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1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即建立制度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基于这一改革取向,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同时逐步向城市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作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最重要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非但没能填补网点与业务上的空白,相反也紧随其后收缩农村金融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有效性原则的约束下都不愿将资金投入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入的逐年减弱。据调查,1995-2004年各家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例由11.27%下降到3.1%。农村信用社则由于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所限,以及不良资产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资金缺口呈现出愈来愈大之势,“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在农村极为普遍,银行、信用社能提供的贷款只占农村贷款客观需求量的30%以下。为此,有70%以上的农户是依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有的乡镇企业因向金融部门借贷无门,也转向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将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陷入不良循环的境况。因此,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将使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一旦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大大增强,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金融空洞化。金融资源的匮乏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具体表现在:(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县以下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快速萎缩。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而民间金融长期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现行农村金融具有明显的金融抑制特征。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不能见光,只能在“地下”活动。(2)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的分支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高的产业和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和性质不够明晰,支农服务水平不高,对重点农户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不
4到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较窄,机构设置较单一,难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金融监管部门对防范和打击高利贷、地下钱庄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农村金融机构撤并继续延伸,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了“真空”,问题十分突出。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服务于城市化的制度安排,没有充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思路。(3)竞争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扭曲了农村金融的本来面目,无法解决困扰农村金融市场的四大问题。将民间金融排斥在外的竞争性金融体系,无法克服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四大难题,结果很可能是将灰色金融推向黑色金融。这四大难题分别是:
信息不对称问题。调查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和数据资料作为,农村放款人通常需要与农户进行较长时间交往才能采集足够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提供信贷。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有关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
抵押物的问题。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距甚大,这些物品在正规金融看来价值不大。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
特质性风险与成本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与应对农村生产活动中面临的各类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于较小的贷款本金而言,他们的信贷成本太高,高到难以用利率提高后的风险溢价去弥补(因为受到监管机构规定利率上限的限制)。
非生产性借贷问题。农村借贷尤其是小额的农户借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满足日常生活之需,这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生产性用途是相悖的。而竞争性金融体系将民间金融排斥在体制之外,无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固有特性,间接助长了“潜行于地下”的农村灰色金融(合理不合法,对社会有益)的发展,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尤其当民间金融与地下经济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紧密结合时,情况尤其危险,随时都可能向黑色金融(不合理也不合法,对社会有害)转化。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受到干扰,更深层次地说,是对整个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峻挑战。
第二篇: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浅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
农村信用社一直秉承着立足“三农”为立社之本,服务“三农”为强社之基,支持“三 农”为发展之源,在新形势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 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之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农村乡镇除信用社以外,还有邮政储蓄银行、农行营业机构等,经济发达的乡镇还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形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尽管农信信用社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发展,但是它无论与工、农、中、建等专业银行相比,还是与交行、中信、广发、招商、浦发等商业银行相比,不管是领导层、还是业务管理层、还是经营基层,都严重缺乏信贷经营管理的经验,除理念、管理经验、经营能力外,在理论、产品、技术上也与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差距。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农村信用社不仅在技术装备滞后,而且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近几 年农业银行经过不断创新的发展,在金融产品,先进理念上等多元化服务中取得重大突破,涉及到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黄金定投等到各个方面,并由这些产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入。而农信社目前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渠道狭窄,服务手段、服务品种 单一,电子化进程缓慢。客户可选择的相对较少。给组织资金、汇兑结算带来了麻烦;并且 贷款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资金需求。
(2)人员素质、学历不过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处于的老龄化阶段,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难以适应多元化 金融竞争局面,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导致农村信用社管理落后,内控软化,对人、财、物管理缺乏有力约束,这将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瓶颈,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制度基础薄弱,内控能力不强。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内控意识不强、风险隐患较大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现状,信用社由于长期受农行代管,很多制度和管理办法没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的准则进行经营和管 理,很难适应未来经营范围扩大、自主性增强的发展。内部控制未到位仅停留在表面。
(三)针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困难提出的建议
(1)加强金融业务的创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首先,提高科学技术 水平,大力倡导产品组合创新和服务创新,与时俱进,确保金融创新成果能够充分满足不同 层次、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代收电费、代收水费、代收电话费、代收交通规费和罚 款、代收工商管理费、代理发行国债、代理保管箱业务等等。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再次,农信社必须加快电子化网络平台建设,应当利用其网点众多的优 势,大力开发AT M 的功能,并且在农村地区大量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为客户提供简单,便 捷,方便的结算环境。最后,创新信用社信贷产品,增强支农务农功能。目前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还很不平衡,对信贷需求具有较大的结构性、层次性差异。因此,农信社必须根据层次性差异,创新信贷产品,为众多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多元化的不同层次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2)倡导优质文明服务,拉近客户与我们的距离。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立社之本,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 优质文明服务,形成“大服务”的格局,才能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整体水平。应做到以下几 点:一,温馨的环境。二是微笑的服务。三是端庄的仪容。四是文明的姿态。五,优美的语言。农信社要注重形象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农信社要立足“三农”,改进服务,千方百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农民的依赖。
(3)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意识,加强 内控机制的建设,营造有效内控的氛围,为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整顿农村金融秩序,调整农村金融布局。根据人总行有关规定,围 绕“共谋发展,共创效益,共化风险”的目标,央行应指导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生存空间。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应以适当方式返回 农村,真正做到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4)着力培养优秀的团队。人才不足将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大问题,直接影响业务拓展、内部管理、风险防范等 一系列行为的质量和效果,随着经营范围不断拓展、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对其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按照麦肯锡的观点,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中的人,而不在于技术或产品。从这意义上讲,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所在。为此,农村信用社 储蓄应进行人才储备,为将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从大、中专院校吸收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信用社队伍新的力量源泉,增强农信社的造血功能。这不仅可以解决信用社干部队伍冗员多、素质低、成本费用大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引入竞争机制,给整个队伍灌输全新的经营理念,增强优患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信用社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长为资产、负债及其职工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合易咨询自2008年初开始关注农村信用社,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对其目前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SWOT分析
截至2007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在原有基础上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联社1818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由改革前的35527家降至8348家,股金余额2224亿元,比1996年末增加2018亿元。2008年起,新一轮的省级联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和上市深化改革工作正在进行。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优势(strength)
1、客户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长期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与农村客户的感情联系非常密切,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95%的农户贷款来源于农村信用社(来自: 业务员网: www.xiexiebang.com)。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一批高端客户群体,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成为农村信用社天然的优质客户。丰富近乎垄断的农村客户资源是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的支柱优势。
2、机构网点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经过50多年的发展,村村有机构,乡乡成网络,像深入农村肌体的毛细血管,真正做到了贴近农村、深入农村、服务农村,具有天然的信息对称和同步优势,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望尘莫及的。
3、品牌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在广大农民心中形成良好形象和市场信誉,形成了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是“国营”体制,在广大农村客户心中,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就是国家信用,这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品牌效应。
4、市场资源优势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据资料表明,其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1.04%,占农村贷款户数的95%。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占有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并且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劣势(weakness)
1、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发展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制衡机制比较薄弱,即使已完成商业化改革,其法人治理大多仍存在股东会对经营管理层的委任权缺位、董事会和股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求缺位、信用社经营业绩与经管层的收入及升迁等关联缺位、对经管层的监督评价缺位等现象,并导致经营权凌驾于所有权之上,代理和被代理角色扭曲,股东权利虚化,经管层的经营权异化为经营特权,对管理层经管能力、绩效缺乏客观评价,农村信用社业绩好坏责任不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流于空谈。
2、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受到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农村信用社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相关的内部激励机制、薪酬制度等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和落后,很难留住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另外,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员工来源复杂,“近亲繁殖”现象严重,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员工只能勉强完成基础的业务操作。
3、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弱
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地域、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业务经营创新性不够,服务手段落后,经营形式单一,信用工具落后,业务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存、贷款业务阶段。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没有实现储蓄的通存通兑,中间业务也仅限于代收代付。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资金实力、人才资源及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其创新能力、硬件配置、结算手段和科技运用等也明显处于劣势。
4、风险管理整体滞后
一是风险管理意识落后;二是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发展速度和质量管理之间往往顾此失彼;三是对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够,对风险的种类和环节区分不明;四是风险管理方法方式单一,缺乏有效多样的定量、定性分析工具和手段,对风险的认识主观性太强。
5、科技支撑体系严重落后
农村信用社科技人员少,尤其缺乏既精通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不少地区农村信用社科技应用率很低,虽然计算机已普及到网点,但只是利用计算机记账、编制报表、存取款等。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内部网络未形成,与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未联网,结算渠道不畅。金融科技新产品,如金融信息服务网、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基本没有涉及。
(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机会(opportunity)
1、巨大的市场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涉农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人民币。按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很大部分仍将由金融机构来提供。我国农村信用社源自农村,遍布乡镇,其经营结构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有着很高的匹配度,完全可以发挥自身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业和农村金融网点众多的综合优势,在这项宏大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中大有作为。
2、逐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对接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农村市场的管理将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减少外部干预和逐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政府的管理归位,其经济职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农村信用社将彻底摆脱“民营资本官营化”的弊病,取得完全的经营管理权,为灵活贴近市场经营创造了机会。
3、国家政策优惠扶持
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出台了税收减免、保值贴补息部分补贴、票据置换专项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也相应地废止歧视性规定,减免、拨付省(市)级联社开办费用,创建良好发展环境等,为农信社解决部分历史包袱,更好地全力支农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扶持。
4、农村征信系统建设加快 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了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信用评定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国家制定和完善了各种法律法规,防止农村金融机构不正当、不公平竞争,切实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
(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威胁(threats)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域观念逐步淡化,金融竞争开始延伸至广阔的农村地区。一是各商业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等在巩固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重新瞄准县域市场的优质项目,陆续回到农村地区拓展市场,与农村信用社争夺优质客户。二是农村金融开放进一步加快,各类金融产品纷纷涉足农村市场,加剧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竞争;三是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后利用其强大的网络优势,加剧了农村存款市场的竞争。这一变化,对于准备不足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优质客户和市场份额的流失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服务提供者增多,竞争日益加剧,业务、客户和市场逐渐走向细分。一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逐渐在县域龙头企业客户中占据有利位置,把大量的优质客户吸引过去,使一些过去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成长起来的优质客户流失;二是灵活机动的乡村银行将利用更加贴近农村的“便利店式”经营方式占领和瓜分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客户;三是邮政储蓄银行利用其网络优势瓜分农村金融存款。客户和市场份额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长期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发展趋势
1、实施规范管理战略,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 应尽快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使股东(社员)代表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有效内部约束机制;其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欠缺、褒奖力度小、惩罚措施轻的现象;加强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特别是内部责任制度,对信贷决策实行问责制;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使其规范化、系统化,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形成正向激励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加大科技装备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门的科技信息部门,出台激励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同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区域之间的合作,提高与各中、外资银行的抗衡能力。
2、实施市场扩张战略,积极开拓城区市场
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发挥其密切联系农户的长处,采取一切措施来巩固农村市场。首先,通过如送贷下乡、服务上门等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广泛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推行公开办贷,把贷款条件、程序、利率等向社员公开,对贷款计划、额度、收回情况等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得农户的信任和支持;第三,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打破常规,与有关金融机构联合,向农户提供适用的、丰富的金融产品。农村信用社还应积极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开拓城区市场。要把握机遇,积极向城区渗透。以在县城城区创建精品网点为手段,以集中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为发展方向,针对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国家公职人员、企业等金融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开设特色业务网点、专柜或超市,拓展业务内容和范围,获得更多的优质客户群。
3、实施聚焦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加快业务创新步伐
创建金融品牌,必须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应根据需求及时开拓相应的新业务种类,如推出人民币理财、房贷理财等理财产品;根据客户不同的实际需要,实行贷款市场定价,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推行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方式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简化业务程序和手续。同时,通过对客户的收入、消费、需求偏好等行为特征分析而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根据市场竞争性与非竞争性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
三、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要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不仅要关注市场和经营方面的发展,更要加强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规范内部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信用社市场和经营活动的顺畅发展。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体现企业宗旨和价值观。当前农村信用社管理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科学分工、职责分明,要建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利一致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要给内外人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在选人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而吸引到真正的人才。三是要依法建立劳动用工制度,依法签定劳动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依法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
2、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和员工开发规划。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规划,一是做好岗位设计,因事设岗,对所有岗位进行科学描述。岗位的名称、劳动活动的程序、职责、工作条件和环境,担任该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如经验阅历、能力、技能,同时还需说明岗位工作任务的动态特征,以此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反映岗位要求的人事文件,用以实现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招收、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培训、奖惩、报酬等项劳动人事职能,其目的就是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人员)尽其才,人事相宜。二是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对农村信用社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行核查,按技能清单和管理能力清单建立人才信息库,以便对员工进行配置、培训、调整等工作。三是依据农村信用社各的企业目标,社会环境的变化情况等,做好农村信用社的人员供、需平衡分析。四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预算。五是依据以上基础工作作出前四类规划,其中在岗位描述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企业岗位职责要求的特点,以防再沾上传统的行政岗位色彩。
3、抓好人员的招聘与配置
人员招聘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依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选拔和录用组织所需的人才,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招聘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配置则是指人与事的配置关系,目的是通过人与事的配合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充分开发利用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
农村信用社在具体的招聘与配置中,一是依据工作说明书汇同各岗位突出人员,确定关键胜任能力因素和胜任特征,以此对内部现有员工从人与事总量配置、人与事结构配置、人与事质量配置、人与工作负荷是否合理状况以及人员使用效果方面进行分析,以发现现有员工是否存在使用不当、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便通过内部调整解决问题,在内部配置、调整仍难满足需要时,就要招聘。二是注重内部招聘(提拔),农村信用社在需要招聘人员时,特别是需要管理人员时,应注意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内部招聘的优点是对人员了解全面、选择准确性高、了解本组织、适应更快、鼓舞士气、激励性强、费用较低。其缺点是来源少、难以保证招聘质量、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可能会因操作不公造成内部矛盾;而外部招聘的优点则是来源广、有利于招到高质量人员,带来新思想、新方法、树立组织形象。缺点是筛选难度大,时间长、进入角色慢、了解少、决策风险大、招聘成本大、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因此,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人员招聘上,应结合企业文化,以内部招聘为主。另留以10%中上层岗位供外部招聘。这样既可以给内部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促使外部新鲜血液的输入。三是依据农村信用社人员需求情况,运用科学的专业技能和策略,做好各个时期的人才招聘配置工作。四是按照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人事规划做好各阶段招聘与配置工作的评价,以不断改进、完善招聘配置工作。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从目前来看,在农村信用社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仍是员工的第一需要,员工到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得相应的报酬。另外报酬的高低也是衡量员工价值的标准之一。较高的工资不仅能使员工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注重员工的精神激励。要建立一种多维化的激励体系,如员工的自我成就感、工作自由度、工作自主性、表扬、奖励等。培养和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来增强人的求胜欲和进取心,让员工不断为企业贡献。同时也要注意在支付高薪激励时应合理掌握薪酬管理的原则: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对内具有公正性;三是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四是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5、设计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考评就是对人与事进行评价。即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在具体考评中,主要以特征性效标、行为性效标、结果性效标来进行考核,以衡量员工或部门的绩效水平、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等。通过绩效考评可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绩效改进、员工培训、人事调整、薪酬调整、激励以及确定员工的横纵位置。而对员工而言,可以加深了解自己的职责和目标、成就和能力获得领导的赏识、获得说明困难和解释误会的机会、了解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程等。
农村信用社的绩效管理一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目标确定绩效管理的参与人员。二是依据先结果再行为后特征的原则分别确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方法。比如对门市人员运用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法,而信贷人员则选用结果导向型评价法。三是科学确定各类人员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四是收集信息与资料积累进行考评。五是进行绩效沟通。在目标制定、计划订立、监督设施、实施过程等阶段均要进行沟通,以增强员工的信心,鼓励其斗志。六是考评结果反馈。七是对绩效管理的总结和开发,也就是对每次考核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完善考评组织体系、方法、标准、过程等方面的不足,为下一次考核进行改进。
在绩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是设立员工绩效评审系统,以监督评审考评结果;设立员工申诉系统,给被考评者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以此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性。二是注重测评分析员工的潜力。因为相对其它的指标而言,员工个人发展潜力不易测评。因此要从员工过去、现在、将来等三个方面的表现结合360度测评,寻找员工的发展潜力,让每位员工都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总之,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与员工的共同提高和发展。
6、建立科学的培训与开发体系
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全方位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特别加强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一方面,要完善各类培训及与培训相关的制度、依据绩效考评所反映出来的员工情况和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规划。有针对性的选择各类培训项目、教师、教材、方法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提高,其中心就是让员工不断的适应当前和未来岗位的要求。其次是为每位员工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根据每一位员工的专业、爱好、特长、能力、潜力、品质等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目标,从员工进入单位起为每位员工的成长为其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让员工更多的为企业贡献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员工的价值认同感。
另一方面是积极为员工创造有利于培训教育成果转换的组织气候,让员工能学以致用,其间包含了充分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只有尊重人才,为人才的能力发挥提供适合的环境,才能达到开发的最终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水平和员工工作能力;增强组织和个人的应变、适应能力;提高员工对农村信用社的认同和归属。
第四篇: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的现状、作法
××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本着“谨慎、积极”的态度,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票据置换和税款返还等工作,目前××县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两级法人改革模式,并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全县按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的规定置换,已申请发行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额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年月日,××县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已经签订了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协议书,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止××年月日,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万元,各项贷款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股本金余额为万元,比××年净增万元。专项票据置换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万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符合申请二级法人体制的专项票据发行的要求。目前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积极地发展,清收不良贷款也有新的突破,税收返还工作正在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首先,县联社成立了增资扩股、清收盘活等相应的领导工作组,由联社一把手挂帅,配备业务骨干,为做好增资扩股、清收盘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证。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改革和增资扩股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主动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投资扩股工作。
(二)改进服务,兑现政策。对原已入股的股金,已提取的股息和分红我们将及时兑给社员,按照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进一步端正经营方向,改革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入股社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的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以吸引更多社员入股,年初我们就专门下发了根据社员入股的实际情况,在利率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贷款利率优惠的通知。
(三)周密部署,扩大范围。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提高资本充足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第一是针对我县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入股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我们积极动员,使我县农民入股面××年月底达到;第二是将入股面扩大到能独立承担责任的所有自然人,打破传统的一户一股的格局,如三都镇个体户李梦初等户一次性入股万元;第三是利用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县域业务萎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信贷政策较灵活的优势,采取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方法吸引大量的法人资格股和个体户自然资格股。
(四)清收创新,绩效挂钩。提高贷款质量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求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都应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保证清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信贷部门负责组织执行和做好参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成立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组,共同做好清收不良贷款的组织、宣传、督导、协调工作。一是我们根据省、市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清收不良贷款奖励办法,结合当地实际,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制订具体的清收不良贷款考核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奖励办法,真正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广泛宣传清收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不仅要调动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调动外部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地方党政、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合力,要成立党政机关、司法部门、金融监管、信用社为成员的清收不良贷款协调小组,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打击逃废债行为;三是在清收创新操作中,讲究经济效益,维护信用社的利益,尽力使清收工作达到“多赢”的效果,保证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信贷支农上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有点力不从心,农村信用社在服务方式上由于存在局限性无力从更大范围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到位
改革期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县政府号文件,可以说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高度重视的,但由于我县目前是两级法人产权模式,税收的上缴仍分县级财政和乡(镇)级财政两块核算,加之,由于县乡(镇)两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和脆弱,虽经多次向政府及财政部门请示、汇报,至目前为止,关于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享受的税收返还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影响了全县农村信用社去年(万元)的营业税返还和今年上半年(万元)营业税等额补贴的政策兑现。
(二)筹资工作整体环境不是很好
一是组织存款难度较大。从今年月份起,存款有所回落,特别是城区的网点一直处下降趋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和支农后劲。由于当地存在不正当竞争(特别是邮政储蓄)和信用社硬件设施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加上政府的帮扶措施得不到见效的落实,对农村信用社歧视性做法在一些部门还仍然存在,涉农部门的开户还不能得以到位,加之全县经济不景气的不乐观因素,同时群众对存款利率不能接受特别是还要加收的所得税农民更是反对,致使我社组织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存款极不稳定;二是农民对增资扩股反应冷淡股金筹集存在隐患。信用社在农民中的信誉度不高总认为信用社归省政府接管后,没有国家银行那么有保障,加上目前信用社经营效益不明显,入股分红难于实现,有很多股民借各种机会要求退回自己的股金,对入股持观望态度。
(三)全县整体资本充足率还较低
我县是个山区小县,经济发展不很景气,农社历史包袱沉重历年亏损挂帐万元,至六月底止,资本充足率仍是经过央行票据置换后,资本充足率达到了,但离农村信用社改革规定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不良贷款比例降幅虽大,但存在着贷款总量扩大的稀释因素。目前有些基层信用社的实际不良贷款数额还大于××年年底的账面数,主要原因是基层信用社在近几年的经营管理中为了消除历年巨大不良贷款数额对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利用旧贷转新贷的办法从账面上使不良贷款额下降其中包括逾期和呆滞贷款。
(四)各社整体业务发展很不平衡
从单个信用社的经营情况看,由于受山区自然环境和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各个信用社发展的各项业务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社业务量大、效益好,有的社业务量小、效益低,在人员配置上形成了很大的困难,使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五)农户贷款与支农服务存在矛盾
农村贷款有一种矛盾就是有偿还能力的多数农户不需要贷款而需要资金的往往偿还能力较差,而且在落后地区存款往往远远大于贷款。一是贷款涉及面窄、辐射面小。为控制贷款风险各信用社针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户管理信用社的贷款主要面向信用户但信用户只是广大农户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农户很难贷到款。二是信用户贷款难。信用社在“保放、保收、保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惜贷、怕贷许多满足贷款条件的信用户也很难贷到款。三是信用社贷款种类单一农民发展副业所需资金贷款难。信用社针对农民的主要是小额贷款这种小额贷款的期限大多为年贷款额度各社不尽相同但这些小额贷款只能用于农民的生活或现有农业生产的周转资金一些大额的期限较长的贷款年期万元以上很难办理。
(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竞争意识不强
农村信用社整体素质较其他金融单位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全县名在岗员工中拥有本科文凭的只有人,大专人,中专人,高中人,初中与初中以下的有人。由于少数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上进心、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本社业务开展缓慢。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省政府及省联社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二是信用社要多向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加大清收辖内党政干部在农村信用社的借款和介绍、担保贷款的力度,帮助信用社落实原关、停、并、转的企业贷款,防止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省、全国通存通竞,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争取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
(二)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加快发展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信用社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是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系统地学习有关金融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案例,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清收工作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人物,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的团队。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继续做好员工的再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敬业”为核心的思想理念,造就一支具有“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
(三)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
第五篇: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的现状、作法
××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本着“谨慎、积极”的态度,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票据置换和税款返还等工作,目前××县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两级法人改革模式,并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全县按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的规定置换,已申请发行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额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年月日,××县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已经签订了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协议书,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止××年月日,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万元,各项贷款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股本金余额为万元,比××年净增万元。专项票据置换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万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符合申请二级法人体制的专项票据发行的要求。目前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积极地发展,清收不良贷款也有新的突破,税收返还工作正在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首先,县联社成立了增资扩股、清收盘活等相应的领导工作组,由联社一把手挂帅,配备业务骨干,为做好增资扩股、清收盘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证。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改革和增资扩股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主动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投资扩股工作。
(二)改进服务,兑现政策。对原已入股的股金,已提取的股息和分红我们将及时兑给社员,按照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进一步端正经营方向,改革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入股社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的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以吸引更多社员入股,年初我们就专门下发了根据社员入股的实际情况,在利率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贷款利率优惠的通知。
(三)周密部署,扩大范围。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提高资本充足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第一是针对我县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入股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我们积极动员,使我县农民入股面××年月底达到;第二是将入股面扩大到能独立承担责任的所有自然人,打破传统的一户一股的格局,如三都镇个体户李梦初等户一次性入股万元;第三是利用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县域业务萎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信贷政策较灵活的优势,采取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方法吸引大量的法人资格股和个体户自然资格股。
(四)清收创新,绩效挂钩。提高贷款质量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求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都应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保证清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信贷部门负责组织执行和做好参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成立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组,共同做好清收不良贷款的组织、宣传、督导、协调工作。一是我们根据省、市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清收不良贷款奖励办法,结合当地实际,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制订具体的清收不良贷款考核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奖励办法,真正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广泛宣传清收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不仅要调动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调动外部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地方党政、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合力,要成立党政机关、司法部门、金融监管、信用社为成员的清收不良贷款协调小组,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打击逃废债行为;三是在清收创新操作中,讲究经济效益,维护信用社的利益,尽力使清收工作达到“多赢”的效果,保证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信贷支农上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有点力不从心,农村信用社在服务方式上由于存在局限性无力从更大范围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到位
改革期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县政府号文件,可以说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高度重视的,但由于我县目前是两级法人产权模式,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