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水县突出机制建设 强力推进
突出机制建设 强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
中共商水县委 商水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商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结合当地实际,把“清洁家园行动”列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全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管理体系,从机制建设入手,强力推进农村“清洁家园行动”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全县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2009年4月份,省文明办组织全省各地、市文明办主任到我县就“清洁家园行动”工作进行了观摩,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郭守占对我县“艺术长廊进农家”活动及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号召全省各地市文明办学习我县的经验和做法。我县先后接待濮阳市等6个市、县区组织的参观团,接待人数达80多人次。连续三年我县被评为全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县”。巴村镇上城行政村、城关乡大刘行政村等3个行政村被评为首批“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2011年,商水县平店乡被评为周口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乡镇,邓城镇小张庄行政村、白寺镇靳庄行政村被评为“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今年7月,巴村镇上城行政村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并在《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网进行公示。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责任机制,着力打造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行动”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杨珺任组长、县四个班子分管领导及县直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分别任副组长和领导组成员的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处理全县“清洁家园行动”的日常事务。乡、村两级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各行政村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党员、群众代表参与的监督管理小组。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各级党政正职为“清洁家园行动”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抓,在所分包乡镇具体抓一个“清洁家园行动”试点行政村,树立标杆,抓点带面,同时督促乡镇党委领导和行政村干部,积极开展综合整治。二是纳入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商水县2011年度目标管理体系考评细则的通知》、《商水县2011年度目标管理体系》和《商水县2011年度目标考评细则》,把“清洁家园行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全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商水县2011年度目标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在总分值1000分的乡镇目标管理体系中,以“清洁家园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项目占200分。同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刘政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县长杨珺同志任副组长的目标管理领导考评小组。考评组由县目标办牵头具体实施,县文明办、县农综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等有关单位抽调专业人员配合组成专业组核定数据,县四个班子领导观摩认定。按1000分考评。根据各乡镇场、办事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年终目标管理综合得分的多少,划分为一、二、三类乡镇和“一票否决”乡镇。一类乡镇奖金总额为300-400万元。排名一类乡镇第一名的奖励70万元,党政正职各奖7万元。在干部使用上对一类乡镇的主要领导优先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推荐。对连续三年保持一类乡镇第一名的乡镇主要领导,享受县处级干部的经济待遇。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和乡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绩效考核相结合,对一类乡镇增加干部提拔任用名额。乡镇年终排序有两项后三名者和“清洁家园行动”连续三次后三名者等同于“一票否决”,经济上不予奖励,政治上减少干部提拔任用名额,年度考核减少优秀名额。今年7月初由县文明办、县目标办、县农综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组成的考核组,对全县上半年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了考核,对于行动不力排序倒数后两名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并扣除5分目标管理积分。此举措对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党委、镇府震动很大,对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三是加强工作协调。县文明办与县目标管理办公室、县村容村貌整治办公室主动加强沟通,建立了由县发改委、县农业局、县建委、县环保局、县民政局、县文化局、县林业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等十多家部门参加的“清洁家园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通报情况,加强规划落实和指导。县文明办及时收集、整理、编发“清洁家园行动”专题简报,汇总情况,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充分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努力形成各方广泛参与的“行动”氛围
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主体,也是“清洁家园行动”的直接受益者。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中,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一是宣传引导。为推动全县“清洁家园行动”深入开展,真正达到村村行动,户户参与,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了“清洁家园行动”专题栏目,大力宣传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及时跟踪报道“清洁家园行动”的工作动态。各乡镇、各行政村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宣传窗、黑板报、告知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宣传效果。二是树立典型。对在“清洁家园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巴村镇上城行政村、吕刘行政村,城关乡大刘行政村、大井行政村,大武乡赵庄行政村、黄寨镇小集行政村、固墙镇许楼行政村等10个行政村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并将他们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在全县总结推广,对深化“清洁家园行动”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如固墙镇许楼行政村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通过学生的“小手”拉起家长的“大手”,积极参与“清洁家园行动”,巴村镇后党行政村利用文化大院,在文艺节目演出前宣传“清洁家园行动”的内容,宣读村户考评细则,宣布庭院检查结果,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养成文明卫生整洁的生活习惯。三是选好载体。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的“队伍建设年活动”和“转、促、惠”活动,积极引导县直各部门为“清洁家园行动”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形成了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我县共编发“清洁家园行动”专题简报67期,专场文艺演出20场,制作各种宣传版面560个,出动宣传车480多辆次,下发宣传单5000多张。通过送标准到乡村,送服务到农民,送知识到农户,为全县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切实凝聚全县协调共进的“行动”合力 在“清洁家园行动”中,县文明办积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全县63家省、市级文明单位与全县26个试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对口帮扶试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大院建设。其中15家省级文明单位对试点村进行了重点帮扶,每3—5家省级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并制定出帮扶规划。为保证帮扶效果,激发文明单位帮扶的积极性,县文明办在被帮扶村显著位置悬挂帮扶规划和帮扶单位名单。截至目前,各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变了帮扶村的村容村貌,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如县财政局出资12万元为大武乡建立了农家书屋、多媒体放映室;县烟草局为东城街道办事处付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大院,增添了体育设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由县文明办牵头,联合县文联组织32名市、县知名书画家开展了“艺术长廊进农家”活动,分别深入到试点村,为试点村书写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墙体标语、墙体漫画、墙体山水画等180多幅,特别是艺术长廊、文明漫画墙,为群众喜闻乐见,作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产生了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在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全县深入开展了文明卫生村、文明卫生户、“双百”(百名孝顺儿子、百名孝顺媳妇)评选等活动。近2年来,共评出文明卫生户200户,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各100名,并把评选的结果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张贴。通过评选活动,使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学友榜样、赶有目标。
四、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巩固扩大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成果
“清洁家园行动”面广点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确保“清洁家园行动”见成效,常态保持不放松,县文明办会同县督查中心一天一督查,一星期一通报,半月初评,季度总评,年度总结。对行动好的乡镇、行政村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后及行动迟缓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通报批评,乡镇主要负责人在新闻媒体作表态发言。督查组还要求各乡镇、各行政村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努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以组织重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卫生保洁制度、卫生评比制度等,以制度抓规范;三是实行责任制,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责任路段要有固定标牌,公布责任人的姓名,以责任抓落实。通过督查,各村镇逐步实现了“三个一批”:制定了一批保洁制度、新建了一批保洁设施、成立了一批保洁队伍。
通过“清洁家园行动”的深入开展,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制度得到规范,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群众素质得到提升,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目前,我县共有216个行政村成立了保洁队伍,保洁人数达到568人,全县新修道路372公里,新建成沼气池2563个,栽植果树、绿化树12630棵,有186个行政村完成了村内绿化,整修电线52350米,建成村级连锁超市53个,建成农村垃圾集中点135个,新修下水道20421米,新建成村级标准卫生室158个,新建文化大院22所,清理主要街道263条,粉饰墙面10万多平方米。其中巴村镇上城行政村、吕刘行政村,城关乡大井行政村、大刘行政村、黄寨镇小集行政村多次受到省、市文明委表彰,今年我县巴村镇上城行政村又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教育启迪人。如今,爱护公物、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清洁卫生已成为广大村民的共识。绿亮净美的城市风景在商水农村大批涌现,“清洁家园行动”的成果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欢乐的笑脸。
第二篇: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 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 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浅析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关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无疑是两项切实可行的实践载体。概括的讲,这两项工作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各有侧重。晋星创建是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升级晋档是对村级党组织的绩效管理。我们要从二者的指标体系研究出发,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科学推进,以升级晋档保证和服务晋星创建,用晋星创建体现升级晋档的成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晋星创建:2008年上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实行星级管理,按照量化考核,评星定等,因村施策,多措并举,梯次达标,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分为五个星级等次,五星级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四星级村为重点村,四星级村、五星级村的验收、命名由市上组织,市上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四、五星级村的创建。三星级及其以下村为推进村,由县区负责晋星升等和考核工作。星级村考核实行千分制,考核标准体系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 6个方面 22项指标。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按照突出农民增收、兼顾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
理民主五个方面,具体设臵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党员队伍建设等15项考核评价指标,对村级党组织实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评为一、二、三、四类村级党组织。
一、二类村由市上考察审定,三、四类村由县上考察审定。
晋星创建是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把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大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全面实施强化目标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措施,推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机制保障等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上水平。“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者指标体系虽存在差异,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实现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此我们要强化目标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三项措施,推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村庄治理四个重点工程建设为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服务,突出重点,坚持一张表格、资源共享、各评星级、分类表彰的原则来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一要坚持“举措到户”,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农户分类摸底调查情况,依照创业型、劳务型、种养型、兼业型、贫困型五种类型,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科学促进农户增收,上墙张贴农户增收明
白卡(市新农办统一标准),制定增收计划,狠抓落实,按照“三带三进三促”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从农户实际情况出发,对创业型农户我们要引导其做大做强,推进二次创业;对劳务型农户我们要激活潜在资源,促进初次创业;对种养型农户我们要壮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对兼业型农户我们要扩大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对贫困型农户我们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脱贫增收。
二要加强生态家园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按照“产业发展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公共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的建设要求,科学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引导群众新建特色环保民居。同时,依照改造标准模式,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旧村改造,推行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省级试点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努力达到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有沼气、有电脑、有浴室、有卫生厕所、有文化壁画的“五化五有”要求,四星、五星村年内至少亮化一条街。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三堆”、清理“三乱”、美化“三口”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农户“门前四包”责任、街巷卫生保洁员职责,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青的优美环境。
三要增强保障服务建设,创新农村社会事业新机制。坚持“整合资源、完善设施、创新机制、服务群众”的原则,按照公益性服务设臵、经营性服务设臵、管理性服务设臵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综合办公室、文化室、警务室、培训室、连锁超市、村级卫生室、“农
信通”服务室7室,合理设臵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管理,积极搭建服务农民、培训农民、教育农民的平台,进一步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
四要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各级组织要把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靠实专人负责到底。抓关键,寻找突破口,找准着力点,把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公共事业发展和村级治理作为重点,逐乡村下达工作任务,坚持共用一张表《新农村建设月报情况统计表》,各争星级,各升阶次,全力推进晋星创建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全面开展。
五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检查促工作,考核比成绩。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经常化督查考核机制,实行“单月检查,双月汇报,季度考核通报,年终总结评比”。继续发挥目标责任考核的激励和推进作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第三篇:办事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市东办事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导语:市东街道办事处在辖区项目发展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凭借辖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迅猛的态势,重点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业,在项目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解说:记者在市东办事处看到一架架塔吊挥舞臂膀,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顶着烈日炎炎,市东办事处大项目建设工地上的紧张场景,让人们感受到该办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采访:市东办事处秉承“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战略举措来抓,办事处着力引进实力强、辐射面广的大项目,加快提升项目区的发展档次和规模,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党政领导与企业的联系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解说:连日来,位于东区豪德广场项目现场,工人们加紧工程后期建设速度,目前66栋建筑楼拔地而起,2000余套商铺已现雏形,据了解,豪德广场投资约6亿元,建有2000余套商铺,设有4个专业市场区,滨州豪德光彩贸易广场始终把建设的基点放在服务业,把建设标准定在了现代水平上。记者在现场看到滨州豪德光彩贸易广街道设计宽阔,将有利于滨州老城区的改造和城市功能的科学划分,实现 “城外物流大市场、城内商业步行街”的良性城市发展格局。
作为东区建设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市东办事处继续以以现代服务业工作为重点,深入东区建设,加大开发力度。围绕规划布局定项目,滨城东区在规划不断完善,项目不断落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创业大厦为中心的行政文化区,以白鹭湖公园为中心的休闲居住区,以豪德贸易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区,市东现代服务业项目的集群效应日益突显。在发展中还结合城中村改造促招商,盘活旧村盘,提升居民居住条件,落户大项目。
发展靠服务推动,优势靠环境提升。为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开展,市东街道办事办事处加大协调力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和建设单位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如期竣工,实行办事处领导包项目制度,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从项目手续办理、征地拆迁、开工建设等各环节抓起,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严厉打击危害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同时,还在提高行政效能、开展企业帮扶工作上“做文章”、“出实招”,在全办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制度。经委、安监所、派出所等职能站所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协调项目用电、用水、材料装卸等方面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搭建了便利平台。
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使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市东投资兴业。华纺小区作为区域的高品质楼盘的代表项目,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目前一期建设18栋已进入后期交房阶段,良好的区区位优势,华纺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采访:华纺负责人
解说:一个个优质大项目的纷纷开工,为进一步提升东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的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崛起,豪德、福临、金博大厦大项目其“磁场效应”和“杠杆效应”将更加突出,为辖区经济的跨越发展蓄足后劲。
采访:为了能给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市东街道办事处大力营造投资环境,在服务上,转变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对在建项目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在项目投入上实现新突破。
张同生
第四篇:突出项目建设 激活投入要素 强力推进全市农业再上台阶(精选)
突出项目建设 激活投入要素 强力推进全市农业再上台阶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计划财务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是为了传达贯彻全省农业计划财务和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农业计划财务和信息统计工作,安排布置今年农业计划财务、信息统计和灾后农业重建任务。这次会议对于农业计划财务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履好职、尽好责,在谋划大项目工作中唱主角,在争取大投入工作中显身手,努力推进我市农业跨越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前面,李善永同志总结回顾了2008年农业计划财务工作,安排了2009年工作,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第一,把大抓紧抓项目作为应对农业发展新形势的突破口来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市已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提出了农业发展上台阶的目标任务。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农业计划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农业计划财务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农业计划财务工作,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
(一)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业项目工作的重大意义。农业项目是改善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直接载体,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各级农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农业项目,就能在较短的时间,聚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抓好农业项目工作既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又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又是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需要。可以说,巴中的农业离开了项目支撑,就只能自生自灭。
(二)要深入理解抓好农业项目工作的迫切要求。巴中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与其它地方比,差距十分巨大,制约十分突出,要求十分迫切。要求我们一定要务必转变观念,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大抓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意识,依靠项目的推动,尽快扭转农业投入总体不足的不利局面,尽快提高我市农业生产力水平。
(三)要准确把握抓好农业项目工作的重大机遇。计划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要多做协调工作,积极争取农业投入。争取投入,首先要善于谋划项目,这是基础性工作,也是关键性环节。特别要关注领导在想什么,本单位的着力点在哪里,要把我们的工作主动融入大局,在此基础上来谋划项目。要按照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拿出抓工作项目的劲头来抓农业项目。特别要抓住当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大好机遇,包括灾后恢复重建的独特机遇,也包括中央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现实机遇。机遇摆在我们面前,关键就看我们抓项目的意识强不强,工作是否主动,措施是否具体。如果我们工作不到位,把握不住机遇,就将错失良机,延缓发展步伐,甚至贻误发展大局。
二、调整工作思路,按照“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谋划农业项目
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市农业项目工作将按照“认真规划一批、扎实储备一批、尽快开工一批、及早竣工一批”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谋划大项目,争取大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力争农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认真规划一批农业项目。结合当前“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按照省农业厅规划的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基层标准化农业服务站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种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程等。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和规划一批地方重大农业项目,并加强项目规划的编制、论证和包装工作。
(二)扎实储备一批农业项目。按照项目管理要求,重点抓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不断充实项目建设内容,保证项目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按照省厅建立省级农业项目储备库的要求,今后凡向中央上报的项目和省级立项的项目,原则上在省级项目库中提取;我们必须要按要求,积极建立本级项目库,并逐步完善项目库内容。
(三)尽快开工建设一批农业项目。要尽快启动实施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和财政专项项目,加快推进新增农业投资项目和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对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省委、省政府已将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确定为全省2009年实施的重大项目,我们要按照省上的要求,尽快开工、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同时,今年省上将启动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程等项目。各县区要早打算、早安排,尽快启动地 方项目的实施。
(四)及早竣工一批农业项目。各地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要求,确保在年底前完成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新增农业投资项目、财政专项项目等农业项目投资计划,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并及早交付使用,发挥效益。
三、创新工作方法,实现计划财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抓发展规划,牵住农业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科学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和资源区划,既是农业计划财务部门重要的职能,争取投入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各县区农业计财部门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计划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研究功能,统揽全局,谋划长远,协调各方,提出重点,反农业计划财务工作置身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考虑,围绕破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强化对“三农”宏观问题研究,想大事、谋大局、提思路、出点子。要充分发挥农业计财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职能,注重对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和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宏观指导,着力强化调控手段,提高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
(二)抓方法创新,激活农业投入增长要素。要全面落实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三个大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的要求,这是继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三个高于、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三个继续高于”之后,中央对强化“三农”投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的又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县(区)农业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措施,争取各级财政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一要积极整合现有投入。现有的农业项目比较分散、零乱,且多头管理,不能形成规模,也没有影响力。因此,要把分散的项目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和影响力,才能争取更多的支持。要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集中使用,探索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新路子。二要大力转变投入方式。在政府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特别要发挥财政支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改变财政资金简单的投入方式,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参股、担保、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等激励手段,逐步实现财
政资金的投入方式“由分散支持向整合使用转变,由简单补贴向以奖代补转变,由财政投资向贴息担保转变”。三要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农业部门不仅要承担起支持保护农业的责任,还要创造条件和环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逐步形成政府、农民、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要创新办法激活资金要素,通过财政、金融、保险等多方互动,形成新的投资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加强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协调和优化使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三)抓衔接沟通,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一要加大宣传。农业投入总量有限,你不去争取,就会被别的地方和行业争去,领导精力有限,你不想法吸引领导的目光,别人就会吸引。因此,要先入为主,积极主动,加大对农业项目的宣传力度,争取各方对农业更多的关注、重视、关心和支持。二要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是弱质产业,仍处在攻艰克难阶段。近年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如果我们还继续无动于衷,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甚至在关键时刻会有被替代的可能。因此,农业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担起重任,积极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主动与同级财政、发改部门协调,争取支持。要通过争取大项目,落实大投入,促进农业大发展。要通过有所作为,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职能,提升农业部门的形象和地位。
第二,把依托项目投入作为农业工作再上台阶的着力点来抓
今年的农业工作,挑战前所未有,任务异常艰巨。一方面,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根本的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最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总体不足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加之农业的公益性、社会性特点,导致其吸引社会资金能力不强,“三农”领域资金流入少、流出多,农业投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投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如何在有限的国家投入中争取更多的份额,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流向农业,不仅是各级农业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农业计划财务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市委、市政府对2009年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部门争取投入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72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2%以上,其中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确保80元、力争超过100元。要求全年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1.64亿元。要全面完成以上任务,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重点启动实施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要认真贯彻《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的意见》,搞好“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任务的分解落实,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将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防控、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重点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发展,确保今年完成粮食总产增产1亿斤的目标。
二、围绕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启动实施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工程
要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和方法,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规模开发,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培育主体、打造品牌,发展产业、提高效益,抓好优势特色效益产业发展。2009年围绕省厅启动实施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工程,重点推进茶叶、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的机遇,通过突出抓好良繁体系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10个产业园区,力争进入全省农业特色效益产业50强县。
三、围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目标,重点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程
要按照农业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执法年”活动要求,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
全法》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2009年省厅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认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等,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名优品牌。
四、围绕进一步改善民生的目标,加大力度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阳光工程和农业补贴项目
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工作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09年围绕省厅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完成新建2.1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任务;继续实施以“阳光工程”为主的农民培训工程,确保完成1.4万新型农民培训、100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
五、围绕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的目标,全力推进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今年是灾后恢复重建最为关键的一年,南江县、巴州区要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重大任务,坚持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引导灾区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建立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恢复灾区农业农村经济。要加大对灾区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灾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和就地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要抓紧全面启动实施农业服务体系、农村沼气、农田、良种繁育体系、蔬菜大棚和食用菌棚、国有农场生产设施、乡村清洁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恢复重建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开工建设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增加实物工作量,又好又快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确保灾后重建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是争取资金支持的一项基础工作,项目准备得好,工作就主动,项目得到支持的可能就大,因此,要按照一个项目编制一个实施规划的要求,将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项目;要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尽快组织力量编制各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工作方案等作进一步细化;要及时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认可,得到省有关部门的批复,尽快完成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二)要争取中央和省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支持。中央灾后重建基金三年共安排四川农业生产生活设施恢复重建资金110.79亿元,其中2008年已安排10亿元,2009年、2010年将分别安排59.85亿元和40.94亿元。全省灾后农业恢复重建资金安排的重点在今明两年,仅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是2008年资金的10倍。因此,争取资金工作的重点也在今明两年。农业部门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与地方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将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总盘子,争取中央和省灾后重建基金更多的用于农业。
(三)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搞好督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农业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面排查梳理原有实施规划及项目安排,提出力争提前完成的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同时,要认真研究促进和保障提前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的具体措施,并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政府重视、公众关注、社会关心、国内外影响较大工的工作。特别是对灾后重建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求高,容不得出一点差错。各项目建设单位务必要严格按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有关建议,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我局将不定期派出工作督查组,对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专项督查。
第五篇:立足本职,强力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
立足本职,强力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
(殷都区统计局)
统计规范化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对提升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殷都区统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狠抓队伍建设为纽带,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数据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坚持开放、透明、高效、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明确任务,使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一、我区统计规范化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统计工作思路。
殷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把统计规范化建设与提高政府职能、政务公开化建设相衔接,一同部署、一体推进,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为组长,区直有关部门和乡(街道)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政府领导、统计部门指导、职能局委和乡(街道)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规范化建设运行机制。
(二)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依法统计。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区统计局坚持采取了“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大对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处分规定》的宣传力度,开展了普法教育活动,组织乡(街道)、社区统计工作者、社区群众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概论》等知识,增强执法者和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
2、强化统计执法力度。统计局将执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统计执法机构,在确保满足执法物力、财力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工作创新机制,将执法与数据质量检查有机结合,多次开展统计执法、统计质量大检查活动,规范资本充足率报表、信贷违约客户情况、信贷咨询登记、现金统计表的报送制度,指导乡(街道)数据整理、归档、保存等工作,及时通报工作中迟报、虚报、瞒报、伪造统计数据的行为。从严打击了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维护统计法制的权威性。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基层人员素质。
区统计局不断强化统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和专业统计制度,开展统计制度、经济知识、计算机应用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的专业培训,通过提高文化氛围,构建学习的平台,组织集体学习等一系列活动提升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夯实规范化基础。
1、狠抓制度落实,全面规范统计工作。落实数据质量责任制,规范统计工作方法,采取“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工作责任模式,降低工作失误率;在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的评估控制措施,实现质量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设立统计例会制度,定期对以不同辖区、不同专业数据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完善调研制度,把“倾心问计知民情”当做是一种工作方式,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把握动态变化,并进行细致研究分析;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奖惩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强化奖励激励机制。
2、抓好信息源头,确保基层工作规范化。乡(街道)是统计工作的主阵地,基层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区统计局建立健全基层工作管理制度,研究制订了《殷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改进和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等工作规范性文件,多次深入乡(街道)和社区指导工作,并召开统计工作现场会强化队伍规范化管理。
3、开展学习培训,提高队伍规范化意识。区统计局采取集体教授和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乡(街道)、社区、企业统计人员集中培训,培训包括专业性方针政策、经济发
展的重心、趋势和基层统计工作方法,例如收集数据、计算指标、网络报送、分析整理资料等内容,使基层队伍熟练掌握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提高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的能力和规范化意识,确保源头数据准确、及时和到位。
(四)规范工作理念,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1、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区统计局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通过搭建短信服务平台,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等方式拓宽工作服务渠道,及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服务。
2、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注重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的质量。准确把握服务的角度,不断充实服务的内容。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3、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我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方向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狠下工夫。
4、增强服务的自主性。在乡、街道层面上,转变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由过去习惯性领导关系转变成真正意义的指导关系,由过去平面抓工作转变为重点抓服务规范化建
设;在社区、企业层面上,区统计局以“政治文明”三大举措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统计工作的新模式,通过依靠群众参与,还权于民,还政于民,强化民众的主人翁地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二、不足之处
尽管我们为实现规范化建设做出不懈努力,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完全实现任务目标,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还须在工作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基层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的目标。
三、下一步规范化建设工作打算
(一)规范统计监测工作,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我们将牢固树立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观念,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在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手段,充分利用各类统计资料以及区电子政务网、经济信息网为服务平台的统计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对经济目标的监测力度,及时和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工信局、农委、商务局等单位的沟通,高效、准确的提供统计数据。
(二)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
今年下半年区统计局将继续对基层统计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强化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基层规范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坚持把数据质量贯穿于各专业年报、定报工作的各环节之中,严格落实数据审核责任制,规范数据质量日常通报制度,加强对月、季度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认真、及时、准确完成了2011年年报工作。进一步完善GDP核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数据质量评估,不断提高了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姓名:张丽清 单位:殷都区统计局 职务:局长 联系方式:399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