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

时间:2019-05-12 22: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一篇: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

自1990年以来,浙江省民办教育发展迅速。截止2003年初,浙江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9740所,在校生119.2万人,民办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占全国的20%左右,成为我国民办教育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本文仅对浙江民办教育迅猛发展的原因和背景作一分析。

一、浙江民办教育发展的社会宏观背景

浙江民办学校的崛起决非偶然,它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更归因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合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必然给社会的诸方面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民办学校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1.价值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使得经济和文化活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一价值取向逐渐为多元价值取向所取代,并通过各种各样、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方式广泛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教育方面政府行为的表现是,在努力办好现有公办学校的同时,允许和鼓励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各级各类学校;社会认同方面的表现是,许多家长认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能教好自己的子女、实现个人教育期望、让孩子有发展前途的就是优质学校。许多教师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不惜舍弃公职身份或户口关系,跨省跨市就聘于私立学校。办学者的动机更为复杂,或期望通过办学获取可观的经济回报,或为了圆旧时的教育梦,或旨在实践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上述诸多价值观,有的虽失于偏颇,但都是促进民办学校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2.建校资金的形成。

允许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并使民间资金得以壮大,是民办学校创办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的民营企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并成为许多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温州、台州、义乌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区域经济中的主力军。这些私营企业凭籍其机制灵活的优势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积累了巨额的资金。但在近几年来,由于政策与体制优势的消解、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落后、产业与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突显、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等诸多因素,使许多私营企业陷入了困境,大量的闲置资金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渠道。在此背景下,一部分有识之士敏锐地观察到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教育产业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于教育领域,或私人独资办学,或私人股份办学,或公私合资办学。据分析,浙江在1995、1996年分别有1.81亿和3.61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98年以后更达每年10亿元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私营业主的私人资金。

3.教育需求的驱使。

根据已有民办学校的生源构成,大致可分为三类群体:当地一般居民的子女、劳务输出人员的子女、流动人口的子女。这三类群体的形成,同样是与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域特征分不开的。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渐次提高,全社会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对子女前途的期望值增加,智力投资成为家庭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群众在强调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文化教育的高标准追求,要求接受更高的教育,选择更好的学校。但由于薄弱学校的大量存在,以及“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许多家长在“择校”无望的情况下只能将子女送进“高质量、高水平”的私立学校。其次,作为市场经济大省,浙江每年有大量劳动力从第一和第二产业中游离出去,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并向外地转移。在外出人员中,有30%左右为夫妻同往,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老家。对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以前主要是托付给老人或亲戚朋友,也有少数寄养在教师家中。但这种寄养的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多或少有一些负面影响,为此许多家长更希望将子女送进私立寄宿制学校。再次,作为商品流通大省,浙江每年还接纳了大批跨乡镇、跨市县和跨省份的长期流动人口。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办法》的规定,这些流动人口孩子的入学问题理应由流入当地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但由于当地学校容量的限制,许多地方出现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在公办学校无法满足求学者需求的情况下,他们自然选择了同样需交费但不用托人情且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民办学校。

4.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

社会强烈的求学需求仅给民办学校提供了庞大的生源基础,而要使这种生源基础由潜在变为现实,需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据统计,浙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4年起每年平均以9%、7%的速度增长,以目前水平为基准,我省居民家庭花l-2年的积蓄即可供奉一个孩子进入私立学校。而事实也是如此。在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小学的294名学生中,63.8%的学生家长为国有企业、全民事业的工薪阶层;又据一个全国性的调查,目前民办学校的生源成份,以父母职业为标准,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工人占28.7%,个体户占25%,干部占24.7%;后几位为企业领导占10.8%,知识分子占7.4%,企业雇员占4.7%,其它职业为10.8%,也即工薪阶层占76%以上。上述材料说明,只要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过硬,学生来源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二、浙江民办教育发展的教育背景

近20年来,浙江省的教育事业发展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为标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高标准追求相比,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投入处于低水平徘徊,使浙江省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材料,我国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1994、1995年分别只占GDP的2%和1.8%,不足印度的五分之三,为世界上比重最低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曾使人们对基本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事业快速发展的教育经费问题怀有极大的期望。但事实的结果与当初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纲要》确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实际的结果是全国在1996年仅为2.46%,浙江省更低:1993年为1.91%、1994年为1.76%、1995年为1.6%、1996年为1.61%,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又如“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而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是,1993年为17.97%、1994年为21.56%、1995年为20.24%、1996年为19.87%,已有两年呈负增长。再如,根据1996年年报统计,约有30%的县(区)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较上年呈负增长。此外,作为教育经费重要来源的各类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也连年不尽如人意,1996年实际征收13.12亿元,只占应征额41.4亿元的31.7%。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浙江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位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位次不相适应。自1979年以来,全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6%,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1996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水平列全国第三,属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然浙江省教育发展综合水平仅居全国的第13位,属中等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江苏省相比,浙江的人口数量约是江苏的63%,而1995年幼儿园数量及在园幼儿数仅为江苏的45%,完全中学的学校数约为江苏的40%,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江苏的55%和40%,每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为江苏的72%。相比之下,差距十分明显。

2.高中段以上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巨大社会需求压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各级教育的入学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80年代末,全省初等教育的普及为初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则又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比较国内发达省市和中等发达国家的高中段教育发展状况,可以确定浙江目前的教育程度结构正处在从初中程度优势型结构向高中程度优势型的转变阶段。

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将高中段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围。1994年,上海市即提出了“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的目标。相对而言,浙江省的高中阶段教育显得较为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上徘徊在30%左右,直到1993年方达到40.3%,但同年全国的比例达52.9%。另据1990年的统计,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占每十万人口的比重仅为1039人,比全国平均数少136人;而平均每十万人口中拥有的高中(含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文化程度者也只有7006人,比全国平均数少1039人。1995年,浙江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5.8%,与中等发达国家(地区)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尽管90年代初期全省高中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校舍、教师、教学经费和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全省高中段教育已难以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996年全省高中段教育招生总数为27.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比上年仅提高3.l%。有限的教育资源已成为发展高中段教育的最大障碍。

3.薄弱学校的大量存在和校际质量差距的加大使教育热点问题难以根本消除。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并不意味着该阶段教育问题的彻底解决。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教育投入的限制,我国的义务教育只能是低水平的普及,不仅是绝大多数的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在最低的运转水准上,就连大中城市也存在着大量的薄弱学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教育质量差,导致一些毕业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业水平差,社会信不过,家长不放心。为此许多居住于薄弱学校学区内的家长为了实现对子女前途的高期望值而被迫作了“择校”的选择,并使“择校”现象逐步成了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如果说薄弱学校的存在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平等性和强制性原则,并是造成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教育经费投向不合理(创办“示范学校”或“窗口学校”等)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倾斜政策则进一步扩大了本已存在的中小学同类学校之间的校际差距。

4.公办学校因其僵化的办学机制而缺乏应有的活力。

公办学校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虽已形成了一整套规范而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国家包得过多、管得过死,使之呈现出办学僵化的特点,难以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和法人实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学校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应试教育观念难以根治;二是办学无特色,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多方面需求;三是学校缺乏活力,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社会上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推销产品、索要礼物等师德问题日渐突出而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新热点。

上述四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给民办学校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土壤。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办学校不仅仅是对公办教育的有机补充,更是对公办学校某些僵化机制的冲击与修正。

三、浙江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自1993年以来,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坚持以灵活的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坚持以务实的措施引导办学的重点和方向。

1.指导思想上,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各种办学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积极探索”的“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省政府和省教育厅还多次提出要把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作为浙江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的增长点予以充分重现。

2.在办学主体上,允许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独立办学,或以股份形式合资办学,或与政府部门、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也可以按《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与境外企业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现有公办学校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少数学校实行“公办民助”、“国有民办”的改制试验。其中“股份制办学形式”对提高中小投资者的办学热情以及扩大单个学校的办学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3.在经费投入上,采用税前列支或税后利润返还。即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其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列收列支予以返还,全额用于办学。民办学校还可以接纳社会捐资和学生家庭自愿对学校建校的赞助。此政策既体现了企业和个人投资办学的“公益性”性质,也是为了鼓励企业单位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对民办学校向学生家庭收取建校费这个一直有争议的做法给予政策上的认可。

4.在收费标准上,实行分类管理,备案制与审核制相结合的办法。即民办学校可以根据生均培养成本确定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其中,民办小学、初中的收费标准,按隶属关系由市(地)、县物价、政财、教育部门审批;民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由市(地)、县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民办高校由学校根据办学成本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报省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这一收费办法对于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发挥办学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5.在建设用地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并可以优先安排;在征用土地和减免建设配套等有关规费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

6.在师资聘用上,可以面向社会自主招聘。鼓励公办学校教师调到民办学校任教;被全职聘用的公办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外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其公职可以保留,也可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其工龄连续计算;民办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岗位需要,参照公办学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自主设岗,自主聘任。同时,在征得原任教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聘用公办学校在岗教师到民办中小学兼课。上述规定,既维持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又使原先民办学校师资严重老化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7.在招生问题上,实行自主招生。经有关机关审批,可以跨县、跨市(地)乃至跨省招生。学生在升学、参加考试和社会活动、学历证书发放、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

8.管理上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同时,逐步建立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对在社会力量办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9.积极支持民办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其校办企业可享受与公办学校校办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其所得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10.允许民办学校根据有关章程向审批机关请求解散,并在支付教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后将剩余财产返还或折返还举办者的投入。

此外,浙江省在办学重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置标准、督导与管理等方面也作了相应规定。这些政策部分已为《民办学校促进法》所采纳。

(注:浙江民办学校大规模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故文中所引用的社会经济、教育数据均为1993-1996年)。

第二篇:浙江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考察报告市教育局民办教育考察组(2004年10月8日)为了大力推进“一化两率先”工程,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9月21日至9月25日,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处牵头,组织县区教育局民办教育负责人和全市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校长、举办者,由市教育局局长助理欧阳超英带队,对浙江省台州、绍兴两市的民办教育进

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我们深切感受到台州、绍兴两地民办教育的蓬勃生机,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台州、绍兴基本情况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台州是中国最主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基地,服装机械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5、世界产值的7左右,曲折缝机和裁剪机已占有世界市场约70的份额。台州家电工业发达,是国内最大的制冷配件生产基地之一,所产制冷配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逾40,为国内外众多著名空调、冰箱生产企业配套;冷柜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前列,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空调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厨房系列和卫浴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比重,压力锅、不粘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50左右。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宁波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

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绍兴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绍兴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左右,第二产业尤为发达,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绍兴专业市场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57家,2003年成交额798亿元,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有42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24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轻纺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绍兴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汉哲学家王充,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谢安,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元朝画家王冕、诗人杨维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书画家徐渭,清朝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史学家章学诚等,以及近现代的辛亥革命“三烈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和范文澜、马寅初、竺可桢等。

二、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强烈的民营意识,孕育了台州、绍兴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台州市到2003年底,共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923个,其中幼儿园1729所,小学17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34所、职业中学34所、专修学院3所、成人培训学校83所;民办学校在校生万人,教职工总数万人,校园占地面积5840亩,学校资产总值达亿元,民间办学总投资达亿元。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文化助学、技能培训、艺术体育训练兼容并蓄,普

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民办教育体系,涌现了一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质量较高、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民办学校。绍兴市民办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办学形式多样,有民主党派或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参与,有企业和个人投资或集资办学,有政府部门与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民办教育成为绍兴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有学历教育民办学校31所(不含幼儿园和培训班),占地面积4000余亩,在校生40000多人,教职工2500名,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学校有11所,优秀民办学校占浙江全省总数的16。绍兴诸暨市民办教育发展最快,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共有11所,其中幼儿园3所、普通中小学5所、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5170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1995年,海亮外国语学校顺利建成,1996年,天马实验学校和荣怀中学相继落成。这3所高起点、高规格的民办学校的兴起,成了诸暨民办教育发展里程碑上的亮点。

三、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台州、绍兴民办学校起步早、起点高、投入大、质量好,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投入主体多元化。台州、绍兴的民办学校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是企业投资、有的是社会团体投资、有的是自然人投资,有的兼12全文查看

第三篇:浙江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市教育局民办教育考察组

(2004年10月8日)

为了大力推进“一化两率先”工程,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9月21日至9月25日,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处牵头,组织县区教育局民办教育负责人和全市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校长、举办者,由市教育局局长助理欧阳超英带队,对浙江省台州、绍兴两市的民办教育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我们深切感受到台州、绍兴两地民办教育的蓬勃生机,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台州、绍兴基本情况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550.46万人。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台州是中国最主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基地,服装机械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5%、世界产值的7%左右,曲折缝机和裁剪机已占有世界市场约70%的份额。台州家电工业发达,是国内最大的制冷配件生产基地之一,所产制冷配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逾40%,为国内外众多著名空调、冰箱生产企业配套;冷柜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前列,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空调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厨房系列和卫浴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比重,压力锅、不粘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50%左右。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宁波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绍兴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88.4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绍兴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左右,第二产业尤为发达,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绍兴专业市场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57家,2003年成交额798亿元,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有42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24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轻纺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绍兴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汉哲学家王充,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家谢安,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元朝画家王冕、诗人杨维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书画家徐渭,清朝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史学家章学诚等,以及近现代的辛亥革命“三烈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和范文澜、马寅初、竺可桢等。

二、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发展情况

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强烈的民营意识,孕育了台州、绍兴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

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台州市到2003年底,共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923个,其中幼儿园1729所,小学17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34所、职业中学34所、专修学院3所、*培训学校83所;民办学校在校生20.5万人,教职工总数1.5万人,校园占地面积5,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秀(示范、重点)学校的教育机构,每分别按应使用教师数的2/

3、1/2和1/3给予相当于公办教师平均基本工资数额的奖励。

对自建校舍举办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在学校规范招生、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鼓励支持,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每年奖励5万元;在校生超过1500人的,每年奖励10万元;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每年奖励15万元。

对自建校舍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按每一个毕业生奖励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自建校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600人,且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当地政府按公办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不少于20%给予补助。

绍兴市诸暨市还出台优惠政策,对民办学校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且单独编班,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高中阶段按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人员经费。

(三)教师流动规范化。台州、绍兴两市在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师招聘和流动都统一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之下,人事关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保留公办教师身份不变;离开民办学校愿意回到公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妥善安排。聘用外地优秀教师,经学校所在地主管部门批准,并且服务期在3年以上,男40周岁以下、女35周岁以下,可由学校主管部门重新建档,在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另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派出公办学校领导和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以此来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民办学校教师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当地政府规定,不管是民办学校教师,还是在公办学校教师,2000年前参加工作的,养老保险都视为已交,以后继续交纳养老保险可由现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退休手续。两市都规定,民办学校教师的流动必须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招聘新就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要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聘期不得低于3年。由于这些措施的保障,其民办学校教师队伍非常稳定,教师流动非常有序,从而保证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内部管理科学化。台州、绍兴民办学校的管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州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创造出的新的办学模式——教育股份制,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指:以入股集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股份额分配股息(不可分红,积累用于办学再投入)和承担有限风险,以招聘校长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创新制度。这一模式采用股份制方式融资,分离了资产所有权和学校管理权。影响最大的是台州市椒江区“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该教育实体是由台州市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14个法人共同发起创办,除了14个法人股外,另外以3万元一股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到1998年10月共筹集资金4500万元,创办了书生中学。以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台州教育股份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双法人的运作结构和公司制管理方法。其模式中管理系统由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构成,操作系统则由公司和学校双法人构成。股份公司为资本运行机构,负责筹集、使用和经营资金,致力于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按比例向股东支付股息;学校为教育运行机构,负责资本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股份制中,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公司和学校各司其职,投资方、股份公司、学校职权

分明,从而确保教育效益与资本效益双丰收。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各学校也都按照现代教育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重视人本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规范。

四、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对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

建市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市民办教育发展很快,学校数量、办学规模和办学档次都有很大提升,民办教育成为我市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对照浙江台州、绍兴两地的民办教育发展,我们明显存在着投资主体单

一、资金注入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民办教育的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对民办教育规定了9条扶持与奖励政策;2000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的意见》中也规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建市以来,各县区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扶持政策措施。对这些已有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有些条款笼统、不具体,或者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要进一步具体化,给民办学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要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对民办学校在建校用地、贷款、基建规费、教师流动、专项奖励基金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要真正打通公办教师向民办学校流通的渠道。三要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教师在公办学校期间的养老保险要由原来渠道补交到位,或参照浙江的做法视为已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敦促和支持民办学校按规定办理教职工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按事业单位性质给民办学校教师办理养老保险,从而彻底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提倡和鼓励大型企业、名牌学校创办民办学校。大型企业资金充足,影响力大,具有投资办学的优势,其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可由同级财政予以返还。名校带民校、名校创民校是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民办机制活力的有效手段。省、市重点中学、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性幼儿园,结对带一所民办学校,定期派人到民办学校协助管理,派教师去授课,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名校利用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民校更是一条发展壮大宿迁教育事业的捷径。

(三)规范民办学校的教师流动。市政府出台的《宿迁市非公办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规定各类非公办教育机构聘用的教师,必须在上岗前携带教师资格证书、与原工作单位解除聘用关系的证明、*和新签聘用合同等材料到当地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关手续;各级教育人才服务中心要举办教育人才市场,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教育人才招聘活动,为非公办教育机构与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创造条件。这为民办学校教师的有序流动作出了政策规定。但目前从市到县区教育人才中心还没有成立到位,与人事部门的人才中心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民办学校教师稳定性差,教师随意流动现象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希望市县政府出面协调,尽早完善教育人才中心,使教师的流动正常而有序。

(四)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我市部分学校出现投资者与校长之间、股东与教师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产生矛盾,形成决策困难,影响学校正常发展和运转,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协助民办学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与职权分离,

由均股制向控股制转变,可参考台州、绍兴的做法,实行双法人制。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董事会和校长职权的规定,董事会和校长在各自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四篇:浙江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考察报告市教育局民办教育考察组(2004年10月8日)为了大力推进“一化两率先”工程,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9月21日至9月25日,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处牵头,组织县区教育局民办教育负责人和全市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校长、举办者,由市教育局局长助理欧阳超英带队,对浙江省台州、绍兴两市的民办教育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我们深切感受到台州、绍兴两地民办教育的蓬勃生机,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台州、绍兴基本情况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550.46万人。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台州是中国最主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基地,服装机械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5%、世界产值的7%左右,曲折缝机和裁剪机已占有世界市场约70%的份额。台州家电工业发达,是国内最大的制冷配件生产基地之一,所产制冷配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逾40%,为国内外众多著名空调、冰箱生产企业配套;冷柜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前列,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空调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厨房系列和卫浴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比重,压力锅、不粘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50%左右。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宁波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绍兴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88.4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绍兴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左右,第二产业尤为发达,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绍兴专业市场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57家,2003年成交额798亿元,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有42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24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轻纺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绍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绍兴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汉哲学家王充,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谢安,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元朝画家王冕、诗人杨维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书画家徐渭,清朝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史学家章学诚等,以及近现代的辛亥革命“三烈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和范文澜、马寅初、竺可桢等。

二、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强烈的民营意识,孕育了台州、绍兴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台州、绍兴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台州市到2003年底,共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923个,其中幼儿园1729所,小学17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34所、职业中学34所、专修学院3所、成人培训学校83所;民办学校在校生20.5万人,教职工总数1.5万人,校园占地面积5840亩,学校资产总值达36.3亿元,民间办学总投资达14.2亿元。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文化助学、技能培训、艺术体育训练兼容并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民办教育体系,涌现了一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质量较高、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民办学校。绍兴市民办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办学形式多样,有民主党派或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参与,有企业和个人投资或集资办学,有政府部门与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民办教育成为绍兴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有学历教育民办学校31所(不含幼儿园和培训班),占地面积4000余亩,在校生40000多人,教职工2500名,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学校有11所,优秀民办学校占浙江全省总数的16%。绍兴诸暨市民办教育发展最快,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共有11所,其中幼儿园3所、普通中小学5所、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5170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9.1%。1995年,海亮外国语学校顺利建成,1996年,天马实验学校和荣怀中学相继落成。这3所高起点、高规格的民办学校的兴起,成了诸暨民办教育发展里程碑上的亮点。

三、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台州、绍兴民办学校起步早、起点高、投入大、质量好,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投入主体多元化。台州、绍兴的民办学校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是企业投资、有的是社会团体投资、有的是自然人投资,有的兼而有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混合所有制投资。台州市椒江区的书生中学就是由椒江32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筹集股份资金1200万元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教育股份制的民办学校。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任法人代表、校长,区教育局副局长陶仙法兼任常务副校长。如今书生中学已发展成为资产规模逾亿元的书生教育集团,办有书生中学、书生小学和书生幼儿园、通巨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教育机构。台州市(东港)双语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混合所有制学校的民办学校,在2.5亿元的总投资中,当地民营企业的投资占80%,椒江区政府作为投资一方占20%的股份。此外,区政府每年根据招生数额的实际情况,向这所学校下拨150万元以内的学生公用经费,连续补助6年。绍兴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由该市天马房地产开发公司独家出资1.6亿创办,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既相对独立又集中管理的完全学校。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有90个教学班。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则由绍兴新昌合成化工厂、民盟绍兴市委和绍兴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我们参观的学校中,只有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私立中学是个人投资办学。

(二)政策扶持具体化。从1991年颁布的《台州地区社会力量办学若干暂行办法》,到后来制定颁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意见》,台州市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因此促成了台州民办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体制、经费投入机制上都出现鲜明的多元多样的特征来。民办教育在土地征用和建设配套等各项税费减免上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在收费上,根据生均培养成本自行确定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在本市缴纳所得税的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其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用于办学的,由同级财政全额予以补助。教师在公民办学校间可相互流动。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的计划外招生,要在保证其同类民办学校完成当年招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对办学成绩显著,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秀(示范、重点)学校的教育机构,每分别按应使用教师数的2/

3、1/2和1/3给予相当于公办教师平均基本工资数额的奖励。对自建校舍举办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在学校规范招生、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鼓励支持,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每年奖励5万元;在校生超过1500人的,每年奖励10万元;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每年奖励15万元。对自建校舍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按每一个毕业生奖励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自建校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600人,且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当地政府按公办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不少于20%给予补助。绍兴市诸暨市还出台优惠政策,对民办学校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且单独编班,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高中阶段按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人员经费。

(三)教师流动规范化。台州、绍兴两市在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师招聘和流动都统一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之下,人事关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保留公办教师身份不变;离开民办学校愿意回到公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妥善安排。聘用外地优秀教师,经学校所在地主管部门批准,并且服务期在3年以上,男40周岁以下、女35周岁以下,可由学校主管部门重新建档,在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另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派出公办学校领导和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以此来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民办学校教师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当地政府规定,不管是民办学校教师,还是在公办学校教师,2000年前参加工作的,养老保险都视为已交,以后继续交纳养老保险可由现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退休手续。两市都规定,民办学校教师的流动必须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下进行,招聘新就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也要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聘期不得低于3年。由于这些措施的保障,其民办学校教师队伍非常稳定,教师流动非常有序,从而保证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内部管理科学化。台州、绍兴民办学校的管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州结合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创造出的新的办学模式——教育股份制,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指:以入股集资取得社会资本的使用权,以持股份额分配股息(不可分红,积累用于办学再投入)和承担有限风险,以招聘校长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创新制度。这一模式采用股份制方式融资,分离了资产所有权和学校管理权。影响最大的是台州市椒江区“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该教育实体是由台州市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14个法人共同发起创办,除了14个法人股外,另外以3万元一股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到1998年10月共筹集资金4500万元,创办了书生中学。以书生教育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台州教育股份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双法人的运作结构和公司制管理方法。其模式中管理系统由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构成,操作系统则由公司和学校双法人构成。股份公司为资本运行机构,负责筹集、使用和经营资金,致力于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按比例向股东支付股息;学校为教育运行机构,负责资本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股份制中,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公司和学校各司其职,投资方、股份公司、学校职权分明,从而确保教育效益与资本效益双丰收。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各学校也都按照现代教育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重视人本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规范。

四、台州、绍兴民办教育对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建市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市民办教育发展很快,学校数量、办学规模和办学档次都有很大提升,民办教育成为我市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对照浙江台州、绍兴两地的民办教育发展,我们明显存在着投资主体单

一、资金注入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民办教育的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对民办教育规定了9条扶持与奖励政策;2000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的意见》中也规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建市以来,各县区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扶持政策措施。对这些已有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有些条款笼统、不具体,或者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要进一步具体化,给民办学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要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对民办学校在建校用地、贷款、基建规费、教师流动、专项奖励基金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要真正打通公办教师向民办学校流通的渠道。三要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教师在公办学校期间的养老保险要由原来渠道补交到位,或参照浙江的做法视为已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敦促和支持民办学校按规定办理教职工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按事业单位性质给民办学校教师办理养老保险,从而彻底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提倡和鼓励大型企业、名牌学校创办民办学校。大型企业资金充足,影响力大,具有投资办学的优势,其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可由同级财政予以返还。名校带民校、名校创民校是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民办机制活力的有效手段。省、市重点中学、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性幼儿园,结对带一所民办学校,定期派人到民办学校协助管理,派教师去授课,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名校利用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民校更是一条发展壮大宿迁教育事业的捷径。

(三)规范民办学校的教师流动。市政府出台的《宿迁市非公办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规定各类非公办教育机构聘用的教师,必须在上岗前携带教师资格证书、与原工作单位解除聘用关系的证明、身份证和新签聘用合同等材料到当地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关手续;各级教育人才服务中心要举办教育人才市场,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教育人才招聘活动,为非公办教育机构与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创造条件。这为民办学校教师的有序流动作出了政策规定。但目前从市到县区教育人才中心还没有成立到位,与人事部门的人才中心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民办学校教师稳定性差,教师随意流动现象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希望市县政府出面协调,尽早完善教育人才中心,使教师的流动正常而有序。

(四)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我市部分学校出现投资者与校长之间、股东与教师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产生矛盾,形成决策困难,影响学校正常发展和运转,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协助民办学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与职权分离,由均股制向控股制转变,可参考台州、绍兴的做法,实行双法人制。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董事会和校长职权的规定,董事会和校长在各自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五篇: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情况调查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情况调查

1.您的专业类别是?()

A经济学类B计算机信息类C技术工程类D艺术设计类E文传外语F其它________

2.您来自()

A杭州B 宁波 C绍兴 D嘉兴E嘉善F温州G湖州H其他_______

3.家乡属于()

A 城市 B县城 C小镇 D农村

4.您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关注吗?()

A从来不关注B偶尔关注一下C经常关注

5.您的家庭从事什么行业?

A 个体商户 B家族企业 C国企职员 D行政机关E其他_____

6.您现在的家庭住房类型是()

A平房B单元房C公寓D别墅E其它______

7.您觉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住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吗?()

A、有翻天覆地的变化B、也就那样了 C、没怎么变

8.您的月消费金额?()

A 500-1000B 1000-1500C 1500--2000 D 2000以上

9.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聚餐)为多少?()

A500-600元 B 600-700元C 700-800 D 800以上

10.您上街,上超市或商场购物(包括买衣服等)的频率是()

A一周两次B一周一次C两周一次D一月一次

11.您网购的频率是()

A一周两三次B一周或两周一次 C一个月一次 D从不网购

12.您每个月剩下来的钱会()

A存起来 B存起来积累一定数量买大件(如单反)或旅游 C月光族 D其他_____

13.您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B公交C出租车D私家车E步行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下载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办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金水区2010年民办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方针,按照郑州市民办教育工作的统......

    锐意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民办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锐意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民办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教师节刚过, 把大家请来,召开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民办教育工作会,总结上学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学年工作,首先我代表教育体育......

    民办教育发展自查报告[合集五篇]

    民办教育发展自查报告时间稍纵即逝,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工作问题,非常值得总结,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自查报告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

    民办教育发展调研建议

    **市民办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726所,在校学生共11万余人投入到民办学校资产达到6.8亿多元。民办教育使我市教育逐步向投资主体......

    如何发展河北省民办教育行业

    如何发展河北省民办教育行业 张苗产业经济学2009025 摘 要:发展民办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该统一思想认识,大力促进事业的发展,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协调好“扶持”与“规......

    医疗卫生快速发展

    **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市辖四县五区,人口X万人,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X所,现有床位XX张,每千人口床位X.X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XX人,每千人口医师数X.X人、护士数X.X人。......

    昆明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模版)

    昆明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民办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民办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昆明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

    关于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厦人教〔2003〕10号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关于赴新疆学习考察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8月25日至30日,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的率领下,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文金、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