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时间:2019-05-12 19: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第一篇: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2012年省委1号文件解读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2012年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

2012年,力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2012年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到 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 ——— 摘自2012年省委1号文件

核心提示

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河北兴,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河北的紧迫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今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第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2年省委1号文件《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方针,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外向度还不高,现代农业的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同质性强,竞争优势不明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好“一马车不如一麻袋、一吨不如一斤、一亩不如一分”的问题,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此,《意见》明确提出:紧紧扭住“一产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

“我省将着力在布局、品种、品质、品牌、营销方式五个方面出特色。”省农业厅厅长赵国岭介绍,按照切实把结构调优、产业调特、效益调高的目标,我省正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加大山区、沿海、坝上等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年内全省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万亩,新增优质果品面积150万亩,主要畜蛋禽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创建1000个省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加快建设24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和500个蔬菜标准园,强力推进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葡萄、观光采摘等七大优势果品基地建设。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健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年内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

60个。此外,强化与京津对接与合作,打造冀产鲜活农产品直销走廊,建设北京河北名优农产品直销中心,推动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

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宇介绍,我省将遵循《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环京津区域为重点,紧紧围绕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年内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5000亿元,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发展农业生产,科技是关键。”省农业厅总农艺师段玲玲认为,《意见》从健全基础支撑、科技支撑、支持体系支撑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段玲玲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县域涵盖“三农”,连接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目前,我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74.4%,而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37.3%,县域经济结构不优、活力不够、实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为此,《意见》明确提出,组织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农工部部长董经纬介绍,县域经济发展涉及一、二、三产,《意见》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城经济、民营经济、现代农业经济和劳务经济等四大重点领域。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加快县城改造和扩容升级,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综合承载和吸纳带动能力,真正把县城打造成县域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同时,着力推进劳务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年内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力争实现100万人。

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我省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支持营业收入超 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示范园区,做响农业品牌,做大龙头企业,健全支持体系。

董经纬介绍,为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抓紧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每年度都要排出全省“前三十强”和“后三十弱”县(市、区),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激励措施,通过强县带动、弱县推动,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县(市、区)明确方向、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同时,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和财政直管县有关政策,切实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激励性财政体制和政策,不断增强困难县的财政保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介绍,去年底,国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之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艰巨而长远的历史任务。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纲要,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15年,全省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按照重点突破、集中扶持、加速提高的要求,我省目前正在编制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扈双龙表示,今后,我们将以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把加强基础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作为突破口,着力在招商引资、培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力争经过2至3年努力,实现整体面貌的历史性改变。在具体工作措施上,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以特色养殖、设施蔬菜、优质果品作为支持重点,每年扶持10万个增收脱贫示范户,到2015年力争帮助列入规划的每个贫困家庭建设一项经常性增收项目,到2020年在重点县基本形成县有龙头带动、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

“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30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稳定解决20万扶贫对象的脱贫问题。同时,积极推进科技扶贫、移民扶贫、对口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扈双龙说。

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表现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和要素流出严重,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发展活力依然不足。

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判断和我省农村发展实际,《意见》提出,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省委农工部副部长赵金平介绍,今年,我省将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整合涉农资金和统筹城乡试点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年内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的路径和办法,年内流转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在具备监管条件下,争取每个县建立1个农业小额贷款公司。探索致富带头人担保、农户联保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以及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探索推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石家庄、唐山、秦皇岛3个试点市,率先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发展,冀州、任丘等12个试点县(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和路径探索。(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

■记者观察

幸福乡村 美好家园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三农”工作千头万绪,每年都要突出几项重点,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大局”。对于河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着力改善民生,特别是把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民生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为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我省做到政策落实不折不扣、资金投入不拖不欠、各项工作不留死角,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太行山下到渤海之滨,我省广大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公共服务的阳光正在普照越来越多的农民。

学有所教———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化解义务教育债务40多亿元,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质量有所提高。14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920个农家书屋建成使用,149个县(市、区)完成数字影院建设任务。

病有所医———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建县级医院1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69个、村卫生室6680个。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参合率达到95.4%。老有所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71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困有所扶——— 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37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0万扶贫对象实现脱贫。

一系列保障措施,让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较上年增长16%。

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从全局工作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列为首要任务,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事关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重点来抓。

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着力加强“房、水、路、电、讯(邮)”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以“文、教、医、保、服”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省新民居建设办公室主任赵金平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大农村新民居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公路互通工程,开展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讯通邮水平,加大农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优先位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2012年在永久保留的中心村或行政村中优选1000个村,重点建设、配套提升,两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示范点,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

第二篇: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2年01月30日 10:42:08 来源: 河北日报

2012年省委1号文件解读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2012年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

2012年,力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2012年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

———摘自2012年省委1号文件

核心提示

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河北兴,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河北的紧迫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第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2年省委1号文件《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努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方针,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1、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外向度还不高,现代农业的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同质性强,竞争优势不明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好“一马车不如一麻袋、一吨不如一斤、一亩不如一分”的问题,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此,《意见》明确提出:紧紧扭住“一产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

“我省将着力在布局、品种、品质、品牌、营销方式五个方面出特色。”省农业厅厅长赵国岭介绍,按照切实把结构调优、产业调特、效益调高的目标,我省正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加大山区、沿海、坝上等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年内全省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万亩,新增优质果品面积150万亩,主要畜蛋禽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创建1000个省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加快建设24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和500个蔬菜标准园,强力推进苹果、梨、核桃、红枣、板栗、葡萄、观光采摘等七大优势果品基地建设。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健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年内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60个。此外,强化与京津对接与合作,打造冀产鲜活农产品直销走廊,建设北京河北名优农产品直销中心,推动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

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宇介绍,我省将遵循《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环京津区域为重点,紧紧围绕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年内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5000亿元,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发展农业生产,科技是关键。”省农业厅总农艺师段玲玲认为,《意见》从健全基础支撑、科技支撑、支持体系支撑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段玲玲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2、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县域涵盖“三农”,连接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目前,我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74.4%,而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37.3%,县域经济结构不优、活力不够、实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为此,《意见》明确提出,组织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农工部部长董经纬介绍,县域经济发展涉及一、二、三产,《意见》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城经济、民营经济、现代农业经济和劳务经济等四大重点领域。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加快县城改造和扩容升级,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综合承载和吸纳带动能力,真正把县城打造成县域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同时,着力推进劳务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年内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力争实现100万人。

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我省将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支持营业收入超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示范园区,做响农业品牌,做大龙头企业,健全支持体系。

董经纬介绍,为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抓紧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每都要排出全省“前三十强”和“后三十弱”县(市、区),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激励措施,通过强县带动、弱县推动,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县(市、区)明确方向、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同时,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和财政直管县有关政策,切实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激励性财政体制和政策,不断增强困难县的财政保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介绍,去年底,国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之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艰巨而长远的历史任务。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纲要,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15年,全省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按照重点突破、集中扶持、加速提高的要求,我省目前正在编制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扈双龙表示,今后,我们将以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把加强基础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作为突破口,着力在招商引资、培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力争经过2至3年努力,实现整体面貌的历史性改变。在具体工作措施上,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以特色养殖、设施蔬菜、优质果品作为支持重点,每年扶持10万个增收脱贫示范户,到2015年力争帮助列入规划的每个贫困家庭建设一项经常性增收项目,到2020年在重点县基本形成县有龙头带动、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

“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30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稳定解决20万扶贫对象的脱贫问题。同时,积极推进科技扶贫、移民扶贫、对口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扈双龙说。

4、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表现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和要素流出严重,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发展活力依然不足。

正是基于这一重要判断和我省农村发展实际,《意见》提出,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健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臵,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省委农工部副部长赵金平介绍,今年,我省将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整合涉农资金和统筹城乡试点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年内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的路径和办法,年内流转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在具备监管条件下,争取每个县建立1个农业小额贷款公司。探索致富带头人担保、农户联保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以及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探索推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石家庄、唐山、秦皇岛3个试点市,率先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发展,冀州、任丘等12个试点县(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和路径探索。

记者观察

幸福乡村美好家园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每年都要突出几项重点,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大局”。对于河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着力改善民生,特别是把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民生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为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我省做到政策落实不折不扣、资金投入不拖不欠、各项工作不留死角,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太行山下到渤海之滨,我省广大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公共服务的阳光正在普照越来越多的农民。

学有所教———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化解义务教育债务40多亿元,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质量有所提高。14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920个农家书屋建成使用,149个县(市、区)完成数字影院建设任务。

病有所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建县级医院1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69个、村卫生室6680个。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参合率达到95.4%。

老有所养———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71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困有所扶———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37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0万扶贫对象实现脱贫。

一系列保障措施,让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较上年增长16%。

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从全局工作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列为首要任务,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事关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重点来抓。

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着力加强“房、水、路、电、讯(邮)”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以“文、教、医、保、服”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省委农工部副部长、省新民居建设办公室主任赵金平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大农村新民居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公路互通工程,开展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讯通邮水平,加大农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优先位臵,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2012年在永久保留的中心村或行政村中优选1000个村,重点建设、配套提升,两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示范点,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

第三篇:2006[108]号文件 文档

国办发〔2006〕1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意见

国土资源部 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监察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工商总局 环保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有效治理矿业秩序混乱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要求,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同时,开展了以煤炭等重要矿种为重点的整合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做法不规范,只注重运用行政手段,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矿业权人合法权益;有的地区对整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

位,有畏难情绪,工作进展缓慢;有些违规矿山企业借整合之名拖延以至逃避关闭等。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整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合理布局,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整合,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矿山开发布局明显合理。按照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况、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规划,合理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重新划分矿区范围,确定开采规模,一个矿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彻底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问题。通过整合,重点矿区和重要矿种的矿业权设置符合规划要求。

(二)矿山企业结构明显优化。以优并劣,扶优扶强,矿产资源向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装备条件好和矿区生态

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通过整合,使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矿山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三)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采用科学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使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等矿业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存放和二次开发。通过整合,使整合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高。

(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监管监察,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通过整合,使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五)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整合,实施废弃物集中贮存、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重点矿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得到预防与控制。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工作应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国家对有关矿产资源总量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定,有计划地分步实施。

(二)以大并小,以优并劣。整合工作应根据资源自然赋存状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企业重组、改制、改造,以规模大和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矿山作为主体,整合其他矿山。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重点整合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小矿密集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矿种和优势矿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种和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好整合工作。

(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整合工作。

(五)统筹兼顾,公开公正。兼顾各方利益,依法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公开整合过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整合范围

(一)重要矿种。煤、铁、锰、铜、铝、铅、锌、钼、金、钨、锡、锑、稀土、磷、钾盐等矿种,以及其他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矿种。

(二)重点矿区。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小矿密集区,位于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

(三)其他矿山。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生产规模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隐患,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差的矿山。

五、工作安排

整合工作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进行。各省(区、市)要在2007年3月底前,完成整合总体方案的编制、备案工作;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3个以上重要矿种和5个以上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在200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合工作。整合工作分为编制总体方案、制订实施方案、方案实施和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一)编制总体方案。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市(地)、县级人民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摸底,确定整合范围,明确工作任务,编制省级整合总体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和发展改革委备案。省级整合总体方案应包括整合目标、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和责任落实等内容。整合区域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由相关省份协商编制总体方案;协商不一致的,由国土资源部商发展改革委根据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况和地质条件协调确定。

(二)制订实施方案。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依据省级整合总体方案组织国土资源部门和市(地)、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矿区整合实施方案。整合实施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整合实施方案应包括整合矿区矿产资源概况、已有矿业权设置情况、整合后拟设置矿业权方案、整合工作进度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三)方案实施。按照批准的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确定整合后的主体,明确拟设置采矿权的矿区范围,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编制矿山整合技术改造设计方案,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资料,换发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煤矿企业还应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实施矿山生产系统停产改造,经验收合格后,按整合后矿山生产技术

方案组织生产。生产技术方案要充分采用能够节约资源和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

(四)检查验收。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整合工作进行自查,并向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部际联席会议提交自查报告。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全国的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实施。整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省级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加强通力协作,确保整合任务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批整合后需重新办理的有关证照。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整合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和矿业权设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审查矿区整合实施方案,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参与审查煤炭矿区整合实施方案。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划定矿区范围,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工商部门负责对拟设矿山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和注册登记手续。环保部门负责对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整合后矿山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

审批。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整合后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核,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整合改造后的煤矿依法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公安部门负责整合矿山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及时依法处置关闭矿山的爆炸物品,依法核定整合后矿山的爆炸物品用量。监察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规范操作,依法推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整合工作,切实保护参与整合的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国有矿山企业之间的整合可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下,采用资产整体划拨的方式进行。整合矿山原则上不得扩大矿区范围,确需扩大的,必须列入省级整合总体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整合前矿业权未进行有偿处置的矿山,整合时要按规定进行处置。整合后矿山的设计生产能力不得低于规定的开采规模要求。整合期间,整合区域及其毗邻地区暂停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按整合实施方案设置的采矿权审批工作要严格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按照实施方案被列为整合对象但不愿参加整合的矿山,其有关证照到期后,相关部门不再为其办理证照延续、变更手续,由当地政府依法收回纳入整合范围。已列入关闭名单的矿山企业以及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关闭的矿山企业,不参与整合,其资源

需要重新开发利用的,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和国土资源部备案后,按规定的权限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

(四)健全制度,加强督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整合工作扎实开展,严防整合矿山弄虚作假、超能力生产。凡不能按期完成整合任务的地区,暂停探矿权、采矿权等相关证照的审批。各地要加强政策研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市场准入、矿业权市场配置、矿业权价款收益分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等配套制度,切实加强对整合后矿山企业的监管,巩固整合成果,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第四篇:河北省委十个严禁

河北省委十个严禁

一、严禁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不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不按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办结;

二、严禁对管理或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

三、严禁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吃、拿、卡、要”,违规向管理或服务对象摊派或收取钱物,违规要求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

四、严禁擅自出台收费、罚款项目,下达收费、罚款指标,违规收费、罚款;

五、严禁违法实施处罚、检查、行政许可和采取强制措施;

六、严禁违规指令单位或个人参加各种评比、达标、升级、考核、培训等活动;

七、严禁利用职权为个人或其他关系人谋取不当利益或强令下级机关或有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使职权;

八、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九、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在国内或出国(境)旅游;

十、严禁工作时间上网炒股、玩游戏,打牌下棋及其他娱乐活动。

凡违反规定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不良风气严重且得不到解决的地方或单位,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发布部门 :办公室

第五篇: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

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通知)

冀统办[2011]25号

关于征集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设区市党委统战部:

全省“学新奥、比创新、促转型”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转型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为总结推广示范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经验,推动“学、比、促”活动向纵深发展,省委统战部决定开展征集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典型案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任务

为落实今年全省“学、比、促”活动现场会精神,深入挖掘并集中宣传一批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并做出突出成绩、取得成功经验的民营企业典型,为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经验借鉴和与舆论支持。

二、规模和条件

本次征集案例,是从全省不同规模和行业民营企业中评

选20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必须符合科学发展总体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体现地方产业特色和优势,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前景,在以下一或几个方面走在全国或全省前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一)从外部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变。注重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从低端制造和服务向新型高端制造和现代产业转变。以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探索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从资源、能源依赖向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转变。自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四)从低端加工贸易向现代跨国经营转变。致力于建立国际经营网络,以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兼并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和优质资源,开发利用国外能源等。

(五)从粗放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合理分配关系和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

党、团、工会建设。

三、案例征集办法和编写要求

市委统战部组织专家在对本市民营企业进行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选定若干企业进行重点剖析,向我部推荐2-3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推荐的案例,必须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

案例编写应充分体现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题,在“转”字上下功夫,符合可信、可比、可学、可用要求。

(一)真实性。案例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具体实践,言论、事例、数据、引文等材料应力求翔实、准确。杜绝人为虚构、拔高、夸大现象。

(二)专业性。符合案例文体的专门要求,内容包括背景和动因、过程和实践、成效和反响、思考和启示等要素。要防止写成工作层面的总结材料、汇报材料、宣传材料。

(三)思想性。通过全面深入的回顾和总结,着力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矛盾和挑战,分析企业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而进行的决策和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规律性认识。

(四)示范性。案例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某一个或若干方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标致性,能够对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起到示范作用。案例文本应当主旨鲜明,角度新颖,个性鲜明,材料翔实,分析透彻,见解深刻,结构完整,语

言生动简练,充分体现案例的借鉴价值。

案例正文字数掌握在6000字左右,请注明编写人员姓名和职务、职称。正文后应精选精编有关附件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简介、媒体报道(篇目和正文复印件)、权威评论(专家点评)、主要证书(注册、标准、资质、专利、荣誉等证书目录和复印件)、领导视察及讲话(图片及文字)等。

四、相关要求

典型案例的征集、评选是推动全省“学、比、促”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省委统战部将以适当方式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并辑印成册,同时推荐5个案例上报中央统战部参与全国优秀案例评选。各市要高度重视,坚持标准,切实做好工作,请于8月31日前将典型案例文本及附件报我部工商经济处,同时将电子文本通过电子邮箱上报。

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

2011年6月16日

主题词: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案例通知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办公室2011年6月16日印

(共印50份)

下载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解读(下)

    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解读(下)树立四种思维 突破思想藩篱□河北日报记者董立龙阅读提示实现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是前提。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生产力的解放。河北作......

    解读2010河北工作报告

    解读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办好十大实事惠民生 经济发展战略 2010-01-14 13:05:13 阅读2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来源:河北日报董立龙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

    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畜牧方面内容) 一、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进展情况 (一)基础母牛补助建设进展情况(扶贫办实施) 基础母牛引进项目完成投资110万元,引进发放能繁母牛367头,其......

    共青团山西省委文件

    共青团山西省委文件晋团办发〔2011〕4号关于申报2010年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 “的通知各团市委,省直、国防、国资委团委,各高等院......

    中共湖南省委文件

    中共湖南省委文件 湘发[2006]11号 ———————— ★ ————————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 (2006年6月1日)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

    河北省委办公厅招聘(推荐五篇)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 长城网讯:根据工作需要,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决定面向全省公开遴选部分公务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名额10名公务员。 二、遴......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调整河北省教育系统甲型 H1N1流感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的通知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党委)、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中专学......

    清洁生产文件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七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