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建立一个消灭剥削制度,人人平等的社会的理想,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是一个古老的理想。这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过古代人并没有用这样的名词,例如中国古代有过“大同”的思想。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这类不能实现的想望当然与资本主义无关。到了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出现了种种更成形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时期,是还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的理论表现。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不认为他们的理想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任何瓜葛。十七八世纪直到19世纪初期的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点是: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建筑在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在他们看来,这种社会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能出现,只是因为理性和正义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的缘故。一旦有先知的天才掌握了这种认识,并使这种认识推广开来,那么一个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的最合理的社会就能实现。这就是说,什么时候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取决于有无这样的先知的天才,而不受任何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以恩格斯说:按照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这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所缺少的只是个别的天才人物,现在这种人物已经出现而且已经认识了真理;至于天才人物是在现在出现,真理正是在现在被认识到,这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必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只是一种侥幸的偶然现象。这种天才人物在五百年前也同样可能诞生,这样他就能使人类免去五百年的迷误、斗争和痛苦。”(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7—208页)
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但完全不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以及以往的各种剥削制度,其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在道德和法律上走入迷途,背离了人类的本性的缘故,或者简单地说,是由于人类犯了错误的缘故。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清除这种错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以摩莱里和马布利作为18世纪提出“直接共产主义理论”的代表。(同上书,第207页)摩莱里(法国人,生世不详,其著作写于1747—1755年间)在他所著《自然法典》中,向“治理人民的凡人”说教道:“你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纠正政治和道德的缺点。为了在这方面获得胜利,你们一开始就要使真正英明的人士具有充分的自由,以便与支持私有制精神的谬见和偏见作斗争,当私有制这个怪物被打倒以后,你们就通过教育来巩固这个幸福的改革制度。然后,你们就不难使你们的人民采纳类似我所拟订的法律。”(摩莱里:《自然法典》中译本,第121页)他的书中写出了他所拟订的公有制社会的“法律”。这位空想家所设计的新社会,和正在开始形成并将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毫无关系的。恩格斯所提到的另一个18世纪提出共产主义理论的人马布利(法国人,1709—1785),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了这样的愿望:在一个气候宜人,水流清洁的“荒岛”上“建立一个共和国,在这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马布利选集》中文版,第170页)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荒岛?当然是为了同“走错了路”的社会割断关系。
但是,人们的想象终究不过是现实的某种影子。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的祸害,其实是借鉴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来设计他们的理想社会。摩莱里的“法律”所规定的理想社会,是以由同样数目(10或10的倍数)的家庭构成的“部族”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又以多少个部族构成城市,构成省,构成民族)。凡20岁到25岁的公民都从事农业,25岁以上的一定数量的人成为各业的工人(手工业工人)。人们的产品都交到公共仓库,生活用品和生产中所有的原料都从公共仓库中领取。公民之间的买卖或交换绝对禁止„„这实际上不过是个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社会,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所以摩莱里强调,在一切公民的衣食住方面都严格禁止奢侈。(摩莱里:《自然法典》中译本,第120—122页)
产生于资本主义初起时期的这些空想,在人类思想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它们只是不能结出果实的花。这些空想家猜到了私有制的社会终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但是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私有制必然会转变为公有制,不知道到达公有制的现实的道路。他们所设想的新社会是和资本主义社会绝无关系的。他们越是精心地周到地设计新社会的图样,越是表明他们和历史发展的实际相脱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第一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社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从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分化的原始社会演变为阶级社会,这并不是由于人类犯了什么背离人类本性的错误,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同的剥削制度的嬗变,直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必然出现的过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并不是建筑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憎恶、厌弃的态度上。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充分估计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的进步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就是说,它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建主义桎梏。结果是,“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8、471页)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以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和与此相适应的整个社会文明。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达到阶级社会发展中的最高水平。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的周期发生的危机中,看出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自己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共产党宣言》中说:“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连同它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连同它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曾经像魔术一样造成了极其庞大的生产和交换资料,现在它却像一个魔术士那样不能再对付他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1页)从一个长的历史时期来说,这个判断仍然是正确的。
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终于成为它自己所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桎梏。社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不可能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制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更大发展。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这种革命之所以可能发生和可能胜利,就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为它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不懂得这一点,所以只能陷入空想中。
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取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取代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这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就这个意义说,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但是,仅仅看到这种对立关系是不够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及其国家要把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继承下来。如果不继承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就不能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目的。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对立的关系,而且是继承的关系。不妨简单地说,在生产关系以及保护生产关系的国家政权方面,是对立的关系;在生产力方面,是继承的关系。
为什么必须经过资本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就因为:没有资本主义,第一,就没有足以最终消灭私有制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第二,当然也没有无产阶级。只有后一点而没有前一点还是不行的。无产阶级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时就产生了,而仅仅有无产阶级并不就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实现。列宁曾经这样论述18世纪法国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他们是现代无产者的最早的代表人物:“雅各宾党人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主要是因为18世纪法国在大陆上被极端落后的国家所包围,同时法国本身也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银行,没有资本家的辛迪加,没有机器工业,没有铁路。”(《列宁全集》第30卷,第347页)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生产力,是不言自明的。他们早在青年时期的著作中就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在一代代阶级社会间是如此,从阶级社会的最高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
十月革命时期的列宁
列宁直接面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且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他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继承关系不能不予以较大的注意。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8月到9月,列宁写了他的重要著作《国家与革命》。列宁在这本书中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定要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就在这篇论著中,列宁也谈到社会主义要以资本主义的成就为基础。他说:“资本主义文化创立了大生产——工厂、铁路、邮政、电话等等”,他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国家的职能。(《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页)他又说,“我们工人自己将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果为基础,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经验,建立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政权维护的最严格的铁的纪律,来组织大生产”,等等。(同上书,第46页)
1917年9月底,列宁又写了题为《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的论文,其中驳斥了“无产阶级不能在技术上掌握国家机构”的说法。他重述《国家与革命》中的论点。他说:无产阶级“能够打碎旧国家机构中一切具有压迫性的、因循守旧的、资产阶级的性质不可更改的东西,而用自己的新机构来代替它。这个机构就是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列宁全集》第32卷,第296页)然后他又谈到“国家机构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现代国家中,除常备军、警察、官吏这种主要是‘压迫性’的机构以外,还有一种同银行和辛迪加关系非常密切的机构,它执行着大量计算登记工作(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这种机构不能打碎,也用不着打碎。应当使它摆脱资本家的控制,应当割去、砍掉、斩断资本家影响它的线索,应当使它服从无产阶级的苏维埃,使它成为更广泛、更包罗万象、更具有全民性的机构。只要依靠大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一般说来,无产阶级革命只有依靠这种成就,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资本主义建立了银行、辛迪加、邮局、消费合作社和职员联合会等这样一些计算机构。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大银行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国家机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现成的机构从资本主义那里拿过来,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任务只是砍掉使这个极好机构资本主义畸形化的东西,使它成为更巨大、更民主、更包罗万象的机构。”(《列宁全集》第32卷,第299—300页)
可见,列宁是把如何对待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的问题分成了两个方面:压迫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必须“打碎”它;而组织大生产的国家机构,以银行为代表(不过列宁说明,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完全是国家机构),则把它当作现成的机构拿过来,在割断它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以后,它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间,俄国有过一些“左派共产主义者”。他们所提出的错误观点之一,就是把凡是沾染上资产阶级的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的,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必须抛弃的。列宁为克服这种幼稚的观点做了很大的努力。领导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建设的列宁,的确可说是国际资产阶级的无情的敌人,但是他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反复论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所“遗留”下的一切“材料”。“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列宁所说的“向托拉斯组织者学习社会主义”这句话,认为这是很可笑的,是把“组织和领导企业方面的全部主动权”交给了“托拉斯的组织者”。对此,列宁批驳说:如果这种言论出于15岁的孩子口中,“那是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可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学习过不利用大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和文化成就便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个道理,竟讲出这种话,这就未免叫人有些奇怪了。这里已经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第289页)
列宁在1919年俄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列宁全集》第36卷,第129页)
在1919年的另一次会议上列宁又这样说:“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列宁全集》第36卷,第6页)
列宁之所以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内容,当然是因为他已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任务的缘故,而这又是和俄国资本主义并不发达有关的。
人们通常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但脱离了具体历史条件一般地这样说,却未必正确。例如,如果是在西欧17、18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具有现实的优越性。虽然那时,如前所述,已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共产主义理想,但是代替封建制度的只能是资本主义制度。
人们通常还说:社会主义社会能够依靠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文明。这样的说法,也需要补充。社会主义不是在一块“空地”上仅仅依靠这制度的优越性建立新的大厦,它必须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手段和方法,吸取资本主义的全部对社会主义有益的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们能很好地进行这样的继承、利用和吸取),然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真正能发挥出来,才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更高的文明。
因为落后,更要学习
既然社会主义革命是产生于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的,那么逻辑的结论似乎应该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最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是这样来考虑问题的。但历史的发展比一般的预想要复杂得多。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统治全世界的时候,资本主义的世界链条首先在哪一个环节上(在哪一个国家中)被突破,不是简单地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在这里起作用的既有国际条件,也有国内条件,包括阶级力量的对比形势和阶级斗争的发展状况,无产阶级政党的素质和领导能力,等等。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由于俄国历来是“欧洲一个最落后的国度”,革命后遇到特殊的困难。1919年他说:“我屡次说过: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列宁全集》第36卷,第293、294页)在本国没有比较丰富的资本主义“遗产”可以接受,这至少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此,列宁特别强调向资产阶级学习的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几个月,列宁主张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社会主义。在1918年4月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报告中,他尖锐地提出了向资产阶级学习的思想。他说,资产阶级已经推翻,“我们现在要向他们学习,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不够,因为我们没有这些知识。我们有社会主义的知识,但是没有组织千百万人的知识,没有组织和分配产品等等的知识。老布尔什维克领导者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这门课程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我们说,哪怕他是一个大骗子,只要他组织过托拉斯,只要他这个商人曾经搞过千百万人的生产和分配,只要他有经验,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他们那里学会这些东西,我们就得不到社会主义,革命也就会在它已经达到的阶段上停滞不前”。(《列宁全集》第34卷,第238、239页)
列宁的这段话使人想起在中国革命胜利时毛泽东说过的话。毛泽东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0—1481页)
前面已经说过,俄国当时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嘲笑和反对列宁的这种说法。在反驳这些“左派”分子的空谈时,列宁说:“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接着他又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做为一个阶层或集团应该服从苏维埃政权。而我们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年幼无知,就应该向他们学习,而且有东西可学,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办理为千百万人服务的大企业方面没有独立工作的经验。”(《列宁全集》第34卷,第290页)在1918年列宁虽然已经考虑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达到社会主义,但由于俄国资产阶级一般地不同新政权合作,而持反对态度,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没有能实现。俄国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内战结束后,1920年苏俄曾立法实行对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制。在讨论租让制的报告中,列宁说:“我们要挨着他们(指租让的企业——引者)开办自己的企业,学习他们如何经营模范的企业。„„按照现在最新的技术成就进行装备,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这需要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列宁也谈到租让企业“将带来资本主义习气”的问题。他说:“应该加以注意,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加以抵制。”(《列宁全集》第40卷,第77页)
列宁于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列宁的逝世使新经济政策过早地结束,这对于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起了什么影响,是值得研究的。在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列宁仍然强调向资产阶级学习。他在著名论文《论粮食税》的结论中说:“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去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其中也包括向商人,向办合作社的小资本家,向资本家‘学习’。向他们学习,虽与我们过去向军事专家学习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学习’成绩,只有靠实践经验来检查:要比自己身旁的资产阶级专家做得好,要会用各种办法振兴农业,振兴工业,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列宁全集》第41卷,第232页)
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除了对立的关系以外,还有一种继承的关系,说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向资产阶级学习——如果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以前的“左”的观点来看,这是极其荒谬的,甚至是反动的,但这的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这个观点正在我们的改革开放中得到验证。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
13路桥一班
曾海坚
201330370121
【中文摘要】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一个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然会有很多方面的缺陷,而在这当中最令人忧虑的恐怕还是最近愈演愈烈的贪污腐败现象,特别是前几天的涉嫌贪污一个多亿的小官马超群案更是让广大百姓疼心疾首。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就会积重难返,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自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他在反腐斗争中频出重拳,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为人们所知。因此我想就这个社会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腐败;反腐斗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但是随之而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其中当前最主要的的一个社会问题是腐败问题日益严峻。例如,从几年前的足坛腐败问题震惊中国,当时包括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南勇,杨一民等足协高官纷纷落马,到后来的部分省级高官也由于腐败纷纷落马,例如2012年的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13年落马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等等,到最近落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再到几天前的马超群事件等等;落马的官的级别也来越高,贪污的金额越来越大,例如最近落马的发改委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出2亿现金的事件令人咋舌,这些事件无不体现出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当然,腐败并非只是在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今天才出现的,它具有普遍性。他只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了而已,所以反腐败可以说是一场艰辛且长期的战斗,因为它并不仅仅是一个时代一个人和几个人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腐败问题还层出不穷呢?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人性主义观看待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腐败的产生,是与人所处的阶级地位有关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性,资产阶级的人性由于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其人性是贪婪、自私、金钱至上的,因此资产阶级掌握的国家必然是腐败的,而无产阶级由于其不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无产阶级的人性是最大公无私的、最富有同情心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不同阶级人们的共同实践活动,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的实践活动与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腐败形成的一定关联。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个人利益特别是在肯定个人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时,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思想觉悟性,不能为己而排他,为己而损公。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舍己为人、克己奉公、舍生取义,这是人类始终崇尚和追求的更高的道德境界,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腐败问题层出不从的原因在于人类的人性根源。首先从利益需求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的普遍共性,这是由人要吃、喝、住、穿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否则,个人将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生存。由于当今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利益追求更加侧重物质、金钱利益及个人利益。利益需求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较之以前得到加强,人们的极力关注自己的利益需求,试图运用各种手段使其得到满足和实现。由于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人们只重视利益实现的目的而忽视了对利益实现手段的合法性的判断或者完全以利益实现来判断利益的手段,这些都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从人的价值观念来看待腐败的根源:价值信念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人们的价值信念及其转变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信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由有价值信念到无价值信念,由共产主义价值信念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信念。当代中国社会腐败现象之所以如此严重广泛,一些腐败官员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正是缘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信念缺失和扭曲,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及主观思想原因之一。比如目前发生犯罪的很大一部分党员干部正是对共产主义价值信念产生了动摇,盲目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有的党员思想迷茫,精神空虚,道德堕落而滑向犯罪的深渊。例如足协领导南勇,中央级领导***等一批党员正是由于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到他们走向违纪犯罪的深渊。
最后从人的心理因素来看待腐败的根源:腐败行为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产生不仅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同时也有腐败者个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当代中国人的心理随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腐败的犯罪心理更趋复杂,如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门槛效应”心理、不平衡心理、特权心理等,这些心理因素一定程度上成为腐败发生的助因之一。例如有时候底层干部常常会因为侥幸心理而去干一些腐败的事情。他们会以为自己处于底层,贪污一点不会有人来査,不会被上级领导发现。久而久之,他们这种心理会越来越膨胀,贪得越来越多,最终会落入法网。
如今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不仅直接危及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会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造成人才的埋没或外流,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执政党失去信心。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说过,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啊。可见,反腐是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领导下打好反腐这一仗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反腐必须要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充分参与反腐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就需要运用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等多种手段,启发群众的觉悟,把群众动员起来,造成全社会反腐败的大气候,大环境,使腐败现象无法隐藏,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第二,既要从严治党,更要有制度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要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关键是要加强法制 和制度建设。许多情况表明,有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反腐败斗争 就能够有章可循;领导者以身作则以及人民群众对领导人的监督,也就容易得到保证,因此,反腐败斗争必须逐步向法制化轨道:既治标 更治本。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思想教育,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源泉,所以要将治贪与治穷相结合。通过整风、整党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既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又是保持为官清廉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任何时候,加强思想教育防腐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第四,阶段性战役和长期斗争结合起来,腐败现象具有顽固性的特点,不是一两个阶段性战役就能消除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可以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1)。”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中纪委全会的部分讲话,明确地给我们展示了反腐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以及习近平的领导下打好反腐这一仗。
【注释】(1)源于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论中国腐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看当代中国腐败现象》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第三篇: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三个关系论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制度、条件问题是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二者之间要把握的原则是: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术组织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二是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三是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学术组织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学科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下面就学科建设实践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对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学科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这些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科学研究,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学科建设来说,必须要树立把科学研究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观念。没有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成其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科学研究的问题。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科研来解决,围绕学科建设这个大题目,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这一内在关系,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解决好科学研究的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问题
必须树立学科建设要靠科学研究来支撑的观念。严格地说,学科建设是在获得学科点以后全力以赴要做的事隋。学科建设要有一个规划,在规划中必须要有科学研究的内容。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的什么地位,是由观念和认识来决定的。只有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科学研究意识,才会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中的应有位置上。对科学研究是否真正重视,在本质上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和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是不能处理好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的。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课程建设主要是以教学研究为基础,而学科建设必须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实现从课程建设到学科建设的跨越,必须要把科学研究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正是由于学科建设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因此,一个学科点建立以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就难以实现从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这是整个学科建设队伍都要树立的观念。这一观念转变的背后,是要实现整个师资队伍的转变,即师资队伍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队伍建设的变化,就是要加快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教学型的师资队伍至多只能适应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要求,只有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才符合学科建设的需要。当然,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是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快观念转变以外,还需要在制度上、条件上解决好相关的问题。
2.解决好科学研究的制度问题
把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师资队伍由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需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制度保证。
一是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指对科研成果要给予奖励,从制度上明确鼓励科研的导向。学科建设要有科研来支撑,具体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来加以保证,其中奖励制度是基本的制度保证之一。有没有科研奖励制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科研是否真正重视,是否把科研纳入制度建设的内容。制度既是一种规范,又是一种导向。作为规范意义上的制度,它的功能是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作为导向意义上制度,它的功能是对科研成果的认可和在利益上的体现。建立科研激励制度,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科研的奖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至少在总体上不能低于对教学的奖励。可以说,科研的激励制度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一。当然,制度的具体设计必须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校情况并具有各自特点的科研激励制度。
二是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指在人员招聘、岗位设定、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制度要体现对科研的要求。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衡量师资队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人事制度上对科研有明确要求,是对教师设定的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门槛。有了这样的制度,不仅要求教师在进入这一岗位和职称时要达到相应的科研条件,而且在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也要能够保持有相应的科研要求。目前,对教师进入岗位和职称的科研要求比较规范,但对于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的科研要求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这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因而这应该是完善人事制度重点要做的事情。把对科研的要求切实纳入人事制度的内容,将会对教师形成科研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转化为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建设队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实践证明,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效率因素,建设一支科研型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相应的科研制度建设,这是从科研角度推动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3.解决好科学研究的条件问题
在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必须为教师的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是加快他们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围绕学科建设组织科研。从学科发展的整体来看,组织科研是推进科研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科点的科研发展,应该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规划,科研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组织,科研就会以团队的力量实现发展,或者说,组织科研就是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科研。组织科研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带动一个团队的科研发展,体现的是科研的整体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科研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有一个带动力。组织科研就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带动力的作用。如何组织科研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以项目的形式、以集体出成果的形式等都是组织科研的形式。组织科研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教师凝聚到科研中来,为他们的科研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果。一个学科点是以个人单干的形式搞科研,还是以组织科研的形式搞科研,反映的不仅仅只是科研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科研观念先进与落后的差别。组织科研是先进的科研方式,体现的是先进科研生产力。学科建设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学科带头人就能够完成的,学科带头人发挥的最大作用在于组织一批人和一个团队进行科研,因为组织科研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科研生产力。学科带头人起到了组织科研这一作用,就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科研是需要有投入的,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是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要有科研投入,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如果对科研长时间没有投入,一定不会有持续性的科研成果产出。这无论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还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都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对科研投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以什么形式投入,关键是要解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如果有投入没有产出,说明科研投入的机制不好。应该建立一种好的科研投入机制,使科研投入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科研投入既是对他科研劳动付出的一种补偿,也是对他科研能力的一种认可。科研投入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问题,同时也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对科研有稳定的投入,又有一个好的投入机制,就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对学科建设中科研的投入也必须要制度化、规范化。这里的制度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不能只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当领导重视科研了,对科研就有投入,而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科研的投入就不能持续。把对科研的投入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就不会因为领导的变化或更替而影响对科研的投入。这里的规范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竞争性的科研投入机制,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科研资源具有更高的成果产出效率。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由该学科下的各专业发展来体现的,或者说,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是从不同层面来看的同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总体,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也就是它的六个专业。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际上是要落实到专业建设上。但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又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学科建设包括了专业建设,但专业建设又有其自身的重点,与学科建设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客观上有一个正确认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各自的重点,以及正确处理二者相互之问关系的问题。具体应该把握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学科建设解决的主要是专业建设必需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一个专业点的建设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例如,围绕这一专业点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的一系列课程。这些条件的解决都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一个专业的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条件,不仅要看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更要看是否具有一支很强的学科师资队伍,因为说到专业基础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与专业相比较所体现的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有了具有综合优势的学科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就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抓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抓好学科建设,即抓好基础性的建设。把学科建设抓好了,专业建设就具有发展的后劲。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专业点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科建设。不打好这一基础,专业建设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只能处于有专业而无建设的状况。
当前,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近几年在这一学科下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专业点,这些点都面临着专业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专业建设所表现出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科建设处于薄弱环节。由于在学科建设上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专业建设也只能是在原地徘徊而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在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是专业建设的问题,但根本的是学科建设的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专业建设必须要强化学科意识,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位,是有直接针对性的。
第二,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科建设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实际内容的,这些内容是和专业建设的内容一致的,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离开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失去了载体而无从谈起;没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是徒有其名。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是什么?如何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推动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的六个专业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各专业的建设当然要从各自专业的特点出发,围绕本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但各专业的建设都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既是学科的,也是专业的。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各专业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首先体现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二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中国的国情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发展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对实践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合点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三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专业教学课程的研究。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和规范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无论是对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建设来说,都是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它反映的是对专业建设能否整体把握,对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否有清晰的思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状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建设的水平,学科建设的水平不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必然表现出它的不合理和不规范。因此,抓好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同样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三、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的关系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推进,建立这一学科自己的学术组织是一个必然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为学科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建立的时问还不长,研究会更是刚刚成立,关于学科建设与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从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之间的一般关系来看,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把握好的。
1.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
学科建设发展规律所显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和探讨。因此,学科建设不是一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学科点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学科的各个学科点来共同建设的。学术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过程中来实现。学术组织就是推进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一个平台。有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否成熟。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一定有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术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正处于它的初创时期,它的建设不能只是由各个学科点和学校分散进行,迫切需要整合各学科点的力量,形成共同努力的格局,并有自己的学术组织作为发展的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说,“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的成立,既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之一。有了学术组织这一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就为学科建设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学科建设。在学术组织这一交流平台上,各学科点都有自己在学科建设上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把所取得的成果在学术组织中进行交流,大家看到的是各学科点关于学科建设的经验,从别人的思路与做法中得到的启示无疑将有效地推动着自身的建设,从而推动着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以学术组织为载体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本身就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是学术组织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目前在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中之所以把召开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研讨会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得到提升。理论和学术的发展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学科建设也必须是开放的,学术组织的成立本身体现的就是学科建设的开放性。
二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在交流与合作中对学科建设取得更多的共识。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并没有完全取得共识,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共识是学术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又~反映。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对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是什么,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通过学术组织这~平台,在交流和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
学科建设需要有一支宏大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超越各个学科点的局限,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的学科建设队伍,学术组织作为汇聚这支队伍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学术组织对于汇聚学科建设队伍发挥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为学科建设队伍的集合创造条件。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把学科建设队伍集合起来。因为学科建设队伍在社会范围内的集合需要有一个载体,学术组织作为这一载体具有它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为在同一个学科中,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学科建设任务,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共同性在研究队伍上的表现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具有共同的研究课题和共同的语言。这样,对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很高的聚焦性,能够高效率地取得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好的广泛性。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科点在学术组织中汇集,使不同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具有的特点和长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研究队伍的广泛性,能够汇集各研究队伍的优势,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取得合作的高效率。学术组织这一载体在集合队伍方面具有的专业性和广泛性优势,在现实中就放大了学科建设的力量,特别是在研究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问内完成靠一个学科点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学术组织的这一集合学科建设队伍的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各学科点研究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汇聚研究队伍方面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学科建设队伍发展创造条件。学术组织在凝聚学术队伍的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学科建设队伍发展的作用。学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它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有新的力量来充实,新的力量加入学术组织,意味着学科建设队伍的扩大。因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过程,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表现。学术组织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促进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一,学术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效地组织队伍去落实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思路。学术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为学科发展提出一些宏观性的建设思路,在推进和落实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推动了队伍建设的发展,因为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是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实践中实现的。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对队伍的组织作用,就是为推进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二,学术组织可以通过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通过办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是学术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学术组织创办的学术刊物,其重要特点是能够把对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学科建设,能够使学科建设的队伍集中研究学科建设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学术组织来说,办好学术刊物是其发挥理论研究功能的重要体现,而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
3.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既然学术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那么,它对学科建设必然要发挥作用。其中在规范学科建设方面学术组织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它能够起到某些政府主管部门起不到的作用。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学术上的问题,属于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事情,对于这些问题,教学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必要把什么事情都包下来,但这些问题在学科建设中又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学术组织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建设、学科建设经验的交流、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等等。学术组织可以发挥其组织、协调的功能,把各个学科点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研究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带有规范性的措施,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
学术组织的另一个功能是在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学校的学科点之间起一个中介作用。学术组织虽然是一个民问的学术团体,但它可以发挥某些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功能。参加学术组织各种活动的不仅有各学科点的学者,而且还有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实际上学术组织的活动,具有半官方的性质,这也是学术组织具有的特殊性。学术组织可以利用每年定期组织学术活动的机会,为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学科点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关于学科建设的一些精神、相关的政策、领导考虑的问题,以及学科建设中要注重解决的问题等信息传递给各学科点,另一方面,各学科点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把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政策和体制问题等反馈给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从而使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学科点之间保持着信息的畅通。各学科点能够了解主管部门的精神和要求,在各自的学科建设中更好地加以贯彻和落实。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学科点实际运转的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知道各学科点在学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好的客观基础。正是因为学术组织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术组织的活动和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各个学科点也把学术组织看作是自己的组织,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术组织的各项活动。学术组织能够在教学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学科点之间发挥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可以对规范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之间的这一联系,要求在推进学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学术组织的建设,需要有一批热心于学术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跳出各个学科点建设的局限,从更高的层面上来思考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加强学术组织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第四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辩论
资本主义与社会社会主义的论辩
中国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一直都在争论中。说什么的都有,就看你的屁股坐在哪个立场上,你自当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地位。美国的两个政党也是各说各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最后只能由四年一度的大选来决定谁说的对。
昨天偶而看到这篇从三个领域来判断中国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文章。感到很有启发。放在这里,权做日志。
自从邓公开始一个不争论的论断以后,中国是什么社会的问题就搁在那了。只是,现在3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重新开始了这方面的争议,而关键的问题是,这种争议还不是理论上的,而是现实层面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当然,邓公主要将其限制在经济领域,因此经济领域是西方自由经济思想为主导,但自由主义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渗透进各个领域。可是现在无论是老左派还是新左派都开始了思想方面的争夺战。因为,社会的现实出现了问题,而且还很严重。老左派和一部分的新左派是想回到老毛的时代,因为毛时代毕竟还是相对廉洁和公平的时代。而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腐败和不公平。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中国现在到底是什么社会? 中国现在的社会与毛时代的社会有什么区别? 与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又有什么区别?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而是核心现象是什么的问题。中国现在只是很笼统的将自己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非常不严肃的判断和称谓。
那么,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有什么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判断,一个是政治领域,一个是经济领域,一个是再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
那么,在这三个领域中,哪一个领域是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的关键因素呢?这是有很大争议的。
如果我们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按那个非常有名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瑞典的理解,决定一个社会是什么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当然是再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因为瑞典称自己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由就是瑞典有很高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强大的工会组织,对国家中的个人,国家的保障是从摇篮到坟墓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二次大战以前,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确是一枝独秀的,可是,到了战后,几乎所有的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瑞典的制度,或都向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靠拢了,都有了非常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说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其实,欧洲的主要西方国家都有了非常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失业救济,养老保障等。当然,也有一些小的方面的差别,比如,德国,在教育方面,不仅有12年的义务教育,免费教育,连上大学都免费。但在加拿大,美国,就只有12年的义务教育,上大学还是收费的。再比如医疗,大部分国家都有全民医疗保险,只有美国
没有,但最近美国的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也获得了通过,其覆盖面也将达到95%.因此,如果我们按瑞典的概念来论的话,那么现在西方的所谓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或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
那么,如果我们不按社会保障领域作为标准的话,而是以经济领域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来论的话,也就是中国所谓的所有制的标准来判断的话,那么现在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基本还是以私人资本为主,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国家资本,如这次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倒闭,美国的国家资本大举进入,占了60%的股份,那么通用汽车就成为了国家资本下的企业。其实,现在的西方国家,都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政策,就是,当一个企业,尤其是大的企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经营不善的话,国家资本都会介入,如加拿大和日本,也是如此,国家资本介入一段时间,可以了,就又卖回给私人资本去经营。私人和国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非常灵活的,但基本的观点是,他们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还是私人资本去经营的效率要高于国家资本直接的经营。估计通用汽车过一段时间,还会交给私人资本去经营,国家退出。
还有一个问题是,所谓的私人资本,其实其来源也非常的复杂了,因为都是股份制,很多还上市,那么资本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可能企业的员工也是股份的持有者,也就是,员工既是雇员,也是股东,也是老板之一。而绝大部分的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公司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资本主义国家的私人资本的复杂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的时候都看到的。因为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出发点是,资本家占有资本,工人只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被剥削者,因此,工人的劳动时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由此产生。因此,马克思建议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将资本家的私人资本变成国有资本,并将此看做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的时候,看到了资本家私人资本的复杂性,因为,如果工人都可以占有一定企业的股份的话,从一个雇佣者变成了小股东,变成投资者的话,那么你如何用暴力手段夺取私人资本呢?因为这个资本里面还有你工人的一小部分的资本呢。自己抢自己吗?
现在的现实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人,几乎都既是雇员,又是投资者,股份的持有者,当然,投资的多少,股份的多少是有差别的。那么,这个私人资本,就很难说是某一些人的私人资本,而可能是全体人民的资本,那这与国家资本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因此,我们看,用所有制来判定是否是社会主义,也有问题。这也就是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他们国家的企业,基本也是以私人资本为主,可见,瑞典的社会主义,不认为所有制是一个分别姓资和姓社的标准。
还有一个是政治领域。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他们的政府,仍然是民主宪政的政府,是议会制的政府。也有多党制。只是,他们工会的力量非常的大,民主社会主义工人党长期掌权。
因此,我们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并不认为民主宪政,议会制的政府是划分姓资与姓社的标准。其实,从改良的角度看,工人参加议会的选举与斗争,也是晚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可的。因此,工人也不一定非要走暴力革命这一条路。
那么,现在有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几乎也都是民主宪政与议会制度的政府。那么,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我们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称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呢?好像也可以。也可以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合流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中国在毛的时代,是号称自己是社会主义的,其标志是两个,一个是在经济领域,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即全民所有制。国有资本大概达到过98%。还有一个是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在教育与医疗方面,毛基本上还是建立了一个水平有限的全民教育与医疗体系的。当然只是9年义务教育,医疗的水平也不太高。但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识字率和寿命已经比蒋介石的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从经济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看,中国好像还真的是社会主义的。只是,在政治领域,中国仍然是专制主义的政府,与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的政治制度都不同。
那么,30年改革过去了,中国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在政治领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主要的变化在经济领域。由98%的国家资本,变成了有买办资本(外资和合资),权贵资本(官僚与官僚的亲属),民营资本(私人),和国家资本。其中,国家资本已经退缩到只占30%。而权贵资本自己也号称是私人资本,只是他们的资本基本都是从国家资本中转化过来的,靠他们的特权。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现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基本也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了,国家资本少于50%。中国这30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国家资本慢慢变成了私人资本(权贵与民营)。这好像也与瑞典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了。因此,如果我们从所有制来判断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的话,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再来看社会保障这一块。在教育与医疗的领域,中国是全面后退了。医疗,城市里的国有资本的公司和事业单位还可以,买办资本那一块也可以,但私人企业那一块基本不行,而私人企业雇佣了全国70%的劳动力。义务教育也是形如虚设,现在好像好一点了,农村免费,城里还不行。大学更是全面复辟,收费极高。
因此,从社会保障领域来看,现在的中国基本看不出是什么社会主义了,连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如。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按照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们基本都可以称其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而中国,倒可以称为专制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西方国家好像反过来了,这很有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共同点是在经济领域,只是中国有一个特殊的资本阶层,权贵资本,这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而在政治领域,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国与西方都是不同的。
中国如果还不想在政治领域改革的话,至少应该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工夫,否则,中国很可能会发生大乱。因为中国现在的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和极度的腐败,都是中国大乱的根源,也是左派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的一个原因。瑞典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福利政策,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个好办法。只是,财富的再分配是靠政治博弈的,而不是靠某种理念。中国如果想变成如瑞典一样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话,路还很漫长,因为,一个是要建立起全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一个是在政治上,也要变成民主宪政与议会制度。如果中国最终变成了的话,那世界就进入了大同的时代。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4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30%。
三、参考教材:
《马克思主义原理》,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及其以后的版本,或相应的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四、考试范围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部分组成。考生首先应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其次,按照大纲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各章内容按照不同层次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