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 教案
第二十三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第1课时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树立主动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2、了解法律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不可分性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内涵。
3、理解没有法律规范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消极后果进而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社会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公共秩序的践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案例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板影:画圆,画矩形
①一生带尺规②一生用手画(不用工具)
2、比较后,让学生谈感受。
3、最后明确: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尤为好此。
二、学习新课
1、生活在线
(1)学生介绍“口香糖”事件
(2)思考:
该事件留给我们思考是什么?
(3)师生交流明确。
2、红绿灯变奏曲。
(1)指导学生比较P81的两幅图。
(2)思考: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行人乱穿马路,是小事,还是大事,为什么?
(3)师生讨论明确:
这种行为既关系到自身安全,也关系到城市文明形象。
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共交通秩序-----------
(4)继续讨论P82:在没有往来汽车时,并能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
(5)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冒”吗?为什么?
①从众心理也应以坚决遵守规范,纪律为前提。
②社会风气要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行动改善。
6)小结: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范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3、识图辨义
(1)学生指认图标是什么?
(2)设立这些图标有何意义?
(3)了解骑车十不要P834、“一米线”的作用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3的镜头。
(2)讨论:
这位女士的行为恰当吗?为什么?
(3)了解“一米线”相关信息。
(4)明确“一米线”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无数事实表明: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刚果中学生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2课时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对他人,对生活负责任的积极情感。
2、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
教学重点: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实际生活学习中遵守秩序不能见之于行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案例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
1、社会公共秩序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公共秩序靠谁遵守?谁来维护?
二、学习新课
(一)环节一
1、播放动画《小明的一天》。
内容:
(1)小明早晨骑车上学的情景。
(2)上课了,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
(3)中午,小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情景。
(4)下午阅读课,小明在阅览室的表现。
(5)放学后,小明走进了网吧----------
2、学生讨论交流:
(1)小明哪些做法是对的?
(2)小明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3)他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说明理由.。)
3、结论: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学校也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秩序。
4、反思:
在我们班级中,有没有类似的不文明行为?请列举一些。
(二)环节二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1、活动发动:在学校生活中,发生在我们学生身上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每位同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争创文明班级,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为班级制定一份文明公约。
2、活动要求:
(1)分组: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以相邻的4—6名同学组成。并推出小组负责人。
(2)讨论:要求每个小组充分发扬民主,针对班级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有的放矢进行讨论,整理条款要注意语言的简练。
(3)比较汇报:各小组负责人到讲台前展示本组制定的班级文明公约。然后师生一起比较找出相同的条款将其单独列举出来,组成一份正式的班级文明公约。
(4)签名倡议:在古典轻音乐的伴奏下,每位同学在班级文明公约下面庄重签下自己的姓名,以表示自觉遵守并维护班级文明公约的决心。
三、环节三作业
针对自己身上的不文明习惯,如骑车反道,上课乱讲话,就餐不排队等不良习惯进行矫正,坚持一到两个星期,并写出自己的变化和感受。同学之间两两结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评议。
第二篇:“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之我见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之我见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只有这样,事情才能做好的道理。所以“标准”在学校显得尤为重点,学校里的“标准”可以进一步细化为纪律。
日常规范中体现的要求,简单质朴,却囊括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礼仪和风范。不论身在何处,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不会改变的,对于修养、素质等名词的定义也不会改变。诚然,美德和公德的培养是枯燥,有时还会略显乏味的。但它们恰恰是衡量个人素质以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标尺,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既然已为国人的公德意识唏嘘不已,又有什么理由对学校规范中的简单而基础的要求视而不见呢?日常行为规范不是所谓的“限制自由”,而是一种对自我的完善,对于个体内在精神面貌的塑造。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同样需要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遵守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上下楼梯靠右走,这样才不会发生踩踏、碰撞连伤事件。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也要做到安静倾听,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开口,每个学生都遵守这些规则和标准,这样的课堂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舒服、学习才能有身心愉快的体验,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有更好的成长。
规则和标准适用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所以,请大家记住这句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第三篇:校规校纪-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校本课程(主题班会)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将“校规校纪”进行到底
一、导入
1.欣赏:播放一段关于90后的“校规校纪”搞笑版音频,让学生说说有何感想。
2.设问:在校园里,你觉得:有约束?不自由?应该遵规守纪?没有绝对的自
由?在受约束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对的自由?(鼓励学生的真实想法)
3.引入本节班会主题及老师引言。
二、关于卫生习惯
1.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设问:你有何感想?(学生发言)
2.过渡导入: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保持?(分小组进行)
可引导学生着重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
(1)环境卫生(2)教室规范化管理(3)个人卫生(4)心理卫生
3.学生自由发言(选小组代表列点)
4.介绍、了解、学习:①【一实特色】《学生需知》P41-42: 教室卫生评比细则。
三、关于文明礼仪
1.导入:之前“欣赏”的图片中,除了看到关于“卫生习惯”方面的,还有其它哪方面的吗?(譬如乱倒乱画等)
2.议一议:结合几幅图片,联系校园实际,谈谈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边看图边提问个别学生(譬如引出学生骑车或开车上学的实例)
4.介绍文明礼仪的内涵与实质: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并举例说明。
5.介绍、了解、学习:②【一实特色】P38-41: 行为规范示范班评比方案
③【一实特色】P43-47: 文明宿舍评比细则
四、关于其它方面的校规校纪
1.学生活动:判断以下一些说法正确与否(有不正确的请修改)
创设情境:①课室;②考场上;③实验室、电脑室;④操场上、集会中……(注:个别说法应注意学生的判断,要求更正说法的同时就是学生了解学习校规校纪的过程)
2.一实学生应做到:
“十个一”,“五个无”,“三个轻轻”
五、学生活动:说词游戏——词语接龙
要求:1.每个人说出的词语和校规校纪有关。2.必须是四字词语。3.不得重复。
六、小结及寄语:让我们遵规守纪,让我们彼此友爱、共同进步!
第四篇:尹建莉: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尹建莉: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健全的人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压力和惧怕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所以经历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地损坏儿童的心理健康。
别用严苛的规矩折磨孩子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是生命最大的营养品,“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所以无论从潜能的挖掘还是幸福感的扩容,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一个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触的世界不能让他轻松自在,而是小心谨慎,就是被抛入一场能量消耗战中。天性要他扩展自我,探究世界,环境又处处约束和限制,让他小心谨慎。他既本能地想听从内心的召唤,又要被动地迎合别人的要求,这令幼小的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严重的甚至会无法完成自我成长。
有位学历不低的妈妈,对孩子的培养很用心。从智力到习惯,从饮食到举止,每个方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对孩子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并说服孩子父亲、爷爷奶奶等家人,一起不溺爱孩子,严格规范孩子所有的生活细节,以期把孩子培养成才。
比如,孩子两岁以后,她就尽量不去抱孩子,告诉孩子说,你是男子汉,不能娇气,以后走路要尽量自己走,只有累了才可以让父母抱。但孩子常常故意耍赖,明明不累,却要妈妈抱,她坚决不答应,任凭孩子怎样哭,都绝不妥协。为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和劳动能力,孩子从4岁开始,被要求必须把天天换下的内裤自己洗干净。哪天孩子不想洗,要放到第二天两个一起洗,妈妈不许,告诉孩子,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修养,吃饭必须在餐桌上吃,偶尔孩子饿了,饭也做好了,可动画片还没演完。孩子想一边看一边在电视前的茶几上吃,妈妈不许。要么强行关闭电视,理由是吃饭的时间必须吃饭,不能一心二用;要么宁可大家都不吃,一直等着,到动画片结束,再把凉了的饭菜重热一遍。无论如何,这碗饭必定要规规矩矩坐在餐桌前吃,并且在吃饭中,要遵守餐桌礼仪,不说话不洒饭粒不可以发出咀嚼声音„„诸如此类的规定很多很细,几乎每件事都有一套家长制定的标准。
她的孩子刚5岁,智力出色,确实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但慢慢地,孩子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偏执,几乎不接纳任何稍有变化的或常识里没有的事。比如有一次姥姥洗好葡萄,递给他一小串,接的过程中,有一颗掉了下来,滚到地上,他就不答应,要求姥姥把这一颗再接回到串上,姥姥说接不回去,他就哭得不依不饶,另给一串也不行。好说歹说都没用,只能以一顿暴打结束他的无理取闹。还比如爷爷每天接他从幼儿园回家都走同一条路,有一天妈妈开车去接,想要绕道去超市买点东西,他不允许,说回家只能走那条路,不能走别的路。妈妈不听他的,把车开到超市,他哭着不肯下车,要求妈妈必须回到幼儿园门口,走原来的路回家„„ 总之,类似的不可理喻的行为非常多。
幼儿园老师反映,虽然孩子很聪明,但很孤僻,不合群,一天难得见到他笑一下,总是一脸冷漠,也不会和小朋友玩,总是玩不到几分钟就发生冲突,最后只能躲到某个角落,独自玩一个什么东西。老师甚至小心地提醒家长,是不是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作为人的自然天性从开始就被压抑,规矩的框子已开始把他的心理挤压得变形,那么孩子所表现出的不体恤,拒绝合作,膜拜“规则”,逆反冷漠等等,几乎是必然症状。如果家长一直对此没有警醒,一直“规范”下去,后果真是令人担忧。
英国教育家A.S.尼尔认为:“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因手淫而被惩罚的孩子,将来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 面对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给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规范,尤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并且经常为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去批评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个刻板者、自卑者和偏执狂。
社会很少对刻板者和偏执狂给出太多偏爱,社会愿意容纳的,是人的宽容心和变通力。所以越是具有宽容心和变通力的人,越容易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出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严苛的家庭法则,自由意志早早萎缩,那么你能指望他用宽容和变通的方法来面对世界吗?
现在,家长们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长像上面这位妈妈一样,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会地位没有让他们对儿童教育这件事有更好的领悟,反而抑制了体内的原始本能。面对孩子时,感觉迟钝,既缺少母爱的直觉,又缺少文明进化后的体贴和修养,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把“立规矩”当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童年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物质贫寒在某种程度上能锤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孩子凡事要按家长画好的道道来,那么父母越认真,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剥夺就越彻底,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越严重——为什么很多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出自高学历、高收入、严要求家庭,答案常常在这里。
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把控制当作教育。如果有人对他说不要给孩子定太多规矩,要让孩子自由成长,他会立即反驳说,不给孩子立规矩行吗?难道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他打人、偷东西、随地大小便也不要管吗?持有这样极端思维的人,其话语逻辑令人无法招架,“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看来是胡说八道,所以他们只能这样理解,孩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所以要严加管制,不管就是不负责任。避免用琐碎的规矩束缚孩子,和纵容孩子做坏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犹如一个老板对下属充分赋权,充分给下属在工作上自由决断的空间,这和他允许下属做违法乱纪的或损害公司的事完全没关系一样。人文社科领域的话语重在理解,不能抬杠,不能走极端,一切讨论必须基于基础概念的相同和基础价值观的相近,否则就失去了讨论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会常常遇到一些温和的反驳,如,孩子不能完全没规矩,适当的规矩还是需要的。这样的反驳看起来既客观又理性,却同样没有意义。事实是,没有谁说过孩子应该完全没有规矩,也没有谁会认为不给孩子立规矩就是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需要。极端思维和庸俗思维都是缺乏思考力的一种表现,背后的外部成因往往正是这些人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规矩”,致使思维狭隘。
没见识过美好柔和的教育,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体会另一个天然的人的能力,不相信一个人的自发选择会是善的。对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一些人跨不过“立规矩”这道坎的根本原因。所以面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时,尤其面对孩子的过失时,不知道离开了惩戒,还有别的办法。
2013年我偶然从中国主流媒体上看到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保姆》和《保姆911》,是从欧美引进到我国的家庭教育系列电视剧。看来这档节目在国外很受欢迎,否则中国主流电视台不会花重金引进。但这样的电视真是误导人。
几乎每一集都是这样的套路:孩子不听话,父母没办法,请来一位“超级保姆”帮忙解决。“超级保姆”看起来自信满满,但她们的各种办法归根结底就一种:定规矩,然后用规矩来整孩子,直到把孩子整服了。
比如,孩子不想按时睡觉,就把他强行关进屋子里,收走屋里所有的玩具,门一关,任孩子哭泣到睡着。孩子不想跟别人分享玩具,就用闹钟来定时,每人玩相等的时间,到时间必须停下来。小女孩不想穿红裤子,不行,家长让穿红的就必须穿红的,不穿就罚坐冷板凳,直到服从„„所有的逻辑都是:孩子只要不听家长的话,那就是不对,家长被孩子弄得头痛,只是因为没给孩子定规矩。定规矩是保姆的法宝,不服从就冷暴力惩罚,服从了就给予一些低端奖励,如奖个棒棒糖吃——保姆的方法,确实就是“保姆水平”。
从表面上来看,她们做得比那些因愤怒而残忍地往孩子嘴里塞辣椒酱的父母稍好些,暴力性隐蔽一些,冷酷性却完全一样,也没比那些晕头的家长高明多少。孩子在超级保姆们那里,不过是些马戏团的猴子,操控住就是做好了,至于如何呵护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孩子学会友爱和宽容,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那是不需要考虑的。
压力和惧怕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用这样的保姆之法制造出的“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痛苦的经历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地损坏儿童的心理健康。
尽管该电视剧每集都有神一样的结论或“成果”,但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它最多能获得几天表面效果。如果说它有一种长远的“教育效果”,就是可以培养偏执狂和铁石心肠。我当然相信电视制作的初衷和引进的初衷都没有教育上的主观恶意,但就其给人们带来的误导,足以被划进邪恶之列。
自由意志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自由是规矩存在的土壤,自由的孩子才能成为自觉的孩子。自由意志就是要打 破对规则的盲目膜拜。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认为:“如果要我们的孩子达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导他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如果有什么规则特别需要孩子服从配合,要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在规则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孩子的爱的潜在可能性、幸福的潜在可能性、运用理智的潜在可能性,以及类似艺术才能这样的更为特殊的潜在的可能性。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土壤,就会生长,就会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它们就被窒息而死。在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在孩子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要信任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这种信念的存在,使教育与控制之间产生了区别。”
虽然每个儿童都会出于无知和调皮,在某一阶段某些事上“没规矩”,尤其男孩子,更愿意探索和挑战,更显得“不听话”,甚至具有破坏性。但一个单纯的儿童从来不会没底线,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对人对事没有恶意,就不会有过度的挑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能变得习惯良好,行为得体。很多精英人物,在回忆童年时,上树掏鸟窝,到地里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脸,打架等等,所有这些“坏行为”都是有趣的童年记忆,却完全影响不到他们成年后的道德面貌和行为能力。
当下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就是“溺爱”,词面意思使很多人误以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要爱得少一些,定规矩多一些、严厉一些、物质上苛刻一些。尤其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们几乎总是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被“溺爱”坏了。
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混混的产生和家境没有必然关系,只不过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
儿童对外部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自我情绪感知却分外敏感。物质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问题,精神上的贫寒却会对儿童形成心理摧残。家长给孩子花钱多和他爱孩子多少,没有一点关系。事实是很多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和掩盖,把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也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乐总是比提供精神享乐更容易一些,尤其对于经济宽裕的家长。
如果一定要说过度花钱也是爱的一种,这种“溺爱”只是物质溺爱,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长的需要。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即家长能给予的最优质的父母之爱。这种爱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这些构成。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件坏事,但拥有心理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生活有万千种细节,对于该给孩子什么规矩,如何把握这个度,没有人能把所有的情境都罗列或归类,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我的观点是,“守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该给他定规矩,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规矩越少越好。如果有什么要求,只要讲给孩子,并做出示范,同时想办法让孩子愉快接受就可以,没必要为了“规矩”的事,整天 和孩子弄得不愉快。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要担心他闯些小祸,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够到位,不要为他的无心之过而责备他。日常生活中不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至少就是为孩子提供了正常的精神成长条件,对于精神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所有的经历,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会沉淀为正面经验。
在我们的文化中,“规矩”太深入人心,“自由”太新鲜。这也是为什么“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现在还很难被人接受,因为它和很多人的常识相去甚远。孤立评价每一种“规矩”,似乎都有存在的必要。但儿童真的需要那么多规矩吗?那些规矩对儿童是适宜的吗?“在错误纪律下长大的孩子,变成无关紧要的习惯和礼仪的奴隶,毫不迟疑地接受许多愚蠢的习俗。”真正需要他们学会的人生智慧和能力却无法习得。
第五篇:以规矩成方圆
以规矩成方圆,以纪律要求自己
8班班规如下:
1、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仪容仪表,穿奇装异服、梳怪发、染发、戴首饰、染指甲等,每一项出现一次扣该生一分
3、吸烟饮酒、出入网吧、出入台球厅、说话不文明,每一项有一次扣该生一分
4、在廊道、教室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每一次扣该生一分
5、上课不认真听讲,吃零食、说话、看杂志小说、玩手机等,每一项每一次扣该生一分
6、在任何公共场所乱扔乱弃,每一次扣该生一分
7、迟到、早退,(包括正常上课、上操、集会等)每一次扣该生一分
8、不按时就寝,不按时起床,每一次扣该生一分
9、打架(班主任处理的小矛盾)扣该生5分,情节严重者叫教导处处理
10、不尊敬师长,顶撞教师或校内工作人员,扣该生10分
11、有以上违纪行为的学生,屡教不改者,加倍扣分,每犯错误一次,该生要自觉为班级买花一盆。此班规尚不完善,待日后进行补充,特此声明此班规紧限于11届8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