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时间:2019-05-12 23: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第一篇: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

张爱丽李穆琼李晓晔王海波 朱星枚

摘要: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很密切,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个医科院校的学生如果忽视化学学习,将来想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所突破是很困难的。基于此,医学院校应在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上加大投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删除和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双方相互应付的局面。

关键词:医学化学哲学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操作平台。而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承于这个平台,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化学等基础学科。但是,许多医学院校及医科学生确没有对化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化学和医学的区别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研究,化学已发展成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许多分支学科,已被公认为是一门“中心科学”。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成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成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医疗技术和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的研究已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人类已经能从分子、原子的水平来认识疾病的致病机理,寻求防病、治病和康复的最佳途径。

二、医学和化学的联系

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医学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化学知识是医科学生合理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学化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员理解和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员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为后续课程做铺垫,或者说是为了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课程做铺垫,而是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化学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训练。

三、当前医学院校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5 年制医学教育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并不能说成功。首先,由于教学指导思想陈旧与选材不当,在内容教学上即使花了时间,学生对那些抽象或迅速发展的内容仍不得要领,更难以从高层次去欣赏和把握;其次, 其次是医科学生对化学学习不重视,认为学医与学化学关系不是很大,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就可以当好医生和从事医学研究。他们并不了解在没有学好化学等基础学科时是很难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第三,院校对化学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相关仪器和设备已相对落后,没有及时更新换代,已严重制约着化学的教学和师资的提高。

四、对医学院校化学教学的建议

美国化学家Breslow R 指出“, 考虑到化学在了解生命中的重要性和药物化学对健康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必须学好化学,今天的医生需要为化学在人类健康中起着更大作用的明天作好准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技能,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像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等,从基础到专业,谁轻谁重,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供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医科院校的学生如果忽视化学学习,将来想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所突破是很困难的。基于此,医学院校应在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上加大投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删除和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双方相互应付的局面,让化学教育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方面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祖期.基础化学.第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2.大学化学,2006 , 21(2):19221.

第二篇:常识道德与思辨哲学

常识道德与思辨哲学

发表于:2008年7月14日 9时42分9秒权限: 公开,点击更改权限阅读(39)评论(1)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328814465/blog/1215999729

常识道德与思辨哲学黑格尔曾对中国第一“哲学家”孔子的学说进行了批判,他说孔子的学说不过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这种批判很尖锐,但也一针见血刺中了孔子学说的弱点。

为什么我们会把伦理道德当作一种高水平的哲学?我们的社会那么需要道德来约束吗?

道德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道德。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没有适合一切人的道德。老子说得好:大道废,有仁义。社会秩序混乱,自然呼吁道德约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武力就是横扫一切的通行证,权力就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最高标准,利益就是指引人们行动的指挥棒,而仁义道德被打入社会的冷宫,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有心(仁心、志向)无力(权力、武力)的孔子便提出了一套论证严密的道德伦理,上游说于诸侯霸主,下传教于平民百姓,希望将自己的道德伦理推行天下。但孔子失败了,诸侯霸主没有接受他的仁政学说,继续崇尚武力,他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

状况;同时孔子也成功了,他的伦理学说流传下来,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喜欢利用的一种流派,他本人也被尊为一代圣人、万世师表。但是,无论孔子失败还是成功,对于社会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首先,道德呼声高,要么反衬大道迷失社会混乱,如春秋战国;要么道德约束力膨胀成为杀人桎梏,如宋明时期。其次,伦理道德被过分尊崇,就压抑了其他理念的发展,如超道德价值、如法律,如思辨哲学„„

之所以强调道德是社会的产物,是因为在社会之外,还有其他的圈子、其他的领域。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处在社会关系的网络里,自然会放大社会的概念、遵守社会的道德、服从社会的规范。但是,人们往往忽视社会以外的领域,轻视其他领域的价值。实际上,在人之内,有精神和心灵,在社会之外,有大自然,在地球之外,还有宇宙„„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着不同的价值颠峰。而能否认识到、觉解到这种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到,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也完全不同。他认为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等级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就是一个社会人所能达到的高境界,他知道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而天地境界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觉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他觉解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组织的公民,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他带着这种觉解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因为觉解程度的不同,因为胸襟视野的不同,因为衡量标尺的不同,所以有了这人生境界的不同,有了道德境界以上的天地境界,有了道德价值之上的超道德价值。所以,与武力和权力相似,社会伦理道德也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最高标准。一个会思考的人必须对社会伦理道德保持一种觉解、一种警惕,并有挑战不合乎心灵、不合乎自然、不合乎宇宙准则的伦理道德的勇气。

思辨哲学为什么要比常识道德层次更高、更值得推崇?

因为思辨哲学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理念,而伦理道德主要代表的是一种约束力量。伦理道德虽然说是发自人之隐侧之心,但往往异化为外在强加的力量,被社会统治者利用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思辨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活动,自由是人类心灵永恒的渴望,属于社会之外、人之内的领域。思辨哲学具有自我否定、不断反思、不舍探索的精神,就像是一股奔流不息的活水。而伦理道德则具有稳固化倾向、排斥变动性、创新性,像是一潭不起波澜的死水;思辨哲学不会创造权威、不会定于一尊,而伦理道德则常常要树立道德楷模、道德圣人来垂范世人。思辨哲学从苏格拉底起标记了一个巅峰,他的光芒似乎要比我们的孔圣人更胜一筹。

第三篇: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哲学思辨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哲学思辨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赵梅(1981.06—)女新疆哈密市物流管理助教经济管理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作用越来越凸现,但是其对环境的污染也与日俱增。如何处理好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分析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的原因,从科学合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的理念,并提出了若干条合理化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But it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s growing.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rom philosophical ang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se what the causes of the pollution are.Finally some advices are given from the view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und relation between them.关键词: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transport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人类自进入18世纪工业化时代至今300余年的历史,创造了比此前所有时代所创造的价值总和还要多的价值,是人类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自从科学技术诞生那一天起,人类追求和探索的步伐便越来越快。此间,交通工具也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这些变革引领人们从畜力时代进入蒸汽动力时代,又从蒸汽动力时代步入内燃动力时代,下一步必将进入光电动力时代和核子动力时代。交通工具的演进使得处于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趋势的继续发展都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各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与相互贸易越来越频繁,产业布局朝全球分工合作方向发展,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尤其表现在资源与能源的供求上。例如APEC掌握了全球石油产量的80%,若是其供应所需运输路径中断,则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将会因之而崩溃。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产生,没有了交通运输,城市终将成为废墟。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受制于其对内和对外的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本来一个个孤立居民点彼此连通,成为城市的雏形。一个城市的布局往往是沿运输线路走向的。可以说,一个城市的交通越是发达,则其商业也就越发达,其繁华程度也就越高。交通运输进一步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商贸关系于人员往来,工商业沿城市之间的运输通道布局进一步促使了城市群的产生。而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群的内部联系的愈加紧密又反过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且随着人类进步的加快,人类活动需要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向自然排放着越来越多的生活与工业垃圾。目前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已是十分严重。过去人们那种人定胜天、人类要征服自然的观念彰显了人类的无知与莽撞。现在看来,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是: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的实践活动引起自然的一个反作用力,那就是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和货物的位移,促进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可是也对环境产生着不可忽视影响。有研究表明,2004年全球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25%以上,运输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22%,而这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体现的更为严重。另外交通噪声、交通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地面下沉、放射性辐照、日照危害、电波危害等交通公害都严重的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

传统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资源消耗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上。我们知道,由于事物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基本矛盾并不总表现为主要矛盾,非基本矛盾也并不总是次要矛盾。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某一阶段或场合,上述某一非基本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可能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交通运输的发展起着支配与决定性作用,进而转化为运输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的重点。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矛盾是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因此重点放在发展上,而且很多行业遵循的是粗放型发展的路径。交通运输也是如此,这是我们难以逾越的现实选择。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由于环境、资源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社会运输需求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当增长的运输供给超过该地区环境容量时,运输的机动性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的矛盾就转化为运输活动的主要矛盾,交通运输随之进入后运输化阶段。我国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发达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自觉的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的哲学原因:

首先,从认识论角度说,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的解决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副作用产生的后果都会促进人们进行经验总结,并加深人们的认识程度,这样前一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次实践中就能加以避免和克服。人类的实践是这样进行的,人的认识也是这样反思的。按照这一思路,伴随着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的产生,对因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防治、解决也是同步进行的。这样的污染虽然始终存在,但是也始终不会严重到影响全人类的生存的程度。可是,事实是随着地球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日益严重,而且必将影响到人类生存。如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造成人类的呼吸道疾病种类急剧增加、大量汽车拥上道路导致交通事故大大增加等等。

其次,从逻辑的角度说,交通运输这一实践活动的副作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说蕴涵了这样一个前提:环境污染是人类为了谋生存而实践的必然后果,就像药物在医治疾病的同时会对病人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一样。由这一前提必然得出如下推论:一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是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的行为,二是环境污染是前一行为不可避免的结果。然而事实是当前的很多污染的出现并不是生存必须行为的结果,或者不是生存必须行为的必然结果,比如核污染的出现就不是生存必须行为的必然结果,其实交通运输业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行为。

再次,从历史的角度看,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最初是交通运输作为工业化助推器首先在发达国家暴露出来的,之后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当因车辆增加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加速度没有超出自然自身的承受力时,虽然存在实践的副作用,但是却不存在或者只存在很小规模的污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于是,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也伴随着17世纪出现的燃煤污染、19世纪出现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20世纪出现的核放射污染,不断增加着对环境污染的份额。20世纪50年代至今,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到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

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存在的,而在不可能摒弃交通运输的条件下,人类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减小其负面影响,促使其朝快捷、舒适、准时、安全、少污染、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运输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新的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内部诸方式的协调发展。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同的运输方式根据其对环境污染的大小和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都有其优缺点,在协调交通运输系统内部诸方式时,要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原则,在时间上既要考虑现有运输环境下的合理配置,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未来时期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货物流量流向和运输线路的协调;②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③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④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我们应该总结和吸收我国传统运输模式及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减少那些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选择运力强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对较低的交通运输项目,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域广、资源相对量较少的特点,大力发展铁路、城市轻轨、地铁、公共交通等运输方式,使整个国家的经济与运输都更有效率与效益。

2、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和完善交通运输技术,同时依据技术发展污染小、载重大、高效率的运输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输技术与运输工具的不断创新也是交通运输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推动力。在交通运输项目的建造过程中,应广泛使用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施工技术、新工艺技术等;在交通运输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应采用新的节能高效低污染的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以及科学严密的运输组织和管理方法。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可持续发展。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发展高效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实现能源供需的协调发展。

3、大力改善经营模式。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该强调注重项目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实现其经济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实现运量的可持续性和经营的获利性,以避免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模式的盲目发展,这可以通过改革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合理的运营体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意识、降低运营成本、倡导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保证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4、采取各种有效的环保措施。交通运输项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应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和功能,以建立交通运输线路沿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5、注重交通运输体系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交通运输体系将对社会带来广泛的影响,如对国家地位、安全、公平参与、妇女地位、旅游、文化教育事业、就业、社区等。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都有可能难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其社会可持续性。

6、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先行和基础产业,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经济作用;②宏观调控作用;③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④国防意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当以确保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

7、制定交通拥挤控制政策和公交优先政策。废除免费进入城市中心公路网的惯例,按

照交通拥挤的外部费用征收拥挤税;在目前技术上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替代措施,如发放地区通行证和采用电子远程自动收费系统,以及停车收费等。扶持公交事业的发展,对公共运输给予补贴,并采取与环境有关的税种的优惠或减免、优先通行等政策。

8、加强环境教育,强化环境意识,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自身应积极进行环境改造,同时督促企业进行企业内部周边环境保护与改造。

参考文献:

1] 刘玉庆、范世乾.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哲学思考《综合运输》

2] 王笑京.智能运输系统哲学层次上的思考 《交通运输系统与信息》

3] 丁春华从哲学视角浅析环境污染原因http://www.xjwh.info 2001.2

第四篇:舍得的哲学思辨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很荣幸我现在可以骄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对我是巨大的鼓舞和肯定,同时也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现在我更加清晰自己的责任,我想只有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才能更进一步。今天我就一个我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所得。细细品味“舍得”二字:能开能合,能前能后,相反相成,相融相摄,充满着先人造词的智慧,凝聚着通古达今的意蕴。

“舍得”一词的广泛应用,表明了人们间的一种处事态度,反映了主客观的多重辩证关系,在插入了“不”(否定)或“有”(肯定)之后,更见其智慧深邃,意蕴深长。

现在,人们对舍得的理解和运用已远远超出了本意的范围。在坊间小巷,我们时常听到:“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就要舍。”在现实社会,我们经常看到:当权衡一件事情利弊时,许多人会考虑怎样舍得;当经营某项实际产业时,不少人更会考虑是否舍得;当遭遇天灾不可抗力时,大多数人都不能不舍得。辨其现象,析其真谛:舍得是亏也是盈,舍得是出也是入,舍得是因也是果。

舍得是一种抉择,还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舍不得,意为不想放弃已经有的或将会有的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合乎情理,无可厚非。因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怎能轻言放弃?不过也有极端者,古代中国有“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之士,外国有“出文钱如同割掉身上肉”之人,这已为人们所不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多,舍得的人越来越多,舍不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否则,“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不会家喻户晓了。

不舍不得,意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收获。这既符合中国古代以来就存在的公平观念,又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公平规则。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生金蛋,不劳而获必然大失公平。“守株待兔”之人怎么愚蠢,他都是有付出的,符合不舍不得的观念。“无本万利”之徒怎么聪明,他都是没有付出的,违反不舍不得的规则。当然,在任何社会不舍也得、不舍多得的事情都会发生和延续,只不过需要人们采取各种办法使这样的事情尽量少一些罢了。

有舍有得,意为做了付出就应该有收获。从市场经济层面看,有投资就应该有回报;从和谐社会层面看,做了好事就应该受褒奖。这只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又较多,有舍不得、有舍少得的事情,像投资的“打水漂”、“堵窟窿”一类,也重复发生,所以才需要人们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而和谐社会是动态的、不断克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又难料,做好事无慰藉、做义举不领情的现象,像“英雄流血又流泪”、“救人者成被告”一类,也并不鲜见,所以才需要社会努力弘扬正气和扫除邪气。

在我看来,舍得,对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奉献。共产党员既要同群众打成一片,又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共产党员都要走在群众前头,讲舍得,作奉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舍弃了很多很多,得到的很少很少,许多同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都永远感动着全体人民大众,永远激励着我们身体力行。我希望党组织能够看到我积极要求进步的努力,然后更严格的考验我,让我早日成为合格而优秀的正式党员。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4月4日

第五篇:幸福生活的智慧——老子思辨哲学

幸福生活的智慧——老子思辨哲学

冯立鳌 《光明日报》(2014年08月09日05 版)

中国思想史上,老子赋予了“道”对万物本根性、规定性的意义,建立了道生万物、道统万物的一元化理论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理论思辨性。他以经验实例论证了恒常之道的特征,将其灌注于日常生活中,教给人们如何认识事物、如何保持优胜和如何获得幸福。

如何认识事物

老子洞察天道,指出“反者道之动”,认为天道的本性是变动;变动的本质在于相反事物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这一理念奠定了认识事物的前提。

在论述思想时,老子列举了人们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相反属性:如有无、难易、高下、大小、美丑、轻重、静躁、刚柔、歙张、兴废、强弱、胜败、存亡、取予、进退、福祸、得失、清浊、明昧、久暂、终始、同异、人己、爱恶、贵贱、古今、智愚、结解、主客、损益、巧拙、成缺、寒热、亲疏、抑举等等,他归结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世界万物都包含着内在联结而又相互对立的趋势,对立趋势推动事物的变化,又寓含着变化的结果。

老子以实例作论证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车轴、陶器、户室等事物中,因为有了空虚的“无”,才具备器物的“有”,足见“有”与“无”的互相依存与难分。又如善恶相近、难易相成、福祸相倚、大智若愚等,都表明相反事物的内在相通性。

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深远的天道与物象常常相反。既然万物都包含着相反的趋势,那要全面认识一事物,就不仅要看到它的正面,还应把握其表象的反面,这才是合于天道的认识。《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给贪欲致病的贾瑞送来风月宝鉴,叮咛说不可照正面,只能照反面。整个故事寓意深长地告诫人们,正面的美好与反面的丑陋是同一对象,识透事物的反面才是关键;只看事物的正面,是危险有害的!曹雪芹看来是深得老子思想的玄奥。

老子从反面认识事物的思想是深刻而极富影响的,中国人历来相信利害相杂、福祸相倚、物极而反、赢缩转化的定则;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临强不畏,处弱无卑;人们有塞翁失马的挫折慰藉,也有月满则亏的成功警省。这都体现着对事物反面的顾及。

同时,老子这一思想也教给人们从反面入手的处事方法。欲取先予、知雄守雌、以曲求全,就是处事中主动占据反面,等待条件和机会、以反得正的方法。天下大事做于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不争而取胜,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事取天下等方法,更是增益了人们的经验智慧,把以反得正的方法推广到生存生活以外的领域。

如何保持优胜

恃强而持胜是人的本能,然而,根据“反者道之动”,强大往往内含着毁灭,是危险的处世之道。老子因而提出“弱者道之用”——柔弱才体现道的精神。

老子始终从天道规律上看待事物。他说:“物壮则老。”强壮的事物跟随的是衰老和死亡,故难长久;另一方面,老子看到了柔弱之水的优胜性,发现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在强与弱的两相比较中,他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而弱小则富有生机。并据此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的持柔守弱的方法,意在保持

长久的优胜。

老子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理人都明白,但实行起来却不易。问题在于:“心使气曰强。”平静如水的心受到气的驱使,就会去逞强。老子因而指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只靠一时的力量,能战胜自己的逞强之气,才是真正的强大者。《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阵的祁山战场上避战守弱,在与曹爽较量的政治斗争中称病处下,他常常主动地规避强大,但他却是三国博弈最后的胜利者。事实证实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现实性。

古老的易经思维崇尚阴阳和合,儒家推崇其中阳性的刚劲强健作用,主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老子则推崇其中阴性的柔弱和顺之德,认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从根源与本质上论证了阴柔属性的根本性。阴阳学说对阴阳两者的角色与功能这样划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持静,为阳之内守;阳呈动,为阴之役使。老子的贵阴贱阳与儒家的阳尊阴卑,实际是在阴阳和合的世界上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定位:崇阴守弱看重人自身的生存,尊阳进取则看重人的社会责任,两种处事方法体现着处世观与价值观上的不同选定。

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根据道统万物的理念,人们要获得平和舒泰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不愿招致祸殃,就要因循常道。相反,“不知常,妄作,凶。”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在生活中,人们把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的获得,老子则看到了事情的反面,认定欲望是幸福的天敌。因为奢欲贪得销蚀了人的满足感,使“欲望的满足”永难实现,从而使幸福沦为水中之月;同时,“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正是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哪儿还能带来幸福?

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这是人类的误区和不幸。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性机敏,大都生活富足,遗憾的是他们作了欲望的奴隶,欲望控身不自由,是欲望毁灭了他们的生命和幸福,使他们沦落成一个个可怜的人儿。当代社会的腐败案例,从来没有生计困窘的成因,无一不是贪欲在驱使,贪欲使人坠入身心受控、没有幸福的无底洞。生活的逻辑一再告诉人们:欲望的确是幸福的天敌。

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生活中剔除欲望,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而长久的幸福。自然,多彩的生活对欲望生成难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但老子认为,人应该自觉地抑制欲望,“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便在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安于平和舒泰。在老子看来,消除了贪欲,就是打开了一生幸福的闸门。

老子论及幸福时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一种无欲、知足、知止的长久幸福观。他叮嘱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本来平坦易行,但人们好走捷径,往往弄巧成拙。其实,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就在眼前。

老子学说以生存生活着的个体人为本位,揭示了深沉的宇宙法则,描述了淳朴的生活哲学,展现了简易的生存智慧。人的一生,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老子的思想都能给灰白的生活打上色彩,给前行的断途照出曲径,给孤寂的生命送上灵魂的温热。(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下载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舍得”的哲学思辨

    尊敬的党组织:很荣幸我现在可以骄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对我是巨大的鼓舞和肯定,同时也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现在我更加清晰自己的责任,我想只有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才能更......

    汉字测字的思辨哲学系列之一5则范文

    汉字测字的思辨哲学系列之一 测字,也称“拆字”,隋代称“”,宋代名“”。拆字术是利用汉字属的特点,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加减笔画等,用于人事推测吉凶祸福。据考证,拆字源于汉代,......

    试论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

    试论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 作为西方文化滥觞的古代希腊,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视为蔚为大观的西方哲学史上极其辉煌和灿烂的篇章之一。而在这一过程中,理性思辨精神贯穿其......

    中西园林设计的哲学思辨(共5则范文)

    中西园林设计的哲学思辨 杜春兰Philosophical Thinking 0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杜春兰 Du Chunlan摘要 针对目前在景观设计理念上的多维和混乱,比较了中西......

    第二讲思辨哲学的没落与科学哲学的兴起五篇

    第二讲思辨哲学的没落与科学哲学的兴起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中,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思辨哲学——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清算”,德国哲学家H.赖欣巴哈的《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

    怎样处理好哲学的思辨性与生活化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哲学的思辨性与生活化的关系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研究人的思想的学问,而人类正因为思想的力量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就在于深深根植于人的生......

    英语思辨与作文

    Unit 1 1.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what are healthy lifestyles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my point of view/In my opinion, healthy lifestyles for college student......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合集]

    《思辨与立场》有感原创: 大宁宁最近在焦虑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有问题,只是也没有找到什么靠谱的解决办法,甚至都认不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最近几天才意识......