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时间:2019-05-12 18:0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一篇: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简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10汉语言文学2班学号:1005019119姓名:张亮

摘要:

民族共同语指 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它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基础方言。什麼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於那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各方面条件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1956年2月国务院像全国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给汉民族的共同语从语音、词汇到语法规范都作了科学的说明,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科学定义。

关键词:汉民族共同语北方方言官话普通话口语书面语

汉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着古代汉语共同语。春秋时期,这种共同语称为“雅言”(《论语/述而》),汉代称为“通语”(杨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

相传黄帝部落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汉字。这套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最大区别,是依据东方「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不是单纯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是「脱离了语言羁绊的、能够控制语言的文字系统」。(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 —— 汉字树》)随着汉字的产生,汉语便形成了与口语相辅相成的书面语。当口语交际发生障碍时,操不同方言的人便不约而同地借助於书面语。而书面语的作用一旦得到公认,人们便会想方设法为其汉字「正音」,即确定一种公认的标准读音。这种标准读音一经推广,书面语便成为部落的共同语。

汉语最早的书面语和共同语称为「雅言」。它形成於西周,以其国都王畿一带的方言即「夏语」为基础。春秋战国,诸侯割据,雅言成为各诸侯国之间往来的官方语言,如果官员不会说或者说不好雅言,出使时就必须带会讲标准雅言的「象胥」(翻译)。不仅官方交往如此,当时文人讲学也都使用雅言。孔子就对学生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他日常使用鲁语,而诵诗书和参加祭祀时则用雅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雅言的推广,使它逐步成为社会各界交际的共同语。

汉朝,扬雄著《方言》,将非地区性的普通词语称为「通语」。有的语言学者以为「通语」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其实它只是就词汇方面而言,跟音系没有关系;同时,扬雄将几个地区内都使用的词语也称为「通语」。可见「通语」并非当时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当时的民族共同语仍然是雅言。到了东汉时期,政治经济中心由长安转移到洛阳,朝廷和文人都以河洛雅言为标准音。为了跟长安音区别,人们称之为「洛生咏」。

东晋至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这一带的汉语受游牧民族语言的冲击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鼓励鲜卑人学习汉语,中原汉语融入了不少鲜卑语的成分。与此同时,大批士人南迁,东晋和宋、齐、梁、陈的京师金陵(南京)成为他们的活动中心,其语言沿袭河洛雅言,称为「士音」;当地原居民的语言称为「庶音」或「吴音」。隋朝,南北统一,但两地士音差异不小。开皇初年,刘臻、颜之推等八位学者有感於此,经过讨论确定审音原则,由陆法言执笔,编写出我国第一本音韵学著作 ——《切韵》。编著者宣称「酌古沿今」,「兼包南北」,实际上以南方士音为主,酌取北方士音,因而所记述的是隋朝以前的雅言音系。与现代汉语音系对比,这一音系主要特点是:有一整套全浊塞音和全浊塞擦音;「见」组声母均发为牙音(舌根音);「知」组声母发为舌上音,与「端」组接近;「影」母发为喉音;有舌叶音;没有翘舌音;有一整套鼻音韵母和塞音韵母;有平、上、去、入声调。纵观今天汉语七大方言,最接近《切韵》音系的是粤语,上述大多数特点,包括「见 」组声母均发牙音,没有翘舌音,有一整套鼻音韵母和塞音韵母,有舌叶音,有平、上、去、入声调等,在普通话和北方各大方言中已经找不到,而在今天粤语中却完整保存。今天广东封开一带的粤语,保存着全浊塞音及全浊塞擦音声母;还有个别地区的粤语次方言保存着《切韵》「知」组声母及「影」母的发音特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粤语与雅言的传承关系。

隋唐时期,政治文化中心重返长安一带,同时以洛阳为东都。朝廷通行秦音,而河洛音也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此时的河洛音已经不是当年的「洛生咏」而融入了不少鲜卑等游牧民族语言成分,以「洛生咏」为基础的《切韵》反而被指「多吴音」,进行多次删改。北宋建都汴京(开封),河洛音成为标准音,陈彭年、丘雍奉旨编著《大宋重修广韵》,作为「官韵」颁行,为了跟雅言音系区别,称为「中原雅音」,又称「中原正音」。与雅言对照,中原正音有以下主要变化:全浊塞音和全浊塞擦音消失;

舌叶音消失;舌上音「知」组声母与「精」组合流,发为齿音(平舌音)。在汉语七大方言中,比较接近这个音系的是客家话。客家人自称「不忘祖宗言」,其「祖宗言」便是中原正音。

但到了隋唐时期,言文不一的状况更加严重,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古人的作品,严重削弱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于是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形式就开始在民间产生了,这就是早期的白话文。宋元以后一直到五四,虽然文言文一直占据着书面语的统治地位,但较能反映口语的“白话文”一直在民间流传发展着,并最终走向成熟取代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唐宋时代,产生了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白话。白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宋元以来,由于印刷术的发展,用白话写的文学作品大大增加,话本、戏曲、小说等讲唱文学形式传播到各地,这样就推广了北方话。

金、元、明、清四代,除明初一个短时期建都金陵(南京)以外,其他时期都建都北京。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政治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另一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元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用北方话写的;其中红楼梦还是用北京话写的。这些作品不但流行于北方话地区,而且往往在非北方话地区刊印。这样,北京话就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

五四运动的文学革命,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也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废文言,兴白话”的响亮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使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取代,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获得了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高度统一,各民族空前大团结,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都要求无论在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都具有明确规范的民族共同语。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确定了“普通话”这一名称,并且明确规定了它的三大要素特色,那就是: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可以说,这种规定既是对我国800年来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继承,又是对汉民族共同语的科学规范和发展。

结束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乃至典范性的书面语。在“白话文运动”和“国文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逐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及普通话。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百题》[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2]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月第2版.[3]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第四版.

第二篇:民族共同语语境下的识字写字教学

民族共同语语境下的识字写字教学

方言与民族语言共同语——普通话两者共存于当前的语文教学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尤其是基础学段中的识字、写字教学,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及学者专家等的共同努力、探讨。

从教两年来我先后代了四、五年级,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口语交际、习作表达中经常出现方言,如“我跟(和)他说好了”、“她没哪(有)做完作业”、“那与哪”不分,这样影响了孩子们的表达效果,也对他人理解造成了困难。虽说是高年级学生了,识字不是日常教学的重点了,但是针对方言现象颇重的状况,我又要求他们重新练习汉语拼音;注重早晨的晨读训练;安排每周写读书笔记,要求将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标注音节、意义,运用书面语写出心得体会;学习每篇课文,特别注重朗读指导,以读促悟,引导孩子们在特殊的语境下理解、运用词语,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针对口语表达,利用周会课前十五分钟由学生讲一个精彩故事,锻炼他们的用语规范能力。经过以上的教学实践,班里绝大部分学生使用方言现象消减,朗读水平、口语与习作表达能力更为准确、规范。

此外,要求学生尽可能利用一切条件使用普通话,让家长监督并学习使用规范语为孩子营造良好语言环境也是必须的。然而,推广普通话有益识字教学并不意味着就要摒弃方言。老舍的京味小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貌也因浓郁的地方语特色而魅力无限,因此,掌握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我们广大教师应恰当引导,真正做好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学有所获。

第三篇: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美国民族性格及其形成

外国语学院 2010124122 曾维坤

[摘 要] 分析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实用主义等美国重要民族性格,探讨它们形成的渊源,从而加深对美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并拓宽视野,学习美国文化中的精髓。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个人主义 实用主义 清教主义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民族多样性鲜明,但经过不断的探索融合形成了共同的美利坚民族性格,这一独特的名族性格影响着美国的历史进程,也同时不断发展完善着。

一、美国民族性格

美国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包括个人主义、崇尚自由和平等、追求成功的冒险精神、实用主义等几个方面。

1)个人主义——美国文化价值的中心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精神的主体。美国人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人而不顾及他人,反对社会和国家对自由的干涉。值得留意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却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个人主义的内涵,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Invidualism)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一句话,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1]

美国的“个人主义”(Invidualism)持有“个性”“共同性”的内涵,在汉语里应译成“个体主义”较为确切[2]。它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确认人是价值的主体,置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注重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开展,能够说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实质和中心,它无疑推进着美国梦的完成。所谓的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是指追求富庶、自在和时机均等。举例来说,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Chris在窘境中表现出的乐观向上、坚定不移、处处向时机敲门的的精神可视为几百年来美国的主流认识所公认的中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圆满演绎。影片中屡次提到《独立宣言》,美国国旗也呈现好几次,因而全片能够被看成是完成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表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圆满范本。

个人主义使人们的追求多元化。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显得有活力、生机勃勃,就在于美国人讲究一个“新”字,求新求变是美国人的人生哲学,因此在美国新产品、新观念、新风俗层出不穷。求新求变的观念,促使美国人去搞新的发明,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统计数字说,1901年到1984年的诺贝尔奖获奖人中,其中美国人占了130多个,苏联和日本分别为10个和5个。但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也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

总之,个人主义已是公认的美国民族性格的鲜明特点,我们应理解他在美国历史及当今的重要作用,辩证的看待它的优势与弊端,学习其中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实现我们自己心中的梦想。

2)个人自由与平等

美国人的自由观是什么概念呢?美国人的自由观与欧洲流行的概念不同。在欧洲,“自由”是指人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美国的自由观“不仅指免除对肉体的约束,而且指个人有权签订契约;有权从事任何一种普通谋生职业;有权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权结婚、建立家庭和抚养孩子;受自己良心的支配崇拜上帝,以及普遍地享有历来被认为是自由和平等地追求幸福所必不可少的那些特权。

美国的“自由观”强调,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而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这是自由权利的前提。没有这个条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损害另一个人的自由,结果将是谁的自由也得不到保证。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但是不能损害别人的自由。美国人强调,自由只有在与责任一起运用时才发挥作用。这就是克林顿总统在《希望与历史之间》一书中指出的:“没有责任感,任何自由社会都不会繁荣。”

平等观是美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一般来说,美国人等级观念淡薄,在早期,阶级界线不太明显,多数为中下层阶级。美国是新开辟的国家,在创业之初,几乎所有美国人除了力量和意志外都一无所有,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承袭来的权利就无足轻重,大家靠本事吃饭。美国人信奉”天赋人权"说,《独立宣言》就宣称,“所有人都生而平等”,都具有“天赋人权”,即“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平等”是指机会平等,而不是在处境方面人人一样。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获取成功的同样机会,而他们各自努力的结果并不一定相同。

3)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是美国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

人们对实用主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还是存在几个基本的共同点,这就是“强调行动,注重效果,提倡开拓进取,这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三个主要特征,也是它的基本精神所在”[3]。它的平民性、乐观性、实用性、个人主义以及其中的冒险精神等都很符合美国人的个性,把一直存在于美国人心中的思想、做法进行了理论升华,符合美国人应对复杂多变和竞争剧烈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用主义精神充斥在美国文化的每一根血管里,是指导人们行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反映了美国民族的特性,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这些特点无不融合在美国人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领域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认为,实用主义是“美国精神”,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和进取心就是实用主义培养起来的,而美国的领导是“官僚——实用主义型领导集团”。[4]基辛格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以欧洲清教主义为历史渊源的文化模式 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殖民地时期至美国独立后,此时美国人有与英国民族认同的意识;美国独立后至第二次英美战争,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某州人,他们具有与本州人民族认同的意识;英美第二次战争至美国内战,北方人已经具有美利坚民族意识,而南方美国人则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内战后至南方重建时期,美国人才最后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精神。

《五月花号公约》的签署和西进运动两个关键事件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前者使个人主义得以深刻体现,并促进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信仰的发展;后者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并给冒险精神以深刻注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五月花号公约》是对以清教徒为代表的美国先民身上勇气、坚韧、毅力、冒险、讲求实用和效率、物质主义、贪婪等性格的肯定,而且随着美国的前身———北美各殖民地的陆续建立,这种性格便逐渐的扩散整个北美大陆,进而构成了美国的主体国民性格。清教徒带着身为上帝选民的自豪感移民北美,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神学实践中,把神学运用于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在新英格兰广袤的荒野上,把务实、实干、勤俭奋斗、富于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种植在这块土地上。

清教徒把清教主义自英国带入北美洲。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清教徒奋力拼搏,不断进取,艰苦创业,奠定了美国的雏形。他们以自己的宗教哲学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康马杰指出:“虽然清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性在18、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消失,但其许多道德和政治思想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对这些遗产的继承。”[5]这是因为,清教主义的基本思想已经渗入美国社会,奠定了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美国人来说,清教主义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理念,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正是它铸就了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美利坚基本民族性格。

三、结论

美国民族性格即美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有个人主义、自由平等观念实用主义等。其中个人主义是核心,各方面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性格的不断完善。美国民族性格的渊源是美国形成早期来自欧洲的清教主义,清教徒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奠定了美国民族性格之基础,《五月花号公约》促进了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观念的发展;西进运动强化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及冒险精神。从而,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那种进取精神,努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著;张晓明编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216 [3]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4]王守昌,苏玉昆.现代美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38.[5]亨利·斯蒂尔·康马杰.美国精神[M].杨静予,崔妙英,王绍仁,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251.

第四篇: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三章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以往的民族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民族这个问题,从来就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瑞士政治学家布伦奇里,他在1851年写的《普通国家法》一书中,就给民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他说:“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

(一)其始也同属于一地;

(二)其始也同一血统;

(三)同其肢体形状;

(四)同其语言;

(五)同其文字;

(六)同其宗教;

(七)同其风俗;

(八)同其生计,由这八种因素相结合,并传之子孙,久而久之,则成为民族”。布伦奇里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八要素说”。梁启超先生非常赞成他的观点,并把它介绍到中国来。

在我国解放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在他的《三民主义》一书中就说:

“我们研究许多不相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各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的,不是用武力征服得来的”。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五要素说。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在我国的民国时期影响很大。解放前,我国出版教科书、字典、典、辞典等,采用的都是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解放后,我国使用的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1913年,斯大林在考察欧洲各民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给民族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四要素说”。它包含了三层含义:

1、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而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

2、民族有四个基本特征,是四个特征的总和;

3、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影响很大,过去,在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解放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就是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当然,我国没有完全照搬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而只是以这个定义为指导。如回族、满族„„。

二、建国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民族定义的三次大讨论

关于民族定义,我国学术界在建国后曾进行过三次大的讨论: 第一次讨论是在1954-1957年。这次讨论的起因,是1954年6月,范文澜先生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了“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一文,在这篇论文中,范老认为汉族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为封建时代的独特民族。

这篇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强烈的反响,当时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没有一篇文章是赞成范老的,所有文章都是批判范老的。这些学者认为,范老违背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因为斯大林在阐述他的民族定义时,认为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在封建社会,汉族不可能形成为一个民族,只有到明清的时候,或者认为只有到鸦片战争以后,汉族才能形成为一个民族。这次讨论到1957年反右时就停止了。

到1962年-1964年,我国学术界又进行了一次讨论。这次讨论的起因,是由牙含章先生的文章引起的。当时,牙含章先生是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所长。第一次讨论消沉下去以后,他们组织人力,认真查对马恩列斯的原著,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斯大林说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族,应该翻译为现代民族,而斯大林说的封建时代的部族,也应该翻译为民族。他们还在恩格斯的著作中发现,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指出:“由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的论断。基于这样的发现,牙含章等同志陆续发表文章,提出最初的民族应该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观点。这一观点,当时得到学术界多数同志的赞同。当然,当时也有一些学者仍然坚持斯大林的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不可能有民族,资本主义以前的人们共同体,只能称为部族,不能翻译为民族。

到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又进行了第三次讨论。这次讨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这次讨论中,主要有三种观点:

1、有些学者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最科学、最完整的,不能修改。

2、有些学者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已经过时,应该另立一说。

3、有些学者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有缺陷的,但经过修改,仍然可以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种观点当中,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观点。例如: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的阮西湖先生,他在民族研究1986年第五期发表了“关于民族形成几个理论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说:“以下我提出关于构成民族的四个要素。甲、共同的民族意识。乙、共同的文化。丙、共同的语言。丁、共同的历史渊源。”这一观点很有独到见解,当时被学术界称为阮氏定义。又如:云南大学的熊锡元先生,他在“风俗习惯应否列为民族构成要素---关于民族定义的一点看法”一文中,提出应该把风俗习惯列为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也很有见地,当时被学术界称为熊氏定义。

三、中央的民族定义及其六大要素

2005年5月,党中央在“12条”的第一条中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不仅回答了什么是民族,而且也是对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民族定义讨论的一个总结,它既吸收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合理要素,也吸收了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它认为,民族由六个要素组成:

1、共同历史渊源

所谓共同历史渊源,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地域渊源也叫共同地域,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一般来说,民族的其他要素,即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认同等,都是在共同地域上形成的。人们只有在共同的地域之内,世世代代密切交往,共同生活,才能形成一个民族。相反,如果人们没有一个确定的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区域,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要形成为一个民族是不可能的。

例如:在历史上,壮族和傣族的先民,都属于百越族团,后来傣族的祖先迁徒到云南。由于这两部分人长期居住在不同的地域里,彼此之间没有密切的经济联系,语言、心理、气质、风俗习惯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样,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民族。

当然,共同地域虽然是民族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并不是说,凡是住在一个共同地域之内的人都必定是一个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人,也不是始终固定居住在一个区域不动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会迁徙流动,从而形成民族杂居的情况,或是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族体渊源也就是共同族源,比如说苗族,他们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其余分布在广西、四川,少数分布在海南、湖北,但他们都起源于“五溪蛮”或“五陵蛮”。他们居住很分散,但族源是相同的。

2、共同生产方式

所谓共同生产方式,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共同生产方式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下,在经济活动领域形成的独特的方式。经济生活、经济上的联系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认同形成的基础和物质条件。物质的力量,经济的联系,才能把组成民族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并在其他要素的同时作用下使它巩固。民族就是许多不同部落由于物质关系和利益而结成的。当然,在民族形成以后,共同生产方式也是会发展变化的。

3、共同语言

所谓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之间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共同使用的言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人们就不能结合成为一个民族。

但是,这并不是说,不同的民族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用不同的语言;也不是说,凡是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类群体,都必定是同一个民族。例如:英格兰人、美利坚人、爱尔兰人都说英语,但他们却是不同的民族。我国的汉族、回族、畲族、满族都讲汉话,但也不是同一个民族。这种情况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比如:美利坚民族„„又如满族„„,当然,这些都是特殊的现象。这种特殊的现象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有52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普遍的现象,没有这个普遍现象作为前提,共同语言就不能成为民族的一个特征。

4、共同文化

所谓文化,它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但这里所说的共同文化,按照阮西湖先生的解释,是特指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教育、科技等等。他认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共同文化。不少同志虽不是音乐家,但能分辨出不同民族的舞蹈、音乐。在汉族人当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汉族有共同文化,正如一位海外华人说的:“我深深感到,无论在大陆、台湾,还是在海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因此,共同文化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

共同风俗习惯,按照熊锡元先生的解释,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衣着、居住、饮食、娱乐、节庆、礼仪、婚姻、丧葬等方面所特有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风俗习惯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受生产活动、经济生活、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很大一部分是约定俗成、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特点,是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之一。在一般群众看来,语言和风俗习惯不同,也就是民族不同,这就是他们识别民族的最简易的办法。

6、共同心理认同

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我们经常看到,在火车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当他们用本民族的语言交谈之后,很快就熟悉起来,这是相同民族成员之间,通过民族语言达到的心理认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多,共同心理认同在民族特征、民族认同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总之,民族六要素或六个特征都有特定的内容,每一个特征都在民族特征总体中处于一定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共同地域、渊源与共同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在一般情况下是互为条件的,是民族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地域是空间场所,经济是联系的纽带。共同族源与共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密切相关,语言是交往的工具,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心理认同是这几个特征的必然结果,但它不仅仅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起重要作用,是民族稳定性的重要条件。民族的六个共同要素或共同特征是民族形成的关键条件,也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条件。

此外,民族的六个共同要素具体到某一个民族身上,并不是都同样突出的,并不是都是那么完整的,有的特征可能淡化了,有的特征可能消失了。所以,在识别一个民族的时候,要把民族的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虑,综合起来考察。

四、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民族的六要素或特征,既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区别的标志,又是把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加以区分的界限。

1、民族与氏族、部落的区别

民族和氏族、部落都是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从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但是民族与氏族、部落又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纽带的人们共同体,它们都是血缘集团。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同一个氏族或同一个部落的人,原先都是同一祖先所生的,他们之间都是有血缘关系的。

而民族则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同一个民族的人,并不一定是同一祖先所生的,也就是说,民族不是一个血缘集团,同一个民族的人,不一定有血缘关系。可见,民族和氏族、部落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2、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也不同于种族。种族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种族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形成的,它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民族则属于历史的范畴。

种族的标志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遗传特征,一般是以肤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面容、眼色等生理特征为标志的。如:

欧罗巴人种

蒙古人种

尼格罗人种

肤色

白色

黄色

黑色 发形和颜色

波发、直发

直发

波发、丛发

各种颜色

黑发

黑发

还有头型、鼻型等等。种族正是以这些体质特征来划分的。而民族则不同,它是以语言、地域、文化和心理认同为特征的,它不管人们的肤色、面容、体格和头发如何,只要具备民族的这些要素,就可以都划为一个民族。所以,生理特征不能作为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

3.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在西方国家中,民族和国家经常混淆在一起。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文中原来没有民族这个词,后来用people来代表,但people的原意为人民。后来经常用nation来代替民族一词,而nation原意即是国家,所以两个词经常混淆。其实,民族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而民族仅仅是一个人们共同体,它不是一个统治机构。

国家不一定要有共同的语言,如瑞士,以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雷托罗曼语为国语,以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三种语言为官方语言。而民族则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建立几个国家,许多民族也可以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内,如中国、俄罗斯、印尼、印度等。由此可见,民族和国家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一、民族的形成

1、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

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在人类最初的长达数百万年的历史上并没有民族。民族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刚从类人猿进化过来,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只能过着集体的即社会的生活。

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这种原始群,靠采集和渔猎生活,并随着生活资料取得的难易,时分时合,因而极不巩固、极不稳定。

到了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人们才结合成一种稳定的集体,这种稳定的集体就是氏族。氏族的人口不断增加,不断分裂出新的氏族。几个有亲属关系的氏族又结合成部落。在同一氏族、部落中,人们都有血缘关系,都有同一祖先。

恩格斯说:“氏族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发生,在高级阶段继续发展起来,就我们所有的资料来判断,到了野蛮时代低级阶段,它便达到了全盛时代”。

往后,氏族就逐步走下坡路了。

到了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从而使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游牧部落生产的产品比别的野蛮人多,并且很不相同,这就第一次使交换成为必要和可能。这种交换起初是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由各自的酋长来进行,进而才成为个人之间的交换。在交换中,牲畜成为最早的“货币”。为了储备牲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发展了原始的农业。同时,在手工业方面,也出现了两大成就,即发明了织布机,发展了冶金术,开始炼铜、锡和它们的合金青铜。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的增加,一方面产生了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即产生了剩余产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原始公社或个体家庭成员的劳动量,这样就需要寻找和吸收新的劳动力。而战争恰好提供了这种新的劳动力的来源,这时,俘虏不再被杀掉,而是变成了奴隶。于是,社会从此分裂成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氏族制度出现了第一个裂口。

往后,进入了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由于炼铁技术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更大规模地发展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和生产力。特别是由于生产越来越多样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越精细,许多生产和产品已经无法由一个人从头到尾来完成了。这就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部门,出现了海外贸易。这时,贵金属成了货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贸易的扩大,货币和高利贷、土地私有权和抵押制随之产生,财富迅速聚集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这时,社会上不仅有自由人和奴隶和差别,而且又有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就是说产生了阶级的划分。

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划分,就使当时的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前,一个氏族、部落的人都是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的,血缘关系很纯,这时,由于私有财产和商业的发展,奴隶的增加,外来人的流入,本氏族、部落成员的外迁等,使氏族、部落到处都出现杂居的现象,从而破坏了它原有的血缘关系,破坏了氏族、部落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从前,在氏族、部落内部是没有阶级的矛盾和对立的,这时,由于阶级的出现,富人、穷人同住在一个氏族、部落里,这就把矛盾和对立带进了氏族、部落内部,使氏族、部落分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当富人集团与穷人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国家就产生了。从表面上看,国家是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的,对各阶级的利益一视同仁的,但实际上,它只是富有阶级的代表,是这个利益集团的工具。国家的产生,导致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于是,国家机构取代了氏族机关,氏族制度彻底瓦解了。

2、民族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生长的 民族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生长起来的。

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产生了商业和交换市场,人们彼此之间的经济生活日益密切、加强,来往越来越频繁,强大的经济力量就把人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使人们有了共同的生产方式,这就为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由于产品交换的经常化,人们彼此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原来的部落语言已无法满足人们交际和从事经济活动的需要。如在交换方面,人们在交换产品的时候,如果你说你的部落语言,我说我的部落语言,那么交换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要求大家都说谁都能听得懂的某一种语言。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的语言,这就为民族的形成创造了语言基础。

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也由于生产和经济利益的要求、占有财富和保护财富的要求,使得人们对内对外都不得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于是,几个亲属部落溶合为一个整体,各部落原有的地域“溶合为一个民族的领土”(地域)。这就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地域条件。

有了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联系,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的共同文化,以及表现在这种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认同,也就逐步形成了。民族的基本特征,就是这样在氏族、部落日益瓦解、在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时期形成的。这就是最初民族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民族的发展

如上所述,初始民族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形成的。但这并不是说,迄今一切民族都是那时产生的,也不是说从那以后,再也不会形成新的民族了,而只是说,人类划分为民族的现象,是从那时开始的,在那以前没有民族。至于在往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可能而且都曾经形成过许多民族。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例如回族,就是在封建时期形成的。北美的许多新兴民族,如美利坚民族、英裔加拿大民族、法裔加拿大民族,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这就说明,民族并非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发展了,恰恰相反,民族从它产生的时候开始,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的发展变化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它往往沿着社会发展的序列而发展变化。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民族大体上也经历了如下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1、前资本主义民族阶段 前资本主义民族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民族,包括奴隶制民族和封建制民族。在这个阶段,民族的特征还很不成熟,加上其它一些原因,例如战争、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族的界限变动很大,许多民族曾经历了复杂坎坷的瓦解、同化或者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民族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新的民族;有的民族分化成几个分支,其中有的分支被其他民族同化,有的分支形成为单独的民族。如苗瑶的祖先武陵蛮在宋代一分为二,东迁福建的形成畲族,南迁两广、云贵的形成苗族和瑶族。又如古代百越民族,西迁云南者形成傣族,北迁贵州者形成布依族、水族。有的民族甚至整个民族被其他民族同化。如我国古代的匈奴、契丹、乌桓、鲜

等民族,都曾经是强大的民族,后来被汉、蒙、女真族同化了。这一时期民族界限的变动性,说明了前资本主义阶段民族幼稚性和不成熟性,也表明了它们是在不断成长之中。

2、资本主义民族阶段

资本主义民族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时,民族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即资本主义民族阶段。由于资本主义首先是在西欧发展起来的,所以资本主义民族也首先在西欧形成。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商业和交通日益发达,大城市不断出现,形成了一个个统一的民族市场,于是有的地方就以原来的民族为基础,发展成资本主义民族,英格兰民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有的地方则由一个民族为主,吸收几个不同民族的成分,结合成一个新的资本主义民族,例如,意大利民族就是以罗马人为主,结合德意志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等组成的。

资本主义民族,由于内部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民族的特征发展得空前成熟,从而成现代民族的一个类型。

3、社会主义民族阶段

社会主义民族,是民族发展的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民族是在剥削制度被消灭,在旧的民族,包括前资本主义民族和资本主义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这种民族,由于内部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它比旧式民族更加团结、更能健康的发展。乐于同其他民族建立友好的合作的关系。

社会主义阶段,是民族得到充分发展和繁荣的阶段,特别是那些原先处于被压迫地位的,更是得到无限制的发展和繁荣。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它都会沿着社会发展的序列,由奴隶制民族发展为封建制民族,封建制民族发展为资本主义民族,再由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社会主义民族,如果民族按社会发展的顺序向前发展,这就是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错综复杂的,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有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没有经历奴隶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如壮族,有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甚至跨越数个发展阶段,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如怒族、独龙族、基诺族等等;有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别的民族同化了,当然也就没有经历以后的发展阶段了;有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分化,或重新组合,这些重新组合的民族,当然也就没有经历以前的发展阶段了。民族发展中的跨越、同化、分化、重新组合等等,这就是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的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必然结局

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也不会永恒存在,它也和阶级、国家、政党等社会历史现象一样,最终也是要走向消亡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如前所述,民族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上产生的,它比氏族、部落更高级、规模更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之所以分成许多不同的民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足以克服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包括民族差异,是人们各自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独立发展的结果。随着人们的生产力和科学水平不断发展达到了某种程度,它就要促使人们冲破原来的狭隘范围,走到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去,从而消除原来的许多差异,建立和扩大共同的东西。这种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差异的消失,共同性、统一性的增长,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每一步的提高,都要有所前进,而且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服饰等,变化极快。

到了社会主义,特别是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以后,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人们之间的各种偏见和不信任因素的消除,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差异,将在各地区、各民族高度发展繁荣的基础上逐步消除,共同性、统一性将越来越多。最后,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以后,各民族将融为一体,从而使民族走向自行消亡。

二、民族融合有别于民族同化

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一部分,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逐渐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现象。

民族同化有两种,一种是强迫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强迫同化,就是同化的过程是用暴力或特权等强制手段来实现的。如历史上的统治者往往强迫被统治民族,改变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所以,强迫同化实际上是民族压迫的表现,任何强迫同化都会引起被同化民族激烈而顽强的反抗。相反,如果同化的过程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实现的,就叫自然同化。自然同化是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现象。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南北朝时的鲜卑族。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自然同化就以更加空前大的规模进行了。当时,列宁充分估计了这种民族同化的进步性,教导无产阶级应当正确对待它。他说:“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地,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促使各民族溶合的东西”。可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支持自然同化,反对强迫同化的。

民族同化,虽然也是民族界限、民族差别的消失,但它仅仅是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消失。同化的结果通常是一方消失,一方壮大,总是一胜一负、一存一亡。所以,民族同化不同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一切民族差别的消失,一切民族的最终消亡,人类从此不再划分为民族。它没有胜者,也没有失败者。可见,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民族消亡的条件、进程及时间

1、全世界阶级消亡是民族消亡的首要条件

民族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民族消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就曾说过:“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共中央“12条”的第2条也指出:“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这就指明了全世界的阶级消亡,是民族消亡的首要条件。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民族消亡是在民族高度发展基础上的自行消亡。而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限制被压迫民族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阶级对抗造成的种种偏见和不信任,也阻碍着各民族之间的亲近,阻碍着民族融合因素的增长。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只能出现局部范围的民族同化现象,而不可能实现民族融合,只有在全世界阶级消亡之后,民族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共同性、统一性才能不断增多,才能为民族消亡创造条件。

2、民族消亡是在民族繁荣的基础上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时期还不是民族消亡的时期,而是民族发展繁荣的时期。这首先是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各民族特别是后进民族,才第一次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其次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为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社会主义国家和先进民族,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这就为各民族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那么,民族既然要消亡,为什么又要发展繁荣呢?这是因为,只有让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完全发挥出来,只有使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消灭因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民族差异和其他差别,才能造就各民族共同的语言和文化,才能实现民族的自行消亡。

3、民族消亡是漫长的发展过程

民族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是在最近,也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到全世界都实现共产主义之后才能实现的。

关于民族消亡的过程,斯大林曾有过一个预测,他认为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全世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民族压迫将被彻底消灭。以前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民族语言,将得到发展和繁荣,各的平等权利得到保证,各民族之间的国际联系得到建立和巩固。

第二阶段,是先形成几个大的地域经济中心,这样的地域经济中心,包括一批民族在内,具有这一批民族的共同语言。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全世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后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共产主义体系)已经充分巩固,共产主义深入到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各族人民已经在实践中体会到,全世界的共同语言优越于民族语言,民族语言就开始消亡,而被全世界共同语言所代替。

民族语言的消亡和全世界共同语言的确立,就标志着民族的最后消亡,即民族融合的最终实现。

4、小结

1)民族是在人类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民族只是一个历史范畴。

2)民族之间的相互接近,民族差别的逐步消失,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各民族学习先进的,改变落后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现象。与此相反,故步自封、狭隘保守和民族孤立主义的态度,则是违背这一规律的,因而是有害的。

3)民族的产生、发展、消亡,有它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人们在这一规律面前,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既不要在左的方面,超越这一规律,过早地强迫人们放弃民族差别,人为地实现“民族融合”;也不要在右的方面,去限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接近,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人为地制造民族特点。在这个问题上,过左或过右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都会给民族带来灾难。

第五篇:靖远地域汉民族礼俗—丧礼

白银民风民俗之靖远地域汉民族丧礼礼俗

姓名:石福常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治国家,素称“礼义之邦”。礼在传统社会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礼是由原始群居的社会逐渐演变,约定俗成,大约始于周代。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五礼。丧葬仪礼是五礼之一。丧葬仪礼是家族社会亲亲等关系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是从靖远地域汉民族传统丧葬仪礼的礼程,丧葬仪礼的文化内涵及对丧葬仪礼改革的思考三个方面探讨礼制的意义,功用与表现的。[主题词]:丧葬礼程,文化内涵,改革思考

治丧是中国人为发送亡者,特别是年老去世之人所举办的一种活动。丧事活动的来源历史悠久。据《礼记·檀弓上》记载:“丧三日而殡。”是说当时人死了要举办三天的丧事活动,才安葬。对传统的治丧礼仪,我们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其中具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我们不宜提倡。靖远地处甘肃省中部,民族众多,习俗各异,现就靖远地域汉民族治丧礼仪作一简单介绍。

一、丧葬礼程

1、送终。凡人垂危之际,子女等直系亲属应守护在其侧,听取老人遗言,直到亲人去世,以表孝心,称为“送终”。亲人仙逝,家属哭泣尽哀,然后抬尸放在临时设置的灵床上。将死者临终所卧床席及垫草之类,在家院中焚烧,同时烧化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死者断气时燃放鞭炮,以示魂归西天。

2、择时。死者咽气以后,子女亲属商榷先请阴阳先生,避殃、择吉日、设灵堂、开吊、诵经、选吉地、定下葬时间。然后组建临时治丧委员会,治丧委员会成员一般由本村或本社有声望者组成,根据子女亲属意见具体安排这次丧仪活动,多则七天,少则三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报丧。吉日择定后,将亲友列出清单,由治丧委员会派人发出报丧帖,或打电话或登门通报死讯,告之开吊及安葬时间。派人登门报丧,应尽量遣派办事老练,会说话,懂礼数的人前往。对死者远在异地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配偶等报丧时,不宜直接通报死讯,而应采取一种较委婉的说法,如“病危”、“病重”等等,以防亲人接到死讯病倒影响奔丧。

4、饰容穿衣。死者入棺之前,先为之泻火,整容(剃头、刮脸、剪指甲、挽发)及抹身穿寿衣(当然现代也有穿新式衣服的),以后再用白绸或黄纸掩面。寿衣、寿被、寿褥、寿鞋 一般由死者女儿赠送。穿衣时应注意:不能给死者穿皮衣,皮裤,传说是恐来世转生为兽;寿鞋上需钉上布钉子,以防死者在阳间行走路滑。钉子钉在鞋底上,应是前七后九。(前面七个,后面九个。)为死者穿衣物时,切忌将眼泪洒在尸体上;死者的头发要梳理整洁,以示后代财源滚滚;为死者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

5、设祭蓬。阴阳分水先生将开吊吉日择好后,根据东家意思,由治丧委员会安处好祭蓬、酒宴、餐厅,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在东家设有孝门,彩门,撰写挽联、挽幛。孝门、挽联、挽幛多表达儿女们的哀悼、怀念之情;彩门挽联、挽幛多写对死者一生的评价,言词要中肯,恰如其分。另外自写或请人撰写挽联,诉说死者生前含辛茹苦的经历及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表哀痛之情。为了追念和表彰死者的功德恩泽,也有请人撰写祭文、碑文的。总之根据情况大同小异。

6、守铺。亲长死后到出殡期间,儿女亲属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以表孝心,叫做“守铺”。儿女亲属在此期间,对死者应按时献茶进餐,烧焚纸钱。

7、开吊。开吊是治丧的中心环节,将事先制做好的门头纸(门头纸的制做是根据死者的寿数决定的,八九十岁,一般 为五层,也有七层的;六七十岁,一般为三层;不到六十岁,则更少更简。)孝帽、孝衫、孝棒、花圈等放在桌面上、由阴阳分水先生指引,乐鼓队吹吹打打将桌子抬出门外。儿女亲属捧死者灵位、金山银山、金童、玉女等跟随其后,在离东家门不远处,由阴阳诵径、上香、焚纸钱、奠酒、放鞭炮,然后儿女亲属穿上孝衫,戴上孝帽,拿上丧棒,哀号一番,随阴阳分水进入院内,这叫“出纸”。出纸后,孝子跪坐在死者的灵位前,当有亲戚朋友前来吊丧时,乐鼓队吹吹打打,孝子男女排成两行出门迎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娘家人前来吊祭时,孝子要穿戴齐整,备上香马奠酒,前去跪拜迎接,且半降门头纸,以表对娘家人的尊敬。

8、居丧成服。亲长死后,儿女亲属即开始居丧;各依服制穿孝服,戴孝帽,直到除灵为止。在居丧期间(或四十九天或百日之内)孝子禁止理发,修容,不赴宴会,以昭孝道和避免灾祸不吉。

9、讽经设法。设灵之后,阴阳先生开始念经。念经的多少根据东家设置的场合而定。在我们这些地区,一般都只念对灵经,三日后择时安葬;较大一些是大报恩,设法坛、设经堂,五日后择时安葬;最大是大三元(整五破七)设法坛、设经堂、招鬼魂,七日后择日安葬。

10、抹棺。出殡之前,为了表达儿女亲属对亲长的孝心。寿材漆好后,抬放在院中,用木凳支起,由儿女亲属们,再次上香、叩拜,分别旋转抹棺三圈,以尽最后孝道。

11、殓棺。儿女亲属给死者穿戴齐整后,在院中摆放桌凳,献上茶水、酒、水果等,请娘家人上座,对死者的穿戴铺盖进行检查验收,发表讲话,表彰孝子,批评忤逆,以弘扬孝道。然后由孝子抬尸放入棺内,亲属围棺哭泣。入棺时注意:棺材大头朝外,小头朝里;棺材底填上地柏或土之类。

12、渡桥。殓棺之后,为了望死者魂归于天,由阴阳分水先生诵经超渡亡魂,设有金银两桥,用桌凳搭成,贴有榜文,陈设灯火,由阴阳分水先生指引,先巡桥,再超渡,后诵经。在超渡时,阴阳先生拿引魂幡指引,孝子捧灵牌、金童、玉女、白鹤等随后,孝眷围跪桥边,烧焚纸钱,呼喊亡者过桥。

13、出殡。又叫“出山”按择定吉时,将棺移出门外,用绳索担具捆好棺柩,发引出发,吹鼓手吹吹打打,燃放鞭炮,孝子拉纤,抬棺起行。出殡的行列随之。老弱者可不去坟地。

14、下葬。抬柩到达基地,先抢茔,即绕茔地跑行三圈,再由阴阳分水先生掀开材头,查看死者尸体的偏端,然后指导 将棺材放入墓穴,再在棺材头顶处放上万年灯,保世平安,最后,阴阳分水先生拉线分经,先由娘家人动锨,再由土工掩埋,并推土成坟堆,孝子焚纸奠酒哭号。由阴阳分水先生指导确立坟院,开通水路,焚香安土神。

15、安神。下葬返回家中,由阴阳分水先生安排,回土,先打醋炭,再向四方五帝诵经、上香、奠酒、焚黄钱,以保佑家庭平顺,万事如意。

16、旬祭。又称为“拜七”,从死者死亡之日算起,每隔七日旬祭一次,共祭七旬四十九天。俗称“出七”。

17、换孝、脱服。丧家戴孝到“百日”或周年,除去孝服,叫换孝。换孝时,设灵祭祀,除去孝服,帖上换孝对联,即用红纸黑字写成的祭祀对联,如:“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空望白云飞”“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才能脱孝。在戴孝期间,丧家逢年过节概不作喜庆活动。

二、丧葬仪礼的内涵

丧葬仪礼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道“通过仪礼”,如果说诞生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话,丧葬则表示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它标志人生旅程的终结。但在中国民俗观念中,死亡并不等于亡者与生者关系的绝灭,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依托宗族 血缘关系精神联系。因此围绕着对亡者身后丧葬的处理,如同处理初生的婴儿一样,仪礼的中心人物并不能积极地参加为他举行的仪礼活动。丧葬仪礼严格依照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安排服丧的时间,服丧的等级范围,丧葬仪礼是家族社会亲亲等关系的集中表现。

1、丧葬礼俗的起源与发展。丧葬礼俗是中国传统礼俗之一,是由原始社会群居的社会逐渐演变而来,大约定制于周代,其后历代王朝依照五礼体系制定国家重大仪式。逐步演变渗透到民间。人类很早就进入了群居状态,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习惯的适应方式,否则人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集合体。这种相互适应的、大家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统治阶级与国家体制相继产生,传统家族内的行为规范,已不能适应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的需要,因此制定统一遵行的礼仪制度势在必行。礼起于俗,但不同于俗,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的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中提纯出来。先秦统治者往往在观风向俗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礼记·曲礼》)所谓“礼从宜,使从俗”。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俗成礼”在上古社会礼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上,当时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对神灵的关系,特别注重,礼就是这样一种与神灵沟通的仪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郭沫若对礼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也作了明白的表述: 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使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等各种仪制。(《十批判·孔圣的批判》)由此可知,礼最初是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教化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标。在统治阶级的灌输之下,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汉民族的丧礼,它是古代五礼种其中的一种,始于周礼,经过历代王朝演变传承,已遍布各地,深入人心,虽有差异,但出于同一母体,地处偏僻的靖远地域,也不例外,深受其影响。

2、丧葬仪礼的传承。丧礼。丧礼在古代属于凶礼,凶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恤礼等。丧礼作为人生大礼,自古受 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以对待生人那样对等死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通过严格的丧礼规制以显现或表彰死者生前的地位与功绩,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正如古人所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始终如一也”(《荀子·礼论》)。根据“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在丧礼中贯穿着儒家一向倡导的明尊卑,别亲疏,序人伦的道德要求。从周礼的制定到汉儒学的确立,董仲舒“三纲”的提出,几千年来,封建宗法的礼制规范和礼仪行为已遍及乡里庶族,渗透民间村野,对陵寝的规则,棺材的厚薄,下葬的时间,出殡的人数,守丧的时间,服丧的范围,谒陵的礼数都有细致严密的等级区分与身份规定。在前面本文列举了一些靖远汉民族区域的丧葬仪礼程式,这里再谈谈这些礼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⑴、棺材的制作。棺材的制作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大的,而是有严格的区别。等级不同,年岁不同,棺材也就不一样,它里面含有深奥的文化因素。

一、对于生前有地位、寿数大,四世同堂,子孙衍庆,可算得上齿德俱尊。制作棺材时,子孙根据自己的条件,用柏木或油松制作棺材,最推崇者就是制成大小材,(即大材套小材)在制作棺材时,要在棺材的大头夹 层处将事先买好的笔墨纸砚放在里面,以寄托子孙识理通文,才学出众,官运亨通。还要在一些地方雕制图案。棺材制好以后,选择吉日,招乎子女亲戚邻里,组织扫材仪式,子女扫材时在棺材里放入钱币,以示赡养老人以尽孝道。然后木工边祝辞边向四方撒事先放在棺材里的食品、水果、糖、钱币之类的东西,以示财源茂盛,布施四方。最后给棺材帖上对联,写对联多用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两边多写“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横额写“福寿双高”,前后写“福”“寿”之类的话语。总之,跟我们构建房屋一样的道理,寄托幸福。

二、对没有地位,但寿数大,滕下有子,堂前有孙的棺材的制作,跟前面的程序一样,只是棺材的厚薄略有区别。

三、对于未婚或已婚未有子嗣者,死后棺材的制作,只是随便的制一个木匣子而已。

⑵、棺材的漆画。棺材制作好以后,要进行漆画上色。对棺材的漆画,含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一般有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三种情况。棺材的漆画,可以在生前漆画,也可以在死后漆画,但在漆画时要根据其人在世的身份、地位、功绩、有无读书人等级别进行漆画,能具备那一种等级就按那种等级的要求漆画。根据等级图案上花草枝叶、动物爪牙的舒展,颜色 的深浅都有细微的差别。漆画的一般过程先按不同等级要求画好棺材,棺材盖上多漆有深含文化色彩的北斗七星或百福百寿图等和有概括性的词语;棺材的大头两边帮上写有“画华堂聊表亲恩,绘新屋稍尽子道”,或其它表示孝意和祝福的词语;横额为“颂三多”或其它词语;两头正面方框处大头漆有亡人的牌位,两边是伺奉亡人的童男女;小头漆有白鹤或牡丹花草图案。而棺材的盖帮沿上多画“八宝”图案,或万卷书和海水潮云等象征性图案;棺材的两侧的正面按等级,有布局,设图男女有别,男性一般漆画虎头兽面,二龙戏珠,回头望子,带子上朝,渔樵耕读等图案;女性漆画麒凤呈祥,丹凤朝阳等图案。另外男女棺材都可以漆画“二十四孝”“竹梅菊兰”等图案,以寄托子孙兴旺,成龙成凤,有忠有孝,兰桂腾芳之意。也有画青一色的情况,一般是虽成年而未有子嗣病亡或伤亡的,漆为统一的红色或粉红色。而少亡夭折的多用席卷土埋。总之表现出传统中国人的一种人生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共同遵守,彼此有阶层差别。

⑶、孝服的制作。丧礼中最能传达中国人敬祖归宗观念的是丧服。丧服的种类体现了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贵贱关系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斩衰”是最重的一种丧服,缌麻是最轻的一种丧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服制的演变和传承又各有不同。靖远地域汉民族在服制方面既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丧服礼制,又有所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即海孝、五服孝。海孝就是对前来吊丧的亲戚朋友邻居不分男女一律破孝,场面大,范围广,天数多。表现出一种子女对亡者的深重哀悼之意。五服孝,就是按照服制的要求破孝,破孝也有规定,对男性一般破六尺孝,女性破八尺孝。服内破孝,服外不破孝,这种破孝标志家庭成员的地位,强化了丧葬仪礼的论理意识。丧服制度遵循的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礼制原则,五服礼俗在丧葬礼仪中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是借丧事的机会对家族内部等级的区分与家族关系的强化,从而明确家族社会的财产继承关系与祭祀关系。五服制度不仅是丧葬礼仪的服制规定,也从丧服制度扩大为区分家族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志,有服亲与无服亲是一个明显的家族关系的边界。

此外,陵寝的规则,下葬的时间,出殡的人数,守丧时间等等,不再作一一阐释,总的说来。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俗规约贯穿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三、改革思考 丧仪习俗源远流长,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如有土葬、水葬、火葬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各民族的融合交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习俗都在演变和革新。治丧礼仪注重简捷、文明,革除了一些传统烦索俗套,尚礼仪,重哀思,求进步,随政策,由原来的土葬、水葬等发展为火葬。这样既响应了党的政策,节省了开支,减轻了孝眷的过分劳累,又不失对死者的哀思之情。何乐而不为呢?面对新的社会,应有新的思考,如亲人去逝后,进行火化,然后带上骨灰盒,回到家中,开追悼会,献上花圈或花篮等。胸前带上孝花或孝标,以表对死者亲人的哀悼之情,废除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繁文缛节及服制,缩短丧葬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历行节约,让死者早日安息,更让活者化悲痛为力量,化思念为行动,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做贡献。

下载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阅读形成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阅读形成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在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郭文斌 第二十二届书博会能够花落银川,作为本土的一位作者,特别高兴! 关于阅读,我讲过......

    政治教案-民族的形成-教学教案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 3 、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 教学重点 ] 民族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 ]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

    汉民族中庸思想对语言的影响

    汉民族中庸思想对语言的影响 中庸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世代的传承演化为一种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中国人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庸和谐文化心理表现为同异有度心理和均......

    从汉语看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

    从汉语看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 刘泽民 内容摘要本文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揭示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以及与时间有关的文化事象的内涵,得出了几个基本结论;分析了农事、天象与时间的有......

    汉字谜

    汉字谜 高尔基 (猜一字)谜底:尚 人对人 (猜一字)谜底:众 至高无上 (猜一字)谜底:一 赤子之心 (猜一字)谜底:一 表里如一 (猜一字)谜底:回 缺一不行 (猜一字)谜底:正 一举而成 (猜......

    主持词——汉

    男(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蒙语)男(汉):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这个仲夏的夜晚,按照旗委政府的安排,经过精心组织编排,‚绿色赞歌‛专场文艺晚......

    略谈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法补语时遇到的问题

    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略谈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法补语时遇到的问题 马静陈子涵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03级研究生新疆鸟鲁木齐830000) 摘要:奉文归纳出民族......

    差生形成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和《宝贝你们好吗?》心得体会—怎样减少差生的形成韩志荣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的家长和一些老师却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