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20: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一篇: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2010年7月20日上午,由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中文在线和北京希普思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开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发布了《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一、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3.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

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元年”,在国外,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约5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在国内,随着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电子阅读器产业。这终于使电子阅读器由市场上的“亮点”转变为“热点”。不仅汉王科技推出“电纸书”,方正集团联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阅读器,天津津科推出“翰林”阅读器。而且还有易博士、博朗、易迪欧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同时,以联想、纽曼、华旗等为代表的一批IT企业也涌入市场,就连经营主业为通信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已经或计划杀入电子阅读器领域。中国移动已于2009年5月联合汉王科技、华为等4家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推出了G3电子书阅读器。

4.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加大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根据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政府始终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2009年,政府部门根据数字出版业的特点,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

第一,针对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中央9部委部署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了数字出版产业内容生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的管理,实现了网络游戏依法审批的良好开端,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在网络游戏管理中存在的“自设审批、重复审查的问题”。

第三,从地方来看,上海发布《关于本市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业界认为该意见有利于政府从行业管理角度对企业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

5.营销策略与赢利模式有所突破

近两年来,无论是传统出版社、互联网企业,还是技术提供商都对数字出版的营销与赢利模式进行了不尽的探索。涌现出一些新亮点。

第一,网游联合运营模式得到推广

联合运营是指开发商将产品给许多有能力推广的合作者,并架设单独的服务器,进行游戏运营,开发者和运营合作者分享游戏收益。这种运营模式由联众与成都梦工厂等企业开创。2009年盛大与金山、巨人与腾讯等更具实力的大企业介入后,把这种合作模式推向新高度。第二,广告营销资金投入得到强化

2009年,汉王无论是豪掷4800万买下央视黄金广告时间段推销电纸书,还是重磅推出著名影星许晴任形象代言人,都一改以往阅读终端产品不温不火的宣传策略,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网游巨头巨人网络和腾讯公司相继于2008年、2009年以重金向央视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打“擦边球”来推广网络游戏和相关产品。

第三,“双网运营模式”浮出水面

尽管我国无线互联网市场快速增长,但由于仍未完全成熟,与有线互联网市场相比,规模差距甚远。以游戏市场为例,2008年互联网游戏市场达到近200亿人民币规模,但无线互联网游戏市场仅13亿元人民币。2009年12月,空中网收购大承网络,试水“手机游戏+互联网游戏”双网组合的游戏业务模式,寻求巩固空中网收入稳定性的新途径。第四,博客网站尝试多种运营思路。

因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博客类网站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除了继续深耕用户资源,博客类网开始转换运营思路,在艰难探索中求变。如方兴东率领的博客网在历经多种赢利模式的摸索后,选择了将网页游戏和博客网嫁接起来。在博客网首页悬挂的《战三国》网页游戏的巨幅广告,表明了博客网流量换现金的努力。

6.传统出版集团(社)纷纷涉足数字出版

目前,数字出版新兴企业迅猛发展,已将传统出版社远远甩在身后。迫于自身发展的巨大压力,传统出版集团(社)不再坐而论道、迟疑观望,纷纷转型涉足数字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数字出版网”工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安徽出版集团从教育入手,将开通“时代”网上教育平台,推出第一份教育类手机彩信报;陕西出版集团已与国家图书馆签署协议,将建立“中国版本图书馆——文化教育音像出版物数据库”,项目完成后,该数据库将是

二、问题

1.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

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B2C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仍然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最大的期望。

2.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出版单位和新闻单位自主研发的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新闻出版业多年从事的主要是内容生产,传统的编审校已成为习惯性工作。出版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都集中到业务方向上,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都非常少,仅有的技术人员也多半是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对于与主板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严重缺失规划和投入。

3.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相关规定对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职能语焉不详,所以数字内容提供商对于自身的编审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他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也自然乐得将编审环节能简则简。能进行自我编审规范的数字内容提供企业少之又少,编审缺位已然成为一个行业通病。编审缺位主要表现为编审环节简略、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等。

当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数字内容提供商要对作品进行类似于传统出版渠道的编审环节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发布的数字内容可以完全脱离编审环节,尤其是在避免基础性错误和发掘有价值的作品等方面,编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领域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数字出版人才对于当今出版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的密钥。但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出版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新数字技术是由国外一些公司提供支持的,而出版企业本身对国内已有出版专业的高校信任度不高,缺乏合作,并且由于高校老师多是转专业的师资来源配置,导致与业界的联系较为薄弱,使数字出版教育与业界发展不能同步,因此造成严重的产、学、研结合度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人才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

5.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

3G时代的版权保护面临极大挑战首先是因为部分网民缺乏尊重权利人劳动成果、自觉抵制盗版的意识。另一方面,版权权利人也缺乏应有的自我维权意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网络侵权案件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权利人往往对侵权行为采取放任或无可奈何的态度。部分权利人甚至默许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站盗版使用自己的作品,以此提高自身知名度,助长了网络侵权行为。

6.体制机制改革仍需继续推进

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有些滞后。从互联网期刊出版方面看,在我国期刊出版政府许可制度之下,网络期刊没有国家标准刊号无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期刊刊号管理制度,去除障碍,以促进网络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得到快速发展。从按需出版与数字内容资源整合方面看,按需出版需要出版内容数字资源库的支撑,为了提高出版效率,按需出版的数字内容资源库应该与传统出版以及其他类型的数字出版实现跨媒体整合。而我国的出版管理是以介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网络、电视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要实施跨媒体战略,对同一选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申报,这无疑增加了跨媒体出版的难度。这些都表明,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国内最权威、最完整的音视频资源数据库。

三、发展趋势

1.产业融合加剧,多赢局面有望形成由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产业融合正使得出版、传媒、网络、电子、电信等行业的界限被打破,内容行业正逐渐被纳入更为宏观的服务业范畴并不断产生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数字

出版以强大的力量化解着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化解着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同时也化解着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边界,数字出版将会打破传统出版业按介质区分的行政分割,极大地延长出版物的产品线,实现内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其中,网游业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游戏与文学、影视、旅游与音乐等其他文化内容产业的合作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在2009年之前,盛大、完美时空等企业就开始在相关的文化内容产业进行投资布局,其中借助影视节目推广网络游戏更是成为业内通用模式。2010年4月,盛大与湖州市政府签署了旅游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盛大将重点投资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主题公园、玩家体验等创新旅游产品,五年内投资总额达30亿元。

2.内容资源的“马太效应”将集中显现

以互联网期刊为例,清华同方、万方、龙源期刊、维普四家企业几乎垄断着市场。网络原创文学方面,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等广泛积累内容,资源正以不断递加的速度向少数企业集中。北大方正也将通过番薯网、爱读爱看网聚集强大的内容资源。而这种资源的集中也源自于读者对于数字资源的一站式获取的强烈需求。未来的内容资源积聚将会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3.移动阅读将会持续发展

随着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阅读的形式正在从依赖于有线网络的在线阅读向依托于无线网络传输的移动阅读转移;随着手机用户数的不断增长,以及新的阅读习惯的不断养成,移动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欢迎。与此同时,这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移动终端也将成为出版商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4.手机出版、电子阅读将会推动付费阅读取得突破

手机出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令业界侧目,成为过去两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数字出版业务;同时,电子阅读终于从市场的“亮点”转变为“热点”,掀起电子阅读的热潮。电子阅读和手机出版有望改变长期以来电子书b2c市场疲软的局面,成为数字化内容付费阅读的重要突破口。

5.平台建设将会受到推崇

以电子阅读为例,透过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可以得知,网络运营商已经被彻底渠道化,仅仅作为内容下载的通路存在,而同时提供终端设备和内容下载平台的亚马逊成为产业的主导者。电子阅读器的竞争不再仅是“硬件竞争”,而是综合了内容、运营和服务的“平台竞争”。显然,平台是产业链中各环节力量都希望扮演的角色。平台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用户阅读需求的把握以及支付方式的搭建,更在于海量内容资源的聚合,可以想见,未来平台建设将会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6.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加强实践创新教育

数字出版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这需要高校创立校内实践创新体系。高校要为教学体系提供充足的项目创新实践机会,要挖掘专业内部资源,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建立导师指导制,为学生在校内校外竞赛、毕业设计或者参与社会项目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指导;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引导校内学生进行项目参与或创新活动;通过一些大型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来提升对于学生培养教育方式更新,并且创造、接受一些社会项目引导一部分有能力学生参与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的竞赛,拨发一定的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开设工作室、创办社团、创办刊物、设立和经营网站等。利用学校已有的社会资源,指导优

秀学生到出版社去实习学习,并且高校还要借助自身其他学科优势,采取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合力打造培养。通过加强实践创新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7.E-Only期刊孕育着期刊出版的未来

多媒体互动网络期刊具有传统期刊无法比拟的内容表现和传播优势,是各类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我国还未形成E-Only期刊的规范管理制度,还缺乏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目前的尝试意义重大,将为不久的未来创造网络期刊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运营基础。

第二篇: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物流是沿着供应链流动的,只要建立起供应链,在核心企业的运作下,物流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在我国特有的产业化条件下建立供应链,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管理物流,不失为物流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引言

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

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

第三篇: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保险市场体系化。经营业务专业化。市场竞争有序化。保险产品品格化。保险制度创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行业发展国际化。从业人员专业化。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

第四篇: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产业 引言: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商品经济的主导因素已从商品的制造转移到商品的流通,所以物流过程是否通畅、高效,物流功能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有必要分析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一、中国物流业现状透视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提高和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囿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只重视生产过程,而忽视由于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所引起的物流过程,致使物流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目前,物流业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1)运输业

中国现有铁路6万公里,线路长度仅是美国的1/6,印度的4/5,按国土面积拥有量排居70位之后,按人均铁路拥有量排居世界第100位之后。不仅铁路数量少,而且装备陈旧,技术落后,能力低。近年,铁路运输密度高达2500万吨/公里,居前苏联之后第二位。但是我国铁路的装备水平,包括复线率(占32%)、电气化率(占20.4%)、机车功率和通讯信号设施也都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据铁路部门统计,全路有1/3的路段和2/3的主要编组站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行;1.3万公里路轨和占半数的机车及客车超期服役。因此,铁路已出现高负荷、高磨损、大密度、大运量的状态,设备使用周期缩短而养护时间越来越少,事故隐患增加。

公路运输问题也很严重。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国,公路长度只有111.5万公里,每平方公里只有116米公路,其中一、二级公路只占2%。在60多万公里县乡公路中,90%以上是雨天无法行车的土路,绝大多数柏油路面超期服役,好路率不足60%。同时,全国尚有20%的乡村未通公路。另外,在用货车大多数技术落后,效率低、能耗高。更由于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人力车、畜力车与汽车混合行驶,使汽车的平均时速只有20)30公里,不及经济时速的一半,繁忙路段发生长时间堵塞已司空见惯。低速、堵塞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10亿元以上。

水运突出表现在港口吞吐能力严重不足,沿海15个主要港口完成的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16%,压船、压港、压货的现象十分严重,高峰时每天压船500多艘,一些船只在港滞留长达两个月之久,年滞港损失赔偿金多达2亿美元。船舶老旧、能耗高、技术性能较差,船龄在10年以下的只占32%,20年以上者占26%,个别船龄已高达50)60年。此外,内河航道大多处于自然状态,缺乏应有的整治。

(2)仓储业

我国现有储运设施老化,仓库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到九十年代已有20%属于危房。仓库内的装卸搬运设施自动化程度低,很多作业还是靠人搬肩扛去完成。仓储能力分布不尽合理,仓储功能单一,技术装备落后。

(3)包装业

由于忽视商品包装和为了单纯降低包装费用而忽视商品安全,从而造成物流费用上升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包装技术和包装管理差造成的商品损失每年已超过了140亿元。近几年来,全国水泥由于散装率低(13.9%),仍以袋装为主,在物流过程中的破包率平均在18%左右,损失量相当于产量的5%,直接损失4.5亿元;平板玻璃由于常年采取木制包装,破损率达8)10%,每年破损玻璃100多万箱,相当于大型玻璃厂一年的产量;化肥的破袋率达8%左右,直接损失达4.2亿元。2.物流业管理分散化、行政化。

我国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有很大发展,但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其主要症结在于物流业管理上的分散化、行政化。

目前,我国有许多部门涉及生产资料的物流管理。如铁道部门的货运管理系统,内贸部、供销总社的储运管理系统,对外贸易部的外运管理系统。此外,机械、冶金、化工、轻工、石油、煤炭、城乡环保、军队后勤系统,也都有自己庞大的储运机构。人们尽可以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这些各自独立的物流系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无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片面强调局部的合理性造成了宏观上的管理混乱和极大浪费。主要表现是,自我封闭,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内部一应俱全,仓库林立,车队繁多、运力分散;外部互不衔接、互相封锁、各行其是、很少协调。这割断了宏观物流系统的内在联系,许多需要整体协调配套才能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出现了在物流能力极度紧张、严重短缺的同时,却又普遍存在大量的浪费,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综合效益低,物流成本高。同时,大家各搞一套,物流能力分散化也限制了物流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

与分散化并存的是物流管理行政化。如果说我国经济运行普遍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话,那么生产资料物流领域则是突出的典型之一。物流管理行政化的主要特征是各自为政的领导部门采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式直接干预、调节物流活动。在行政化运行格局中,政企不分非常严重,物流企业缺少经济利益上的内在动力机制,也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物流行业普遍处于低效率状态。

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际上先进物流业发展的轨迹和经验,结合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物流业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一:相关新体制及新政策的不断创新

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物流产业的市场化和适应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制度环境的创建与创新。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如日本早在60年代就已着手对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进行规划研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调整政策。而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致使目前物流业划分不明确,物流行业管理职责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所谓的“体制障碍”。不过,中国政府及物流界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瓶颈”效应并积极应对。早在1999年n月国家经贸委同世界银行召开的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吴邦国副总理就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2001年3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性指导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了:1.中国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2.提出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物流服务市场;3政府部门要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4.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6.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一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体制形式、服务方式。中国政府还在继续研究制订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200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女士也提出:“建议国务院成立协调全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发展趋势二:中国物流业渐趋市场化、标准化和体系化 物流的市场化是其形成体系化的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化外包业务的物流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的方向与供给的方向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物流的市场就很难成熟发展。在中国迈向物流体系化的进程中,物流的标准化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虽然目前在中国物流的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得以实施,严重阻碍了中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成果之一便是一部新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付诸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物流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并告别无序。

可以预测,物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工具标准等其它标准也将于不远的将来面世。中国物流业的体系化发展是目标,更是趋势。物流专家王之泰先生认为:“目前,由五大行业组成的物流产业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在这个框架下,通过物流市场的市场化、标准化等,我国的物流产业最终将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商品流的统一。

3.发展趋势三: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飞速发展

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已被列人了国家的“十五”计划之中。“十五”期间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三种类型的采购、配送中心。一是以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为主的配送中心;二是以产品贸易批发为主的配送中心;三是以运输、仓储、货代等专业服务为主的配送中心。各地也积极投身进来,上海市出台的<“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着重发展三类物流,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即为其中之一,并计划在“十五”期间建成市内配送中心20个,市外配送中心3一5个。

根据王之泰先生的观点,第三方物流业现在的方向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路是我国自己瞄准高起点建立起的全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大多是对新政策最敏感的民营企业,其代表是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一路是国际物流企业以不同方式进人到中国市场之后产生的不同形态的第三方物流。特别是我国加人WTO之后,随着物流市场进人壁垒的逐步消除,国际物流企业势必大规模进人我国,带来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经营方式;第三路是由中国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业务基础和在客户、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中外运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这一领域企业规模大,资本、资产实力雄厚,如果能够突破体制障碍,会很快成为中国物流领域的“航空母舰”。

4.发展趋势四: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将极大提高

我国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特别是在一些由传统流通企业转变过来的物流企业,这种现象尤其严重。而这种低下的信息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会随着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如毛用S、马士基等的进入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可喜的是,中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先行者,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宝供物流早在1997年就在国内率先建成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国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近几年进一步大力提升了物流信息服务水平。这表明,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企业正在开始全面实施信息化,从而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论文集,北京,2002.4 [2]中国物流基地联盟网(www.xiexiebang.com)[3]中国物流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4]曲凤杰,我国物流市场的开发策略[J].中国物资流通杂志,2002,(4).[5]今真,唐浩.现代物流)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0.[6]梅绍祖,李伊松,鞠颂东.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7]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张亦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M ].北京:中国物资 出版社, 2004.P155-162;P166-172.[9]夏玉春.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 社, 2004.P178-184;P394-399.

第五篇: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婚道关注|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7-02-27 11:17婚礼/旅游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6年是整个婚庆行业最动荡的一年,婚庆市场消费主体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妨称之为“婚市转折年”。结婚消费人群的主要变化是:90后首次超过80后,城市结婚人口首次超过乡镇;而2016年结婚消费人群的主要变化是:高额订单锐减,但基础市场客单价普遍成长,中端市场规模得到稳固和扩大,整个中国的婚庆行业还没死的商家里,愁多乐少,但乐的里仍有八成忧心忡忡。昨日辉煌今日衰,今日仍在风光的又有几个看得懂未来?中国婚庆是一个泛消费市场,我们把婚庆通俗地称为“大幸福产业”,与结婚相关的消费都可以计入大幸福产业。包含婚宴、婚纱、摄影、婚礼策划、礼服和婚车以及蜜月旅游、喜糖喜酒、珠宝首饰和家电家纺,甚至涵盖了金融、保险、房产、家装、旅游以及母婴和健康的幸福产业的确是万亿人民币级别的消费市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婚庆作为“大幸福产业”迎来全面利好。

一、婚庆行业的市场环境可以用“非常恶劣”来形容,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目前婚庆市场上存在诸多市场痛点,从而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婚庆公司进驻酒店使服务品质下降,婚庆公司接单难现象已成普遍。2017年将是“婚企转型年”,市场的最终洗牌将在这一年到来。婚庆市场格局重新定位,婚庆行业洗牌将成为常态。

二、众所周知,婚庆市场纷繁复杂、产业市场规模庞大,拥有年均超过千万亿的婚庆消费产值,直接或间接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2016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1328806对,3468005对夫妇分道扬镳。2015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134056对,离婚登记3127161对。2016年结婚登记比2015年减少805250对,而离婚登记增加了340844对。结婚的人数逐年下降,人口红利的消失,婚庆市场逐步走向精耕细作。

三、中国婚庆经历过几年的变革试错,越来越多的婚庆企业开始尝试拥抱共赢,婚庆产业更加回归商业理性,中国婚庆企业及婚庆人必须保持前沿的婚庆市场分析能力,才能远离被淘汰的命运。了解市婚庆场发展趋势,打好有准备之仗会。婚庆行业进入规模化整合、均衡性发展的新阶段,行业产业链整合成为了必然趋势。

四、互联网+婚庆通过跨界、整合、开放、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等方式和手段,打破了以往的行业潜规则,赋予婚庆行业新的发展思维,增强行业的体验服务意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信息越来越透明,传统的婚庆服务公司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五、中国婚庆行业逐渐发展为跨行业、多业态的创新产业格局,婚庆消费总体呈现支出水平显著增长、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多的态势,人用于婚礼的消费支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进而拉动婚庆市场的繁荣。

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新人对婚礼文化和品质需求更加重视,因此婚庆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婚庆行业这种重品类、低频次的市场属性在消费者心理诉求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中国婚庆行业从过去作坊式的分散经济逐渐发展为跨行业、多业态的创新产业格局,并往多样化、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网络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七、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婚庆产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一致,也将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中国婚庆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婚庆行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婚庆市场竞争从区域、类别、局部已经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立体战。强化和加快品牌建设,建立更高层面的品牌内涵, 实现更高效的系统化品牌工程成为品牌婚庆企业必走之路。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提升,品牌层面的竞争也将更加强化,没有品牌基础的中小婚庆企业将面临淘汰,以品牌企业为中心的婚庆集团将陆续出现。互联网+给婚庆产业带来的变化,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才能从本质上改变婚礼产业的构造,在未来,最成功的婚庆品牌一定是拥有最成功的服务团队。具有品牌价值的婚庆企业的招牌正在被擦亮,区域性的龙头企业若隐若现。婚庆行业的消费人群的日益年轻化趋势又使得一些品牌企业需要迅速提升自身的服务力、创新力、公信力,从而适应时代潮流大趋势。

八、婚庆产业链从一个“链条”向着“网状”形态演变,而且这张网越织越大、越来越密。从上游到下游,婚庆市场无疑拥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超长产业链,疏通上下游索道、封闭产业链端口,整合行业资源、释放企业活力的枢纽,盘活固有传统婚庆市场、发展新兴婚庆产业服务,从而使资本的原始积累变为强势扩张,用全新的理念去诠释现代婚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九、越偏向服务重的行业越难受到互联网化因素制约,因此更需去探究真正用户价值,完成产品升级最重要的垫脚石,扩宽横向发展渠道,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婚庆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婚庆产业链条的完善将建立在婚庆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许多互联网婚庆公司都在进行平台化发展,致力于婚庆一条龙服务。在当前婚庆市场环境下,婚庆企业应该借力互联网浪潮,扩大本身在婚庆市场影响力,提高服务水平,打破信息不对称,增强用户信任度,建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互联网的线下服务的需求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婚庆企业重视服务的导入,用服务驱动婚庆产品的销售。

十、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婚庆企业才有未来和发展。婚庆产业的资源争夺战即将打响,并将掀起投资整合并购风潮。随着资本进入婚庆市场,全目前有投资布局的资本不下于三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到的主营业务有:地产、家纺、白酒、家居、园林、旅游、婚恋以及互联网消费。婚庆行业迎来“上市”潮,导致更多的婚企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抢滩资本市场。婚庆市场万亿元的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身其中。值得说明的是:互联网时代你能忽悠得了个别投资商,但绝忽悠不了整个中国婚庆产业的消费市场。

十一、打造一站式的购物场景,打造出更完善、更具体、更人性化、可持续的综合性的婚庆服务平台。婚庆行业如果想快速规模化,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产品化。从用户的场景、各个细分品类去尝试打造一个可产品化、可规模化的商业链条出来,这样婚庆市场才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各种婚庆方面应用和APP大量出现,让人的能力产品化和可复制化,在某一程度上解决了婚庆行业人才稀缺的现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也为将来全国婚庆领军品牌的出现铺垫了技术基础。同时,技术也越来越不成为婚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回归到服务行业的本质:服务和口碑。

十三、个性化婚礼依然备受推崇,人的长相有美有丑,造人的上帝解释说,任何东西批量生产了,就很难保证部分的质量。虽然是笑话,但也说明了个性化婚礼的重要性。

十四、婚庆行业业与旅游行业的越来越紧密,婚庆旅游成为行业热点备受政府支持和关注。婚庆旅游将带动地婚庆行业新一轮的爱情浪潮。积极引导婚庆产业市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众多新人提供“与众不同”个性时尚婚礼,也能够促进旅游产业和婚庆产业的多元化同步发展。

十五、婚庆行业根深蒂固的线下属性以及低频消费的本质和互联网格格不入。互联网注定无法直接提升婚礼本身的品质,互联网能够提升的是办婚礼的人,以婚庆行业的从业人员与“常驻人口”----婚礼人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改变婚礼人的经营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婚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品质,以此提高婚礼的品质,迎合新人日益增高的品质追求与个性化需求,才是“互联网+婚庆”的正确玩法。线上线下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婚庆网络化大势所向,婚庆+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无需再去怀疑,就是看谁能把这个标配和链条融合得很好。

十六、婚庆行业是一个线下行业,产品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打造产品的人,用户对婚礼的满意一定是建立在婚庆人上。尽管婚庆行业逐步转战互联网,但是采用的商业模式依旧是传统婚庆的老路,低价,套餐,附赠,互联网显然不能够改变婚礼本身。婚礼的展现也无法在线上表现出个性化,没有实体依托的互联网婚庆平台很快就会因为品牌吸引力不足被淘汰,婚行业的天然弱势使婚庆品牌的打造不具备大规模复制能力,传统婚庆寻求互联网的突破,用户体验的提升依托的不是价格与品牌,而是婚礼的服务团队,不管线上如何展示。

十七、“婚庆保险”、“婚庆分期服务”、“结婚贷款”、“婚宴主题酒店”等的出现将使婚庆市场发生大变革。“婚宴主题酒店”的兴建浪潮或许破局困扰我们婚庆行业收取入场费的问题。

十八、婚庆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推动婚庆产业发展,对接政府有关部门,调研并编制全国婚庆产业发展的规划,预计在2、3年内,由行业协会主导和参与建设的全国将有100个婚庆产业园、超级婚宴主题酒店或其他婚庆项目产生。婚庆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协会指导、协调、服务、监督作用。2017年,中国婚庆将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期和优化配置的发展期。一批劣质经营、违规经营、粗暴经营、投机经营、失信经营的婚庆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对不遵守行业规则、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逐步淘汰,真正实现婚庆服务及相关婚庆产业健康发展。随着婚庆产业的发展,婚庆必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规范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婚庆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必将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发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姻文化服务业联合委员会中国婚庆人网 www.xiexiebang.com中国婚庆产业网婚道-中国婚庆第一自媒体中国婚庆文创产业投资发展联盟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四川省婚庆行业协会黑龙江省婚庆礼仪行业协会江苏省婚庆行业协会云南省婚庆行业协会吉林省婚庆行业协会浙江省婚庆行业协会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河北省婚姻服务行业协会陕西省婚庆行业协会甘肃省婚庆行业协会山西婚协湖北省婚庆行业协会哈尔滨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石家庄市婚庆庆典行业协会西安婚庆行业协会长沙市婚庆行业协会齐齐哈尔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绥化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青岛市婚庆旅游行业协会青岛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庆阳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济宁市婚庆行业协会东莞市婚庆服务业协会义乌市婚庆产业发展促进会日照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巩义市婚庆礼仪协会南京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常熟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聊城市婚庆协会泰安市婚庆与庆典行业协会平顶山市婚庆业协会襄阳市婚庆行业协会随州市婚庆行业协会酒泉市婚庆行业协会盘锦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延安市婚庆行业协会淮安市婚庆行业协会宿迁市婚庆行业协会2017年2月24日

下载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正文全文——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饭店的现状 1、 饭店产业化规模庞大,饭店投入金额巨大 2、 饭店转入买方市场,企业进入微利时代 3、 供求关系比较宽松,饭店市场竞争激烈 4、......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快运与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运与快递的市场基......

    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陈韶君 1.缺水的北方 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但是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其中北方5358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水资源总量的19%;......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五篇材料)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

    中国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主持人:感谢袁老热情洋溢的讲话,下面有请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局长邓寿鹏先生做主题报告,他演讲的主题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邓......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 二.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的浪费与流失。 (二)商品房空置量增加,而且正在进一步扩大。 (......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某某) 摘 要: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服务业跨国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以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附......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摘要:淡水资源是基础 自然 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 经济 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 科学 问题 ,是世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