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07期 梁艳萍
摘要: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比较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和经验。针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可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一是用立法的形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新机制;四是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 发达国家;农民教育;教育培训;比较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然而,我国当前农民受教育培训状况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在我国平均每万人农村劳动人口中,科技人员不到l0人。普遍存在的低素质农村人口,其结果必然是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生产发展的滞后。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英国目前每年有30%的农业劳动者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并有不少的农学院毕业生加人农业劳动者行列。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加强我国农民的教育培训,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与经验
(一)美国农民教育培训
1.政府通过立法大力支持农民教育培训
美国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为了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美国政府一贯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与教育的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从1862年《莫雷尔法案》规定建立赠地学院、培养农业机械技术人才开始,美国政府就以立法方式支持农业技术与教育。1908~1913年,美国的许多州都通过立法要求公立学校设置农业课程。起初,各州各社区所教授的农业课程内容和质量各不相同。1917年联邦政府颁布《史密斯休斯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公立学校开设农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并为各州所教授的农业课程设立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大纲。在之后的80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先后制定发布了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法案数十部,形成了完善的农业教育法规体系,很好地保障了美国农民教育培训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不仅在法律上肯定了农业教育的作用,还特别在经济上给予农业教育以极大的支持。
2.具有完善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系
美国的农业教育有140多年历史,其农业教育的核心体现于其完善的农业科教体系。联
邦及州、县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县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推广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共同领导,农学院具体负责。农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工作。州试验站也由农学院管理,并且在全州各地设立分站或分场,结合当地的生产课题进行研究。并在农村开办培训班,利用冬季或农闲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还举办农民进修深造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另外,美国各级政府建立了大量的农业科研机构,并配备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农业科技人员。美国已经形成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统一管理的格局。这种完善的农业科教体系,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与推广很快为农民所掌握。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教体系的建设,集中体现在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公共开支的支出都在不断增加。充足的资金和人才优势推动了美国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
3.形式多样的中等农业教育培训
在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的同时,美国的中等农业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其培训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在公立学校之外开展的培训和在公立学校内开展的培训两种。前者的培训对象是成年农民,一般都是由当地高中教师在夜校进行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秋冬季的农闲时期;后者则是美国农民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形式,培训对象一般为青年学生和准备务农的青壮年农民。具体培训方式又可以分为4种:①辅助职业经验培训(SOE)。这是正规农民职业培训的一种典型形式,授课者多是一些专家学者,主要教授有关生产管理和农业投融资方面的技巧。②FFA培训。FFA是“未来美国农民”的缩写。这种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给青壮年农民建立自信,拓宽其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渠道。③辅助农业经验(SAE)培训模式。这是一种“在干中学”,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式,即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农业生产经营等技能应用到自家农场或当地社区、企业,教师进行家访并进行指导。④ 课堂指导的农业培训模式。美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农业教育培训,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开设农业课程,这种培训方式为未来的农民教授种植养殖技术和农机具的使用方法,以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
(二)英国农民教育培训
1.政府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有相应的法规、机构与计划
英国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曾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1987年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在政府中,教科部负责院校教育,同时也抓院校的职业培训。就业部的培训局专门负责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方针政策与宏观管理,并制订有成人就业培训计划、青年培训计划等。此外,还有由农业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共同负责实施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农业职业教育的技术培训都是上述计划的组成部分。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政府还不定期地组织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如为改进农村技术培训工作,政府于1989年成立专门班子开展农业培训调查,随后采取了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工作的措施,改组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l6个地区培训中心。
2.建立奖励和严格的考核制度
1987年,英国设立了“国家培训奖”。该奖每年评发一次,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为保证教育与培训质量,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承担教学与培训任务的教员或辅导
员的质量。如农业培训,除邀请学院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任教外,还请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但对于后一类教员,一般先由农业培训局组织培训,经考核拿到合格证后才能参加教学工作。另外,对于参训学员,尤其是参加学院各类职业训练班的学员,有严格的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共分五级,一级为最基本技能,二级为担任农业工人必需具备的资格,三级为农场顾问必须具备的资格,四、五级为农场经理必须具备的资格。为避免滥发资格证书,还成立了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农业领域的资格评审委员会由农业培训局、教育界、国家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农民协会及政府部门的代表组成。
3.将高校、科研咨询部门和农业培训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
英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力量,再辅以高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因而得以形成一种从高到低、层次分明的教育培训系统。郡级农学院,主要培养有较全面知识的新一代农业劳动者,科研与咨询部门(如农业开发与咨询服务局)的培训是较高层次的专项培训,而绝大部分的农民则是由地区培训中心培训。据农业培训局官员介绍,英国每年有30% 的农民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其比例是相当可观的。农民对地区培训中心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他们认为利用当地有经验的农场主和农民来培训当地的农民,是培训中心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懂得农民的需要,不远离农场,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明显。
(三)日本农民教育培训
1.形成了多种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农民培训工作,其农民培训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予以配合。目前,日本农业教育已形成了5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本科教育、农业大学校教育、农业高等学校教育、就农准备校教育和农业指导士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一般通过综合性大学农学部和高等农业院校来完成,培养目标是造就农业高科技人才和教学人员,毕业生一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农业大学校教育相当于中国农业大专和中专教育,培训对象是新进的就农者;农业高等学校教育相当于中国农业职业高中,其培训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农业人才,这是青年农民培训的重要渠道之一;就农准备校教育是对城市在职人员、失业人员或大学毕业生进行短期的农业技术知识转岗培训,这也是新进就农者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此外,日本还规定,新进就农者在接受完农业大学校教育或就农准备校教育的教育培训之后,还必须根据需要,到当地具备农业指导士资格的农民家中接受指导和研修。
2.开设农业高中
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日本专门设立农业高中,培养农业劳动力,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教育。日本农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自营农以及从事有关农业产业的技术人员,并十分重视两者的兼顾。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提倡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因此,不管从事哪个行业的人,都面临一个如何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问题,农民也不例外。在日本,为农民提供继续教育和深造机会的机构主要有农业大学校、农业高等学校,民间团体设置的进修设施以及实施国内外留学制度。
3.建立国内外留学制度
为使务农青年学到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经营方法,开阔视野,日本采取了把青年派往国内外先进农家或团体去进修的做法。派遣工作主要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和社团法人国际农业者交流协会负责。该团体开展这项事业的经费由政府补助。
4.加强农业技术普及教育
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知识普及也是日本农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这项工作之外。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和农业青年俱乐部等几个农业组织和团体也有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普及的义务。其中农协功能最强,在日本,每个基层农协都配备了营农指导员,并在一个或几个基层农协设一个农业管理中心,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生活方面对农家进行指导。各县农协几乎都有进修设施,且大部分设施均提供食宿,并配备有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如电视、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幻灯机等。因此,农协在组织农业技术指导、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借鉴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尽管类型多样、方式各异,甚至具体目标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促进了本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解决了农民问题,其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美国、英国和日本都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培训内容和资金投入,规定各参与单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作为协调农民培训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依据,甚至对扶持农民培训的相关机构建设、经费来源和运作及相关奖励措施都做出了法律规定,并要求确保严格执行。但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立法工作在总体上尚未启动,甚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把“加强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作为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有力保障措施之一。应加快建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关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体系,依法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发达国家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果为目的,形成和建立了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我国参与农民培训的机构很多,但始终没有形成协调统一完善的培训体系。首先,政府应该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统筹规划和制定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力度。政府部门,主要是农业主管部门主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农民培训工作的协调管理,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考核与认定,建立和管理统一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培训与评估。其次,应该建立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为一体的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业科研、农业教育
与农业推广体制脱离的情况,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要建立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再者,要借鉴美国、日本开设农业中专、农业高中的经验,积极探索在中学期间增设农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新途径,使我国的农业教育从中学生抓起,充分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普及农业知识,培养农业劳动后备人才。第四,不仅要发挥社会团体积极组织教育培训,而且还要广泛发动和依靠农业产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兴办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推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开展。
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新机制
据资料显示,美国财政每年用于农民教育的经费达600亿美元,英国70% 的农民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提供。从农村培训投资渠道来说,各发达国家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如五六十年代,英国在农村普及农业教育过程中曾采用集资的方式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日本在战后对农业实行直接投资和长期低息贷款,特别是在农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水平低下,受此影响和制约,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多方筹措经费,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受教育培训者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机制并存、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新机制,不断增加农民教育培训投入。
4.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随着农业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目标的提出,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许多新的培训模式,如“项目式”培训模式、“示范基地式”培训模式、“校企合作式”培训模式、“超市式”培训模式、“中介式”培训模式、“订单式”培训模式、“创业式”培训模式、“校校联办式”培训模式、“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及社区工作培训模式。这些实践探索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律性研究,大多数培训模式仅仅局限在经验和案例层面,缺乏推广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要不断优化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强新模式的理论研究,大力推广新模式的研究成果,加快推进培训新型农民的步伐。
第二篇: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教育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美国,日本还有很大的差别,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很多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和美国,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把美国,日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完全照搬过来,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其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发展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
(一)根据发展需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美国,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其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其经济体制的管理方式。美国采取的是权力下放,自主经营管理,而日本则是尊重办学的自主性,强调办学民主制。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在注重加强政府对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计划经济在我国长时间的推行,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央集权依然管理着我国高等院校,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推进,由政府主导学校的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借鉴美国和日本的院校管理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高等学校的改革要做改革如下:第一,高等院校要学校自主管理,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参与,而是进行宏观的调控,教育部门要搞好教育的整体规划。第二,对高等院校实行多级化管理,实现权利的下方,实现省市各履行其责任,根据当地情况自主发展,和当地经济紧密结合。第三,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自由竞争,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发展,面向人才市场,依法自主管理。
(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在美国和日本都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基本格局是政府,社会,举办,民众参与的热潮,并且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此保障了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而我国由于经济欠发达,对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相应办学资源缺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我国教育体系各类型教育严重的失衡,妨碍了国民接受教育的通道。我们应合理的借鉴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经验,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社会化,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一方面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建立健全立法体系,以确保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对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是高等教育获得充足的发展和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国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探索新的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教育内容,建立相应的高校监督评估机制,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强化高等教育的服务意识
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美国和日本都根据学习的特性灵活的更新课程,灵活受教,充分体现出了高等教育为社会和为个体服务的理念。高等教育应该以学生自学或自我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人格完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高校应该以社会的经济发展为指导,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并随时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使其学生毕业后“适销对路”,更好地发展自我。
第三篇: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概况
自1844年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很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运行模式,其中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农业合作社较为典型。尽管它们的起源、基本规定、组织机构、业务内容等有所不同,但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分析,给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并可资借鉴。
(一)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即农场主合作社,它被界定为实行生产者联合、民主管理和平等合作的集体组织。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定义,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由拥有共同所有权的人们,在非赢利的基础上,为提供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而自愿联合起来的组织。合作社的经营目标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为其成员提供服务,使参加者从合作经营中获取最大收益
。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农产品市场,降低农场供应品和有关服务的成本来提高农场收入。美国的合作社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依据合作社主要经营业务将其划分为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美国农业合作社是一种不同于其它私人企业的,劳动者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和平等合作的集体所有制组织。合作社的产权归全体社员所有,并为全体社员谋取最大利润。合作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政府不加干涉。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规定按惠顾额返还利润和股金分红,一般情况下,只要通过合作社买进所需的货物、服务,卖出农产品,都是“惠顾者”,在年终可以按交易额分取盈余。美国合作社还拥有完备的监管机制,从组织外部到组织内部都十分健全。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加强,美国合作社开始向纵深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发展;同时许多合作社从产权结构、组织管理、经营到利益分配,逐渐向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演变。
3.1.2德国的合作社
德国的《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社员群众共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具备民有、民办、民享、自主、自制、自助的特性。合作社通过“民办国助”和相互资助,促进社员经济发展。德国的农村合作社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合作社按照联邦、州和地方三级组织起来,进行分级管理,这种分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德国的行政制度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即以某种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合作社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本身就是经济实体。为了形成规模优势保障合作社利益,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逐步增强。合作组织体系完备,层次较高,而且极大部分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独立的群团实体,其收入来源有三种渠道,即会费、捐助以及农协本身的经营收入。德国合作社的组织原则强调,合作社是自助、自我负责和自我管理的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名誉化,合作社不以赢利为目的。德国合作社是多个经济地位相似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联合而成的,合作社入社、退社自由,组织内部领导不支付报酬,合作社实现自治,一切活动由合作社成员自己管理、监督和决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从组织结构看,德国合作社实行会员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分权制,组织内部实行“一人一票”制度,合作社还对分级管理的合作社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合作审计制度,为各级清查账目和提供有关管理和法律方面的意见。①
3.1.3日本的“农协”
日本“农协”是日本规模和影响最大、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日本农民为① 肖湘雄,冯飞,熊文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 年第5期,第687-688页。
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自发组织的事业法人团体。日本农协由组合员构成,组合员有正组合员和准组合员之分。农协内部组织主要由组合员大会、理事和理事会、监事和监事会、参事和业务部门组成。农协的日常运营由理事会负责。农协的干部无论是基层农协、县经济联合会,还是全国农协联合会的领导人,都由农协会员民主选举产生。农协在业务经营上,与农民是合作关系,农协不经营有损于农民利益的业务。在利润分配上,农协把股金分红额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农协的盈余分配直接与成员的交易额和出资额挂钩。目前,农协系统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农协为其组合员提供营农指导、购买业务、销售业务、信用服务、保险和保健事业以及社会化服务事业等全面的服务。日本的农协与政府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的关系。农协依靠政府制定符合农民利益的农业政策;政府的法律、有关农村政策依靠农协帮助实行。当政府的政策符合农民意愿时,农协就支持政府领导;当政策和农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农协就为农民说话。农协的经营服务设施,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储运和科研设施的建设,政府都给予大量的投资。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大大地提高了农协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力量。
3.2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3.2.1宽松的政策环境
发达国家为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以此来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农业合作组的发展。如美国政府曾出台《卡帕——沃尔斯坦德法》使农业合作社取得了合法地位,并获得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对农民合作组织实施优惠的经济政策,如各种税收和信贷优惠、补贴等。日本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直实行低税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比一般民间企业赋税低。此外,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的政府所倡导的事业,国家都有补助金,对其经营性和会员生产性共同利用设施建设,政府给予50%的补贴。①与财政政策相配合,日本通过为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解决了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政府扶持主要是政府的立法保护。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立法保护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尽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正式出台,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取得了法人地位,但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不太理想,仍然难以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加之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民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市场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农民在产品销售、合同签订、以及贷款等诸多方面困难依然重重,农民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些都要求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组织者和市场失灵的调控者的我国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予以扶持和帮助,为农民创建和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尤其在政策上应提供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扶持、金融准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同时政府扶持还需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既要避免过度干预,又要避免推动不足,既要充分考虑作为微观行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利益需要,又要兼顾国家长远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2.2健全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以健全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为保证的。以美国为例,其农民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完善的制度和章程,组织成员的入社与退社、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机构运作、收益分配等有章可循。二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建立在保留社员私有产权的基础上的,产权关系明晰。三是农民合作组织都具有健全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有明确的责权利界定,实行民主管理,经营制度① 张素罗:《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改革趋势及其对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启示》,.载《农业经济》,2002年第4期,第46-47页。
健全。四是合作社成员间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合作社股金分配的比例和盈余返还的方式有明确规定,并按规定严格执行。五是监督机制健全,包括合作组织的内部监督和 国家对合作组织的外部监督,发现问题能予以及时解决。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的管理和运作不规范、功能发挥不尽人意等问题,应强调按照合作社的基本宗旨和原则来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组织规章制度、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利益机制、风险机制等具体内容,建立和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规范合作主体的经营行为,提高合作主体的经营素质,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从而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率。如:构建“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决策机制;建立各种监督约束机制,推行严格的合同化管理;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风险保障机制。完善各种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章程,制订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而且还要在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发挥着应有作用,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结构多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主要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
3.2.3重视合作教育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展合作教育,提高合作人才素质。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建有自己完整的教育体系,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定期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以及各类管理人员进行脱产轮训,进行互助合作基本精神和合作社原则的教育,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各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定期出版书籍、发行报刊等形式对社员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来保证自己的事业骨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农民合作组织有严密的科学研究体制,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和科技新知识,传播农业经营、市场动向、品种改良等信息的农业经营服务业和农事改良普及实业遍及全国各地。
(4)制订相关的配套法律,保证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创新。世界各国在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时,都将相关的法律等配套建设方面先行一步。德国1889年颁布了第一部合作社法,瑞典1895年颁布《合作社协会法》,美国于1865-1870年间大约六个州分别通过了有关合作社法案。1922年,《帕尔沃尔斯太德法》对于美国农业合作社性质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合作社的法律地位,1926年又通过了《合作社销售法》。日本政府于1899年颁布《农会法》,1900年“第十四次帝国会议”制定了《产业组合法》,1947年通过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合作社法是完善和发展合作经济的前提和保证,合作社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明确农业合作经济的方针、原则、宗旨;权利和义务;建立资金、财务和审计制度;给合作社以公平的市场主体地位,保证社员的权益不受侵害。虽然我国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不能只凭一部法律实施去规范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有相关的配套法律进行实施。
(2)政府在贷款、农业补贴、税收方面的优惠对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贷款方面,西方国家政府给予合作社财政上的资助内容是很广泛的,如政府的增予、补贴、贷款、担保、投资、订立合同、转让土地及建筑物等。例如在意大利的一般企业必须向国家银行缴存资本总额30%的储备金,而合作社可以免缴,政府向合作社提高贷款,非合作社贷款利率在15%~22%,而合作社贷款利率仅为4%~5%。
在农业补贴方面,各国的农业补贴主要有: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投入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政府在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美
国的农业补贴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补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农业工人的收入,制订目标价格,对农产品进行差额补贴。例如1996年美国对原农业法案进行调整,取消目标价格和市场差价补贴,只保留最低保护价,并在7年间补贴农户356亿美元。2002年又做调整,计划在10年内用于农业拨款1900亿美元,增加近80%。法国1991年,法国的农业补贴为68亿欧元,用于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共62亿欧元,用于直接补贴给农场的仅6亿欧元;到1999年为92亿欧元,其中用于市场补贴和直接补贴农场的分别占33亿欧元,59亿欧元。日本的国家财政始终扶持本国农业,如果农民建设或改造农业生产设施,政府财政则给予65%~85%的补贴,其余部分贷款。政府对待农协实行低税制,如所得税,一般股份公司要缴纳62%,而农协只缴39%;法人税,一般企业要缴纳35.5%,农协只缴27%;各种地方税,一般企业要缴50-60%,农协只缴43%。对农业保险据统计,仅1947~1986年就给予2117.41亿日元的补贴。德国联邦各州政府在2003年向农业提供77亿欧元的支农补贴,其中巴伐利亚州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约50亿马克,其中20亿马克中的12%用于行政支出,8%用于科技开发,70%用于农户补贴,10%用于其他各类农民经济组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农业政策的改革要在WTO的框架下进行,制订相关政策例如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据WTO统计,仅这方面不需要消减的、可计算的年农业补贴(绿箱政策):美国为512亿美元,欧盟为209亿美元,日本为204亿美元。在税收方面,各个国家也不一样。在美国,经联邦所得税法认可,农业合作社的纯收入通常按单一税原则征收,或是由合作社,或是由惠顾者纳税,绝不双重纳税。日本税法规定,农协区在法人税方面享受减免税率的待遇。
意大利政府在税收方面向农民合作社提供了种种优惠,合作社可以免缴登记注册税,资本不超过1000万里拉的合作社和资本不超过3000万里拉的合作联社免缴业务活动文件税;社员的股金红利不缴地方所得税;合作社从纯赢利中提取不少于20%的储备金,可以免缴合作社所得税;合作社使用的农业机械进口税可以下降11%;农业机械燃料的增值税由12%,下降到6%。加拿大的所得税法规定,农民合作社社员的惠顾返还金可以不纳税。合作社年会召开后6个月内付出的股息在申报所得税时应予扣除,成员投资所得利息也给予扣除;新成立的合作社3年内可以免税。
第四篇: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精)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从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构建生产组织体系和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等八个方面,概括总结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并通过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启示,对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经验,启示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因此,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少走弯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1972年德国制定了第一部《废弃物处理法》,但当时仅强调废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1986年的修正案将其改称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从“怎样处理废弃物”发展到“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在此基础上,1991年颁布了《包装条例》,规定了包装物再循环利用的目标。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通过立法规范生产厂家废物回收的责任。1996年又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日本自1991年起,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包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特种家用电器循环法》等。2000年12月又出台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作为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立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
美国在1976年通过了《资源保护回收法》,1990年制定了《污染预防法》,后又经过多次修改,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罗德岛等州先后制定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规以来,现在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法规,如加州于1989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要求在2000年以前,50%的废弃物要通过资源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威斯康星州规定,塑料容器必须使用10%-25%再生材料等。
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部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很不完善和系统,在立法理念、立法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制定《废物处置法》和(资源促进利用法》,修改现行的综合法。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条款进行修改,并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配套的《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二是制定有关各种特定物质循环利用的专项法规,目前的重点应放在报废汽车、建筑材料、废旧家电的循环利用立法上,通过立法规范生产厂家废物回收的责任、废物拆解利用应遵循的制度等。三是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成熟时,借鉴日本立法经验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
二、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1.生产资源节约政策。(1)征收新材料税。美国许多州对超过循环经济立法规定新材料使用标准的企业,通过征收新材料税的方法限制其对新原材料的使用。(2)征收填埋和焚烧税。美国对公司和企业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从而限制和减少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投入和使用。(3)征收生态税。目前德国已经开始征收生态税,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都要收取生态税。(4)减免税收。法国通过实行这一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型设备和利用太阳能及使用电能清洁汽车。
2.消费领域管理政策。(1)垃圾处理费预交制,美国的一些州和欧洲一些国家对饮料瓶的处理采取了这一政策,按垃圾数量收费,目前美国的200多个城市实行这一政策。(2)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日本对废旧家电的回收实行了这一政策。(3)收取污水治理费,德国居民水费中含有污水治理费,同时,市、镇政府必须向州政府交纳污水治理费。
3.废旧物资再生利用政策。(1)税收优惠政策。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从1999年开始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限内,除了普遍退税外,还按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2)实行押盔制”。欧盟成员国对有害环境的产品实行严格的“押金制”;促进废物的回收。
目前我国虽然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并且存在着某些政策的明显缺位。因此,应抓紧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政策创新。一是要加紧制定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鼓励和限制政策,促使企业向资源节约和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发展,二是制定消费领域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社会生产的良性循环,三是调整和创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政策,对原先制定的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加强政策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
三、注重发挥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1.日本的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大阪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该机构出版的《大阪资源信息循环月刊》,定期发布各类废旧物品方面的信息。同时,该机构还定期组织废旧物品调剂交易会,通过及时沟通信息、调剂商品余缺,推动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和消费的节约。
2.加拿大的社区服务组织。蒙特利尔市政府定期与社区服务组织签订环境维护与废弃物回收合同,由该组织动员社区群众和志愿者担任区域内环境监督检查工作,协助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英国的环保团体。英国环保团体在推进循环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组织是环境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其职责是对国家制定的环境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并帮助当地政府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项目当中去。同时,监督企业以更加积极自觉的态度保护环境。
目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专门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还很少。同时,社区服务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没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挥。因此,一是要加快建立国家和地方性的专门的情报服务机构,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二是各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发挥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使政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通过该组织得到贯彻和落实;三是积极支持现有的环保团体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环保团体还主要局限于北京,而且这些团体在组织资金、人才方面还十分欠缺,使环保团体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而应从政策上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促进其发展。
四、增强公众循环经济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
1.通过舆论传媒和教育方式增强公众循环经济的意识。例如,日本大阪市经常结合城市美化宣传活动,发动市民开展公共垃圾收集活动,普及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的知识,增强广大市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英国的环保团体也通过各种方式来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环境信息的交流,倡导有益的消费方式。
2.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法律赋予公众环境权(包括环境知情权、参与环境事物决策权和环境诉讼参与权),通过法律方式,使公众能够行使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环境行为的监督,二是公众参与环境评价,例如,英国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中规定必须有公众参与,这是政策制定过程不可缺少的步骤,三是实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自愿性协议,这是目前英美等国家正在实行的一种新兴的环境管理模式,其特点在于企业直接参与国家环境制度的制定,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环境管理中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特别是在现行法律中还没有明确赋予公众环境权,尽管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环境权的某些内容,但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很难加以实施。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应当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公民的环境权应当得到法律的正式确认,给公民参与环境事物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环境评价中要强调公众参与和执行的力度,我国2003年9月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使公众参与的机制得到加强,但是要真正产生实际效果,还要通过加强执行的力度,使其逐步得以落实:三是尝试实行有企业参与的环境制度制定方式,增强企业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减少企业因被动遵循环境规制而带来的成本提高和竞争力下降;四是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五、积极构建不同层次的生产组织体系
从各国的实践看,循环经济生产组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和三种典型模式。(1)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杜邦化学公司模式。这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实现方式。(2)面向产业生态链的循环经济——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在具有产业生态链的相关产业部门间进行物料循环,这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3)基于社会再生产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德国双元回收系统模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在宏观层次和范围上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我国在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目前我国还没大范围推广循环经济,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生产组织体系。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工业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工艺采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要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工业行业部门,大力推广“绿色制造模式”形成各种形式的生态工业园。在生态工业园区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生态工业链中的横心资源的稳定性与核心产业的发展前景。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上,要注意建立和完善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业链和产品链,应在各产业间建立起多通道的产业连接,并形成互动关系。三是积极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构建社会化的再生利用系统,推进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的建立。
六、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些国家还积极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例如,美国于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目的是鼓励支持那些循环生产技术的创新者。2003年美国又正式提出了将制氢、CO2回收和填埋耦合集成的新计划,预计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亿美元完成。日本政府于1993年提出旨在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阳光计划”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化石燃料高度利用技术、能源输送和储备技术、速效性革新性能源技术等研究。荷兰利用税法条款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采取革新性的清洁生产或控制技术的企业,其投资设备按1年期折旧(其他投资的设备折旧期通常为10年)。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将循环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放到重要的地位,虽然循环生产技术的各种要素并不缺乏,但由于没有进行自觉的开发和组合,一定程度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技术上的制约.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要加强循环生产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对重大技术项目要组织国家级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并从资金和人才上予以支持;二是对技术开发和创新者实行奖励政策,以提高科研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包括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安全化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替代技术、资源恢复技术、资源耗用减量化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要参与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形成全面完整的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四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这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着手进行的工业结构调整,其调整目标就是将核心产业转向以低能耗、高效益的技术尖端行业。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电子工业逐渐占据主要位置。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单位GDP能耗 1981年与1973年相比,英国和德国下降了37.5%左右,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四国都下降了20%以上。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达49%,而且工业行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产值不足20%,但能源消耗却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因此,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提高环保效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重点,加快纺织、冶金、石化、机电以及能源、原材料、交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二是坚决淘汰技术落后和超过市场容量的过剩生产Q8力,关停技术水平低、耗能高、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三是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建项目要尽可能提高技术起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并按照合理的经济规模组织建设。
八、建立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使循环经济有序发展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的资源环境核算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环境资产核算,(2)每两年进行一次环境调查,(3)基础环境统计调查,(4)社会经济和环境空间分析项目(即地理信息系统一GIS)。对环境资产的核算工作,目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资本存量核算(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以及木材、土地笋),(2)原材料以及能源流量账户,主要反映自然资产的耗减和降级,(3)环境保护核算,即保护自然资产的投资的核算。
加拿大资源环境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其经验,对我国今后开展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我国资源环境核算体系的建立,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改进工作相结合,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建立以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环境核算体系,为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基础;三是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学习先进国家资源环境核算的方法和技术,使我国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第五篇: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乐传永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综合化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反应。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多种举措,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互相渗透、取长补短。
在日本,80年代以后,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改革,设立职业高中。在这种新型高中里,除必修课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对未来发展的打算,选择相应的选修科目学习。在专业设置上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开设诸如人文学科群、自然学科群、国际合作群、电子机械群等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的崭新的综合学科,供学生选修,消除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严格界限,把普通教育的内容置于专业课程之中;此外,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利于学生选择并允许学生跨学校选修;积极开展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合作教育等。
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个完全不相通的系统。随着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劳动力素质结构亦开始发生变化,且趋于复合型。据此,德国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明确职业教育要向普通教育阶段渗透和延伸,要求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增加职教内容,开设职教课程,加强职业指导,全面地、多途径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1992年英国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学术性课程——“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与职业性课程——“国家职业资格”课程之间,推出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课程——“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课程。采用单元课程与单元学分累积制式的方式,使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通过这种中介性课程相互过渡。
法国教育部1999年公布了一份关于高中改革的文件——《面向21世纪的高中》中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经济环境中的平衡”,要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获得所有高中学生都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获得从事职业工作的必要能力。
2.职业教育的高移化
在日本,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多渠道、多途径的广泛发展,其重点将逐渐转向中等以后的教育阶段。在日本兴起了一种“专修学校”,这是短期大学性质的专门学校,它属于后期中等职业教育范畴,适应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的要求,成为攻读专门技术的“热门”,在发展中显示出其独有的鲜明特点和特殊地位,富有强大生命力。此外,日本也有高专、短期大学,培养专门技术骨干和技术研究人才。所以,日本职业教育就是通过专修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等三种形式向上移的。
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急为迫切。为满足青年人升入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大面积开办“社会大学”。在社会大学取得规定的学分者,可授予副硕士学位。这是一种借以获得一定社会评价的资格,同时也是转入四年制大学的第三年学历。它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又是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深受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崇。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双元制”。招生对象是九年制高中毕业的青年,录取条件与正规大学一样。入学后实行每周3-4天在企业学习,1-2天在学校受高等教育。
3.职业教育的法制化
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历史上的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案——《莫雷尔赠地法案》,首次认可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并使之正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乔治——埃尔法)、《国防职业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职业前途教育)(生计教育)。1982年联邦政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急剧调整,亟需大力推进劳动力再培训的社会现实,制订颁布了《职业培训合作法》。这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地位、形式都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869年政府就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1889年又颁布了《工业法典》,以法律的条文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是西方国家中
比较严密和详细的职业教育法规。1981年制订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修订,以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适应性。
日本政府在1983年对原《产业教育振兴法》作出了适应性修订;1985年,日本政府在1969、1978年先后二次对《职业训练法》作出较大修改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修订命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
英国、法国等也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而在最近一、二十年内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立法和规程。
4.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优质化
发达国家极为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规格化,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师资的专职化和培养培训的正规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师资有着健全的培养体系和稳定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开办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技术师范学院;二是在工科技术学院培训;三是在文理学院、综合大学内另设教育学院、教育系来培养;四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机构来培养,如教育培训中心或地区职业教育中心、大型企业培训部等设置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课程负责培训在职职业教育教师。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标准,例如,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要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颁发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德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5年以上工龄,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且经过国家的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获得终身职业身份。瑞士规定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4年的学徒经历,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3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具备这些条件后,再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为期一年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通过者方可任教。对在职教师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的带薪进修假,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
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待遇。如日本,教师的报酬比一般的公务员高15%,工资原则上一年提升一级;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工资为中级教师最高级,每两年增加一次,最高工资可超过大学教授的起始工资。正因为有较优厚的待遇,才吸引、稳定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产生了高水平、高效益的职业技术教育。
5.职业教育终身化
日本政府1978年5月颁布的《部分修改职业训练法的法律》,明确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后来又制定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生涯学习振兴法》。1995年11月24日,第十九届东京都产业教育审议会发表“关于在终身学习社会期待的职业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中提出,要构筑丰富的终身学习社会,把走上社会后的学习作为人生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日本已组建了包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职业设计指导中心以及地方职业能力开发综合中心在内的,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美国早在1971年就在联邦教育总署署长P.Marland的积极倡导下,在全美范围内推行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生计教育是一项旨在对全体学生进行生计意识、生计探索、生计准备和生计定向等内容的持续性教育的综合教育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生计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它的推行实施得到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70年代末,美国就有近70%的学区推广实施生计教育,并有24%的学区开展在职生计教育。德国职业培训条例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转职培训是为在业人员转换新的职业岗位而进行的一种补充教育;职业进修是为从业人员在某一领域进一步深化而开展的职业继续教育。三者均属职业教育范畴。据联邦劳动局统计,每年要求职业进修的人员约占在业总数的20%。
6.职业教育管理的协同化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工业部门、雇主组织等通力合作,教育不再是教育管理部门独有的领地,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客观地说,发达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内部,而是来自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的密切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国政府正在扩大由国民教育部领导的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
和工业部门一起来制定职业资格。1986年英国政府实行统一的国家专业证书(NVQ)和普通国家专业证书(GNVQ),全面沟通学校管理机构、教育机构和雇主之间的联系,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合力,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状态。1995年7月,又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教育和就业部,成为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把教育和就业由一个中央部门来领导的发达国家。
此外,发达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有重点下移的趋势。这种“地方化”,能较好地保证职业教育从当地工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妥善安排教学内容,并促进学校与工商业的联系等。
二、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1.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举的制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注重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在现实情况下主要应在理论课中加强实践环节,在技能训练中加强理论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另外,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应积极开设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大力培养我国急需的、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的双证书一体化高级职业人才,创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
2.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战略措施。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历达标率低,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当务之急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②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制,挑选愿意担当职教教师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接受一至二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通过教师资格考核后到职业教育学校任教,开通面向社会招聘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渠道,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有关人士报考、应聘。继续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③制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规划,落实培训措施。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努力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
3.重视开放式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现阶段,职业教育终身化在我国已初见端倪,主要表现为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在操作水平高、上岗适应快以及理论知识基础宽广等方面形成培养目标优势;在教学体系上,高等职业教育应构筑其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性。
4.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多头化,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归口不同,加上立法相对滞后,势必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尽快打破部门界限,简化理顺关系,努力实行职业教育的统一领导,成立一个有权威、有实力、有统筹协调能力的技术管理机构,在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地研究我国现行的考工标准、专业技术资格标准,发动全社会和各行各业制定高中后教育的几种不同类型、又可相互打通的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有效地实行“无训不上岗,无证不就业”的就业制度,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要依据社会需要办学,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要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调查研究,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预测。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73165)
原载《中国成人教育》(济南),2001.7.56~57
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01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