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骆 英
〔内容摘要〕 本文着重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前景、旅游收入、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我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对策措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 旅游业现状前景研究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委党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逐渐上升,旅游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对于着力打造“凉都”品牌,加快发展六盘水市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及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作简要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成就
(一)旅游投入力度逐渐加大
我市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产业贡献率逐年增长。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投资达6.42亿元,旅游投入年平均增长63.4%,大大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投资渠道也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投资的方向上来。
(二)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近几年,六盘水市的旅行社、旅游住宿设施明显增多,品位有所提高,为加快发展六盘水市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截至2004年末全市各种类型旅游企业已发展到9家,上一定档次的宾馆和饭店达19家。
(三)旅游景区、景点总量规模扩大
“十五”期间,六盘水市旅游景区、景点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批以山水风光、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红色旅游为特点的旅游产品相继开发,并推向市场。截至2004年末,全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6处,年接待量达100万人次以上,其中国家级名胜区 1处,省级名胜区5处,其它景区景点20处。
(四)旅游总收入增涨幅度大
从1997——2004年,国内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48.5%。其中2001——2004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55.85万人次,接待总量比前四年增加了218.5 万人次,增长5.85 倍。2004年,六盘水市国内旅游人数达116.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倍;
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大幅度增加。2001——2004年,国际旅游累计创汇124.5 万美元,比前四年增长了3.02倍,年均增长21.1 %;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35678万元,比前四年增长了6.12倍,年均增长 54.3 %。
(五)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中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扩大了国民经济收入。2000年至2004年,六盘水旅游业增长速度快于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4年,六盘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3.5%;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9.4%和51.6%,比地区生产总值分别高出5.9个和38.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0.36%提高到2004年的0.93%,增加了0.5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5-10年内,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左右。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到了明显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与国内乃至我省贵阳、遵义、安顺等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旅游市场所占份额依然很少,从长远来看,与现代旅游市场需求还远远不适应,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旅游发展处于初级状态,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目前,六盘水市旅游景区(点)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初级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住宿、设施分布不均、档次不高、总体数量不足。除市区景区旅游住宿、设施具备一定规模、档次外,六枝、盘县景区旅游饭店、住宿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二是旅游产品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一些独特资源由于开发深度不够,配套程度差,缺乏内涵式发展而严重削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三是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二)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旅游主体形象不鲜明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融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高山峡谷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资源不等于产品,要把资源转变成产品就需要开发。六盘水旅游业之所以滞后,就是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量太少,开发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大多为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六盘水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的主体形象不鲜明,不突出,短时间内难以从煤都的形象中走出来。
(三)景区景点的环境质量差
一是六盘水处于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绿化相对较差,影响了景区的质量;二是由于煤炭等传统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凉都”品牌的打造。
(四)交通不发达,制约了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六盘水市集中财力、物力,大抓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内干线公路已有了很大变化,但通往景区的交通滞后。从航空方面看,还没有打开六盘水与国内省市以及重点城市区域间的空中通道,与现代旅游通达、便捷的市场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从铁路方面看,旅游专列数量不足,高等级车较少;从公路方面看,到省会城市贵阳未通高速公路,到六枝、盘县的公路等级较低,特别各景区景点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交通旅游线路,市民前往景区景点旅游较为困难。
(五)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涉及面相当广泛,发展旅游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研究、规划、策划、管理人才,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总体上看,六盘水的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研究远远不够,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素质偏低。要开发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就需要对资源本身进行一定的研究,就需要制定可行的开发规划。从旅游企业来讲,中高级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是导致旅游服务质量较差的根本原因。
三、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地处夜郎腹地,是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桥”、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贵州与云南接壤的重要城市,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是以黄果树为代表的贵州西线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我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一)加强产业规划
旅游规划决定着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是旅游发展的龙头和灵魂。要抓好重点景区、重点线路、重点项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要坚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与市场主体培育相结合,与全市区域经
济发展相结合,与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二要突出区域特点,加强联合构建,重视休闲度假旅游。三要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不仅要考虑旅游业与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的整合,更要注重提高旅游业与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
(二)重视基础建设
按照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以线路为型,整合资源。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主干道为骨架,加强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或配套公路建设;在干线公路与景区的连接点设立汽车站场,并提供自助交通服务,同时建设汽修厂、加油站等配套设施。二要按照特色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住宿设施体系,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抓住建设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契机,积极打造矿山公园,力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强化旅游主体形象
将旅游形象与整体形象塑造相结合,推进营销战略,形成主题鲜明、对市场有针对性和冲击力的旅游新形象。在主体形象和品牌打造上,一是既要反映六盘水文化自然旅游特色,又要符合旅游时尚;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和发展;既符合市场要求又易于传播;既突出主题,又立体多面。二是要重点策划设计山水风光、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及红色旅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在体现“煤都”特色的同时,要大力突出气候优势,着力打造“凉都”品牌。
(四)加快市场培育与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要狠抓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要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和功能,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发展,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二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理顺全市旅游市场秩序。编制《六盘水市旅游行业管理细则》,在旅游星级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旅游安全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方面系统地规范行业管理行为。三是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打击违规违纪行为。四是积极培育发展上档次的酒店和旅行社。五是要抓好岗位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①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②六盘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③六盘水市旅游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④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⑤六盘水年鉴
⑥中国、贵州旅游信息等
第二篇: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张锦林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对策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一、农业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我市把草食畜牧、茶叶、蔬(野)菜、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作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马铃薯基地。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粒,建有原种扩繁生产基地800亩,一、二级良种扩繁基地40000亩,专用薯生产基地2500亩,建成四格乡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项目建设一个。畜牧基地。全市建成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建成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建成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建成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建成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蔬菜基地。从2008年开始,建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增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茶叶基地。去冬今春以来,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917万亩。果树基地。全市水果栽培面积5.8万亩,主要有柑桔、桃、梨、苹果、樱桃、李、葡萄、杨梅、猕猴桃、枇杷、草莓、杏、柿等,总产量2.16万吨,产值3100万元。干果类果树面积约14万亩,产量达3113吨,产值4980万元。中药材基地。六盘水市栽培中药材14.8万亩。主要药材种植品种有杜仲、生姜、半夏、板兰根、喜树、天麻、金银花、瓜蒌、川续断、黄柏、鱼腥草、厚朴、银杏、塔拉、黄栀子、红豆杉等。
(二)合作组织建设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市在农业部门备案登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29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7.8%;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50个,占51.2%,其它合作经济组织3个,占1%。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1071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85万元,全市入社(会)员人数20896户,带动农户51996户。
(三)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1个,主要涉及食品加工、林特产品加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种养业开发及药业等多个领域。其中1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企业获得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企业。形成资
产总额5.2亿元,固定资产2.68亿元,销售收入2.65亿元,带动农户15.8万户。全市有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21家,500万元以下的30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本质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产业化工作当作农业现代化的一般性工作看待,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等同看待,认为只要用一般的市场法则进行指导和搞好服务即可,不落实也不制定优惠政策。
(二)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我市重点龙头企业普遍起步慢,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境外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还没有,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只有3家。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无公害基地农产品认定的只有27万亩,不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
(三)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本身投入能力有限,经验缺乏,加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健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较松散,多为简单的买卖关系,缺乏订单、缺乏约束,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企业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全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多为口头协 议、一般协议,很少实行订单生产。
(四)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2005年—2010年,市级财政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70万元,年均投入仅34万元。对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如杯水车薪,难以体现财政资金对龙头企业、协会的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与周边市(州、地)相比,我市的财政扶持明显偏少,贵阳市同期投入2.1亿元,即使财力不如我们的毕节地区也是800多万元。
(五)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是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老大难问题。当前,龙头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农业以生俱来的高风险难以达到金融部门和一般商业性担保公司的信贷和担保要求;另一方面,我市的绝大多数重点龙头企业都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规模小,品种单一,固定资产少,根本无法对所需资金进行自我担保。不少市场前景好,带动农户广的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少数还有倒闭的可能。全市39家企业中信用等级无AAA级,部份为A级,大部份无力贷款。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服务意识不强。一是企业用地难。企业建设用地难问题普遍存在。如,钟山区由于市区内城市建设规划原因,境内11家龙头企业当前面临厂房搬迁问题。按照企业建设用地规划,建设规划部门已在区石桥工业区划出建设用地区域供企业建设用地,多数企业已按要求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落实到位,影响企业新厂建设。二是供电不稳定,电费标准高。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单位用电容量不大,但费用标准高,均为工业电价;一些企业生产用电不时发生停电现象,严重影响企业加工生产。例如,水城县天瑞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加工生产期间时有发生停电情况,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时限短的鲜活半成品报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引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目标考核管理力度。建议成立六盘水市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局、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市烟草局、市气象局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马铃薯产业办、蔬菜产业办、茶叶产业办、猕猴桃产业办、畜牧产业办、油茶产业办、核桃产业办、中药材产业办。每个产业办设置为副县级机构,设主任1名,由相关委(局)明确一名副职兼任;设副主任(副县级)1名,负责日常工作,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人马”具体抓实施。
(二)扩大规模,建好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原料基地建设要与培育龙头企业和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机械等基地设施建设。要在巩固现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的自然、生态资源特点,引导资金、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进行配置,逐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重点发展脱毒马铃薯基地、万头优质肉牛和肉羊基地、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名优茶叶基地、精品干鲜果基地、优质烤烟基地。
(三)积极扶持,加大投入。一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原料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设备改造、贷款贴息、市场建设、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重点支持产权明晰,基础管理规范,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组织企业、协会开展培训、考察、宣传、参加各种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等。三是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立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际,切实加大信贷力度,大力支持特色优质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技改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对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其开户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实际经营效益及发展前景,优先授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
(四)发展加工,壮大企业。以发展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扶持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突出发展以马铃薯、大米、玉米、荞麦为主和以菜籽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生姜、辣椒、萝卜为主的蔬菜精深加工,推广净菜上市;突出发展以水果保鲜、储藏、加工和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开发为主的果茶加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大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办企业,争当农业产业化龙头。要鼓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它们与农户关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创办龙头企业。要积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农业资源入股,通过多种形式兴办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改制扩大规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
(五)做好服务,政策优惠。对于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所需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规定,优先规划,优先安排,简化用地审批手续。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凡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麻类、糖类、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项目以及林木和培育和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即直接从事种植、饲养的专业用地,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地和生活办公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订立的以上几个方面合同、农牧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它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龙头企业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采取节水措施的,按低限减半征收水资源费。龙头企业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生产用电政策。
(六)依靠科技,创建园区。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应用普及的力度,每个重点农业特色产业都要有技术依托单位。构建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形成应用一批、储备一批、研制开发一批的创新发展机制。农业科技体制方面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带职、带薪、带项目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领办龙头企业,承包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也可以以资金、技术、管理等形式入股,与企业或农户同担风险,共享成果。围绕我市的特色农业生产,在六枝特区的郎岱、陇脚、木岗,盘县的板桥、保田,水城县的蟠龙、米箩,钟山区的大河等乡镇重点实施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形成一批集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品比试验和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七)加强宣传,改善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我市各龙头企业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产品的信誉度,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注重整合我市马铃薯、茶叶、生姜、苦荞,中草药,蔬菜,银杏,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增加对品牌产品的宣传投入,塑造品牌形象,打响知名品牌。要善于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认
知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编辑:李艾秋
第三篇: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入开展平安六盘水创建活动。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四篇:资兴“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研究
资兴“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研究
一、资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资兴旅游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显示出了蓬勃生机,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旅游景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建成了一批旅游码头、旅游停车场,改造了通往各景区(点)的旅游公路;二是开通了景区内的无线电话、移动通讯;三是旅游饭店已有8家,农家休闲游50余家,旅行社及门市部3家;四是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先后已开发了东江漂流、龙景峡谷、兜率岩溶洞、水上跳伞、水上摩托、东江大坝、雾漫小东江、农家休闲游、白廊“五岛一村”、汤市温泉、回龙山、青岛啤酒工业游等旅游景点、旅游项目;游客接待人次显著上升,旅游综合效益逐年增长,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16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32℅、14.32℅。旅游业已成为我市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2002年东江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4年资兴市被评为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年12月东江湖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资兴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一是产品与品牌问题。从旅游产品看,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重量级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滞后,加上开发周期较长,目前还没有打造出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休闲旅游产品。从旅游品牌看,也还没有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特色明显的响亮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强。
二是功能与结构问题。从旅游功能上看,目前还没有建成功能齐全的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咨询服务网络、自驾车服务体系、旅游停车场等系统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产业消费结构看,“游”要素强,“吃、住、行、购、娱”要素弱。尤其是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要素发育不充分,游客逗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旅游产业链不长,综合效益有待提高,“游在资兴、消费在郴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知名度和影响力问题。虽然通过举办徒步东江湖、首届“东江湾”杯美食节暨烹饪大赛等目的地营销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推广宣传,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总体来说,我市在旅游营销投入等方面与旅游发展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大手笔,资兴旅游知名度还较低,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
四是体制与机制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市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形势喜人,但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合力兴旅的机制不够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尤其是对已引进的投资者投融资跟踪监督机制不完善,且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条块分割,景区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没有得到解决,旅游发展合力不强。
五是营销与投入问题。继建市二十周年庆典后,资兴已六年未举办大的主题营销活动,且旅游营销投入不足,没有象浙江千岛湖那样足额的旅游宣传投入,资兴旅游在湖南省的影响已逐渐下降,并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基于这些问题,总结旅游发展历年来经验,实施“大旅游、高起点、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决策,以东江湖为核
心,全面开发周边景区、景点,促进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是“十二五”旅游发展的主要课题。
三、资兴旅游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协作”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突出东江湖和东江湾核心景区建设,协调推进回龙山、汤市温泉、天鹅山、八面山、程江口等景区发展,以养生度假、祈寿寻根为主题,以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为重点,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为突破口,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保障,充分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文化型旅游产品,全力打造“长寿之旅、古南岳寻根之旅”等旅游品牌,全面构建 “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开放带动型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树立“寿佛故里、养生资兴”、“东江湖——中国养生第一湖”旅游目的地形象,把资兴建设成为“湖南旅游重点城市,珠三角和长株潭首选休闲度假区,养生旅游重要目的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游客年接待量达400万人次(其中景区1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50亿元,占全市GDP的30%以上,使旅游业成为全市主导产业之一;东江湖由国家AAAA级旅游区晋升为国家
AAAAA级旅游区,资兴市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东江经济开发区、兴宁镇、白廊乡、坪石乡成为集餐饮、住宿、购物等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镇;汤市温泉、程江口等旅游景区成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八面山(含龙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基地。
(二)具体目标
到2015年,创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1个(东江湖)、AAAA级旅游景区2个(东江湾、天鹅山)、AAA级旅游景区2个(回龙山、汤市温泉)。新增国内旅行社5家,发展国际旅行社1家,导游持证率100%以上。旅游饭店由现在的8家发展到1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10家以上,全市旅游饭店床位数达15000张。创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1个。全市旅游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逐步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资兴旅游发展思路和总体布局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东江湖和东江湾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把参与性旅游活动与观赏性旅游活动、把娱乐性旅游活动与休闲度假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资兴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全市的旅游发展联系在一
起。通过对东江湖景区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强东江湖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大地增强东江湖景区的吸引力,增加游客在东江湖景区的滞留时间和旅游消费,形成相互渗透的生态、娱乐、餐饮、体育、度假等旅游圈层,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大规模、综合型、高品质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总体布局
根据资兴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旅游现状,总体布局为“两个旅游支撑中心,四大优先开发组团,一个后续发展组团、三大旅游品牌”。即1+1旅游支撑中心:资兴城区(包括资兴经济开发区、鲤鱼江、东江湾区域)、黄草镇;四大优先开发旅游景区:东江湖休闲度假组团、回龙山佛教文化组团、汤市温泉养生休闲组团、程江口观光休闲组团;一个后续发展旅游景区:天鹅山及八面山生态旅游组团;三大旅游品牌:一水---东江湖、一山---回龙山、一寺---寿佛寺。
1、资兴主要旅游景区(点)项目布局 A、东江湖景区
实施东江湖二期精品旅游项目开发,充分利用东江湖优
良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等优势,尽快实施项目结构调整,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围绕“生态东江湖、休闲东江湖、动感东江湖、文化东江湖”主题,深挖东江湖山水、生态、文化、历史资源,形成相互渗透的生态、娱乐、餐饮、体育、度假旅游圈层;新建旅游景观地产项目、高科技游乐园、植物花卉园等,对龙景生态公园进行后期开发,对爱琴岛诸岛提质改造,适度发展中高端农业庄园、乡村酒店,加强景区内道路建设,盘活松林岛;完善东江大坝旅游码头集散功能,规范旅游商品销售小摊点,装修建筑物外观,充实历史博物馆文化内涵并纳入东江湖旅游整体;对兜率岛旅游项目进行深度开发,提升项目档次;开行旅游客船,投入各类中高档旅游船只,开发水上运动体验型项目,丰富东江湖水上运动,将东江湖建成湖南最大的水上运动度假休闲旅游带;通过精品特色项目的丰富和调整,使之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的大规模、综合型、高品质的度假胜地,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B、小东江景区
完善东江湖门楼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含购物街、游客中
心),维护休闲木栈道,设置部分休憩观景台;新建部分草屋、木屋、亭和观光游步道,恢复小东江铁路,开发峡谷探险、户外拓展项目。C、汤市景区
以温泉养生为主题,建设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酒店,开发温泉度假疗养区:包括娱乐中心、温泉浴室、庭院绿化、亭、桥、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天然沙滩浴场、原始森林观光游览区、炎帝养生文化体验街:包括设置养生饭店、药膳房、养生书店、长寿文化展览馆、健身俱乐部等;规范汤市整体布局,改善汤市镇貌。D、坪石—兴宁旅游区
坪石作为资兴旅游休闲、度假、垂钓的最佳去处之一,兴宁作为资兴老县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渊源;对两地进行深层次旅游开发,并主要在历史文化挖掘、鱼文化、休闲垂钓、乡村旅游等方面做文章,建设项目为①坪石:建立湖边人工沙滩浴场、垂钓区、钓鱼山庄、商店、快餐厅、烧烤场、停车场、沿湖游道。建设石盈钓鱼度假村、沿湖旅游度假地产开发。②兴宁:建设世界淡水鱼类水族馆,开发仙桥农业观光休闲园,建设展示资兴发展的历史墙及资兴古县城变迁展厅,建设规模型东江湖鱼美食城,兴建湘南小吃和旅游产品一条街,挖掘古民居群落。
E、黄草景区
将黄草景区作为一个既融入大东江湖景区又相对独立的景区来打造。通过继续对东江漂流等项目进行提质改造,发挥世外桃园、沃水峡谷、景烈白兰群、雷公仙等景区点的补充作用,使之成为东江湖景区高端旅游目的地。将现有漂流起漂点下移,完善漂流基础接待设施,提升漂流品质和服务,围绕漂流,延长产业链条,开发、销售漂流相关纪念品,强化东江漂流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将现有规模小、分散自发型建设成旅游氛围浓厚、旅游特色突出、旅游规范标准的乡村旅游典范;并将黄草镇创建成全国最具特色名村名镇,将花园岛开发成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区;同时建设高标准旅游码头和旅游产品一条街,改造横岭公路,开发旅游地产。
F、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对公园内的自然环境和原始森林、峡谷进行全面的、封闭式保护,并适度发展森林观光旅游、开发特种探险、科考旅游。提高森林观光旅游的可进入性,建设种子园、天鹅顶小木屋区、登顶观光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特色旅游、特色商品,并与东江湖串线。G、程江口景区
依托程江口良好的山水、丹霞地貌,重点开发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项目;利用程江岩葬、烟火台、穴洞人家等人
文资源,开展探密、探险活动。结合程江沿线的历史文化古迹开发百里丹霞旅游项目,依托白石岩寺发展乡间休闲旅游;并重点建设旅游停车场、沙滩浴场、旅游厕所、旅游码头、游船、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H、回龙山景区
充分利用回龙山的自然景观特色,围绕“宗教朝拜、烧香请愿”主题,配套完善景区设施;建设景区观景台、峡谷游道、休闲木屋、景区门楼、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景区上山游道等项目,开发瑶族民俗体验园,向游客展示瑶族服饰、生活习惯、语言以及原始古朴的民间生活方式,举办瑶族节庆、篝火晚会,体验瑶族婚恋习俗,品尝瑶家饭菜,开发特色产品。I、大王寨景区
充分挖掘丹霞地貌和宗教文化内涵,整合龙仙寺文化宗教资源,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改建大王寨上山旅游道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美化、亮化力度,打造以丹霞景观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区。J、东江湾旅游区
以东江湾水域为中心,整合寿佛寺、湘南植物园、五岭
农耕文明博物馆、风情酒吧步行街、千福塔、木市老街、凉树湾大桥等资源,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突出水上特色餐饮、水上运动、康体健身、休闲娱乐等城市旅游功能。引进水上运动项目、水上特色餐饮船、各类休闲游乐船只等,举办水上灯会,开发“东江河泛舟”、“水幕电影”、和“东江湾夜游”等项目,规划建设沙滩浴场、半岛公园,提升休闲长廊和沿河两岸休闲娱乐档次,打造东江湾旅游亮点。K、八面山旅游区
开发成集健身娱乐、休闲度假、风情体验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为建设景区观景台、游道、休闲木屋、景区门楼、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景区道路、景区内水电站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农家休闲旅游;投资总额1亿元。
2、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布局
(1)建立旅游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扩大绿色蔬菜、水果、瓜果、家禽家畜、淡水鱼虾、鲜花盆景和农村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基地,把乡村特色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环境营造,改变传统农业观念。
(2)建立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建立以黄草---白廊为代表的集生产、观光休闲、农家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主要供游客观光游览、种花、摘果、垂钓、捕捞、餐饮、提供节假日休闲场所,为传统农业注入旅游休闲功能。同时开发农家饮食项目,把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农家菜进行排序整理,让每户农家的饮食有各自的特色和风味。
(3)培养提升“亦农亦旅”的新型农民和旅游职工队伍素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而休闲旅游业从业主力军主要为各景区(点)及农家乐周边农民。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从事旅游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3、工业旅游观摩点建设布局
工业旅游是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种集观光游览、科技普及和宣传促销三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十二五期间我市主要尝试发展以青啤、东江鱼、金浩茶油等企业为主的工业观摩旅游。主要思路: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由政府倡导、牵头协调,旅游、商务、科技、林业等主管部门配合,旅行社与厂矿企业、科教单位合作,媒体宣传,共同设计和推出工业科教旅游产品。②工业观光线路要精心策划设计,辟建企业历史和产品展示室和音响放映厅,印制精美实用的宣传品,配备训练有素的导游讲解员;③如产品适合游客购买,可设置兼有休息饮茶、饮酒、品鱼等功能的销
售厅,如有可能,可开辟一车间、一段生产流程或某一道工序让游客操作。④开发以金浩茶油为主的榨油手工作坊。
4、旅游商业建设布局
旅游商业在我市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但旅游商业在旅游经济收入中一般占有15%以上的份额,因此十二五期间应繁荣旅游商业,在市内及旅游区附近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和购物街。一是以资兴东江湾旅游区为基础,对周边环境加以优化,使之成为资兴的旅游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市场以批发业务为主,兼营零售业务,发挥交易市场规模化优势,方便商品集散和商贸活动,也可作为定期举办旅游商品交易会的会址。二是在新的旅游城镇和重点景区设立新的旅游商品街,出售富有资兴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及特色地方小吃等。三是在各景区(点)及附近区域内设置旅游商品销售点。四是举办旅游购物节,向旅游者集中出售本地特色旅游商品。
5、旅游产品建设布局
(1)对名优商品进行重新包装。如狗脑贡茶、仙龙茶、东江湖生态鱼、青腰玉兰片、蕨菜、薇菜、苦菜、小笋、雷公芯、葛粉、山茶叶、野果等系列产品。
(2)内外结合,对土特产品进行深加工。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建立产品厂,对现有的名优特产品进行深
加工,如滁口柑橘、官溪蜜橘、八面山玉兰片、碑记大辣椒、波水小干鱼等。
(3)在主要旅游景点设置旅游商品销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提供诸如送货、代购、代邮、代托运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
五、加快资兴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统一的、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机制。建立全市无障碍旅游机制,加强市内各景区间全面合作,实现市场共建、客源互动、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目标。建立决策协调机制,加强景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推进机制联动和要素互补。
(二)健全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修订和完善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充分征求旅游、文化部门意见,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尤其是东江湾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旅游文化发展规划要求,并
征求旅游部门意见。重点景区及涉旅乡镇和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建设用地的规划,预留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大力保护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禁止在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保护区域内新建、扩建工业等非旅游项目和设施,禁止在旅游景区建设对环境有破坏、生态有损害的项目。
(三)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创造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交通建设投入,提升技术等级,优先考虑通达重点旅游区的道路建设,加快形成旅游的大交通网络。重点加快建设和改造市中心城区道路、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省际市际旅游交通干线,完善道路、码头、停车场、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供电、通讯、消防、游客中心、安全防护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健全旅游客运线路,开通市内各大旅游区之间的旅游专线车和城区旅游公交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2、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深入实施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战略,以项目建设扩景区、提质量,促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打造“长寿之旅、古南岳寻根之旅”等旅游品牌,集中力量对东江湖、东江湾两大景区进行重点开发、提质,协调推进回龙山、汤市温泉、八面山、天鹅山、程江口等景区开发,努力把东江湖建设成“中国养生第一湖”和国家级自驾车旅游基地,切实打造南部养
生度假游、中部北部祈寿寻根游、东部红色旅游及温泉疗养游,形成资兴“一地三日游”旅游规模。加大我市与丹霞山、南岳、炎帝陵、井冈山等精品旅游区的线路对接力度,形成“东江湖—苏仙岭·万华岩—莽山、东江湖--汝城温泉--丹霞山、东江湖--苏仙岭·万华岩--南岳、东江湖--炎帝陵--井冈山”四条对外合作旅游专线。
3、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推进旅游文化法制化、诚信化、标准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加强诚信旅游文化建设,建立旅游文化企业和旅游窗口从业人员诚信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开展诚信服务窗口、诚信标兵、诚信企业标识活动。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金旅工程”,加强数字资兴、资兴旅游文化网站和手机旅游文化网站建设,建设海内外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系统,推进与珠三角、长株潭等主要客源地城市的旅游网站互联,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完善网上旅游投诉功能,加快旅游信息电子化建设。加快旅游文化行业协会建设,发展和规范旅游文化中介组织。健全旅游文化监管体系,完善旅游文化质量监管机构,健全游客投诉受理机制,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报和应急救援机制。积极推进旅游文化创建工作,重点推进景区创A、宾馆创星、乡镇创优和创建全国文明景区工作。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重点加强旅游文化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导游“三支队伍建设”,通过“以人为媒”树立资兴旅游文化的良好形象。
(五)加大整体宣传促销力度,全面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不断强化对资兴旅游文化整体形象的宣传营销。整合旅游文化营销资源,形成政府整体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宣传相结合的宣传促销机制,建立市级旅游文化营销机构,积极推行“统一经营、统一营销、统一品牌、统一线路、统一价格”的宣传营销模式。鼓励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销活动。各级各部门开展对外交流等活动时,要注重把资兴旅游文化作为“名片”推出去。大力开展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做精做优几个节庆活动品牌。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珠三角主要城市设立旅游文化经营点。加大在重点客源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发展本地人市场,培育固定的客源市场。聘选资兴旅游文化形象大使。加大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广东卫视等主流媒体黄金时段的宣传投入,充分运用影视、歌曲、广告、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促销。在全市宾馆、酒店、车站、码头、商场等窗口设立旅游交通线路和景区介绍、电子图文版面,并向市外逐步延伸,在全市交通干道和景区道路设置景区标识和信息指示标牌,提高宣传促销的影响力、覆盖面和科技含量。
(六)出台切实可行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旅游产业政策性资金投入,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或“财政担保”贷款等方式,由市级产业引导资金予以倾斜支持,并加大对旅游营销、创建的支持力度。金融企业要对旅游中小企业优先提供金融信贷。
2、加大发展资金投入。建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把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休闲娱乐企业等旅游文化企业每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全额纳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按市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增。市财政逐年加大对旅游文化宣传、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机构要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可以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市财政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财税收入的企业要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对建设速度快、档次高的景点要实施以奖代投政策。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将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有关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强考核与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设立资兴市旅游经济发展奖,签订旅游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对旅游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把完成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落实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资
兴市旅游局课题组)
第五篇:提升发展旅游业的研究
提升发展**旅游业的研究
提升发展**旅游业,首先必须将**定位在原赋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亟需挖掘和整合各种可以有效利用的旅游资源,同时,**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交通区位有优势,大众消费能力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高端形态——以消费、休闲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必将大有可为。
一、**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旅游业正在迅速启动,并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1、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来抓,从理顺体制入手,先后将原市外办承担的综合管理全市旅游工作的职能划入市发改委,在市发改委增挂“市旅游局”牌子,设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市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明确人员和职责,同时,研究制定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并在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切出部分旅游业发展扶持资金,为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2、景点建设初具名片效应。以红色旅游、古镇文化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黄桥旅游,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旅游、洋思中学教育旅游等已成为**旅游的对外名片。全市现有各类历史及文化古迹达20多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凤灵集团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黄桥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发展黄桥旅游已写入江苏省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黄桥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4A级景区。
3、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全市初步形成普丰生态园、森萱农庄、黄桥小南湖生态园、桑木农业生态园等14个日接待能力达千人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其中,正常经营的农家乐近10个,且正呈现着投入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完善的良性发展态势。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普丰农业生态园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至2012年底,可望新增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
4、产业配套不断加强。全市拥有涉外星级酒店5家,其中,银光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凯悦、君悦、桥缘宾馆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20家,其中三星级旅行社1家。美食餐饮进一步发展,黄桥烧饼节、曲霞汤包节、江鲜美食节等在周边地区具备了一定的影响。旅游商品开发自发形成,黄桥烧饼、张桥麻将、凤灵乐器、**银杏晶等系列银杏制品已成为旅游购物热门商品。
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培育阶段,产业规模和总量有限,相关的组织、管理、服务尚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整体规划引领。由于缺少全局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多数的乡镇和景点也没有旅游业发展规划,导致全市旅游整体形象不明,一些旅游项目布局不合理,项目间缺乏统筹协调,缺少有机联系,造成有限的旅游资源难以整合,实现不了全市一盘棋的统筹。
2、缺乏核心项目带动。项目招引的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完善的旅游项目库,对可开发资源缺乏统一的包装,未能建立有效的项目招引机制。现有的旅游项目普遍小而散,建设水平总体落后,尚无4A级以上景区,可游览性、娱乐性层次低,开发深度不够,吸引力不大,带动作用不强。
3、缺乏产业配套支持。缺少交通、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的配套支持,游客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尚未建成,直达几大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专线尚未开通。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加强,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开发尚处于自发状态,不能充分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
4、缺乏保障体系支持。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市旅游局作为挂牌机构,没有足够的管理权限和健全的管理网络,难以实现对行业的有效管理。整个旅游行业还没有组建协会组织,行业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较差。旅游业扶持资金投入不稳定,尚没有制度性的资金投入,激励政策的力度和广度都落后于周边先进县市。
三、提升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目标导向
中期目标:到2015年,把**打造成苏中地区和苏锡常地区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日游、两日游的成熟线路,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旅游从业人员1万人,年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建设省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3星级以上旅行社5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8家。
远景目标:到2020年,发展3星级以上旅行社10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15家,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40亿元左右,**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省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黄桥古镇、沿江风光带发展成5A级景区。
2、合理规划布局
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旅游发展“示范点”和“四大板块”的总体布局。
“乡村旅游示范点”——近期,围绕“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形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初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特色定位、市场开发,开展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农家乐”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四大板块”——一是黄桥旅游板块,充分利用黄桥古镇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客流、带动大项目落户,扩大整个**旅游的影响。进一步深度挖掘古镇的旅游资源,着力挖掘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将黄桥打造成与周庄、同里齐名的全国性旅游目的地。二是江苏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旅游板块,充分利用宣堡古银杏群落独特的自然优势,以银杏养生为主轴,融合旅游、宜居、文化等多重元素,以生态景观为轴线,以水系为载体,将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打造成以银杏养生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同时,将养生的理念从室外延伸到室内,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改善当地居民人居环境为目标,开工建设新城镇,打造一条生态景观轴线,涵盖宣堡镇区、自然村落和银杏森林公园。三是城区旅游板块,包括以庆云寺为龙头的西郊佛教文化风景园区、仙鹤湾风光带南伸北延工程、“三馆”建设、杨根思国防教育园建设、文化主题街和新能源美食休闲商业街建设等,通过打造城市旅游功能片区,将旅游元素全方位的融入城市发展,进一步强化城市休闲游憩功能,提供优良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复兴,促进空间增值与城市经营。四是沿江旅游板块,抓住江苏省建设长江风光带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10.5公里长江天然湿地岸线、万亩江心洲、3000多亩夹江水域等沿江资源,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做好规划,注重环保,推进整体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打造长江湿地公园,开发集湿地风光、水上游乐、江鲜美食于一体的旅游项目。
3、提升项目配套支撑能力
完善旅游项目的硬件配套,优先安排连接景区的公共交通、饮水、电力、邮政、电信、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项目的软件配套,将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与地方传统文化充分挖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内涵。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咨询中心、导游管理中心、商品展销中心和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项目储备库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资源调查摸底工作,形成比较完备的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库和可包装推介的旅游项目库。
4、完善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强化旅游局职能,充分抓住省直管县(市)试点改革,省旅游局已将相关审批评定、行业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行政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旅游局在项目论证审核、安全生产综合执法、质量监督管理等行业管理方面的职权。将旅游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的目标考核,各乡镇(街道)安排专人负责旅游管理,逐步试点成立乡镇(街道)旅游办,形成健全的旅游管理网络。推动旅游行业协会的建立,推进行业内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政策保障。在国家和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本地旅游激励政策。一是对旅游规划制定、景区(点)品牌升级、旅游饭店服务水平提高、旅行社做优做强、旅游特色商品开发销售、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旅游客源市场开拓等明确奖励办法。二是明确税费优惠政策,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在严格执行上级政府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研究,进一步降低市本级税费。三是对于规划内的重点旅游项目,具有积极带动作用、重大影响力的旅游项目要优先供给用地。
——资金保障。一是要安排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兑付政策性奖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旅游宣传等,专项资金应根据财力增长逐年增长。二是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集成支持机制。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环境保护资金等专项资金在安排使用时,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业项目应给予支持。各产业资金扶持的项目如具有旅游要素时,在符合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畴内的,也应给予支持,使各项资金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加强招商引资,鼓励支持非政府性资金投资开发建设景区(点)等旅游项目,探索建立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设立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