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20:5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

第一篇: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

如何证明圆的切线

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通常有的两种方法:

一、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个点,那么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

【例1】如图1,已知AB为⊙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D=OB,点C在圆上,∠CAB=30º.求证:DC是⊙O的切线.

思路:要想证明DC是⊙O的切线,只要我们连接OC,证明∠OCD

=90º即可.

证明:连接OC,BC.

∵AB为⊙O的直径,∴∠ACB=90º. ∵∠CAB=30º,∴BC=∵BD=OB,∴BC=

1AB=OB.

2OD.∴∠OCD=90º. 2

∴DC是⊙O的切线.

【评析】一定要分清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特别要注意“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本题在证明∠OCD=90º时,运用了“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当然也可以从角度计算的角度来求∠OCD=90º.

二、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则应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例2】如图2,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任意一点,⊙D与OA相切于点E.求证:OB与⊙D相切.

思路:连接DE,过点D作DF⊥OB于点F,证明DE=DF即可,这可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证得.

请同学们写出证明过程.

2【评析】一定要防止出现错将圆上的一点当作公共点而连接出半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体会证明切线时常用的这两种方法,作辅助线时一定要注意表述的正确性.

【例3】如图3,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

3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

思路: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证明:连接OC.

∵CD是⊙O的切线,∴OC⊥CD.

∵AD⊥CD,∴OC∥AD.∴∠1=∠2.

∵OC=OA,∴∠1=∠3.∴∠2=∠3.

∴AC平分∠DAB.

【评析】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线的位置一般是确定的.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辅助线常常是连接圆心与切点,得到半径,那么半径垂直切线.

【例4】如图4,已知AB为⊙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C,连接

OC,弦AD∥OC.求证:CD是⊙O的切线.

思路:本题中既有圆的切线是已知条件,又证明另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也

就是既要注意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又要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欲证明

CD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ODC=90º即可.

证明:连接OD.

∵OC∥AD,∴∠1=∠3,∠2=∠4.

∵OA=OD,∴∠1=∠2.∴∠3=∠4.

又∵OB=OD,OC=OC,∴△OBC≌△ODC.∴∠OBC=∠ODC.

∵BC是⊙O的切线,∴∠OBC=90º.∴∠ODC=90º.

∴DC是⊙O的切线.

【评析】本题综合运用了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注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希望同学们通过本题对这两个定理有进一步的认识.本题若作OD⊥CD,就判断出了CD与⊙O相切,这是错误的.这样做相当于还未探究、判断,就以经得出了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图42

第二篇: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练习圆切线证明方法

中考数学23题圆的切线证明及不规则阴影面积问题的解法探究

有关切线证明问题,通常给出直线与圆的交点时,要连半径通过证明半径与直线垂直,解决问题,证垂直的方法:(1)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角相等,进而证得垂直;(2)通过证平行得出角相等,推出90度角得垂直;(3)通过角之间的关系,推出两角互余,证垂直。若直线与圆没有交点,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垂线段长等于半径即可,这个类型的证明多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通常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与扇形面积和差来解决。在具体证明解题时,要根据题中的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圆与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综合题要学会从整体上着眼,从局部入手,充分运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解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常要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建立方程,求相关的量,总而言之,这类题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书写要严谨。

典型题解析

1.(2019葫芦岛)如图,点M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一点,以AM为直径的⊙O交矩形对角线AC于点F,在线段CD上取一点E,连接EF,使EC=EF.(1)

求证:EF是⊙O的切线;

(2)

若cos∠CAD=,AF=6,MD=2,求FC的长.解析

:(1)连接OF,∵四边形ABCD是矩形可得∠CDA=900,∴∠DCA+∠DAC=900

∵EC=EF,OF=OA

∴∠EFC=∠DCA,∠OFA=∠DAC

∴∠EFC+∠OFA=900

∴∠EFO=1800-(∠EFC+∠OFA)=900

∴OF⊥EF

∴EF是⊙O的切线

(3)

过点O作OH⊥AF,垂足为H。

∵AF=6

∴AH=3

∵cos∠CAD=,cos∠CAD=

∴AO=5

∵AM=2AO=10,MD=2

∴AD=8

∵cos∠CAD=,cos∠CAD=

∴AC=

∴CF=AC-AF=-6=

2.(2019.铁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A恰好经过BC的中点E,连接DE,AE,BD,AE与BD交于点F.(1)

求证:DE与⊙A相切

(2)

若AB=6,求BF的长。

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2AB.∵点E是BC的中点

∴BE=AD

∵AE=AB

∴AE=AB=BE

∴∠CBA=∠AEB=600

∵DC∥AB

∴∠C+∠CBE=1800

∴∠C=1200

∵CD=AB,AB=BE=CE

∴CD=CE

∴∠CDE=∠CED=300

∴∠DEA=1800-(∠CED+∠AEB)=900

∴AE⊥DE

∴DE与⊙A相切

(3)

过点B作BH⊥AE,垂足为H.则AH=HE,∵AB=6,∴AD=2AB=12,BE=6,AH=EH=3

∴BH=

∵BE∥AD

∴△FBE∽△FDA

∴EF=AE=2

∴FH=EH-EF=1

∴BF=

3.(2018.抚顺)如图,AB为⊙O直径,AC为⊙O的弦,过⊙O外的点D作DE⊥OA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DC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且∠D=2∠A,作CH⊥AB于点H.(1)

判断直线D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HB=2,cos∠D=,请求出AC的长.解析:连接OC.∵OC=OA

∴∠OAC=∠OCA

∴∠COP=∠OAC+∠OCA=2∠OAC

∵∠D=2∠A,∴∠D=∠COP

∵DE⊥OA

∴∠DEP=900

∴∠D+∠P=900

∴∠COP+∠P=900

∴OC⊥DC

∴DC与⊙O相切

(3)

∵cos∠D=,cos∠D=

又OB=OC,BH=2

解得:OC=5

∴OH=3,OC=0A=5

∴CH=,AH=8

∴AC=

4.(2020.丹东)如图,已知△ABC,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D,连接BD,∠CBD的平分线交⊙O于点E,交AC于点F,且AF=AB.(1)

判断BC所在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tan∠FBC=,DF=2,求⊙O的半径.解析:(1)∵AB为直径

∴∠ADB=900

∴∠DFB+∠DBF=∠ADB=900

∵BF是∠CBD的平分线,AF=AB.∴∠DBF=∠CBF,∠ABF=∠AFB

∴∠CBF+∠ABF=900

∴BC⊥AB

∴BC所在直线与⊙O相切

(2)

∵tan∠FBC=,∠DBF=∠CBF,DF=2

∴tan∠DBF=,∴BD=5

∵AF=AB

∴AD=AF-BD=AB-2

∵BD2+AD2=AB2

∴25+(AB-2)2=AB2

解得

:AB=

5.(2017.铁岭)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C是半圆上一点,连接OC,BC,以点C为顶点,CB为边作∠BCF=∠BOC,延长AB交CF于点D.(1)

求证:直线CF是半圆O的切线;

(2)

若BD=5,CD=,求弧BC的长.解析

:(1)∵OC=OB

∴∠OCB=∠OBC

∴∠OBC+∠OCB+∠BOC=1800

∴∠OCB+∠BOC=900

∵∠BCF=∠BOC

∴∠OCB+∠BCF

=900

∴OC⊥CF

∴直线CF是半圆O的切线;

(2)设半径为r

则有:r2+CD2=(r+BD)2

r2+75=(r+5)2

解得,r=5

∵OB=BD,∠OCD=900

∴BC=OB=OC=5

∴∠BOC=600

∴弧BC=

6.(2020.锦州)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E,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E,与AD交于点F,G是A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G,交AC于点H,且∠DBG=∠BAD.(1)

求证:BG是⊙O的切线;

(2)

若CH=3,tan∠DBG=,求⊙O的直径.解析:(1)∵AB是直径

∴∠BEA=90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BAE=∠BAD.∵∠DBG=∠BAD.∴∠DBG=∠BAE

∵∠BAE+∠ABE=900,∴∠DBG

+∠ABE=900,∴BG⊥AB

(2)设HE=x

∵tan∠DBG=

tan∠BAE=,∴BE=2HE=2x,AE=4x

∵CE=AE,CH=3

∴3+x=4x,解得:x=1,即

AE=4,BE=2

∴AB=

7.(2019.本溪)如图,点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CD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O是△DEF的外接圆,连接DP.(1)

求证:DP是⊙O的切线;

(2)

若tan∠PDC=,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求⊙O的半径和线段OP的长.7.解析:(1)连接O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CB,∠DCP=∠BCP=450

∵CP=CP

∴△DCP≌△BCP

∴∠CDP=∠CBP

∵∠DCB=900

∴∠CEB+∠CBE=900

∵OD=OE,∠OED=∠CEB

∴∠ODE=∠OED=CEB

∴∠ODE+∠CDP=900

∴OD⊥DP

∴DP是⊙O的切线

(2)∵tan∠PDC=tan∠CBE=,BC=4

∴DE=CE=2

∵BC∥AF

∴∠EFA=∠CBE

∴tan∠DFE=

∴DF=4

∴FE=

∴OD=

过点P作PH⊥DC垂足为H.∵tan∠PDC==

∴DH=2PH

∵∠PCH=∠CPH=4500

∴PH=CH

∵DH+CH=4

∴DH=,PH=CH=

∴DP=

∴OP=

8.(2018.抚顺)如图,Rt△ABC中,∠ABC=900,以AB为直径作⊙O,点D为⊙O上一点,且CD=CB,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E=4,DE=8,求AC的长.解析:理由如下:

连接OC.∵CB=CD,OB=OD,OC=OC

∴△OBC≌△ODC

∴∠ODB=∠OBC=900

∴OD⊥DC

∴直线CD与⊙O相切

(2)设半径

为r,则OE=DE-OD=8-r,OB=r

∵OB2+BE2=OE2

∴r2+16=(8-r)2

解得:r=3

即OB=3,AB=6,OE=5

∵∠OEB=∠CED,∠EBO=∠EDC=900

∴△OEB∽△CED

∴EC=

∴BC=CE-BE=10-4=6

∴AC=

9.(2020。辽阳)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CAB=900,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A,交BC边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DE.(1)求证:DE与⊙A相切;

(2)若∠ABC=600,AB=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

:连接A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C,∠B=∠ADC

∵AE=AB,∴∠ABE=∠AEB,DC=AE

∵BC∥AD

∴∠EAD=∠AEB=∠CDA

∵DA=AD

∴△DAC≌△ADE

∴∠DEA=∠ACD

∵CD∥AB

∴∠DCA=∠BAC=900

∴∠DEA=∠ACD=900

∴AE⊥DE

∴DE与⊙A相切

(2)过点E作EH⊥AC垂足为H.∵∠ABC=600,AE=AB=4

∴∠EAB=600,AC=

∴∠CAE=300

∴FE=1

∴阴影部分的面积=S△AEC-S扇形FAE=

10.(2018.葫芦岛)如图AB是⊙O的直径弧AC=弧BC,E是OB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到点F,使EF=CE,连接AF交⊙O于点D,连接BD,BE.(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2)若OB=2,求BD的长。

解析:(1)连接OC.∵B是⊙O的直径弧AC=弧BC

∴∠COA=∠COB=900

∵E是OB的中点

∴CE=FE

∵EF=CE,∠CEO=∠FEB

∴△CEO≌△FEB

∴∠FBA=∠COB=900

∴AB⊥BF

∴直线BF是⊙O的切线

(2)∵△CEO≌△FEB

∴BF=OC=OB=2

又∵AB=2OB=4

∴AF=

由AB∙BF=AF∙DB得

DB=

11.(2020.葫芦岛)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线段BC,AC于点D,E,过点D作DF⊥AC,垂足为F,线段FD,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1)

求证:DF是⊙O的切线;

(2)

若CF=1,DF=,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1)证明

:连接OD,AD.∵AB是⊙O直径

∴∠ADB=900

∵AB=AC,OD=OA

∴∠BAD=∠CAD,∠OAD=∠ODA

∴∠CAD=∠ODA

∴OD∥AC

∴∠AFG=∠ODG

∵DF⊥AC

∴∠ODG=∠AFG=900

∴OD⊥FD

∴DF是⊙O的切线

(2)∵CF=1,DF=,∠DFC=900

∴∠C=600,CD=2

∵AB=AC,∠ADB=900

∴∠OBD=∠C=600,DB=DC=2

∵OD=OB

∴△ODB是等边三角形

∴∠BOD=600,OD=2

∴∠OCG=300

∴DG=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ODC-S扇形DOB=

12.(2017.本溪)如图,△PAB内接于⊙O,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是⊙O的直径,且∠C=∠APB,连接BD.(1)

求证:BC是⊙O的切线。

(2)

若BC=2,∠PBD=600,求AP与弦AP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

:(1)连接O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

∵∠C=∠APB

∴∠DAB=∠APB

∴弧BD=弧AB

∵AB是直径

∴∠AOB=∠BOD=900

∵AD∥BC

∴∠OBC=∠AOB==900

∴OB⊥BC

∴BC是⊙O的切线。

(2)连接OP.∵∠PBD=600

∴∠PAD=∠PBD=600

∵OP=OA

∴△OAP是等边三角形

∴∠AOP=600,OH=

∵AD=BC=2

∴OA=1

∴AP与弦AP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OAP-S△OAP=

13.(2017.铁岭)如图,四边形ABCD中,连接AC,AC=AD,以AC为直径的⊙O过点B,交CD于点E,过点E作EF⊥AD于点F.(1)

求证:EF是⊙O的切线;

(2)

若∠BAC=∠DAC=300,BC=2,求弧BCE的长。(结果保留)

解析:(1)证明:连接OE,AE.∵AC为直径

∴∠AEC=∠AED=900

∵AC=AD

∴CE=DE

∵OA=OC

∴OE∥AD

∴∠OEF=∠EFD

∵EF⊥AD

∴∠OEF=∠EFD=900

∴OE⊥EF

∴EF是⊙O的切线;

(2)连接OB.∵∠BAC=∠DAC=300,∠CAE=∠CAD

∴∠BAE=∠CAE+∠BAC=450

∴∠BOE=2∠BAE=900

∵AC是直径

∴∠ABC=900

∴AC=2BC=4

∴弧BCE的长=

14.(2017.抚顺)如图,在△ABC中,∠ACB=900,AC=CB,点O在△ABC的内部,⊙O经过B,C两点,交AB于点D,连接CO并延长交AB于点G,以GD,GC为邻边作GDEC.(1)

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点B是弧DBC的中点,⊙O的半径为2,求弧BC的长。

解析:(1)DE与⊙O的位置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OD.∵∠ACB=900,AC=CB

∴∠B=∠A=450

∴∠DOC=2∠B=900

∵四边形DECB是平行四边形

∴ED∥CG

∴∠EDO+∠DOC=1800

∴∠EDO=900

∴OD⊥DE

∴DE与⊙O的位置相切

(2)∵点B是弧DBC的中点

∴弧CB=弧DB

∴∠DOB=∠COB

∵∠DOB+∠COB+∠DOC=3600,∠DOC=900

∴∠COB=1350

∵⊙O的半径为2

∴弧CB=

15.(2017.营口)如图,△ABC中,∠ACB=900,BO为△ABC的角平分线,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O与线段AC交于点D.(1)

求证:AB为⊙O的切线;

(2)

若tan∠A=,AD=2,求BO的长.解析:(1)证明: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OHB=900

∵BO为△ABC的角平分线,∴∠HBO=∠CBO

∵∠ACB=900,∴∠OHB=∠ACB,又BO=BO

∴△BOH≌△BOC

∴OH=OC=R

∴AB为⊙O的切线

(2)设OH=3k,由tan∠A=得,AH=4K,根据勾股定理

得,AO=5k。

∵AD=2,AO=AD+OD,OD=OH=3k.∴5k=2+3k,解得:k=1

∴OC=3,AC=8

在Rt△ACB中

tan∠A=

∴BC=6

∴OB=

16.(2018.本溪)如图,在Rt△ABC中,∠C=900,点O,D分别为AB,BC的中点,连接OD,作⊙O与AC相切于点E,在AC边上取一点F,使DF=DO,连接DF.(1)

判断直线D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当∠A=300,CF=时,求⊙O的半径。

解析:(1)直线DF与⊙O的位置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OE,过点O作OH⊥DF,垂足为H.∵⊙O与AC相切于点E,∴OE⊥AB

∵点O,D分别为AB,BC的中点

∴OD∥AC

∴∠ODC+∠C=1800,又∠C=900,∴∠ODC=∠OEC=∠C=900

∴四边形DCEO是矩形

∴DC=OE=R

∵∠ODH=∠CFD,DF=DO,∠OHD=∠DCF=900

∴△OHD≌△DCF

∴OH=DC=OE=R

∴直线DF与⊙O的位置相切

(2)∵OD是△ABC的中位线

∴OD=AC,∵四边形DCEO是矩形

∴OD=CE

∴OD=AE

在Rt△OEA中,∠A=300,∠OEA=900

∴OD=AE=OE=R

∵△OHD≌△DCF

∴DH=CF=

在Rt△OHD中,OH2+DH2=OD2

∴R2+2=3R2,解得:R=1

第三篇:圆的切线方程公式证明

已知:圆的方程为:(xb)² = r², 圆上一点P(x0, y0)解:圆心C(a, b)

直线CP的斜率:k1 =(y0a)

因为直线CP与切线垂直, 所以切线的斜率:k2 =-1/k1 =a)/(y0y0 = k2(xy0 = [-(x0b)](xx0)(x0y0)(y0ax + ax0 + y0yx0²a)² +(y02ax0 + a² + y1²x0²2by0 + a² + b²ax + ax0 + y0y2by0 + a² + b²axyba)(xb)(y(x0 + D/2)/(y0 + E/2)

根据点斜式, 求得切线方程:

yx0)

yx0)

整理得:x0x + y0y + Dx/2 + Ey/2Ey0/2-x0²x0²Dx0/2a)² +(yMC²)

(根据勾股定理)

= √ [(x0b)²MC²)

(根据勾股定理)

= √ [(x0 + D/2)² +(y0 + E/2)²-((√(D²+E²-4F))/2)² ]

(半径:r=(√(D²+E²-4F))/ 2)

= √(x0² + y0² + Dx0 + Ey0 + F)

第四篇:圆的切线判定 教案

2.5.2圆的切线的判定

执教者: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中学

谢靖敏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切线判定方法的运用。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二、探究活动

用几何画板得出判定定理。

三、得出结论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判断正误,错误的请举反例。

(1).经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半径的端点并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四、新知应用

1、学了切线的判定定理后,小华说,利用判定定理,他可以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想一想你会作吗?怎样作?

2、例1 已知:如图,AD是圆O的直径,直线BC经过点D,并且AB=AC,∠1=∠2.求证:直线BC是圆O的切线.3、变式练习已知:如图,直线AB经过圆O上的点C,并且OA=OB,AC=BC.求证:直线AB是圆O的切线.4、拓展提升

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

求证:AC与⊙O相切。

五、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1、思考

切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2、作业

教材P75第2题

选做:P76第9题

第五篇:圆的切线教学反思

圆的切线教学反思

我在教《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切线”复习课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图形中从添加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说出相关的结论思考”;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汇总,不同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有某组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收获,其他小组补充;这样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切线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囊获其中。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智慧和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设计与切线有关的题目(可以是课本中或你做过的题目的变式)”;仍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板演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设计有易有难,有选择、填空,还有解答探索。整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争先恐后,高潮迭起。并且我把课堂全部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是“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遗憾与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过长,有点“前松后紧”;忽略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参与,没有有意“关爱、照顾”;教师的“导学”与“补漏”还做的不足;课堂小结处理匆忙,没有达到回扣目标,“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教学本节课时,充分发挥课前准备的时间,缩短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的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要面向全体,关爱学习困难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做好课堂总结,起到其概括回扣作用。相信用我的爱心,用我的智慧,用我的探索,用我的耕耘,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定能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找到自信,使学生愿学数学,学好数学,收获丰硕的数学成果。

数学教研组:陈登群

二0一三年三月十日

下载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复习专题——如何证明圆的切线(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

    2021年人教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平面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B.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

    证明切线的方法

    证明切线的方法 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圆和直线的唯一公共点已知,方法是:连半 径,证垂直(比较常用)。 (2)圆和直线的公共点位置未知,方法是:作垂 直,证半径......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精选]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在讲《圆的切线的判定》一节内容时:教学过程我设置了三大环节。【1】回顾复习。【2】情境引入。【3】授新。好:首先咱们分别来看一下各个环节: 1......

    圆的切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圆的切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 张玉峰 学习目的:1、熟练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熟悉常规图形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1、切......

    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35.4 圆的切线的判定 一、教材分析: 切线的判定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十五章“圆”中的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圆的切线性质和判定教案

    切线教案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 教学内容 24.2圆的切线(1)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2 执教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

    2014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分数切线

    2014福建省莆田市中考分数切线 学校统招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 莆田第一中学417 412 莆田第二中学390 385 仙游第一中学368 334 莆田第四中学389 384 莆田第八中学368 328 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