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

时间:2019-05-12 19:3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

第一篇: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

摘 要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农民,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关键词 远程教育 “三农” 农民素质 服务

Abstract The nuclear problem of building the new rural areas is that of the training peasants quality.Distance educationa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orities.So distance educational should, on the basis of systems trength,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o good serv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uilding of new rural areas.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al “agriculture, the rural areas, and the peasants”peasants quality service

广播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服务项目”。200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6.5%。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

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

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服务。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地反馈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

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施远程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多年来,电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构建反映远程教育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努力为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文字教材建设上,大多数教材设计采用“合一式”,即注重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学指导、自测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自学与思考;在其他媒体资源如录像、录音、VCD、CD、多媒体CAI课件、网络课程的制作中,积极把握开放性与灵活性、参与性与交互性、智能性与可控性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资源。

(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系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强化系统建设,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作站的基础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设,狠抓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范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主权,提升其适应性、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意味着办学的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服务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构建服务平台,把信息资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成为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服务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服务领域。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实效性服务。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农村贫困

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养、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善云.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方略[J].现代远程教育,2005;(5)

2.孙俊芳.关于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

3.张少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三农”[J].中国远程教育,2004;(4)

4.彭坤明,周蔚.服务“三农”:远程教育的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04;(8)

5.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终身教育,2005;(1)

第二篇:现代远程教育为新农村服务建设的工作总结

现代远程教育为新农村服务建设的工作总结

上学年,我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并已全部正常投入使用。我校拥有专门的电子备课室和微机室,每个教室有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设备,功能室均能上网。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和目标要求,结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几大功能,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在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优质资源的接收、下载、利用,为农服务等方面,均作了大量的工作。现着重将我校在为农服务方面(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提高远程教育思想认识

1、成立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教育功能,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其的组织领导。由校长担任组长,积极和各村两委会进行工作联系、协调,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加强学习,认识远程教育的重大意义

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农村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连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创新工程,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构建和谐型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教育和培训农村广大党员干部、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通过对农村党员干部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对于从根本上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大力开发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以“三农”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使他们认识并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

本地区,农民的生产主要以葡萄、猕猴桃、樱桃、小麦、玉米种植等为主。我们便为他们精心安排了有关方面的教育片,开学的第二周,我校开始了第一期培训,到会的群众只有十来个人,但还是坚持进行认真的培训,令人异想不到的是到会的群众观看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好,结束时还不停的询问什么时候还会搞这样的活动。到第三周,第二期培训的人数达到了二十多人,与第一期不同的时这次群众来的时候,都带了笔和纸,他们要将所学的知识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所需。并在观看之后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看见这种情况,我们倍感欣慰.三、认真总结,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肯定我校远程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站点操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对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二是一些村队农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接受较慢,培训效果不明显,部分群众因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对农业科技技术应用的积极性较差。三是由于家庭情况,收看远教节目较为困难,对于全面推进为农服务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我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远程教育是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并造福农民群众的一件大事,下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贫困问题。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广大农村群众贫困的深刻根源,远程教育网络的建成,为各族群众学习文化,掌握农业科技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也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二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成党员干部的终身学习体系。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党员干部培训学习模式,把培训教育送到了“家门口”,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难的问题;日益更新的理论政策、科学技术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的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使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是通过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扭转思想的愚昧落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转变,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所学知识向实际生产的转化,力争每年每村都有3户左右的农民通过远程教育兴办实业,或在各自的农牧业生产中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为农服务方面的进展情况,在工作中我们有所进展,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区委远程办及上级的关怀和领导下,再接再厉,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措施,充分发挥志愿者在计算机和远程教育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强对各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员、操作员的培训,尽快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中的作用,把此项工作做好。增强党员干部为农服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

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跃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检察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检察工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加以探讨,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内涵丰富、任务艰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检察工作新的内涵。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符合中国国情及经济全球化要求。检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当前及 今后一个时期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检察机关的宪政地位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而且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执法为民的宗旨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检察机关通过严厉打击涉农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实现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服务大局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中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检察机关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通过创建清廉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当前,农村总的治安形势是好的,但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各种犯罪活动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经济建设依然构成严重威胁,给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带来严重挑战。因此,检察机关要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1、以维护农村稳定为着力点,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各种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犯罪活动。以“平安创建”为契机,以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为为载体,积极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环境。二是充分发挥查办职务犯罪职能作用,积极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农民利益,影响农村稳定和主导产业建设的经济犯罪案件,如烤烟生产、退耕还林、直补资金发放等,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新农村建设中新的腐败发生,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开展对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犯罪发生。

2、以促进经济发展为落脚点,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涵。检察机关要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农民增收、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司法保障。一是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加强与涉农工作部门的联系,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农资产品领域的犯罪,确保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利益;二是正确运用批捕、起诉等手段,加强与公安、法院的协调配合,稳、准、狠地打击各种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坚决制止和打击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犯罪行为,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哪些犯罪突出就集中打击哪些犯罪”的原则,始终保持对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重点刑事犯罪案件打击态势,切实做到“惩治一人,震慑一片,教育一方”。三是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作用,对该立案而未立案或不该立案而立案的涉农案件,要及时通过立案监督进行纠正,对涉农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判决、裁定不公的,要依法提出抗诉或通过其它法律程序予以纠正,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保证每起案件跟踪监督到位。

3、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农村的稳定、发展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普及农村法律知识,加强农民法制教育,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既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开展送法 下乡和法律进村、服务连心等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以案释法;二是结合“法制宣传月活动”,举办一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增强群众学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促进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三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举办专题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班进行普法宣传;四是通过编印资料、办墙报、制作“打击犯罪成果展”展板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使他们不仅知法、懂法、守法,更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参与农村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农村良好的法制环境。

4、以强化检察职能为支撑点,积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履行检察职能与做好服务工作的统一,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统一,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把检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把服务经济建设与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履行检察职能,积极开展法律监督,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落实执法为民措施,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改革等。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好安农的治安环境,富农的发展环境,惠农的政策环境,护 农的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我们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各项检察业务、与社会各界关系密切、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全局性工作,检察机关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实效。

1、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熟悉农村情况,农村法律政策业务骨干的培养力度,同时,组成专班,抽调专人形成较为固定的办案组,提高对涉及农村稳定的刑事案件的办理质量。二是转变执法理念,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和集体企业负责人的职务犯罪,检察机关要坚决查办,及时作出批准逮捕、起诉决定;对在农村改革发展中有贡献的基层组织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职务犯罪,情节较轻的,在法定范围内尽可能适用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决定。三是对农村中由亲属、朋友、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坚持以教育挽救为主的原则,认真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对依法不应逮捕、不应起诉的嫌疑人,及时作出不捕不诉决定;情节较重的,也要与社会上的恶性犯罪区别对待,在处理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积极营造团结友爱、和睦互助的亲属、邻里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 定,激发广大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2、要加大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保护力度。一是在坚持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确立捕、诉、防综合整治的工作体系,并积极探索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方式,制定创建未成年人犯罪捕诉方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稳妥扎实地推动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以实现刑事追诉合理性为中心,构筑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的多种追诉方式,赋予未成年人有选择一定的追诉方式的请求权。三是要为父母外出务工在家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坚决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要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强化综合治理上下功夫。要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检察环节上的综合治理措施。一是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研究“三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二是认真做好检察环节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参加党委政府组织的社会治安大清查、矛盾纠纷大排查、安全隐患大检查、侵害群众利益大调查等专项治理活动。健全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刑释解教人员托管失控,落实帮教措施。三是强化“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品牌的建设,充分发挥控告、申诉、举报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处理农民群体的来信来访 工作,抓好文明疏导,排解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基层。四是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听取反映要耐心,接受意见要虚心,处理问题要细心,尽量使来访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疙瘩能解开,委曲能慰籍,冤情能伸张。对受理的信访事项要分流得当,落实到位,反馈及时,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4、要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一是要根据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性质、特点,采用科学、简便、实用的形式,反映工作内容,分解业务程序,细化工作要领,从而建立起体系严密、操作性强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准确高效。二是建立起各项工作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三是要不断加强素质兴检、文化育检和科技强检工作,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为规范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和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持续进步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四是加强队伍素质教育,确保有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检察官队伍,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

5、要不断改革创新检察机制。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推进检察机制的改革创新,既是从根本上解决检察工作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首先应完善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针对农民群众对侦查活动中违法情况反映较强烈的 问题,建立完善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中违法行为的调查机制。针对民事行政案件会大幅度上升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制约民事、行政监督工作的瓶颈问题等。其次完善对司法人员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机制。司法渎职是农民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应完善查处刑讯逼供行为的工作机制,建立对渎职司法人员进行严查的办案机制和渎职案件移送查处机制。第三是应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加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外部监督,有利于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完善人民监督员对“三类案件”“五种情形”的监督程序,努力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增强检察机关办案工作的刚性约束。

第四篇: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临沭县物价局

李玉业(已发表于临沂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价格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价格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任务重、范围广、基础弱的现状,如何理清思路,明确做法,是我们价格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月8日至5月15日,中心抽调部分人员,深入到店头、大兴、蛟龙等乡镇,结合物价部门实际,围绕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调研活动,就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农村价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改进管理的具体意见,广泛听取了镇、村干部和农民等不同对象、层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倾听广大农民干部群众的呼声、问计于民,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 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 1 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 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来回避价格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近两年来,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农民普遍对化肥涨价不理解,认为化肥生产 2 者既得了政府的各种补贴又涨了价,获得了双重利益;以前虽然粮价不高,但农资价格也低,现在粮价较以前上涨了,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农民反映强烈。

2、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重。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阅卷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学生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济压力,但高中和大学期间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依然是沉重负担,农民对此反映强烈。在蛟龙镇调查时,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却读不起书。现在一个高中生一般的学杂费是1600元/年.人,住宿费是320元/年.人,择校费2000元(根据分数的不同,择校费的标准也不同,国家规定的择校费标准最高为8000元,最少也要3000元,平均人数最多的是5000元区间的),伙食费平均200元/月.人,资料费平均1000元/年.人,平均三年高中下来,一般都要在18000元左右才能读完,高的则要22000—26000元,这对人均年收入只有4014元(统计局2006年统计)的农民家庭无疑是个沉重负担;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人左右,加上资料购臵、食宿费等,平均在12000元/年.人以上,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3、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农民健 3 康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尤其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费用高是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农民反映,现在看病虽然比以前方便多了,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但药价偏高,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检查多、乱、费用高,造成农民小病不看,一般病疼花钱,大病看不起的现象。

4、农村价格工作力量薄弱。我县的乡村物价工作网络前几年已 经建立,乡镇有了价格监督管理站(兼职)、村里有了价格义务监督员,然而价格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及村物价义务监督员既非专职,也没有行政执法权,加之人员培训不到为,经费无着落,致使管理手段弱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三、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为此,作为价格主管部门,我们将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搞好服务。

1、在农民建房方面: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的价格收费政策,农民依法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应承担行政性事业事业性收费为:国土资源部门收取的土地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为普通证书每本5元,国家特制证书每本20元,由农民自愿选择。房产部门收取的房屋所有权登记证书工本费,每本10元,此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县城规划区内的已经“农转非”的街道,从表面上看,已有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但本质上认为农民,他们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县城规划区内的已经农转非的街道在实施“域 4 中村”改造过程中,统一建造集中居住的住宅小区,要做好房间的成本监审工作,对建设过程中各主管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该免收的坚决免收,需给降低标准征收的要坚决降低标准,切实减轻住户的经济负担。对还建的住宅小区,建立物业管理机构,从严核定物业管理收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相关建设费用。强化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所需建材市场价格的监控,当建材市场价格出现上涨或显著上涨时,要适时建议政府采取价格干预措施,适当控制利润率,稳定建材市场价格。

2、农村大病医保方面:完善农村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差率规定,核定零售价格。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药价格管理,严格价格公示制度,统一制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价格。加强对农村社区及农村大病医保方面的价格监管,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积极推进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高效、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适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和常规检查收费标准,对市场调节价药品严格按规定的差别差率和相关政策执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5 服务体系的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整顿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使农民有病看得起。

3、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性制订农资价格管理办法,适当增加管理品种,控制合理差价,维护农民利益,在这方面,我们价格部门一是充分利用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以及“种啥啥便宜”、“啥贵啥没种”现象的出现。二是注重价格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养结构,拓宽创收渠道。三是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成本、收益与市场价格信息,特别是粮食、生猪、经济作物的成本、收益、供求、价格信息,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

4、涉农收费公示方面:按照“读得懂、留得住、看得清、跟着变”的要求,加强对镇、村公示的涉农收费公示栏动态监督管理。针对农村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农民建房收费等农民意见较大的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反映面广量大的农村市场各类价格、收费动态,通过监测网络向上级价格管理和监督部门反馈,敦促相应管理、监督部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5、教育收费方面: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 6 “一费制”和“两免一补”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减轻农民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代收费项目的监管,建议上级部门对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研究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减免措施,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6、水价、电价方面:将农业用水价格逐步调整到保本水平,将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和执行到位,逐步推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制度,城市供水逐步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阶梯式水价形成机制,以倡导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号召;调整销售电价分类,分步解决各类用户电价之间交叉补贴过多、比价关系不合理等问题。简化电价结构,逐步实现全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七年五月十六日

第五篇: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水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作为直接关系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利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面

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如何在2006年这一开局之年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呢?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当前的水利工作必须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

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转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强水的供需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水环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要坚持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切实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过去桃城水利事业发展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深化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加大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

突出五个重点

一、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加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按现有的四种模式(总量、总量 定额、水价、水价 定额),实行两种资金补助方式(补工程促制度,直补制度)普及推广,全年发展试点村20个。

二、高标准建设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年内我区将建成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加密低压输水管道及二级管网灌溉面积6000亩,咸淡混浇管道一体化灌溉面积6010亩。通过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措施和技术体系的推广与应用,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以上,亩均年耗水量降低40立方米,水分生产率达到1.5Kg/m3,亩均增产10以上,增收效益332万元。

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我们将在巩固农村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优先解决含氟水、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年内解决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行联村联片供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分质供水,彻底改善农村用水条件,让农民群众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卫生健康的自来水。

四、加快咸淡混浇推广力度,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保护深层淡水资源,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年内建设咸淡混浇井组150个,使全区咸淡混浇井组达到600个,年节约深层淡水1500万立方,农民每年增收节支达700余万元。

五、充分发挥河渠网络优势,提高集蓄雨水能力。按照“河渠联网、坑塘疏通、相机蓄水”的指导思想,通过扩挖、清淤渠道,逐步健全“拦得住、排得出、蓄得起、灌得进”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防洪、除涝、蓄水、排水、节水一体化的格局,密切注视汛期及其它季节上游水库河道水源情况,科学调度闸涵泵站,相机蓄水,力争蓄水1500万方,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发展基础。项目是拉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发展关键在项目。一是抓项目,积极谋划跑办,力争多上项目,重点抓好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闸涵泵站维修新建工程,并进一步完成项目库,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二是抓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和上级资金到位时限,年内新建续建的工程有5项,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郭埝桥新建工程、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项目、咸淡混浇建设工程等,严格按基建程序运作,严格监理,严把质量,确保优质。

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一是加快推进节水管道网络化工程建设,按照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用水计量化的总体要求,保证新打更新机井全部采用管道化灌溉,还要对原有管道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密,井灌区力争全部实现管道化输水。二是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种植结构、经济条件、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行计量灌溉和高标准管道灌溉技术,加速推行地下管道套接地上小白龙,实现农业灌溉全程管道输水,逐步取消地上浇地垄沟。

三、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水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一是正确认清形势,做到未雨绸缪。要科学分析气象形势,正确认识防灾能力,准确把握防汛抗旱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二是抓好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防汛抗灾的责任,做到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资、队伍、责任制全面落实。三是排除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认真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方案,制订应急措施,在做好重要河道堤防、蓄滞洪区防洪安全的同时,突出城区的防洪除涝、低洼地带排涝这两个重点,努力争取安全度汛。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和制度建设,突出防御重点,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搞好旱情监测,增大监测密度和频率,创新防汛抗旱预警机制,及时给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大力推广微咸水利用技术及抗旱节水措施,深入开展抗旱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依法加强水利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继续利用“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系列活动,搞好《水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严格落实限采方案,严格实施,严格督查,确保落实。三是严格控制新打深机井,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巡查,及时严厉查处非法打井案件。四是认真做好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五是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案件,妥善调解水事纠纷,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五、强化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水利持续发展能力。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水利事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弘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以各项改革的新突破赢得水利事业的新发展。我们要统筹协调水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和实施政策融资、政府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二是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程序和办法实施。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落实好。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营水利,对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能改制的逐步完成改制;对农户自办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机制。四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上,明晰责任、规范运作、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安全、保证效益。五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上,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经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用水户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对受益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社会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是行政提速、服务提质,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效能是机关建设的主线。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抓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抓制度,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制度和“六项”公示制;三是抓载体,创新工作模式,运用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是抓好民主评议活动,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龙头,以机关建设为基础,以执法执纪部门为重点,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八字服务方针为标准,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我局的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省市文明单位;六是注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较高的水利队伍。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把我区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水利向新型现代水利转变,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以城镇带乡村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我认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就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尤其关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只有地方财政富裕,才能更大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加快发展,也才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水利是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二、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作为与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水利部门,在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必须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未来五时间内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就无法提升。

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伴随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小农小”的境况更趋尴尬。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将是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不断扩大政府支持农田水利特点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更多地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田水利上来。

农田水利建设要发展,还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调动受益区农户的积极性,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自己的直接受益的工程投工投劳。“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

社会资金也是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村集体管理的模式淡出已久,但是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产权流转,就将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填补了空缺的主体。

“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农户自用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主体所有;而对于受益户较我的小型工程,则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相关设施归用水户协会所有。

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人把受益户组织起来,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将农村用水决策权、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权赋予农民,让农民走到“前台”,自己的工程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才能使这些小型工程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根据江苏“十一五”发展方略,结合水利实际,今后五年江苏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究效益,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生态环境,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总体目标是建设完善四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

在“十一五”水利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原则:

“十一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能力。一是完成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完成东调南下二期工程,使沂沭泗地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国务院既定的我省境内11项治淮骨干工程;争取实施“老三项”标准提高工程,进一步增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能力。二是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段工程建设。2007年实现调水出省目标,全面建成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刘山站、解台站和蔺家坝站。2010年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三是完成重点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完成堤岸防护保滩工程143公里,改造大中型涵闸24座。四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实施6座中型水库和300座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五是完成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继续推动13个省辖市和重点县级市防洪工程建设,力争2008年前初步形成大中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结合改善城市水系河道面貌。六是加大区域治理力度。重点实施里下河、沂南沂北、太湖、秦淮河等沿湖沿河洼地排涝工程和省际、市际边界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新一轮太湖治理、长江河口段综合整治、滁河水阳江治理以及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工程。

(三)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步伐。一是围绕恢复提高引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在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的同时,启动实施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全面恢复和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逐步使农村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二是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积极实施灌区改造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灌区节水改造。以提高水资源保障和供给能力为目标,继续抓好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增加蓄水量3亿立方米。三是围绕提高低洼地区抗灾能力,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加大圩区治理力度,加高加固圩堤,更新改造圩口闸、排涝站。启动实施农村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泵站3万座120万千瓦。四是围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区域地表水利用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以水功能区为单位的纳污总量和取水单位定额管理的取水总量。以四个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社区等载体建设,完成徐州、张家港2个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无锡、南通、淮安等11个省级试点。建成南水北调大中型节水灌区30个,节水型农业示范区100个;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800项,50以上高耗水行业和单位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着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健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在建设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四项制度”,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稽查和监察工作,确保“三个安全”,创建优质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水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水工程完好率、良性运行率和水管单位的达标率。建立湖泊管理机构,完善湖泊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围占河湖情况,确保流域河湖和区域现有水面率。在依法管理方面,要健全地方水法规体系,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利服务发展能力。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要全面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大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水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要结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定编,落实管理经费。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继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分配转让机制、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以及省际边界水事矛盾预警机制,提高水利服务发展能力。

三、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2006年水利工作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和水资源供给能力。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计划投资45亿元。一是全力推进以治淮为重点的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新沂河工程,起步实施中运河工程;续建完成奎濉河工程,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湖洼支流治理工程。二是加快以南水北调一期为主体的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刘山、解台、蔺家坝站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江都站改造、淮安四站、淮阴三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开工建设淮安二站改造、泗阳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二站;起步实施高水河整治和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加大淮安、扬州、宿迁三市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泰东河工程。三是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完成连云港市16.8公里海堤和临洪闸、武障河闸、五图闸3座中型闸加固,盐城市16.6公里海堤和射阳河闸、翻身河闸等6座大中型闸加固,南通市7.5公里海堤和塘芦港新闸加固。四是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安峰山、小塔山、塘马等大中型水库和8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继续实施西双湖、庆安、崔贺庄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五是积极实施区域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里下河、太湖、秦淮河地区引排骨干工程,起步实施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工程。

(二)以村庄河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全省计划兴建及改造小沟以上建筑物3.2万座,疏浚县乡河道土方1.86亿立方米,疏浚村庄河道土方1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整治圩堤1865公里,修建防渗渠道2475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坝2237座,新建改造泵站1798座9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在全面推进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整治、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已被省委列为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办实事之一。要将淤积污染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和农民健康生活的村庄河道、塘坝作为重点,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两清一建”,即清理淤泥,拆除坝埂,疏浚水系,改善水质;清理垃圾,清除杂物,整治河坡,改善环境;建立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群众满意。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部署发动,落实建设经费,扎实推进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这项工作,确保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任务。

(三)加快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快以城市防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明年要继续实施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各地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系,重视提高新城区及重点城镇的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组织开展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筹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水问题,提高城市水利工程抗灾标准,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加大水利管理力度,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水利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水利管理力度,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加强水利规划管理。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利规划服务。要切实推进水利规划的实施,研究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依法实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逐步推行规划保留区制度。通过规划,规范社会涉水活动,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基建程序,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坚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加强对项目法人的考核,把好工程质量关。三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三化”建设,提高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抗灾效益,实现工程效益的升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要求,通过抓好徐州、张家港两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典型带动,示范引路,加快推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全面启动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完成全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水源涵养工程以及监控和应急保障等工程建设力度,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按照新批准的超采区划,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五是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确保工程防洪安全。

(五)一是基本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工程管理效益。湖泊保护一直是我省水利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要贯彻落实《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明确湖泊管理体制,制定管理制度,按规划严格实施湖泊管理。二是加快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逐步建立水利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改革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项目的建设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代建制”、“委托制”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咨询机构等单位市场化改革。三是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深入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农民用水组织、大中型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市场运作,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投资水利,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有法制保障、比较稳定可靠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完善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建立政府投入、市场化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渠道,确保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

(六)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必须把防汛防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河道、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加快水毁修复和防汛急办工程建设,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近几年来我省遭受台风灾害袭击的机率增加,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完善防台风预案,落实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防洪、供水和避污调度,迎战可能出现的各类水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夺取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提高认识,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如何干?

第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新农村建设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是国泰民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要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各项工作要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

第二、要突出三个工作重点。

二、抓管理,推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桃城区水利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区的水资源总量利用不足10,与全国的水资源总量利用率有很大差距;我省的工程处数有62万处,大中型不到110处,骨干工程的数量还没有湖南、湖北省一个地级市多;人饮不安全达到3144万人;基础设施薄弱,已建成工程老化、病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等等是制约四川水利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四川水利发展是解决我省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发展就必须搞建设,不搞建设就不能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要巩固建设的成果,就必须抓管理。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能够出效益。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都对水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国家水利投资减少,以及移民、生态、环境等原因,水利建设的速度将放缓、规模将相对缩小,水利建设不再是唯一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思路,切实把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着力研究科学规划,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水利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来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抓规划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职责,抓好规划,科学实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要加强对水利发展和改革中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深入思考水利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统一性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里要强调一下规划统一性的问题,凡是通过计划下达的,农水、水电、水产、水保等都要把资料汇总或抄送到规计处。要认真思考和筹划本单位、本部门在“十一五”建设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抓哪些重点,怎么抓;在2006年要重点干哪几件大事,怎么干,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特别是主要业务处室和几大局要按照《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拿出具体、书面的工作意见和分步实施计划,并付诸于行动。要按照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措施,认认真真抓落实。

(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要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机制,严格行政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06年要做的几件事:一是要出台《防洪法实施办法》,水政处负责。该办法的出台将在防洪保安上、在防洪的有关规费的收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二是要加强执法力度。要按照《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电力、渔业等执法的程序,维护我们正常的职能职责,比如《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对小水电开发我们要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等等;三是要加大规费的征收力度,我们已经出台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办法、水土保持有关规费的征收办法、砂石资源费有关办法,关键是贯彻落实。争取在规费上有新的突破,增强水利自身造血功能。

(三)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和机制。一是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拓宽水利服务的新领域,从农田水利到农村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不断拓宽水利服务的领域,丰富水利服务的内容。二是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建立起我省节水型社会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工程、宣传六大体系,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三是切实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总结前两年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条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实实在在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四是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管理范围和管理主体,落实管理经费。五是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按照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2006年底全面完成地方电力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四)科教兴水,培养水利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水利科技成果水平;强化科技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学术带头人,推动全省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各个单位在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有硬性指标,要有投入,差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快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将原有的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各单位都要结合业务工作,制定和实施科研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教兴水的力度。

(五)善于总结,大力宣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任务艰巨而繁重。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使全社会形成对水利工作重要性、全局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争取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展示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发掘水利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提升水利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今年要重点宣传我们水利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宣传。关于经济效益,要大力宣传水利工程保证了粮食安全,宣传水利保障重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宣传小水电在改善农村供电、生活环境、增加农村收入所起的重要作用,宣传水产产值增长对农民收入增加所作出的贡献。关于社会效益,一是安全效益,要大力宣传防汛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加强了预报工作,由于预报及时、由于预报科学准确,减少了死亡人数、减少了土地淹没,一定要有数据,才有说服力。二是生态效益。水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多少,小水电的发展少烧多少煤、少砍多少柴,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一定要大力宣传。三是环境效益。总之,怎么抓宣传,从哪里找切入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行业也要同步发展和进步。水利厅是一个老厅、大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坚持事业、行业和职工协调发展,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行业实力,让职工分享改革的成果,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抓作风,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风是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集中体现。作风包括行业作风、单位作风和机关作风。今天要求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列席厅务(扩大)会议,主要是强调机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关职能的全面履行和工作成效,事关行业形象和事业发展大局,在机关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水行政职能,作风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能够适应全省水利、水电、水产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风建设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是,面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建设新要求,面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水利事业的企盼,我们的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够扎实、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同志不善理政,调研不够,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有的抓落实力度不够,花架子多一些,工作布置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不严抓细管,督促检查不力,没有收到应有的实效。一些干部工作节奏缓慢,布置任务不是雷厉风行,而是拖拖拉拉。还有工作质量问题,某项工程在设计上、施工上、监理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没有严格把关,致使工程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是低级错误,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有的同志工作只求一般过得去,不求高标准过得硬,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有些处室之间不协调,部门之间不团结,大局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相互推诿。二是在工作纪律方面存在散漫松弛的现象。个别机关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离岗不请假。上班时自由散漫,串岗离岗、扎堆聊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发现哪位同志再上网打游戏,先追究处长责任,因此处长们一定把职工管好。三是在班子建设方面个别存在政令不畅、班子不团结的情况,我行我素,贯彻党组决定的力度不够。有的单位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政务公开化、规范化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极少数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班子内部沟通交流不足,内耗严重。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仅存在于极个别单位、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必须严肃整顿,否则将严重损害机关的整体形象,影响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制约了四川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这是不能允许的。

2006年是“十一五”水利发展的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发展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作风保证。因此在领导岗位上必须履行好工作职责,抓好部门工作。不能履行好工作职责,只有采取组织措施。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办事水平和能力

学习是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断增强自身各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要。首先,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新任务的提出,新时期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不断调整和改变,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去理解,只有在领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贯彻、去执行。二是科学知识在不断发展,业务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拓宽,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去更新和掌握,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三是随着人们对行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要求更高,水利不仅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实现人水和谐。这些都对我们的服务水平、发展能力、工作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新的知识要掌握,新的观念要更新,新的领域要拓展,新的方法要适应。因此,要大力建设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增强服务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首要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制度是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水利工作者必须要依法行政,依章办事,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有章可依,有法有章必依,执法执章要严。当前,特别需要学好、用好、执行好三个方面的法规:一是公务员法,这是作为公务员务必要做好的。公务员法今年起施行,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一名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机关公务员首先要学习好、履行好公务员法。二是水利职工的职能职责。这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准则,需要时时重温、认真执行。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职责,明确职能、权限和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做到不越位、不错位,更不能缺位。要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全面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三是机关纪律和行为规则。要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公示听证、专家咨询以及失误追究制度;创新和探索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如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完善机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党风廉政、信访投诉、作风监督员等各项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认真处理,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要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办事能力是对一个公务员或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基本能力才能做好所从事的工作。能力是水平的基础,水平是能力的体现,水平高反映出能力强,能力和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能力谈不上有水平,没水平就说明没能力。因此,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水平是对每位同志的要求。怎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呢?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思考,认识自己,缺什么补什么,循序渐进不断学习和充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二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从满足于具体事务,向善于抓大事、谋全局转变;从注重做好当前工作,向善于从实际出发、搞好超前服务转变;从被动应付,向勤于思考、开拓创新、主动服务转变,从按习惯办事,向工作规范化转变。

(二)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共事心,共谋水利事业发展大计

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为什么要讲作风问题,厅党组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水利厅是老厅、大厅,是业务厅局,我们既要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履行政府职能,也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当好参谋,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还要切实加强对全省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和共事心。

一是增强责任心,切实谋其政谋好政。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必须尽其责。水利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胆负责任,敢于负责任,认真负责任。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行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党组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不负责的态度肯定是不合格的角色,担当不了这个角色就必须换角色。责任心特别重要,是一个公务员角色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条件。对自己多一些责任,对别人少一些苛责;班子主动多负一些责任,上级就少一些负担。同时,善待他人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宽容职工,改进领导方法和艺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是增强事业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群之间,部门之间,积极主动尤为重要。职工主动了,干部主动了,部门就活了起来;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了,行业就活了起来。如何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改进工作方法,理顺体制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水利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比如,水利工作重点向管理方面转移。又如,水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问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再比如,水利、水电、水产在生态四川、平安四川、和谐四川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大局,都是政治,也是水利人应该做而且要做好的大事。

要回答这些新课题,只有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创新,水利才有希望;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地位;创新,才有作为。我们要主动高扬生态的旗帜,宣扬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变水害为水利;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域监测,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确保防洪安全,综合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减灾保安;确保供水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确保水生态安全,为“生态四川”建设做贡献。

三是要共事共心,团结一心谋发展。大家走到一起是缘份。省委、省政府决定我担任厅长,孙厅长和大家推荐我担任厅长,这是对我的信任。我有责任、有信心做好这一角色,但也离不开大家支持、关心和帮助。如果我按部就班,碌碌无为,大家也不团结,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既不是省委、省政府的希望,更不是你们愿看到的。作为厅长责任重大,我是十分清楚的。我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厅长也多次讲,叫我放手大胆干,不干预我们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我要向历届老厅长学习、向孙厅长学习、向大家学习,大胆地干好工作,尽心尽力地把四川水利做好。

做人要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不虚伪、不张扬,不搞阴谋,不设计整人,这是大家所期望的。孙厅长经常说,他很直,不说假话,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水利厅历届党组和厅领导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心齐、风正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个别不良现象的存在,要帮助、教育和整顿。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团结共事,以“心齐、风正、和谐、进取、务实、公道、坦诚、宽容”十六字与大家共勉。也希望同志们要团结,要共心。

(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实干兴邦,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出成果,落实就是水平。水利性质决定了水利必须是一个贴近基层、直接为群众服务的部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掌握实情,使水利各项决策更符合省情特点,更符合发展规律,更符合群众意愿,增强水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检查和督促,不搞花架子,既要有安排布置,更要狠抓落实。不要说得多,做得少,不要年初的计划,年末还没有效果。这是不行的,也是决不允许的。只有实干,行业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展。只有实干,才能体现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下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