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庆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安庆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段春晖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向流通领域。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安庆市农产品物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安庆市农产品物流的具体对策建议。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物流;对策建议
1农产品物流概述
所谓农产品物流是指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措施,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进行组织、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过程。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产品的供应、生产、运输、仓储、加工等众多环节。
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中的消耗,提高农产品附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有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及农产品流通过程专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安庆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市,农产品种植不仅品类多而且产量大,要想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产品开发,推动安庆市经济发展,使之更有效地融入国内外市场,就必须重视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
2安庆市农产品发展及物流现状
安庆市地处安徽西南部,是个农业大市,农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近些年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及区位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以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棉纺羽绒加工、绿色农产品为主体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500多家,年实现产值超250亿元。与农产品开发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形势相比,安庆市的农产品物流业却十分落后,由此导致安庆某些特色农产品,如岳西的板栗、猕猴桃、木耳、香菇、高山蔬菜等,不能及时快捷地运出大山、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农产品在长时间运输、仓储过程中腐烂、变质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利润水平,对安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安庆市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农产品物流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经营不规范
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不高和并非优越的投资环境,安庆本地及外来投资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为数不多,安庆市目前仅有两家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即安庆农资大市场与安徽幸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其余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物流实施不完善,物流设备少且比较陈旧的状况,经营上基本上是农产品运输这一传统物流形式,基本不存在农产品加工、仓储等环节。这些企业经营上也缺乏规范化物流运作形式。
3.2 农产品物流渠道不通畅
安庆特色农产品盛产地的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僻,基本处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县,如,岳西、太湖、潜山等。由于所在县、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缺乏,使得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不足,直接导致农产品难以及时快捷走出大山,投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民进行大规模种植的积极性;加上农产品运输的通道费与集散地的入区费,也使得走出大山的农产品物流成本有所增加,另外,安庆本地相关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与对外销售渠道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造成大量农产品出现滞留、腐烂等现象。
3.3农产品集散地不成规模
目前为止,安庆市还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众所周知,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容易腐烂变质。据不完全统计,安庆市农产品在物流环节造成的损失很大。就岳西县而言,岳西板栗、高山蔬菜、猕猴桃等每年由于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的缺失与不足,导致30%左右的农产品在销售、仓储过程中腐烂、变质,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万元。农产品市场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地,粮食的散装运输、水产品的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藏运输、茶叶与板栗等的恒温保存就存在问题,其次,无农产品集散地,必然失去对农产品合理包装、流通加工、仓储保管的区域平台。
3.4农产品物流信息不够通畅
安庆市包括七县一市,地域面积大,其中偏远山区占有很大比重,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因此,许多农产品供求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农产品的流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导致农产品销售不及时,特色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难以实现农产品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加快安庆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扶持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
安庆市应着眼长远,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设。把发展物流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突破口,围绕“三农”发展需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多方投资为平台,着力培育集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搞活农产品流通、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相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优惠措施,尤其是影响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方面,如,资金支持、土地批拨、税收优惠等,积极主动地为这些企业提供快捷、完善的服务。
4.2加快物流基础实施设备建设,着力完善农产品物流渠道
建设与安庆市农产品物流需求相一致,与国道、省道、铁路、港口相连接的乡村公路、省道建设,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特别是具有丰富农产品资源的县(市),如岳西、潜山等偏远县区域内通村连乡公路建设;同时要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物流畅通。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保证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物流渠道。
4.3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
根据市属七县一市农业发展状况,安庆市政府在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时,应注重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园区选址应考虑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因素,结合安庆城区发展规划,在城东毗邻宁宜城际铁路大桥处,划出适量土地,用于农产品物流园区用地。园区内设立农产品运输区、仓储区、装卸与流通加工区。配备农产品物流所需的物流设施设备,以优越的环境吸引本土和国内外大中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进入园区。
4.4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以 “数字安庆”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通信能力,消除偏远山区信息盲区,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延伸网络,解决终端入户难问题,从而让农民利用互联网,通过较为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县、乡农产品的准确供求信息。积极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在农民和农产品需求之间架起一个快捷的物流信息平台。
4.5加强农产品物流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物流,在物流技术上应加强培训。首先,要提倡标准化农业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用的种子、化肥、饲料等的选用,生产中的栽培、饲养等技术流程,到最好的流通加工、包装及农产品检验全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提高农产
品的质量,为农产品物流创造优质、绿色的产品。其次,采取节能、适用的农产品仓储技术,加强农产品仓储技术的培训,普及农产品保鲜、冷藏、冷冻、通风恒温等技术,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创造农产品物流的时间效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陈燕,汪晓建.我国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5):45-46.[2]杨娟玲.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其对策.经济师[J].2011(2):34-35.[3]朱自平,和金生.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现代经济,2009(7):45-46.[4]陈珊珊.农业物流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7):23-24.附作者简介:段春晖(1972-----),男,安徽桐城人,讲师,经济师,安徽大学管理学硕士,安徽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从事教学工作(物流管理专业骨干教师)。联系电话:***,邮箱:rdchzlm@sohu.com
通讯地址:安徽省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元山东路99号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段春晖邮编:246003
第二篇: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1.概述
1.1农产品物流定义与主要环节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同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借鉴2001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结合农产品运销特征,本文把农产品物流界定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高效率、高效益的农产品及其信息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就是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常温、保鲜和冷藏)、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包括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部分加工价值。
1.2农产品物流成本
一般而言,企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构成,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体现于农产品物流企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信息传递等具体作业行为中,而隐性成本则隐藏于企业的不当行为中,如物流运作不畅而导致的库存增加所形成的利息成本、库存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保管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发生的退货损失等。
物流成本的计算公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第二种是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第三种是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就本质来说第一种和第二种物流成本计算方式是一样的。对农产品物流企业来说,由于农产品品种繁多,如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难度较大,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则可以归类简化。
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服务成本、管理费用。就其功能来说可以分为:(1)存货持有成本。指农产品在仓储阶段所发生的仓储费用、资金利息以及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2)运输成本。指农产品在运输(公路、铁路、承运、空运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路况不良、没卡收费等不良成本。(3)装卸成本。指在农产品装卸、搬运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因作业安排不当而发生的设备闲置成本。(4)加工成本。指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5)信息成本。指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信息发布、采集方面的费用。(6)包装成本。指农产品在配送前所发生的包装费用。(7)管理费用。指农产品物流企业在内部管理中所发生的费用。(8)逆向费用。指由于退货或包装物回收等发生的费用。(9)其他费用。指意外损失所发生的费用,如失去市场先机、货物保管不善等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我国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农产品物流企业将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科目中,如将因收购农产品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等,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最后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冲减销售收入,得出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总利润,而物流利润就掩藏在企业总利润这一“冰山”之下,使得农产品物流企业对农产品物流成本不明确,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
2.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
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存在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农产品物流总值1978年为527亿元,到2006年为13546亿元,增长了24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产品物流的潜在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其次,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一是道路。2006年7月,交通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5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
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6,到2006年年底,全国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农村公路26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48万公里,高速路4154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已达8411%,客车通达率已达8312%;二是信息化建设。国家加大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力度,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再次,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已有一定基础。广东佛山建立海峡两岸农产品合作物流基地,安徽铜陵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宝钢物流中心落户大连湾新港,厦门荆艺物流软件成功打入印度市场等等,这些大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公司的出现,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3.中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产品物流业虽已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流通渠道狭窄、物流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因素仍需大力改进。
(1)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中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其中主要包括: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专业场(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虽然农产品物流从业主体数量很大,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程度低,再加上融资渠道不畅,加工信息能力不足,难以获得物流规模效益和实现供应链物流的一体化管理,最终结果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无法深入开展附加值较高的需求预测、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成本控制和物流设施网络建设等增值服务。
物流专业人员的缺乏也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据相关部门预测,2010 年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600 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 40 万左右。农产品物流涵盖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在各个环节上都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农产品物流主体还主要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即使是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铁路和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成为物流发展的“瓶颈”。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仓库老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长期以来,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加上农村道路状况差,使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据统计,中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发达国家控制在 5%以下),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 12%-15%。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将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也就意味着年平均增产水果 500 多万吨,蔬菜 3000 多万吨。由于中国的食品冷链建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 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3)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农产品物流实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在途损失严重,严重影响了流体保值增值。据农业部对我国 10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走进农村,但我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的农户所占比重很小。
(4)环节多,效率低,模式单一
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常见模式(如下图所示):生产商-购销商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经过采摘、分选、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 25%-30%,这种传统的物流模式延长了可控物流时间,增加了物流损耗。目前,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约有 5000 多个,城镇乡村农产品集贸市场约 8万个,然而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市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都很薄弱,功能未分化,管理不统一,交易方式也主要以协议买卖、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批发价格形成多是通过讨价还价的形式,效率低,而且不能真正体现农产品价格,实际是业务批量放大了的集贸市场。
4.改进措施
(1)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
要充分重视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物流主体的主要形态可以包括:农业(或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农产品物流经纪人队伍等。应在壮大原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模式,实现物流规模化。此外,可以借鉴日本政府把大量的涉农业务委托给农协进行专业化协作的思路,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农协,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农户或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使之更有效的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
(2)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积极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信息集中、流通环节少、物流配送高效、物流规模大等优点,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不但有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节约大量交易成本,保障供应的及时性,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扩大物流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领域,另一方面,支持农产品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从而为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3)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及专用设备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因此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储运设备的投入,改进原有的设备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输设备,及时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保鲜冷藏库的建设,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
(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①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引进。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率高出美国20%以上,造成此浪费的原因就是由于冷冻保鲜物流理论知识不足,技术落后。因此,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是当务之急。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重点来抓。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高,而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进程。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要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对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5)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根据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宜采用以日本为代表的物流模式,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鉴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有的基础,重点以改造为主。应借鉴荷兰花卉批
发市场的经验,在软件方面,加紧对现有市场的股份制改造,完全按市场化模式运作;在硬件方面,强化投资,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建立较为现代的电子服务和结算中心,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把批发市场真正办成农产品交易和服务的多功能市场。目前需要重点改造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准公益性设施建设,进而发挥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改造,提升和完善服务功能。
5、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物流量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物流成本也急速增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产品物流的支持与投入,农产品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后续的发展中,必须正视不足,努力改进,提高物流效益。
第三篇: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0-06-06 23:13:40
摘要:农产品物流已经成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福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分析,进而探讨促进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对策
农产品物流可以减少流通损耗,降低流通成本,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公认的“第三方”利润源。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扩大,完善农产品物流不仅有助于深化两岸农业合作,更是推动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设海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流通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将农产品的收集、加工、包装、储存(常温、保鲜和冷藏)、运输、配送和信息交流、处理等环节有机组合,包括一系列的农产品物质流运动过程和相关的信息流交换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降低损耗,保障质量,价值增加的目的。
农产品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批发、零售到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组合成一个系统,强调系统的协调性和环节间的配套服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的农产品物流按功能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即产品流和信息流:产品流是执行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收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等过程;信息流则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和指挥系统,主要包括订货、收货、库存管理、配送、发货等信息的收集、交换和下达等。因此,完整的农产品物流是一个由产品流和信息流将若干生产者、消费者相互链接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节点,产品流和信息流是连接节点的线。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征
1.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每年的夏秋两季是瓜果类等农产品流通的旺季;又如,南方地区的水产品流通较内陆地区发达等。
2.流通方向具有单一性。农产品的生产地一般在农村,消费地主要集中在城市(镇),只有城市(镇)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可以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因此,这决定了农产品流通方向具有农村到城市(镇)的单一性特征。
3.对流通设备技术的要求较高。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经历收购、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配送等过程,必须做到不污染、不变质,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的特质,更是对运输设备和仓储技术较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鲜设施和仓储技术予以保障。
4.流通过程中增值幅度大。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很大部分是在离开生产领域后得到提升,具有更大的加工增值潜力。一般来说,农产品物流增值环节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增值服务;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小包装增值服务;农产品配送增值服务;特种农产品运输增值服务;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
5.流通过程标准化趋势明显。农产品流通过程复杂,每个流通环节都不可避免对农产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为把这种影响降到最小,发达国家纷纷实行流通过程标准化,即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每个环节都进行技术性规定,并借助先进技术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了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质量问题可溯、可查。
二、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
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物流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同时,政府在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过程中,通过政策规范、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农产品物流企业更好地服务农民和农业生产。
(一)拥有先进的农产品物流设施
美国是世界上农产品物流最发达的国家,完善的运输设施和先进的仓储设施是美国农产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持。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发达,通过网络进行物流链接操作。如,荷兰的花卉园艺中心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和订货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另外,荷兰的仓储冷冻技术和行业非常发达,人均冷冻容积率位居世界首位,拥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保证了的农产品的运输和仓储服务。
(二)引导农民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日本的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协会作为批发市场的主要共获团体,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物流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据统计,日本80%—90%的农产品是经过批发市场这一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
(三)积极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
韩国强调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制,建立了一整套农产品物流品质认证体系,实行质量源头追溯制,对于健全批发市场,保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与发达国家市场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福建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农产品物流取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户+公司+超市(批发市场)”或“农户+经纪人+公司+超市(批发市场)”等形式为主,乡、县、市三级网点布局较合理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基础设施薄弱,网点分布不均
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设施严重不足,县一级高速路网覆盖率约60%左右,普遍缺乏大型冷库等存储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目前县一级基本都有1个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但部分乡镇尤其是闽西北山区的很多乡镇都没有农产品集散网点,农产品集散难度较大。
(二)组织化程度偏低,流通环节较多
流通主体以个体经纪人和运输户户为主,上规模的流通企业较少,导致流通过程组织化度低,流通过程不规范,损耗较高,恶性竞争普遍。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进入往往要经过收购商贩→运输商贩→加工企业→运销商贩→批发商贩→零售商贩→消费者等多个中间环节,层层加价,终端消费者购买蔬菜、水果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农民出售价格的3—4倍。
(三)农产品加工水平低,流通技术较差
福建多山的地形影响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落后,大多数农产品目前均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耗能高的初级阶段。而农产品流通方面,包括常温物流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存储技术、保鲜技术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又远不能适应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的要求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
(四)信息化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传递不畅
除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外,较少有地方政府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农户获取外界信息主要依靠电视、电台和报纸等大众化新闻传媒,获取的信息不完全,生产出现盲目跟从现象。而一些县乡和农村龙头企业及营销大户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停留在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风险较大。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服务。
(五)物流教育体系欠缺,专业人才缺乏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专业人才从事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经营、管理等业务。虽然福建多数高等院校已开设物流专业,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展开,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也没有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此外,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物流职业培训仅仅是侧重于工业品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四、促进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县一级高速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产品物流的载体,也是农产品流向全国、流向世界的路径。要做到村村通公路,并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
无阻,物畅其流。同时,根据各地区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注重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如加强粮库、糖库、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培育多种农产品流通主体
大力培育农民营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发展代理批发商和经纪人事务所,改造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改超”、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引导多种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参与农产品流通。重点培育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通过物流中介组织可以大幅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农产品交易中的话语权,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技术
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须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加大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研究力度。如:蔬菜加工重点发展和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及调理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提高质量档次;水果加工重点开发超临界液体萃取食品、果汁饮料、罐头、果酒等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食用菌加工除传统的蘑菇罐头、脱水蘑菇等外向型蘑菇加工产品,还可扶持发展利用食用菌富含寡糖、多糖、菌糖和氨基酸等特性提取、制成新型药品和保健品,提高食用菌附加值;茶加工重点加快绿茶、乌龙茶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名优茶加工机械和茶叶冷藏技术设备,加速发展罐装茶饮料,积极开发茶多酚、茶皂素等深加工品。二是要提高包装、存储、运输技术。包装除具有保护功能和促销功能外,还是连接农产品市场利润和物流成本的结合点,要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运输方面,则可采用便于机械化装卸的集装箱运输,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大力发展冷藏保温汽车代替传统的常温运输。
(四)加强信息化体系构建
重视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现农产品信息化。重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村和种养大户等经济主体中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抓好农产品信息处理和发布,做好市场信息资源服务;
2、组建企业文化的咨询机构。主要围绕农产品的全球化展开企业信息、人才、管理、进出口业务流程等方面服务。咨询机构可由企业自建并结合政府指导,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农民;
3、搭建交易终端,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在统一平台上发布批发市场交易产品及交易活动行情,同步发布买卖、供求及合作信息;发布批发市场交易成果行情,即发布批发市场最近时间内的完成交易额、交易量、交易种类、交易主体等信息。
(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促进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因此要鼓励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教育和培训,逐步实行物流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区域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鼓励省内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鼓励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信贷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北京:中国农村出版社,2005.[2]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李家曦.改善农产品物流条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8).[4]陈绍慧.农产品物流及其保障平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06,(3).[5]关锐捷;龙文军.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垦,2007,(1).基金项目: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Y02)。
作者简介:郭黎霞(1981-),女,江苏泰兴人,讲师,区域经济学硕士。
第四篇:怀化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怀化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暑假
调查地点:湖南怀化地区
调查对象:怀化农贸现状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农贸市场、农产品物企业、超市报告 调查目标:掌握怀化市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可控资源和不可控资源的配置。
摘要:通过对怀化市农贸市场、农产品物企业、超市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怀化市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等问题。并提出规划市场,加大宏调等对策。
一、调查背景
怀化市政府实施“面向大西南,构建大流通,建设大市场,建立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建设了各类型物流中心,在面临大西南云南、四川、贵州物流企业的迅速崛起的同时,怀化物流企业是否受得起其严峻的考验呢?其经济运行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如何呢?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分为怀化市农贸市场、农产品物流企业、步步高超市、佳惠超市。
(一)农贸市场
近年来怀化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物流出现了较好的发展状况。本次调查对怀化市各农产品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以怀化市中心市场农产品市场发放问卷30份,本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农产品市场中的企业经营者。
怀化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和水果基地建设,把它作一件安定社会,服务农民的要事在抓,使蔬菜水果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专业蔬菜基地达到10万亩,农区种菜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总产值达到45亿元,成为次于粮食和木材的第三大产业。水果柑橘每年要调出700多个车皮,麻阳,芷江等县的一些乡村已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
1品的蔬菜,水果规模生产,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市场主要以副食、干货、蔬菜和调料经营为主,分别占23%、20%、19%和14%,其它小部分为禽畜肉类、花卉和蛋类。如图
市场的最主要的农产品卖主是运销专业户和专业运销公司,占38%和29%,其它为自产自销农民13%,农民专业合作社13%,农业生产企业8%。他们的货物来源主要是怀化本地,少数来自周边地区。而这些货物76%是销往怀化本地,24%销往周边地区。
结合调查问卷的整体情况,分4个小点进行分析研究:
1、客户方面:85%的客户是主动到农产品市场与农产品经营者进行交易,只有25%通过农产品贸易公司进行交易。他们一般是个体零售商,另外超市企业和贩运专业户分别占24%,18%。
2、运输方面:74%农产品供应过程中的运输是外包的,采用的运输方式几乎为公路运输,只有5%为铁路运输。农产品配送过程,80%为客户自行运输,少数为自己配送或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方式采用的全部是公路运输。
3、农产品加工方面:只有大约1-30%的农产品加工是外包给其它加工企业的,但外包的费用却只大部分占销售额的10%以下,对农产品外包的看法,只有6%的经营者认为是有极大风险的,认为有点风险,无风险和不知道的各有1/3左右。至于认为有风险者他们认为风险大部分来自产品的损坏。94%的经营者认为农产品的加工是有标准的,而且做得比较好。
4、市场的基本情况方面:大部分的市场信息系统正在建设或正在完善,市场中的农产品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高中和初中文化水平,占38%和50%,只有6%是大专和大专以上。市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中,入职时培训和在职培训各占38%,有25%是没有培训的。另外农产品经营者们认为周边的市场分流了他们的客流,但他们却认为怀化农产品市场中心有交通方便,农产品价格低,管理好等优势,另外他们当中32%的人认为得农产品市场还存在物流人才不足,28%认为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28%认为物流设备不足,而且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他们对政府的建议可概括为,加快进行农产品市场剩余工程的建设,加强市场治安和行政管理,提升政府在处理农产品市场事情的效率。
经过对怀化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怀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所存在的几大问题: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效率低下。与长沙等地方相比,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
2、农产品市场体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怀化当前占据农产品流通主导地位的批发市场大都只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场地,档次低、功能单
一、交易手段单
一、服务与管理落后等。
3、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我市农产品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目前农产品自营配送物流还占绝大部分,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4、农产品的储存、保鲜技术比较落后,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在运输等过程中损失较大。
(二)农产品物流企业
怀化市有70多间物流企业,而根据我们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在怀化市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屈指可数,只有1家,约占0.14%,社会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和意义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较低。总体看来,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虽然其绝对数量比较少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其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结合调查问卷的整体情况,分4个小点进行分析研究:
1、上、下游供应链分析:
优化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组合,强化响应市场的敏感度;有效消除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可使物流企业更好地降低成本,创造成本优势。
而农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是自产自销的农民、运销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有的就是农业生产企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如果公司与供应商是长期合作关系,强调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进行战略合作,就充分发挥供应链上企业的专长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在调查中的专业的农产品公司很注重培育与客户的关系,而且经常会举行会面,并通过自己的个性服务来达到双方互赢的局面,这早很大基础上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而且,它可以增强企业识别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并提高对客户服务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这是也是他们提高注重上下游供应链管理的体现。
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农业产业链中的一级供应商也是农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者,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淡薄,总体素质较低,大多如散兵游勇,进人市场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高昂交易成本。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对供应链的观点认识不够,还是传统的市场模式,各自为政,信息闭塞,使得供应链上物流不畅,产品成本增加。因此,加强管理意识的教育,提高一级供应商商市场意识尤其重要。
2、企业经营设备、技术应用分析:
保鲜技术和加工能力是制约农产品物流质量的主要因素。“新鲜” 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受气候影响大,所以农产品物流在技术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调查中发现,惠州的物流企业,除开了极个别的企业拥有比较完备的技术装备外,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技术方面有着亟需提高空间。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在物流过程中农产品极易腐烂变质,从而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技术因素还使得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量过大,增加了农产品物流从业者的成本,从而也提高了农产品在销地的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怀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物流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建立。由于怀化本地蔬菜产量并不高,且多是水叶菜,大部分干菜靠外地运来,所以外地运来的蔬菜占本地蔬菜销售份额的60~70%。因此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测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调查反馈的信息显示,怀化物流企业在农产品配送中大多建立了安全机制,充分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信息管理分析:
怀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由于小农经营的原因,怀化农户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其它诸如来自当地市场发布、政府部门发布、传播媒体及网络的都很少。怀化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物流企业没有配备信息设备,仅有一半的企业表示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物流整体信息化程度较低。
4、服务对象分析:
从农产品有服务对象来看由于农产品自身特点的约束,其中的农产品90%来自本市。但当然,经我们调查了解,部分本地区无法供应的农产品也南菜北运或者北菜南运,这时配送中心就起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成为让其作用和优势突显出来。服务对象中最主要的是农产品集贸市场、机关、团体、学校、工厂、超市等,也扩大其发展与服务的范围。
经过对正在筹划的怀化农产品配送中心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实地观察和分析,总结怀化农产品配送中心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怀化农产品配送中心是怀化市近年来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怀化市重点的“菜蓝子”工程,主营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物流配送及相关业务。经调查该项目的农产品业务将占总业务量百分之一百的比例,而且集农产品批发、加工配送、仓储运输、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于一体。交易品种涵盖蔬菜、水果、粮油、副食品、水产品、冻品、禽蛋等名、优、特、新农产品,形成一个年交易量一百万吨,交易额十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湘西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指导中心。
(三)超市
怀化市有7个大型的超市商场,超市经营的农产品品种繁多,质量高标准要求,分拣难度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市农产品业务的发展,超市农产品物流急需得到解决。由于各超市的发展战略、经营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其对本身的农产品物流建设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异。
结合调查问卷的整体情况,分4个小点进行分析研究:
1、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分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且销售量大,多品种的物流需求,每天都需要准确的库存安排和配送,因此超市的物流配送是其流通环节的关键。从调查的数据显示,怀化的各大超市多数是客户自行运输的配送方式,也有超市建设独立的物流配送中心,如步步高超市,但其物流配送中心并不是建立在怀化市。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超市达33.3%,而怀化市各大超市都没有和供应商联合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2、物流技术的应用分析:在我国现阶段,由于超市的经营规模、物流设备建设投入成本高,政策等因素,超市农产品物流技术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调查,被访者认为限制超市农产品物流技术进一步使用的因素主要有:
①超市管理部门对物流的作用及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愿意花太多的资金来引进农产品物流技术。
②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③合作伙伴的限制,有些超市农产品方面负责人表示,即使他们想引进较先进的物流技术,但由于上下游合作伙伴技术方面的限制,没办法实现整个供应优化。
2、供应商分析:怀化超市在选择农产品供应商的个数时,都会选择1至3家,因为过多的供应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对供应商监控的不力,造成产品质量的不佳,还有物流配送的太分散,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数目,可以使超市降低产品的成本,使超市更具竞争力。
怀化各大超市都希望和农产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以便通过长期、稳定、大量的采购,降低农产品的采购价格。因此,短期合作、间歇性合作和一次性合作都不在超市与农产品供
应商的方式的选择范围之内。但是从上个分析得出,超市所指的是长期合作只是停留在说法上,而不是努力通过多层面来维护和供应商的关系,寻求建立战略上的长期合作伙伴。因此,怀化超市更多需要关注供应商,并准备建立真正的战略合作关系。
3、物流运输方式分析:怀化超市在选择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运输方式都是公路运输,这主要原因是由于超市选择的供应商都是本地的农产品基地,运输的路程短,而且农产品需要保持它的新鲜度,造成它不能大批量的运送,需要每天小批量的运输,还要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输,减少对农产品的损坏,所以相对其它运输方式来说,公路运输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4、农产品进货频率分析:
通过对步步高,佳惠,家家乐大型超市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超市最重要的交易农产品种类是蔬菜,果品,畜禽肉类,蛋类,水产品。这些农产品正是消费者每天都需要的,进货频率比较高,超市几乎每天都要配送这些农产品。
超市的农产品进货频率66.7%选择每天进货一次,主要的货物是蔬菜类、肉类和鱼类等需要保鲜度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33.3%的超市选择2~3天配送一次,这样就可以减小配送的运输成本,这个就适合要求新鲜度不高的农产品,如瓜果类等,可以用冷冻来延长它的新鲜期。
三、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的重点
(一)完善现有市场的功能,加快骨干批发市场建设。把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增加投入,加快发展。要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扩建,提高市场的档次。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逐步在全市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辐射力强、信息灵敏、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的农产品配送中心,促进我市农产品合理、高效流通。
(二)加快农产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内部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完善农药残留、残毒和违禁药物的检验检测设施,加强“菜篮子”产品检验检测,对农产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的鲜活农产品,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及消费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供求、交易以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要有专人整理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交易和价格信息,并通过市场信息网络和公共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积极引导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引导农产品的正常生产和有序流通。
(四)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根据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区域性强的特点,加快农产品的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和反季节供应,保证市场供给。
四、对怀化市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粮食、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花卉、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销区制定交易规则,另外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新型流通业态,创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积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扩大农产品拍卖制度的试点范围,规范市场交易活动,保证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农产品物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合理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各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一站式管理体制和服务机构,消除多头管理,简化物流企业立项审批程序,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法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
(三)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一方面,制定物流产业政策时,应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优惠,如在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范围内给予农产品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支持,减免税收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类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重新确立物流职能,剥离低效的物流部门及设施,实现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
(四)加大现代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政府重点列出专项资金,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交通运输条件,重点加大物流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五)树立人才观念,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为以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一方面吸收高校毕业的专业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
第五篇: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分析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发展政府政策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农业走向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并使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农产品物流,使农产品及时高效地进入市场,完成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农产品物流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数量供应与需求上的矛盾、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的矛盾、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消费的及时性及绿色要求的矛盾、各家各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等等。目前,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已成为当前农业流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我们应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多重
循环格局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环节过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各环节运输条件较差,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
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我国每年至少有1.8亿吨果蔬腐烂掉,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2%-15%,相当于8000万人口的年消费量。此外,农产品市场建设、物流主体培育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
我国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认知和认同度至今较低。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目前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2、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效率低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管理水平低下。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4、农产品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下。
我国农户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方式,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5、农产品市场体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占据农产品流通主导地位的批发市场大都只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场地,档次低、功能单
一、交易手段单
一、服务与管理落后等。
6、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此外,我国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入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二)我国农产品现行物流模式及利弊分析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有四种模式,即:直销型、契约型、联盟型以及第三方物流模式,各有利弊,都不能形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导模式。
1、直销型物流模式是由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种形式适用于流通范围较小、流通数量较少的状况,在目前大流通的格局下,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契约型物流模式有四种形式,即“农户+运销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公司十农户十保险”以及“公司十合作社”。这些模式克服了加工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批发商原料来源不稳定的问题,为农户销售产品找到了相对稳定的渠道,也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但弊端是农户同企业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侵害,违约现象频发;企业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市场交易费用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3、联盟型物流模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这种模式能够带
动各方积极参与,节省了交易成本,各参与方在合作与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优势,专业化分工明显,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为物流主体建立了公共交易平台,使交易双方有更多可选择性。但缺陷在于,由于处于一个战略联盟下,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管理效率比较低,而且中间批发商仍然会对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它们不从事任何直接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专门承担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系统服务。这种模式促进了流通与生产的分工合作,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物流标准,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范围非常有限,而且这种模式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解决的重要途径
1、加大现代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政府重点列出专项资金,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重点加大物流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2、加快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重点是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和示范、连接、亲和力强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
3、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
成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为市场提供服务;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4、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5、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和政策的定性分析阶段,供应链的各环节技术数量控制和管理还以经验为主,政府应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力度,在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地区、产品和环节等具体情况,保证出台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