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突破农村寿险业务发展的管理瓶颈
论如何突破农村寿险业务发展的管理瓶颈
[摘 要] “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农村寿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农村经济“稳定器”和“助推器”的农村寿险,其发展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寿险的保障需求,其发展思路、业务管理、客户服务也远远滞后于城市业务,正确引导和发展农村寿险市场是稳定社会、扩大保险覆盖面、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必经之路。发展农村人寿保险,为农民提供保险保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是我国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寿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发展农村寿险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寿险;主要问题;建议
[正文]
一、目前我国农村寿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1、一些地方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对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认识不足。一方面,政府没有将发展农村保险业务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规划中;另一方面,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忽视了利用商业保险来行使政府管理职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2、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利用商业保险为自己提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风险保障。
3、部分公司对发展农村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总公司未将农村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纳入本公司的发展规划中,导致其分支机构不重视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部分保险分支机构存在着说起农村保险时都认为有必要,但在付诸于行动时,由于受到农村保险业务量小、起步难、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在开展农村业务时显得信心不足,决心不大。
(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跟不上农村寿险业务发展的需要
1、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到位
第1页
首先,适合农村特点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农村网点在管理上无章可循,各做一套,而且在对农村营销员管理及考核时,延用的依然是在城市中使用的营销员管理办法。由于农村网点分散,展业成本高,与城市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农村照套照搬城市的管理制度,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保险从业人员的展业积极性。其次,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农村营销服务部距县城较远,交通不畅,队伍难以集中,给出勤管理、业务培训、单证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导致公司对风险难以把握,加之信息沟通不畅,制度和措施难以贯彻,执行力差。有些农村网点通过携带现金到县公司缴纳的方式进行结算;而有些农村网点是通过将现金存在县公司的一个个人储蓄存折上的方式进行结算。再次,培训力度相对较弱。目前各农村网点业务员的培训大部分只是依靠新人入司时到县支公司进行的新人培训,没有一支合格的农村网点培训队伍以及适合农村业务员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案,导致业务员的业务知识和销售技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第四,售后服务跟不上。由于受机构网络、人力资源、费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对农村业务的承保、理赔和续收等服务工作相对复杂,手续多,且周期过长。据了解,一般的理赔案件结案周期平均在15-30天左右。理赔服务不能及时到位,这严重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一方面素质全面的网点负责人难寻。各保险公司普遍反映,在当地找到既熟悉当地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网点负责人相对较难;另一方面农村保险营销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由于人员素质偏低,对条款解释不清,导致理赔纠纷时有发生。
3、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各公司目前都没有专门为农民开发有关产品,而是延用城市的产品,或者是进行适当的组合后加以销售。如现在的养老险收费普遍较高,保障程度偏低。部分农民在寻找不到适合自己产品的情况之下,只能放弃对保险的需求。
4、有效投入不足。由于目前各公司成本控制都比较严格,网点建设和管理费用的前期投入较高、见效相对较慢,导致保险公司对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有效投入明显不足。
5、宣传不到位。目前对农村保险市场的宣传未形成体系,宣传形式、话术等不规范;宣传活动基本上是短期性, “一阵风”式的,未形成长效机制,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仍较低。
(三)保险营销员的税赋偏重、计税办法不合理保险营销员普遍反映,目前的营业税起征点偏低,且按月征税与农村保险业务的特点不相符合。农村保险业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每年的1、4季度是旺季,而2、3季度是淡季,按月征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营销员的展业积极性,制约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
(四)保险监管政策未及时跟上农村保险发展的步伐
一是监管部门对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指导力度不够。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二是调研不够。对农村保险市场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没有及时根据农村保险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监管措施和监管政策;三是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保险营销员的监管政策。大部分公司反映,由于农村营销员的个人素质较低,按城市的营销员资格准入标准要求显得太高,如有的营销员考了8次试才通过。
二、发展农村寿险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一)各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农村寿险业务的管理
1、制定农村人身险发展规划。将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网点布局、政策扶持、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等纳入发展规划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
2、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业务的发展。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网点管理办法(包括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单证管理以及各项工作操作流程等)以及适合农村营销员的《基本法》。同时,各级机构设立相应的农村保险业务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点的管控力度,不断完善农村业务操作流程和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3、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营销服务部负责人的选拔力度,注重管理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通过有效手段弥补派驻人才和当地人才各自的缺陷。比如可以采用行政经理和业务经理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当地人才为业务经理,县支公司派驻行政经理,二者各司其职,互相制约,降低风险。也可通过选派驻市、县公司员工、组训、大学生到农村网点锻炼方式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制定
适合农村营销员实际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教材,并培养一支农村讲师队伍,让农村网点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培训工作。
4、加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有效扩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第一,建立健全客户回访制度,通过回访员对农村保险业务进行100%的跟踪回访;第二,设立理赔绿色通道,对于一些情况简单、涉及金额较小的理赔案件、可以先行赔付,对于复杂案件要加快办理的时间,缩短理赔周期,以便能够及时的解决客户燃眉之急;第三,对于孤儿保单,要指定专人加以落实,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提高收展人员的积极性。
5、设计出符合农村实际的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上要体现农村、农民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产品不但要贴近百姓,简单易懂,易操作,缴费灵活,而且要针对市场上的新增长点及时设计出适合需求的产品。如外来务工人员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
6、加大对农村寿险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从网点建设、保险宣传、智力支援、人员培训、业务管理等方面给予费用倾斜。
7、建立长效宣传机制。不断创新适合农村的宣传方式,研究和改进适合农村市场和农民客户的服务话术,形成规范的的宣传体系。
(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努力为农村寿险业务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地方政府部门应将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纳入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中;二是卫生、社保部门应积极支持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养老等业务领域中;三是税务部门应提高营销员营业税的起征点,采取按季或按年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对开展农村保险的公司、个人,给予适当的税优政策;四是政府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保险发展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
(三)监管部门应为农村寿险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积极推动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发展。一是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农村保险与国家政策的切入点,不断拓展农村保险的发展空间;二是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强与当地邮政、银行等部门进行深层次合作,扩大保险代理业务,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保险覆盖面。
2、通过有效监管促进农村寿险业务的健康发展。一是在行政许可方面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在业务管理、负责人管理、产品报告等方面研究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监管政策;二是降低农村营销员准入门槛。与城区营销员实行差异化管理。如可对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在当地有一定影响,诚信好,年龄偏大的农村保险营销员在资格考试标准方面可适当放宽,或在区分城市、农村营销员考试重点,实行分类分级考试;三是加强对农村人身保险的监管力度。研究并制定农村人身保险的监管措施,抓好公司和业务员的诚信建设,促进农村保险业务能够依法合规经营,稳定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秩序。
三、结语
商业寿险进入农村市场,大力发展寿险业务,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养老、医疗和意外保险产品,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了社会保障层面。为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寿保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拓荒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依靠粗放的经营手段进行农村人寿保险市场开发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精细化,精益化必然成为新的市场营销主流。只有紧紧抓住农村经济的宏观环境、客户市场和潜在人才队伍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人员战略、晶牌战略、业务发展战略、渠道策略和公司管理战略,并努力实现五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平衡,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才能推动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2]李丽萍.我国保险个人代理人渠道的现状与发展[J ].特区经济,2006 ,(2).[3]李守民.我国人寿保险营销渠道的变革与创新[ Z].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4]徐家鹏.我国寿险营销模式及其管理研究[ Z].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第二篇: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定稿)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
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减免农业税后,这一政策取向并不仅仅是另一项简单的“政策利好”,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制度含义。
能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出现的好势头,当然取决于要坚持对农民实行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行近几年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但是,对农民减免税收和实行生产或收入补贴,毕竟是一种短期而有限的措施。要从根本上遏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
我国农村的落后是长期形成的,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至今仍然生活在农村。因此,扭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按此要求,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
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这不仅要协调城乡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更要切实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从2004年的情况看,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各级财政的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89%,比2000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在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占总额的5.55%,比2000年提高0.63个百分点。不难看出,近年来财政支出和信贷资金投放的结构,确已开始出现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它与农业在GDP、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仍然是极不相称的。
二要统筹城乡市场尤其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方面的比重,已变化为分别占59.45%和34.0%。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无疑应当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来看,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受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仅就生活用品而言,2004年每百户农民所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机分别比城镇居民少58.3台、72.4台、58.6台和65.1台,普通电话机和移动电话分别少41.9部和76.7部。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制约农民增加购置和使用这些消费品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具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作用,也能为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按户籍计算,城市纳入低保者占总人口的6.33%,农村只及0.39%。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和流动进城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农业户籍人口基本依靠农村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保障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城乡的社保体系。
最后但是极为重要的一条,是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甚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差距,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大突出问题。2003年,农村小学毕业生占全国的67.17%,中学毕业生只占全国的40.15%,其中高中毕业生仅占全国的10.43%;而城市(不包括县镇)这三类毕业生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4.02%、21.11%和36.93%。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其中城市平均千人有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医院平均每张病床占有8.8万元医疗设备,农村仅为1.1万元。
同时,农村的发展还必须解决自身的特殊问题。在坚持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也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三篇:检验科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检验科发展突破如何瓶颈
随着医学科枝的进步,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管理模式的改变,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科良好的管理,对于提高和巩固检验科的地位,保持检验科在现代医院中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严格按照检验科“准确及时,优质服务,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质量方针,逐步建立或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枝术操作规程,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xx市室间质控,争取参加xx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真实性。具体措施:
1、建立室内质控曲线图,定期分析质控失控原因,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2、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持仪器性能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二、组织和人员管理;把科室进行分组管理,如生化免疫组、临检组、细菌组等,不同的专业实验室在工作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又需要相互间的协作来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仔细分析科室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更新新知识,更好地利用检验地带网新仪器开展好新项目,来适应医学发展,全面了解国际,国内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医院性质和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验科发展计划,这样的检验科才有后劲和潜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视急诊检验工作;因“急诊检验”不及时,结果不准确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建立“急诊检验”绿色通道,提供“快而准”服务。快速及时分析对心肌梗死,胰腺炎等急发病症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四、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分析检验结果,特别是新项目对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实用性的分析,保证检验质量,使临床对检验科的信任度得以提高。
五、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开展新项目,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充分发展前期引进的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展临床迫切需要的检验项目,同时开展和扩充一些高精尖的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
我精,从而得到临床的好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开展新项目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宣传这些项目的临床意义,使他们意识到重要性,而用于临床,这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有必要时,进行全院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根据目前检验科实际情况有必要逐步开展如下项目:
1、生化类:风湿三项、载脂蛋白A和B、腺苷氨酶、转铁蛋白、铜蓝蛋白、G-6-PD等。
2、化学发光免疫类:甲功七项、性激素六项、HCG定量、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CA153、CEA、AFP、PSA、贫血三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糖尿病三项等。
3、建立HIV初筛实验室。
4、血库:根据输血规范血库应开展血型正反定型。
六、正确处理好中心医院检验科和社区服务站实验室的关系,首先在业务上要大力支持,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检查工作。其次灵活处理好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使它们顺利开展工作。
总之,科室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建立管理制度,确定目标,创造良好氛围,努力把科室建设成有特色,有优势的现代化科室。
第四篇:浅论制约国库业务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浅论制约国库业务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文摘要:本文在对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国库业务发展的因素,试着从转变工作理念、改进方式方法、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快国库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新形势对国库核算提出了新要求
(一)财政改革对国库业务提出新要求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财政收入直达入库,财政支出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国库现有的核算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一方面细化了收支科目,将会极大地增加国库会计核算业务量,另一方面也将带动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的进程,进而引发理顺预算外财政专户与国库单一账户关系的问题。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国库业务量,需要更快捷的国库核算体系。
(二)征收机关等相关部门发展对国库业务提出新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海关、税务、商业银行等部门的数据不断呈现全国集中的态势,迫切要求国库部门进行必要的信息集中和资源整合,配合税务部门的大征管格局,解决实时缴税、异地缴税等问题。
(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对国库业务提出新的要求
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和柜员制的实行与业务电子化和自动化、理财等新业务的推广,使得业务量大增,要求国库部门的核算技术与之相配套,更好地发展新业务,切实提高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如减少纳税自动化、拨款和工资自动到账等传统业务处理的占用时间。
(四)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对国库业务提出新要求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工作重心转移和信息资源全面整合的发展态势,促使国库会计业务需要明确集约化、信息化、高效率的发展方向;县级机构布局调整和会计、国库、发行等业务系统、人员的整合,要求国库会计工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国库本身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也对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库当前会计工作中的横向联网、信息集中、风险防范、TBS优化、各业务系统整合、制度建设以及基层国库核算人员严重短缺等,需要统筹当前与未来进行合理安排;统计分析、预测的深化和现金管理等业务的开展迫切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给予支持。[1]
二、当前制约国库业务发展的瓶颈
(一)国库管理观念的制约
1.传统理念束缚着国库业务发展。目前国库核算电子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计算机技术下的核算方式和理念认识不够,就会计作业而言,目前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还是通
过电脑模拟原有的手工核算来控制作业,均采用以总分账户的“双线”核算方式,体现“仿真性”的特征,会计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不彻底,还未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国库会计核算信息没有实现共享,数据层层传递、重复录入。会计观念未能适时更新,如共享收入退付的业务处理设计,仍然建立在上级国库随时有足额资金备付这一会计假定之上。国库会计仍停留在按日批量处理、逐级上划的方式上,大量的税款仍采用手工方式录入,造成了各级预算收入到账速度缓慢,在途资金占用较大,影响了各级政府对库款的有效运作;支付系统的利用效率不高,内部处理环节多,横向联网面不大。特别是按现行核算方式,县支库的资金汇划必须通过中心支库,这样环节多,业务量大,根本无法实现国库职能的拓展,如国库直接办理直接支付和社会保障基金收付等等。
2.国库应用系统众多,存在众多缺陷。目前国库业务系统主要有: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综合业务报表系统、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等,一些地方还存在同城票据交换系统,这些业务系统普遍存在业务功能单
一、系统相对独立、数据信息分散、数据使用效率低、数据质量不高等现象,其数据标准差距较大,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同时这些系统之间未实现数据资料的自动转换和传送。如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其主要功能只是针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再分析,忽略对财政体制的研究以及国库资金运行对信贷资金、货币政策的影响等这些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映内容不全面,达不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发展的分析效果。
3.国库管理制度滞后。相对于国库外部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子化水平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就显得十分滞后。一是现行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空白点。如国库制度主要依据颁布较早的《国家金库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等,难以统一操作性,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制度的盲区。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岗位设置过多,基层国库人员有配备不足的问题,势必造成兼岗现象的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难以落实到位。三是国库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国库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虽然规定了对财税机关具有监管权,但是对征收机关延压税款缺乏相应的监管及处罚措施,使得压票现象屡禁不止;(2)虽然规定了对财政预算拨款及收入退库业务具有监督权,但监督权仅停留在对凭证的审核上,对财政违规业务既无深入检查权、又无处罚权,使得监督权显得有名无实。[2]
(二)财政税务发展制约
1.财政税务机构设置的不配套。在乡镇,为了节约税收征收成本,税务部门在基层机构设置上一般是一个基层税务所(分局)管理若干个乡镇。同时各地还有许多特殊情况,设立了基层政府,如林场、农场和管理区,这些政府也有独立财政权,但是税务征收机构没有独立设立,这样就存在不配套的情况。
2.财政税务征收管理电子化发展不平衡。相对而言,国税部门电子信息建设程度较高,而地税和财政部门各地发展都不平衡,有的实现了全自动,有的实现了半自动化,有的还是手工方式,横向联网系统就是实例。这样也就影响到国库电子化、自动化建设,也同样影响到国库管理体制的改革。
3.纳入国库管理的资金范围不统一。有的将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纳入了国库核算实现了大国库管理,有的只是部分业务。如有的将社会保障各项基金收入,有的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非税收入和行政收入纳入了管理。
4.国库管理的职责不统一。有的国库管理了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有的也将社会保障基金的发放和粮食直补等支出都纳入了国库管理和监督。
(三)国库核算模式制约
1.国库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国库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国库一级核算”的核算模式。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没有按照行政区设立,许多县级国库和全部乡镇级国库只能交由商业银行代理,致使人民银行国库机构设立与政府财政部门不相对应。由于人民银行人员不足,县支行无法单独设立国库部门,与会计、清算部门合属办公,国库人员不足,流动性较大,影响了国库工作的正常开展。近几年,由于进人渠道不畅,县支行人员基本上是负增长,造成县支行无法合理调剂人员,国库部门在人员、业务量和岗位设置三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合理解决。
2.代理国库的大量存在,束缚了国库职能的发挥。代理国库业务方面受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由商业银行自己调配和管理,业务来源于财政、税务。这种业务管理权和人事安排权的分离,导致国库业务垂直管理难以实现。国库业务作为代理机构的中间业务,由于财政部门支付的代理费用很低,但又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收益与义务不对等,代理行积极性较低,同时也不符合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方针。在国库业务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其自身业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无法满足业务需要,更谈不上严格执行财政政策和对预算收入收纳、退库、支拨进行有效的监督,造成国库职责缺位。
3.人民银行国库管理体制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不相符合。由于人民银行的机构设置并没有严格按照行政区设置,因此存在相当一部分代理支库,这与人民银行职能不相符合。而且当前国库监督管理还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工作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只能对代理国库或下级国库进行监督管理,而对税收合法、合规性和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只能监督和建议,而不能实施相应的处罚。这种滞后的局面将不利于国库对预算执行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加快国库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加快国库业务发展,必须明确国库业务发展的长期目标,就是坚持“数据集中、信息共享、安全高效、实时监督、支撑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推进业务和科技创新,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转变和税收缴库电子化、财政支出网络化、综合管理信息化、业务操作规范化的目标,实现财政收入直达入库、财政支出实时到账、资金运行实时监督、国库数据充分共享,支撑国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国库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在预
算执行中的执行、促进监督和反映的作用,强化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推动国库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的现代国库奠定基础。
围绕国库业务发展的长期目标,从国库业务发展趋势来看,现有国库业务必然要从现有的管理方式和核算方式上突破,“一站式服务”将是国库业务的最佳突破,具体是以国库集中核算系统为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一)理念创新,实现国库数据集中化管理
建立全国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通过国库全国数据中心这一站来完成的,无论是人民银行,还是税务、财政等部门都是直接访问全国数据中心来完成核算、信息下载、信息交换和信息分析,国家资金清算也是统一由全国数据中心直接参与现代化支付系统进行清算,这样可以彻底改变现在这种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数据集中系统,逐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信息集中、国库会计账户集中和资金往来集中;通过横向网络实现与各级财税、海关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现代支付系统,实现财政收入资金直达入库和国库直接办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这样减少财政收入入库环节,提高入库速度,最终实现财政收入实时划分、实时入库,减少财政资金支付环节,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到账速度,满足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通过纵向网络,各级国库会计账户物理上集中摆放,逻辑上分散管理,各地国库通过远程终端登录数据集中系统进行业务处理,通过内部往来实现各自账务的自我平衡。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支持各项国库会计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处理,实现“业务自动处理,账务实时记载,信息按需生成”。数据集中系统应由数据仓库、业务处理层、系统连接层及操作终端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仓库储存国库会计的基础数据,包括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收到和生成的各类信息;业务处理层应包括会计账务处理模块、收支信息交换模块、收支信息实时控制与处理模块、资金往来处理模块、信息查询与打印模块、会计档案管理与查询模块等,同时还应支持统计分析预测、现金管理、国债兑付及收款单管理等其他业务模块的整合;系统连接层实现国库与财政、税务、商业银行等的联接以及与内部各用户的联接。当然,这必须人民银行、财政、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之间共同配合才能实现,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因而必须制订长远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方式创新,处理国库数据无纸化
随着国库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已在国库部门广泛应用,国库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电子网络化系统实现了国库业务的数据传输、账务处理和综合管理的自动化,从根本上改变国库业务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了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面和覆盖面。一是全国的扩大,二是将所有的税费纳入,三是将所有的国库支出纳入。以国库电子凭证替代纸质凭证可以加快税款缴库的速度,提高预算资金周转使用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从根本上改变税票的传统传递方式。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和电子档案中心,实现国库无纸化存储。国库数据无纸化后,工作重心更加突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国库服务功能凸现,综合优势更加明显。
(三)职能创新,完善国库电子网络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它决定了国库电子网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就是以全国国库数据中心为中心,与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之间建立网络联接,自动处理预算收入收纳、报解和预算支出拨付业务。国库业务网络化将是催生国库管理的第二次革命,它预示着单纯以会计电算化为主旨的国库电子化模式已过时,而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国库、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上下级国库之间建立国库电子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国库业务的网络化实时处理,成为了国库电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国库电子化工作的制高点。[3]
(四)业务创新,优化整合国库业务系统
国库部门应当会同科技部门认真研究国库业务系统的数据分布与数据信息的共享措施,设计统一的数据标准,简化、合并国库现用的业务软件,在确保系统不间断工作的前提下,重新设计、扩充系统功能。以全国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为中心平台,国库收支分析、预测、现金管理、国债管理等各业务系统实行整合,充分利用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提供的源信息,进一步发挥国库会计信息的作用,支撑国库为宏观决策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系统整合必须要有全局体系结构设计观念,其整体结构要具有高可用性及可管理性。在设计上应降低程序的耦合度,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达到集中监测、集中管理的目的,同时还具备可以分级进行控制、维护的体系结构。国库数据集中后,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地域限制被打破,统计分析的重点也将进行相应转变,将原来的区域分析为主向个税个案分析的方向转移,将纯粹的数据分析与经济金融形势相结合,借助各种调查分析手段,完善分析结果。
(五)体制创新,建立完善的国库管理体制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它拓宽了国库的服务空间,使国库的服务对象由原来有限的辖区内的预算单位转变为面向社会广大商品、劳务的提供者和实行跨区域支付,成为公共财政框架中国库资金收付的枢纽。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客观上要求国库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在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中,理顺国库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1.完整履行经理国库职能。淡化国库主体概念,虚拟国库主体,尊重核算主体。目前一些地方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创新,收回一些代理国库经理权,一个支行同时经理多个国库,也象中心支行一样一机多库。实现全国数据集中后,一个核算主体可以同时从事多个国库主体业务核算,这样创造条件逐步收回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各级国库完整直接办理各级财政业务。
2.尽快完善县级人民银行机构改革方案,全面推进机构改革。人民银行上级行应综合考虑经济、政治、金融、行政区划、发展前景、人员安置等因素确定县级机构的合理布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机构改革方案。应本着公开、稳妥、安全、渐进原则全面推行机构改革,避免因时间拖的过长而造成人心涣散,导致央行资金安全防范工作失控。
3.改革国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基层央行经理国库职能。在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明确由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国库机构单设、人员编制和经费单列、业务垂直领导、会计核算独立的新的国库管理体制。根据基层人行改革和职能变化的实际,针对国库部门主要与地方财、税部门业务联系紧密的现状,逐步设立相对独立的国库工作机构。
4.立健全完整配套的国库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国库业务操作,用法规制度保障国库资金风险。随着国库业务发展,国库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国库监管的内容、范围、职责、措施、手段应在有关制度或法律中予以明确,为国库监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发展。
5.强化国库管理和监督。建立会计规范化管理框架和有效的资金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措施,研究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监督内容和方法,切实完整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和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调整监管思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为财政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监管职能作用,并建立财、税、库联系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映,切实发挥国库在财政资金运行风险上的“预警”作用。国库数据集中后,国库资金风险也集中,防范难度加大,仅仅靠国库部门自身的规范管理达不到风险防范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构建国库与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有效协调、管理与监督制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财税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电子化操作规程,加强对预算收支业务的监督管理。国库部门要进一步理顺财税库之间的关系,达成风险防范共识,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畅通,充分发挥在预算收支过程中的“总闸门”作用,确保国库资金绝对安全。
第五篇:美容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美容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目前,在各个城市美容院的数量都是在与日俱增,行业外的人士总以为美容院是个聚宝盆,但是有谁知道这些美容院经营者的苦衷呢。
很多美容院已经经营有多年了,从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的个人美容小作坊,发展到综合性的美容美体机构,但是随着规模的增加,美容院的发展速度反倒降下来了,更多困惑和问题成为制约美容院发展的瓶颈问题。
以前,在营业面积比较小的时候,只要加强服务就可以吸引新会员加入,只要有新产品就可以很好的达成销售。而今,虽然美容机构已经颇具规模,但是相应营业额增长也相应放缓,问题也越来越多。
归纳了一下,大致问题有以下几点:
1、如何使现有的顾客价值最大化?
2、如何吸引新的会员加入?
3、员工不愿意推荐新品。
4、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
5、会员联谊会的效果下降?
6、顾客和员工的增加,管理难度增大?
这些问题我想在坐的各位同行朋友的或多或少的都会碰到,我想就让我说说我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以后的经营有所帮助。
第一,如何使现有的顾客价值最大化?
比如我熟悉一个的美容院郑州金舍宾,拥有会员2000多名,VIP会员800多名,这些VIP顾客贡献了超过70%的营业额,但是对于其他的会员,如何经他们转化为VIP顾客?增加他们的消费额,这个是很现实,也很严峻的问题。当然,也应该增加新产品,新品牌,来吸引会员,举办顾客联谊会,通过营造现场良好的氛围来达到推介新品增加销售的目的。但是顾客联谊会活动结束我们发现,每次购买的总是那几个固定的会员,其他会员你用什么优惠和新品都很难打动他。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我的数据分析发现,虽然他们引进新品的数量增加,表面看新品的销售情况还不错,但是实际上销售额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个主要是我们产品的结构性问题,部分消费者是购买了新产品,但是那是建立在他舍弃老产品的基础上,比如,当天某顾客购买了A品牌的洗面奶后,原来一直购买的老品牌的洗面奶也就停止了购买,这实际上是拆东墙补西墙、左手换右手的行为,我们的销售总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反思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
我们是应该引进新品吸引顾客,但是新品应该是纵向延伸,不要横向的延伸,也就是说原来我们经营的有彩妆系列,引进新品我们就不考虑其他品牌的彩妆,而是考虑配合彩使用的妆前、妆后的清洁产品,这就是纵向的延伸型,这种互补性的产品结构,新产品不和老产品冲突,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顾客消费。比如金舍宾一直经营化妆品,后来又增加了美体的舍宾,瑜伽,今年在我的建议下又增加了便携式的美体运动内衣——可宾。美容院选择产品应该谨慎,每年选的产品都应当是原有经营项目的补充,这样我们的各个项目就组成了立体型的产品机构,美容我有主打的光子嫩肤,健身我有瑜伽,又懒但是又想美体的我有可宾。这样在以后每次的联谊会上,新品推介也会越来越成功,每个顾客的贡献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第二,如何吸引新的会员加入?
随着美容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如何吸引新会员增加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由坐商向行商转变,推行“走出去”战略,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目标顾客。我们美容院一般是通过老会员带新会员的方式来增加新会员,但是这也面临着一个问题,老顾客的积极性在下降,很多人自己都不愿意参加会员活动,更不别说带朋友参加了。就是老顾客来了,但是老顾客的社交范围有限,不可能每次都能带朋友来。就是带朋友来了,也很难促使成为会员。
有鉴于这个问题,我和金舍宾合作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很有有益的尝试,不但在店内有可宾三围整形内衣,并且还在郑州的几个档次较高的商场比如正弘,设置了可宾三围整形内衣的专柜,可宾在商场的终端是很能够聚拢人气的,在试用的顾客中,销售达成率高达60%,也就是说,10个人试穿就6个人购买,而我在市场终端开展了买可宾送美容等活动,只要顾客购买可宾,就可以免费到我们金舍宾进行免费的美容、健身指导服务。这样不但开展了有效的可宾促销活动,并且很好的达到吸引新消费者了解金舍宾,加入金舍宾的目的。我们把商场终端和美容院的互动起来,商场柜台作为吸引顾客的诱饵,金舍宾专业的教练是可宾三围整形内衣的售后服务系统,通过专业的服务使顾客对金舍宾产生好感,并通过系列优惠活动促使成为金舍宾的会员。这样就是一举多得,商场可宾的销售增加了,美容院的新会员也增加了,两个不同渠道都在给美容院贡献利润。
第三,员工不愿意推荐新品。
现在的员工有些小聪明,他们的小算盘比我们打的还精,有时候我们新品的提成是老产品的几倍,他们还是不愿意推介新产品,这是为什么呢?由于顾客很熟悉老产品了,对老产品由一定的忠诚度,让他们改换我们新品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有,新产品可能说十句顾客还不愿意购买,但是老产品你稍微推介顾客就购买了,俗话说,拾到篮子里才是菜,这样,员工们更喜欢挣容易到手的提成,老产品的顺势销售也成为为他们的阻碍新品推广的主要障碍。有的朋友会说是我们新产品的提成还太低,不够刺激他们。如果你尝试提高新产品的提成,你会发现很多员工推荐新品的积极性是提高了,但是为了这高额的提成他们会经常给顾
客作出一些超出产品功效的承诺,比如祛斑产品,本来一个月起作用的,她会说5天见效,这样虽然短期销售增加了,但是这样确实以损害美容院声誉为代价的,销售一个新产品就有可能损失一个顾客,这种只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在销售中引进综合考核系统,也就是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大致是这样的,我们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新产品的提成依然是比老产品高些,但是对于每个参与销售的员工,我们要求新产品的销售额,必须占到其个人总销售额的40%,达不到说明不及格,提成比例也相应的降低,超过了就有一定的奖励,如果连续两个月达不到比例要求,则是通过降级,降低基本工资等手段来处罚,反之则是晋升、增加基本工资等奖励。这样通过奖励的这个大萝卜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目的,通过考核这个行政大棒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作用,这样我们在新品和老产品之间的转换就能游刃有余了。
第四,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
在美容这个行业,员工的流失率是很高的,特别是掌握着顾客资源的美容师、美体教练,他们的离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美容师的离职可能会带来走一批的顾客,在郑州曾经有一个美容师辞职后,带走了近一半的顾客,这个美容院没有多久就倒闭了。
我们该如何规避这样的风险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那些是我们的核心员工,那些员工给我们创造的价值最大。对于这些员工一般我们通过晋级、物质奖励等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更高级的员工,一般的物质奖励作用已经很弱,他们更关注自身价值和工作的快乐,如果一直通过工资奖励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是不能够长久了的,并且这样将使我们的经营成本增加。我们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未定核心员工队伍,1、给股份。对于高级员工,每年都会拿出一些股份来奖励他们,让他们成为股东,享受年底的分红。这点,可能大家有些舍不得,觉得白白把自己的投资送人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再怎么送,我们还是大股东,还是企业的所有者,谁也不能把我们辛苦创立的基业抢去,我们送股份,可以稳定
核心员工队伍,并且可以培养员工的主人公意识,比如,以前员工出差,他们都会想办法多报销,但是当他们成为股东以后我发现,他们都会主动的想办法降低费用,并且还会监督其他员工浪费的行为,所以我建议,在股份结构上,高级员工的股份最少达到20%,反正再送企业也是我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舞台,有些员工跳槽不仅仅是因为简单的待遇。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一个员工在你这个公司感觉到没有机会在往上爬时,他就会选择辞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创造新的舞台。曾经有一个和能干的业务经理,负责我们美容院的业务工作已经有6年,待遇已经是很好了,但是他还是想走,于是老板就代理了可宾三围整形内衣,让他负责可宾的商场工作,原来他一直在院线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商超,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他暂时答应尝试尝试,结果随着可宾的热销,他的工作积极性也随这高涨,辞职的事情再也不好意思说了。所以很多员工的辞职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不要简单地以为员工都是为钱工作的,只有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保持我们员工队伍的稳定,为我们美容院持续、稳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会员联谊会的效果下降?
我们都经常举办一些会员活动,名义说是答谢会或者联谊会,实际上都是变相的推销会,大家应该都会和有这样感觉,现在联谊会的效果原来越差。要么会员不愿意参加,要么参加了不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都是美容院的信任危机造成的。以前我们经常的举办活动,场场都是推销会、产品吹捧会、打折会,久而久之顾客已经麻木了,接到通知就知道你要玩什么花样了,联谊会的效果也原来越差。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我们做相应的调整,联谊会就是联谊会,降低商业味道,做纯粹的感情交流,或者再聘请专业的色彩师、美发师等进行讲座,能够为顾客的气质和形象提升起到真正的作用。就是推介新品也要少而精,不是所有新产品都能在联谊会出现的,只有真正有新意的产品,有差异化的产品,有良好体验感的产品,我们才在顾客联谊会上进行推介。打折会我建议一般一年只举办一到两次,顾客都有这种心理,买涨不买落。当你的联谊会成为打折会时,一方面顾客厌倦了这种形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我们的利润。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通知顾客参加联谊会,他们第一个就问有打折
吗?有,就参加,没有,就不来。这样就养成了顾客的毛病,实际上对我们十分不利,每年减少打折的机会,一方面树立了美容院产品高品质的形象,另一方面使顾客更加珍惜这每年两次的打折机会,促使他们一次性加大量的购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我们美容院联谊会的形象,让顾客更愿意主动购买。所以我们选择产品一定要选择象可宾一样,全新的,独特的,有良好效果体验的,并且还是独家经销的。
第六,顾客和员工的增加,管理难度增大?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朋友面临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在我们店小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人管人,老板管理员工,员工管理顾客,这种方式简单、灵活、实用,但是当我们的员工和顾客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这个方法已经不好使了,因为我们不可能监督到每个员工的工作状况,也不可能对每个顾客面面俱到,这样很容易使我们内部管理产生问题,以致影响到我们对顾客的管理。我的建议,打击可以尝试上了一些软件系统。这些管理软件,它能够帮大家把员工每个人的考勤、销售额、新产品和老产品的销售比例、工资级别等管理的井井有条,到月底看电脑就知道那个员工该发多少工资,该发多少奖励,减少了我么很多管理负担。特别是对于顾客的管理更是精细,我们把顾客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每次购买的产品的名称、金额等输入后,电脑系统能够自动统计出,每个顾客的消费总额的排名,对于超过一定时间没有光顾的顾客,它能够自动提醒我们,到了顾客的生日,它也能自动提醒,顾客的产品将要使用完,它也会通知我们,这样让我们更快捷准确的为我们的顾客服务,提高顾客销售额、提升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
我每年都参加很多产品的招商会,说实话,我都烦了,腻了,每次都是产品的马屁会,很多人都在吹这个好、那个好,但是真正有几个好的呢?很多时候美容院兴冲冲的提了货,结果就是完成了库存转移,压到美容院库房里再也没有厂家的人问了,所以,这样的会不参加也罢。
所以,要想经营好美容院,就必须要求我们经常转变观念,不断的找出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案。选产品当然要寻新颖的、垄断的、实效的。合作要选择一个负责任的团队。这样你不仅仅有一个赚钱的产品,更有提供一个解决经营难题的智囊团队,这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厂家和经营者得到实惠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