称中发5号文)事业单位类别划分的规定“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现有的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应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应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条“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的规定予以落实,并使其逐步转化为行政机构。在改革过渡期内,现行
事业单位性质的公路管理机构,要根据中发5号文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以下简称国办发37号文)的要求,加强与当地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行政机构的转化。
2、整合归并公路管理机构。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以及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承担公路管理的行政机构,统一行使全省公路建设、养护、运营、路政、治超、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等行政管理职能。
3、规范公路管理机构名称和标识。科学确定并规范公路管理机构的名称,统一公路管理机构标识。各地应根据加强管理的需要,从便于服务社会大众出发,统一公路管理机构标识和外观标志等。同时要根据公路管理的专业特点,因应急抢险、战备保障等需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可设立“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中心”,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承担统一的调度、专业指导、技术保障等公益管理职能。
4、切实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后,公路行政管理职能只能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行使。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科学界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高速公路管理局及经营管理单位的职责。
四、科学划分公路管理事权
1、理顺层级关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所在省市区公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对所在省市区公路工作的行政执行。公路管理机构依托现有行政层级设置。还可按照中央减少行政层次实行“省管县”的精神要求,可探索实行“三级设置、两级管理”的体制模式。
2、明确国道、省道管理事权。国道(包括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为跨越大区域的国家干线公路,省道为跨越地市的省级干线公路。各地要正确理解《公路法》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立法精神,合理界定国道、省道管理事权。国家高速公路管理事权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事权,委托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理;一般国道采用中央和地方共建模式,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央人民政府给予资助;地方性法规中把国道管理权限下放的,要启动立法修改程序,相应修订地方性法规。今后不得将国道管理权限下放到市县一级。省道管理的相关事权,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原则上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行使,不宜层层下放。基于国省干线公路在公路网中的主骨架作用和应对自然灾害等公路交通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原则上国省干线公路由省级管理机构或其分支机构统一管理。
四、推进养护运营机制改革
1、同步推进养护运营机制改革。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需与“管养分离、政企分开”的养护运营机制相衔接。在推进公路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必须将公路养护生产职能分类后剥离,实行市场化运作。在提高公路管理机构行政效率的同时,确保公路养护管理质量。
2、稳妥推进基层养护道班、工区改革。对现有的基层养护道班进行改组、合并,根据区域路网特点和自然灾害频次,成立相应的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中心,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中。配置必要的设备和机构,承担应急抢险、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职能,提供基本的日常公路出行服务保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作为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公路抢通保通。
3、深入推进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对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及检测、设计、评价等技术咨询类业务,应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大中修养护工程应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引导专业化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竞争,鼓励现有基层养护单位整合力量和资源成立养护公司,取得资质认证后进入养护市场参与竞争。
五、改革的配套措施
1、解放思想,加强改革的组织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服务大局意识、主动改革意识和努力创新意识;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改革的总体指导,加强对广大干部职
工的政策教育和实践操作培训,增强改革的承受力,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加强沟通协调,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对涉及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人员安置等重大敏感事项,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认真做好与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寻求广泛支持,形成改革合力。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本地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办法,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对相关法律问题,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及时提请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通过立法途径予以解决。
3、加强检查监督、严肃改革纪律。机构编制、交通运输、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工作纪律,对改革过渡期内发现的突破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挤占挪用国有资产、突击进人或突击提拔等违规违纪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要注意把握工作节奏,因地制宜,重点解决好关键环节的改革问题,积极做好各项保障,确保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健全完善现代公路管理体系,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吕振利 工作单位: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泗水公路局 联系电话:***写作时间:2014年5月22日
第二篇:拱墅区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拱墅区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4-10-18 11:10:10
[收藏] [推荐] [纠错] [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王世明 辛 兵 2004-10-18
拱墅区共有事业单位206家,在编职工4522人,其中财政补助及适当补助事业单位84家,职工3243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121家,职工1279人。分布在我区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庞大的事业经费开支使财政不堪重负;我区2003年上半年区财政支出5201.49万元,其中事业单位人员经费2045万元,公费医疗支出265万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44.4%。另一方面:一贯由政府“保姆式”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束手无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机构体制不尽合理。
表现在一是虚设机构,虚增编制;二是兴办主体单一,兴办事业单位基本上还是国家、集体一统天下,没有推向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多年来,事业单位“散”而“小”,自成体系,分工过细,力量分散,机构重复,人员臃肿。全区5人以下的事业单位就有56家。
2.工作职能交叉不清。
表现为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一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着政府行政和执法职能。无论经费来源、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与政府机关一个样。或者挂一块事业单位的牌子,由行政人员兼管,政事合一。另一部分事业单位,早已由最初的事业性质,演变为企业性质,仍然戴着事业单位的“红帽子”,捧着事业编制的“金招牌”,不思进取。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用人机制不够灵活。
在用人问题上,“无权”和“越权”的情况同时存在。一方面,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要辞退和处理一些人员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由于适当放开和强调自主权,有关部门对其人员调入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进入的人员并不一定工作需要,造成人员膨胀。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革的“避风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和政府财政新的“包袱”,严重阻碍企业改革和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4.分配制度缺乏生气。
大多数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机关附属性质和有财政拨款或收取规费的事业单位,在工资分配上没有拉开档次,工资分配办法比较单一,没有体现业绩、知识和技术的价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5.管理方式过于单一。
事业单位在管理上还较多地套用原有对机关管理的模式。表现在没有很好进行分类管理:一是对单位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目前,基本上还是按经费渠道采取“三分法”管理方法(即严格控制一块——全额拨款单位,适度放宽一块——差额拨款单位,放开搞活一块——自收自支单位),这种分类过于粗放,分类依据和科学性也不够,不利于针对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实施不同管理办法。二是对个人按岗位管理力度不够。虽然事业单位中“干部”的观念已经谈化,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分类管理已经起步,但近几年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抓得比较多,对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的管理缺少办法。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1.政事分开,塑造事业法人资格主体。
事业单位改革要解决实质性问题,必须从产权、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实质性环节切入,政事分开,将事业单位的责、权、利统一,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体主要有:
⑴是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地位。就以明确产权、政事分开,把属于事业单位的权力还给他们,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地位,使 事业单位以相互独立的组织形态和法人资格,自主参与社会服务和经营。
⑵是承认事业单位的个体利益。事业单位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责任主体,而一个社会责任和自身利益兼而俱有的复合主体,而行政部门如果仍然无视事业单位的个体利益,用行政手段无偿划拨事业单位资产或者一味要求无偿地向社会提供事业服务,有的甚至把下属事业单位做为自己的“小金库”,必定挫伤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⑶是确认事业单位与政府、服务对象的平等契约关系。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领导关系应转变为两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而不是上下隶属关系,相对于服务对象也必须按平等、自愿、互利的契约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确认政府、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事业单位与政府、服务对象新型关系的关键所在。
2.分类管理,推行经营管理市场化。
要按照性质和职责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改革和管理办法,可以说,推进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必然产物,是事业单位社会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业单位如何走出困境,合理、公正,有效配置事业服务资源,增强事业单位内在活力的必然选择。
⑴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从根本上替代以政府为主配置资源的体制格局。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参与事业服务势必承担了一部分社会需求,从而减轻国家办事业的财政负担。
⑵是实现服务对象和内容社会化。事业单位只有面向全社会,才能逐步消除其垫断性,充分发挥其内在机能,并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化、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更主要的是事业单位可以从市场上获得一定数量的经费后,有了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减轻对财政预算的依赖程度,财政预算压力也可逐步得到减轻。
⑶是实现经营管理的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给社会公众自由选择事业服务单位的市场权力,可“货比三家”,使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容激励机制相融合,迫使事业单位提服务质量和效率,以获得更大生存、发展空间。
3.是搞活机制,促进运行发展产业化。
事业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本身的生存发展,应该 产业化方向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事业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产业化是事业服务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最佳途径,通过产业化的机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加速“小而全”事业服务体系的裂变,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事业服务由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社会生产过程,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合格主体。同时,产业化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依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事业服务的结构和数量,把产、供、销融为一体,形成推进集约经营的新的运行机制,其结果事业服务科技合量和附加值必将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攀升。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于事业单位改革,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再塑政府管理新模式,为保证事业单位朝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要把事业单位服务发展规划纳入我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协调发展,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1.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弱化各类事业单位对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加快事业单位从依附型向自主型发展。要遵循“区域覆盖”、就近服务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对事业单位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对职能相同、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可予适当合并或撤销。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走横向联合的道路,组建事业集团,实行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益。鼓励社会办事业,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合资、合作、私营、外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竞争、发展的格局。今后,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规划、指导、监督、服务,要把事业单位的管理,从以往的“挂牌子、拨款子、铺摊子”,转移到注重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社会效益上来,以达到社会事业发展总量的协调和整体优化。
2.管理方式改革。要改变对事业单位传统的“三分法”(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按工作性质、职责和作用科学合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加以管理。对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中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按照上级关于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对其中的执法监督型事业单位要在数量和规模上加以严格控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经费收支的监督检查;对公益服务型事业单位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对其中基础公益性为主的教育等事业单位,在经费方面保证其运行和发展,不准乱收费和违规创收。但要合理核定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增长比例,完善内部用人、分配等制度上的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对其中技术服务性为主的,如文化、卫生、培训机构等,要放开搞活,加快社会化和企业化运作进程,减少或取消财政拨款,推向市场,推进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移,并大胆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要使他们与主管部门脱钩,向行业管理协会管理的社会自律组织转化,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对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在这次改革中要作为重点。摘掉“红帽子”,剪断“保险带”,按《企业法》和《公司法》规定,直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从这些单位退出。
3.用人制度改革。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抓“进、管、出”三个不同的环节。从“进”的方面说,要继续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进入的程序和做法,防止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向事业单位安排人员;从“管”的方面说,要继续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争取聘任合同面达100%。健全考核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从“出”的方面说,要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人员出口渠道。二是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就是对行政领导岗位改革单一的委任制,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对专业技术岗位,强化和完善评聘分开,对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业绩、能力和工作需要,只评不聘,或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并将工资及其他待遇与是否聘用挂钩。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有一定专业技术决定权的岗位,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对管理岗位,建立和完善职员制度,建立体现管理人员水平、能力、业绩、资历的职员等级序列。对工勤岗位,建立和完善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及招聘与合同管理制度。
4.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体现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除了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工资总额包干和工效挂钩办法外,在工资分配上还应体现以下精神:①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办法,允许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对有重大发明,贡献突出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②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近几年国有资产增值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股份给职工;③在职务科技成果创新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对有条件的单位,经批准,可以探索试行按项目分配的办法;④允许兼职兼薪,多劳多得。
5.其他配套改革。主要包括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险体制和政策,扩大养老、失业保险面、争取教育系统及其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列入保险范围。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事业单位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这是事业单位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利益的再调整,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实施任何一项改革的基础,我们只有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群众着想,依法保护事业单位和职工合法权益,这样,我们的政策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的改革才会成功,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作者单位:拱墅区府办)
第三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摘要: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许多新形势、新情况都成为事业单位必须面临和解决问题。其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笔者写作调查,我国各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都存在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有其较为突出的共性,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
2008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8〕10号),率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开始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设计。此次改革试点中,首次提到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提升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提高事业单位人才竞争力、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制度等内容。2011年,国务院颁发《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国办发〔2011〕37号),我国各省开始实施补偿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只能由事业单位职工参与,作为事业单位职工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而存在。2015年《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18 号)的颁布与实施后,职业年金制度的参与群体从事业单位职工扩展为机关单位职工,这也预示着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改革的开始。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的问题
1.参保范围的界定问题
目前,《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已经明确,从人员数量层面看,编外人员使用量大,并且有些单位存在空编、超编情况。按照这个文件内容,“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该规定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2.缴费基数与待遇差距问题
改革前,很多科研类的公益事业单位,其员工工资项目中的科学研究费用占比较大,并通常以劳务费、专家费等形式体现,而根据《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规定,以上这些工资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在测算基础上,假若十年的过渡期不予考虑,那么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前后期差距会拉大。根据调查研究,中央财政每年拨给各部委事业单位的资金中,基本工资约占工资1/3,假若以此基数对养老保险费进行缴交,那么职工在退休之后的工资待遇会存在过低的情况。此外,改革之后的养老保险如果不进行实账户运行,那么空账计息方案怎么实行也是很大的难题,无法明确计账利率方式。
3.过渡期与待遇调整问题
改革之前,只有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增加工资时,退休人员才相应地提高退休费。前 11 年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十一连调”,年增加约10%的水平,而各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仅普遍调整了两三次,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对“中人”特别规定了10 年过渡期,即在“新人”、“老人”各有一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中人”在两套方法中间进行过渡,与企业的有所不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固定的算法,过渡性养老金的设置必须考虑充分。过渡性养老金中的退休时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视同缴费年限是定数,而过渡系数与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一致,因此视同缴费指数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时应科学合理。
4.改革中的特殊群体
很多事业单位反映,如果事业单位要执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确实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十年过渡期的“中人”,目前政府层面已经出台相应待遇不会降低标准的政策,而10 年过渡期后立即面临退休的人员,将会遭遇“断崖式”风险,从而需要广泛的关注,这部分人可能成为特殊群体。
5.职业年金相关问题
很多事业单位对职业年金还比较陌生,有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甚至不知道国家已出台关于职业年金的相关政策。对于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另外也对其的作用和意义有较强的怀疑度。另外,如何更好的进行经办管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对象的社保经办单位也表示,由于当前地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尚缺乏专业能力的人员做好职业年金的经办管理工作,如何确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保障制度并轨,研究完善当前改革政策
1.应进一步合理界定参保范围。对于那些还聘用数量庞大的编外人员的事业单位,应引导其恰当运用编制,从养老保险层面进行科学统一划定,从编制内外两个层面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应将在职人员中没有编制的也并入补充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允许其参加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从而顺利享受到养老保险权利。
2.区别考虑“老人”“中人”“新人”。
从职业年金方面看,那些“老人”(目前已退休),职业年金实施之前工作并在之后退休的“中人”,实施之后工作的“新人”,因为他们缴费年限、基金运作方式、基金收益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三类人在退休之后,个人所领取的相应职业年金也必然产生等级差异,这也必然会引起数额较低人群的不满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过渡系数等多项参数指标进行科学测算,从而更好建构“老人”“中人”和“新人”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公平合理、效率的有序管理。
3.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含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3号),基本工资标准的提升,这是处理职业年金范围个人缴纳项目的办法,然而法规还没有对单位负责的缴纳资金来源进行相应主体规定,调研对象(尤其高校、医院)十分关注这方面内容,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一些详细的规则来解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
(二)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职业年金过渡计划
1.单位补贴法。对于那些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人员来说,还剩下不到十年工作期,职业年金积累较少,事业单位对相应的职业年金进行一定程度的资金扶持和补贴。仍然是划定一定的时间段,作为将来的过渡时期(如过渡五年至 2029年9月30日)。在过渡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应该从退休之后的下一个月开始,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先按照年限规定等额分月进行支取,支取完毕后,接着单位对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而2029年9月30日之后进入退休状态的职工,则依照个人账户相关额度按照月份对相关年金进行支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管理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公式,职工比较好理解。这种缺点是事业单位要在未来承担较大的财务压力。
2.提高缴费基数法。即在 2024 年 9月30日之后退休的“中人”按照距离 2024 年 9月30日退休时间的远近来确定提高缴费基数的幅度,距离过渡期截止日期越远退休,提高缴费基数的幅度越小,反之亦然。这样能帮助距离过渡期近的“中人”快速积累职业年金账户资金,确保 2024 年 9月30日前后退休的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待遇基本保持一致,不出现职业年金待遇“断崖式”下跌。
3.延长缴费年限法。对那些退休时间还有十年的员工,由于这部分人群已经接近退休状态,那么在退休之后,可以继续缴纳职业年金,所需费用,事业单位应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资金积累规模,应该进行适当的提升,使得想要对职业年金相关费用进行领取的职工能够不再缴费。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相关配套资金量不高,而弱点也存在,这主要是职工自己需要缴纳的量很高,从退休工资角度看,事业单位职工并没有很高的工资,那么要在退休之后仍坚持缴纳相关费用,那么退休之后的经济情况压力会很大。
(三)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首先,应对事业单位领域的养老保险金进行监督管理。如在职业年金方面,能够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金融机构十分有限,对于那些并不合格的金融机构,相关政府机关应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其全部退出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之外。作为职业年金的监管主体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使得投资运营更加开放,也更具有专业特色,使得职业年金能够实现多元化投资。同时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机构,也应该对托管人与投管人进行管理,承担应有的监管的责任。
其次,从经办管理层面看,应完善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工作。政府领域应进行全面把握和安排,当然也能够进行专职机构的设置,优化相关社保经办管理,也可依托当前企业相关保险经办部门进行有效监管。此外还应进行有效统筹,将事业单位层面的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进行统一安排,适当管理。
参考文献:
[1]山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五同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5-8-12.[2]驰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理论探索,2011(05).
第四篇:历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暴露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为更好地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井研县纪委对历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进行了梳理,对选举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一、历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1、选民民主意识淡薄。有的选民不是以大局出发、从本村的发展着想,而是从个人好恶、恩怨和眼前利益出发,谁与自己关系好、谁对自己有好处就选谁;有的对选举持冷漠态度,认为谁当干部与己无关,不愿意行使自己的权利参与选举,增大了选举的组织难度。特别是当第一次选举大会的选举不成功,进行补选、另选或重新选举时,几乎就不可能再组织选民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如,竹园镇德银村在第六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第一次选举因参会选民少,选民代票数超过法定数,且收回的选票在唱、计票后没有签字封存,被认定为无效。第二次无法组织选民参加选举大会,便以设立中心会场、各村民小组设立分会场的形式进行重选,结果只产生了三名村委委员,两名村主任候选人得票数均没有过半。举行第三次选举时,很多选民厌选情绪较重,在小组设立分会场也很难组织选民到场,只好以设立中心会场、各村民小组设立流动票箱的形式进行选举。
2、干部对选举政策不熟悉。有的指导基层选举的干部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政策和程序不熟悉,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把握不准,指导不力,从而引发上访。如,研经镇农新村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参加选举的选民数超过全村选民数的二分之一以上,投票结果是村委会班子全部当选,其中得票最多的一名村主任候选人的得票数比参加投票选民数的二分之一多48张,只比全村选民总数的二分之一少4张,应宣布该候选人已依法当选为村主任。但是,由于该镇派驻该村指导选举的干部对“双过半原则”的政策理解模糊,认为其得票数未过选民总数的一半不能当选,便在投票、计票后又动员了4名因故未参会的选民到场投票,并把在会场发现的4张已写票但未投入票箱的选票一起计票,将两次计票的结果叠加,在该候选人得票数超过了选民总数的二分之一后才宣布其当选。结果导致一些选民对此有异议,向乡镇和县民政部门进行上访。
3、选举组织工作不周密。个别乡镇和干部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重视不够,准备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周密,让没有选举权的人参加了投票,导致选举无效。如,研城镇化里村在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出现了未成年人参加投票且填写选票10余张的事情,只好宣布选举无效,重新组织选举。
4、无理上访有所抬头。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所引发的上访事件中,无事实根据、无中生有的上访事件占有一定比例。如,镇阳乡白果村一村委委员候选人落选后,不断到有关部门上访,反映该村在选举投票过程中作弊。经县民政局、县人大内司委联合调查核实,其反映的问题纯属子虚乌有。高凤乡雨凤村一村委会主任候选人落选后也不断上访,反映该村在选举投票过程中作弊,并指认某选民填写选票达数十张。高凤乡政府会同上访者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反映失实;但其继续到县上有关部门上访,经县民政局再次组织调查,其反映的问题并非事实。
二、进一步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四川省〈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村委会的日常工作相结合,贴近实际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水平,增强法律意识。要加强与选民的思想交流,引导他们珍惜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有效防止家族势力和别有用心者对选举工作的干扰和操纵。
2、充分发扬民主。乡镇党委、政府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中,要做到“领导不包办,统揽不专断,引导不武断”,把民主权利都交给群众,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民意,让选民真正自己做主。要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让村民广泛参与和管理村中事务,不断培育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
3、严格依法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选举办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在选举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才能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的民主,真正做到村民自治。否则,村民就会不赞成,引发矛盾,形成上访。
4、创新工作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靠老经验、老办法已经无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方法,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为村委会换届选举扫清障碍。
第五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事业单位作为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问题不但影响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也严重地制约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全面展开,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主要问题
当
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不能并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需要,同时也制约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体制不顺,监管制约不力。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结构,导致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出现不尽合理的地方。有些事业单位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职责任务、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职能萎缩,编制闲置,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庞杂、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等现象。另一方面职能加强、任务增加部门的用编需求得不到调剂,特别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领域编制资源得不到动态调整,使得编制资源不能全面发挥其应有作用,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编制管理法津法规体系不尽完善。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法规,但具体到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方面还是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有些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无操作标准和依据,只是根据当前的工作情况所谓的“量体裁衣”,致使主管部门要求设立事业单位编制核定时上下联系、左右攀比;有些事业单位设立以达标为要挟,以审批资金为“诱饵”,造成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不但增加财政负担,而且容易出现推委、扯皮现象。
(二)缺乏法人资格,阻碍自身发展。部分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资格,其任务由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办公地点不明确,人员混用,财务不分,行政机关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这样的事业单位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靠财政“吃饭”、政府“喂奶”、主管部门“输血”生存。致使事业单位服务功能弱化、萎缩,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特点,按照社会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寻求自身发展的步伐。
(三)政事、事企不分,工作效率不高。一是有些事业单位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待遇,却从事着与政府部门一致的行政管理事务,甚至还拥有比一般政府部门更大的行政权力。一些并非法定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执行着由主管部门直接或间接转移过来的行政职能。二是有的事业单位本身拥有执法权力,全部或者大部分受国家财政资金的供养,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三有些事业单位占用着国家资源,享受着财政扶持,却未充分有效地提供相应服务,积极公正地履行应尽职责。
(四)事业单位撤并难度大。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部分事业单位将面临着撤并,人员编制核销、核减和安置。对应该撤销或整合的事业单位,很少有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自己主动提出进行撤销整合,而是以上级部门批资金、上项目等为理由,要求保持现有事业单位,或者一味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反对撤销整合所属事业单位,加大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难度。
(五)改革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涉及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养老保险、人员分流安置等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社会保障,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大局,致使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财政管理、转企改制等配套政策迟迟未能出台,成为制约改革顺利推进的瓶颈。
二、思考与建议
(一)调整规范机构设置,搞好清理整合。根据县级事业单位不同的类型、性质、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趋势,按照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搞好清理整合。一是坚决撤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一部分事业单位,有的职能萎缩甚至消失,已经无所作为;有的运转艰难,既无社会效益,也无经济效益;有的依靠财政拨款养人,终日无所事事;有的名存实亡,长期无人员、无资产、不运作。对这此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其人员按政策进行妥善分流和安置。二是合理合并。有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有的职能相近或交叉。对这类单位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予以合并。三是调整布局。对条块分割、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应统筹兼顾,科学调整布局,裁长补短,优势互补,优化人力、财力、资产等资源配置。通过清理整合,逐步界定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机构名称、人员编制和经费形式。
(二)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对事业单位的有关分类标准,本着先易后难、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原则,对清理规范后的所属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行政类事业单位,依法调整界定职能任务,整合精简机构编制,严格规范管理。公益类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举办单位主体的多元化。此类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主要是政策引导、依法监督、搞好服务,重点管好其领导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监管其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类事业单位,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办法,搞好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改企转制,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活力。
(三)赋予事业单位独立的法人地位。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不得以事业单位名义开展活动。近年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虽然得以全面推进,但其他配套政策法规滞后,事业单位仍处于主管部门的附属地位,与市场接轨的“准入证”作用也没能充分发挥,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进程。许多事业单位习惯于按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办事,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主动参与的少,不愿意面向社会寻求生存空间,造成事业单位社会化服务功能的缺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
(四)彻底解决合力不强的问题。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三者虽然都主张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并不一致。一般来说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尽量控制或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则往往是站在事业发展,同时也站在维护本位利益的立场上尽量保留和发展一些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常常充当事业单位的代言人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协调者等角色。事业单位自身则希望通过改革在既得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财政供给,同时又能获得自主权。这三者难以形成合力。所以只有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决策,才能在事业单位改革形成合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改革必须注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不能给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尤其不能象以往改革那样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因此,需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解决好改革前后新老退休人员待遇的平稳过渡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办法,切实解决人员身份转换以及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保障问题;四是要解决好人员分流安置问题,认真研究以单位、行业为基础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人员安置政策,对达到一定年龄或工作年限的职工,研究较为宽松的提前退休政策。
(六)推动事业单位配套改革。一是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实现事业单位职级制,推行职员制;二是探索实行公共财政“购买服务”新模式,可由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三是改变财政供给方式,告别单纯“以人定费”的形式,从“养人”转变为“养事”;四是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办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七)管好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前提下,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核减职能减少、工作任务不饱和单位的人员编制。尽量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大民生保障方面倾斜,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向关乎全局工作方面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