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

时间:2019-05-12 02:4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

第一篇: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

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落幕,严格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也让人们对大城市病越来越警惕,相对于大城市膨胀的人口和拥挤的交通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小城市的巨大发展空间让更多投资者充满信心。

传统城镇化对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大量资金流、人流在大城市聚集,有限的公共资源与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环境、医疗、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给城市的管理者和居住者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可悲的是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市场的力量,而是行政权力对城镇化过程的干预。政府原本只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是受利益的驱动,大城市政府将闲不住地手不停地伸进市场,于是,在城市行政等级制度的背景下,大量的优质资源被吸收到大城市当中,而中小城市的发展则因此受到限制。2013年10月21日在京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中小城市划分新标准出炉,全国共有中小城市2816个,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5%。但我国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区域城镇化率仅为35.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样的决定使得新型城镇化有望摆脱行政干预,更多地靠市场力量来配置资源,这将有利于中小城市从行政等级的制度中解脱出来,与大城市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角逐,通过自身优势和特色赢得发展先机。

富达尔咨询认为,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扮演最具活力的角色。其发展机遇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就地城镇化将让更多的劳动力流向中小城市,增强中小城市的人才优势。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预示着未来农民进城的路线图将发生改变,原先一窝蜂挤向大城市的景象将成为

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就地城镇化的理性选择。中小城市也将得益于宽松的户籍制度和低廉的生活成本,成为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第二,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将让重新定义中小城市的发展角色。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这意味着特色化发展将成为唯一的选择,过去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群发展的要求,城市群内部的竞合关系必将重新洗牌,找准自身特色定位才是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舞台上能否大显身手的关键所在。

第三,生态文明的发展将让中小城市摆脱粗放发展模式,让中小城市成为宜居之城。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过去,中小城市长期依靠粗放的发展模式来维持GDP的表面繁荣。如今,新型城镇化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将为中小城市的GDP“松绑”,让中小城市从狂飙突进的GDP竞赛中清醒过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城的建设中。

第四,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让中小城镇找回文化的核心竞争力,重新塑造城市品牌。

长期的GDP竞赛让很多中小城市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迷失了自我,城市建设和发展成为了盲目照搬、彼此抄袭的过程。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历史文化魅力的亮点被所谓的现代化逐渐蚕食和淹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将使很多中小城市开始意识到历史文化基因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把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的根本,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中小城市的文化魅力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

第五,制度改革将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注入持续的生命力。

制度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在良好制度之上的城镇化才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在具体工作中,要科学规划实施,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会议将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会议提出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处理好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问题,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让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以上这些制度建设对于城镇化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需要强调的是民营资本将是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新型城镇化中,民营资本将有机会参与到一些以前被国有企业垄断的项目中,这意味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城镇化的主力军,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将回归到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本位上,“无形的手”不再去与民争利,而是成为公平分蛋糕的协调者。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合理的制度建设将让政府职能回归本位,让民营资本获得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和保障。

第二篇: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第三篇: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

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

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

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

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以上笔者从民主化、实践化和理想化三个方面粗略地设计了今后学校德育方法落实学生重心的具体思路。三方面内容实际应构成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重心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笔者主张德育方法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无意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否定教给学生必要的、有用的知识。主要是针对传统德育方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提出的。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对教育事业发展都是有害的。

第四篇:“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稳定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映现党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赋予其不同的内涵。

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突出解放农民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已经证明并仍将证明,我们党在历史紧要关头,对“三农”工作重心都要进行历史性的谋划和顶层设计。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快车道。

持久把牢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骄人业绩。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果、蔬菜、水产品、禽蛋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用不到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18%的人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提升,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成效,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发展,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基础支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头重头在“三农”,基础和潜力也在“三农”。主要发达国家推进现代化的实践告诉我们,如何遵循现代化进程中城镇的比重上升、乡村的比重下降这一客观规律,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基本消除工农、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克服“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我国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总体上依然薄弱,中低等耕地占比超过七成,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低于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耕地退化和污染问题突出,城乡差距明显,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2.64:1。必须清醒认识到,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基础不牢,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必须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而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优先任务。没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乡村全面振兴就失去了基础。推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小康基础之上走向共同富裕,必须严守防线、明确重点、激发内生动力、提供政策保障。

守住返贫致贫防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新增贫困人口。对各类贫困户脱贫要做精准分析,如脱贫基础比较脆弱的、靠短期扶贫措施脱贫的、政策兜底脱贫的、刚过贫困线仍处于边缘的,虽然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返贫风险仍然较大。再比如,家底薄、抗风险弱的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户”,一旦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容易再次返贫。产业扶贫项目自主稳定发展能力偏弱,离开外部帮扶将影响产业带动成效。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稳得住、能致富”还有许多工作空间。因此,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已脱贫的群体要“扶上了马,送一程”,在一定期限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采取有效的金融帮扶政策、教育帮扶政策、兜底保障政策等,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明确消除相对贫困的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在全面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相对贫困将成为我国未来反贫困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实现了脱贫目标。但一些收入略高于贫困人口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缓慢,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按五等份分组,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人均收入比由2000年的1:6.5扩大到2018年的1:9.3。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难,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方向相悖。必须帮扶低收入人口缩小同其他群体的发展差距,切实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发展增收和民生困难问题,帮助其创造更有保障、更加宽裕的美好生活,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效。

激发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以后,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等较为集中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仍然需要中央和发达地区的帮扶支持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集中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不断增强其自身脱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都是让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因而在政策和体制衔接上也要注意有效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从政策实施对象来看,要从贫困县乡、贫困户转向所有农户和农民,从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同步施策,同时在具体措施中,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政策措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无缝对接,借以实现反贫困和乡村振兴的统一目标。

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破解“三农”领域最突出的城乡之间不平衡和东中西部农村之间不平衡问题。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公共事业的差距较大,而区域之间的差距则更大。因此,在乡村振兴中,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全面进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在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基础上的拓展,比“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涵盖的范围、领域要更为广阔。

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打牢“产业兴旺”的物质基石。乡村振兴的活力在于产业兴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乡村振兴则无法实现。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功能,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制定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提供“生态宜居”的空间保证。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生态宜居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民生需求,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水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加快乡村生态振兴步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综合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空气污染、噪音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增强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将农村生态优势转为经济发展优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塑造“乡风文明”的精神风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实现“治理有效”的综合效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健全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农村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权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

锁定“生活富裕”的高质量目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五篇:论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论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城镇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7%,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2011年4月28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城市中国计划2011论坛”上说,经过30年的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城镇面积已扩大4倍,但城镇人口只增加了1.6倍。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城镇人口已超过6.65亿,城镇化率达到49.68%。

在目前城镇化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关注,并应正确引导,防止造成重大失误和损失。

1、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的问题。由国情出发,城市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十分明显:资金,公共设施,环境建设,教育,生产等。因此,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镇辅之,而不是相反。

2、要坚决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必须坚决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供气紧张;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的发生。做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要克服和防止盲目扩镇、建镇热潮。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镇,这是必然趋势。但不能一哄而起,要有重点的扩建和发展。

加快城镇化对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权:人大代表人数所占比例、法律健全(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制度、补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004年“村村通电话”工程

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中高考问题)就业:取消高校毕业生落后限制、《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稅

养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优待政策

医疗: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文化: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

二是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使得流出地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明显下降。

三是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

四是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五是给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农民工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由人群”。同时,由于农民工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得不到公正对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又找不到正常的利益表达方式,找不到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再加上法律意识不强,受城市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受,铤而走险等原因,致使农民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失业保险制度。

其次是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发展。

再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最后是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下载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城市:城镇化重心转移的新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