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22:0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

第一篇: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

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落实,形成了国家投资、社会捐助、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形成了建国后我镇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的第三个高潮。这时期,以“普九”创建为中心,以落实一无两有、普及实验教学为载体,群众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镇小学扩校园近百亩,所有完小和部分初点小修建了围墙校门,修建钢混结构的标准校舍近1万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校园校舍建规范化。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过程中,全镇干部群众报以极大的热情,作出了巨大的付出。自此,我镇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阶段。

我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历经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1986年-1995年普及小学六年教育的达标创建;二是从1996年-200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达标创建。

1986年-1995年普及小学六年教育的达标创建,以小学六年受教育率的达标为核心。创建中,对部分小学进行了增容改造,初步改善了小学办学条件,我镇教育管理的导向逐步转向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依法治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将小学学制全部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并依法普及了小学六年教育,奠定了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初步将我镇基础教育的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这期间,教育部多次修改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多次改编了统编教材,中小学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的新型教法的推广应用,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6年-200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达标创建,以提高和巩固普及程度为核心,围绕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学校管理、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与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五大指标全面展开,是建国以来我镇教育投资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效果最为明显的达标创建活动。“普九”创建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落实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制保障,依法规范了义务教育实施中政府、学校、家长和受教育者的行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二是规范了学校管理,遏止了粗放办学、经验主义管理的历史惯性,学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的轨道;三是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创建中各级各项投入总额

达七百多万元,校园校舍建设基本实现了规范化,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教学技术手段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四是优化了师资队伍,通过辞退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形成了一支与办学规模基本相适应的合格教师队伍;五是建立了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学校教育质量从课程的设置、教学常规管理、义务教育完成率、青壮年文盲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纯粹的升学教育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从1996年起,我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开始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这期间,教育管理的变革最为深刻,主要体现在:

(一)、依法建立了提高和巩固普及程度的各项制度,主要建立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政府通知制度、适龄儿童少年辍学报告制度、流失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劝返制度、拒不履行义务教育法定责任的法律追究制度,将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防辍控流工作纳入政府行为依法予以规范;

(二)、规范了学校管理,较为彻底地改变了粗放办学、经验主义管理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的轨道,建立了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学校教育质量从课程的设置、教学常规管理、义务教育完成率、青壮年文盲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升学教育办学模式。

(三)、改革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并陆续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向各地推荐了一批按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教材;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和规划地方课程的权力,以及经教育部批准后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扩大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义务教育课程管理的决策权,同时赋予了学校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自主权。这是建国以来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方面的最大的变革。我镇于2004年秋季学期在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才。

(四)、科研强校摆在了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有近三百篇教学教研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发表;全镇中小学在此期间共近500篇教学教研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发表。这些成果中有相当部分具有原创性,体现了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提高。(五)、改革了农村以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2003年以前,我镇义务教

育投入是以农民自身投入为主,主要是向农民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当时的口号是“人民教育人民办”;通过2002年开始并逐步深入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义务教育学生收费实行“一费制”,开始对部分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事业投入逐步转向以政府投入为主,实现了“人民教育政府办”;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我镇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并进一步扩大了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生活费的范围,占到了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事业投入完全由政府投入。

2006年底统计,全镇有小学16所,共131个教学班,在校生1870人,其中寄宿生1797人;完小8所,初点小8所。在编教职工879人,其中专任教师669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47人,中级以上职称352人。在全镇教师中,共有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86名,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125名;有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2名、有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80余名。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不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在职教师年龄、知识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体艺学科、外语、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相关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这些难点问题继续存在,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

我镇教师队伍在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民办教师,特别值得一提。民办教师为我镇教育事业得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教育规模急剧膨胀时期,到八十年代初民办教师占到了近40%的比例。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民办教师的任用管理逐步规范,部分民办教师通过考试和进入师范院校学习被转成公办教师,2002年4月全镇民办教师在给与一次性补偿后全部辞退,为我镇教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办教师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2002年我镇小学被列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远程教育的实施,大大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我们农村学生都能享受到城市最优质的资源。随着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深入课堂,深入农村,深入党员,教育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几年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能,实现资源共享,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立

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和信息技术教研组等,对项目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领导、教师的职责。

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了最大限度地用好资源、开发资源,使之成为学校老师教育教学教研和当地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学校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会上都重点强调并把之写进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求教导处、和专职教师定时组织教师观看、查询远程教育资源。

为使教师更快掌握远程教育辅助教学技术,学校对教师培训采取“三步走”方案。第一步:要求全体教师正确使用DVD、电视机设备,目的是让老师能用光盘辅助教学。第二步:对40岁以下的老师要求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直接把下载的教育教学资源直接运用于多媒体教学。第三步:对40-50岁的老师,要求参加培训,但不作硬性要求,几年的实践我校年轻教师都能较熟练地进行操作。

2002到2006年,全镇教师基本上都能利用资源上课、备课、开展德育、主题班队会等,周边农村党员干部也享受到了“为农服务”资源。在资源运用上,做到了“三个到位”:即专职教师下载资源到位,资源供给到位,学科老师使用归还到位。同时,还坚持资源共享,做到“五个结合”:即老师所教学科与项目资源运用相结合;教研活动与远程教育项目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家长培训、党员培训、干部培训与远程教育资源相结合;地方文化、经济建设与远程教育相结合。为资源发挥更大作用,远程教育实行了两层辐射:一是系统辐射,即中心校——片区校——村委会;二是多点开花,即中心校——社区——农户,片区校——村委——农户。这样一个相对静止的资源变成了动态、优质、高效的资源,学校凭借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民提供学习资料和和信息资料。

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年度 学校数 班数 学生数 教师数 新招

生数 毕业数 适龄数 入学率

%

1986 17 84 2965 162 792 432 3135 94﹒

51987 17 82 2890 160 773 564 3009 96

1988 17 82 2881 160 752 689 2992 96

1989 17 79 2744 158 694 680 2951 9

31990 17 80 2674 154 645 689 2734 97﹒8

1991 17 74 2545 151 612 701 2612 97﹒

41992 17 74 2486 148 604 548 2582 96

1993 17 66 2319 142 579 369 2346 99

1994 17 67 2357 144 568 394 2409 97﹒8

1995 16 69 2444 152 734 419 2514 97﹒

21996 16 73 2557 136 753 530 2649 97

1997 16 74 2617 136 540 462 2701 96﹒

11998 16 77 2719 141 426 387 2952 97﹒5

1999 15 82 2878 142 293 289 2920 98﹒6

2000 15 82 2884 142 274 325 2884 100

2001 11 70 2452 142 235 328 2472 99

2002 9 58 2055 114 173 503 1966 100

2003 7 51 1759 79 157 392 1624 100

2004 7 48 1425 71 181 373 1352 100

2005 5 40 1143 60 158 262 1100 100

注:学生数中注意了转到外地的学生、外地转入的学生、不足龄学生和超龄

第二篇:吉安镇茯苓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吉安镇茯苓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根据永川区政府会议精神和区教委的相关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次项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订茯苓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校在区教委的领导下,帮助适龄儿童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刘树勇副校长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李岚清同志“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蒋长春同志和镇中心卫生院同志进行法律法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 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职工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地震等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班级、各学科各展其长、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定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推荐优秀班级代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5.12大地震后为了培养学生献一份爱心,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发动全校师生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八荣八耻》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以少先队为阵地,以“五爱”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五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生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二是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置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四是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严格考勤坐班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坐班查堂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武术、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三为主”,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

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专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永川区吉安镇茯苓小学

2011年4月21日

第三篇: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校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2课时,综合艺术、地方艺术课程各一节。三年级以上班级每周开设书法课1课时。目前开设的艺术课程有书法课程、街舞课程、泥塑课程。我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二、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有教学班25个,在校生1004人,教职工62,音美器材室各1个。按照课程计划要求配备艺术教师,现有艺术兼职教师12名,外聘街舞老师2人,艺术教师4名为本科级以上学历以上,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比较合理,队伍比较稳定。

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

三、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副校长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并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艺术教育质量。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和灵动课堂管理,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强化制度管理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同时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二)强化常规管理

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校外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了腰鼓队、书法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要求每位艺术教师辅导好相应的兴趣小组,并认真制订活动计划,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活动。

(三)强化教学管理

我校遵循教育规律,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2.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每学期组织艺术学科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进而全面提升艺术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集教师团队智慧,显个人精雕细琢,以集体研讨为基础,抓课时分备,个人复备,课时反思的备课模式,精心设计教案。真正做到细化教学过程,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管理,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为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五、课外艺术活动

我校的艺术教育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向上、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艺术教育;每年六月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第二课堂有舞蹈、绘画、书法等,做到时间保证、活动内容保证、质量保证。这些兴趣小组大大拓展了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艺术人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艺术欣赏的统一、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艺术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

七、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八、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艺术教育科研课题偏少,论文数量偏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仍然任重而道远。受校舍限制,专用美术、音乐教室到目前仍然无法解决。艺术社团还没有很好地组建起来,还停留在兴趣小组的水平。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教育的氛围。今后我们致力打造一支精良的艺术教师队伍,加强学校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创造性的开展艺术活动,相信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台阶!

第四篇: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镇中心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工作部署及要求,大力推进学校艺术工作。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照《省颁课程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全校1765名学生的情况下,之前虽然没有专职艺术教师,但我们兼职教仍尽全力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为100%。

学校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认真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实践认真进行反思提升,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方法,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艺术教育课程以及各种艺术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以及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完成国家规定课时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一校一品”快板特色,开设有:绘画、书法、拉丁舞、器乐、腰鼓、花棍舞、呼啦圈等第二课堂,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定期开展,活动效果好、成效高。学校每年均在元旦或六一举办艺术节展演活动,为师生的艺术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机会,陶冶了师生的情操,提高了师生的艺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6年11月,我校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得到上级领导好评,在区级展演中《四渡赤水》、《青春舞曲》获得较高的赞誉。

2017年秋我校分来一位大学生王硕,这位教师在陶艺上颇有研究,我们充分发会其资源优势,组建了陶艺兴趣班。王老师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备课中重点强调备学生的同时,还强调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等。

通过艺术活动,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艺术特长生。师生在各级各类举行的艺术竞赛活动中,都有着可喜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把加强学校艺术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加强对艺术工作的组织领导,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全面、深入、持久的综合性艺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白河镇教育均衡发展总结

白河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

一、白河镇基本情况

嵩县白河镇位于“人间仙境白云山”南麓,距县城88公里,周边邻南召县、内乡县、西峡县和栾川县,面积347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133个村民组,3485户人家,1.3287万人口,是全县面积的大乡人口的小乡。境内山高林密,氧气充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文化积淀薄弱,造成白河基础教育状况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显得落后。

二、教育基本情况

2010年7月,白河镇连续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袭击,总降雨量达612.3mm。持续暴雨引发山洪灾害,白河镇中后山出现整体山体滑坡,权威部门估算滑坡体约20万方,学校所在区域被地质部门鉴定为“中型地质灾害区”。为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2010年秋季开学时中学整体搬迁到白河街一处购物商场内租房上课,目前已度过三个学年。经简单改造的教室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不适合办学,严重制约了白河教育发展。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结合白河中小学现状积极筹划学校整体

1搬迁重建事宜。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2012年春季开始筹建白河镇实验学校。规划占地60亩,可容纳1500名学生、30个教学班,规划总投资3500余万元。

实验学校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协调下,由嵩县国土资源局承建的教学楼和学校大门,总投资1200万元;由教育局承建的教师周转房和学生餐厅,总投资320万元;由发改委承建的学生宿舍楼,总投资610万元;由交通局承建的校园硬化工程,总投资13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地基平整;由水利局承建的校园围墙,总投资12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由林业局承建的校园绿化工程,总投资50万元;由扶贫办、白河镇政府承建的学校操场,总投资180万元;(其中镇政府投资40万元平整场地),除此之外,白河镇政府又投资560多万元完成实验学校征地、地面附属物赔偿及排污管道的铺设任务。在白河镇实验学校建设过程中,白河镇党委、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总投资约600万元,终于实现白河镇合点并校的大格局,于2013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白河镇现有实验学校1所,24个教学班,学生数1229人,84名教师;原村级成建制小学保留6所,撤销成建制小学6所,全镇中小学生共计1358人,全镇中小学教师100人。

三、目前全镇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少,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

特定地理位置和人口稀少等因素决定我镇6所小学规模很小,30人以下小学有5所,30以上小学1所。由于生源少,学校规模小,现有教育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严重制约我镇基础教育良性发展。

2、教师老龄化严重。我镇现有教职工100名,50岁以上占35%;40岁以上占75%;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青黄不接。

3、教师业务素质偏低。

中老年教师大部分是民师过来的人,终年在边远山区从教,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不够,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步伐。中青年教师非教育专业任教占30%的比例。因经费不足,骨干教师培训也走不出去,引不进来。

4、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奇缺。

我镇有6所小学没有专职体、音、美教师,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校舍陈旧、教学设备落后。

自1997年被动接受国家“普九”验收后,除2005年远程教育设备配套外,小学学校教学设备、图书、仪器等几乎没有增加,没有更新,不能很好服务教学。

四、当前我们采取的举措

鉴于我镇教育现状的特殊性,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行合点并校工作,慢慢将6所小学撤销合并到新建实验学校。新建实验学校共有:教师周转宿舍五层,建筑面积1568.85平

方米,45套,供70个教师住宿;学生餐厅二层,建筑面积1026.96平方米,供 600名学生就餐;又新扩建学生餐厅一座,建筑面积1026.96平方米,供 600名学生就餐;教学楼五层,局部六层,建筑面积7680.27平方米,教室29个,功能室39个,厕所16个,男生蹲位74个,小便池10个,女生厕所16个,蹲位124个;学生宿舍四层,建筑面积4058平方米,90间学生宿舍,2间宿舍管理室。供720个学生住宿。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白河镇中心学校

2014年1月20日

下载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碚区水土镇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精选合集]

    北碚区水土镇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08210210李玮 [内容摘要]对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的教育进行调查,获取切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并反映基层教育发展现状。并对北碚区水土镇教育的未......

    王岗镇第一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合集5篇)

    王岗镇第一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切和指导下,我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正在有条有絮地进行,现将阶段成果与正在努力的方面汇报如下: 一、功能室建设方面: 1.各......

    阻碍乡村小学教育发展

    阻碍乡村小学教育发展 调查报告及总结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小学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数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不管从硬件建设......

    小学均衡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管理促发展,创新引提升 ——普安寺小学均衡教育发展工作汇报 我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下,坚持以规范办学行为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磐安县安文镇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磐安县安文镇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周杭鑫[内容摘要]对磐安县的教育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切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反映其教育的发展程度,并对磐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安文......

    镇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工作汇报(最终版)

    镇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工作汇报 当前我镇党员的现状 我镇共有党支部22个,其中村党支部13个,企业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705名,其中农村党员492名,企业党员29名。 一、农村发展党员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