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要点及临床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要点及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一、病史有外伤史、服用激素史、嗜酒史、风湿病史、减压作业等病史。
二、症状体征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腹股沟中点压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
三、辅助检查X线片提示股骨头缺血坏死。
四、对高度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片无坏死改变的,应该行CT或MRI检查。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疼痛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而是在拍摄x线片时发现的。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逐渐或突然出现髋部或膝部疼痛、钝痛或酸胀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或臀后侧或外侧,或膝内侧放射,该区有麻木感。疼痛性质在早期多不严重,但逐渐加重,也可受到外伤后突然加重。经过保守治疗后可以暂时缓解,但经过一段时间会再度发作。原发疾病距离疼痛出现的时间相差很大。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早期患者髋关节活动正常或轻微丧失,表现为向某一方向活动障碍,特别是内旋。应在平卧位伸髋及屈膝屈髋90'位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及内旋检查,双侧对比,才能发现。随病情发展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晚期由于关节囊肥厚挛缩,髋关节向各方向活动严重受限,髋关节融合,出现髋关节僵直。
3.跛行早期患者由于股骨头内压增高,可有间歇性跛行,休息后好转,晚期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及髋关节半脱位可有持续性跛行。骨性关节炎病人由于疼痛及晨僵,常有跛行,晚期由于屈曲、外旋、内收畸形,跛行加重。
二、体征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其他体征还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还可有Nelaton线上移,Bryant三角底边小于5cm,Shenton线不连续。
股股头坏死的X线检查
X线片可对关节面形态、关节间隙及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它反映了骨小梁结构功能性改变,是所有骨关节疾病诊断的初步检查,如阴性并不能认为是正常的依据,因为X线片是对骨内矿物质含量即钙质含量的反映,而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阶段(1期)只有骨组织的死亡而无骨吸收即修复,此时无骨的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因而无法在平片上显示。只有活骨组织对坏死组织进行修复,引起骨坏死区及周围的矿物质含量有较大变化时,在x线片上才能显示。由于x线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因此它在任何一种分类系统中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一)正常髋关节的X线表现股骨头的皮质骨较 薄,在X线片上是为高信号发白的阴影,其表面
光滑完整,呈圆形曲线。股骨头内侧上方有一凹
陷,是为股骨头凹。股骨头皮质骨的内缘与松质
骨相连,不及外缘光滑、完整。股骨头的骨小梁
较粗,其排列和走行方向与承受压力或张力的方
向一致,分别称为压力和张力曲线,其互相交错
排列,在高质量的x线片上可见其呈网络状的骨
纹理。成人骨骺与干骺端连合,连合处可不留痕
迹,也可显示横形致密线,称为已连接的骨骺线
或骨骺线残迹。髋臼皮质骨亦呈高密度的影缘,中间薄两边厚,表面光滑,与股骨头皮质骨等距
离,其间为股骨头关节软骨与髋臼关节软骨形成的间隙,正常情况下股骨头内上方与髋臼缘重叠,密度较周围松质骨高(图1)。
图1正常髋关节X线表现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表现关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分期,自198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文献中报道的方法较多,如佐佐木(1986)四期分法、山本(1984)五期分法、松野(1984)五期分法、Bonnarens(1985)五期分法、Ficat(1985)六期分法、Marcas六期分法、国内学者四期分法等,各自均不完全一致,但在晚期基本统一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尚无国际上统一的标准方法,现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各个分期加以阐述。同时,结合作者的诊治经验,在Ficat分期基础上加以详尽的叙述。
1.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和骨质改变的轻重不同,其x线的表现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以国内学者金黄南、张雪哲等论述居多。
(1)早期:可见骨质弥漫性稀疏,股骨头无变形,关节间隙不窄,但骨密度不均匀,有局限性骨密度增高、硬化,且范围不等。同时在骨密度增高区的边缘有斑片状密度减低区,或股骨头持重区的软骨下骨折,表现为新月形或带形透光区,典型者呈剥苹果皮样改变,此种改变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此外股骨头坏死可凹陷呈碎片状,此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2)中期;股骨头轻度变形,关节面塌陷,正常的弧形曲线消失,出现台阶征。骨密度仍不均匀,出现囊样破坏区,周围可有新骨增生,此期关节间隙可正常或变窄。
(3)晚期:股骨头明显变形、塌陷、压缩、变平,密度不均,常见骨质硬化及囊状相间。股骨颈粗短,髋臼受累,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如髋日缘及股骨头边缘有明显骨赘形成,且常伴有脱位。
2.Zinic和Marcus等结合临床和X线表现将股骨头缺血坏死分为4~6期,其中有移行阶段。
Marcus的临床X线分期为6期。
Ⅰ期:X线片有轻度密度增高成点状密度增高区或减低区,甚至可以阴性。
Ⅱ期:X线密度明显增高(全部或部分),头无塌陷,有分界明显的骨硬化区。Ⅲ期: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扇形骨折多见,而新月征较少见到。Ⅳ期:股骨头扁平或死骨区塌陷。
Ⅴ期;死骨破裂,关节间隙狭窄,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Ⅵ期:股骨头肥大变形,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部分有半脱位。
3.Arlet,Ficat和Hangerfard5期分法;
0期(称为前临床期)(preclinealstage)。此期无临床症状,X线平片亦无异常所见,称为静默髋(silenthip)。
I期(称为前放射线期)此期为最早临床表现,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检查示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标准x线片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a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标准X线片示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但头的外轮廓未中断,关节间隙正常。Ⅱb期(移行期)此期临床症状明显,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为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标准X线片示头外轮廓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正常。
Ⅳ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少,x线显示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变窄,Shenton线不连续,髋关节半脱位。
4.Ficat和Arlet(1980)根据缺血坏死时,骨与关节软骨病变在X线上的征象与功能检查结合起来,提出如下这种分型对某些有症状无x线征象者结合功能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目的。
因骨软骨型的特点是早期即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即一开始病变就侵犯关节软骨,而关节软骨在x线显影不明显,需有特殊x线机,在这里不加以赘述。现将骨型分期加以介绍。
Ⅰ期:髋痛僵硬,活动受限,而x线没有特殊征象,或有骨小梁轻度不匀,或斑点状稀疏区,骺线或关节间隙均无变化,也可把此期称为0~1期,此期适于作血流动力学;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或髓芯活检等综合检查。
Ⅱ期:整个股骨头外形及关节间隙正常,根据骨质变化又分为三型:A型(疏松型):负重区有弥漫性骨质疏松;
B型(硬化型):在股骨头圆韧带区有囊性变,周围清晰,而头呈均一致性硬化改变,有时呈多少不定的斑点状硬化,此型可能为骨坏死的修复期,预后较A、c型好.
C型(混合型):有透光和硬化区混合存在,硬化区常位于头颈交界区。Ⅲ期:股骨头连续性断裂,在侧位片或断层片上,可能见到头顶端有塌陷或变扁,与髋曰接触缘处明显。死骨局限于相应受压部位,死骨可有断裂和嵌压。出现新月征,死骨呈圆锥状下陷。
Ⅳ期: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关节间隙变窄,并呈典型的骨关节炎改变,臼顶变形以与扁头相对应,圆形关节变为椭圆形状。关节功能障碍,只保留伸展功能,而外展和旋转功能完全丧失。
5.作者总结在近几年新收集的大量临床资料,在Ficat分型基础上,结合功能检查,分出四期六型:
Ⅰ期其特征是无放射学异常征象。只有一过性的关节僵硬和疼痛,通常伴有关节活动的一定限制。休息后症状缓解,在X线片上无阳性结果所见,偶尔可见到均匀一致或斑点状骨质疏松区。由于缺乏血液动力学、同位素和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检查,使诊断往往不能成立(图2).Ⅱ期此期特征是x线片上出现骨重建迹象,但股骨头外形或关节间隙无任何变化。持重,站立较久出现髋关节疼痛。此期又分为A、B两型:
ⅡA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骨质稀疏呈弥漫性,有明显的重叠影像,可累及髋臼。整个股骨头中心呈均匀一致的骨质硬化带,分界比较明显,其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孤立的囊性改变(图3)。
ⅡB其特征是有骨质密度增高与密度减低区混合存在,一般多见扇形或软骨下骨折,偶可见到新月征(系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或塌陷的征象)。新月征的出现是骨小梁坏死的前驱征象(图4)。
Ⅲ期:此期的特征是软骨下骨小梁的连续性出现断裂,有明显的囊状改变,周围常有硬化缘,因软骨下骨折而使股骨头变扁,主要在负重区。因覆盖的软骨仍保持正常,故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微狭窄。髋关节疼痛轻微,但较持续,休息时缓解不明显(图5)。
Ⅳ期:其特征是软骨下骨坏死的进行性扩大,表现为关节间隙的狭窄和典型的骨性关节炎改变。此型也分为二期:
ⅣA:股骨头进一步变扁并受压缩,头的内外侧面均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在头软骨下骨下方和髋臼负重部位可见小骨赘和囊性改变,也就是髋关节骨性关 节炎征象(图5—6)。
ⅣB:股骨头部与髋臼进一步压缩和破坏,并有关节退行性变化,使坏死与关节炎不再能截然分辨。为适应股骨头的扁平畸形,髋臼顶也随之发生变形,由球状体关节变为圆柱体关节,部分病例股骨头碎裂,也可见股骨头骨折。虽然保留了较大屈曲范围,但是却导致外展和旋转功能的全部丧失,即半脱位征象(图
7)。
图2股骨头上端
有散在斑点状骨质疏松 图3股骨头内上有点状 片状密度减退的囊性变
图4股骨头上部骨密度不均,囊性变明显
图6股骨头塌陷明显,关节间隙变窄,有关节炎征象图5股骨头变扁畸形,骨密度不均,关节间隙变窄
图7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消失,有半脱位
第二篇: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与诊断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共计流感的潜伏期及发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
为7天。
(一)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科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纵膈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
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支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i time PCR(或RT-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
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的年龄、基
础疾病、合并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一周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禽流感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第三篇:股骨头坏死康复知识
1.重视精神调养,避免不良刺激,其基本内容有二:
(1)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幸福的家庭氛围,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家庭成员和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本病,防止因外源性的精神刺激又间接地形成了内源性因素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刺激。精神负担可间接地影响机体有序的生理机能,也可因异常的情志变化,加重病情,影响身心健康。
(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过激过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调节范围时,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亦即《灵枢•本脏》所说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要求患者能通过养生保健手段,达到自我心理调节,以提高人的精神正气,对机体营造一个能产生抗病治病能力的条件。
2.房事有节:对于成年人,已婚的病患者,要节制性欲和性生活,传统医学认为,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对治疗本病极为不利。因此在未治愈前,必须加以节制。如果消耗过度或不加以节制,必致肾虚,肾虚不能充养其骨。以致使骨质松软脆弱,抗病能力下降。
3.传统之法保健养身
我国的气功养生与治病之术,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不是迷信,只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给它冠以神秘的面纱,肆意歪曲它。现代科学技术对气功的研究资料已不断证明,气功养生术是一门学问,其内容十分丰富,如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卦掌等,都各具特色。有的以动为主,旨在运动健身,使人体各部位的关节筋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各系统机能活跃。有的以静为主,主动地炼意、气、形,强调自我的身心锻炼,从而更好发挥其保健抗病的功效。据说美国有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将在少年儿童时期的男女和进入老年时期的男女,组织长期打太极拳作为健身的体育锻炼,经数年后,其测得结果表明:儿童不缺钙,身体素质高,不易患骨骼上的疾病。老年人不易患股骨头坏死症,摔跤后骨的应力增强,不易骨折等。他们的结论是:以打太极拳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养生治病目的,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同样有效。
所以,在股骨头各期治疗中的下地活动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坚持做以动为主或以静为主的气功保健性辅助治疗,以增加肌肉骨骼的应变调节能力。
第四篇:股骨头坏死分析优化总结
2017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
护理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一、基本情况总结
2017年,我科纳入该方案住院患者17例,平均住院天数12.7天,纳入该方案的患者涉及辨证分型:血瘀气滞证1例,肝肾不足16例,痰瘀蕴结证0例。
该方案应用的施护措施有: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有:耳穴压豆、中药贴敷 中药涂擦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1、纳入该方案的17例患者,采用的主要辩证施护率为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如下:耳穴压豆17例,中药贴敷2例
中药涂擦1例
(二)应用情况分析
应用情况较好的为耳穴压豆,耳穴压豆依从率为100%,耳穴压豆满意率为100%。
依从性好的护理技术分析原因: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三)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4个层次:①实用性强:14例(82%)②实用性较强:3(18%)人③实用性一般:0人④不实用:0人
(三)施护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不到位
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大部分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膳食大部分是由家庭提供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项目少,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生下医嘱少,护理技术操作需要患者自身配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患者感到不方便,未实行。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持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方案优化
我科通过2017年实施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以来,加强了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了中医特色辩证施护,发挥了中医护理在疾病和养生的作用。将辩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之中。但在应用过程中结合实际仍存在差异,我们针对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优化:主要优化内容: 1.红外线治疗及微波治疗不属于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优化时给予删除。2.中药熏洗,中药塌渍,未应用,优化时给与删除。3.本着与中医技术使用手册一致的原则,将中药贴敷改为穴位贴敷。4.中药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导入人体,作用于病灶,达到活血化瘀,抗炎镇痛的作用,在治疗骨蚀病过程中疗效可,得到病人认可,优化时给与添加。5.艾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活血化瘀,抗炎镇痛,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坏死组织修复,以及治疗一些中气不足导致的腹痛腹泻便秘的症状,在骨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疗效可,得到病人认可,优化时给与添加。6.将该方案应用的护理措施:生活起居、饮食指导、情志护理中增加具体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内容,便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7.将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中的FPS-R(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改为NRS(数字疼痛评分法)因其简单实用,易于记录,评分标准根据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关于住院患者疼痛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8.将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护理效果评价表中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添加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
第五篇:股骨头坏死的导致原因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中约半数以上都是由于滥用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所致。
某些疾病,如过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紫癜症、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确实需要用激素药治疗。可是现在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连感冒、发烧、腰腿痛也用激素药。至于穴位封闭、关节腔注射等更是长期使用。有一位女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给予注射地塞米松2个半月,结果非但旧疾未除,反而又添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一位男病人,开始为双髋关节痛,医生给予大量地塞米松,服药1年余,走路更为困难,经拍摄X片检查表明,双侧股骨头已经严重坏死。更有甚者,有人为了促进食欲,改变消瘦体态,而误用激素。还有的家庭常备激素药,一有病痛便服上数片,结果他们都相继致病,在劫难逃。
医学研究表明,罹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滥用激素的时间、剂量密切相关。剂量越大,服用时间越长,越容易致病。一般先从股骨头中间坏死,然后殃及整个股骨头坏死。30~50岁为多发年龄,男女比例为3∶1。他们大多每日服激素60毫克,40日以上;或每日服40毫克,100日以上;或每日服10 毫克,1年以上等,均易发病。其中有的在近期未见异常,而在数年后才发病,这与个体耐受性及药物蓄积量有关。
为什么滥用激素会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呢?因为该药可引起血管系列性的变化,如血管内膜增厚、外膜纤维化、中间层的纤维断裂及血管内的血脂阻塞,以及造成骨减少症等。
尽管骨坏死最常发生于股骨头,由于坏死后的股骨头塌陷,造成髋关节的严重残疾,但如果能在骨坏死的早期,及时给予溶解血脂栓塞与抗凝血及增加微循环的药物,即可提高防治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患者对此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常贻误治病良机,以致造成终生痛苦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