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

时间:2019-05-12 21:4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

第一篇: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

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用到生产领域中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但是科学技术在迅速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使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否拥有一件利器关系到企业竞争的成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便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件利器。CIMS在明显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影响更为深远,毫不夸张的说,CIMS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企业对CIMS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将是未来企业生产的主题。

关键词CIMS概念组成效益问题

1.CIMS的概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制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统。同其他具体的制造技术不同,CIMS着眼于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和管理,强调制造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它像个巨大的中枢神经网络,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实践证明,CIMS的正确实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CIMS的功能组成按我国企业的实践经验,CIMS一般由六部分组成: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主要包括MRP Ⅱ)、工程设计分系统、车间管理与制造自动化分系统(主要包括CAD/CAPP/CAM)、质量保障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CIMS中的经营管理分系统以MRPⅡ为核心,覆盖了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生产计划、各级生产作业计划以及生产技术准备、销售、供应、成本、设备、工具、人力资源等管理功能,通过信息集成,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工程设计分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功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设计周期,以及采用柔性制造系统,使产品制造达到高效率和高柔性的结合,缩短制造周期,实现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经济生产。质量保障分系统包括质量决策、质量检测与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控制与跟踪等功能,从而可以从产品设计、制造、检查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实行质量保证。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分系统是整个CIMS的支撑系统,它支持信息资源的共享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分层递阶控制。所以说,CIMS能够实现企业的总体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整体效益,因而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实施CIMS的益处

一个制造业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可获得利益,概括地讲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具体地讲可包括3个方面。

(1)在工程设计自动化方面,采用现代化工程设计手段,入CAD/CAPP/CAM,可提高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能力,便于开发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的产品,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周期。从而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满足用户的需要。

(2)在加工制造上,FMS,柔性制造单元(FMC)或分布式数控(DNC)的应用可提高制造过程的柔性与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增强生产

能力。

(3)在经营管理上,使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生产管理科学化。在市场竞争中,可保证产品报价的快速,准确,及时,在生产过程中,可有效地解决生产瓶颈,减少在制品,在库存控制方面,可使库存减到最低水平,减少制造过程所占用的资金,减少仓库面积,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总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所有活动有效地集成起来,有利于信息及时,准确地交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带来更多的效益。

早在1985年,美国科学院对美国在CIMS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5个公司——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迪尔拖拉机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英格索尔铣床公司和西屋公司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采用CIMS可以获得以下效益:

·产品质量提高200%-500%

·生产率提高40%-70%

·设备利用率提高200%-300%

·生产周期缩短30%-60%

·在制品减少30%-60%

·人工设计费用减少15%-30%

·人力费用减少5%-30%

·提高工程师的工作能力300%-500%

日本对CIMS的效益也做了调查,日本富士通一家工厂经过1-1.5年的考察与分析认为其效益为:

·生产率提高60%

·直接生产率提高2倍

·生产人员减少50%

·库存资金减少35%

·废品率降低到原来的1/

34.我国推广CIMS的制约因素

既然使用CIMS能为企业带来如此多的效益,那么我国企业实施CIMS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点:

(1)技术问题

作为制造业的主体, 我国机械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中产品门类较齐全, 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 加上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等制造业, 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CAD开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数控机床等领域均已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但是, 我们应注意到, 无论是设计技术、制造工艺, 还是管理技术, 我国的制造技术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 产业结构层次也很低;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 大部分企业比较落后, 手工劳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且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 能独立开发研究CIMS的企业几乎没有。尤其是长期以来重设计, 轻制造, 研究项目重计算机信息技术, 忽视制造工艺和设备水平的提高, 导致了制造工艺水平与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的发展极不协调, 制造质量不稳定, 加工效率低, 物耗居高不下的状技术问题作为制造业的主体。现在, 人们已经意识到, 企业才是一切发展的核心, 企业需要高效益, 企业对一项新技术的好坏评价标准与旧体制下的标准已有很大不同, 它不再强调以学术成果为标准。另外, 系统集成既不是一套系统, 也不

是一套计算机硬件, 更不是一套计算机软件, 也不仅仅是开放系统和标准化, 而是一种思想、观念和哲理, 是一种指导系统的规划、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更含有艺术成分。当前的先进制造系统和生产模式理论(包括CIMS)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之上的, 而我国的制造业大多仿效他们。但是由于有不同的产权关系、不同的工业基础、不同的员工素质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而要在我国完全照搬西方先进制造系统技术是很难实施成功的。

(2)资金问题

实施CIMS全盘自动化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一个全盘自动化工厂耗资数百亿美元, 柔性制造系统价格为600-2500万美元。莫说绝大多数企业无此雄厚资金, 就算有, 由于承担的投资风险过于巨大, 也必须三思而后行。要在此基础上实施CIMS, 设备更新率过高, 很多制造企业资金有限或短缺, 没有充足的财力实施企业内部改造, 应用CIMS和管理技术。

(3)人员安置问题

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每年光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就达两千多万。若广泛采用CIMS, 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势必造成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一个国家的失业率如果过高, 势必影响本国的社会安定团结。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发展CIMS全盘自动化必须要考虑到人员安置问题。

(4)人员素质问题

实施、发展CIMS要求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 必须从企业生产方式、组织体制和管理技术方面转变观念, 而这些, 离不开企业员工的素质。新的制造模式对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技艺、经验上的要求将逐步降低, 对知识上的要求迅速提高。工人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界限将消失。

综上所述, 在我国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比较低下的情况下, 要把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从机械制造业生产岗位上撤下来, 投入巨额资金改造现在的大量落后设备和研制大量的现代自动化装备及控制装备来实施CIMS, 是不现实的。

5.总结:

CIMS是一种基于生产哲理指导下企业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思想和方法,它不是某种固定的模式,它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结果,因而,研究和应用时,要抓住CIMS“信息的观点、系统的观点”的本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企业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的确需要进行大规模技改的企业,要实现较全面的信息集成和生产优化,可能投入较大。对于多数企业,只要针对瓶颈,适当投资,实现局部信息集成,充分利用企业原有资源,融化信息孤岛,降低项目成本,也可以达到生产经营的一定范围内的优化,同样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丽水工业经济发展

国企处课题组

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并首次把“工业强市”融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市合力兴工氛围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各类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为我市工业提前完成“十五”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奠定扎实基础。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4年底,我市各级政府安排各类工业企业扶持资金(含外贸,下同)约32128万元,向省级、中央争取扶持资金约12487万元,共计44615万元。为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丽水工业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就我市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工业企业扶持资金基本情况

(一)资金设置情况。

我市现有的企业扶持资金主要包括中央、省级、市县(区)三部分。

1、中央扶持资金主要有5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央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更新项目贷款贴息、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国家技术产业项目技术研究与开发奖金、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

2、省级扶持资金主要有16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财政专项资金、技术创新项目和纳米材料专项资金、节能专项资金、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清洁生产项目财政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财政补助(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科技局)、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信息产业电子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重点技改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专利专项资金、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财政贴息资金、欠发达县(市)出口商品贴息、机电产品出口业绩突出企业奖励(前五名)、外经贸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补助资金。

3、市、县(区)的扶持资金有10类33项,主要是:技术改造资助、技术创新奖励(3项)、管理创新奖励(5项)、企业发展奖励、企业上市奖励(2项)、外贸出口奖励(17项)、专利资助、企业信息化资助、工业园区建设奖励、园区新办企业奖励。

(二)资金使用取得的成效。

由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逐年加大对工业企业支持的力度,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鼓励,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1、财政专项扶持奖励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市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我们对市直47户重点扶持企业(不含纳爱斯和新办企业)近三年来有关数据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显示:①企业规模稳步壮大,截止2004年底47户企业资产总额为20.9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25亿元、职工人数为9378人,比2002年分别增长64%、56%、30%,年平均增幅达28%、25%、14%。2004年底,比2002年底7218人增加2160人。②企业收入大幅增长,200447户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82亿元,比20028.5亿增加5.32亿元, 增幅达62.5%,年平均增幅达27.5%。③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0447户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亿元,比20020.61亿增加0.63亿元, 增幅达105%,年平均增幅达43%。④固定资产不断增加,截止2004年底固定资产合计8.44亿元,2002—2004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5.63亿元。⑤社会效益明显提高。2004上缴税金总额5631万元,比20023628万元增加2003万元, 增幅达81%。

2、财政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快了我市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成为企业技改的助推器。由于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力地调动了企业技改的积极性,“十五”期间全市企业技改无论是总量、规模或者是项目的档次以及取得的成效方面都大大超过“九五”期间。2001-2004年全市专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资金、贴息等共计达9134万元(不含纳爱斯专项扶持8291万元),占同期财政扶持工业扶持资金总额的28.4%(含纳爱斯为54%),同时充分利用省委17号文件有关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政策,努力发挥政策效应,四年来全市向省级争取技术改造贴息共计3766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由于连续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改扶持力度,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如纳爱斯集团2002-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25亿元,完成了纳爱斯工业园区的整体建设,遂昌县元立集团完成了年产20万吨各类金属制品生产线,遂昌县凯恩投入2亿多元完成占地300亩的凯恩特种纸高科技工业园前三期工程的建设。

3、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发挥了“抛砖引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市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如纳爱斯集团2002企业利润额为1.29亿元,2004为2.37亿元,年平均增长35.5%;上缴税金合计20021.37亿元,2004度年为1.81亿元,年平均增长15%;2004年底该企业资产总额达22.6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达11.92亿元。

总之财政对工业的支持,既促进了工业发展,又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基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二、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政策点多面广,存在撒“胡椒面”现象,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各级政府通过各部门(财政、科技、外贸、发改委、经贸委等)管理兑现的扶持资金项目高达50多项(其中市级33项),内容涉及促进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项目多,申报程序繁多,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就企业来说,扶持支持力度却不大,给企业有每年政府“排排座,分果果”的感觉,难以达到促进企业积极发展的目的。如2004年我市共向省级、中央争取扶持资金项目20多项,受扶持企业户数近300户,获得扶持资金总额仅3000多万元,平均一户企业享受仅10万元;市直2004年安排扶持资金52家992万元(不含纳爱斯),平均每户企业19万元;二是各级政府重复设置相同扶持项目,而且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一个项目,多头拿钱”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扶持资金公平性和使用效果。如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中央、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局每年都安排财政补助;对企业技术中心、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级也安排有不同的补助。曾有位部门同志笑言,天晓得一个企业享受的扶持资金到底有多少。显然扶持资金的这种多头管理,既不利于扶持资金的管理和问效,也难以发挥扶持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二)部分扶持政策不符国际贸易规则,政府日益面临“反补贴”调查风险。我国加入WTO已近5年,中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全球“重灾区”。但随着2004年加拿大等国针对中国烧烤架和复合木地板等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作为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补贴也开始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反补贴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反补贴调查应诉以政府为主体,它不仅针对政府的出口补贴,还针对政府的生产补贴。2004年,我省企业开始遭遇第一次反补贴诉讼,某生产钢制紧固件的出口企业由于遭到反补贴调查,被迫退出国外大部分市场,损失惨重。这是由于目前在我们企业的扶持政策中,不但包含WTO规定应禁止的出口补贴(红灯),如直接与企业出口数量挂钩的补贴和奖励,还包含一些WTO规定进口国可以起诉的生产补贴(黄灯),如专向性补助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短时期能对地方企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长期却会对企业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带来严重隐患。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陆续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可能遭遇的国外反补贴调查将会越来越多,企业扶持政策迫切需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调整。

(三)财政扶持资金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奖励大于企业贡献的“倒挂”现象。一些企业发展缓慢,经营业绩多年没有增长,税收贡献低下,甚至经常处于亏损状态,却可以连年获得扶持资金资助。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市直某企业2002-2004年获得扶持资金总额达86万元,其经济指标2002年销售额为511万元、2004却已降为385万元,三年来的纳税总额仅为4万元,而且连年亏损,亏损额累计达88万元,甚至还有企业在获得扶持资金不久即告破产的个案存在。这样的企业却可以获得政府奖励,明显与政府安排企业扶持资金发展地方经济、涵养财源的初衷相违背。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务院规定不允许地方财政扶持奖励与企业税收贡献挂钩,所以目前企业扶持政策大多对被扶持企业财政贡献指标不设限定条件;二是与我们的扶持政策制订尚不完善有关,如不论企业处于什么发展时期,不论企业是先进产业或落后产业,不分是否高能耗或资源利用型企业,不分是否环保企业,只要做了“规定动作”,就能得到奖励,难以体现政府的产业、税收倾向。如果长此以往,扶持资金调整产业结构、涵养财源的功能将受到逐渐削弱。

(四)对企业扶持资金使用效果长期缺乏跟踪,存在“重分配、轻管理、轻绩效”现象。一直以来,各级政府资金管理部门过于关注企业扶持资金支出分配,却忽视资金的管理和绩效跟踪,虽然近几年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对财政支出管理逐渐加强,但对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和问效,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踪问效的考核机制。从全市“十五”期间财政安排企业扶持资金管理问效情况随机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得到财政支持的中小企业财政资金效益不尽如人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多年徘徊,典型的有缙云县去年安排的腾马竹业、新丰木业两家企业的技改项目,安排了技改专项扶持资金达45.3万元,但由于产品、市场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原因,两家企业分别只生产了几个月就停产至今,财政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据了解,到目前全市尚没有一个县市出台专门的企业扶持资金跟踪问效办法,有近50%的县市没有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加快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企业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财政支出浪费,已是刻不容缓。

(五)企业在资金使用上仍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是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据对市直48户重点扶持企业的调查,发现有4户未设单独财务制度和专职财务人员、9户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占调查户数27%,其中包括个别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的企业。这些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规范,直接影响到财政扶持资金规范使用;二是部分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财政扶持资金。一些企业通过的各类认证、获得的名牌产品等称号在财政奖励到位以后,并没有将资金应用于生产管理,而用于工资支出;有的企业取得技术创新、技术中心奖励资金不专项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而用于管理支出。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我市欠发达地区实际,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完善企业扶持资金政策。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还十分突出,企业扶持资金的安排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所以必须将扶持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一要政策导向清晰化。据统计,我市98%企业属小企业,小企业成长关键在于市场竞争力,竞争力必须依托自主创新。作为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做到增量和提质并举,既做大经济总量,又提升产业层次。所以政策导向上要清晰化,要围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做“文章”,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二要奖励设置重点化。根据各类扶持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效果,围绕扶持政策主要导向,对繁杂的奖励项目设置进行认真清理、甄别,减少一些扶持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项目,突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类项目的重点支持,并提高奖励额度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式。三要设立扶持资金申报“绩效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以前获得扶持资金绩效情况,对上达不到资金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资金申报一年;对连续两次绩效跟踪达不到资金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资金申报五年。通过“绩效门槛”,筛选掉绩效差劣的企业,增加绩优企业的扶持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财政扶持资金效果。

(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扶持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扶持的主要依据,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再加上支出绩效呈多样性的表现特点,既有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还有更多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而且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长短期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财政部门一直无法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办法,来对财政支出进行衡量。突破这一“盲点”,恰恰是减少资源损失浪费、提高效率的关键点。一要建立重点企业资料数据库,通过月报、年报等形式,充分掌握被扶持企业各类基础数据资源,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为最终建立绩效评价项目库、标准库打下基础;二要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规范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的程序和行为,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协调、有序进行;三要完善(企业扶持)财政资金绩效跟踪办法,除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考核外,增加社会效益(就业人数、公益支出等)、生态环境效益(污染物排放等)和循环经济(节电、节水、节能)等指标,努力提高考核指标科学性、合理性;四要根据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特点,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在企业技术改造资助项目中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循序渐进,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三)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申报、支出、使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对象、内容和扶持办法,规范资金支出程序,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财务处理方法,强调违规处罚办法,努力使扶持资金支出达到公开、公平、高效;二是加强扶持资金申报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严格审核企业上报材料,确保材料完整无误,做到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财务报表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企业账簿核对一致,缴纳税收数必须取得税务部门的证明;其次在企业申报扶持资金项目时,要求必须填报该项目是否申报过其他项目扶持或在其他扶持资金项目已享受扶持数额,防止同一项目多头享受;最后要求企业出具声明书,承诺对不按规定要求如实提供申报材料的,将自动放弃该项目的申报,如扶持资金已拨付应及时上缴财政部门,并自愿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理等,增加对企业的自身责任追究;三是加强企业扶持资金支出管理。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对各部门提出的资金使用方案审核,严格按照支出程序履行扶持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四是加强对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通过座谈、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正确认识,同时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有关企业进行资金使用情况抽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扶持资金,如有发现不按规定使用、挪作他用扶持资金的,要及时限期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处罚办法严格处理。

(四)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努力防范政府反补贴应诉风险

一要认真研究WTO 关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相关规定,及时疏理现行扶持政策中明显与该协定相违背的扶持内容,深入理解WTO协定中“红黄绿灯补贴政策”的内涵和外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起符合WTO规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体系;二要建立反补贴预警机制,相关部门要在出口企业中建立政企信息互馈通道,及时掌握企业出口产品销售额、售价、国外占有率等相关信息,定期分析预测,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及时反馈企业有关国内其它企业受到反补贴调查的信息,对企业提前预警,这样,当我们遇到反补贴调查时,才能心中有数,从容应对;三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出口企业WTO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对反补贴调查的认识,使企业充分了解享受扶持政策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主动应对,使其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组 长:刘小平

成 员:余小平卢剑峰 吴晓英

执 笔:汤延武

第三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决定开拓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事业。其核心就是综合利用资源,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实行综合投入,实现综合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自〃〃年国家立项实施以来,项目管理逐步走过了一个由探索模式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过渡的轨道,项目投资和建设规模逐年加大,截止目前,先后实施完成土地治理项目9个(其中6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3个农业生态工程项目),多种经营项目5个,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511万多元,其中土地治理3145万多元(各级财政资金2274万元,群众自筹871万元),多种经营投资366万余元(财政有偿资金246万元,企业自筹120万元)。9个土地治理项目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9万亩,农业生态工程项目2.5万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不仅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1页

资金管理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入研究和探索资金管理模式就非常重要和必要。

笔者多年从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略有认识,愚见如下: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长期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方式等都会发生改变和调整,再加之各地之间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各不相同,资金管理的模式因此也是因时、因地而不断调整完善。就指导全国各地资金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方法在实践中因时调整,自〃〃年设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来,为了适应新形势,加强资金管理,先后多次对农业综合开发财务核算制度进行了完善,多次对资金管理办法和资金配套比例进行了调整。所以说,对〃〃而言,要加强资金管理,首先要立足区情,加强研究,不断探索和完善资金管理模式。

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三个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自〃〃年立项实施以来,资金管理走过了三个阶段即三个模式。第一阶段:1997年和1998年项目,实行区级报帐制和审计制。主要是由项目区乡镇实施项目,第2页

兑付使用项目资金,向区农委项目办报帐,由区财政和农委项目办监管资金使用;第二阶段:1999年至2001年项目。实行区级财政报帐制和审计制。主要是由部门或乡镇实施项目,财政直拨资金到部门或乡镇,区农委项目办会同区财政监管项目资金,部门或乡镇向区财政报帐;第三阶段:实行财政委托报帐制和审计制。从2002年至今,区财政将项目资金拨付区农综办,区农综办采取合同化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向承建单位拨付资金,承建单位使用后根据区财政委托向区农综办报帐,区财政审核报帐票据。根据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财政委托报帐制的资金管理模式是目前〃〃资金管理的最佳模式,它既解决了财政部门人员少,业务量大,不能有效监管的问题,又实现了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统一。有效的解决了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扯皮现象,实现了责权统一。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

尽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已逐步走向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计划中群众自筹量大,银行贷款和财政有偿资金承借、承贷难造成的资金筹措困难;二是项目区及项目承建单位逐年变动,相关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适应综合开发财务制度要求;三是项目建设水利工程投资大,本单位无水利工程设计、测量、预决算等专业人员,对监管建设中的资金效益影响很大;四是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性强,措施 第3页

多,牵扯面广,由乡村两级承建的林草等项目,无法提供正规报帐票据;五是项目资金到位迟,一般均在本的八月份以后到位,给项目提前启动,当年计划当年完,资金尽早发挥效益造成困难。

四、加强资金管理,不断研究、探索、完善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以国家财政资金投资为主,地方财政配套为辅,引导其它资金综合投入,体现政府行为,实现对农业、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提高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而设立的专项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是指对资金运作过程实施的计划、组织、安排使用、检查监督和建后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首先要认真贯彻中、省、市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严格坚持“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帐核算”的原则;坚持统筹安排,注重效益,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项目资金实行县(区)级报帐制和审计制的原则。其次是紧跟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趋势,加强资金管理的研究与探索,学习借鉴外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第三要树立系统性管理资金的思想,从项目申报开始,对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实施到验收决算、建后管 第4页

护,全过程纳入资金管理范围,始终确保资金效益发挥最好,期限最长。

五、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解决好以下问题是关键。一是由于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管理的严肃性,资金管理要树立系统性思想,从项目规划申报入手,按照省、市确定的单项投资标准,择优选好项目,合理分解资金,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坚持省、市计划的严肃性;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的监控力度,确保专款专用。重点是对项目预算和验收决算的监督,以及日常检查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状况;三是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重点培训本单位人员和实施单位财务人员,本单位人员重点培训工程管理、测量、预算、决算知识;实施单位财务人员主要培训资金管理制度,报帐程序和财务核算方法和帐务处理;四是加强资金筹措力度,解决资金不足。由于群众自筹和本级财政配套困难等,所以创造性开展资金筹措管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力度,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综合开发建设水平;五是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发挥资金使用的长久效益,重点是转变重建轻管思想,完善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加大对管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要在解决问题、完善管理的 第5页

同时,还要坚持〃〃〃资金管理中的宝贵经验:一要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合同化管理,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强化资金管理;二要继续执行“三三”制付款方式和资金拨付“直通车”,加快资金流转速度,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三要继续执行区级财政(委托)报帐制和项目审计制,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四要加强资金管理的研究探索、交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强化和完善资金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效益。

第6页

第四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保证资金安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消防部队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给新时期部队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财务管理在部队整体工作中正在逐步的处于一个特殊的重要地位, 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后勤保障工作和部队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消防部队职能的拓展和抢险救援任务的日益繁重,消防装备经费和各种事业经费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但是我国的生产力不高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消防部队,上级拨付的各项经费都非常有限,如何作好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现有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作好后勤保障工作,对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消防部队能圆满完成的防火灭火任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试从自己财务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消防部队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管理能力偏弱制约了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1、理财意识差。一是基层单位领导管财观念相对落后, 对财务知识知之不多, 只注重经费来源数量, 而忽视经费使用上的质量, 经费使用效性不高;对财务工作停留在收与付的肤浅认识上, 忽视财务工作的控制、预测作用, 不能对经费使用进行科学决策。二是基层单位领导作为基层“当家理财”的军政主官,对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后勤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好坏与主官关系不大,与自己的成长进步挂不上钩,干好干坏一个样,往往产生惰性思想,从而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没从根本上把“当家”与“理财”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某些主官个人主义强烈,没有把后勤财务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重大经费开支不经党委会讨论,支部记录本上找不到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不管经费的来源和用途,也不管上级有什么规定,任意开支,甚至挥霍浪费,结果富的花穷,穷的花光,为官一任,负债一方。

2、“当家人”不懂帐不会管帐。主官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未经过系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底子薄,业务素质低,理财能力弱,缺乏起码的财务管理知识,在当家理财中凭主观想象办事,以自我感觉判断对与错,对财务管理起不到正确的领导监督作用;造成财务开支无计划,开支手续不建全,标准制度不熟悉,错账差款、多报漏领现象不能及时察觉,工作被动应付。

3、“当家人”的经济纪律淡薄。一些部队主管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有的用伙食费吃喝,有的直接或间接私分公务,有的报销假发票,有的只见购物发票不见事物,给单位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1、财务人员自身业务和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一是基层财务人员一部分来自院校毕业学员,他们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欠缺,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能力与学历没有同步提高。二是有些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大多数不是专业学校毕业, 基本都是半路出家的人员担任, 缺少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只是总队或支队每年业务培训进行学习,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理论功底较弱, 标准制度不熟悉,经费开支范围不清楚,账目处理只会 “照葫芦画瓢”经常出现记账不及时、结账不平、错帐更正方法不正确等。有的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只注重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 不注重对经费使用的分析和预测, 不能对领导的科学管财起到帮助作用, 存在“ 不会管”“、不善管”、“ 不敢管”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应有作用。三是财务人员不稳定, 出现断层现象。这些人员经常调整, 常常是今天培训明天走, 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四是基层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只重资金, 忽视对资产的认识和管理, 经费使用上没有长远规划, 没有对资产合理调配使用, 造成重复投资、重复浪费, 无法发挥经费的最佳效益。

2、财务人员敬业精神不强不愿管。一是部队上下级之间区分明显,有些财务人员对单位军政主管的错误做法不敢作出坚决的抵制存在为命侍从的现象。二是有些财务人员怕得罪人对一些损害战友个人利益的正确做法往往是不敢指出得过且过,工作中缩手缩脚失去了财务人员的作用。三是兼任人员本身还有其他日常工作要做,由于工作繁忙,不愿兼任财务工作,更不愿在提高财务素质上下功夫。

(三)财务制度不落实,坚持原则差。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章制度是调节和制约财务活动合法的准则。但是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好,不能很好的坚持原则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 经费使用的无序。究其原因: 一是职责不明确,单位经费开支不按职责分工,乱批条子,单位的经委会作用发挥得不好,规章制度或束之高阁或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单位人员变动频繁,成员增补未能及时跟上,经委会组织名存实亡,无法开展工作;有的经委会组织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不按规定组织查账和公布账目,对财务管理没有起到监督作用;有的经委会成员业务技能差,不知道如何审查账目和单据,不会开展正常工作;有的虽然开展工作,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使各种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造成各项经费管理不善,出现超支现象。二是一些单位领导“主管”意识强, 搞一人说了算, 领导凭个人意志办事, 不能民主理财, 计划和原则性差,经费开支随意性大。经费使用上也没有形成有序的制约机制,存在经费决策只凭经验而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 不管经费使用上需要与否, 随意开支造成浪费现象时有出现。三是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差。由于财务人员不是委派的,财会人员认为基层单位小、经费少、自己人微言轻,而自己的“命运”又掌握在单位领导手中,从而说话办事“思前顾后”, 怕得罪领导影响自身前途,不敢坚持原则、制度,而是看上司“脸色”行事,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无效行为或浪费等现象不敢提出异议, 这就造成部分经费使用盲目和浪费。有的单位主官甚至对财会人员评价不是看工作实绩,而是看财会人员为自己办了多少“好事”,挫伤了财会人员“当家理财”的积极性,给基层财会人员执行规章制度带来了难度。

(四)没有树立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当前消防部队经费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经费供应都要进行统一的预算,没有了用来弥补经费缺口的财源。财务人员只有立足标准搞保障, 加强经费管理, 努力挖掘内部潜力, 才能提高经费的保障效益。但是, 一些基层单位由于受高消费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勤俭节约观念淡薄,普遍存在嘴上喊穷,到处叫苦,花钱却大手大脚,重钱轻物,重要轻管的现象,对各项经费使用管理、计划监督不力,先花后算,只花不算,盲目开支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把预算外经费看成是不受财务标准制度和财经纪律约束的“自由经费”,导致各项经费开支口子较大,账务管理混乱。对公用物资等,只讲使用,不讲管理,没有登记造册,专人保管,致使公用物资浪费丢失、损坏外流等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利益。有些财务人员的思想却没有跟上来,认为反正是公家的钱, 经费用完领导会去争取,要不是自家过日子何必那么认真呢, 在财务工作持消极态度, 主人翁的心态不高的思想普遍存在, “标准加管理”的经费保障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五)上级业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一是供管脱节。上级业务部门只供经费,不重视抓管理、抓指导、抓落实,供管脱节。二是监督检查不到位。由于忙于日常事务,对基层经费管理掌握不深不细,对中队的财务管理工作考评只是听汇报、看数据、凭印象,监督检查考评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实处。

二、解决对策

(一)做好预算,优化经费。每一个单位要想资金能够运转正常,做财政预算是必备的功课,经费的使用绝对要避免突击花钱,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要有相应的预算,一 般是照顾重点,兼顾一般,平衡收支是最终目的,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做好财务把关,该花的钱一份不少,不该花的钱坚决不同意支出,也就是说要把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1.吸引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建立会计委派制度。我们的因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本单位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在挑选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拔专业知识过硬,尤其是财务知识有较高水准的人才,提升本部门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就是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人到财务工作当中。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始终, 对经费的运行起着记录、反映、监督、预测、决策等重要职能作用。实行会计外包制度,在进行资金核算等重要业务的时候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经费的记录,监督,预算等工作,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从源头和制度上有效遏制了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

2.推行高效的集中结算中心制度,取消基层大队独立核算。集中结算的好处就是专业化水平高,效率高,便于管理设立以大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逐级进行报账。

3.增加决策人的数量。一般来说,资金的使用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领导的随意,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在动用资金的时候要开具发票,开具发票的时候需要同时几个单位领导的同时签字才可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审会签,主要的领导人都知道此项资金的用处也就保证了资金的使用的合法性和公开性。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经费报批手续。各项经费开支,必须以财务规章制度为依据,各级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制度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预算经费的分配上,要按照“先收后支、先急后缓、留有余地”的原则,实行计划控制、综合平衡,对经费开支进行量化管理,包干使用,节余留用,超支冻结,对业务经费和机动费、特支费等都要规定出相应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在制度控制上,要实行经费结算单签批制度,严格做到年初有预算,月初有计划,每半年进行财务分析,有书面分析报告,有综合平衡。在经费使用上,做到党委当家、集体理财,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一支笔”签字制度,实行财务公开、透明,做到事办到明处,钱花在明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各单位对经费审批手续、借款手续、经费支出报销手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自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购物登记本》,结合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钱变物后的监督管理,切实把管钱和管物结合起来,实行供管结合,同时对往来款项要及时进行清理结算,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审计监督是规范财务管理,维护财经法纪,巩固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把审计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定期会审制度,定期进行账目普查,使财务内部监控制度得到落实。监督中要有所侧重,对某些项目的大项开支事前要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和事前审计,在实施过程中要跟踪问效,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对银行账户的使用与管理以及资金收支与安全等方面更要加强审计监督,防止单位资金被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在这方面,各级党委要切实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宏观调控,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把整个经济活动置于严格、全面、有效的监督之中,使财务管理健康有序地运行,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审计监督是规范财务管理,维护财经法纪,巩固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把审计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定期会审制度,定期进行账目普查,使财务内部监控制度得到落实。监督中要有所侧重,对某些项目的大项开支事前要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和事前审计,在实施过程中要跟踪问效,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对银行账户的使用与管理以及资金收支与安全等方面更要加强审计监督,防止单位资金被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在这方面,各级党委要切实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宏观调控,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把整个经济活动置于严格、全面、有效的监督之中,使财务管理健康有序地运行,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五)、建立健全以消防部队内部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控制度

1.推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推行支队级单位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 在支队机关设置财务核算中心, 对支队、大队以及中队等财务结算进行统一管理, 大队级以下单位采取逐级报帐制度, 大队级单位设置报帐员不再另设会计。通过实行支队级单位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制度,统一招收专业的会计人员。解决了大队级单位财务管理能力薄弱, 与支队级单位财务衔接也不够紧密的问题, 加强了原始票据审核,规范了经费开支程序, 有效遏制各种不合理开支、超前消费、突击发福利等现象。

2.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加大再监督力度。一是组织独立或是相对独立。从理顺关系,从制度上保障审计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树立审计部门在消防部队中的权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的角度来考虑,有必要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直接隶属各级党委,或者直接隶属于上级审计机关,实行垂直管理,这符合审计必须具有的独立性的自身要求。二是经济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费用不受同级制约,开支直接纳入上级审计部门的经费预算。三是业务独立。审计机构可以独立开展评估监督业务,同级党委、领导没有干涉权。通过建立独立审计监督制度,可以更好地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行使有效监督,以及时通报和追究财经违纪主要责任人的责任,能在确审计监督客观、公正的同时,促进消防部队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3.积极推行军政主官“ 联审会签”制度。“ 联合会签”制度就是经费开支要经单位党委讨论, 集体研究并形成会议纪要的一项经费管理制度。实行“ 联审会签”制在经费管理上能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是党委(支部)领导下的“ 一支笔”审批经费制度的必要补充, 是开支经费合法性、和规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充分发挥经费的管理效益和使用经费的拾遗补漏。加强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提高经费的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益是我们经费管理的目的, 实行“ 联审会签”制度, 是集多人才智,对管理经费, 使经费支出渠道更加合理科学, 达到互补作用,使经费的流向流量更臻完善;有利于经费管理中的民主和财务公开。实行“ 联审会签”制, 实际体现了经费管理中的民主性、合法性, 增强了经费管理的透明度和领导的责任感, 体现了经济民主。

3.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加大再监督力度。一是组织独立或是相对独立。从理顺关系, 从制度上保障审计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 树立审计部门在消防部队中的权威,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的角度来考虑, 有必要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 直接隶属各级党委, 或者直接隶属于上级审计机关, 实行垂直管理, 这符合审计必须具有的独立性的自身要求。二是经济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费用不受同级制约, 开支直接纳入上级审计部门的经费预算。三是业务独立。审计机构可以独立开展评估监督业务, 同级党委、领导没有干涉权。通过建立独立审计监督制度, 可以更好地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行使有效监督, 以及时通报和追究财经违纪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能在确保审计监督客观、公正的同时, 促进消防部队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5.健全群众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多一分公开就少一分失误, 多一分透明就增一分制约, 因此我们在财务管理中要不断拓宽财务监督渠道, 除了党委、财务、审计监督外, 也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官兵比较敏感、群众比较关注的经费事项, 要坚持公开透明, 对经费的来源、用途、投向投量、请领条件、使用情况等, 根据经费涉及的层面, 利用党委扩大会、干部大会、办公会、党委会等时机进行通报, 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 赋予官兵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以公开求公正保廉政。同时可以设立“ 举报箱”“、监督电话”等反映渠道, 随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营造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为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问效,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薛昌斗同志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项目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予以印发,供领导参阅。

管好用好各项专项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改变我县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改善县乡财政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程序、立项和实施不规范,缺乏透明度,部分项目立项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出现重复建设

对项目考察论证不够严密,甚至不顾客观实际,争项目、争资金,没有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勉强立项,但缺乏整体效应,投资数额小,又不能与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最终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不高,效益差。同一项目有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一些项目和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捆绑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效应不高、投资效益不佳。同时,资金使用状况没有真正公示,群众无从监督。

(二)项目建设“四制”落实不到位

1、部分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的实施基本上是成立临时指挥部和项目办公室,人员从部门选派,责任人一般由县级政府领导担任,项目完成后就被撤销,其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导致了使用资金的随意性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2、部分项目业主在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审核单位的选择上重关系、轻实际工

作能力,造成工作被动。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设“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突出;在工程施工上主要存在部分工程监理不具备相应资格,业务素质低,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损害业主利益;部分招标代理制定的招标文件不严谨,给工程合同的签订、工程价款的决算留下隐患,有的招标代理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甚至出现既为业主编制工程标底又为投标施工单位编制投标预算的“既吃甲方、又拿乙方”现象。

3、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操纵工程招投标,通过肢解工程,以人定标,将一个两三百万元的工程分解成四、五个标段招标,让利害关系人人人有份。工程转包、业主指定分包现象也较为突出。有的工程项目不进行招投标,由实施单位直接发包,还有的项目从设计、概算、施工到竣工验收均为同一单位自行实施。

4、工程施工合同执行不严格。有的合同违背招标文件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多次签订补充协议,使施工单位低价中标,高价决算。部分建设单位将项目工程决算直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核,逃避国家审计的监督。

(三)项目资金管理有待加强,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1、滞留欠拨、超拨项目资金。部分资金管理部门未能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实施单位,影响项目的实施。而有的项目根本未实施,就拨付大量的项目资金;有的超规模、超进度多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资金流失。

2、置换项目资金。一种情况是项目申报单位领到专项资金后,不按规定组织实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以专项资金置换其他已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情况是专项资金“戴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小项目资金审批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

3、挤占挪用,雁过拔毛。少数部门以各种名义扣拨专项资金,层层截留,级级揩油,最后用于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大打折扣。有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将资金下拨后,又想尽千方百计从下面捞回一部分。一是采取有偿服务,以服务费的名义从项目申报单位按一定比例收回部分资金归己所用。二是以提供物资抵项目资金,赚取高于市场价格的差价。三是主管部门以培训、开会、赞助等名义向项目申报单位摊派收费、间接地“掠夺”下拨的国家专项资金。

4、虚假发票报销。从近几年部分资金报帐的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合法性。有的项目资金就是一份油料发票或是在税务部门开据一张总发票,没有真实可信的原始依据。有的虚列工程量、虚列工程项目或以虚构劳务用工名册套取务工费等。

(四)工程验收不严格

项目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要求很高。很多项目的管理,都是“先搭台,后唱戏”,大都是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项目指挥部”或者“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管理、验收。而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专业经验。项目竣工验收时,抽调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人员均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没有引进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机构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仅凭验收人员肉眼和感觉是很难把住工程质量关的。

(五)项目资金效益不高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以骗取国家项目资金为目的,资金到手后,不按计划实施项目;有的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设计能力,有的甚至长期闲置未投入使用。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的偏差。重争取项目,轻前期准备工作;重上级资金到位,轻配套资金落实;重安排投资,轻监督管理。少数干部认为专项资金是公款,只要公用,不装私囊,就没有问题。

(二)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分类性的管理办法较多,规范性管理办法很少,原则性的条款较多,细则性的规定较少,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管理办法明显滞后,制约了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三)监管职能缺位。各项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项目主管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监督难以形成合力;专项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淡化、甚至缺位;监督部门缺乏专业监督人员和手段,对项目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外行监督内行”,不能实行有效监督,监督停留在程序和形式上,在招投标等领域甚至为腐败分子充当了保护伞和挡箭牌。专项资金的监管线长、监管面广,就目前财政、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手段而言,已很难满足对专项资金的监督需要。

(四)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和项目前期费用,项目前期费用挤占项目资金,使项目难以按进度和设计全面完成。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监管小组),由县主管财政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水利局、畜牧局、扶贫办、民宗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监管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监管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招投标管理、合同审核、工程审价审计、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应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网,由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财政局等单位建立项目资金监督网,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制度,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监督。

(二)高度重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项目前期规划工作,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一是要按照国家和省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来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和评估论证。二是要坚持对涉农项目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避免项目资金分散,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三是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计划一经批复,应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确需调整的,要及时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对专项资金立项扶持的项目,县主管部门要利用相关媒体或项目实施区公共场所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拨付严格遵照“按计划、按预算、按基本建设程序、按工程进度”的原则办理。特别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专项资金投入的监管,防止项目资金流失。

(四)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监理委派制度。对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抽调懂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财务监理,并与县政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由财务监理定期提供财务监理报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须根据工程进度报告、发票和资金使用申报表并经财务监理审核签字,才能作为拨款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务监理应及时报告财政部门,停止拨付项目资金、限期整改或中止项目执行、收回项目资金。单项工程投资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决算必须由县审计局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实施造价审计,以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五)严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问责”与“问效”并重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及资金落实情况加强监管,实行跟踪问效。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强化审计监督;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及公检法等机关严肃法纪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合力打造优质高效的“阳光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洁工程。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深度不够或玩忽职守等原因引起的重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监理、代建、建设等各方共同确认,分清责任后扣减相应勘察、设计费用。

(六)构建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推动项目资金管理长期在规范高效的轨道上运行,积极探索并逐步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监管有效的项目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即要切实健全项目决策机制,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实行工程项目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资金报帐制;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强化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激励制度和问责制度,奖优惩劣;加强部门监管自律,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既监管好具体项目和自己的干部队伍,又要对项目资金对应的乡镇加强监管,逐步健全项目资金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长效机制。

下载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使用CIMS提高企业的效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提高企业“人才”效益(范文)

    怎样提高企业“人才”效益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商品已逐渐趋于同质,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个人来看,提高个人的效益,最直接的就是实现自我增值,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成功......

    做好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做好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

    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荐五篇]

    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

    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个性化的体现。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模式并不唯一,企业所具备的自身的特......

    加强煤矿班组建设 提高企业效益

    加强班组建设 提高企业效益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是企业管理中的最小单位。能否将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深入到班组的安全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改革......

    提高员工素质才能创造企业效益范文合集

    提高员工素质才能创造企业效益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XXX,来自广州XX公司XXX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提高员工素质才能创造企业效益”。我所在的XXX公司,前身是X......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未改)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小学到中学的十二年或十年之间,语文课所用的时间占全部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居......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社会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可是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