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

时间:2019-05-12 19: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

第一篇: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

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滕彩元 杨祥禄 王金华 郭正模 杨忠毅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特定和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提出的。历史上发达国家在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为解决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工业、流向城市,从而带来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土地产出不高等问题,将现代装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定位的标准也不会统一。四川地处中国西部,从整体上讲同我国沿海发达省(市)的农业有一定差距,但也有部分地区如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处于全国前列。建设现代农业是四川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构成、社会文化背景等差异很大,因此现代农业的建设也应当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地进行,最终从整体上把四川农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产业。

一、四川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和障碍性因素分析

四川是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经济整体实力在西部相对发达、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农业大省。全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2002年总人口8474.5万人,居全国第 3位;耕地面积6089.6万亩,居全国第2位。四川人均耕地少,仅为0.72亩,但由于气象、土壤地域分布的多样性,适合多种动植物繁衍和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值)在西部12个省(市、区)居首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位居第3位;猪牛羊肉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1%,位居首位。但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仅为2107.6元,居全国第19位。按人均指标评价,四川农业在全国仅居于中等水平,有的指标甚至为中等偏下水平。

1.四川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由1978年的95.7亿元提高到 2002年的1651.5亿元。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一定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有了较大的迈进。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全省已建成各种水利工程90余万处,乡村办电站2793个,装机容量81万千瓦。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3750.9万亩,早涝保收面积2595.4万亩,机耕面积1431万亩,机电排灌面积927万亩。全省农村用电量93亿千瓦小时。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03.7万千瓦,拥有农用运输车92175辆,大中型拖拉机4.22万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3.09万台。“九五”以来,全省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1321.6万亩,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充分论证,在充分考虑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起粮食、油料、生猪、牛羊草食牲畜、蔬菜、水果、蚕桑、茶叶、花卉、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共300多个。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整体安排,结合四川实际,全川确定了12个特色农产品和8个优势农产晶、24个优势产区。

(3)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深化的农业结构调整,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以粮为主局面,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为2002年的49.9%;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1.7%下降为2002年的50.2%。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全省乡镇企业达到151.48万个,从业人员665.8万人,营业收入4666.65亿元,利润和上交税金 209.23亿元,为农民提供收入288.7亿元。

(4)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重大步伐。据统计,全省已发展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8852个,其中龙头企业2127个,其他带动主体6725个,带动农户788.6万户,占全省农产总数的 40.2%,所带农户人均增收211元。

(5)农民生活显著改善。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 1982年的247元,上升到2002年的2107元。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农村恩格尔系数 2002年已达到53.9%,比1993年的63.3%下降了 9.4个百分点。

参照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和数据,当前四川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根据现有基础、区域发展状况测算,四川农业经过十六、七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特别紧紧依靠其它国民经济部门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带动,到2020年全省农业从总体上讲,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

2.四川现代农业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1)体制障碍,影响产业互动。四川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四川省在全面推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后,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振兴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但随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割的矛盾日益显现。农业比较效益差,农村土地等资源大量流失,加之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仍保留不少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如地区封锁、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市场行为不规范等,严重地削弱了农业的内部活力。

(2)竞争压力,农产品质量不高。四川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商品率较高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茶叶、花卉等。但由于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大宗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鲜果加工率不到5%,特色产品又缺乏应有的批量,加之技术支撑不够等原因,不少农产品品质下降,优质农产品偏少。

(3)资源约束,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四川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省人均占有耕地仅O.7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而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难度大,制约因素多;耕地补充性来源不多。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亦尚有1000多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利用主要在质量提高和深度开发上挖掘潜力,这对四川实现现代农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严重富余,一般估计至少在1/3以上,总数达1100万人。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每年至少会有40万劳动力新增到富余队伍之中。

(4)环境影响.生态条件需改善。四川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的过度垦殖又使植被覆盖率偏低。四川农业的耕地复种指数高,但由于农产品供给压力等原因,农田化肥、农药施放偏多,土壤污染严重。由于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2002年全省总受灾面积达3846万亩,成灾面积1687.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61万亩。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给环境改善带来一定生机,但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城市生活垃圾等新形式的环境污染对农业又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科技制约,科技推广应用率不高。现代农业必须依托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来实现。但四川省科技推广应用的财政投入很少,绝大部分属人头经费。由于农业科技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全省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比重很小,目前,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 40%。目前,推广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偏重于栽培方法改进和物质性投入,面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要求的“全方位”农业技术进步推广运用尚待开展。

(6)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后劲缺乏。四川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困难状况,70%的县为赤字财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目前,四川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仅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左右,2002年全省支援农村生产支出8.31亿元,仅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2%,比1994年下降了 3.7个百分点。据调查,农户对农业的投资也呈下降趋势,使整个农业缺乏资金投入牵引增长的动力。

(7)设施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四川农村的水利、交通、土地、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一是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或不配套,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农村交通运输落后,县、乡公路数量少、质量差,人流、物流不畅,农村交通运输工具落后;三是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51%,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发挥;四是农村通讯落后,不通电话的村占 23%;五是市场建设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现有市场基础设施差,辐射半径小,交易方式落后。

(8)人才缺乏,思想观念保守。目前,四川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7%,小学文化程度占48.2%,初中文化程度占32.O%,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1%。农民的文化素质低,难以及时接受一些适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许多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市场意识淡薄,相当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全省每万农民仅有乡镇农技人员4名。

(9)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四川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产业化仅仅是雏形,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在产前、产中的居多,而在加工、销售环节的服务则比较缺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科技含量、档次和附加值低,大多数都是初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不足。

二、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的对策措施

1.建立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四川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还是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分段式管理,在职能配置上,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省级部门与市(县)部门之间、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清晰,缺位、越位、错位以及职能交叉重复的情况都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四川应学习和借鉴国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打破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体制格局,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产业投资政策、农村人才政策、土地政策、农产品购销政策、农民税费政策,加强对农业的调控和保护,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农业结构调整,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推进,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四川近期确定优质水稻、“双低”油莱、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8种农产品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建成柑桔、“双低”油菜、棉花等3个全国优势作物的8个优势产区,建成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5个优势作物的16个优势产区。

3.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围绕深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逐步形成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带动现代化。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力争用5—8年时间基本实现四川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建四川名优农产品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跟踪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前沿的同时,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更加面向市场、贴近生产。把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重点放在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上。大力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学校教育培训体系、农技推广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科研教育培训体系、民间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为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实施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和农业远程教育工程。力争2007年前培训农村各类人才200万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人

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推进产业化,龙头是关键。要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6.完善农村政策法规,依法扶农兴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法律是保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农业立法上,还应在农业支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市场竞争主体、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建立起较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

7.增加农业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要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发挥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上,应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一批重点灌溉供水工程,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抓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完善机耕机灌增收设施和农村市场设施,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乱占滥用耕地,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8.创新机制,完善农业“七大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是为现代农业从整体上构筑起稳固而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应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增加投资,整合资源,加快建设。要深化改革,大力调动工商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七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

9.搞好对外合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遵循WTO的有关规定,按照“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四川农业产业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引导农民及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第二篇: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

**镇是传统农业大镇, 农业农村经济在全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相对是短板,充分利用建制镇示范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1、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充分挖掘现有科技人才和种质资源优势,加大优质高产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围绕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加快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储运及精深加工技术、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力度,在农业新品种、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新型农业投入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使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加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整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资源、信息联络,建立能适应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形成顺畅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实现科技与生产在体制上的自然结融合。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应用。以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和配套完善,重点依托中央财政在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和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等农业科技专项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4、加强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农民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培育一大批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工人;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技推广培训中心、广播电视等现有培训资源,进一步增强农村科技培训能力。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等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市场化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二、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争取力度,争取企业投资等多种投入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排灌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要求,改造建设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包括: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和农家肥积制应用等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沟渠涵闸桥站等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源工程建设、田间交通设施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等。

2、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推广大中型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和新型插秧机和播种机械;大力发展以蔬菜、花卉的播种育苗、植保、节水为重点的设施农业管理机械;大力推广果蔬等鲜食农产品保鲜技术、粮食及特种农产品的低温烘干技术;不断探索发展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

3、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贯彻落实好省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积极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机制及措施,开展相关研究与试验示范。

4、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

5、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抓手,是用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以项目为手段抓农业的具体体现。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区域范围、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要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完善,进一步扩张农业园区核心区规模,加快三个万亩基地和现代农业物流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园区功能配套,突出技术自主研发、项目开发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人文等综合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增收。

1、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一是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镇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培植壮大具备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出口、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型、科技创新型、基地带动型和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切实提高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带动力。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快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

2、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化组织发展步伐,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合作社在高效农业建设、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以及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实施品牌化经营,促进**镇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

3、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品牌创建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强化品牌整合,引导生产主体联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农产品规模和市场美誉度。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工程;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要求,建设品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4、加快发展农产品多种流通业态。积极倡导“产品变礼品”、“外销转内销”经营模式,将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农产品生产转变为赋予“绿色、生态、健康”理念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同时结合**农业休闲观光特色,大力吸引外来游客,将传统的农产品“外销”模式转变为“游客自助、绿色健康、亲友馈赠”理念的“内销”模式。强化与沪、锡、常、宁、扬、泰等大中型农贸市场的沟通,开辟农产品销售的“绿化通道”。

5、健全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保证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三是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信贷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四是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第三篇: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问题研究

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问题研究

—— 来自四川的实践

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新阶段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条件,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的现实途径。为此,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推进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一体化,创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土地有序流转机制、财政投入使用机制和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应用机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努力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集中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率先突破区。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构建新型村庄村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片带面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基地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2013 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1] 四川是农业农村大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农民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 3790 万亩,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现代林业产业强县,2012 年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达到 3495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65%。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带动作用明显,2012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1 元,增长14. 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①

一、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作用

加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的重大举措,这一重大举措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当前我省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阶段,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要发挥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撑性作用,着力建基地、强龙头、连市场、带农户,从整体上进一步夯实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突出市场需求建基地,培育有市场、有效益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夯实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基础。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推广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龙头加工企业“第一车间”,形成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要着眼产业化建基地,整体推进农畜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既横向扩大产业规模,又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效益。[2](二)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综合平台,必将有力提高全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布局,突出特色和效益,优化区域布局,连片发展主导产业,以规模树品牌,以规模强优势,以规模增效益。要以基地建设促进标准化生产,实行统分结合的生产组织形式,规范生产行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科技支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以基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围绕基地产业发展集中投入,配套建设路、田、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以基地建设促进集约化经营,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的现实途径,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从我省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农村是最广大的地区,农民是最大量的群体。“三农”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也必须依靠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和促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城乡产业互动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养殖,形成与龙头企业加工相配套的原料基地,支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三次产业联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新型村庄村落民居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促进生活方式和社会事业进步,形成农村新型社区,与县城、镇乡构成县域内的城镇村落体系,促进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和城乡共同繁荣。

(四)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②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载体,二十字总要求最终要落脚到农村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进步上。这就要求我们,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以产业发展富农,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将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体现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上。要以利益联结带农,通过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把农民组织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随着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要以加大投入强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国民收入分配、公共资源投向和公共事业发展上向“三农”倾斜,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要以改善民生惠农,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切实解决饮水、行路、上学、就医、就业等农村民生难题,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一)把握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扎实推进三化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要在推进“三化”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推进布局规模化。产业上规模,才能与大市场相对接、与大龙头相配套。省上根据各地资源特点、气候条件和产业基础,确定了一批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就是对全省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目的是要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规模化优势产业带。在此基础上,各产业基地县各自制定生产基地或园区建设规划,打破土地的乡(镇)、村、组界限,实现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若干规模化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在产业基地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耕制改革、耕地轮作的问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发展的两、三个主导产业实行轮作,有效避免基地一个季节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其他季节又是分散化的小生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一季“抓粮”,其他季节“抓钱”,建设粮食和

一、两个经济作物轮作的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的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

二是推进生产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把各基地县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要抓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比如,合理确定种植业不同品种连片发展中的农户适度种植规模、畜牧养殖小区中农户适度养殖规模等标准,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为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提供依据。要抓投入品标准化,结合规模化生产需要,统一供应种子(种苗),提高良种覆盖率;统一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要抓农业设施标准化,研究大棚、温室、灌溉等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分级、包装、储藏等产后处理设施标准,研究畜禽圈舍等养殖设施标准,提出可操作的技术导则,提高农户种养生产设施化水平。要抓生产技术标准化,明确生产、管理、植保、防疫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规范操作流程,抓好技术指导和培训,用技术标准来规范种植、养殖作业的全程行为。要抓产品质量标准化,实行贯穿种养生产全过程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建立健全基地农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推进经营一体化。要按照统筹城乡、三产互动的思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要以市场牵动一体化,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主导产业,围绕市场效益改进品种品质,着眼市场竞争提升产业档次,重视发挥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城市超市和营销大户等龙头对基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产业的发展格局。要以龙头带动一体化,集中扶持一批销售收入产业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重点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完善带动机制,增强带动实效;推进农产品品牌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四川农业产业化知名品牌,依托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围绕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基地产品结构,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受控原料基地,促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要以机制联动一体化,发挥专合组织一头联龙头、一头联农户的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 + 专合组织 + 农户”、“专合组织 + 基地 + 农户”、“市场(含超市)+专合组织 + 农户”等模式,推广资阳“六方合作 + 保险”和岳池县三安蔬菜合作社的机制,构建龙头企业、市场与基地、农户之间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参与和受益。

(二)强化基地建设的基础支撑,积极创新四个机制

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是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要素。要着力在要素的组织、整合和创新上下功夫,激发要素活力,促进要素聚集,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建设的要素支撑和保障水平。

一是创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基地建设中最关键的劳动力要素;农户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关键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把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进产业化经营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从而找到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农民专合组织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统一服务为手段,是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有效组织形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中的特殊功能,尤其要注意发挥专合组织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发展中“统”的作用,抓好“六个统一”: 统一投入品使用(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储销售。要注意发挥专合组织在专业服务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在产业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土地有序流转机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不流转土地不行,但为转而转、无序乱转更不行。土地流转必须积极稳妥、规范有序进行,既促进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要坚持在完全“自愿”前提下,严格“依法”,充分“有偿”,保证农民成为承包期内土地用益物权的长期受益者和国家增加对农业投入后的收益分享者,给农民带来长久的持续收益。在产业连片规划中,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进行的土地流转,最好首先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进行,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一些种植大户、专业大户或者家庭小农场主。要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财政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的资产等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或业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要注重探索创新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保底的收益、土地产出率提高的收益、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增效的收益和务工就业的收益等多种收益的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期限不宜太长,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产业确定期限,给农民更大的自主权、收益权和发展权。[3] 三是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机制。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创新基地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方式。一方面,要做加法、抓整合,形成聚集效应。除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制资金、有特殊要求的救灾资金外,各级政府安排的涉农资金原则上都要整合,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益。要大力推进以县为主的整合,各系统、各部门到县的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重点突出、各司其职”的原则,做到打捆使用、重点投放用于基地建设,实行“同炒一盘菜,各报各的账,各记各的功”。另一方面,要做乘法、抓放大,形成杠杆效应。对基地建设中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建设,可将直接投资、补助转化为公司制项目资本金,并以此为平台,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要加快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财政参股控股的农业担保公司。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补助力度,支持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化解农业产业经营可能遭遇的自然风险;探索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引导专合组织建立市场风险调节基金,抵御市场风险。四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应用机制。在产业基地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各种农业实用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应用,真正把专家试验田的产量变成产业基地的大田产量,把专家的试验产品变成产业基地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商品。要围绕构建最新实用科研成果集成应用到产业基地的便捷通道,围绕配套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大力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4]一要抓新品种,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选择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成熟优良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二要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为目的,实行良种、良壤、良法、良制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三要抓新模式,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有机肥力,提高土地生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要强化示范带动,在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和设施农业建设等方面综合示范,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化。要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

(三)提升基地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内涵式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基地建设综合水平效益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形成产业基地建设的增长点和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提高农业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生产的设施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产业基地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灌、排、蓄功能,配套改善路网、电网等,提高基地基础设施综合水平。要围绕开展果园、茶园和菜园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大力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等现代化农业设施,加快建设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产品分级、包装、储藏等产后处理设施,切实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要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中,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否则就可能使产业发展的亮点成为环境污染的污点。要充分发挥种植业、林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加循环、林养加循环,采用“畜 - 沼 - 菜”、“畜 - 沼 - 果”、“鱼 - 粮 - 菜”等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生态链、产业链和增收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特别要重视在新农村示范片新型村庄村落建设中,将沼气池建设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相配套,既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美化、净化农村居住环境。

三、明确突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着力重点 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的综合性举措。四川在全省确定了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有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有的是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其中不少县同时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与产业基地建设的要求相比,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内容更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构建新型村庄村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示范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窗口、推进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联动的示范、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平台,以片带面加快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具体工作中主要突出以下重点:(一)突出产业发展这个支撑,着力培育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第一位,作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支撑来抓。新农村示范片的产业发展,不是一般性地抓产业,关键是要以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着力抓好三个问题: 一是产业要上规模。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和培育区域内主导产业,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实现产业布局的规模化。二是产品要上档次。要与加工配套、与市场对接,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不断改进品种品质,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特色效益农业。三是经营要上水平。要坚持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办法,在建基地、育龙头、深加工、接市场、带农户等环节上下功夫,引导龙头加工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以优质原料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使农民从贮运、销售、加工等环节获得更多收益。

(二)突出农房建设这个关键,着力打造风貌优美的新型村庄村落。良好的村落民居,既是新农村的形象和标志,也关系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加快构建新型村落村庄,建设新型民居,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规划要高起点。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从优化农房规划布局、提升农房建筑风貌塑造上着力,抓紧制定示范片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户型设计,免费提供户型设计图样供农民选择。二是建设要高标准。要注重借鉴和推广地震灾区农房重建的先进经验,在农房和村落建设中体现田园风光,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特别要注意不要简单搞卷帘门、贴瓷砖。建设的方式,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与灾后重建、扶贫移民、产业基地、土地整理等相结合,有的新建,有的改造,有的进行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有的进行村庄村落民居风貌整治,扎实稳妥实施。三是管理要高水平。新农村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很大程度上是个管理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的管理,保持清洁、优美的面貌。要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提升。(三)突出配套设施建设这个基础,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也是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要平台。要坚持“两个围绕”: 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新农村示范片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能为建设而建设,要真正落脚到服务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要围绕所培育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抓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使农田、水利、道路等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形成综合效益。二是围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抓生活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现实、最急需、最盼望的事情入手,抓好交通路网、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等建设,加快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在村庄村落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基础设施配套的问题,促进形成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

(四)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着力推进农村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让农民过上更好生活。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要围绕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新型社区,强化县、乡镇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立示范片村级公共服务站点,积极发展农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和各种社会管理服务等,支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要围绕农民的民生需要,大力改造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等生活设施,发展农民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物流配送设施,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农村商业网点,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五)突出基层组织这个保障,着力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选好配强村支书、村主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运用村民自治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要支持示范片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产业基地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明确这样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无论是培育产业、扶持企业,还是构建机制、推进工作,都必须坚持、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全面小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问题:(一)准确把握培育产业与致富农民的关系,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全省多数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滞后,在较长时期内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还需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全面小康目标。因此,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林业和现代畜牧业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在我省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盆周山区,要主要推行“龙头带动、农民主体”的模式,把农民组织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中,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我们在基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将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定位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产业增值。要切实将产业发展的目的定位到带动农民增收上,将产业发展的效果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防止片面追求产业规模而忽视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倾向,坚决防止搞参观好看的典型,使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过程成为我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

(二)准确把握扶持业主与带动农民的关系,坚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以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和受益为前提。我们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说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不需要扶持龙头企业、引进业主。相反,必须高度重视引进各种市场主体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关键是扶持什么样的龙头企业、怎样扶持,引进什么样的业主、怎样引进。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要将其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和持续增收作为前提,看它是否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具有实际的直接带动效果。如果龙头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直接有效地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那就不能简单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引进业主关键是要“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代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更不是与农民形成竞争,把农民挤出传统增收致富的产业。[6]因此,不能以财政资金、优惠政策去引进对农民只有竞争而没有带动的业主。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农户家庭和农民专合组织干不了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比如,引进业主建核心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基地建设,引进业主从事良种繁育、种苗生产等,引进业主与农民股份合作共同建设基地,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并与基地形成紧密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等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准确把握规模经营与组织农民的关系,坚持产业规模发展以组织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2012 年 12 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重强调“适度规模经营”。科学研究也表明,因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交通条件、种养植品种等因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农业生产率随着农户(农场)种养植面积增加反而会有递减的趋势[7]。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但关键是把握好“适度”。特别要看到,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布局,主要是指宏观层面的产业规模,而不是微观层面的户均种植养殖规模或单位种植养殖规模。户均规模要不“贪”大、求“适度”,通过专合组织的统分结合机制,把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内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在建设产业基地推进连片开发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注意以组织农民为基础,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特别是不能通过人为地堆大户、赶进度推进土地流转来实现基地“产业规模”。

(四)准确把握政府推动与动员农民的关系,坚持推进工作以调动和发挥农民积极性创造性为动力。无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还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都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引导作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增强推进工作的合力。但必须始终坚持把政府的领导推动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做到农民自己要干,而不是要他干。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建、民事民管”的机制,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搞强迫命令、强行推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来源:经济学家

第四篇: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减少化学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最近,中央决定设立成渝新特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新途经和发展模式,为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本质及特征,把握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对于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四川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从农业发展史来看,迄今为止,人类农业生产共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究竟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

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中,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共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从发达国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采用科学合理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大、低劳动、高产出、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形态,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其显著的特征。

1.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2.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3.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商品化程度高,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已达到100%。

4.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5.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6.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全面完整、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形成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形成完善、高效、运作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7.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科学、文化、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8.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达到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9.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如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保证现代农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二、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早在3000年前,传统农业就已经比较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现有耕地5875万亩,居全国第5位。盆地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复种指数高,已基本形成了小春、大春、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种植的耕作习惯。全省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亿亩左右,其中粮食98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2050万亩左右,其它农作物2400万亩左右,是我国西部最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常年粮食总产3400万吨左右,居全国第3位。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蔬菜、水果、茶叶、油菜、棉花、药材、蚕桑具有相当优势,柑桔产量居全国第2位,油菜籽产量居第3位,茶叶产量居第4位,蔬菜产量居6位,“双低”油菜、柑桔、棉花列入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川不仅以占全国4.7%的耕地,养活占全国6.8%的人口,常年还调出稻谷130万吨、食用植物油10-15万吨、蔬菜120多万吨、水果70万吨、酒类30-40万吨,以及蚕丝、中药材等农产品及加工品。同时,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居全国第1位,每年调出杂交水稻种子3000万公斤,占省际间调剂量的60%。由此可见,四川农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四川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农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素质,为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投入持续增加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支持“三农”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四川财政对农业的一般预算支出由2000年的7.76亿元增加到53.98亿元,年均增长38.2%。其中,2006年比上年增长29.7%,高出财政收入增幅 3.0个百分点。

2006年,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省级财政支出积极向“三农”倾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据省财政厅资料,2006年,省级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总额为76.58亿元,增长63.35%。筹措资金2.1亿元,支持渠系配套、旱山村集雨节灌、病险水库整治、红层找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筹措各类救灾、疫病和虫害鼠害防治资金3.61亿元,全力支持农业生产防灾救灾。投入3.35亿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投入9.53亿元大力实施新村、产业、劳务等扶贫工程,稳步推进扶贫工作。投入50.75亿元继续支持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解决森工“四险”问题,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生态四川建设。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引导性资金3200万元,整合财政资金近8亿元,在8个县开展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据悉,今年(2007年)我省财政对农业的一般预算支出将增加到77.9亿元,增长36.4%,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在省委省府的重视下,在国家、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四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四川现有水库6678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5座),比2000年增加21座,农业排灌动力从2000年的313.49万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381.64万千瓦,增加61.85万千瓦,增长21.74%,有效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246.9万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248.7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2006年末通车行政村46770个,行政村通车率达92.2%,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农户通电率99.2%,农村用电量从2000年的82.83亿千瓦小时,增加到117.74亿千瓦小时,增长35亿千瓦小时。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200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44.87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39.6%,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播面积达到115.04、20.63、49.63万公顷,分别比2000年增加22.8%、16.6%和1.52倍。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电话入村率大幅提高,2006年末四川通电话的行政村达45816个,行政村通话率达90.5%,比2000年提高28.6个百分点;自来水受益村18502个,受益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8%和96.9%。三是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四川新建沼气池45万口,总量达340多万口,数量高居全国第一。农村大力发展沼气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带动了农户改圈、改厕、改水,从而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又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四川各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大力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科技素质稳步提升,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近年来,全省农业科技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32项,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等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十五”期末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54%,比“九五” 期末提高13.7个百分点。在农村科技服务方面,广泛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下乡入户,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全省13个试点县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1000多人,推广应用新技术329项,帮扶龙头企业40余户,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积极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全省155个县(市、区)、1000多个乡镇实施了星火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部分县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农业科技110”覆盖全四川,初步建立起星火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全省有30多个市、县开展了利用“三电”(电视、电脑、电话)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的示范活动,示范面积达800多万亩。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农业方兴未艾

进入新世纪,四川农业注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一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十五”末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比“九五”末下降10.1个百分点,牧业上升了8.1个百分点,达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一半;“十五”末种植业内部结构粮经作物生产结构由“九五”末的74.8:25.2调整为31.4:68.6,经济作物产值超过粮食作物;在肉类总产量中,牛羊禽肉的比重已达到27.9%,比“九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二是品种品质结构得以优化。全省优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十五”末,全省优质粮食作物产量达1701.5万吨,优质油菜籽产量达118.6万吨。全省生猪三元杂交面已超过51%,猪、牛、羊、禽、兔优质品种面分别达到50%、20.1%、47.1%、58.3%、65.1%。全省猪肉外销基本告别了“白条肉”历史,提高了档次和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发展迅速。从四川各地区地域和气候特点出发,四川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即:成都片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以优质粮油、畜产品及粮油、畜禽、果蔬加工为主;川南片区(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以优质林果、畜禽、茶业为主;川东北片区(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以优质畜禽、丝麻、中药材为主;川西北片区(甘孜、阿坝)以优质中藏药材、牦牛为主;攀西片区(攀枝花、凉山、雅安),以优质反季特色果蔬、蚕丝、茶业、畜禽为主。2003年初,四川颁布了《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柑桔、茶叶、蔬菜、蚕茧和棉花等8种优势农产品。2004年3月颁布《四川省丘陵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丘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十五”期末,全省初步建成了四川柑桔产业带、“双低”油菜产区、棉花产区、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和蚕桑等16个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全省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今年四川省委下发的《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0年,我省优质粮油比重要达到60%以上,生猪三元杂交和配套系普及面达到80%以上,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800万亩和1600万亩左右,食用菌发展到25亿袋,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80万亩,药材良种化率达到50%,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250万亩,出口量占到总产量的20%,名优茶比重达到50%,经济林面积达到1700万亩,人工种植竹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以上。《纲要(草案)》对我省现代农业2020年发展目标也作了详尽规划。

(五)农村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四川在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努力使农产品顺畅流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按照商务部《关于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通知》要求,在2005年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四川省试点面进一步扩大,参与试点的流通企业达到159户,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的125个县(市、区)。据统计,2006年全省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2000个,其中日用消费品6380个(乡级店1100个,村级店5280个),农资农家店5620个(乡级店1082个,村级店4538个),乡级农家店2182个,占18%,村级农家店9818个,占82%。今年新建和改造的农家店质量比去年有明显提高,总体较为规范。试点企业都统一了标识,基本上能反映企业的特色;大多数店铺店堂整洁、明亮;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并都上了墙;普遍实行开架售货,明码标价;配送品种、数量有所增加,配送率提高;配送中心建设受到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营业的农家店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等问题,而且在扩大农产品收购、解决农民“卖难”问题、解决农村就业方面上取得了实效。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初见成效。四川参与国家“双百市场工程”试点的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个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过一年的试点,对安全监控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封闭式活禽交易屠宰区、冷链系统等6个公益性项目和农产品交易棚(厅)、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4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已初见成效。我省参与试点的企业,2006年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交易额达41.22亿元,比上年增加35%;农产品流通企业新增销售额34.45亿元,比上年增加27%,经超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比例达100%,食品安全系数增加,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据统计,国家财政的1943万元扶持资金带动试点企业投资近3.6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5970人就业,使258575户农民受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0.5元/公斤,增加农民年收入3000元。交易范围可辐射甘肃、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江苏、云南、贵州、青海等20多个省市,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娱乐、汽车租赁、百货经营、车辆维修、加油站、美容美法等服务业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降低了销售成本占销售总额的0.6%,这不仅很好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也为城镇居民带来实惠和放心消费,促进了我省农产品流通网络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一方面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在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以及市场的准入,信息的发布、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监管制度,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

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1)龙头企业达5273个,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3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以上的240家、10亿元以上的13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11.4%、21.9%、18.2%、5.7%;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以上的1家。(2)农民专合组织发展达到1.4万多个,比2005年增长9.8%;会员达282.3万户,带动农户数889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5%、10 %。(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基地种植业面积达4624万亩、牲畜饲养量达17494.9万头、禽类饲养量达6.75亿只、水产养殖面积达95.8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2.7%、43.8%、40.1%和31.8%。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523.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达309.8万亩。(4)利益机制不断完善。引导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通过合同订单、按利返还、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在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订单占77.5%,按利返还占10%,股份合作占3.3%,股份制等其他方式占9.2%。合同订单、按利返还、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90 %以上,订单履约率达85%。(5)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带动农户面进一步扩大,助农增收作用更为突出。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增加到15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60万人,带动农户达1026万户,占总农户的52%,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受益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额高于其他农户50 %以上。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员131万人,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达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4.1%。

(七)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2006年省级共计筹措教育资金53.17亿元,其中,省本级教育支出18.56亿元,增长20.36%,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安排资金31亿元,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993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25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坚持以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四川大力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省财政筹集资金3.35亿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各地通过开展“星火小康快车示范工程”、“星火致富直通车培训工程”等培训工作,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800多期,培训农民150多万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三、四川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 现代农业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使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具有效益和竞争力。但是,我省的农业基本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严重缺乏技术、资金、制度支持,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产品结构变化也不大,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农业投入总量不足

比重偏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的价格,以价格剪刀差掠夺农业补贴城市工业,改革开放后,“剪刀差”仍然逐年扩大。剪刀差掠夺了巨大的农业利润,使农业的积累受到制约,长期停留在小农经营模式上。同时,政府扶持的科研项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业设计等方面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支持非常有限。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农民自身积累不足,加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相对于工业投资而言,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生产状态,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第一,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明显偏低。1994年至2002年我省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一直呈下降状态,从4.9%降至1.18%,直到近三年中央连续发出关于“农的1号文件才得以回升,但即使如此,2006年也才达到4.0%。2004年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38.24亿元,比上年还减少4.05亿元,减9.6%。200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47.52亿元,仅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2.94%,所占比重比2000年还下降了0.13个百分点,2006年虽然投资额增加较多, 2006年虽然投资额增加较多,达到61.75亿元,但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却还在下降,只有2.8%。第二,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大,我省级财政对农业支出在1995年、1999年、2000年这三个年份比上年总量下降,其余年份也增加不多,最近两年才增长较快一些。不少贫困市、县是“吃饭”财政,农业投入严重依赖国家和省级投入。第三,金融支农力度不够。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弱,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窄,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农民和涉农企业贷款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农业基础设施差 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四川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中型水利设施由于更新和维护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而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给经营者后又疏于维护管理,目前设施老化普遍存在,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力脆弱,保障能力下降。四川可谓十年九旱,全省除大中型水库、渠系的保障能力相对较强外,众多的、主要的小型和微型水利设施却年久失修、带病运行,蓄水能力下降,有效灌溉能力下降。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一些山平塘也变成了“白天关太阳,晚上装月亮”的废塘,已基本不能发挥作用。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五” 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资金投入总体上有所增加,但由于四川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投入总量偏少,之间波动较大,地区之间也极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脆弱。2005年四川共有病险中型水库13座,小I型水库243座,小II水库542座,分别占各型水库的12.5%、24.1%、9.7%;全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共68380公里,其中防渗13208公里,仅占总长度的19.3%,在已渗的13208公里中,已损毁6754公里占已防渗的51.1%。渠道建设和养护差,输水损失平均超过50%,严重制约了大型灌区效益的发挥。2006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63%,旱涝保收面积只占50%,机电排灌面积仅占9.5%,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四川农业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与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据统计,2006年全省机耕面积115.04万公顷,仅占耕地面积29%;机播面积20.63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5.3%;机收面积49.6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12.7%。200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2181.7万千瓦,分别比山东、河北、河南低了3.2倍、2.9倍、46.2%;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四川仅为2.38千瓦,比全国5.26千瓦、山东11.96千瓦、河北12.33千瓦、湖北4.16千瓦、湖南8.07千瓦,分别低1.2倍、4.0倍、4.2倍、74.8%、2.4倍,差距十分明显。实施了星火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后,四川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就全省而言,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装备还十分落后,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农业科技力量不足 科技应用和推广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使全省农业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十五”期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5.54%,比“九五” 期末提高13.7个百分点。但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重科研轻应用和推广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了20到30个百分点。目前四川每一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0.6人,而全国平均达到15人,四川差距巨大。“十五”期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达到45.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了20到30个百分点。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30%左右,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如今年大春四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只有1300万亩,仅占全省大春总播种面积的18%。农业科技及其推广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四)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是以农业生产专业化为基础,不断推进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创新。从目前四川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情况看,在产前领域,农业机械、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化肥、农药生产总量基本满足,但产品结构不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在产中领域,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指导不到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缺乏有效措施;在产后领域,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营销等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再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看,四川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与其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据省农办资料显示,2006年我省龙头企业5273个,平均每个县(市、区)不足30个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带动889万农户,仅占全省农户的44.9%;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基地种植业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2.7%、牲畜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43.8%、禽类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40.1%、水产养殖面积占全省总量31.8%;以 “龙头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形式带动农户也只占全省农户的52%,还有近千万户农民靠一家一户来应对市场经济的风险,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脆弱。

(五)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流通环节不畅通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上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特别是粮食和棉花,至今还没有完成流通体制的改革。只有包括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在内的所有农产品流通,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我国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才真正算是基本完成。此外,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如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等行为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制约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和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

2.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市场体系,目前我省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截止2006年,我省乡镇总数是39199个,平均每个乡镇的市场数仅1.6个。农村市场总量不足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有的市场选点局限于行政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农产品产地,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的情况。

3.注重形式硬件,忽视内容软件。在市场建设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大多数农村市场建筑简陋的大棚式、露天市场,连基本设施都不完善,就更谈不上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统一结算、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很薄弱。农产品批发市场中,98%以上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代理结算还不普遍,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还处于萌芽阶段;多数地方注重批发市场场地的建设,忽视流通服务(运输、邮电通讯)、市场主体的培育以及市场规则等建设。

4.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除了1994年公布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高于城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也不能及时准确检出。

(六)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核心因素,要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慢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人才溃乏与大量流失的现象同时并存。

第一,农村人才溃乏,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的发展不适应。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2006年四川省农村人口(6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仅6.86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全省文盲半文盲占6.5%。小学占32.8%、初中占51.3%、高中占6.8%,中专及以上占2.6%。二是农民接受继续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的人次少、时间短,2006年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7.8%,一般只培训几天;三是农技人员相对较多,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太少。据有的县反映,目前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从事的职业,80%已改行从事经营活动,如出售农资、商业、餐饮等,仅有20%的还在从事农技服务。

第二,农村人才大量流出,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务工等方式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农业、农村已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739.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2%。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20-40岁占7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率为46.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转移率为55.3%。留守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素质较差的妇女和老人,对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差,有的新技术在使用中走了样,科技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宁愿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也不愿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耕作方法,严重影响了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良种的推广、新技术的采用,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缓慢。长此下去必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地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据大邑县调查,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业劳动力只占到27%左右,这部分劳动力又以40岁以上,80岁以下的妇女、老人为主,受教育程度80%以上的只有小学文化,许多人看不懂农药、化肥、除草剂的说明书,从而经常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接受调查的妇女和老人说:“现在农村懂技术有能耐的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我们在家种田、管娃娃,能种多少是多少,种下去后能收多少算多少”、“种田买农药,我看别人用啥,我用啥,或问卖农药的老板,他说咋用我就咋用”。四、四川发展现代农业措施

(一)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

现代农业是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是实现了农民组织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发展生态化,并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旧做法、旧体制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建设现代农业,主力在农民,关键在领导,特别是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加强现代农业的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发展纲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金融须先行,投入须保障。四川农业发展历史欠账多、投入差距大,目前的投入水平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要发展现代农业最缺的也是资金,为此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一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是调整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格局,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力度,逐步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保证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周转金应有一定的比重用于支持农业,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财政投入现代农业的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建立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国家财政对象四川这样的农业大省、财政穷省在农业补贴上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二要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共同支农的新机制,按照增加总量、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合力兴农的要求,保持农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率,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三要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四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多种投入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投入的多元化。

(三)加快农业基础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四川农业基础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虽有所提高和改善,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水利、交通、土地、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下决心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上主要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支持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建一批重点灌溉供水工程,特别要针对四川目前现有水利设施老化、病险多的问题,加大更新改造和维护力度,从根本上转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绿色通道,加速流通;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发展农村通信;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和新型流通业态,努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解决销售难的问题;鼓励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四川人口多,耕地不足, 人均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此要提高认识,把科技兴农放到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为农业科研、推广和培训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国家对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要尽快提高到农业总产值的1—2%。各级政府每年都应在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10%和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15%以上的资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要把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重点放在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上。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走符合省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和造就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要适应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一要稳定粮食生产。四川是人口大省,必须立足省内粮食自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革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立足抗灾夺丰收,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二要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调整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发展四川优质水稻、“双低”油莱、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优势农产品,构建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优势产区。发挥川猪优势,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小家畜禽。发挥我省宜渔水面分布广、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林,推进林竹纸一体化。发展“一村一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产业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是集农产品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教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加快发展。发挥劳动力优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适应劳务市场需求,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拓展劳务市场,加强跨地区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率。三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要扩大加工范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档次和科技含量,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四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六)加快体制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从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入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城乡统筹。加强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四川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在生产、加工、流通、贸易上实行分段式管理,在职能配置上,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省级部门与市(县)部门之间、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清晰,缺位、越位、错位以及职能交叉重复的情况都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四川应学习和借鉴国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打破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体制格局,构建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基础。但其经营规模小、产加销脱节、组织化程度低等局限性日益突出,如果长期处于“两亩地一头牛”的状况,就不可能提高耕地效益,也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继续探索完善。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土地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适度集中,促进生产基地向优势名牌产品较快集中,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四川是退耕还林的重要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继续搞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城乡统筹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今年成都市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定要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新路子,为全省提供借鉴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鉴成都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推进,坚持在改革中走自己的路又能够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和模式,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五篇:四川金富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金富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金富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6150万元。公司现有管理和研发人员7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6人;公司是德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十二五家兔育种攻关组”成员单位、四川省“规模化獭兔养殖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建有四川省“獭兔产业科技特派团”工作站、四川农业大学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四川草原科学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公司资信状况良好,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

公司致力于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公司+专家大院+专业合作社+农户”为产业化组织形式,采用“果-草-兔-沼”和“菜-兔-沼”两种循环模式布局家兔、果蔬全产业链。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6项(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富民强县科技专项1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1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项,市重点科技项目8项。取得德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市优秀专利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4项,版权登记1项,申请发明专利28

项。

公司和亚洲最大的兔业企业“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罗江县兔产业集群投资框架协议》,并在罗江县经济开发区征地300亩,拟用五年时间,投入14.2亿元建设“金富家兔制品产业园”,逐步形成集科研、育种、养殖、种植、笼具、生物有机肥、饲料加工、獭兔屠宰及深加工、果 蔬深加工、裘皮服装、生物化学制剂为主要产业链条,以物流配送为纽带的绿色生态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模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6.42亿元,利税2.52亿元,解决就业岗位约1200个。

下载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实践与探索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实践与探索 赵险峰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

    中国现代农业物流问题研究

    摘要: 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丌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El前我l-qiE处于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愈发突出,农 业、......

    黄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黄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HuangShi)[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黄石是个......

    苏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苏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年份:2010 作者:蒋来清 秦建国 温月清 近年来,苏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农业是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探讨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璧山县健龙镇唐开川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

    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5篇范文)

    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 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支撑和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