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业局关于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调研
梁 波
**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湖南省粮、油、棉、麻、菜、蔗、水产品等主要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率较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市农产品加工现状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部分农民自行开设家庭作坊(主要从粮食、白酒粗加工)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苎麻热使我市的苎麻加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国际、国内质量认证意识加强,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增多,**农产品加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据调查,我市现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3030家,其中年产值100 万元以上的有 1066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共83家,涉及到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油脂、水果、茶叶、甘蔗、木材、竹业、棉花、苎麻、芦苇等多个产业。个体加工有13436户,从业人员123752人,农产品加工年总产值达33亿多元。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其中有全国名牌“益鑫泰”,湖南名牌“粒粒晶”、“油中王”等。“粒粒晶”米业的三个品牌取得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同时申报成为国家免检产品,至2006年底全市已取得认证的产品达285个。在第八届省农博会上,口口香大米、粒粒晶大米、克明面条、松花皮蛋等一些名牌产品参展吸引了很多客商,林结巴坛子菜、乡里乡土菜等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倍受客商青睐,短短几天时间内,共获产品销售收入1125万元,签定产品销售合同2.5亿元。随着农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也渐成气候。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是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来,加强对原有农产品基地的改造与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扩建了一批新基地。优质稻基地达200万亩,年产80万吨以上;优质麻基地40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优质棉基地30万亩,年产量5万吨以上;优质双低油菜面积100万亩,年产优质菜籽10万吨;优质茶叶、水果、竹业、畜牧水产等产业基地规模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通过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扩大了规模,增强了竞争势力。湖南辣妹子公司与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集资金、品牌、资产、信息、商贸、管理、技术优势于一体,使各项指标逐年攀升;**泰升果汁公司与香港迎溢公司合作,既解决了产品出口问题,又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势力;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江苏淮阳市进出口公司合作,资产扩张到近3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创汇100多万美元。
三是产品出口创汇有好势头。**泰升果汁、湖南建玲竹业、**三益茶叶、南县顺祥水产食品、沅江市湘中木业等公司的优质产品陆续打入国际市场,年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
四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非常重视科技投入。湖南油中王实业公司、**粒粒晶粮食购销公司、**泰升果汁公司、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沅江湘中木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湖南建玲竹业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分别从德国和台湾进口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生产线和两条紫外固化生产线,确保了产品质量标准。
五是公司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致辞富农民。湖南辣妹子食品公司年产值1.5亿元,消化桔子2万吨,水产品1000吨,辣椒、豆角、大豆等蔬菜3000吨,带动农户3万户,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带动相关乡、镇企业增收3000万元。南且顺祥水产食品公司带动农民建龙虾基地2.5万亩,按合同年收购水产品4000多吨,带动农户2万多户,仅龙虾一项就帮助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二、**市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对策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没有农产品加工环节,就根本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更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后,其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左右,美国高达5﹕1左右,而我国仅为0.5﹕1,相差6—10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虽说**的农产品加工业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等原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产业化经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 :
(一)高起点谋划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培育好主导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传统产业,在已具备的粮、猪、禽、蛋、油、棉、麻、茶、果、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系列;分作物建立优势产业区域,重点培育南县的棉花、沅江的苎麻、赫山的水稻、资阳的“三薯”、桃江的竹业、安化的水果等,使之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开发,安化的山野菜、大通湖的水产品、赫山的莲藕、杨树产业等。其次,拓展加工领域。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要放在食品工业、饲料加工、精深加工方面。进一步扩大米业、油料、柑桔、苎麻、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规模,提高主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拓展副产品加工升值领域,通过挖潜改造,开拓新产品,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三,把农产品加工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化的重点之一,进行合理布局,防止新的雷同。结合城镇发展规划,避免分散、低效的“乡村工业”格局。分行业集中优势建立并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如米业加工的兰溪米市。
(二)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他们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不仅是生产加工中心,而且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不仅要搞好自身的经营管理,而且上要开拓市场、下要组织带动农户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因此,对于已有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各地认定的龙头企业,一是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龙头企业和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一定年限税费的减免。二是在信贷政策上予以扶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三是在投资政策上予以扶持。各级农业、林业、水利开发资金,商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等重点向龙头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基地投放。四是在外经外贸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大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龙头。五是在科技政策上予以扶持。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和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
(三)加强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足量、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当前,我市农产品品种结构与现代农产品加工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几个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真正用于精深加工的并不多。加工企业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优质原料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条件的话,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市场和加工业的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政府要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大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四)加强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以及操作环境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国家和行业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二是实施体系。通过贯彻实施体系中的标准指导农业生产,降低农业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正确采购和使用生产资料,科学规范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生产出符合标准规定的合格产品。三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指导和服务,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必要的技术标准咨询,为创汇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排忧解难。四是监测体系。积极加大对动植物病虫害和残留物的监测力度,达到防患于未然。五是认证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开展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力度,以更好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扶持和培育优质产品,使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名牌农产品成为国际名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五)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积极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大户)提供优质服务,时刻注重经济发展环境的宏观治理和微观治理;对于确立的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大户),着手试行并逐步健全推广“绿色110”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治理,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大户)公布报警电话及责任人姓名,实行重点保护。
第二篇: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是联系工业和农业的纽带, 是农业发展的导向产业,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引导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质的飞跃,是新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
1.农产品加工机械现状
1.1技术装备落后加工程度低
不少企业的设备残旧, 加工能力不高, 设备适应性差, 产量不大, 质量不稳定。许多农产品只是经粗加工甚至不加工, 所以增值不大。
1.2 供求关系不合理
农产品加工机械单机多, 成套设备少;通用机型多, 对特殊要求、特殊物料进行加工和包装的专用机型少;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 高技术附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
1.3 行业没有形成规模
机械制造业重生产加工、轻研究开发, 自主创新不够, 缺乏超前意识, 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及时提供适用产品。经营规模集中度相对较低, 生产率低, 虽然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但总产值却很低, 严重地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 同时, 也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
1.4 基础工业有差距
产品技术含量低, 稳定性和可靠性差, 造型落后,外观粗糙, 无故障时间短。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出可靠性标准, 无故障时间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性能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低、能耗高。
1.5 科研开发市场化程度低
新技术应用少、自动控制技术不完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发达国家的产品有6000多个品种,而且成套数量多,新机型不断涌现,更新换代很快。从严格
意义上讲,我们还没有真正从事农产品加工机械研究的专业试验室。加工机械的研制主要还停留在仿制、测绘的阶段。科研开发投入少,开发手段落后,开发周期长,市场营销不够规范。
2.农产品机械行业分类情况调查和市场分析
2.1 啤酒加工机械
我国的啤酒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 促使了加工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 啤酒加工机械技术水平更新和提高也很快。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除在加工工艺上有较大差距外, 国产啤酒设备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单机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低、大型设备少等差距。我国最大规模设备的生产能力也只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2。过滤设备硅藻土过滤机只达到国外上个世纪70 年代水平, 过滤能力小、自动化程度低、过滤精度差。由于生产装备的落后, 我国啤酒生产在水耗、电耗、能耗 指标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平均能耗高3-5倍,水耗高1-8倍。
2.2 饮料及灌装机械
我国饮料产品目前主要有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天然矿泉水、纯净水、茶饮料、乳饮料等, 其中以碳酸饮料为主, 其产量占饮料总产量的1/2 左右。
从总体上看, 我国饮料加工机械基本能满足饮料生产企业的一般要求,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饮料工业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产品规格不全, 成套性差, 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少, 产品自动化水平不高, 控制水平较低, 先进技术应用不多, 仍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3大米加工机械
目前我国日产50吨以上大米生产规模的国有、集体和民营加工厂已达到10000 多个, 总生产能力达5000万吨左右,但能适应加工优质稻米的企业很少, 而且规模都较小, 年产10万吨大米以上的工厂屈指可数;80%以上的生产企业的设备陈旧, 性能低下, 极不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米加。为适应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和加入WTO 后的国际稻米市场竞争, 我国稻米加工厂的改造任务很重, 资金的投入量很大, 目前如选用国外公司的精碾大米设备, 改造一个100 吨的米厂需引进这些设备的价格至少200 万元左右。所以, 对我国大米加工机械
制造厂来讲存在着机遇与挑战, 如能在短期内研制、开发、生产出性能和质量与国外公司相当而价格仅是他们1/3-1/4的同类设备, 这不仅为我国繁重的大米加工厂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且为我国粮机厂的振兴带来生机。
2.4 速冻技术与设备
我国速冻设备制造业是沿着引进、消化、吸收、研究、开发的路子走过来的。自20 世纪80 年代末, 我国第一台螺旋式速冻机研制成功, 到现在, 速冻设备的生产随着速冻食品的迅速发展也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有几十家速冻设备生产厂, 生产十几个品种、几十种规格的速冻机产品。十几年来, 我国速冻设备的制造水平与国外产品比较, 差距在不断缩小, 目前国外的机型国内基本上都有生产, 而且有我们自己发展、研制的新机型, 其性能、成本和自动化程度, 已经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速冻食品目前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 专家预计, 其速冻设备需求量年均递增不会低于15%。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在认识上不够重视
一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种养, 却忽视加工。另一方面, 国民经济收入和生活饮食习惯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
3.2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 大部分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上的引导, 必要的技术改造无法实现, 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转化成生产力。
3.3 国家投资不足
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不足, 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到加工企业对加工机械的需求。另外, 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足, 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 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
3.4 加工工艺落后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给农产品加工机械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特别是在土特产加工方面, 矛盾较为突出。进口设备买不起、用不上, 而经济适用、多功能的国产设备又缺乏, 与日益发展和连年增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很不相称。4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的对策
4.1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 增加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投资,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 做好服务工作, 把分散经营逐步向基地化过渡, 为加工业提供可靠的可供加工的原料产品。因地制宜, 有计划地做好相配套的加工企业的组建指引,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照顾发展加工企业, 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拉动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的稳步发展。
4.2 加大技术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各级科技部门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经费, 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对于农产品加工的新成果给予奖励, 营造一个重视技术投入、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让各项新技术融入农产品加工业中, 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
4.3 重奖龙头企业
各级政府应建立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制,设立奖励制度, 对那些办得出色, 对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奖, 激励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先进学习, 切实搞好农产品加工。各地应抓好一批示范项目, 认真总结经验, 树立典型, 加以推广, 以带动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
4.4 开发适合国情的加工机械设备
稳定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紧跟农产品开发市场需求, 开发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工机械设备。同时要有超前的意识, 借鉴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 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4.5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行业发展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 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优良的信贷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充分发挥国外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 从而进一
步扩大对农产品加工机械的需求, 促进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4.6 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
加大对土特产品和小杂粮产品加工机械的开发力度,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从而带动土特产品的生产和小杂粮的生产, 为搞活三区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也为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营造市场, 促其发展。
第三篇:农产品加工现状
3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前景农产品加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
大。一是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基础。三是发展生态和绿色农业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是生物工程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五是精深加工后农产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具有广阔的展前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面实现小康生活的首要任务;同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内需,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农业可食资源丰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较快地提高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此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繁荣城乡市场、拉动内需、带动小城镇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均予以高度重视,对农业产后的科技投入比例不断增加,产后科技投入比例达60%以上;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应用与设备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控制体系日趋完善,资源利用率超过90%;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是我国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切人点.它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解决好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跃式发展”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近年来,我国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小麦、稻谷、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前我国粮食总产近5亿I.肉类总产6 000多万t,奶类总产1 oOo多t水果6 ooo多I,蔬菜4亿多t,均居世界前列。大量的农产品为近13亿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生 活保障。但是,200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o.3~0.4):1,而发达国家为(2.2~3.7);1(美国3.7:1,日本2.2:1);我国深加工用粮不到总产
量的8%,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工业食品约占饮食消费25%左右,而发达国家在90%以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是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人流通领域,而我国仅为30%左右;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2%.而我国仅为8%;美国、巴西的柑桔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而我国不到1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不及l/3。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的严重滞后。
第四篇: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工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坚强后盾。一是扩大投入,政府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农、补贴扶贫力度,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条件。二是继续深化改革,为来我县投资兴业的企业或个人,在土地、税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解决,落实好退税制度,对信誉好、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加快企业的注册审批速度,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和警企共建制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条件,技术部门在基地建设、厂房改造、设备引进、技术更新等全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三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产品研发力度,政府鼓励企事业机关、社会团体发展农村经合组织,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通过成立农村经合组织,培植农村经纪人,创办示范园、专业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和统一的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四是培育市场,加快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创汇农业,寻找市场伙伴,建立长期的产销合同,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五是鼓励企业积极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凡获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政府给予2-3万元的奖励。(二)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强势主体。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现有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从资金、政策、资源配置上予以扶持,注重嫁接引进,技术创新,按市场办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永安、中兴、联丰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落实园区的优惠政策,改善园区的基础条件,提高园区的吸纳能力。
(三)加快品牌开发速度,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优化工艺出精品,加快农副产品由初级、粗放向精深、集约加工转变,提高包装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塑造品牌拓市场,加大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现有的品牌与商标,集中精力打造精品品牌。
(四)建设好农产品基地,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建好第一车间。对现有特色产业基地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提高基地的产出效益。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快基地发展速度,特别是加快袋料香菇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带动战略,做好大户带动、龙头带动、市场带动,始终坚持品牌、质量、效益不松劲。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建管并重,着力推行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注重效益。形成以管理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促进特色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六)创新机制、优化模式,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动力。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在主导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上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联系几个龙头企业‛措施,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行‚订单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以企业或农民投入为主体,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提倡科技人员、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及社会各界参与开发,多渠道增加农业产业开发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有偿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经营向农业大户和民营企业合理流动。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县直农业、畜牧、科技等专业部门积极探索‚以钱养事‛的方式,创办农业技术服务实体,开展酬劳式技术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百龙带户‛工程力度,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为‘订单农业’开展技术服务。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切实扭紧公司与农户二者利益,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五是建立辐射带动机制。搞好示范样板,各乡镇要办好农业产业化开发样板,重点培植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大户和专业协会组织,把样板建成科技示范、效益示范、机制示范、作风示范的典型。通过示范引导农民自主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公司带农户、协会带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格局。
对策建议
1、要高起点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首先,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将农业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成效。其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挖潜改造,开拓新产品,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机械制造、包装、运输和餐饮等多个行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拓展就业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要通过提高食品工业素质和发展水平,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的食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农产品加工发展要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要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房县工业化的重点之一,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分散、低效的‚乡村工业‛格局,建设工业园区,形成‚宝塔式‛的优势产业群。
2、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给予财税政策扶持,并尽可能给予其他税费方面的必要减免。二是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扶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信贷部门要安排专项贷款用于扶持龙头企业。三是在投资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农业、林业、水利等开发资金要向龙头企业或与龙头企业相关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基地倾斜。要通过政府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五是在科技政策上扶持龙头企业。对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产品和加工制品的生产技术,要给予科研攻关支持和技术推广服务。
3、加工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拓市场,创名牌。一是要做好市场的调研、预测、分析,加强营销网络建设,要善于搞好市场经营。要放眼全国、全球市场,从国际国内同行业竞争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自身,来确定经营发展方向、目标。要善于用现代营销观念和手段去创名牌,以品牌来拓展市场。要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坚持市场导向,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调整地区生产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二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素质,提高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在企业建立强有力的科技研发体系,把新技术与农产品加工工艺、农产品加工装备紧密结合,致力于多层次、深层次开发生产。同时,加强技术引进、科技攻关、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而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四是要善于搞好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五是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企业要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共同利益体,搞好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的管理,要通过管理出效益,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4、加强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足量、优质的原料。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根据市场和加工业的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
5、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建议政府要把农产品加工、流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大户)进行调查研究,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积极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大户)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扶持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大户),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6、高度重视,加强协调。树立‚抓工业促农业,围绕加工抓农业‛的理念,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发展汤阴县经济的重大意义,以现代理念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破乡村小作坊、个体分散经营的农副产品初级粗加工格局,推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实现家庭作坊到企业的根本转变。其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调控,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其三,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农产品加工企业。
7、加强基地建设,为加工业提供原料支持。加强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为壮大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将加工业原料作物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发展。
8、培育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要有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对于特色农产品加工,要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区和群体优势企业。
9、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从根本上扭转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升级换代。同时注重对产品的多层次、深层次开发。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品的质量。引导企业做好市场的调研、预测分析,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经营企业、创名牌,以名牌拓宽市场、占领市场。
第五篇: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措施,为实现“保增长”夯实基础。近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带领市委农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镇(办事处)和农产
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听取部分镇(办事处)负责人、企业老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当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围绕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截止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1家,从业人员7192人,资产总额2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从业人员6413人。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5515.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加工产值23.4亿元,上交税金3574.6万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饮品、饲料、纺织、白酒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行业,其中粮食、油料、纺织、白酒、饮料5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63家,创产值7.49亿元,占加工总产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坚持引进与培育、改造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新上或改制发展了“蒙牛乳业”、“亚源乳业”、“新世纪食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
(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全市拥有“蒙牛”牛奶和冰淇淋、“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长坂坡”大蒜、“慈化菜”、“仙草”大米、“楚田”大米、“关公坊”系列白酒、“六粮国宴”、“三峡人家”苕酥、“仙人掌”茶等10多个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品牌所占份额达30%以上。清平猪被纳入省级地方标准管理;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金水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两河镇“长坂坡”大蒜种植基地和王店镇柑桔种植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四)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随着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民创业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激发了部分有意投资者的热情,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
(五)农业产业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与龙头企业关联的板块基地,使基地真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仙草米业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在全市建起28万亩优质稻基地;天阳食品在王店村建立了5000亩的红薯基地;新世纪食品公司继续采取“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的方式,通过提高朝藓蓟收购价格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基地面积。
(六)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前景看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攀大附强、借船出海”,转变经营策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加工档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看好。新世纪食品投资1000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可新增产能3000—5000吨,使公司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以上,计划销售收入达到1.2亿以上。翔鹤食品计划分割肉猪18万头,比上年增加4万头,2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即将投产,计划在宜昌、当阳建5家专卖店,开发终端市场。金桥油脂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200亩、仓储位达8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关公酒业万吨原酒生产项目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并开发了“关公典藏”、“关公家宴”、“中国红”等系列瓶装酒,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澳利龙饮料和亚源乳业公司与太子奶集团合作,投资1100万元新上太子奶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亚源乳业在中部六省订货会上签订了6000万元的销售订单,是去年的20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大,规模以上企业逐年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企业个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占加工企业总数的12.3%;共培育省级和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分别占加工企业总数和规模以上企业的5.6%、45.3%,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加工增值的开
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同时,因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类同,削弱了全市的整体竞争力,一出现市场不稳定,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就面临着停产的危险。,油菜籽收购价格从最初的2.8元/(来源:
务员在线">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业严重亏损,大部分企业停产。
(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虽然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改进,但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档次低,进入中低端市场的较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有的甚至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虽然培育了“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几个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商标品牌意识,创牌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四)企业与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如新世纪食品采取“三包”方式发展朝鲜蓟基地、仙草米业和龙之泉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分别发展优质稻和红薯基地等,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加上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市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刚刚起步,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比较分散,并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连接,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收购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