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19:2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一大二公”的僵化经营体制被彻底打破,亿万农民在新的经营体制之下,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越来越丰富,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矛盾逐步减少。在总结这段历史时,人们通常称之为农村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农村“第一次飞跃”的作用已经基本发挥到了尽头。其突出表现是:

农民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提速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建设,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众多的、科技知识含量并不高的劳动力。在此情况下,农村亿万青壮年自发加入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大军。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2.5亿“农民工”。另据有关部门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人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城镇,给农村带来的是“空心村”的提速。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方面是我国农村“第一次飞跃”时农民的劳动成果的反映,土墙的房屋被砖墙所取代,平房被楼房所取代;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房屋有房无人居住,“空心房”、“空心村”越来越多。劳动力紧缺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下降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之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603815”“部队”,无论是从体力,还是从事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能等方面,都不适应。

我国农业生产在经历了建国60多年的发展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极大的不同。依靠世代相传的传统农作方式,只能够仅仅维持农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依靠现有的农村留守劳动力,无法生产出全国人民所需要的农产品。庞大的人口大国,如果达不到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就无异于将国人之口系到

外国人的裤腰带上,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就无从保障。

不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现代农业,是国土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我国的国土资源,水资源等生产农产品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上,仅有现有农村劳动力来经营,无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工业化城镇化带来土地紧张矛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两化”的快速推进中,土地问题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了保证95%的粮食生产国内自给,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动摇。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不可逆转,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处在“两难”中的土地问题如何破解?成为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环顾祖国的大江南北,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土地开发潜力。“空心农户”、“空心村”,完全可以通过迁村腾地,建设新农村等,腾出数量可观的土地。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城乡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是3.2:1,虽比前几年3.3:1有所缩小,可是绝对的却在加大。

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庄重承诺。如果农村进行沿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农村生产力的继续释放就缺乏动力。农民的收入也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将越来越大。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村经营体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我国农村经营体制进入到“二次飞跃”的新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新农村建设。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速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前提,没有土地的规模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土地流转渐次展开,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数是农民以租赁的方式进行的。从稳定、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流转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农民与土地租赁者纠纷不断。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应采取股份制的方式为宜。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加入流转的企业,企业以资金、资产等入股,共同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农民由土地出租者变为股份拥有者,由收取租赁费变为股份分红。原土地租赁者变成了与农民一样的股份拥有者,消除了经营的后顾之忧。

创新农民居住方式加速新社区建设在我国农村经营体制“二次飞跃”中,要及时引导并鼓励农民改变居住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空心户”、“空心村”需要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在打工收入逐步提高,各地陆续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后,他们将永久在城镇生活。留下的房屋就成为了“空心房”。在我国目前保持农民承包耕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下,这些农民的房屋,或者宅基地是不能随意取消的。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只能通过由分散向集中。

大规模土地流转需要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在当今农业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化的趋势下,已经具备了土地大规模流转的条件。大量的土地流转之后,农民作为“地主”能够获得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收入,不再需要脸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分散居住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农民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有能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现在,国家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支持农村建设。只有农民由分散向集中居住转变,国家才有可能提供系列化的社会服务,农民才有可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均等化服务。

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速农民市民化 农民在由分散向集中居住中,要注意妥善解决好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农民在分散居住时,家中不仅有农田,还有菜园、果树等,也兼有养猪、养鸡、养鸭等副业。集中居住之后,这些都不可能存在。因此,农民集中居住,发展产业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两种两类资源需要有机结合。一方面,我国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在加工开发上尚处于低级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民间又有着庞大的社会资本,正在寻求投资的方向。这两类资源如果能够有机结合,就能够产生巨大的产业潜力。因此,国家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不但使农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同时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

拥挤的城市给人们压抑的感觉,城市的居民在节假日都希望看到广阔的田野,呼吸新鲜的空气。利用现代农业的特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创造就业机会,让集中在农村新社区的农民有充分的就业门路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城乡一体化

适应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土地的规范化流转,要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三资”监管及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平台,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开展土地经营权证质押贷款,土地流转合同质押贷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围绕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成员共有、民主共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村集体产权新制度、新机制。

推行1+X模式。“1”是指党支部、村委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综合办公场所,“X”是指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站、文体活动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卫生服务

室、计生服务站、党员电教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创新农村新社区管理机制。要创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农村新社区;引导社会工商资本积极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鼓励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机构积极投入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

要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城乡一体就业政策体系,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实现转移就业。

创新党建联动机制。组织设置建立社区大党委,依托农村新社区,打破行政村界限,整合社区党组织资源建立社区大党委,在此基础上灵活设置种植养殖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业等各类服务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实现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全覆盖;运行机制实行“三三制”。按照“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全面实行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把新社区非公经济党组织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共同选进社区党委任职;工作实行“三联共建”。建立本级及上级政府定点结对帮扶,业务部门对口指导,整合力量推进新社区建设。同时,打破村域界限,整合资源,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要求,高起点、着眼长远规划,按照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等便民服务设施齐全,高标准建设“五务合一”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粮食局

第二篇:市国资委借力“三万”及“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市国资委借力“三万”及“新农村建设”工作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四高‛(敢于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质量、高回报)要求,紧紧围绕‚全面争创添活力,为党添彩谱新篇,推动发展做贡献‛这一主题,以‚迎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为主线,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注重与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注重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相结合,同时,借力我省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去年以来,我委新农村对口建设点是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该村位于大箕铺镇以东8公里,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00余人。东角山村经济基础薄弱,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均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手段,且增收措施单一幅度缓慢。为了提升基层干部抓发展、抓党建本领,市国资委借力‚三万‛及‚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该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首先切实抓好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集中培训。在大箕铺镇的配合帮助下,在该村全面推行‚双述双考‛,强化服务承诺;与大箕铺镇党委共同研究该村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鼓励其在村民增收致富、集体加快发展上想办法、找措施,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

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及基层党建工作

去年以来,市国资委共对该村扶持建设资金5万元全部用于村庄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我委还利用自身优势,捐赠给该村黄泥铺小学课桌椅50余套、捐赠衣物300余件。参与协调大冶市、大箕铺镇两级政府对该村的转移支付,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抓好村级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百村党建示范行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配强配齐基层党建工作力量,确保有人办事。加大协调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的工作经费。

三、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向阳同志和班子有关领导多次深入东角山村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围绕推动新农村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大任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民忧、增民利、助民困、惠民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月22日,市挂点领导、市政协主席郭远东亲自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前往东角山村调研指导工作,并对该村2011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该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将东角山村打造成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第三篇:学榜样 见行动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学榜样 见行动

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大坪村在县委、县政府和迎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一心一意学榜样,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学习的发展之基。我镇借创先争优活动之机,狠抓学习。一是请进门学。我村邀请了华南林学院刘先雄老师、连州城北村、龙口村支部书记到大坪传授水果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二是送上门学。今年我村支两委通过收集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村庄资料、适合大坪发展的产业及相关的农业管理技术制成光碟150张发到了各家各户。三是走出门学。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培养对象到广东连州市连州镇的城北村、龙口村和宜章县的寿福、上寮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四是学习身边的榜样。今年镇党委组织建先进事迹报告团,组强全镇党员干部学习了李黎明先进事迹,随着我村也组织了村定员干部、党员、组长召开座谈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了深入学习。学习他那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帮贫济困,博大情怀。李黎明他生在大坪,长在大坪,在迎春工作,他的一言一行早已络在了村民的脑海里,教育和感召全村人民,同时也激发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结合镇里开展的“双学双争” 和“学黎明见行动” 活动。我村也开展也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掀起了学黎明见行动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身边的人学起,从

小事做起,争当人民满意的干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支村两委在工作中坚持诺字当头,实字为先,干字为要,用满腔热情投入到了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强化班子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一是完善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等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肯定;二是注重工作落实。作为支村两委一班人“诺字当头,实字为先,干字为要”。为了确保大坪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结合创先争优,每个村干部和党员都作出公开承诺,为村民办一件实事,做一件好事。村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每个村干部都己负责了一到二个项目建设,做到每月中汇报进度,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三是不断充实干部队伍。为切实提高大坪村党组织战斗力,市工作队与村党支部一道,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工作思路,2010年我村发展党员3名,培养发展对象3名。一年来,通过市工作队和我村支村两委干部努力,凝聚了民心,强化了班子建设,增强了班子战斗力,为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构筑了坚强堡垒。

三、全心全意谋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我们抢抓机遇,迅速申报进入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把我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是高起点规划。我村通过聘请专家,结合大坪村实际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走访村民,宣传国家政策和新农村

建设思路,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大力支持。为了支持村里的工作,村里一名小学生曾经把她攒了5年的100余元零花钱捐给了村里修路,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支书把娶媳妇的钱也拿出来修路,就因为村民这股热情,大坪村的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了不竭的群众力量。三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任何人不允许乱占乱建,使大坪村庄建设是规划有序,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村民增收。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学习和实地考察,总结出了大坪要发展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产业支撑,帮助农民增收,才有致富希望。二是发挥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平整土地400亩,荒山4300亩,种植油茶500亩,订单蔬菜180余亩,烤烟种植220亩,植树造林3800亩,成为宜章县消灭荒山第一村。三是发展规模养殖业和种植业。2010年,在市党建扶贫队和支村两委的努力下,“湘南蔬菜大王”李四清来村发展蔬菜种植,种植大户李兴帮、李云涛种植茄子、辣椒达105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化养殖业4家。目前,我村**、**两户已建成两个年出栏达10万只规模养鸡场,村民人平纯收入由2005年的2450元增加到了如今的6800元。农民得到了实惠,经济活了,收入多了,实力强了,干事的积极性高了。

(三)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要想富先修路”。为了修通村里的水泥通村公路,支村两委投资135万元,带领群众没白天没黑夜,通过4年的坚苦奋战,终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于一身泥行路难问题。2010年,我村通过争资立

项,投入50余万元修好了銮塘,投入5.8万元建好了中心塘的围栏,投入32万元修好了环村公路,投入5万元建好了养鸡场,投资10万余为全村50户村民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彻底解决了群众水、电、路等问题,改变了大坪村脏、乱、差、究的面貌,让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为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提高村民素质,我村一是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一整套制度,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约束。近20多年来,我村从未发生过治安、刑事案件。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点和农家书屋,让党员干部群众有了更好的环境学习党中央政策,法律法规,养殖种植知识,培养一支学习型干部和村民。我村李开鹏原来是个穷得叮当响,小学都没有毕业,通过学习和干部的帮扶,现成了年收入10万元的专业养殖户。三是通过活动促学习。我村结合镇里开展的“双学双争”、“评双星”活动,在全村开展了评“三星”活动,每年评出文明家庭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之星和创业有为之星,全村呈现出了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面貌。

各位领导,成绩属于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利用党的阳光雨露,县委、县政府的真心支持,学好典型,用好经验,付诸行动,奋发向上,强力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谢谢大家!

第四篇: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堰城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走进大浦镇堰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一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一直延伸至路的尽头,路两旁是万亩连片的双季优质稻示范基地,一幢幢装饰一新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村小学时而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一幅现代和谐的新农村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衡东县大浦镇堰城村位于大浦镇东北部,辖11个村民小组,有274户,1145人,水田面积891亩,该村毗邻大浦镇和大浦工业园,省道315线、京珠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村自2009年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市、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本着“一年打基础,两年强发展,三年见效益”的奋斗目标,即: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建设“富裕堰城”;通过整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道路硬化,田野美化、村容亮化工程,建设“秀美堰城”;通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下村、推进文明创建等活动,建设“文明堰城”;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建设“和谐堰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来,村支两委团结一心,带领干部群众搞建设,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村容村貌 1

一年一新,乡风民俗健康向上。

调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产业兴村为已任,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以优质稻、特色种养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物流运输为主的第二产业,为大浦工业园区输送劳力的第三产业。该村优质稻生产已经常态化,村民自发种植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已经成为自觉行动,两季优质稻种植面积900多亩,是村里主导产业,占全村总产值60%以上。村内有牲猪养殖户近100户,其中100头以上的有40多户,300头以上的20多户。兴建了一个骡子养殖基地,占地10亩,正在引进新品种;村里新发展一户野鸭养殖大户,现在野鸭存栏达10000羽左右,年出栏可以在30万羽以上。2010年村里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成立了一支拥有20台货运车的运输队,为村里增收近20万元;村里通过征地20余亩,建设6到7个标准化厂房,承接招商引资的工业企业落户,每年为村里增收10余万元。另外,村里通过出租土地给私营业主做砖厂等形式,每年为集体增收8万元。该村以大浦工业园区为依托,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半工半农人员300多人,年创收达500万元。2010年全村人平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

夯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几年来,先后投入6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村部大楼,占地800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娱乐室、医务室、值

班室一应俱全。投入20余万元,已启动村部大楼后面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文体广场的建设,将设立花园草地、篮球场、羽毛球场,添臵了单杠、双杆等体育健身设施,农民休闲锻炼有去处,让堰城成为“休闲村庄”。投入30余万元,维修1处分水堰坝,新开山平塘5口,新建电排2座,维修电排3座,清淤加固了主渠,彻底解决了全村抗旱死角。高标准完成村级公路硬化4.5公里,通组道路全部硬化,构筑了通畅的村组道路网,栽种行道树800多株,投入20余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全面实施村庄美化亮化工程,堰城成为了全县乃至全市的“明亮村庄”。

建生活设施,着力促进民生。村里投资近10万元,建成了我县首个垃圾焚化炉,日处理垃圾5吨以上,并在各组设立了垃圾池,彻底解决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大霞示范片的垃圾处理难题。完成穿衣戴帽农户60户;90%以上的农户完成了改水改厕,部分农户还安装了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率先在全县实施了数字电视入户工程,90%以上的农户收看到了高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基本实现了“清洁村庄”、“数字村庄”目标。目前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美观适用的楼房,庭前屋后建起了各式各样的绿化带,家家户户建了深水井,50%的村民饮用凉开水,50%的村民饮用纯净水,70%的农户用上了液化气、太阳能和沼气。全村拥有固定电话和移

动电话入户率达到了90%,家家户户都有彩电,电脑有53台,空调70台,私家小车20多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8%。村里五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户生活都有保障,每年逢年过节村里都会给予一定物资资助。村里还成立了“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起到应有作用,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里有一支自己的腰鼓队,平时农闲时部分妇女就聚到一起进行排练,她们有统一的演出服装和道具,现在还能接到一些演出业务,能增加一些收入。

倡管理民主,树立农村新风。村支两委大力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重大事项一定召开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开会研究,集思广益,形成一致意见后再付诸实施。设立了财务公开栏,坚持财务公开,并聘请了村纪检监察员,全程监督村支两委的村务活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和好评。在全体党员、农户和村民小组中开展“文明党员”、“五好家庭”和“先进村民小组”等活动,年底统一进行评比考核,进行奖惩。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学政治、学法律、学知识,村民的法纪意识日趋浓厚,并切实做到了学法、知法和守法,每年开办各种法律知识和致富技能培训20场次,计划生育“三查四术”完成率100%,多年来全村没有出现一起违法乱纪行为,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全村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

下载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力二次飞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办事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市东办事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导语:市东街道办事处在辖区项目发展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凭借辖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迅猛的态势,重点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在项目建设工作上......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力达三个必须

    文章标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力达三个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伟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刚刚从国营农场......

    立足本职,强力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

    立足本职,强力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殷都区统计局)统计规范化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对提升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殷都区统......

    泸州强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泸州强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根据泸州市安全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该市于2012年相继启动了创建安全社区工作,首批启动的20个化工、酒类行业以及具备条件的区县创建单位已按规......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从农村环境出发 撰稿人:蔡智 单位:治河渡镇乡镇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政......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模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铁拾村是04年由原拾亩地、铁丈岙、沙地3个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348户,1081人,外来务工人员800余人。工业经济极其发达,落户企业10家,07年产值为3.......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