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华资讯丨2013年度IT推动业务创新调查报告
光华资讯丨2013年度IT推动业务创新调查报告
2014-02-2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IT)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赋予IT推动业务创新的新使命。而IT行业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以及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新领域的开拓,也使得企业在利用IT进行业务创新方面出现了许多创新的机遇。作为企业负责IT的最高级别领导,首席信息官(CIO)的使命正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面临的竞争态势,考虑IT在企业各种领域的应用可能性,积极主动地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不断地为企业引入新的产品、服务和流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为了调查我国企业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的现状,了解CIO在推动业务创新中需要应对的关键挑战,我们于2013年7月对国内82位CIO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结果有助于CIO进一步了解当前企业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的现状,以及在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过程中可能的挑战,以及他们对于未来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的目标和对业务创新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技术等。
IT推动业务创新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与企业各项业务深度融合的今天,除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IT服务之外,是否关注如何运用IT来推动业
务创新?有多少企业已经实施了相应的业务创新项目?本次调查发现,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行业的企业,所有接受调查的CIO都考虑过实施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其中80.5%的企业已经实施了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尽管有些企业还未实施相关项目,但CIO也曾发起或推动过这类项目。92.7%的CIO已经将想法落实成行动,只有7.3%的CIO还停留在策划阶段。
调查还发现,有业务部门工作经历的CIO实施过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的比例更高。而且,职位为“副总或CIO级别” 的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实施过这类项目的比例更高,而如果CIO为高管团队成员,则企业实施过这类项目的比例更高。
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的现状
那么,对于已经实施过这类项目的企业来说,业务创新主要是发生在哪些职能领域呢?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1)客户需求分析与挖掘;2)营销流程;3)客户服务,比例分别为58.4%、42.9%、41.6%。说明当前我国企业利用IT进行业务创新的主要领域都是在与客户相关的业务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客户相关的业务面临高效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一系列机遇,而且对客户相关业务进行的创新所获得的成效最容易被企业所认可。
在企业的业务创新过程中,对于创新活动的管控可以分
为业务单元领导、高管团队临时讨论、高管团队定期讨论和成立专门的创新委员会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中,高管团队对创新项目的参与程度依次增加。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中采用高管团队定期讨论和临时讨论的方式最多,占比分别达到44.2%和39.0%。
对创新的管控方式
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最优的创新管控方式,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对创新的管控需要兼顾风险和灵活性,既要保证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快捷地筛选出好的创新想法,又要避免放权所带来的风险。调查发现,创新管控方式与企业规模、IT投资预算以及CIO领导力等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关系。较大的公司(员工多于500人)更倾向于采用“高管团队定期讨论”的创新管控方式;而较小的公司则更倾向于采用“临时讨论”的创新管控方式。IT预算规模较大(多于5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高管团队定期讨论”的管控方式;而IT预算规模较小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临时讨论”的方式。另外,创新管控方式与CIO领导力也有一定关系。CIO为高管团队成员的公司中,采用“高管团队定期讨论”的方式更为普遍;而CIO非高管团队成员的公司中,更多地采用“临时讨论”和“业务单元领导管理”的创新管控方式。
另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是这类项目的最初创意是
由谁提出的?调查发现,在已经实施过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中,由企业高管和业务部门提出的比例均为30.5%,而由CIO或IT部门提出的却仅占17.1%,贡献相对较小。而由于外部(包括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因素而产生的创新想法合计占22%,说明外部影响因素对企业的业务创新往往是十分重要的。
在企业的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中,CIO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在哪些活动中CIO更能够发挥其作用呢?我们设计了8种可能发挥CIO作用的关键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活动的得分比较接近。其中,CIO们发挥作用最多的活动是“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发相应的IT系统”,而发挥作用最少的是“参与并把关新的业务逻辑设计”。
用IT推动业务创新的收益(即创新绩效)通常体现在流程的改善、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或者与客户、合作伙伴等利益方的关系改善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流程创新上的平均得分是3.5,在关系改善上的平均得分是3.1,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的平均得分是2.8。其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总体来说,企业通过IT推动的流程创新效果比较明显。
IT推动业务创新的障碍和挑战
CIO在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时必然会面临多重障碍。能否正确认识和及时发现这些障碍并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会影响最终的创新绩效。我们设计了常见的七种障碍。结果表
明,“原有的业务流程和工作习惯难以改变”、“受到企业文化或环境方面因素的阻碍”、“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是三种最关键的创新障碍,而“缺乏企业高层的支持”是最小的创新障碍,如图7所示。说明当前企业创新的障碍主要来自员工观念层面,而非企业的资源供给层面。企业高层对于这类创新通常给予积极的支持,关键是能否在企业内部形成接受创新的共识和氛围。
对于在实施IT推动的业务创新项目时的关键成功要素,CIO是如何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们设计的十种关键成功要素之中,“企业高层对创新项目的支持”、“CIO的领导力和领导授权”、“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的积极参与”是被选比例最高的。
CIO如何采取系统性的措施来提高IT部门的创新积极性?调查发现,“持续反思如何利用IT创造价值”、“鼓励IT员工识别创新的机会”、“经常获取客户和外部人员的创新想法”是最常见的措施。
IT推动业务创新的趋势展望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利用IT进行创新的机会不断涌现。CIO们未来在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的目标是什么?统计结果显示,提高流程效率,创新或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和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是主要的趋势。只有12.2%的CIO计划通过创新项目来构建战略联
盟。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技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而有些技术才真正具备为业务创新带来机遇的潜能。究竟哪些技术将会对企业的业务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呢?调查结果显示,CIO认为大数据、电子商务、ERP或其他管理应用软件、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是对业务创新有重要影响的五项信息技术,超过30%的CIO选择了这些技术,如图11所示。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作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热点,具有较大的革新业务的潜能,而电子商务、ERP或其他管理应用软件作为不太“时髦”的两项技术,仍然对业务创新有重要影响,说明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互联网上的销售或营销渠道,其管理体系或管理流程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李东、邱凌云、刘彪、栾世栋
李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教授
邱凌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
——来源于IT经理世界2014年第3期
第二篇:每周区域市场动态丨做好企业服务,推动企业创新
每周区域市场动态丨做好企业服务,推动企业创新
来源:科易网时间:2017-03-16
走访全国各地企业,打通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组织校企对接,催生广阔的合作空间;接待企业来访,推荐丰富的科技资源;科易网的区域市场齐头并进,用心服务企业,态度精益求精。
华东区域 下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以江苏泰州、浙江海宁、南京高淳等市场为代表。
海宁
走访南京大洋冷却系统有限公司,进行技术需求挖掘和技术交易核实。
泰州
接待河南省焦作市市委副秘书长王建中、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樊育新一行调研,对平台的运营机制、组织架构、创新做法以及泰州市科技创新劵政策、科技专员专项奖励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
走访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商谈专家库平台升级、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资源共享等相关事宜。
华南区域 下辖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深圳龙岗、惠州仲恺、广西桂林等市场为代表。
龙岗
赶赴龙岗区各街道、社区,先后对深圳市育诚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宣传了中心从需求采集、资源对接、配套奖励的全方位企业服务。
仲恺
走访惠州市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天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接待惠州市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到访,介绍平台的服务功能以及配套科技扶持政策的运用。
总部直辖片区 除华东、华南两大区域中心,其他省市均由厦门本部所辖,以厦门思明、海沧、泉州晋江、湖南常德等市场为代表。
厦门
举办科易网(火炬高新区)技术交易平台首场企业培训会,希望通过火炬高新区技术交易平台创新模式与专业服务,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
晋江
走访福建省烨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泉州智造者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就技术交易,项目申报等问题进行沟通。
常德
走访湖南宏力德成纺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就企业购买专利、高企申报等工作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第三篇: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管理创新资讯
蒋小华:中国战略执行第一人
企业管理创新培训
-管理创新培训经典语录
文/华略管理学院首席顾问蒋小华
1.如果昨天的“异类”最后成为今天的“规距人”,创新就将停滞,增长曲线也将趋向平缓。如戴尔的运营模式让其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然让其承认他大加赞赏的商业模式即将“过期作废”很困难,让其承认惠普、联想已缩短成本差距也很困难。
2.的确,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富有创造力,但不论是谁,一旦坐在无趣的办公桌前工作,都很难发挥出创造潜力。
3.创新需要时间——做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创造的时间、实验的时间。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必须负责的琐碎事务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时,就没有了“思考时间”了。
4.现代组织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人类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人们每天上班,但许多人只在梦游;如果你想在未来“创造力经济”中占领制高点,你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同、专注和机敏的员工,更需要他们兴致勃勃、诙谐幽默、充满热情;
5.虽然许多管理工具可以让员工更加服从、更勤奋,但不能让员工更创新、更忠诚。责任感无法从打字机制造出来,也无法靠管理顾问提炼出来,更无法靠几天事后努力修补出来,它来源于一种真正的使命感,不是强加于人的,是彻底令人信服的。它是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一种工具。
6.真、善、美、服务、智慧、公平、自由、激情,这些才是激发人类追求终极成就的精神责任感。
7.进取心、创造力和激情都天赐的才能,它们是公司员工每日、每时、每刻对公司的恩惠,员工可以选择给予或拒绝,这是命令不来的。只有询问自己并征询同事:“什么目标能激励
人们全力以赴地工作?有什么崇高的理由能激励员工慷慨地奉献才能?”你才能激活员工的这些才能。
8.创新进程三步曲:不论大型或小型组织,战略调整的步伐都将加速;让创新成为每人每天的工作;为员工创造愿意全身心投入在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员工发挖自己的最大潜能。
9.面对变化,许多公司或者适应变化,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主动进行公司重组,或者在被动的重组中痛苦挣扎。如果经典的商业模式突然导致公司死亡,唯一的可能是环境本身发生了巨变。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变化——急剧的变化。
10.把永恒误当短暂的公司注定将错失未来,今天任何事物都是短暂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和周围的世界同步快速变化?”在公司组织层级中,越是高层越倾向于拒绝承认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实。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能够持续进行“无外伤”的自我调整的组织,就如人体的自适应系统那样。
11.创新遵循幂律分布规律(POWER LAW):每1000个新奇古怪的想法中,只有100个创意值得去尝试;在100个创意中仅有10个项目值得去投资;而在这10个项目中,仅有2-3个最终才能财富之源。
12.和公司内部创新的幼苗一样,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哪一颗橡树果会破土发芽,而哪一颗不能。
13.到目前为止,创新依旧是组织内部的“少数派”,创新依旧是公司新产品开发或研发部门的专门职责,创新型人才被排除在“经营企业”这类人之外。
管理创新必须思考的15个问题:
1.公司未来将面临潜在挑战是什么?什么是你现在必须着手研究的“明天的问题”?
2.如何确保“令人不安的消息”不会随着组织的层级的上升而被忽略或漠视?
3.如何构建能持续产生新战略选择的管理流程?
4.如何加速资源从遗留的项目中调出,重新分配给未来发展更为关键的项目?
5.是否具备商业创新的技能?受过哪些培训?公司提供哪些工具?
6.是否获得过公司创新指导?是否有一位创新专家协助完成突破传统的想法?
7.获得公司实验性项目的资助容易吗?公司内部有多少个组织层级需要跨越?
8.创新是否成为员工工作岗位描述中的正式部分?工资是否部分取决于创新绩效?
9.公司的管理流程,如预算、计划、人员招聘等,是支持还是阻碍你的创新工作?
10.如何让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创新?应配备哪些工具来源程序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11.如何保证创新不受那些被公司高层视为神圣的传统理念所束缚?如何为创新的想法提供证明价值的机会?
12.如何那些竭尽全力为今天而奋斗的企业基层提供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13.在不牺牲工作重点、纪律和秩序的前提下,怎样通过更少的管理拓宽员工的自由度?
14.如何脱离机械的科层体制,构建一个以社区共同体精神凝聚员工的企业?
15.如何在整个组织中放大共同使命感,让员工乐于奉献?
管理创新专家介绍:蒋小华
浙江大学主讲教授;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客座教授;
战略与执行研究院院长;
中国战略执行力第一人;
实战管理专家;
阿里巴巴特聘专家;
康师傅特聘讲师;
多家媒体杂志专栏撰稿人;
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特聘高级专家;
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杰出人物;
全球500强华人讲师;
最佳执行教练;
著作:《为结果而战: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
他,实战型管理咨询培训专家:五年大型外资企业及八年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实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同时本着“术有专攻”的学习态度,一直在企业管理领域不断学习、实践与总结,并探索企业战略执行能力与团队执行力提升的“道”、“术”、“器”,更是积极地以学员为主体,以培训效果作为最高价值地引导与启发学员,凭借多年的管理实战经验和上千场演讲培训心得,在企业管理干部技能提升方面造诣斐然。
他,资深的财经作者与商业观察家:洞察企业的管理大势,把脉商业的发展方向,习惯于将一些新的财经视点与管理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如今已列入国内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等名人博客,在互联网上拥有相当高点击率。不少在《商界》、《人力资源》、《中国产经新闻》、《理财》、《现代商业银行》、《广州日报》、《中国物流》等财经杂志与报刊发表,有的文章进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现已成为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现已成为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其写作独具慧眼、别具匠心、一针见血地指出背后的实质,往往能够给人极大的启发,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他,一位积极的管理梦想者与实践家: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中国式哈佛商学院,为中国式管理添砖加瓦。期待中国式管理模式照亮全球,引领世界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世界级企业,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管理专家,在亚洲称得上只有日本的大田研一。中国经济能够真正雄居世界,不是靠地大物博,不是靠人口众多,靠的是我们有自己最前瞻的管理思想。为此,他积极努力着、探索着。同时,他更是一个实践者,将所学到管理思想积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除了开创自己的公司,还坚持帮助更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让所有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成功应用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炼与升华。
内训最受欢迎课程:
执 行 力系列:《执行力塑造》、《中层执行力》、《高管执行力》、《员工执行力》、《战略
管理与执行》、《目标制定与执行》;
领 导 力系列:《领导力修炼》、《8090后员工领导》、《人才标准与领导科学用人》、《构
建管理创新组织》、《愿景领导力》;
管理技能系列:《打造企业新中层》、《MTP管理能力提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打造高绩效团队》、《时间管理》、《有效沟通与协作》、《冲突管理》、《果
断授权》、《做教练式干部》;
职业素养系列:《工作重在到位》、《责任胜于能力》、《乐在工作》、《内部客户服务》、《员
工职业化》。
第四篇:银行业对公司业务营销推动创新方案
银行业对上市公司业务营销推动创新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
公司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对商业银行营销特征掌握不清,致使市场营销现状不容乐观.本课题就苏州大市范围内的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整体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以点带面,整体把握苏州市整体市场经济情况,并结合当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营销策略,以期能对实务操作起借鉴意义.上市公司现状
目前,苏州A股上市公司已达80家,数量列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位居全国第五位,占全省的28%。目前,这些公司2015年年报已陆续披露完毕。市金融办相关人员透露,年报显示,这些公司总资产已达3959亿元,平均资产49亿元,东吴证券、金螳螂、康得新等上市公司表现尤其亮眼。
数据显示,在苏州80家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有20家,中小板有37家,创业板有23家。从区域分布看,张家港市最多,达16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紧随其后,分别为15家和11家。从企业类型看,“苏州制造”实力最强,80家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有62家,占比近八成。其余企业分别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从所有制情况看,民营企业有63家,占比达79%。
上市为苏州企业打开了融资发展新天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初,苏州A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1129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54亿元,再融资675亿元。2016年新增融资有101亿元,其中,首发融资8亿元,再融资93亿元。
资产、营收、利润等数据勾勒出上市公司发展实绩。从2015年年报情况看,苏州A股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3959亿元,净资产1708亿元,营业收入1999亿元,净利润151亿元。截至2015年末,除了2016年新上市公司外,77家苏州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8886亿元。从单个企业的表现看,东吴证券、金螳螂、康得新等公司在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近五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所得税、净利润等方面分别有出色成绩,而在投资者最关注的投资收益方面,2015年每股收益前五名分别是天孚通信、苏州设计、东吴证券、康得新和莱克电气。
“苏州资本市场环境优良,上市公司发展良好,后备梯队建设有序。目前,苏州还有过会待发行企业10家,报会待审企业19家。”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还出台了《关于促进苏州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来源:苏州日报)当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市场营销现状
1.市场营销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市场营销认识的不充分,表现为还没有真正确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虽然在一些银行文化中,明确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但在实际经营中与宗旨所示相距甚远,表现为不愿作更深入的市场调研,不愿开拓新业务.忽视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服务提供与客户要求脱节,银行更多关注员工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每一项业务,缺乏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在经营策略上尚未完全分清”营销”与“推销”的区别,没有树立起全员营销理念,把营销当作全行各部门工作的指导.片面追求”关系”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2.银行营销管理体系仍有较大缺陷.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商业银行习惯于等靠客户,依赖行政手段开拓业务,采用的营销策略也多集中在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等浅层次上,手段简单,单一。系统的银行营销体系始终难以有效建立,营销活动不系统,不协调,缺乏整体合 力.银行对营销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运用,经营方式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习惯思维和做法,没有把营销提高到总揽全局业务经营的高度来认识,很少把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与金融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3.营销缺乏战略规划.银行产品属于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企业生产的实物产品.金融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很大的同质性,同时价格也具有趋同性,这就使银行产品极易模仿,因此,营销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这种策划又必须是围绕着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营销计划.但是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从长远角度对市场进行分析,定位与控制,简单地跟随金融市场竞争的潮流,什么有利润就跟着做,往往导致产品严重趋同,陷入恶性竞争.这与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周密总体策划的要求,还相距甚远.4.金融创新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品种还不够丰富,不能很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具有各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产品开发较少,许多产品开发相互模仿,产品内容类同,形不成竞争优势,同时,新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相互关联和配套,许多环节需要手工操作,导致产品创新成本高,利润率低,创新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增长.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还没转变,缺乏自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自我要求为中心的圈子,迫使顾客被动地接受金融服务.营销创新方式
(一)细分目标市场,大力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营销推广活动。
公司部门负责的客户大体上可以分为现金管理客户、公司无贷户和电子银行客户客户。结合全年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账户为基础,抓大不放小,采取“确保稳住大客户,努力转变小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的策略,制定详营销计划,在全公司开展系列的媒体宣传、网点销售、大型产品推介会、重点客户上门推介、组织投标和集中营销活动等,形成持续的市场推广攻势。
巩固现金管理市场领先地位。继续分层次、深入推广现金管理服务,努力提高产品的客户价值。要通过抓重点客户扩大市场影响,增强现金管理的品牌效应。各行部要对辖区内重点客户、行业大户、集团客户进行调查,深入分析其经营特点、模式,设计切实的现金管理方案,主动进行营销。对现金管理存量客户挖掘深层次的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客户贡献度。
深入开发公司无贷户市场。中小企业无贷户,这也是我行的基础客户,并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发展提供重要来源。要保持全公司的公司无贷户市场营销在量上增长,并注重改善质量;要优化结构,提高优质客户比重,降低筹资成本率,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要重点抓好公司无贷户的开户营销,努力扩大市场占比。要加强对公司无贷户维护管理,深入分析其结算特点,进行全产品营销,扩大我行的结算市场份额。
做好系统大户的营销维护工作。针对全市还有部分镇区财政所未在我行开户的现状,通过调用各种资源进行营销,争取全面开花。并借势向各镇区其他政府分支机构展开营销攻势,争取更大的存款份额。同时对大中型企业、名牌企业等重点客户挂牌认购工作,锁定他行目标客户,进行重点攻关。
(二)加强服务渠道管理,深入开展“结算优质服务年”活动。
客户资源是全公司至关重要的资源,对公客户是全公司的优质客户和潜力客户,要利用对公统一视图系统,在全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要建设好三个渠道:
一是加强物理网点的建设。目前,由于对公结算业务方式品种多样,公司管理模式的差异,对公客户最常用的仍然是柜面服务渠道。我行要加强网点建设,在贵宾理财中心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对公客户的业务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各行部要制定详细的网点对公业务营销指南,对不同网点业态对公业务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流程等进行指导。
二是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渠道,扩大离柜业务占比。今年,电子银行业务在继续“跑马圈地”扩大市场占比的同时,还要“精耕细作”,拓展有层次的目标客户。各行部应充分重视与利用分公司下发的目标客户清单,有侧重、有针对地开展营销工作,要在优质客户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做好客户服务与深度营销工作。通过建立企业客户电子银行台账,并以此作为客户支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及时为客户解决在使用我行电子银行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将电子银行新产品推荐给客户,提高“动户率”和客户使用率。
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金融服务理念,梳理制度,整合流程,以目标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及时处理问题,加强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部门服务质量,实现全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目标。
(三)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加大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结算与现金管理部作为产品部门,承担着产品创新、维护与管理的责任加强营销支持系统建设。做好总行全公司法人客户营销、单位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三大核心系统的推广工作,为实施科学的营销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完善结算产品创新机制。一是要实行产品经理制,各行配备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要成为收集、研发产品的主要承担者。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各行部将客户需求汇总后报送分公司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分公司定期组织联系行、重点行召开产品创新业务研讨会,集中解决客户关心的问题。
发展第三方存管业务。抓住多银行第三方存管业务的机遇,扩大银证业务占比,发挥我行电子银行方便快捷的优势,加大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各行部要加强对产品需求的采集和新产品推广应用的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加强考核,形成触角广泛、反应灵敏的市场需求反馈网络和任务具体、激励有效的新产品推广机制,增强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真正使投放的新产品能够尽快占领市场、取得盈利。推出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单位客户短信通知、金融服务证书、全国自动清算系统等新产品。
(四)抓好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队伍建设,加紧培养部门人才
要加强人员管理,实施日常工作规范,制定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工作日志制度、客户档案制度、走访客户制度以及信息反馈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今年分公司将继续组织各种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和营销技能培训,尝试更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通过深入基层培训,扩大受训人员范围,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市场竞争需求。(五)强化流程管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要以风险防控为主线,积极完善结算制度体系建设。在产品创新中,坚持制度先行。要定期通报结算案件的动向,制定切实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结算案件发生。加强对结算中间业务收入的管理,加大对账户管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会计检查员、事后监督要要注重发挥日常业务检查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堵塞业务差错和漏洞,各网点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整改。
第五篇:2013学校工作总结:打破发展瓶颈 推动业务创新
2013学校工作总结:打破发展瓶颈 推动业务创新
一年来,我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教科局的领导下,围绕“366”发展战略和全县教育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安全、稳定、发展、创新”的原则,以“六个活动年”为载体,自加压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克服困难,围绕学习型学校建设,在教职工共同努力下,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转型发展。
一、找准政策定位,树立发展信心,拓展发展空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并通过与教研、电教等部门整合建立县域教师发展平台,以发挥“支撑”作用。从而在政策层面解决进修校做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办与不办的争论。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的不只是学习手段和方式,更重要的网络意识和能力,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现实教育的对接,如何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发挥出“支撑”作用,成为急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基本于上述认识,我校提出构建设教师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培训方式的设想,即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整合软硬件资源,为教师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如打印、论文下载、学习指导等,以降低网络使用成本,提供教育应用支持,密切与一线教师的联系,实现寓培训于实践应用。
二、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学习方式,深入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
随着继续教育网络化,教师培训内容、任务、手段发生着质的变化,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思想。根据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积极创造学习条件,以保时保质保量。以支部组织每周集体学习为主,以三中全会精神等为重点,关注社会热点。集中与自学、专题讲座与讨化交流等相结合,每月督查笔记情况,并要求写心得体会。订阅多种报刊杂志、网购图书、开通网上图书馆,报销资料费自购等。
以研究性学习为特色,结合课题推动教育研究。校长完成4万余字毕业论文《杜郎口中学、新绛中学教育变革比较研究》,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并校内主讲《创建优质学校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策略》。
注重网络学习,推动学习方式转变。以干部在线学习、师大VpN、国家网上图书馆、知名学者博客等资源为主体,拓展视野,改变学习意识、方式和手段。
推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常青兰、许海蓉、高喜莲等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美术等学习,并参与了第二届梨花节、文化下乡等活动。
三、扎实展开教育整顿活动,推动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积极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八项规定”,严格自我要求,从领导班子做起,转变工作作风。以制度为平台,以班子作风和党组织理论为支点,认真的管,耐心的理,做到用制度约束,用教育引导。
借整顿活动,规范常规管理。在“夯实基础管理、明确管理责任”活动中,以基础管理和安全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坚持开门搞整顿,建立台账并公开承诺,推动精细化管理深入,实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有管理,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坚持“简单事做好就不简单,容易的事做到坚持就不容易”,修订管理制度,增设版面做到制度上墙,落实“三帐两本”,落实值班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调整办公资源,优化了办公条件和环境,实现了集体办公。多次检查督查中,人员全在岗在位。
推动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学校QQ群,加入教科局办公群,实名开设学校新浪博客并发布40余篇,设置了机构红页等。
四、推动业务创新,创建教师信息服务平台。
为配合教育“校、班、人”三通工程,解决教师在打印、软件使用中的困难,提升信息素质和应用水平,本着够用好用,突出教育应用,整合学校资源,创建教师信息服务平台,尝试发挥在培训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完成规划编制、动员培训、系统集成等,11月份对外试服务,提供打(复)印、论文下载等服务,寓培训于实践应用和交流中。试行以来,为30余名教师提供了代订机票、打印等服务。
五、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办学条件,打破了发展瓶颈。
6月份实施青年路大门改造,终结了无校门的历史,解决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和二中分校的任务。
10月底完成大暖、办公室等改造,增建了花池、楼梯、二楼小门等完善了设施,进行危墙整修、防渗处理、上水漏水、商办分离等,消除多处安全隐患,并清理排水和垃圾、硬化路面等环境整治。
本着好用、够用原则,通过升级电脑硬件,完善信息化条件。
六、认真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隐患就是事故”,克服“没有学生,问题不大”的麻痹思想,组织防震、防火等知识学习,及时安全排查、处理隐患,如重整电表、电线,检查化学药品等。
七、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打算。
转型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职工老化、无职称、编制,定位不清等,故明年工作中,扬长避短,重点做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尝试发挥“支撑”作用。
总之,一年来,我校通过优化办学条件,打破发展瓶颈,并夯实发展基础,推动业务创新,有力推动了转型发展,提高了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