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口港务集团董事长高宝玉在中国内贸集装箱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营口港务集团董事长高宝玉在中国内贸集装箱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行:
由中国港口协会和营口港务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国内贸集装箱发展高峰论坛,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们十分高兴的邀请到了国内集装箱事业的各位专家学者、港口领导、业界同行相聚营口港,总结内贸集装箱发展经验、研讨内贸集装箱未来发展策略与方向,同时也为营口港集装箱的发展献计献策。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营口港务集团,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业界同行能够在繁忙的公务之中,莅临营口港出席论坛,并为营口港集装箱的发展出谋划策,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今年是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内贸委员会成立10周年。大家知道,内贸集装箱运输在国内还是一种崭新的运输方式,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内贸集装箱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就全国而言,从最初的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箱的起步,到现在4000万箱的飞越,从最初只有沿海几个港口的营运,到今天沿海、沿江几乎所有港口的连线,从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单一运输,到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内贸集装箱已成为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半壁江山和世界集装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口港的集装箱运输是伴随着中国内贸集装箱的发展而发展的。1992年之前,营口港的集装箱运输还是一张白纸。当年,中远“泾河”轮外贸航线的首航填补了空白,实现了营口港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
内贸集装箱运输营口港的起步更晚。1997年5月开始运营内贸集装箱航线,中海集团“林园”轮执行的第一个航次只装了一个集装箱。而正是从这箱运史上首航班轮罕见的一个箱量开始,营口港的内贸集装箱运输步入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新时期。
1996年营口港完成集装箱量1.22万标准箱;1999年完成10.09万标准箱;2000年完成15.7万标准箱;2005年完成78.75万标准箱;2010年完成333.84万标准箱;2011年突破400万标准箱。
营口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是199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只有309延长米的顺岸码头,买了日本的旧桥吊;2000年4月移至二港池424米顺岸码头,又增加了两台桥吊;2003年8月又移至新建成的四期工程4公里长的顺岸集装箱专用码头。这个全新的、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及其500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建成投产,使这次迁移成为营口港集装箱发展的新起点。
营口港内贸集装箱航线的起步虽晚于外贸航线,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一直领先外贸航线。继与中海1997年开通内贸航线之后,2000年中远黄浦线又投入1386TEU船提升运力;南青公司随后在营口港上线;2004年中海4250TEU船靠泊营口港,2005年中海投入4250TEU船开通南沙内贸精品航线;2009年7月,国内最大的内贸集装箱船中海8500TEU的“新亚洲”轮靠泊营口港作业,标志着营口港集装箱船舶接卸能力新的提升;从内贸集装箱起步初期的几条航线,每月几班、十几班,到今天每月300多班;航线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及至中远在营口港与广州港之间开通的国内第一条南北内贸集装箱天天班船线;合作的船公司,从最初的中远、中海两家,发展到现在的30多家;经营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码头公司从1个发展到3个;专用泊位从最初一次只能靠泊两艘600TEU的集装箱船,发展到现在4250TEU的船可同时停靠10艘。今天营口港已成为内贸航线最密集、辐射港口最广泛、最具发展潜力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之一,与中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同步进入了发展的成熟阶段。
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组织的中国大陆集装箱码头历次评优中,营口港多个集装箱码头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站在中国内贸集装箱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事内贸集装箱事业的各位同行对我们事业的认识都是相同的,大家的工作和体会也是相通的。而且各港各有所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借此论坛,我将营口港发展内贸集装箱的主要工作举措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各位同行作一汇报,恳请各位点评我们的工作,指正我们的方向,助力我们的发展,使营口港更有力量再上新台阶,为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发挥公路运输强势,打造内贸集装箱发展平台
营口港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为内贸集装箱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地利支撑。
我们依托区位优势,发挥公路运输强势,积极组织和发展内贸集装箱的公路运输,现在营口港的集卡车辆已达到1万多辆,成为沿海集装箱公路运输专用车辆最多的港口之一。
为使这支庞大的来自社会的集卡车队能够统一到内贸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之中,我们建立了集卡车辆档案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统一安排运输作业。
为保证内贸集装箱公路运输顺畅,我们还在社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实施
“绿色通道”管理,对集卡车辆发放公路运输绿色通行证,确保行车安全有序和顺畅,打造了稳定和谐的内贸集装箱发展平台。
二、实行内贸货物“散改集”,提升内贸集装箱发展增量
在大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客户在货运方式上也逐渐由大宗仓储式向多批次、小批量、零库存方式转变,这是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是市场的需求。我们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从1999年开始实施内贸货物“散改集”,先后将淀粉、散玉米、小汽车、卷板、铸管、液体化工品等一个个看似根本不适箱的货种都装上了集装箱,变成了适箱货种。不仅转变了一个个产业的运输方式,也为客户降低了物流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扩大了利润空间,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内贸集装箱的增量。散改集之后,箱量逐年递增,仅2011年一年,营口港散改集货物达到1000万吨,增加集装箱量40万标准箱。
内贸货物“散改集”不仅仅是运输方式的转变,更是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上,我们的体会是,只要主动服务客户,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和船公司一道帮助客户测算散改集的成本,在降低成本,至少在不增加客户负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客户转变运输方式,向集装箱运输方向发展,广大客户都会与我们共同合作,积极实施散改集。
三、发展海铁联运,扩大内贸集装箱发展空间
随着内贸集装箱事业的发展、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提升与扩大,在港口中转的集装箱单靠公路运输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和货物快速周转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的冰雪严寒气候给公路长途运输带来的不便,尤其是面对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任务要求,都迫使我们积极转变运输方式,大力发展海铁联运。2005年,营口港开始办理海铁联运业务,当年到发箱量1.6万。我们把工作重点打在开通集装箱班列上,先后开通了开原、长春、吉林西、松原、公主岭、图门、五颗树、满洲里、鹤岗、白城、四平、延吉、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通辽等东北和蒙东地区各主要城市40多条集装箱班列,2010年,海铁联运集装箱总量达到30.1万箱,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其中内贸集装箱份额占95%。
这样大的箱量份额,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来自于发展内贸集装箱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为了做大海铁联运,在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中铁集沈阳公司、哈尔滨公司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下,我们把内贸班列开到了有铁路线的大企业,在企业车间里直接装卸集装箱。过去是公路运输,一个箱子门到门,现在我们做到了海铁联运整个班列的箱子门到门,即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又扩大了内贸集装箱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增开欧洲班列,在增加外贸的同时,也吸引内贸客户,开发了满洲里等地的内贸市场。现在欧洲班列已达到每周两至三班。
四、推进内陆港建设,建立内贸集装箱发展基地
发展内贸集装箱离不开船东,离不开货主,港口是介于船东与货主中间的纽带和桥梁。面对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怎样发挥港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我们和兄弟港口一样,都在实施内陆港建设,拉近港口与货源的距离,将港口功能特别是集装箱业务前移至货源所在地、前移至客户身边,在经济腹地各主要城市力推内陆港建立。从2005年我们在沈阳建立陆港之后,先后在辽宁的辽中、沈北、法库,吉林的长春、吉林西、松原,黑龙江的哈尔滨、铁力、建三江和内蒙古的通辽等地建立了陆港;还在长春的大成集团、黄龙集团等淀粉大客户的企业内建立了场站,把集装箱服务业务直接做到了企业厂区和车间。2011年,经内陆港增加的内贸集装箱达到十几万TEU。
五、广泛合作,推进集装箱事业快速发展
集装箱运输事业是一个集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的运营和发展必须依靠整个航运、铁路、公路、港口、贸易、物流及其各个相关系统乃至社会各界的联手合作共同努力。
几年来,我们不仅与中远、中海等国内大型、特大型航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与众多中小船公司结成了合作联盟;不仅与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形成了业务联合体,还与海关、海事、商检、边检等联检部门结成了共建对子;不仅与多年长期合作的老客户不断扩大合作领域,还跟踪市场,发现和牵手新客户共同培育集装箱运输新的增长点,开辟和扩大客户新的利润空间。联手合作,实现双赢,共同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促进内贸集装箱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远南北航线“天天班”、中海精品航线等内贸集装箱的工作成果,就是合作发展的成功典范。
联手合作不只是限于签约结盟共同经营,有时需要我们港口科学分析市场,主动投入,勇于担当。
只要有利于合作共赢,只要有利于集装箱事业的发展,我们都将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最近几年,内贸集装箱的大发展,使一些中小船公司集装箱周转不足,不仅影响了中小船公司的利益和发展,也使内贸集装箱的发展受到制约。我们根据港口现有条件,投资3个亿,购买了两万个标准箱,租赁给中小船公司,解决了集装箱周转不足的燃眉之急,使内贸集装箱大发展势头有增无减,作为内贸集装箱主枢纽的营口港,集装箱发展的力量储备也更加雄厚而坚实。
六、以“店小二”式服务,实现内贸集装箱发展目标
在发展内贸集装箱的过程中,港口所提供的全部工作就是服务。营口港的服务理念就是:发扬创新“店小二”精神,为客户服务,与客户共赢。
“店小二”式服务就是真诚、主动、热情、周到、优质高效地为每一个客户、每一个合作伙伴服务。我们营口港务集团总结了港口多年的发展实践与服务实践,于2007年实现亿吨之前,提出了“店小二”式服务的理念,如今“店小二”式服务理念已经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店小二”式服务精神正在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实践。
为了实现内贸集装箱大发展的目标,作为港口,我们正在以“店小二”精神,制定工作规划,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作为从事集装箱工作的业务人员和管理干部,正在以“店小二”的精神,钻研集装箱业务,走进集装箱世界,与服务对象建立更加紧密的业务联系,为服务对象提供“店小二”式的服务;作为在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的操作工人,正以“店小二”的精神,苦练岗位技能,确保每一艘船、每一个车、每一个箱在营口港装卸和堆存都是最好最快最安全的;让每一位船东和货主都在营口港有不断提升的利润空间;让集装箱运输每一个环节上的每一位朋友,在与营口港合作的过程中,都有愉快的回忆和成功的收获。
内贸集装箱的大发展,使我们走到一起结伴而行。没有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营口港的集装箱工作不会有今天,营口港的发展不会有今天,营口港广大员工的幸福指数也不会有今天,我们感谢和回报大家的,只有营口港人的“店小二”式服务!不管营口港今后发展规模有多大,我们的“店小二”精神将永不放弃,我们的“店小二”式服务将永不改变!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内贸集装箱运输事业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辛勤耕耘、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大发展!就一定能够书写内贸集装箱事业的新篇章!就一定能够创造内贸集装箱发展的新辉煌!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预祝内贸集装箱事业蒸蒸日上、捷报频传!预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行事业成功、身体健康!
谢谢!
第二篇:用心创新和谐发展——董事长在2014集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用心创新和谐发展
——董事长在2014集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总经理和张总还有个厂(矿)几位领导分别就2013 年的工作情况及2014年的工作安排向各位大家做了汇报,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建设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受人尊敬的民营企业”的愿景,这是×××集团公司始终不渝的目标,我们的一切行为,一切行动都是向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公司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的管理标准不断完善和加强公司的运作,使公司不断向现代企业靠拢,像我们今天这样规范地召开工作会议,进行科学运行、决策并且真正地员工提供参与公司管理机会的企业并不多。但我们还不满足,仍然在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借此机会,通过本次大会再一次跟大家进行交流,继续探讨一下×××集团公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有哪些经营发展思路。
一、围绕发展思路 实施经营战略
自公司成立起,我们就明确要把×××集团公司办成一家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走正规化的民营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集团公司不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也要创造精神财富,要给员工提供创造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要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的经营做法、治理模式和发展思路,通过总结提炼以后能够为社会上的其他企业起到榜样的作用,甚至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和可敬之处并不仅仅是它为社会提供了多少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的是为行
业的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国家的一些行业标准甚至都是参照这些企业的研究成果来制定的。优秀的企业具有旺盛生命力,即使在国家连续严格宏观调控的环境下,企业仍然在持续健康发展,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信赖,充分体现了优秀企业的生存价值。
×××集团公司在资产规模和业务经营上有所发展,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在经营发展的同时更要赢得形象和品牌的全面推广博得社会各界的认同。
通过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目标,保证公司正常运转,推动公司的健康发展。上市是×××集团公司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目标,会使我们公司的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健康;,对管理层的约束制约将更加严格。但我认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如果不处在有效的监督之下,是做不好事业的。今天把大家请过来就是想接受大家监督,听大家的指导与批评,集思广益。监督面将更加广泛,有利于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更加科学规范、脚踏实地的去实施我们的计划,办好企业。
二、加强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尽管公司通过冬季培训、春季培训、集中学习、考察、会议、网上视频、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但我们发现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是比较薄弱,和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员工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加强人力资源不是从外面找个博士或硕士讲讲课就能够完全解决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培养。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真正优秀的人才是很少流动的,而且在各自的岗位上还
承担着重要责任,凡是过于频繁跳槽的人都有他的局限性和不足。员工自始至终和企业一起成长,会对企业的文化、做法具有深刻的认识,对企业和团队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样成长起来的团队才更适于企业的发展。联想的接班人杨元庆,万科的接班人郁亮,还有蒙牛的杨文俊,都是在本企业中成长起来的,我讲这些就是要说明企业人才管理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现有团队的培养、提升上面,让现有的员工理解、认可企业,融为一体。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我们对外面的优秀人才也不采取封闭政策,欢迎他们来公司进一步充实我们的团队,加强整体人才力量。对办企宗旨、企业精神、理念、各项规章制度等,在会议材料和过去的宣传材料中都有明确的说法,就企业文化建设今天我只强调两点:
第一,要坚持诚信。诚信是最核心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诚信思想,遵守承诺。
一是要对合作者讲诚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推动诚信行为,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在诚信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完善自己。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还没有完全按照这种理念做到位,说话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只有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合作伙伴才会越来越多,才会使合作双方都感到愉快、满意并产生信任,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2007年工程款的实际支付当中,×××集团公司在本地区施工企业当中支付比例是处于一个偏高水平的,但仍然存在没有足额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的情况,我们会采取多种方式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队伍的压力。
三是要对员工讲诚信。
×××集团公司的员工无论去留都是自由的,尊重人的选择和合理需求,有个别员工离开了×××集团公司去创业,我们给予理解并且支持,按照制度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我们要营造人性化的氛围,让在×××集团公司工作的员工要感到开心和愉快,即使员工离开了,也会为曾经是×××集团公司的一员感到骄傲。做人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不是一件两件事就能建立的,而是长期坚持累积的结果,×××集团公司也一样,要通过日积月累,塑造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因为无形的资产比有形的资产更加重要。
第二,要坚持创新。创新是优秀企业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永远在创新和否定中发展,否定昨天,开创明天。优秀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集团公司发展至今,一直在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因为暂时的成绩,就难以割舍变革,×××集团公司就
深化转型,锐意创新努力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然,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越坎爬坡的重要关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十分严峻,亟需认真反思、深刻反省。
近年来的大变革力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传统知识结构乃至经验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变化。人才竞争力决定业务竞争力,当前,公司真正的高端业务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创新业务人才储备非常不足。没有优秀的人才,公司很难成为
优秀的一流公司。尽管我们要严控成本费用,但在人才吸纳培养上要算大账和未来账,一切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应在相关政策上优先考虑倾斜。要围绕打造新商业模式的要求,不拘一格的吸纳同业优秀成熟人才,成熟人才,培养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式人才,以此超常规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在人才问题上,无论是部门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要有更加开阔和包容的心态。
要建立与行业地位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考核机制,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要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以贡献定报酬,以责任定待遇;也要营造让优秀人才留得住、更好发挥作用的良性氛围,切实稳定核心人才队伍。要论证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管理层、核心骨干员工中长期激励制度。
4、打造适应创新发展的先进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全面管控能力
要求公司要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厌恶者转变为风险管理者、承担者、对冲者和转移者,风险管理能力是今后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创新发展要求相比,公司对风险的认识、识别、防范、管理和化解能力仍亟待提高。要全面检查、评估和分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借鉴先进经验,着力规划、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和集团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强化和充实风险管理力量,丰富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升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把风险管理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创新发展既要速度、更要安全,既要宽容失败、也要明确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底线。
同志们,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很多、挑战很大,我们不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要树立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工作,把业务转化为业绩、把努力转化为盈利,共同为公司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徐祖远副部长在全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09月11日
徐祖远(2008年9月11日)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责任,促进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健康发展。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交通运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纷繁各异的货物集中装入集装箱后,从发货方到收货方的整个运输过程中,当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进行换装时,可以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装卸成本,减少货损货差,实现“门到门”运输。
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自上世纪60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1997年,全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为20万标箱,2000年上升到289万标箱,4年间增长了近14倍;2007年达到2500万标箱,当年增加516万标箱,增量相当于2000年的1.8倍。近7年来,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率为36%,是同期外贸集装箱年增长率1.6倍。目前,我国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已基本形成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日渐成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集装箱货物生成总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为适应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产品升级换代和社会需求提高,生产的大量高附加值货物将为集装箱运输提供充足货源。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为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港口物流将得到快速发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在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发达国家经验证明,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新增长点。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完善,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作为水路运输领域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的就是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运输问题,这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内河运输航线,超载运输的货种主要有陶瓷、建材、钢材、粮食、水果、饮料和煤炭等,超载运输的集装箱比重已达6-10%,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二、充分认识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交通运输部一直高度关注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运输问题,把超载治理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对超载治理的责任感。
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运输的危害性较大,装卸过程中会对码头集装箱装卸设备和箱体造成危害,运输过程中会对船舶配载、航行安全造成危害,造成很大的运输生产安全隐患,甚至对整个水路运输造成长期的、持续的危害。如果不对超载进行治理,超载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也必将影响水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箱超载治理工作,有利于对水路集装箱运输方式进行规范,有利于对水运基础设施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交通运输部门对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视,对公共安全的高度负责任精神,体现了对发展水路运输先进生产力的支持,体现了对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水路运输市场的政策导向。这也是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水路交通的具体实践。因此,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只对超载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未治理地区的港口就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盲区,超载的集装箱就会选择这些港口装卸,造成新的治理难度,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的超载治理工作的原因所在。
集装箱运输与普通件杂货、散货运输的运费计费方式不同,托运人为了降低成本、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而超载,这是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运输的一个根源。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根源不会自动消失,将对超载治理工作造成严峻挑战。还要看到,部分港航企业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积极争取货源,一方面因超载集装箱有损港口装卸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希望加以治理,另一方面则担心仅本港采取治理措施会影响竞争力,使内贸超载集装箱在港口得不到彻底有效治理。
三、对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的成效,与交通运输、港航管理部门、港航企业对治理措施的落实程度直接相关。部曾经对内贸集装箱超载开展了集中治理,取得了积极效果,但超载现象后来又出现了反弹。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并做好这项工作。总的要求有三点:
第一,要坚持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并重。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涉及港口、航运、运输服务和装箱单位等运输生产企业,以及交通(港口、航运)管理、海事管理等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制定治理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和要求;港口是治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港口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把好港口装卸这一关键环节。
第二,要坚持技术监控、法律规范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要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的综合治理。要建立健全行政规章和标准体系来规范市场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称重、重量监督控制信息等技术手段来监控,同时,要对内贸集装箱超载给与相应的经济性惩罚,保护合法经营,维护港航企业正当利益,制止非法获利,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要坚持阶段性集中治理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内贸集装箱超载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关键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2008年是“集中治理、打开局面、营造氛围、探索经验”阶段,从2009年开始转入“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控网络、建立长效机制”阶段。这是三点总体要求。
四、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
对于治理工作要认识到:及早治理要比晚治理的成本低、代价小、效果好。为做好治理工作,我提以下五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是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的主体。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执法管理、收费政策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通过突出港口治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控体系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长效工作机制。要在部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考核机制,不断总结经验。
要坚持依法严管、规范行为、立足源头、标本兼治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技术手段,分解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地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调查研究,既要大力开展治超工作,又要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第二,要强化监督管理。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从严要求,根据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指导和监督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尽快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人员投入,始终保持严管态势。要监督管辖范围内的港口企业贯彻落实治超要求,督促完成超载治理技术手段建设工作,依法监督具体执行情况,对治超过程中执行不力的企业要通报批评,严重者要追究责任。
第三,要完善技术手段。要力争在科学治超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改善内贸集装箱超载检测设施技术水平。在港口监控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完善闸口称重系统,建立统一的内贸集装箱重量信息监控系统,科学制定超载惩罚标准,加大对超载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力度。
部对建立健全内贸集装箱码头闸口秤重系统和建设覆盖全行业的内贸集装箱重量信息监控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两个系统既是内贸集装箱码头开展业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做好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必须要有的技术手段,要坚决贯彻落实。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组织督促辖区内的内贸集装箱码头经营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码头闸口称重系统建设改造,与监控信息系统承建单位紧密合作,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完成码头计算机系统与监控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
第四,要抓好工作落实。今年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治理行动,对内贸集装箱超载形成高压态势。
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认定标准已经明确,这是判定内贸集装箱是否超载的红线,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依据该标准进行管理。对发运超载箱的港口企业要予以处罚,对发现超载箱进港而不予报告的内贸集装箱卸船码头要进行通报,对拒不执行超载箱认定标准的港口经营人要予以停业整顿。要正确处理超载治理与保障运输安全、维护货主利益、港口经营与市场开拓的关系,将超载治理工作逐步融入正常的业务管理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港口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采集、保存、报送所有内贸集装箱重量等信息,确认单箱实际重量未超过超载箱认定标准后,才对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严禁装卸超载箱。对超载箱强制进行卸载并实行统一的收费制度,包括附加惩罚性的收费;根据内贸集装箱超载实行动态监控管理的要求,按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内贸集装箱重量监控信息。
第五,要大力开展宣传。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的宣传工作,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宣传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宣传方式要注重实效性,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港口、航运、运输服务和装箱单位等运输生产企业了解治超的目的、意义和措施。要加大对超载违法性、危害性以及治理超载的决心等方面的宣传,让货主、托运人不想超、不愿超、不敢超,自觉抵制和杜绝超载违法行为。要集中宣传各地超载治理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突出成效。
同志们,水路内贸集装箱箱超载治理工作已经起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团结协作,扎实推进,为现代水路交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保险业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任务。吴定富主席在刚才的讲话中,阐述了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就如何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结合,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以及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大约每年1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生产大致上都经历了从事故上升、高发,然后逐步稳定、下降这样一个周期。一般来说,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也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本世纪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事故多发的势头控制住,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二、把商业保险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保险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既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工伤保险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和工伤保险)之一。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德国,建立了35个同业工伤事故保险协会,既负责调查事故、办理赔付,也负责所辖范围内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由于保险机构面向企业所做的工作,是以防范事故、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其独特的经济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又是一般的政府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事故高发到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根本好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重,是世界各国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通行做法。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进入安全生产领域,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主要采用社会保险、统筹统管的形式。
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运作机制、资金利用效率、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繁,赔付率较高,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来,多数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尚未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筹;由于力量有限,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保机构只能把精力放在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救助,办理医疗和抚恤赔付上,较少介入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脱节的现象;一些地方的工伤保险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基金统筹账户结余过多。
我们相信,随着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为了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在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领域,尽快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其它商业险种。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和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
二是保险机构超前性开展事故预防工作。商业保险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险公司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降低赔付,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工作。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人员,就是一支不占行政编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总之,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多一种手段,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保障。
三、从实际出发,探索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
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方法途径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小企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0%发生在小企业。为数不少的小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漠;个别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安全和健康来为自己换取超额利润。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家底薄,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业主常常躲避逃匿,把抢险救灾和事故善后完全推给地方政府。在小企业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有助于强化业主的安全意识,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扭转“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情况,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在高风险行业推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行这一险种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建筑法》等,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赔偿数额较大,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会保险机构感到很为难,迟迟没有纳入统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解决高危行业的工伤事故保险问题。
高危行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保险机构的宣传运作,在企业自觉自愿的原则下,上缴一定的保险费用,由特定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企业工伤事故实行承保。企业作为被保险人,当其员工受到工伤事故的意外伤害时,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履行主要的赔偿责任。通过实行浮动费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鉴于目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监察工作体系,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保险费基数测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建议先在煤矿推行。可以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试点,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深入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在煤炭行业和其它行业推广。
(三)探索和发展商业性工伤事故同业保险。借鉴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协会的模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的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探索和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设立行业性工伤保险基金。依托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依法建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在保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保险基金。在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上,分别用于工伤预防、医疗康复和事故伤害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保险与预防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既符合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而且有助于商业保险更好地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同业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来设定新的险种,拓宽商业保险进入的渠道;通过设计保险条款,明确除外责任、严格赔偿条件等,有效防止企业投保后可能出现的忽略安全防范等消极现象,防范业主责任转移后的道德风险以及少数不法业主可能发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商业保险的意图,形成商业保险和安全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上午好!
有机会参加“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举办这次论坛,以责任保险与安全生产为主题,探讨通过发展责任保险促进和加强安全生产,这是一件十分积极和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温家宝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我国先后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建筑法》、《电力法》、《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安全第一的方针成为以法律强制实施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但近一个时期以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大、特大火灾事故、伤亡事故、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说明我们在加强安全生产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从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牢牢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挥保险业在促进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关系到各行各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险是人类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的经济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保险,尤其是各种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对于促进安全生产、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险可以为各行各业安全生产提供风险管理,促进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又能够迅速提供经济补偿,安定人民生活和恢复经济秩序。在发达国家,责任保险已经成为促进安全生产、维护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责任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功能和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用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积极创新,通过运用市场规律和商业手段,不断探索促进安全生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保险这一防范风险的有效工具,可以采用试点的办法,在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进行尝试,总结经验以后再加以改进和推广。
三、推进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制环境日益完善。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安全生产,必须要依法规范,依法监管,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年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旨在依法规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加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依法行政,从而保障职工劳动安全的权利,依法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法律为基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开展工作。刚刚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规定为强制保险,这就是通过法律明确规定,运用责任保险的机制来维护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领域,在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尝试通过地方立法等多种形式,来解决长期以来由政府负担的各类重大事故的应对问题。
最后,我希望各级领导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选择有效手段,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行业管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希望保险业勇于承担自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加快发展责任保险,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