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农村水利的思考
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
摘要: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提高农田灌排标准;(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5)提高农村供水能力;(6)加快圩区治理步伐;(7)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8)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改革.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水利 问题 措施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他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它涉及到闸、站、堤、河流、沟渠及水利配套设施,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提水设施、田间灌溉设施、防洪除涝降渍等抗御水灾害设施和生活供水设施,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镇村居民生活创造条件的基础设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二是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三是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四是应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如果按照这一划分,农村水利建设中的许多工程都是公益性较强的工程,都需要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一工程性质划分的误区,导致了农村水利投入主体不明的缺陷.对农民来说,有了这一划分,都把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的治理作为政府投入的主体.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农田灌排工程应该是农业生产性的工程建设,其受益范围和受益者也非常明显,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相反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投入的主体.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今后,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一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二要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要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四要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台风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历时暴雨的排涝要求,而且目前苏州市一般小城镇的防洪(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标准仅为10年一遇,甚至有的小城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五要提高农村供水能力.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
六要加快圩区治理步伐.苏州市是一个圩区和半高田面积比较多的地区,因此受灾程度较大,受灾频率较高.从1999年制定圩区治理计划后,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须继续围绕圩区治理三年目标任务,坚持不懈地大搞圩区治理和半高田地区的防洪排涝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加高加固圩堤土方,土方已经完成的要抓紧配套,对老化失修的泵闸要进行更新改造,半高田地区要消灭“活络坝”,切实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七要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八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农村水利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不具有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能力.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家一户办不好的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应该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进行解决.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规范管理权.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具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工程类型、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灵活掌握,还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过产权转让私人经营,还可以采用经营管理权承包、租赁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镇村应该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主要措施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并拿出切实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第二,要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过去,农村水利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有比较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劳力投入.据苏州市的统计,建国后至2001年8月止,全市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59亿元,其中仅乡村自筹资金就达18.26亿元,占总投资的66%以上.投入农村水利积累工达到10.5亿个,形成了“完成土方靠劳力,筹措资金搞配套”的运行机制.但是,随着乡镇企业转制,农民增收速度缓慢,财政投入不足,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实行“一事一议”,这对农村水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使农村水利发展机制特别是投入机制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地要积极探索,尽快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一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将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实现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划分事权原则,明确投入主体;三是要继续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组织受防洪工程保护的所在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修建防洪基础设施;四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使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五是要抓好“一事一议”的试点工作.
第三,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和规费收缴,圩区建设和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推广,等等.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要实现事企分开,精简乡站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本文《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土建水利学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
第二篇:对水利施工管理的思考
对水利施工管理的思考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加强的两个主要方面
①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形成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相互制约,以项目法人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达到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注重工程安全的目的。合同管理要按照工程建设投资、工期、质量要求,建立业主协调参建各方形成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施工管理方案及施工方案管理过程。②施工单位主要工作是协助工程项目法人为做好工程开工准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商,提出施工技术方案,并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资金、设备计划进行准备,执行工程招标合同后,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措施,按照工程施工量,领取工程进度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施工技术档案等,处理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中出现的“超标”问题。
二、强化水利施工企业科学管理方式
1.建立企业施工质量保证体系①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能因工程推行监理制而放任自流,从而弱化了政府监督职能。由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政府职能强化是保证水利
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水利工程设计、勘察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②水利施工企业必须彻底改变其传统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质量、安全、健康”为一体的施工结构体系,水利企业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管理体系去支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高素质、高水平的水利施工企业,才能形成领先对手的优势,在水利竞争的市场中拔得先筹。③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体系。水利企业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和完成经济指标考核时,应完善工程质量体系建设,在工程施工中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始终放在施工管理的首位。④提高监理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位。第一要加大监理单位在水利施工现场旁站、巡查力度,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进场原材料、构配件等进行检查;第二要建立有国家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对工程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飞检”。第三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验收,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水利施工单位要在业主、监理、设代的监督中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2.加强企业工程成本控制以科学合理原则做好水利工程投标项目评
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要求,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不一样的应对措施,这对水利施工企业如何投标,中标后如何完成项目非常重要。以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在海南的市场为例,海南分公司在海南省中标承建了海南省东方市陀兴水库除险加固等18项水利工程,工程主要环节的施工骨干都来自淮阴水建总部,这样就可控制项目的重点部位施工,保证工程成本控制。所形成的经验启示是:首先,要发挥企业的管理水平、施工水平和设备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企业施工投标成本定额,总公司以文件形式发放至企业管理各部门,依此为依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测算出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盈利水平,然后再考虑项目材料、设备、人工费上涨因素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状,明确项目利润指标,以及按照业主要求签订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廉政等各项指标。水利工程施工环节,要根据项目施工方案的特定管理需要,按照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部分、利润部分,定期对工程项目进度中执行工程成本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合理降低工程成本来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发现施工中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不断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为水利工程项目规范、高效地完成做好必要的准备。水利工程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水利施工企业必须配合上级财务部门对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
包括水利企业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水利项目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企业项目施工成本背离预算指标时,政府监督部门要及时加以干预,施工企业要服从管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3.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业主单位要和监理、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包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企业要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完善水利施工过程中每道程序的安全生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淮阴水建海南分公司在承建三亚市宁远河大隆灌区西干渠工程中,注重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每年汛期,宁远河常会发生洪水,建设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淮阴水建主动听从三亚市水务局的领导,做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按要求成立防汛抢险队,备好防汛物资和机械,确保工程万无一失。为此还建立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工地施工中违章纪录档案库,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违规及不良行为给予公布,建立项目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确保水利项目施工安全进行。施工场地标识标牌清楚可见,安全生产成为水利施工过程重中之重的目标。
4.水利工程完工后的验收与奖惩水利工程项目完工后,施工企业是否
保质保量完成合同所规定的要求,项目业主和监理单位都将及时对项目进行审计验收,施工企业也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对项目部进行考核,客观地进行评价,按验收工程的等级进行效益评定。要根据工程项目审计结果和与总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状,兑现奖罚。并对水利工程项目遗留的问题做出处理,以防资金拖欠不决,造成企业不必要损失。
5.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规范项目管理水利工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给水利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也带来新变化,远程管理、远程监控、远程结算,运用网络管理水利施工项目成为企业常态。有两个好处:一是使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财务数据一目了然。二是项目管理各项数据,也可随时通过网上办公平台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之间共享,更便于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此项新的工程管理方式正在逐渐完善。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正是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使遍布全国近30个项目部的管理工作做到了规范、科学、便倢、可控,也为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三篇:对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的思考[模版]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农村市场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农村市场管理要予以特别关注和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对加快城乡商品流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我市199个集贸市场中,市场所在地在乡(镇)及行政村以下的就有164个市场。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客观的地理因素,市场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章违法行为,人为地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问题。
一、目前农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集贸市场交易秩序得以好转,交易环境得以净化,但由于农村市场点多面广,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消费水平低,农民识假、辨假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之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客观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市场违法违章行为依然十分突出
一是无照经营较为普遍。由于边远农村市场离城较远,信息相对闭塞,有关执法部门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经营者接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较少,法制意识淡薄,加之经营者大多属于流动经营即赶山街的经营模式,有固定门店的经营者相对较少,无证、无照或证照不齐而从事经营活动的较为普遍。
二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随着各执法部门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商品在城区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少数不法分子就利用监管的薄弱环节钻空子,将城区无法销售的过期、变质等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以展销会、有奖销售、大甩卖等方式大量销往农村,加之农民收入较低,农村消费者主要认可低价商品,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在边远农村市场的销售比例相对较高,突出表现在食品、饮料、日常生活用品、电器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
三是短斤少两现象突出。由于经营者多属流动经营者和当地做小本生意的村民,电子计量器不便携带和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农村市场上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大多是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秆秤,由于计量器不合格,短斤少两在所难免,加之,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在计量上做文章,为谋取更多的非法利润使用“八两”秤、“坐根”秤、秤与砣不相配的计量器等现象仍然突出。定量包装的食品等商品标注份量与实际不符,经营者主观恶意,致使短斤少两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市场安全问题严峻
一是市场卫生安全不容乐观。由于农村市场缺乏资金投入,市场环境脏、乱、差,往往是雨天泥、干天灰、苍蝇满天飞,经营饮食的摊点无防尘、防蝇、防鼠、消毒设备,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肉类更是未经检疫,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市场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农村市场饮食卫生安全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大多数农村市场由于投资主体不明确,或虽有投资主体但因资金等问题对消防的投入不够,市场内无消防拴、灭火器,电源线私拉乱接,生活、经营、仓储同处一室,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三是占道经营安全隐患突出。由于农村市场多数没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国道、省道交通要道以路为市的现象仍很突出,如,临翔区的蚂蚁堆市场、永德县乌木龙市场、沧源县班洪市场等市场,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以路为市,交通和交易双方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不仅有碍交通,也给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三)落实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制度差距大
一是“qs标志”监管差距大。在商品质量管理上,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已要求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农村市场上执法者、经营者、消费者都不太了解这一标志的含义,无qs标志的上述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商品质量无法保证。
二是商品准入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实。为加强商品质量管理,省、市、县(区)工商部门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农资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对重要商品必须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但目前农村市场上的经营者大都未按要求建立,基层工商部门也因种种原因督促检查力度不够。致使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实。
二、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的对策
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市场交易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此,我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强化城区市场日常监管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边远农村市场的监管,力求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针对节日市场、农资销售旺季重点时期,对食品、农资等重点商品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
(一)增强使命感,促进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抓好农村集贸市场监管是工商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市场监管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领
导小组,设立农村市场监管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明确职能股(室)、所、分局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农村市场监管工作,坚决制止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及宣传车、黑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使其自觉做到守法经营、合法经营。定期不定期地将查处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在各乡(镇)进行巡回展出,逐步增强广大农民识假、辨假能力,不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与制假、贩假行为作斗争。
(三)严把市场主体、商品质量准入关
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在日常监管中,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到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为强化边远农村市场监管,为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尽职尽责,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监管好边远地区农村集贸市场,对查出无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范围属于国家允许经营的,应采取查处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既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又要指导、帮助其办理相关前置许可证件和营业执照,包括联系相关部门、对没有文化的帮助填写登记申请表、无条件照相的提供照相帮助、减免注册登记费等。对于国家禁止经营的行业,处以重罚并坚决取缔。
二是严把商品质量准入关。首先是在农村市场的监管工作中,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应对国家实行强制质量标准的食品、电器加大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强制实施qs标志的食品和强制实施ccc标志的电器,在包装上未标注上述标志的商品强制下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确保在农村市场销售的食品、电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维护农村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是根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农资商品质量准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力度对经营化肥、农药、种子三类重要生产资料和散装白酒、儿童食品等商品的经营者督促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确保因出现商品质量投诉能够追根溯源。
(四)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违法行为。
充分发挥市场巡查的作用,认真落实“四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市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市场加大巡查力度,并明确每年对辖区每个农村市场巡查不得少于2次,重点检查主体资格、商品进货渠道、产品质量,堵住假冒伪劣的源头,打假重点放在过期、变质食品、饮料、日常生活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对无照经营、制假售假、短斤少两、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经营等各种违章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一起,决不手软,对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五)改善打假检测手段,增强工商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检测力度。
工商部门在打假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定检测问题。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只能靠经验来识别,对深层次打假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而送检需要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不能保障假冒伪劣商品得以及时查处。因此,食品检测车应加大对农村市场检测的频率,震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购置并向工商所(分局)配备农药监管软件,使基层能够快速对市场销售的农药进行鉴别,对打假检测费用列入预算,确保如化肥抽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保证打假工作的能够取得实效。
(六)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虽然目前我市已设立各类基层投诉站217个,其中农村投诉站(点)达125个,但还有相当一部份农村市场没有设立投诉站(点),并且125个农村投诉站(点)的运作也不是完全正常,农村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改变目前现状,一是必须继续加大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建设进市场的工作,力争每一个农村市场都建立投诉站(点),二加大经费投入,由财政拨款在每一个农村市场设置投诉电话、投诉专用信箱,凡消费者拨打12315投诉电话、在专用信箱投递的投诉信件一律免费,三是整合资源,将110、120、119、12315等特服通信整合为一个平台,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才能更好的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篇: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乡镇是农村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与实践者,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能否深入扎实的开展,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着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建设与发展。当前,大部分乡镇在贯彻中央及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绝大多数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势头比较健康,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还远远不能令人乐观,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乡镇领导班子,甚至是主要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思想,怕招怨、怕捅娄子、怕失面子、怕丢票子,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不愿批评。个别乡镇领导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太紧会束缚手脚,会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以致把抓经济建设和抓廉政建设对立起来。二是集体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尚不健全,工作落实还不够到位。部分乡镇在财务管理、重大工程发包等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制度建设上,一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图形式、搞花架子,对已经出台的党风廉政工作制度落实不够。制度制定了不少,真正执行落实的却不多。
三是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考核与追究工作还不够到位。部分乡镇尚未建立全面、系统、有效的检查考核机制,对站所、村队的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部分乡镇存在着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剖析、整改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充分调研,我认为要推进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就要长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准则。
1、规范财务制度管理。
为断源除根,着力治本,源头治腐,不断增强乡镇财政活力,控制支出膨胀,完成消债目标,集中有限财力办事,乡镇党委、政府都应该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 制度》。一是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乡镇机关以及各镇属单位编制统一的收支预算,各项收入支出必须纳入预算,不在预算之外另留收入项目。二是进一步理顺乡镇各单位财务,实行资金统管。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加强票据管理,建立票据领、销、存总帐和明细帐等票据帐务;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的核算。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村帐款乡双代管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三是明确资金审批权限。生产性经费在5000以内,由乡镇党委书记审查签批;超过此额度,10000元以内经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财政所长共同研究后由乡镇党委书记审批;20000元以上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后,由党委书记审批。一次性设备购臵在1000元以上,修缮费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由单位提出报告,经乡镇党委书记审批后执行,10000元以上由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报乡镇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后,由乡镇党委书记签批,财政所从预算外专户中拨付资金。违反此规定,出纳人员拒绝付款,会计不得入帐。四是从严控制支出,确保收支平衡。乡镇机关实行来客接待登记制度,由乡镇党政办统一登记、安排接待地点、标准、陪客人员。切实加强办公室电话费用的管理,各办公室的办公电话主要用于市内工作电话,长途一律关闭。本着合理布局,节约开支,分机限额,节约归公,超额自付,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各办公室电话 月费用标准和使用人员范围。住宅电话、移动电话、交通补贴费按职务和根据工作量,实行按月定额补助,一律不得用公款购臵以及安装住宅电话、移动电话等,工作人员出差按出差登记制度有关规定报销差旅费。工作人员经批准参加自修、函授等学习费用由本人负责。坚持一只笔审批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做到日清月结,坚持财务公开,乡镇、站所、村级财务每月公布一次。不乱开支一分钱,无用公款安排私人活动等现象发生。五是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度。坚持公开发包,党委民主讨论决定。
2、规范干部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会议、考勤、学习、劳动、考核等各种规章制度。从乡镇机关到各站所、村组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化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监管力度。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规范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做到统一管理、公正管理。考核制度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狠抓落实,达到转变干部作风和规范干部行政行为的目的。
二、狠抓干部管理,提升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1、抓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自身素质。
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是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侧重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条例;二是坚持党报、党刊中刊登和市、区纪委处理违纪党员典型案例的学习;三是学习组织干部学习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四是每周组织干部学习一次法律、法规知识。通过组织观看反腐倡廉专题教育片、聘请有关领导、专家举办廉政知识讲座、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增强道德约束力和纪律观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学习,要求乡镇干部要做到“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不义之财不要,不明之物不取,是非之地不去”,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坚持干部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同时,要求大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办起干部学习园地,在乡镇掀起学习高潮,学业务、学政治、学法律,使干部的公仆意识不断提高,个个爱岗敬业,人人争创一流,为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
2、抓管理,规范干部日常行为。
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抓落实。乡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点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自觉做到: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放任;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 职守;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勤政务实,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乡党政主要领导应该带头示范,坚持执行和落实领导干部不准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等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定期召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同时,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抓好本乡镇机关中层干部、站所室、村(居)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提高廉政责任意识。
首先,在乡镇党委会、党委扩大会、机关干部会等各种会议上,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宣传、教育。其次,加大检查力度,乡镇纪委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有时查上班签到,有时查下村情况,或到办公室抽查,或用电话抽查。
通过多种有力措施,保证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文明执法,不以权谋私,不以势压人,不徇私枉法,做到公开公正,树立“亲民、为民、爱民、富民”的良好公仆形象。
3、组织干部进农家,体察民情、体谅民意,体验农家生活。
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组织机关干部进 驻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访农家情、献农家策、开农家会、导农家向、答农家疑、解农家难、办农家事。为群众送项目、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等,深入田间地头看瓜菜,庭前院后议增收,夜宿农家话小康。组织干部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带头深入村队、农户,召开党小组会议,群众座谈,访问党员,收集、协调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带头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把“亲民、爱民、为民、富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赢得广大群众的称赞。
4、学习先进典型,评选“爱民支书”、“爱民干部”。
在本乡镇、村队干部中,广泛掀起学习先进典型活动,乡镇党委领导应该通过深入村队、组织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核实干部进农家情况。通过民主评选,表彰“爱民支书”、“爱民干部”,给予必要精神和物质奖励,深深激励全乡镇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
三、抓财政、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乡镇、村组都要对每位领导和干部的职务、职责进行张榜公开,公示上墙,便于群众办事;二是每季度按时对财务收支情况公布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民主理财和群众参与意识,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费用,禁止和杜绝村级招待费等不合理开支;三是每年由 乡镇分管党务副书记、纪委书记牵头,组织乡镇纪委、农经站和财政所有关业务人员,成立财务检查审计小组,通过一查、二看、三听、四审,对乡直各单位和村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审计,切实杜绝财务漏洞。通过检查,弄清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促进两级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四、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查处违纪案件。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全面落实信访首访责任制和双向承诺责任制,按照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坚持信访举报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把信访举报工作作为惩治腐败的前沿阵地,切实抓紧抓好;二是根据信访举报的情况,对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和贪污行贿、挪用公款以及严重失职、渎职的案件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厉惩治腐败行为;三是按照有关规定,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起到警示作用。
五、强化廉政知识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乡镇纪委要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大党风廉政知识宣传、宣讲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下村文艺演出、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歌曲传唱、标语等形式,切实加强党风廉政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激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廉 政监督活动,营造良好的廉政舆论氛围,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干群人人讲廉政,齐抓共管促廉政新局面,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更加深入扎实的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年*月*日
第五篇:对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的思考
对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的思考
随着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从源头治理腐败等政策措施的全面实施, 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水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水利财务工作者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一、水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进行,逐步向前推进的。199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8年颁布实施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999年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绝大多数单位在执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为了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从大局出发,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但在会计实务中,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与执法力度不够有关,实务中往往是发现问题后只是要求进行调账或给予轻微的罚款,甚至有的还不了了之,没有给予肇事者重击。因此,监管部门应认真执行《会计法》,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单位负责人、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从而形成良好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环境,保证财务会计制度落到实处。统一的会计标准、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要实现会计改革的目标,关键是要认真贯彻实施。但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庞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理解和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时往往会出现偏差,一些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与制度要求不一致,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为了某种目的而滥用会计法规赋予的各种会计标准,这都不符合会计改革的要求,对提高会计质量极为不利。
二、水利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单位类型多、专业性强,既有公益性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又有生产经营性为主的单位,而大量的是二者兼有的事业单位。由于水利财务管理执行的财务制度各异,财务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事、企不分的事业单位产权不明晰,使单位资产难以界定,会计核算复杂,财务管理困难。具体而言:第一是基础管理关系尚未理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的公益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水利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关系未明确,经济关系不清;水利财务机构庞大,人员过多,大部分经费只限于人员开支,严重影响水利单位的健康发展。第二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水利财务部门都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第三是预算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受财政资金紧张的影响,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被动地接受财政拟定的指标,不能全面考虑各单位发展要求,财务部门只是单一地对各专业部门提出的专项经费进行汇总,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工作和单位发展的需要。同时,缺乏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预算的约束力不强,挤占挪用的问题普遍存在。第四是费用征收体制不顺。近年来,水利收费工作虽有进步,但由于征收机构摧收、劝收工作的能力较差,缺乏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对拒交、滞交行为没有有效的制约办法,造成各项规费的收取率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和水利工程
定额管理费因没有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征收效果很差。
三、新形势下水利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一)转变工作职能,紧跟改革步伐
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各类经济资源,在宏观指导、监督管理方面下工夫、做文章、找位置,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思想观念要从“小财务”向“大财务”转变,改变传统的理财观念,树立以调整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理财观念;工作重点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改变过去忙于日常繁琐事务的做法,调整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在贯彻落实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好内外关系,争取水利资金和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监督检查;管理体制要从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向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转变,改变原来多头管理,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的体制,建立起集中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运用新规则、新机制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解决过去传统管理模式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水利资金使用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财会基础工作薄弱不无关系。基本建设财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种类多,遵循制度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财会工作机构和各项内控制度,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完善约束监督机制,全面把握好其管理的各个环节。
1、是严格基建资金拨付程序,把好源头事前控制关。在拨付资金时坚持按基建程序、投资计划及工程批复、基建支出预算、工程进度办理拨款,不符合拨款条件的坚决不予拨付。但对一些汛前急需资金的工程,在投资计划已下达、资金尚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可经有关部门同意,提前调剂拨付,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2、是加强基建资金使用管理,把好事中控制关。基本建设资金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符合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符合合同条款规定的结算手续。否则,财务部门可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拒绝支付资金。在建设项目价款结算上,财务部门要对资金支付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手续的完备性及数量、单价、金额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不合法、不合理、不符合条件的事项不予支付资金。对于费用性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将各项费用开支控制在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复的项目内。在工程价款预付及结算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监理合同制,加强建设资金的核算与监督。施工期间,在预付施工单位工程款时,按工程形象进度,报经施工、质检等部门审核把关后,方可办理拨款手续。财会人员要进行跟踪检查监督,保证工程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发挥其效益。
3、是严格竣工决算审查,把好工程竣工决算关。竣工决算是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考核基本建设工程预算实施的基本措施。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基本建设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及水利部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等制度、办法,按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实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查制度,所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在工程竣工之前必须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竣工决算未经审计的工程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亦不得办理财产移交手续。我公司为2007年开始新建的公司,2009年3月开始生产,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并请中介机构进行了财
务竣工决算审计,确定投资总额。
4、是要严格区分不同类型基建项目相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明确不同基本项目各项支出的定额。基建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基本建设项目的全部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工程的招标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都要切实履行起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基本建设资金管好用好。
(三)用足用活既有政策,努力增加水利投入
1、抓住主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预算管理模式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核心。基于政府收支的改革,结合长江委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收支改革具体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完善经济目标责任制。预算管理是中心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细化、量化的具体表现,是财务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为此要制定《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办法》,明确“客观全面、量入为出”的预算编制原则,强调预算的严肃性,对已经批准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未纳入预算的费用不得列支,实现预算的硬约束。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预算编制的预测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同时建立以预算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公司年底按照当年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下一的预算,并在年中根据生产情况对预算进行年中调整,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有目标有考核。
2、加大各项规费的征收力度
有政策不会用,有制度不敢用,拿着“金碗”找饭吃,这是目前水利财务部门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水利财务部门应转变观念,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加大水利各项规费征收力度,抓好水资源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收费的征收工作,强化经营性收费管理,切实把水费、电费收缴到位。
3、采取多种形式筹措水利资金
充分利用水利单位的水、土资源及设备、技术优势,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筹集水利资金。对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水电项目,可积极利用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只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水利发展实际,有利于增加水利投入,就应进行改革尝试。
4、切实落实配套资金
项目实施前,由地方财政部门出具匹配资金承诺书或保证书。地方财政(政府)出具了正式匹配资金承诺函后,主管部门再批复工程计划,下达工程建设资金,从而保证中央与省级的重点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5、支持民蕾水利发展,吸引民间资金
要认真研究有关经济政策,积极扶持民办民营水利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在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待遇上与国办水利一视同仁,为民办水利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水利投入。
(四)绩效管理模式
为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单位的全面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绩效管理将发挥积极作用。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实行分类考核,绩效管理的原则应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相
结合;考核与奖惩挂钩。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对财务部门建立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财经管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核目标。预算管理方面,严格按预算法中本部门职责于每年第二季度前提出下完成工作任务的预算建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预算的编制上报工作。
财务管理方面,按时完成财务决算的汇总、分析、上报。按时汇总上报财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积极开展本单位经费自查,完成本级自查报告及上报;加强资金管理和重大财务问题研究,开展本单位资金管理情况检查。财务收支管理方面,严格按收支分类科目的用途,根据预算控制数(含项目经费)和事业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严格执行借还款制度,及时清理、清算往来款项;有项目经费的部门严格按照项目内容和项目实施进度在经费限额内使用;加强对财务的指导与服务。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程序申购、建档、保管、处置固定资产,对本单位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登记,完善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建立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将对单位财务改革起到巨大促进作用,运用这一管理模式将进一步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使财务管理工作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要求,为促进水利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强化水利财会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要恪守会计职业道德,做到依法理财,依德理财,以智理财。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拓宽财务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促进知识更新,实现财务人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资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由“文凭型”向“水平型”转变,进而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新法规、新制度进行宣传、培训,尤其是结合水利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针对财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本单位财务人员每年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再教育培训,并派出财务人员参加外地学习和税务部门的学习,不断提高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
(六)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
财务管理实施网络化办公,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和有效性,成为财务信息化的目标。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和长江委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建设以综管中心财务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局部分散的管理向远程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实时动态监控财务信息。
房县钻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吴娜
二O一O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