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水平思考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价值和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水平思考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价值和应用
作者:赵红华,季顺迎,段庆林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3期
摘要:分析了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论述了水平思考方法的特征及其重要价值,提出了水平思考方法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应用思路,对研究生培养阶段创新思维的训练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水平思考;创新思维;垂直思考;偶然性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79-02
第二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总结
实验教师:康
靖
2007年12月20日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吸收作品的精神,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有阶段的过程。所以在开学初,我结合校本教研计划、高段语文教研组计划、针对《新课程标准》制定了详实的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并在研究中,严格按计划执行。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阅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想得远些,想得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想得与别人不一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所以,在假期备课时,我就悉心钻研了教材,找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拓展点和空白处,并制定了十一次创新思维培养的检测方案以及《阅读记录卡》、《生活启示录》、《小书签》的制作方案。
1)、观察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通过视觉获取,因此观察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儿童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
在教学中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中,通过实物演示、图画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观察,让他们体验、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实中儿童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当所学课文涉及到树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虫、蓝天上的小鸟……这些直接富有美感的场景在学生眼前时,我会饶有情趣地逗他们:“你觉得XX有点像什么?”“如果把它比作人,也有情感,也会说话,他们会怎样呢?”这些都会有效地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在什么时候做梦?”学生们告诉我:“在晚上睡在床上就会做梦。”我又问:“小动物会做梦吗?”许多学生说:“会的!”我问“你怎么知道呢?”有好多学生告诉我,自家养有宠物,自己观察的,自己看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想的。于是我顺利地导入《松鼠》一文,学生很兴奋,纷纷打开书阅读起来。
2)、想象,为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看到课题,不禁让我想起马致远的《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我用语言向学生勾勒出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学生仿佛听到了溪水哗哗地声音。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视觉、听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乡村的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在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中,在“小桥流水人家,在他„呼‟地一吹”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这样把他们所获得的真实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到了课间,许多学生还挤在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们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有个学生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会背诵,我最喜欢最后一句!”说着他背了最经典的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会读书了。”这时,有许多学生都说自己看到的有关乡村的文章。有些学生没有读到,急切地向这部分学生打听,这些文章在哪儿有?我顺势启发他们:“读书多好哇,可以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们同学可以互相交换图书,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许多书了。”之后,我发现班上总有书在传阅。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独立阅读不是件困难的事,但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却是不易的。常有学生在一起谈论书,也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我认为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习惯,关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础。
2、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而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这一切如果被教师包办代替,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做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鲸》一文时,可以询问学生:“鲸的种类、演变过程、生活习性等?”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上网查找,有些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有学生提出:“„那个父亲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这个说法不对,我读了几遍课文,发现父亲是因为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在等自己去救他,所以才会这样疯狂地、不停地挖?”我立即表扬了他,引得其他同学很羡慕。这种自觉主动的学习,很有益于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中增长智慧,培养阅读兴趣。
(二)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期,我在工作杂、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每月进行2—3次检测,每次检测都在批阅后,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本学期共进行了9次检测,原始资料都收集后装订、归档。并将许多资料拍成图片进行保存。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我将全班分为十四个小组,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等形式,使本单元的学习收到良好效果,许多小组在学习结束写出了感受深刻的心得体会,还自制了《我爱你,汉字!》、《有趣的汉字》等手抄报、电子手抄报。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同时,在班上,我还开展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己撰写演讲稿,大胆上台展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还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收集整理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质疑,及时积累课题相关资料,为以后结题提高原始依据。
本学期,我还将学生在征文比赛、科技小论文以及平时所写的优秀作文汇编成了本班班刊《七色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创新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的进步。
总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质疑等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只要老师引导有方,学生配合得力,就一定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第三篇: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有时学生说错了,教师不直接说No,而是微笑着对他(她)说:
“Please think it over.”。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
二、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在练习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手拉手参观动物园,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 Yes,I do.Do you like the big bear? No,I don't.……或者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
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创新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is it like?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长的、蓝色的铅笔。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Who's …? How old is …?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I can sing.I can play football.…
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第四篇: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创新思维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激发兴趣,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对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他带给学生全身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词,每句而兴奋,激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这在三年级开始教育中我们都强烈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有时学生说错了,教师不直接说No,而是微笑着对他(她)说:“Please think it over.”。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学科分配的时间都较紧。我们教师只能向课堂主战场取成效。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便是我正努力摸索,改变现状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任务”,就是做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它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成败的标志。有了明确的师生角色,任务目标,必要的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创设的任务执行环境等组成的部分就能进行有意义,自由的练说性目标。现四年级课本有个话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为主体,其他活动辅助的教学形式。如:为巩固校园 的各个建筑单词,我带部分学生参观邻校,在询问描述中掌握各种建筑,而有时我只着眼于把任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如学农场中的蔬菜,动物的课文,我在近课尾安排让学生添物并交流 “If Ihave a farm, I’m going to have ”。除此之外,有学生爱好调查表,服装设计表,展示会,购物节等。无论是个人独立操作,小组合作,个人研究或集体讨论等。我先分层让学生掌握所用语言,所需道具,慎择任务主题,尽量贴近实际生活社会。布置具体要求安排好活动形式,随时提供援助,总结全面评价他们的成绩,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二、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在练习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手拉手参观动物园,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 Yes,I do.Do you like the big bear? No, I don't.„„或者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会上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勤于开口,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对学生的口头错误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有错必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会是的实践活动为主,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达一课时的70%以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得、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生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材料、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方法的选择等等。当学生在学习活 动过程的进行中遇到困难,受到阻碍将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时,教师要随即应变、果断放弃已有的设计,灵活采取更合理、方便、科学的活动方案和方法,以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要依据活动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巧三个领域)、教材内容设计、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征、活动环境等因素,灵活选择不同的活动方法。活动过程设计要新颖,体现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或在活动过程中能突破常规和经验发禁锢,不断产生新的思路和做法,从而活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更是把语言从准焦交际向实际交际过渡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实际交际。这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创新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is it like?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长的、蓝色的铅笔。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界开始给学生减负,尤其是对小学生,不允许布置大量重复性的作业,但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以前,旧教材着重“写”,布置大量的重复、繁重的抄写单词、句子的作业,学生苦不堪言;天天被淹没在单词、句子的大海之中。现在,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听、说为主,书写为辅”,布置了少而精的听、说作业,即:听5分钟所学的磁带,严格模仿磁带的语音、语 调、语速,然后给家长读一遍。但也不能完全把书写单词、句子去掉,应适当减负。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环境里学习英语。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Who's „? How old is „?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I can sing.I can play football.„„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激发职教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刘春莲,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11期
2.提高高职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与研究,鲁瑛,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3期 3.如何激发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陈妙英, 教师,2009年14期 4.快乐学英语, 李利, 教育:中旬,2009年9期
5.谈怎样营造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气氛, 张建栋, 英语教师,2009年10期
6.培养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创新的方法, 孙继凤,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8期
第五篇: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201203225484(学号)姜玉翠(姓名)指导教师 刘海燕
摘要: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后,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充当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的主要角色。何谓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而作文教学就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是深远而又独特的,也唯有创新思维才能够使写作教学出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好局面。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对包罗万象的生活进行创造升华的美丽过程。学生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寄笔于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没有新意的作文就很难成为一篇好作文,因此写作教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新天地!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
材料
正文:
本人在农村乡镇任教,而在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难题,尤其是一些写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是“谈文色变”。每次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会人云亦云,交上的文章也只是勉勉强强东拼西凑,毫无新意与深度。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写作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中学生,处于相同的年龄段,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内容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都相似。所以,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有助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写作教学的新出路唯有创新思维。
写作中的创新从何说起呢?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扎根于生活,精选写作素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给学生写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精心选材、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润色语言诸多方面多下功夫、下巧功夫!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沉闷。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负担。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也是增进学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人”游戏,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 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精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总是说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作素材的积累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这也是作文创作不竭的源泉。
我们都非常了解,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也单调;尤其是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一线,又没有什么图书可读,甚至连最普通的电视都不能经常看到,这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让学生写出有创新意识的文章呢?因此,只有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一方面来自阅读,另一方面则来自生活。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感受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 样的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成立读书活动小组,让同学们把好书搜集到一起交流,这样就扩大了阅读范围。抓住热点问题,感悟社会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有了热门话题学生的激情可想而知,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会与现实碰撞,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就会产生。同时,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多媒体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全校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写作大比拼、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不但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从而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 “谈文色变”了。这就是写作中创新思维的源泉,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加强想像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像是创造力的翅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像。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事物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过去的生活,想象生活背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生活,这样借助想象、联想,发挥灵感的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新的主题,写出好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 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编写童话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塑造故事的主人公,构思有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几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词语揉合在一段话中,这是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使课内所学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特有的感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加工,并尽力创造出新的作品;这些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也就是在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在写作中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综合、使得新的艺术形象更有创新思维的光芒!
针对教材中的名篇练习,开发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这可先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如《穷人》一文,我布置续写《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让学生去思考西蒙的孩子命运究竟如何。批改时发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烘托了一个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纯朴善良,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通过续写,既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准则。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推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创新思维在学生的写作中放射光芒!比如:科学幻想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幻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在命题上给学生以启示,如:《我到了月球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28年后的我》„„想象力像一匹骏马,聪明的人能够驯服这匹骏马,让他按自己的意志去奔驰,放得开,收得住。这样常常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创造精神。相信经过这样长期不懈的引导,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做到多放少收,“放”即写放胆文,就是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义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凿磨,精益求精。
“多收少放”是就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而言,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
虽然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够丰富和深刻,但是一旦引入创新思维,立刻便能爆发出新的火花!比如: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也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立意来。比如,小草这一事物,从它生长的特点看,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风吹雨打,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哪里有水、空气和土,哪里就有小草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人类所具有顽强品格。另一方面,从小草的生存价值来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它对人们又是个不利的因素。同样,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路旁有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有未关的水龙头……对这些见惯了的内容,很多小朋友常常是不加思索 地把它作为自己学习雷锋、做好事的素材,他们是否还能想出这里边包含着其它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只要教师稍加的引导,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来: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自来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多向思维。逐渐地,有些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会在头脑中不断重现;通过审题,可以全面了解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把握选材重点,大致确定题材。然后进入立意和选材的阶段。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必定能给学生写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也让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绽放异彩!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在写作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63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163页,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4]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2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