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

时间:2019-05-12 02: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

第一篇: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

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

2007年12月3日,这是一个要载入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品牌价值超33亿、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排名24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2位的中联重科,正式宣布将旗下的“中联”、“浦沅”、“中标”这些国内外同享盛誉的品牌进行整合,统一为“中联”。

“中联”是在中国唯一的建设机械研究院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发展而来的工程机械高科技品牌,“浦沅”被认为是中国工程起重机品质最好的牌品,而“中标”则被誉为中国环卫机械的“龙头老大”。从创立与聚能阶段的单一品牌,到企业飞速发展时期资源整合的多品牌融合,再到如今迈向国际化时期的品牌统一体系建立,中联重科完成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品牌的内核塑造,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企业价值与战略定位、技术进步与市场开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系出名门品自高

要理解“中联”品牌所蕴含的品质、力量和价值,不妨穿越时空,探寻其成长轨迹。中联重科母体——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这是工程机械行业不会陌生的名字。1956年5月创建于北京,1969年底搬迁到湖南常德,1978年底搬迁到长沙,曾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主要从事建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重大装备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开发工作。

1992年,时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科技人员,靠借款50万元起步,成立了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推出的混凝土输送设备让混凝土哗哗地就象抽水一样被送上作业面,让更多的工程建筑企业感受了高科技的高效率。“中联”便开始以一个高科技、高成长性、高利润率、诚实信用的形象出现在当时的建设机械行业。初尝市场转化成果的中联,更是意气风发,老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产品源源推出,车载泵、泵车不断创造新纪录,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都不断地由图纸转化为产品,又由产品转化为利润。中联的销售收入、利润以年平均60%的速度增长。引来了更多的效仿者和跟随者。这却恰好成就了一个高成长性的行业。当时在中国市场耀武扬威、霸气十足的混凝土机械的外国品牌,渐渐被挤出,95%的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小为5%。这在中国诸多行业受到国外品牌围追堵截的时代,无疑是一片难得的蔚蔚晴空。甚至于在德国一次宝马展上,一位法国参观者在仔细审视了中联的产品之后,将一句拿破仑的名言写在了留言本上——睡狮已醒。

2000年,中联重科成功上市,漂亮地完成了从一个院办产业向现代化管理企业的过渡。同年,象征着大海的胸怀与蓝天的辽阔的蓝色,被融入品牌视觉形象。在中联品牌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科工贸一体化”以及“科技产业化”的追求由此开始向更高层次跨越,中联的符号也由仅仅代表科工贸一体化的三个相切的圆,改变为象征科技与力量的Z字形标志,这种科技感很强的色彩符号,与中联重科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核心不谋而合。这一年,英文标志“ZOOMLION”也正式启用,该英文标志一方面与“中联”的中文汉语拼音有着相似的读音,同时这个英语单词中也恰好蕴藏了“Z、L”这两个“中联”中文汉语拼音的首字字母;另一方面,该英语单词有“呼啸的狮子”之义,体现了中联重科作为中国这一“东方雄狮”的企业代表迈向世界的实力和雄心。

2001年11月,中联重科整体收购了英国保路捷公司。第一次将“中联”蓝色的旗帜扎在工业文明发源的土地上。

2002年12月,中联重科以承债式兼并湖南机床厂。第一次向传统国企业输入了中联的观念、机制、管理模式,以湖机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0%,扭亏为盈,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的成绩检验了“中联”品牌的内在力量。

“浦沅”是一个从上海内迁的“三线企业”,长期专注于工程起重机产业发展,其内在的品格与“中联”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同沐“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同样有着执著的报国理想,同样具有创新的精神,同样具有艰苦创业的品质,从最初的“黄河”牌,到“武陵”进而更名为“浦沅”,历经四十年传承发展,能够历久弥新、日渐强壮。从成功试制出行业内第一台专用底盘汽车起重机,到神州第一吊、中国最大吨位自主知识产权履带吊的竞相推出;从连续三年荣获国家最高级别的银质奖章,到远赴南极施工彰显中国工程机械的水平与实力;从单一的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到汽车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三大系列40多个型号„„“浦沅”牌工程起重机以自己的坚强成长,见证并推动着中国工程起重机械的崛起。

“中标”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2月的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专用车辆公司,拥有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积累多年研究成果和技术人员,渗透和蕴蓄着中联品质。从1987年自主设计研制SHZ20型扫路机开始,到2007年9月止先后开发研制了全液压扫路机、湿式除尘吸扫式扫路车、干式除尘吸扫式扫路车、干式除尘纯吸式扫路车、机场清扫车5大系列产品,成为我国清扫机械的标志性企业。

50年历史的积淀,15年品牌创树,“中联”品牌终臻佳境、迈向卓越。

从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设计,到为青藏铁路、三峡工程提供全系列施工设备;从设计国内第一座电视塔,到为建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立下汗马功劳;从首台小型平移式缆索起重机,到350吨·米级超大型平头塔机;从开发出15吨履带起重机,到设计制造国产最大吨位600吨履带起重机;从开发小型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到全球销售以泵车为代表的成套混凝土系列产品;从开发出首台机场混凝土铺路机,到我国第一台专用于高速铁路支承层施工的滑模摊铺机,50年时间,建机院见证了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也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建设机械技术的提升,时代在变,创新的追求始终没有变,责任没有变。

中联重科被评为 “2006世界市场中国(机械)十大年度品牌”。

“中联”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际信用企业(5A-A级)品牌”、“十一五期间中国最具核心竞争力企业”。

“中联”研发网络已覆盖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中联”生产基地将覆盖NFTA(北美自由贸易区)、EU(欧盟)、ASEAN(东盟)、东南亚。

“中联”拥有全球销售、代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其业务已经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在三峡大坝、北京国家奥运主体工程、南极科考基地、青藏铁路、长江大桥、澳门观光塔、西气东输、黄河小浪底、钓鱼台国宾馆、杭州湾跨海大桥、京珠高速路、连霍高速路、成昆铁路、株六铁路等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就能体会到中联的厚重。从拥有世界屋脊的亚洲,到工业文明发源地欧洲;从留下金字塔之谜的非洲,到迢迢南极的科考基地,无论站在世界的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中联”(ZOOMLION)的标志熠熠生辉。

2006年3月,中联重科79台塔式起重机出口非洲安哥拉,创国内塔机单项产品出口最大单。

2006年12月,总价值超过1亿的66台中联汽车起重机出口印度,创我国汽车起重机单一品种、单一机型出口的新记录。

2007年5月,117台环卫车辆出口加纳,创中国环卫车辆单笔出口金额新记录。2007年4月26日,中联汽车起重机产品代理销售权首次落户印度

2007年4月26日,俄罗斯ARM公司签约中联产品

2007年10月下旬,出口美国的首台履带吊安全抵达休斯敦港

2007年11月3日,中联塔式起重机进军欧盟市场

……

今天的中联重科,凭借已完成欧洲CE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的主导产品,借力德国BAUMA、法国INTERMAT、俄罗斯CTT展等国际展会,和全球代理商网络,实现了全球业务的汹涌增长,和“世界中联”的梦想!

融合共进成一统

中联重科也经历过多品牌这样一段时期。但却是一个融合中的多品牌。多品牌的融合,往往以资源、人员、市场、文化的融合为起点,而以获得受众的心智认同为目标,这对于最终统一企业品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联重科历经一系列的重组并购和不断地发展壮大,深入推进“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的“核裂变”战略,旗下相继聚集了“中联”、“浦沅”、“中标”、“湖机”等品牌,而这些品牌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2003年,董事长詹纯新在一次员工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重组并购就是要实现1+1大于2,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就必须是技术、市场、人员、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融合。显然,这种融合不能一蹴而就。而市场的融合,更需要一种先进企业文化的心智导入。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口碑”相传对品牌传播、销售的重要性,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用户往往对各自领域中的知名品牌情有独,如在汽车起重机行业中,用户会更信任“浦沅”品牌。中联重科的重组并购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张,28个系列、350多种具有国际高度的产品,形成了六个园区发展格局。演绎的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齐全”的自主创新的企业形象。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统一于“中联”企业品牌,延展于“中联”、“浦沅”、“中标”等产品品牌的格局。

“核裂变”核心基础是其内核必是相同的,如果失去这一点,核裂变的能量就得不到积聚。

中联重科没有因为重组并购或是收购行为,贸然放弃已形成相当影响力的品牌,而是在内部,通过管理创新、文化创新进而实现规模、效益、文化的提升,通过依法治企、规范运作,打造无可复制的社会公信力,以此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知、认同。而且,在各种展会、宣传、市场推广、服务活动、客户交流等品牌推广上又逐渐实现统一,以实现渐进式的心智合一。

2005年以来,中联重科根据企业特点实行产、供、销、人、财、物、分配相对独立的事业部运行模式,按产品组团分类,成立了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专用车辆等7个专业化事业部,作为公司经营的基本单元。“浦沅”、“中标”仍然保留了自己相对的独立特征。而在统一的授权体系、考核机制、分配机制和整体协调机制的约束下,每一个单元都相对独立地面对市场,承担压力与风险,分享动力与激励,形成责、权、利的有机结合,这样形成20多个经营单元,而这些经营单元,又在在公司“50字”管理体系的制约下,围绕统一的战略目标,互为犄角,联合前行,为品牌统一奠定了管理基础。

单元相对独立是建立在文化统一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确立,必须要有深厚、系统的企业文化底蕴作为坚实基础。而“至诚无息、博厚悠远”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成为中联品牌之根本所在。“至诚无息,博厚悠远”源自于《中庸》,是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存续下来的并得以发扬光大的民族传统文化。中联通过继承和创新,提炼出

了“一元、二维、三纲、四德、五常、六勤、七能”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紧密结合。近两年来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文化品牌的影响更加“润物细无声”。为品牌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007年12月3日,中联重科正式宣布整合“中联”、“浦沅”、“中标”等品牌,统一为“中联”品牌,是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以未来发展战略为基础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是打造工程机械强势品牌、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所作出的果断决定。统一品牌,以国际化的思维整合国际化的资源,是中联重科进行全球资源整合的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在未来3-5年时间内,我们拟围绕工程机械主业、通过并购、合作等形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30-50个专业化的产业平台,进入融资租赁等新业务领域。同时,拟建多个海外分公司、海外维修服务站、寻找海外代理商、参与跨国并购等各种形式,建立全球经营网络,扩大海外销售,全面进军国际市场,销售规模保持50%的增长,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中联重科。

融合与统一,是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理念的契合,这表达中联重科将更加专著于工程机械产业,要实现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系统的、高品质的工程机械产品,这更是产品品质保证、品牌信誉提升、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延伸。

完成统一品牌的中联重科,将融合三个产业的顶尖技术和遍布全球的保障体系,为全球市场提供最优质的“中联”技术、产品、服务和文化。计划到2010年,中联重科拟建35个海外分公司、办事处,160个海外维修服务站,以满足中联重科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好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在未来5年之内,40%的产品以自主品牌销往海外市场。

规划整合蓄势发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未来属于全球性的品牌。伴随着品牌的出现和发展,现代化经营管理的核心已经从纯粹的实体经营转移到品牌经营上。全世界最富有国家的经济都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而非建立在产品之上的。不管经济和效益的增长如何受到瞩目,假如战略规划不从产品调整到品牌,再为显著的增长也难以维持,这一点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民族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日益重视,在今年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首度把品牌管理与品牌建设战略纳入整个国家发展的规划体系,明确提出中国需要发展自主品牌,并初步制定了中国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整体实力日益兴盛并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圈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因此,制定正确的品牌战略并始终贯穿地执行无比重要,对于这一点,中联重科已经有了非常清晰地认识。

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评估,目前,中联重科品牌价值相当于人民币33亿元,位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排名第2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排名第24位。从全球和中国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和品牌现状来看,中联重科虽然处于中国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第一阵营,但与全球优秀同行企业和强势品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品牌统一后,中联重科将实现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一致,在未来公司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更为集中、科学地形成品牌管理与品牌传播的合力,规划与设计品牌发展的未来,为中联重科的国际化发展以及未来企业战略规划意图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品牌管理基础,并逐步形成与企业成长需求相一致的品牌竞争力。

中联重科未来品牌管理的思路是实现“品牌战略管理”,即,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对品牌进行规划和实施,其目的是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明确企业的根本品牌方向

和基本活动范围,进而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配置来获取持续性的品牌优势。在集团战略层面和SBU(战略事业单元)层面形成品牌管理体系,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实施和管理,实现品牌整体业绩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一品牌管理模式适应于企业的多产品系列格局,与中联重科现已实现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一脉相承。通过对公司内部一系列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资源,建立品牌聚焦型组织,实现“公司品牌化”。

“中联”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性的优秀品牌和强势品牌,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也应基于全球品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的同步推进。这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中联”将面临品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要成为掌握自己命运并影响世界经济的强势品牌,使企业发展的基业长青,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并逐步建立起执行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系更为重要。

中联重科未来的品牌建设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按照目前的战略发展规划,秉承中联一贯以来创新、务实、谨慎、执着并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的性格特质,中联人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成为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强手之林和世界一流品牌的光荣与梦想。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奇,是创新的总成。中联人造就了中联品牌,同时,中联品牌也提升了中联人的品格。未来的品牌发展之路上,中联重科将始终如一地向客户、股东、社会传递着诚信、执着、专业、共享、责任的企业价值,在“中联”品牌在全球经济热浪中突飞猛进的背后,是中联人鹏飞于庭的决心和自信,诠释着东方雄狮的智慧与魅力。承裁着中华民族和谐崛起、跻身强者之林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热切期待。

《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纵观中联重科品牌的整个历史承传过程,“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一发祥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思想神髓一直贯穿始终,其品牌战略规划和发展的历程,也吸取了其中的智慧和光华,为企业的发展开创出了浩瀚的“蓝海”。

2011年3月17日

第二篇:中联重科实习材料

中联重科

一、公司概述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公司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201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1年,公司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近85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7位。中联重科成立20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二、产业布局

中联重科的生产制造基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在国内形成了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麓谷环保产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常德德山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岳阳湘阴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江阴华东工业园等十二大园区,在海外拥有意大利CIFA工业园。公司在全球40多个国家建有分子公司,以及营销、科研机构,为全球6大洲80多个国家的客户创造价值,拥有覆盖全球的完备销售网络和强大服务体系。

中联重科是中国工程机械首家A+H股上市公司。未来,公司将以资本为纽带,强化海外资源整合和市场投入,在欧洲、南亚、西亚建立更为完善的备件中心,在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及北美洲建立更为先进的制造中心,在欧洲、南美洲、南亚、东亚建设更加贴近客户的研发中心。

三、体制创新

作为科研院所企业,中联重科不断推进改革,形成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体制机制,成为国有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作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中联重科通过重组并购,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在老企业植入新机制、新技术,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成为国企改革的标杆。

中联重科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合海外资源的先河;利用资本杠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产,实现快速扩张,并构建全球化制造、销售、服务网络。截止目前,中联重科9次国内外并购,均取得卓越成效。其中,2008年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使公司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并购整合也作为经典案例进入哈佛大学课堂。

四、技术创新

中联重科的前身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拥有50余年的技术积淀,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传承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技术底蕴和行业使命,中联重科坚持“高端导入、重点突破、全面赶超”科技创新战略,通过高端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攻克工程机械行业世界性科研难题,推出许多世界级产品,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被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得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司在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基础上,建有行业唯一的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国家级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现有研发人员近7000人,在长沙、上海、北京、西安、成都、沈阳、意大利、英国等地建有研发分支机构。

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公司代表国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履行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国际表决和国内归口职责,是混凝土机械等2个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建筑施工机械等三个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累计国内申请专利2400多项,国际申请专利200多项。承担了国家“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电磁兼容关键技术研究”,“ 起重车安全监控及预警应用系统研制”、“大型移动式起重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973、863、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科技计划30余项。公司研发投入占年营业收入5%以上,年均产生约300项新技术、新产品,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年贡献率超过50%。仅在2011年,中联重科就推出了全球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全球最大履带式起重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及全球最大吨位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等世界领先产品。

五、文化创新

中联重科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诚”是中联重科的事业原点和价值坐标。在核心理念统领下,形成了“一元、二维、三公、四德、五心、六勤、七能、八品”的文化体系。

在国际化进程中,中联重科对“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文化内涵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丰富。在海外资源整合过程中,中联重科以“包容、共享、责任”的理念和放低自己、成就他人的胸怀,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欢迎,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亲自为公司颁发“莱昂纳多国际奖”,刷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形象。

六、公司荣誉

中联重科上市以来,在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2012年,中联重科凭借优异的公司治理,第五次捧得“金圆桌”最佳董事会奖,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唯一上榜企业及沪深股市获该奖项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2011年中联重科荣膺“中国2011最佳雇主”称号和“2011最具社会责任雇主”称号。

对于中联重科的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曾二次聆听中联重科汇报工作;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同志曾亲临公司视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公司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中联重科将持续推进“变革”和“国际化”,在不断变化的行业格局中实现稳健高速发展,打造一个全球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中联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中联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 在核心理念统领下,形成了中联“一元,二维,三公,四德,五心,六勤,七能、八品”的价值观体系,这是中联重科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能力标准和企业品格的集中表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的“信任管理、分层管理”理念强调自律和敬业精神,在倡导以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标

准做人的同时,要求以西方管理理念所提倡的规则做事,由此更好地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实现中国人做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信任管理”与“敬业精神”是对中联价值观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和发展。

中联重科的价值标准:一元“一元”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中的“至诚”。“诚”作为一种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诚”包括“真、实、信”三种境界。于中联而言,“至诚”就是“对诚信的执着”对追求理想与成就事业的执着”。二维“二维”是“德”与“才”。如果我们没有崇高的品德,就不可能树立“诚”的信念; 如果我们没有卓越的才能,也就不可能实现“诚”的目标。

中联重科的道德标准:三公“三公”即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平”是对权利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基本原则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比例平等。” “公正”是基于公平原则下的一种正确态度与合理行为。公平往往通过公正这一有效手段得以实现,没有了公正作为依托,公平就永远只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或理想。“公开”是公众的知情权。有关职能部门,在行使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程序并依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将必要事项向广大员工或特定的当事人予以说明,使其对事件的成因、过程与结果,都能够及时、准确且客观地了解并掌握。

四德 四德”即指“礼、义、廉、耻”。“礼”指规规矩矩的态度,方方正正的秩序。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缺位,不越位,在其位,谋其事,负其责,尽其能;以谦卑之心,坦诚待人,不巧诈,不虚伪,不自欺,不欺人,有礼有节。“义”指坦坦荡荡的胸怀,正正当当的行为。要求心怀感恩,忠于企业;识大体,顾大局,尽其本位。“廉”指纯纯洁洁的品格,清清白白的举止。要求存廉心、施廉行、从廉政、树廉风、扬廉德、留廉名。“耻”指时时刻刻的反思,切切实实的觉悟。要求以八荣八耻为荣辱观,勤于反思,知耻后勇。

五心 “五心”要求常怀感恩之心、常怀谦卑之心、常怀利他之心、常怀无私之心、常怀精进之心。这是成为一名中联员工必须持续修炼的五种心态。首先是心怀感恩,对社会、对企业心存感恩,对同事感恩,对员工心怀感恩。只有心怀感恩时,为人处事才会懂得谦卑。惟有谦卑,心态才能平和,才会有利他、无私之心。中联重科的能力标准:六勤“六勤”是指“勤学、勤思、勤快、勤奋、勤俭、勤勉”这是中联员工新能力的核心。“六勤”是企业对员工“才”与“能”的原则要求与全面概括;是显著提高企业执行力、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个人的新能力形成合力,就能最终汇聚成企业的新能力。“勤学”,就是要求 “学以致用,知行结合”; “勤思”,就是要求 “勤思多想,智慧谋事”;“勤快”,就是要求 “既讲速度,更讲效率”; “勤奋”,就是要求 “敬业执着,发奋图强”; “勤俭”,就是要求 “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勉”,就是要求 “勤自勉、勤互勉、勤嘉勉”。七能“七能”包括社会的公信力、文化的包容力、组织的凝聚力、全局的控制力、团队的推动力、自主的创新力、品牌的领导力。社会的公信力是企业取信于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中联重科有着严谨的人格操守与鲜明的价值取向,要做“有责任、负责任、尽责任”的企业。文化的包容力是确保企业内外和谐,文化的包容力使中联有了更多个性和人本特征,使企业与个人在文化这个层面达到完美的契合。组织的凝聚力“凝聚力”就是一种合力,一种向心力。组织的凝聚力使中联人和谐共处,互相依存,尊重个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全局的控制

力“控制力”就是一种收发自如、张驰有度、进退有序、取舍得当的均衡力。体现在内部管理上,就是要增强企业全局的驾驭能力。团队的推动力是一种主动、积极、强烈、进取的工作动力。中联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以“六勤”为标准,以主动的态度,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会补位,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自主的创新力是在技术开发上的原创能力、集成能力和二次创新力,就是要提升企业和行业的研发水平,体现大企业应有的风范、责任和使命。品牌的领导力是行业领袖独具的一种能力。只有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不断自我提升,才能成就一个领袖品牌,一个百年品牌,从而让品牌的领导力成为企业竞争力、号召力、公信力的一面旗帜。

中联重科的企业品格:八品即:“忠诚、仁义、谦卑、坚毅、豁达、自律、勤勉、精进”。这是来自企业人品格的集体淬炼和提升。中联希望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底蕴和脊梁的现代精神,成就企业内圣外王的完善品格。

信任管理与敬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体系的完善和价值观学习、“入模”教育在公司内部深入、持续地开展,针对公司高速扩张和发展的趋势,在“一元”到“八品”的文化体系基础上,詹纯新董事长进一步提出信任管理、分层管理,强调自律和敬业精神,并将其视同企业变革创新的主要表现。在倡导以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标准做人的同时,要求以西方管理理念所倡导的规则做事,由此更好地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实现中国人做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信任管理”与“敬业精神”中联价值观的深化和升华。

信任管理是以自律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以规则为标尺的人性化管理。自律,要求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指导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修为,使个人行为不逾越企业规则;规则,是企业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要求违者必罚、违者认罚、即时处理、人人平等,切实起到警示性、即时性和公平性的作用,强化约束力;信任,不是放任,也并非只是狭义的“人际信任”与“道德信任”,而是“规则信任”。既是指对员工的个体信任,更是指企业对下级机构的团体信任。要求在既定的规则下,信任员工、信任下属、信任下一级,以包容个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目标。在信任管理中,自律是前提,规则是底线和保障。因此,强调信任管理,就是要以规则为度,以效率为目标,在自律、规则和充分发挥个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形成组织和个体、公司与经营单元的相得益彰。敬业精神是职业人做好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敬业到位的人才。很多经营管理上的瑕疵和瓶颈,不是缘于流程与控制,也不是缘于分工与定位,而是缘于员工的不敬业、不精进的态度。员工的敬业精神源自内心的原动力。这种动力源,我们将之定位于文化和制度,唯有认同企业文化和制度,敬业才能内化为心灵契约,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大欢乐。

对全体员工的教育要以敬业为主题,从文化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坚守中联敬业之传统。

用心、负责、创新的工作精神

“用心”用精进之心做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新” 第一,要用现代意识去拓展我们的视野;

第二,要用变革的意识去改变不好的习惯;

第三,要用创新的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分(子)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培养新习惯,形成新气象。

“负责”第一,自己的事,要尽职尽责;

第二,对企业的事,大家都要负起责任来。

中联精神至诚执着之心; 仁义博爱之情; 自强不息之志。心存大爱,身体力行。

中联重科“5.12”抗震救灾和消防中的突出表现,不但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广泛赞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了一个行业领军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

而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的中联精神,以“至诚执着之心、仁义博爱之情、自强不息之志”为核心,它所形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将永久地激励每一个中联人,以本职工作为基点,永续传承和弘扬中联精神,去完成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更为崇高的使命。

在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中联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爱、责任、精神薪火相传,中联的企业文化又一次淬练、涅槃和升华。

实习小结及认识

这次的认识实习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简单的看板管理方法,也见识了企业的直线型流水生产线。同时,这次实践也激起了我对于企业管理学习的热情。

纸上来得终觉浅,欲得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我非常钦佩一流企业科学严谨的生产流程以及管理模式,而且被他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所打动。此外,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有许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去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实践的空间。我发现从理论到实际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更细心努力。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篇:参观中联重科有感

参观中联重科有感

学号:11415010147

姓名:曾意君

班级:11级思政1班

长沙中联重科,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中联重科,凭创新、诚信、爱心、责任心,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社会的称赞、人民的喜爱与政府的关怀。我曾记得中联重科创始人詹纯新先生有一句话:企业超越单纯的利润而存在,那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企业价值源于社会。

怀着对中联重科这个重磅级大企业的向往和好奇,我们在王博和易哥的带领下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集体游中联重科的大本营。我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通过这次短暂的参观活动让我对于企业人才战略有了更深的理解,中联重科成立伊始,就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广泛吸纳了大量的科研、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并且重视建立领先行业和地区的科学、规范的薪酬体系,推动员工不断提升能力、创造业绩,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公司还注重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培养机制,拓宽了各类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被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所“包围”的时代,尤其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趋加快,市场竞争对企业提出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会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所以说到底,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不论是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突破,还是科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以人才资源为基础。正是由于中联重科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企业高速的先前发展,即使面对肆虐全球的金融风暴,也保证了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不受大的影响,人才流失现象、大面积辞去员工现象没有发生,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连年增长、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国际化企业。

最后不得不说,通过大学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进入这样的大型企业工作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在这里有我们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同时不得不提的还有中联重科的企业文化,我想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他的所有文化,因为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支撑。

中联重科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诚”是中联重科的事业原点和价值坐标。在核心理念统领下,形成了“一元、二维、三公、四德、五心、六勤、七能、八品”的文化体系。

在国际化进程中,中联重科对“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文化内涵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丰富。在海外资源整合过程中,中联重科以“包容、共享、责任”的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欢迎,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亲自为董事长詹纯新先生颁发“莱昂纳多国际奖”,刷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形象。

在未来的企业文化发展中中联重科应该是大多数的新兴企业学习的对象。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创新与实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是我看到的中联重科的精神实质。

第四篇:中联重科实习报告

中联重科——志者无疆 1实习目的了解什么是企业,对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等获得感性认知。通过认知实习对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职能机构、生产经营特点、工艺流程、营销状况记全过程管理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2实习单位简介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

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

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7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第 1 页

3实习参观过程

3.1.参观中联科技园环卫机械分公司

中联科技园,位于湖南长沙,占地面积65333平方米,主要生产清扫车、洒水车等环卫机械产品和消防机械产品,年生产能力约10亿元。

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是中联重科旗下专业从事环卫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和营销的事业部,目前生产清扫机械、洗扫车系列、清洗机械、市政养护设备、除雪机械、垃圾收运设备、垃圾压缩站成套设备、垃圾填埋场成套设备和餐厨垃圾收运及资源化处理系统等九大类近100个品种的环卫机械产品和系统,年生产能力10000台套,适用于城市和农村、高等级公路、企业、机场、矿山、码头以及建筑工地等场所的环卫作业需要。

通过近40年科研技术的沉淀和积累,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造就了业内最具权威的一支专家级研发团队,其研发能力已走在中国同行业的最前列,被誉为“环卫机械制造的专家”。

公司拥有最贴心的营销服务系统,在每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设立了技术服务站和配件供应中心,配备专业服务人员,通过网络同步实行网上技术支持和远程服务监控,实现“专家级的营销和服务”。

凭借网络健全、技术先进、供给有力、服务贴心的优势,公司系列环卫机械产品销售规模连续十年稳居全国同行首位,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卫机械研发和生产基地,并获得“中国环卫机械市场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称号,公司产品还作为我国与部分政府签订的国家级技术援助合作项目出口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不少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国际市场。目前,我公司与澳大利亚、新加坡、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尼﹑加纳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往来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环卫机械品牌。

怀着“让世界清洁起来”的梦想,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为环卫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2参观麓谷工业园成品展示区

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建有建筑面积达8.5万平米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汽车起重机底盘等系列产品。

4中联企业兼并模式

2000年,当中联重科成功上市,中联重科最大的工作是重组并购,力图在短时期内聚合能量,壮大企业的规模。短短几年时间里,中联重科相继完成了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承债式并购原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原浦沅集团和收购中标实业的主要经营性资产,这些涉及到不同类型、不同产权所有制、不同产业甚至不同国家的企业并购案例,都取得了见效快、改制过渡平稳、主业优势凸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并由此制造了闻名遐迩的“中联模式”,从而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带来一些全新的思考和启示。国家科技部、湖南省、长沙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评价中联重科改制时说,“湖机、浦沅的平稳改制与实施重组并购,为大型国企改革树立了一个样板,是政府指导国企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其具体做法和运作方式将为政府指导国企改革改制提供较好的借鉴。”

在传统套路里,重组并购大致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向被收购企业派驻工作组,对原有管理层大换血,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由此产生的“并购后遗症”也十分明显:新旧管理层隔阂、管理理念冲突、企业文化对抗。

4.1收购基于“主业向心力”

“一个成长型企业为„聚能‟进行的收购,应该是基于„主业向心力‟的收购,”中联的思路相当清晰,必须保证公司的收购边界极限仍然使公司保持“主业向心力”,如果超过,收购就会失败。“我们关注三个问题——工程机械行业够不够做?值不值得做?难不难做?”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重组并购的对象必须是工程机械产业的补充、延伸,或有利于主业的发展。”詹纯新说。回望中联走过的收购之路,正凸显着这样的思路:收购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浦沅集团,均与工程机械产业紧密相关,成为集团主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因“主业向心力”而形成的“巨大能量”不容小觑。

湖南机床厂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重点国企,受国企通病制约,企业停滞不前。2002年12月,中联重科承债式收购湖机。通过改制,湖机在职员工人数从1300多人减少到480多人,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2003年,湖机实现销售收入、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0%。

2003年8月,世界工程机械领域最大的一次并购发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重科、浦沅集团、浦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四方签订《重组并购协议》。改制后的新浦沅集团顺利组建。今年1-4月,重组并购后的浦沅有限公司和浦沅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突破7亿元。市场占有率、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

4.2诚信企业文化催生“多赢”

管理学原理认为,人具有复杂的思想,对被改变或被强迫性地改变会产生巨大的抗拒力。但一旦从理念上、情感上产生认同,人们就会自愿地投入,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在中联集团的扩张中,“至诚无息,博厚悠远”为核心理念的诚信文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诚信使人员得到有效整合。在具体运作中,中联没有采用并购企业常用的干部“掺沙子”、派工作组的做法,詹纯新提出“三不变、五统一”———公司名称、产品品牌不变、领导班子基本不变,规划、投资、用人、文化、制度基本统一。詹纯新告诉记者,重组并购完成后,湖南机床厂、浦沅集团公司、浦沅有限公司的高管人员与原班子几乎没有改变。正是这个“临危受命”的原有班子,强有力地保证了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使改制、全员下岗竞聘等一系列改革步骤得以平稳运行,顺利完成。两大并购,涉及职工人数6000余名,但没有发生一起因改制而上访的事件。“不变”的管理团队成了企业实现“变”的强力保证。“个人发展的前景与企业集团事业前景的融合”,直接催生了“政府、本企业、被并购企业及其员工均满意的多赢局面”。

4.3“核”裂变打造国际化产业集群

与国际工程机械名牌企业相比较,中联集团是一个产品类别丰富的综合型企业。为适应工程机械行业专业化经营的国际潮流,中联集团正在实施“核”裂变战略,打造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这一思路是以中联集团为核心,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实现自有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对接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中联集团内构建一个国际工程机械精品的集合。通过持续的链式“核”裂变,在中联集团周边将出现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目前,中联集团的产业领域涉及工程机械制造、机床工具、卫星导航电子产业、新兴租赁产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十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中联集团正在逐步形成以工程机械为核心的“五大园区、七大生产基地”的产业群布局。

5认知实习的体会

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们的认知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们致谢,感谢你

们为我们的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对企业的运营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首先在参观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公司在现实中的运作和生产流程有所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会纸上谈兵了;此外,我还了解了不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法,可以和同学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了解了企业运营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了每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都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知道了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认识实习期间,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工作中知识的匮乏,一旦接触到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生产运作,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掌握好更多的专业及其相关知识,也会用更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情。

第五篇:中联重科认识实习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

生产认知实习报告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班级:10级农林经济管理 一班

姓名:艾喜军

学号:2010340

4指导教师:文建林

日期:2012—8—

31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

二、实习目的三、实习时间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四、实习地点

中联重科有限公司

五、实习过程

2、实地考察

(1)、公司概况

(2)、员工管理制度

六、实习小结及认识

这次的认识实习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简单的看板管理方法,也见识了企业的直线型流水生产线。同时,这次实践也激起了我对于企业管理学习的热情。

纸上来得终觉浅,欲得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我非常钦佩一流企业科学严谨的生产流程以及管理模式,而且被他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所打动。此外,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有许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去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实践的空间。我发现从理论到实际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更细心努力。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2

下载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联重科品牌的历史、发展与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方面的春联

    春 联 作者:中联电气公司调试厂 滕翔 上联: 工起构筑起重机 随拿千吨若斤 下联: 电气贯通大力神 稳放岳麓如佛 上联:下联:上联:下联:横批:藏龙卧虎 千锤百炼 机电液造精良设备 卧虎......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全文201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全文2011-10-30 20:13:22 巨潮资讯网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三季度报告全文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三季度报告全......

    中联重科绩效考核体系调研报告

    中联重科员工 绩效管理调研报告区干部经营管理培训班第二学习调研组根据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们课题组多次深入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

    湖南中联重科和海利化工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湖南中联重科和海利化工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清泉书记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会议上的提议,最近,我厅调研组赴湖南长沙,重点就高校、科研院所深化体制改革、激励科技......

    中联重科精益生产项目启动仪式

    精益生产启动仪式 2010年8月9日,中联重科精益生产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联将不在单纯的靠增加员工,增加设备,增加场地来提高生产能力,而是向先进生产方式,精益的管理模式,最大限......

    中联重科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定稿)

    中联重科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全国各地基础建设无论是从城市的城镇化到农村的新农村建设,还是从高速铁路、公路到各地的......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参观实习报告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参观实习报告姓名:庄雪班级:信管10102班 指导教师:刘元兵 时间:2012.6.13一. 实习时间: 2012.6.13二. 实习单位: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三. 实习目......

    重内涵发展,创品牌学校

    重内涵发展 创品牌学校 各位领导: 上(下)午好! 今天,督导检查评估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们深感荣幸。感谢领导给我校搭建这一平台,使我们有机会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下面,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