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8:3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

第一篇: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

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

教育部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教改思路。当前,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中学写作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构建一套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一、强调“ 自我”意识,优化写作教学的观念

写作教学应强调“ 自我”意识,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写出独到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 真我”出发,领悟“ 我手写我心”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加强作文与做人的相互联系,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鼓励学生用坦诚的心显露自己的个性、审美观和道德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二、发展学生创造潜能,优化写作教学的创新意识

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必须摒弃所谓的“ 技巧”和“ 方法”,引导学生从以前的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中走出来,自由选择要表达的内容、形式和情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创造,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中张扬个性。

三、以生活为课堂,优化写作教学的结构

教师必须积极拓展写作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乐趣。一方面,把学生带进奇妙的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与大自然真实“ 对话”,充分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既观察又思考,努力挖掘生活的内涵,通过发现和感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样开展作文教学,学生所接触的都是真实的生活,有话可说。学生一旦有话可说,写作就变得容易起来,作文也就富有生活情趣了。

四、以现代多媒体为媒介,优化写作教学的手段

传统的写作教学,依靠的是教案、黑板和粉笔,不仅是学生,连老师都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技术创造了一种立体化的教育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使枯燥的写作课变得生动、直观,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丰富性。师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对写作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综上所述,学习“ 新课标”,运用“ 新课标”,让学生生动、自主地写作是优化写作教学的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素质。

(责编晓月)

第二篇: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

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写作课中的探究与实践

单位: 罗庄区第一中学 姓名:

张 晓 玲

电话:***

二00五年五月

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写作课中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理念、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新课标中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语言模式,结合注重过程性写作教学的理论,提出了写作课的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写”的要求在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这一新的要求可归纳如下:能独立起草简单的报告;能根据图片编写简短的故事;能将课文改编为短剧;能用恰当的语言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问候卡;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能写出语义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对优秀高中毕业生“写”的要求则更高更具体: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得当、用词准确;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能作非专业的笔头翻译。

显然,要达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用好英语教材中训练学生写作能力而设计的各类练习。例如:谴词造句、填空练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以及阅读后 写摘要、改写、缩写、仿写和指导性写作等;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一定要开设一些英语写作课。

那么,如何将写作训练与学生的真情实感、兴趣和需要联系起来呢?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呢?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想到了目前国内外十分盛行的任务型教学法。

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教学理论。用语言做事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本质特点。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任务型教学能把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又为学习者提供交际机会。任务型教学重视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于是,笔者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写作训练中。在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众多课堂教学模式中Willis的模式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框架的特点保留较多,实际运用也较容易借鉴。她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的完成。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此理论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设计写作课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写作课模式

按照上述理论,根据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现在较提倡的注重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笔者把高中英语写作课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任务前——构思阶段 审题

在写作课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要写作话题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此话题的意识。然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布置写作任务,阐明写作的要求与目标。学生在审题时应先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边构思边用英语写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再依次根据主题句进行选材,构思能支撑主题句的有关内容,并用英语写出关键词 及短语,为撰写初稿做准备。

如果所设计的写作任务是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短文,即以图画、图表或提纲等形式提供情景的指导性写作,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读图、表或提纲,分析其中表达的细节和信息,从中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该写什么,不必写什么,那些该详写,那些可略写,以保证文章切题;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文章的内容要点,列出写作提纲,做好写前准备工作。

讨论

在审题的基础上,教师先要求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用“头脑风暴”法开展讨论活动;然后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抓住有用信息并形成写作思路;最后,让学生各自说出对写作主题的理解。

第二阶段:任务环——执行阶段 撰写初稿

经过审题和讨论之后,学生开始用英语写作。学生先考虑文章开篇的交代句和结尾的点题句;然后再通过添加支撑句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把各段落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基本连贯和有一定层次的初稿。

学生自改初稿

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应让其仔细重读一遍,看有无要修改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原稿进行再加工:

1.文章是否切题;

2.要点是否写全,有无遗漏;

3.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各要点的条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

4.有无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

5.有无句型、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6.有无单词拼写和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学生之间互改初稿

学生之间互改初稿在写作训练中十分重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先将自己初步修改的作文交给学习伙伴润色修改,或者在小组中传阅,并根据上一阶段中的六个方面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由作者本人在听取其他组员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倾听和相互帮助可以起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写作训练中,由于教师很难做到全批全改每个学生的习作,此时采用学生互相纠错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操作性较强且效果较好的办法。

第三阶段:任务后——展示评价阶段

展示成果 修改完成初稿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来展示任务完成情况。例如,在班内宣读,通过投影仪投放等。

评价任务

上述活动为写作学习提供了良机。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产生了使用正式、规范、高质量的语言来表述学习成果的强烈愿望。当然,学生表现机会的增多也就意味着出错率的增加。关于对待错误的态度,应用语言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错、改错,从而取得进步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只有错误影响交际时才有必要予以纠正。所以,每次任务结束后,教师都应针对学生典型的语法错误即使进行评价与反馈。如果没有评价,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自己表达都是准确的,从而固化了他们所犯的错误。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虑: 1.主题是否鲜明和突出;

2.词语运用是否得当,能否使用更高级更贴切的词汇;

3.句子的长度或结构是否需要增减,能否运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 4.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连接成分,过度是否自然,结构是否清晰; 5.语言是否地道、得体,是否有中国式的英语表达。至于对学生的作文是否需要评分以及怎样评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采用分数评价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评语评价学生的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分数还是评语,最重要的是发挥评价是激励作用。

第四阶段:书面巩固

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修改原稿,并工整地抄写一遍,形成定稿。通过墙报在全班或全年级进行展示或存放在个人写作档案袋里。

四、任务型写作课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文章的构思到最后的定稿,从教师阅读后的批改到再次修改,学生有几次讨论的机会。学生得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和听读训练。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学生互相请教,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由于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写作过程上,这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并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如写前准备、起草、初稿、修改及重写等。

五、运用任务型教学设计写作课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下笔、乐于实践并获得成就感。

2.学生应以相互信任、诚实、坦诚和公正的态度积极参与讨论、自改、互改和交流等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适当穿插读、听和说的活动。因为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只有达到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保证正确的输出。因此,写的训练应与读、听和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与写作技巧的指导。例如,让学生多运用典型句式,适当地运用成语和谚语,恰当地运用一些平行和对比结构,指导学生在表达时如何运用回避或迂回策略等。

此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上述环节的时间分配,并按需要取消或调整某些环节。

六、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将任务型语言教学运用到写作课中,仅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事实证明,这些写作课教学环节如果能在我们的英语写作课上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

参考书目: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

廖晓青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

潘峥嵘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0期

赵群英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第三篇:浅谈中学英文写作教学

浅谈中学英文写作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听、说、读、写”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如何让学生写出与所内容相关,内容切题,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小短文,如何让他们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规定的内容,就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和讨论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写作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写作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字]:中西文化差异 思维转换 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能力 训练方法

现在普通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水平总体属于“中下等”,“小康型”的的确很少,有一部分属于“温饱型”,而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还没有“脱贫”。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的导练目标也只能定格为“写出正确的句子,减少扣分点”而已,至于运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对大多数普通中学生来说还很不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要么“蜻蜓点水”或抄下答案让学生背诵了之,要么明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却硬要学生去写,而学生也深感头疼,结果写出的文章自然错误很多,而后教师又不辞辛劳地去批阅,此种方法太劳神且效果不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解决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诸多问题,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一、加强中英文思维转换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根据作文题的要求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连贯、文章通畅,没有严重语法错误。这看上去似乎要求并不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的学生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英汉表达的文化差异,不会用英语思维。例如:“He is get up late.He is by bike to school.”这些都是从学生的作文中随意找到的,两句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用汉语进行思维。

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这个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中国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句子结构、句子类型及篇章组织上存在的问题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及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有关。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配合学生注意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不犯或少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误。

二、加大基本词汇、重点句型的记忆和操练,重视语法在书面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习作中词汇错误,搭配不当较多。教师在授课时应要求学生记住本课的重要词汇,从读音、词形、词性、词义、基本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方面去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型一般不是很多,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成分,然后让学生模仿操练,总结句型特点。例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这样一句话“If the weather well, we are going hiking.”当我耐心为他讲解句子成分时,他说听不懂。原来他连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从句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英语中语音、动词、名词、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句子基本成分、时态语态及从句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老师必须帮学生在概念上理解,在口头、笔头的实践中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基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

三、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辨证关系。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读与写的任务是相互依赖的,有时写作是被用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他们所读的材料;有时阅读是被用来对写作进行储备。那么现实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充实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文章来调动学生作为读者和作者的经验,提炼写作框架。例如在SEFC Book1A Unit7 Cultural relics 的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先阅读一封写给编辑的信,然后自己在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向编辑谈谈自己的心声,那么这个写作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扮演写作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授课时有意识地将课文的写作技巧点拨一下,使学生心领神会。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他们中的优秀作文,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

四、强化改错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几年高考题的第二卷有两个大题:书面表达和短文改错,这两题一般的学生都失分很多。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从基础抓起。当然正确的指导、规范的训练及有效的批改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当一篇作文完成时学生关心的是分数,很少注意出错的原因及如何改正。而短文改错的命题方向恰恰是把学生平时在用英语写作时常犯的各种典型的错误放入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短文中,让考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进行改错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学习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改错训练,检查是就会有意地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常犯的错误。

由此可见,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的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训练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鉴于此,除适量的命题作文外,我们要更多地采用其他多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好写。

(一)写日记

如果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那么写作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感悟生活,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写看法

教师给学生提供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相关的材料,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说写转换,说写结合

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的技能,实际上也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近似书面的结构和措辞。在进行口语训练时,通过师生交谈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例如在高一新教材的Unit3 Going places和Unit9 Technology的speaking部分笔者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发言做适当的修改,然后完成作文上交。

(四)写读后感或书评

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世界名著和影视佳片,整理写作素材,指导训练与评析,写读后感和观后感等等。高一新教材的Unit5就是这方面的训练。

(五)缩写

对于写作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出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对课文进行缩写,这样可提高后进者的能力。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可成,因此必须把写作训练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制定书面表达训练计划,每种体裁都要进行认真的充分的训练。每次作文要及时的批改,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评改,灵活使用多种方式,多面批,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渐渐不怕作文,进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①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② 戴军熔:《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1998第十期。③ 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④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⑤ 王初明:《应用语言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⑥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课堂训练指导的实践与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

第四篇:中学写作教学困境

摘要:中学写作教学处于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话语权的丧失,缺少对文字的深刻感受力以及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操作策略。还学生以话语权,使作文具备个性化的生命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通过立体式阅读,即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使学生获得对文字的深刻的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对语言思维过程、语言运用规律的“深度模仿”,是教学中相对可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写作教学;话语权;立体式阅读;深度模仿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作文新课改最大的成果是把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最本质的问题摊在了理论的平台上,它让我们直逼惨淡的作文现状。谁都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在哪里?有没有写作训练的规程,或者说写作训练的规程能指向达到实质效果的目标吗?为此,我们在浙江的台州、金华、舟山、杭州等地,对中学生做了或集中或零散的问卷调查。我们把写作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由现象上升到理念的高度,由抽象的理念还原为具体的案例操作,由对操作结论的关注转向对阶梯性的演示过程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追问与思考。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制约理论空洞的良药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本质但可能更远离高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1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人)的这种天性往往很早就被剥夺。有些地方,从学生知道作文是语文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时起,作文就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分裂。在应试体制下,作文的“器用”被反复强化。可以说,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作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2学生话语权问题,是一个教学机制的转换问题。理论固然具有指导的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这时候,也是合宜有用的写作理论发挥其最大功用的时候。

二、立体感受文字: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如果说话语权的回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字的深刻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而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

需要说明的是,所论的“写作”,主要是指文字符号的组织过程,或者说主要是指书面语言的表达结果,而且偏指文艺(学)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人的自然天性的表达欲望只解决了写作的动机问题,而且这种欲望是本能上的一种混沌,它代替不了作文过程,更不是作文的结果。人们通常都认为,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把思想和情感当作写作的直接源泉,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对接,缺少对写作过程的实质思考。不错,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量,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字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3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应该说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问题是写作时需要的不是粗线条的共性的东西,更不是处于生活体验阶段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经过文字的细微区别进一步深化与细化的情感与思想。通过立体感受文字后,思想达到深化,情感得以细化,这样文字对原生态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生活的情感与思想也就在这种感受文字的区分度中有了个性与细节。大作家几乎都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文字的感受与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对文字的立体感受能对相似的客观原生态生活加以主观上的同中求异,并且可以无限放大主观差别,而主观差别的不断放大可以使写作更多地指向自我,所以对文字的感受方式对写作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文字对文字的对话,虽然原生态的生活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在写作过程中它却只是经过文字过滤后一个间接的媒介。感受生活最终只有通过感受文字才能产生写作效益,生活再怎么丰富多彩,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多彩,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确实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原生态的生活一经文字转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也可以说100%反映原生态生活的作文几乎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作文或文学作品最有意义和生命的地方正在于对同一客观对象有千差万别的主观反映。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

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我们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写作来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比感受真实生活的情感与思想更加有意义,因为写作中表达原生态生活的思想与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实现,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情感与思想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没有转化为文字的自觉。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学生认为到目前为止,写作水平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在阅读时会全方位品味思考体会文字,甚至试着模仿。因而我们认为,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于让文字能够触动自己以及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能与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的对话,这

样就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敏感与优化以及思想的细化与深化这样立体的内部言语的生成结构,这是写作内功精髓之所在。从深层次讲,思维结构制约着决定着语言的表现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有较高表现力的语句。当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外部言语所提供的词汇积累,文章学所提到的主题等恰当的辅助。可以这么说,目前培养写作能力,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敏感度如何,在于对文字如何传达信息的感受力如何,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作文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大问题。

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4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当然,对于文字的感受度,拥有不同心理品质、不同思想结构、不同情商与智商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引起自己感触的文字只能由学生自己解决,也只有学生自己能最好地解决。我们说目标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有千万条,关键在于适合自己。总之,一句话,写作的动力首先是对别人文字的冲动,最后又以自己的感情冲动为归宿的。

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

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廓清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我们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过程的模仿,进入到语言运用规律过程的模仿。

我们不妨先分析深度模仿操作的案例。例如下面的句子:“红豆杉上挂着忧郁的记忆,半枫荷坠落了一串串缠绵的话语”“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这几句话的阅读,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文句的精彩,内容的抒情,至多也只看到了修辞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修辞。我们说这种思考与阅读方式非常保险,但很肤浅。这是一种习惯套语,试想,哪一篇好的文章没有运用修辞,哪一种修辞没有自己的表达效果。学生是无法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所以这种阅读方式很有伪装性,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面对具体个别现象时又无能为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流行的话语具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

5我们认为,阅读的平面化也在阻碍着写作话语权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话语权的失落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说话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说,他们没有具体的操作可以模仿。我们提出“深度模仿”,关注的正是怎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现这些特有的表达,而发现它表达的特有之处也就发现了它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以自己的方式发现,这也正是找到了自己学写作的途径,而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不到方向,也不是让学生在现成抽象的理论中碰壁,而是以自己特有的发现来开发学生特有的发现。所以对学习写作来说,教师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在上面这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句子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按照现成的话语,红豆杉上一定挂着具象的红豆,而树上挂着抽象的记忆,这样抽象与具象组合的错位,语言的陌生感就形成了。我们进一步阅读,相思这种情感与忧郁的记忆只是相配、相和谐的,这样,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中又有了思想内容的亲切感。进一步延伸思考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表达方式的源头,李清照诗曾曰:“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了抽象的忧愁,这里同样有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真实的换位。如果再延伸下去,李清照名句在表达思维上更是借鉴了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应该说以上句子在传达流程的表层上毫无联系,但在深层次上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层面进行深度模仿的写作实践,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精美句子的诞生:“思念在分手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在岸边的棵棵杨柳”,“父辈们一生简单的日子裹卷在辛劳的汗水里,那几分贫瘠的薄田耕种着一家人的幸福”,“在一个挑灯看剑的夜晚,有一个人把一腔豪迈而又寂寞的悲愤化作了宋词的一种经典”……这种立体式阅读与深度模仿只有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这种写作行为也只有当学生自己用起来时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写作素养。可以说,如果学生这样的阅读深度与思考品位被我们激活,然后自觉发展下去,他们将在这种意识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最终达到创造力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我们常常责怪学生的作文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给过他们创造的途径了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会创造吗?我们用自己的创造鼓励了学生的创造了吗?如果学生能这样带着立体式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且能在深度模仿的操作途径中不断深入到有过程的言语实践中优化写作,那我们又何愁他们走不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和写作技巧理论的桎梏呢?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

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3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pep.200406/ca50497.htm.4余秋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N.扬子晚报,19980918.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50.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中学写作教学困境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优化同伴评价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优化同伴评价

浙江省金华一中张帅

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在评价的方式上,着力改变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强调运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时的反馈和激励。而评价的主体也不再仅限于教师,学生自身、同伴以及家长都在发挥评价的反馈和促进功能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过程教学法关键环节之一的同伴评价,也广得教师的青睐。

同伴评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它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读者,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写作并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协商逐步完成并优化了写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和自助的交际法写作模式。但在肯定同伴评价作用的同时,也难以忽视其随之而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对写作形式的过分重视,忽略内容和意义层面的有效评价;一味重视肯定评价,忽视结合相应的负面评价,导致评价欠缺必要的修改信息;学生对同伴评价能力的怀疑以及缺乏信任;学生的组级划分不利于低级组学生培养主动学习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同伴评价的有效开展,使同伴评价成为仅停留于形式层面而实际收效甚微的“鸡肋”。

笔者尝试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对同伴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从评价内容有效度、合理运用负面评价以及评价组织形式尝试找到切实可行的同伴评价方法和策略。

一、同伴评价中内容评价有效度

(一)内容评价优先度

研究者对作文评价的层面有不同的归类,如“内容、结构、选词、语言点” “表面问题、文体、结构、内容”等。虽然有不同的归类方法,但基本是围绕着两大关注点:写作的形式和写作的内容。两个关注点中,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仍然是个未知数。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写作内容的关注似乎占了上风,即关注那些具有“实质性”和“总体性”的成分,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当然,也有学者指出“只有内容,没有形式,则缺乏了英语作文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而要达成两者的绝对平衡,却又只是理想主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评价顺序上应当优先考虑内容,只有内容确定才能对写作形式进一步修正。”

(二)如何有效开展内容评价

为了实现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全面性评价以及确保内容优先度,在写作评价教学的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采取了“折中”的评价标准。如下表:

同伴互评表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就评价标准量化而言,基本实现了写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也将评价时容易忽略的内容评价摆在了显眼的位置。笔者以该表为评价标准,让两个班级的学生(共85人)就习作Isaac Asimov进行同伴评价。评价后对其内容和形式评价的完成度和有效度得出以下数据:81.12%的学生能完成文章的写作格式和语法评价;92%的人能完成内容要点评价。相比之下写作内容评价的完成度要高于形式评价,这基本达到了内容优先度的评价要求。52.9%的学生能有效给予句子结构、时态等语法类问题准确评价,而仅有23.5%的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评价。这意味着参与同伴评价的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如技术性、语法等低层次问题(LOC)而非内容层面的高层次问题(HOC),从而制约了内容评价效度的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缺乏写作内容评价的相关培训,仅采用自己臆断性的直观评定;2.可比较内容的局限性制约了内容评价的有效度,学生仅依据自身文章与评价文章之间的差距给予评定;3.写作评价培训时,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其导致学生的选择重心仍偏向于容易操作的形式问题,而回避具有相对难度的内容问题。

因此,写作内容评价优先度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应提高学生内容评价有效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多稿一聚焦”的评价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内容评价能力。“多稿一聚焦”即增加参评文章数量,建议数量为六篇,由教师或学生选取文章内容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横向评价。仍以习作Isaac Asimov为例,同选取文章首句,由学生进行内容评价。

1.Isaac Asimov was a famous scientist and writer.2.Isaac Asimov, born in 1928, was a famous writer.3.Isaac Asimov, born in 1928 in Russia, gain great success in writing and scientific fields.4.Born in 1920 in Russia, Isaac Asimov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5.Born in Russia, Isaac Asimov, the author of I, Robort, was absorbed in science fictions when he was a teenager.6.Isaac Asimov,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was born in Russia, and moved to New York

2with his family when he was three.横向比较六句话,学生可以得出以下评论:人物介绍的首句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职业、出生日期、出生地、个人成就以及个人经历等对该人物起总括描述。通过“多稿—聚焦”可以让学生不再以对与错给出刚性评价,而将评价的关注点集中在作者关于同一信息语言表达的共性与个性上,在有效给出内容评价的同时进行自身写作内容的扩充。该评价策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特定方面选择的自主性以及针对性较强,如可以进行不同作者同一文体的局部内容评价或是同一作者不同文体的内容表述实质性评价。运用该策略,可有效培养学生将焦点从写作形式的准确性转移至内容完善性上,真正做到“从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角度”,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发展,突显写作交际功能。

二、合理利用负面评价

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过程性评价是提倡以激励学生发展为主要原则的评价体系。评价作为“返回信息”若只停留在单方面消极否定的层面上,而缺少包含“积极的”或“肯定的”信息,会让作者望而却步,感到挫败和失望,从而打击其写作欲望。因此,教师都很认同正面、肯定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能增强写作动力,在评价操作中也给予高度重视。

运用上述的评价态度除了在心理上给予学生巨大的鼓舞和继续写作动力之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提升却无多大指导作用。而且目前研究学者对于写作评价目的多持负面观点,如Krashen认为“通过评价,作者可意识到由于所提供信息的不充分性,组织上的欠缺逻辑性,内容的欠深化性,用词或时态的错误而误导了读者或使得读者感到困惑”,而Stoddard等国外研究者也都将关注点放在了“revision”(修改)上。可见一篇作文的完善性依赖于反复的修改与推敲。因此,评价者在重视肯定评价的同时也应当关注负面评价的力量,两者的均衡性将影响评价的有效度。

笔者建议在对一篇文章进行评价时,首先以开放性原则对作者的写作内容给予肯定评价,如“这个观点很新颖”或“我同意这个看法”。除了给出书面的肯定评价之外,评价者也可以采用线形标注的辅助形式指出文章中一定量的“闪光点”,给同伴更为直观的激励,如“It was(强调句!佩服)when Asimov was eleven years for writing became obvious, and from that moment, he started to take himself seriously a writer(新词组运用得当)”这些具有针对性的以及学生个性的肯定评价,不仅能激发作者的写作热情也能加深评价者对“优美语言”的印象。而当评价者给同伴提供负面评价时,首先评价者应当选用委婉的评价用语,如“个人认为”或“我建议”等来体现同伴评价不是评价者的单方面鉴定正、误,而是一种双向交流,这有利于建立学生评价信任关系。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评价者应避免写作内容和形容的笼统性评价,而从内容、结构、词汇、语法、技术细节等不同梯度选择性提供文章修改意见。如:

“Isaac Asimov was born in 1920 in Russia and is

twentieth century.提供文章修改意见能合理运用负面评价的力量,让评价者不再只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更多关注评价的过程,消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对立局面,让学生在肯定自身进步的同时也具备改进自身不足的意识以及能力,实现其英语写作的可持续发展性。

三、“组合评价”的同伴评价模式

对于同伴评价效果的争议点除了上文提及的:同伴评价往往只注重形式,欠缺内容评价的有效度和缺乏合理的负面评价之外,还有两点:一是学生对自己同伴能力的不信任,对同伴评价持怀疑态度;二是学生自身英语水平能力的差异性将影响所给予评价的合理性和充分性。水平高的学生能给水平低的学生合理、充分的评价,而反之则不然,后者基本无法对前者甚至同等水平的同伴作文作出合理的评价。

这两个问题是由于进行同伴评价时所采取的不恰当组织方式所引起的。第一种方式是同伴选择评价者的任意性,教师为体现“人本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随意组合或者是随意抽组进行交换批改。第二种方式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写作水平进行分组:高级组、中级组和低级组,分层次教学的确可以优化同伴评价,但低级组由于其水平的限制的评价效果仍旧低下,即便是发现问题也无能力加以修改。

针对上述同伴评价组织形式上出现的问题,Krashen曾提出了“i+1”层级制评价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自上而下的评析(修改与欣赏)与自下而上的评析”。前者是适用高、中级组的评析路径,而后者是适用于低级组的评析路径,在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低级组的学生可以逐一晋级至中级组、高级组。从一定程度说“i+1模式”的逐级欣赏策略和逐步积累策略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三个组级的界定仍旧制约了低级组晋级的动态上升过程,因为低级组对于文章的欣赏仅停留在“比自身好”的层面,他们的欣赏与借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Krashen的“i+1”层级制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实行的是“组合评价”的模式。“组合”旨在通过加强三个组级之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笔者认为,写作评价应以六人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每一个评选小组,三个组级所占比例为:2(高级):3(中级):1(低级)。“组合评价”模式的优点如下图:

图注: 组 级 同伴评价 同伴讨论

通过“组合评价”模式,首先可以让低级组在获取高级组和中级组对其同伴评价的同时,也能通过与高级组与中级组的有效讨论,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评价能力以及优美语言欣赏能力,逐步完善自身“可理解性信息输入”,从而实现“i+1”动态上升,达到相应标准之后就可以进入中级组并逐渐迈入高级组。中级组的操作也如此。而对于高级组而言,可采取“多稿一聚焦”的评价策略来进行有效组内讨论,增加自身语言积累,还借由“补偿性策略”,即由教师负责提供一些高于他们水平的范文,来提升自己能力。除此之外,“组合评价”模式也能保持评价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加深评价双方的信任度。相对稳定的评价关系,可以令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写作发展性给予正确评价,从而推进学生间的互助关系,更好地体现学生评价的针对性和个性,减少教师的无效投入,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和自助学习体制。

作为英语写作过程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评价涉及的形式和内容的有效度、评价态度的均衡性以及为达到评价目的而开展的组织形式问题,值得英语研究者和教师的进一步关注。任何一种教学法、任何一种教学手段、任何一种组织模式、任何一种评价模式都有其现实的局限性。只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令英语写作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

下载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中学写作教学浅议(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化写作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推荐)

    优化写作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烈山区古饶初级中学 杜淑玲 优化写作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烈山区古饶初级中学 杜淑玲 在人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中,潜藏着很多创新能力。依据人的心理......

    中学体育教学环节怎样优化

    谈中学体育教学环节的优化 在体育教学中,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

    优化初中英语有效性写作教学的探索

    浅谈怎样优化初中英语有效性写作 易门县六街中学 张水英 【摘要】传统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都重复着同一种模式:老师布置写作内容——学生完成后上交——老师批改——返还给......

    浅谈英语写作教学中评价手段的优化

    浅谈英语写作教学中评价手段的优化摘要:本文针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以评价手段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优化英语写作评价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过程化、......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及优化思考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及优化思考 摘要: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写作在高考试题中的比分很大,写作能力的提升,对高中生......

    对中学写作教学世纪性

    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刊登了陈军老师的一封信,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的......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语文学习的五个领域中,写作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见效最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文教材的问题,教材关于学习写作的系列......

    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反思

    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反思 江苏省兴化中学 武杰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写作,修改和校对的方法,学会正确的写作。在必要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