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出租车管理政策的关系
浅议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出租车管理政策的关系 三组 江海 调研论文第五组 2009-12-03 14:16:04 阅读28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浅议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出租车管理政策的关系
一、出租汽车在城市交通的地位以及加强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一)我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市的道路发展已进入了快车道,且主要集中于联系市区各功能组团的等级路以及联系市区与周边城市和乡镇的等级路上。这种发展趋势是以下两种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我市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强度的压力;另一则是我市近几年来的综合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换、分
配等功能对交通效率的要求使得我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要求整体升级。
虽然我市的道路建设增长迅速,但仅仅依靠单纯的道路供给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交通需求,从我市近年来发展状况看,城市化与机动化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主旋律。小汽车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小汽车的增长,将给我市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么一来道路交通的设施建设,又诱发了潜在的交通需求,而这部分潜在的交通需求又很快占在有新增的道路空间,因此,又抵消了供给增长的作用,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
反之,笔者认为,交通拥挤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适度的交通拥挤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但是一旦交通拥挤超出了城市容忍的限度,就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笔者以为我市未来交通的发展就是在继续加强道路设施建设的同时,从交通管理着手,加强交通系统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既要保证道路设施的有效利用,又要防止交通拥挤的加剧。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确定合理的交通方
式结构。
(二)我市交通模式的定位
交通模式是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及社会环境等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交通方式结构,即各种交通方式承担出行量的比例分配。交通模式反映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交通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其他要素的总和。
笔者从多角度分析认为,我市的交通方式,可分为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两大类。前者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因为灵活自由等特点而具有明显的优势,后者从交通系统的角度来看,因为运输效率较高而成为大中城市倡导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则包括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其中出租车属于辅助公共客运系统。
交通方式结构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运行效率。如公共交通所占的比重较高,个体交通的交通量就会相对较小,从而保障道路系统的畅通运行。反之,个体交通所占比重较高,道路上的交通负荷就会增加。为此,笔者以为,在我市公共交通是满足出行需求最有效的方式,应予以优先发展;自行车、电瓶车和步行交通是对环境友好的交通方式,在短距离出行中应予以鼓励;出租车具有舒适、灵活和快速的优势,但应在宏观需求管理下实现有序发展。对此,我市的交通方式功能定位应以优先发展公交车、中巴车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出租车为辅助的交通发展战略。
(三)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与出租汽车发展
纵观各地的经验表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措施。反之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对出租车的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出租汽车作为公共交通辅助客运系统,在城市综合交
通系统中仍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行驶路线,而且仅为个体乘客提供服务。出租车具有个体交通的特征,但与个体交通相比又有差别。出租车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不是车辆所有者。出租车与常规公交相比具有自己的运营特点,这种特殊的公共交通其可达性最高,基本实现门到门运输,舒适性最好,仅为个体乘客服务,不会产生拥挤,在我市已成为普通人群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另外,出租车具备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被誉为城市的“窗口”,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出租车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主要发挥两大功能:一是作为小汽车交通的替代品,为无车族提供一种替代服务,另一种作为接驳工具,为那些长距离的乘客提供一种至长途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的短驳出行
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出租汽车在我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出租车是定线常规公交的补充,填补了公交覆盖的盲点。同时,出租车作为一种接驳工具,不仅可以实现公共交通内各种运输方式
之间的快速无缝衔接,而且可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快速无缝衔接。
(四)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出租汽车流动运行的特性以及完成单位运量所占用的道路时空资源大,能耗高,废气污染严重等缺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租汽车可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量的实际,有控制的发展。同时做好加强该行业的管理工作。
二、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出租车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出租汽车561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在出租汽车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台了很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行业形象得到了很大提高,真正体现了窗口作用。但目前我市出租车行业还存在一系列
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
(1)运力调控缺乏科学依据,人为因素影响过多,缺乏对出租车市场的深入系统研究,运力调控政
府行为过多,市场调节过少。
(2)经营主体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现有的企业经济实力偏小,不利于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3)企业管理手段简单,以罚代管,以包代管问题突出,对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差,企业与司机的劳
动关系不清淅,影响社会稳定。
(4)出租车司机整体素质差,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低下。
(5)驾驶人员不够稳定。出租车驾驶员拒载、斩客、不文明服务经常书诸报端,近年来更是成为投
诉的热点、管理的难点。
(6)出租车与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缺乏有效衔接,政府服务设施不配套。加之出租车经营模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沿街找活模式上,造成供需信息不畅。一方面市民打的难、出行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出
租车除高峰期外,其它时间空驶率高,增加了油耗支出,也影响交通畅通和安全。
(7)行业管理手段不力。缺乏法规、缺乏协调、缺乏威慑力和公信力。如对违规经营者、驾驶员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管理上威慑力不强;又如出租车管理信息化程度低,GPS行车记录仪等应用有待进一
步推广。
三、关于出租汽车管理政策的建议
1、以管理水平为条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笔者认为,市场准入制度规定了出租车经营的许可条件,是决定出租车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城市窗口行业,出租车经营者的一举一动事关城市的形象,在现阶段市场准入应适当抬高门槛。
市场准入制度首先要确立市场的经营主体,其次是准入条件。
目前全省普遍以公司经营为主,我市也是如此。公司经营的主要好处是易于管理,而且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但目前公司在经营中普遍存在“以包代管”,使得出租车公司成了出租车行业的寄生虫,而且在承包合同中存在大量不平等的条款,使得司机承担了本该由公司承担的大量经营风险,司机就享受公司的任何福利待遇。北京市的出租车管理是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经济时报》的调查报告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方
式的重新思考。
温州采用的是另一个极端模式,经营权的私有化使得个体成了经营主体,公司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公司,每月收取150元左右的管理费。实际上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个体经营,本身都是无可厚非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个体都是市场的主体,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笔者以为,行业管理部门似乎不应强制规定。至于准入条件,对于企业不应单纯以硬件设施作为衡量标准,而应以管理水平作为主要标准,而对于个人准入条件可适当提高条件,并对经营权的出租做出相应的规定,使得服务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2、以市场需求决定经营权的投放。
由于出租车经营权属于特许经营范畴,而出租汽车占用了公共资源(如道路),并且出租车成本存在外部性(如环境影响),实行经营权的有偿使用是理所当然的。有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有偿使用。经营权有偿使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有偿使用应以市场规律为重,不能人为提高使用费用,以免增加经营者的负担。同时,要避免炒作经营权带来隐患。对于长期的经营权可以考虑不予转让这种方式,而确定一定期限的,则可以自由转让。
经营权的数量控制是运力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现阶段我市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实施数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从总体上看来,我市出租车的总量(561辆)相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版图的扩展来说,还是偏少的,与外省市相比差距也较大。从出租车与城市公交比较,出租汽车还具备了点到点的巨大优势,发展潜力大。
3、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政府管理部门要从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逐步向符合市场需求的科学的、经济的、服务和引导式的管理方式转变,制订相应的管理政策。
(1)制订发展规划。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出租汽车的规模与经营方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应遵循市场发展客观规律,分析需求,制定规划,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和任务。主要从明确发展定位、建立发展模型、建立行业评价指标、建立测评体系与规划建设出租汽
车静态服务网络等方面着重思考,寻求出租车行业科学发展的路子。
(2)强化总量调控。坚持出租汽车总量调控、适度从紧的政策,这是保持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每两年投放一批出租汽车,但要严格控制数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有三点优势:一是保证了驾驶员收益不受大的影响;二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运力相对紧缺,但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用车需要;三是为今后运力投放打下好的心理基础。今后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编制的规划,建立与市民出行、流动人口出行
需求相适应的出租汽车总量模型,适度适量发展出租汽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3)遵循市场规律。在车辆的更新、车型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经营
者、驾驶员的意见,政府不人为强制干预。
4、以分类管理推动营运服务管理。
目前,我市的出租车和全国各地的出租车一样,管理过于简单,仅对出租车的车型档次进行了分类,所有出租车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对出租车的经营范围作出规定,造成出租车分布不均衡。国外发达国家特别重视享受服务的公平性,为了让任何区域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到出租服务,各国对出租车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例如便捷出租、多功能出租、高峰时段出租以及区域限制出租等四大类,不仅保证了出租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的相对均衡,而且对于残疾人员也重点关照,设立了专用出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我市也可考虑是否可行,如推出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2-3小时的便捷出租车,推出周一、周五学生放假、上学高峰时段区域限制出租,通过标志、标识,再通过GPS、计价器等系统的监管,保证其他时段不进行非法营运。对农村偏远地区,不具备班车开行效益差的,可考虑定线出租和区域出租。
5、运用法制、行政、自律手段,推进行业的规范经营。
(1)强化法制管理。制订《客运出租汽车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
格证管理办法》以及《出租汽车驾驶员行为规范》等工作规范,强化行业管理。
(2)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以服务质量为主要竞标条件的经营权招投标方式,在运力投放时实行企业发展与企业服务水平相挂钩,扶持文明服务、规范管理、遵纪守法、安全运营等综合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开展对出租汽车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对投诉率、违章率高的企业,予以处罚和考核不合格评定,暂停办理车辆过户、人员变更、营运权变更及抵押等手续,考核结果与运力投放、先进评比相挂钩。
(3)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出租车协会既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更是协助行业管理的有益补充。一方面通过协会,加强了对车辆个体的管理。另一方面强化协会自律,对多次发生拒载、多收费等违规行为的出租车司机,建立“黑名单”,由协会清退出行业处理,所有企业不得录用,形成退出机制。
(4)遏制私下转让、炒卖行为。出租车营运权私下炒卖难以遏制,成为影响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分析原因,主要是信息不透明,群众对有偿营运权到期后政府是否强制收回有盲目的乐观心理,加上中介炒作、市场投机因素,人为地哄抬价格。为此,一是逐步降低有偿使用金额,规范出让行为,今后要逐步改有偿为无偿,改私营为公营。二是严格转让,公司车辆只进不出,个体车辆严格受让方
条件,提高交易成本,逐步限制转让。
6、通过深化行业文明创建,提高驾驶员荣誉感、责任感。
出租汽车行业要稳定,要发展,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人,在于广大的出租汽车驾驶员。而要出租汽车驾驶员提高服务意识,除了保证其有稳定的收入之外,关键还是要提高其社会地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爱护、关心驾驶员的良好氛围。为此,客管部门要把强化行业文明创建、提
升行业社会地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形成较完整的创建体系。即优质文明服务车、文明使者、优秀驾驶员三个层次,先优质文明服务车是载体,优秀驾驶员是基础。为提高创建的积极性,加大对先进的奖励力度。
(2)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提升队伍素质。一是挖掘行业闪光点,树立先进典型。二是开展优秀驾驶员评比、评分管理,前者使好的驾驶员能够脱颖而出,逐步造就一批稳定的、素质较高的职业化
队伍。
(3)开展公益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
(4)加大对出租车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所有出租车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每年进行一
次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强化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出租车的发展管理应坚持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而要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全局、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营造和谐的市场氛围,确保
城市交通设施和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篇:城市出租车管理规定全文
城市出租车管理规定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合法经营,维护乘客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客运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城市(含市辖行政区,下同)经营(含兼营)客运出租汽车业务(含旅游客运,宾馆、旅社、招待所、接待站客运业务)的国营、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伙经营者(以下统称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对城市客运出租汽车应贯彻“多家经营、统一管理”的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主管公共交通的部门统一管理,并建立和完善客运交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
客运管理机构对出租汽车管理的职责是:
(一)对全市客运出租汽车的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制定有关出租汽车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在出租汽车经营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开业、歇业或停业前,对其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制发有关出租汽车经营的证件;
(三)配合物价、税务部门制定出租汽车统一收费标准、收费方法和收费票据(国际旅游(涉外)出租汽车收费标准按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物价局制定的《中国国际旅游价格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四)配合公安部门加强对出租汽车行业的治安和交通安全管理;
(五)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六)负责处理乘客的投诉;
(七)检查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者进行教育、处罚。
第五条
各市的客运管理机构必须按所管车辆数的适当比例建立并充实专职和兼职的稽查队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六条
客运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模范遵守和执行本办法,认真履行职责。稽查人员执行任务时要身着统一制式的识别服装,出示证件。对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要严肃处理。
第七条
客运管理机构可以向出租汽车经营者按其营业收入或车辆客位征收管理费。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注:经营出租汽车业务的个体工商户,应按照一九八七年____月___日____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缴纳登记费和管理费。)
第三章
开业
停业
第八条
申请经营出租汽车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履行下列手续:
(一)单位持上级主管机关证明,个人持户籍证明和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向客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二)凭客运管理机构同意经营的证明和申请牌照的证件,向公安部门办理车辆检验登记手续,并登记备案;
(三)按照国家登记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同时办理税务登记、第三者责任保险和乘客意外伤害保险,并报请物价管理部门核定所经营车辆的租价标准;
凡接待涉外旅行团出租汽车业务者,须符合涉外旅游汽车接待标准。
(四)凭取得的上述证件向客运管理机构领取准运证件和服务标志,并办理统一收费凭证。
第九条
在本办法公布前开业未办理上述手续的,应于本办法公布之日起___日内向当地有关部门补办审批手续。逾期未办的,不准营业。
第十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停业或歇业,须于___日前向客运管理机构申报,经批准后缴销有关出租汽车运营证件,向公安部门办理车辆停驶手续。办理歇业的,还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向公安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和车辆停驶手续。
第四章
车辆管理
第十一条
出租汽车除应当符合公安部门对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车顶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装置显示空车待租的明显标志(大客车和经批准的特殊用车除外);
(二)在明显部位有经营者名称或标记;
(三)应安装经公安部门鉴定合格的报警装置;
(四)安装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的收费计价器,在车内张贴当地物价部门确定的租价标准;
(五)保持车辆技术性能完好、车容整洁。
第五章
经
营
者
第十二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法规,接受当地客运管理、公安、旅游、物价、税务、计量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须执行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统一收费标准,使用统一票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定价、改变收费方法或印制票据。
第十四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要按照“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一)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必须有一位领导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根据车辆数量相应设置保卫和行车安全管理机构。
或配备专(兼)职保卫和行车安全管理人员,建立治安保卫和交通安全组织,做好本单位出租汽车的治安保卫和交通安全工作;(二)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要对本单位从业人员经常进行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经教育不改正的驾驶人员,应坚决调离、辞退或除名。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须执行客运管理机构协调运营业务的各项措施,及时调度车辆完成外事、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
第六章
驾
驶
员
第十七条
出租汽车驾驶人员在运营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治安、交通法规及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二)携带、佩戴准运证件和服务标志;
(三)按计价器照章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变相多收车费,不得暗示、索要、私收礼物和小费;
(四)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不得收取和索要外币,不得与乘客套汇、换汇,营业中收取的外汇人民币应按国家规定上缴;
(五)接受客运管理稽查人员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等部门的检查,遵守营业场所秩序,服从调度人员调派,在公安部门同意停靠的路段,遇招手即停车;
(六)夜间去远郊或出市运营,要到营业站点登记;
(七)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热情服务、礼貌待客,不论里程远近,无正当理由不得拒载;
(八)发现违法犯罪分子或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应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和本单位保卫部门,不得知情不报;
(九)严禁利用出租汽车运载赃物、违禁物品和进行流氓、赌博等犯罪活动。
第七章
站点管理
第十八条
在乘客比较集中的机场、火车站、码头、饭店、宾馆等公共场所和风景名胜地区,客运管理机构应建立出租汽车公用站点,并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按顺序派车。各出租汽车公用站点必须对所有出租汽车经营者开放,不得以任何借口独占、垄断业务。
第八章
奖
罚
第十九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运营服务中成绩显著的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由当地客运出租汽车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经营者或驾驶员,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由当地客运管理机构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注销准运证件的处理;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罚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地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会同公安、旅游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或修订出租汽车管理规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
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
林百彰(福建省漳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漳州 363000)
摘要:市政工程与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城市市政建设、设计、规划和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市政工程的外观景观设计、规划、文明施工、环境的日常管理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市政建设;设计;规划和管理;城市文化载体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053-010引言
然而随着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不仅在于空间使用功能的满足以及工程本身的美观,更主要是在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城市文化载体更丰富,人居环境更优美。
如何建设好、如何规划好、如何管理好市政工程,现在已经摆在市政工作者面前,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1必须改变陈旧观念的思想观念
究竟什么是市政工程?市政工程有哪些特点?一般从事工程建设的科技人员,甚至是从事市政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员,还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片面看法。以为市政工程就是“造桥、铺路、埋管道”。市政工程是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市政”其含义很广,有城市就有市政。它包含城市的组织、法制、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因此它与城市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与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市政工程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标志,而且关系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衣、食、住、行、水、路、电、污水、垃圾的处理等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市政工程设施,一个城市要生存,要发展,经济要繁荣,生活质量要提高,市政基础建设必须先行,并且处于“前提”和“先决”的地位。
现代化的城市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市政工程设施,就要有现代化的思想设计,现代化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并做好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首先,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在施工前就要充分做好设计及规划,使市政工程的建设更符合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市政工程的功能,随着当代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开始关注设计问题,但关注的重点是建筑和城市的关系,而对城市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城市交通工程(如道路、桥梁、轻轨等)及市政公用设施景观设计则关注得不够。市政工程只注重自身的功能性,而漠视空间及城市,忽视其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对市政工程的要求,使得城市景观混乱。例如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与高架桥、轻轨等。特别是高架桥使道路尺度和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设计上往往无视景观这一因素,只满足功能要求的形式,而忽视空间、比例、尺度以及和周围建筑的关系,使我们的道路给人一种沉闷、拥挤、无序的感受。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市政建设不断出现新要求、新变化、新问题、新功能。对此,我们应超前准备,改变陈旧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确保市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2加强市政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管理
市政工程的设计是关键,有什么样的设计就会建设成什么样式的城市外观景观和人居环境,完善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审查、审批制度,有利于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功能或自身形象,漠视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模式。
市政设施建设重在科学规划和平衡统一,这是处理市政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原则,统一是指整个城市发展之间,市政设施中的各个项目以及市政设施中的每一单项设施的建设都必须相互协调,统一规划。任何局部改造都必然牵动全局,因而不可割裂处之。平衡
是指城市各种功能与城市未来发展的相互适应,规划上广泛的适应性,正是市政设施广泛的服务功能所要求的,统一是规划的过程,平衡是规划的目标。建设超前和同步的原则,建设超前和同步是指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为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要求,必须使这一项目建设有一个超前量,并在计划安排上与城市其他设施在形成能力的时间上保持同步。如:对市政工程的造型、尺度与城市、周围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等缺乏具体有效地控制和引导手段,这是我国城市环境缺乏整体感,杂乱无章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引进城市设计必不可少;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设计之间的桥梁,根据城市设计理念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成为市政工程设计的先导。设计导则应经过一定程序后,使其成为有相应法律效应的规范文件,为规划部门的具体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法规依据。
3加强已建成和在建市政工程的市容市貌环保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特点,施工区域往往地处繁华的闹市区,周围单位、居民区众多,交通流量大,人口密度高。针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制定在建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计划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扬尘、噪声、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如何做好文明施工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管理机构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中对现场各个方面有专业的管理,加强监管,杜绝人为对市政设施的不良后果发生。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现场组织机构中各类人员的环境责任,市政工程建设者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对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尽可能将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同时要保证已建好的车行道、人行道、下水道、厕所、垃圾台等市政公共设施作用的发挥,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生活习惯和城市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素质。
总之,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工程,城市市政设计和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市政工作者对市政工程的外观景观设计、规划、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成功的市政工程管理能促进国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必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市政工程设计、建设、规划和市政工程管理的成功之路。
第四篇: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与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与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关系问题
北京加强世界城市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所谓体现时代特征,就是要具备现代世界城市的共同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和全球影响力。所谓体现中国特色,就是还要同时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特质。这其中,就要求把以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为着力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当作重要的目标要求。所谓体现首都特点,就是北京不仅与纽约不同,而且与作为首都的伦敦、巴黎、东京也不同,北京承担着“四个服务”的基本功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要特别强调体现这一特点。由此可见,建设世界城市与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关系格外密切。
以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为标志,首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精心谋划,做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明确了首都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这对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首都实际,狠抓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狠抓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政府工作机制创新、狠抓北京奥运会财富的转化和运用,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了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北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为实现世界城市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世界城市是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建设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政治建设所取得的长足进展,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果,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谐。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更需要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建设搞不好,就不是全面发展,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搞不好,就没有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屋建瓴,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和任务,就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长远发展,促进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也是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作为首都,北京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的服务和管理,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已经成为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城市,如何建立起包容多样性的社会治理结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要成为宜居城市,需要我们把政府、市场、社会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建立起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要求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上迈出更大步伐,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人才队伍。
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我们现行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问题和矛盾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处理起来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在首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不断满足首都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当前我市社会建设的主要成果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紧紧抓住三大机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采取新举措,不断迈出新步伐,北京社会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紧紧抓住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机遇,加快推进北京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久,按照党中央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格局要求,于2007年12月初,率先在全国成立了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加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以“五无”(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拖欠工资问题、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为突破口,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北京市社会建设大会,印发《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1+4”系列文件,明确了构建“五大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开创了北京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二是紧紧抓住筹办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北京社会建设。把筹办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庆典的过程,当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广泛动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好评,为祖国赢得荣誉,为首都增添了彩。从某种程度上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是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
三是紧紧抓住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北京社会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把加强社会建设当作重要的整改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了一大批保障和改善民生、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志愿者工作、社会领域党建的突出问题。使北京社会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强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市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合力推进,产生五方面成果,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取得了体制创新成果。在市、区县层面均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了党委社会工委、政府社会办,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职能,初步形成了北京社会建设新格局的基本框架。二是取得了制度创新成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北京社会建设“1+4+X”的政策体系框架。三是取得了机制创新成果。建立健全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协调机制、区县社会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协调机制、社会建设信息工作协调机制、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纵向到底和“两新”组织横向到边的工作协调机制。四是取得了一系列实践创新成果。全市2633个社区,有1600个社区达到规范化标准;28000多名社区工作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原来的26%提高到70%以上,平均年龄下降到40岁。确认了10家人民团体为首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其发挥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业务上的发展龙头、管理服务上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召开全市志愿者大会,出台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文件,奥运志愿成果初步转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全市141个街道全部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试点工作启动,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创建了105个“五个好”示范点,在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已经建立978个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五是初步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被有些新闻媒体称作“北京经验”和“北京模式”的,包括社区建设规范化模式,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模式,志愿者工作奥运服务模式、常态化模式,社会领域党建的社区党建区域化模式、社会组织党建分类管理模式、新经济组织商务楼宇党建模式,等等。
两年多来,北京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为下一步推动工作积累了经验,更为在全市更大范围内全面推开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这些年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社会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尚属于“新生事物”,有许多难关等着我们去攻克,有许多难题等着我们去破解。我们的社会管理、社会动员、社会公共服务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首都的长远发展看,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势在必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勇于突破原有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以创新的思维理念、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坚定的决心、坚韧的毅力,努力开展全新的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为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三、进一步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为建设世界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7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印发《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推动北京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步入“快车道”。刘淇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按照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密切结合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实际,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北京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全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中重点工作的落实。
《行动方案》共8个部分40条,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等6个方面的若干项重点工作,提出了90项具体措施。目前,落实行动方案的“折子工程”已经制定印发,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完成任务时限;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专项试点方案也已制订,对东城、朝阳、顺义三个综合试点区和各区县专项试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委社会工委综合协调下,各部门、各区县正在抓紧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全力推动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宋贵伦在“世界城市·社会建设论坛”上的发言
第五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文章标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
围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政策。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完善规范的政府监管制度,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产业化运作的市政
公用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二、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
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一五”全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污水管网、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应逐步由社会投资主体来投资建设。抓紧组织编制《“十一五”全国缺水县城供水工程建设规划》,加强老少边穷及西部地区缺水县城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快理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确保设施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要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各地要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提高征收标准,加强收费管理。污水处理收费要全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收费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由地方财政补足。对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不落实收费政策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建议暂缓审批该地区城建环保国债项目。
三、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要切实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完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系统和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建设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公共交通设施使用效率。特大城市要有序建设和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进一步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